四战四平
四平战役纪念馆解说词
四平战役纪念馆解说词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四平战役纪念馆简介
2.四平战役的历史背景
3.纪念馆的展览内容
4.纪念馆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四平战役纪念馆位于吉林省四平市英雄大街 60 号,是一座专门纪念四平战役的历史博物馆。
该馆始建于 1958 年,历经几次易名,最终于1987 年定名为四平战役纪念馆。
馆名由彭真同志亲笔题写。
纪念馆占地2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分为陈列区、藏品区、办公区、
综合服务区和中央控制区等五大区域。
四平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上著名的一次战役,发生在 1946 年 4 月 18 日至 5 月 18 日。
这是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人民解
放军)为夺取四平城而进行的一次攻防战。
四平战役双方打得非常惨烈,伤亡也很大。
这场战斗对于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纪念馆的展览内容主要包括序言厅、战史厅、支前厅、英烈厅、半景
画馆、影视厅和临时展厅等。
其中,序言厅介绍了四平战役的背景和意义;
战史厅详细讲述了战役的经过和双方的战斗情况;支前厅展示了东北人民
解放军在战役中的支前工作;英烈厅则纪念了在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半景画馆和影视厅则通过艺术作品和影视资料,生动地再现了四平战役的
场景。
四平战役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宝贵的历史见证,更是一座青少年教育基地,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16 年 12 月,四平战役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吸引了
大量游客参观学习。
四战四平心得体会范文
四战四平心得体会范文
在经历了四战四平的历程之后,我深深体会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深意和寓意。
这场比赛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思考了自己的问题,也学到了许多在平时无法体验到的东西。
四战四平让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
在这场比赛中,每一个队员都像梭子织布一样默契配合,互相协作、互相支持。
就像在团队协作中,即使一个人再强,也无法完成一件大的任务,而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四战四平也让我认识到: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有着足够的信心,这种信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挑战和压力,从而更加成功。
在这场比赛中,我也深刻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
每一次比赛,每一次训练中的每个动作细节和动作的把握都决定着整个团队的成败。
或许只有一点小小的差别,可能就会造成战局的逆转,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筑起了更加牢固的基础。
从中我体会到,思辨是人生必备的能力。
在比赛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思考,去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技巧的问题,也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总之,四战四平让我认识到许多自己的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
凭借此次比赛所获得的成功和经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
这场比赛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让我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受益匪浅。
成仁有志花应碧——四战四平的历史意义及精神内涵
成仁有志花应碧——四战四平的历史意义及精神内涵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3年东北解放战争中,四平作为扼守东、北、西满地区要冲,成为国共两党两军反复争夺之地,双方展开了4次浴血鏖战,总作战时间长达63天,史称“四战四平”。
国共双方投入大量精兵良将,全力争夺,攻守进退,互有胜负。
这场几经曲折的战役,历史性地成为国共双方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决战关键。
东北民主联军将士在整个四战四平战役中,秉持“听党指挥、植根人民、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精神,以总计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6.8万余人,最终赢得胜利。
1948年3月13日,四平永远回到人民手中,并获得“东方马德里,开国英雄城”之美誉。
四战四平是决定国共双方命运、影响东北前途、关系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一次重大战役。
为此,中、苏、美、国共三国四方极为关注。
美国总统派特使马歇尔斡旋,蒋介石一再声称“不打下四平,不拿下长春,决不停战”,毛泽东则提出“化四平街为马德里”的口号,充分体现出四战四平的重要战略地位。
纵观整个东北解放战争,四战四平集合了多元的决定因素、多个不同的战略阶段、多种相异的战术思想、多样变化的战斗态势,国共双方投入兵力之多,作战时间之长,战斗程度之惨烈,成为东北战场上无可比拟的重要战役。
惊心动魄的四战四平,以其残酷壮烈,在人们心中激起久久回响;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以其特殊意义,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留下不朽篇章。
四战四平的重大胜利,开创了我军夺取敌人坚固设防和重兵据守大城市的先例,从根本上动摇了其据守大城市进行顽抗的信心。
四战四平,作为东北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的关键环节,奏响了三大战役的序曲,对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抛砖引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四平战役作为近代中国极为精彩的一幕,虽已悄然远去,其历史价值,又引发了我们思考。
国民党何以失败,共产党何以全胜?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战争性质决定的——这是一场人民战争。
中国共产党坚决站在大多数受压迫的人民一边,为人民的利益而战,得到人民的全力支持。
四战四平
战争起因
四平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在沈阳、长春 之间,是连接东西南北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 又是粮谷集散地,所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四平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1946年1月8日,国民党接收大员刘翰东率近百 名官员到四平,成立了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和四 平市政府,刘翰东任辽北省政府主席。上任后, 他四处网罗伪满残余武装和土匪、地主武装, 做接应国民党主力部队并长期统治四平的打算。 1946年1月13日,由于驻东北苏联军队北撤 归国,使东北之争失去了外交制衡,国共军队 爆发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战火由南 向北终于蔓延到扼守着东北腹心的咽喉要地四 平街,并在这里缠绕成战争的死结。
这次进攻,林彪计划以民主联军1纵、6纵和西 满纵队为攻城部队,命1纵司令员李天佑、政委万 毅负责攻城指挥。
第三次四平作战,虽以民主联军失败而告终, 却给野战部队的城市攻坚战积累了丰富经验,为 后来作战创造了条件。此后无论是民主联军还是 之后的第四野战军,再也没有在城市攻坚中出现 过如此巨大的伤亡。
四战四平
三战四平
第三次四平争夺战发生于1947年6月。当时的 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成功阻挡住了国民党的进攻, 并展开夏季攻势,先后占领长春、吉林市及四平 周围数十个中小城市。为进一步扩大战果,占领 东北交通枢纽,切断国民党军南、北满间的联系, 林彪经请示中共中央同意,开始筹划四平攻坚战, 使四平的攻守双方再次更换了角色。
民党军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和保安司令 坏停战协议,集中5个军11个师的兵力 (自哈尔滨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 (安至沈阳)向南满和北满发动大规
大举进攻,迫使中共中央不得不迅速开 根据毛泽东的一系列命令,林彪主持东 门召开会议研究四平保卫战方案。为实 ,林彪决定迅速从东满、南满和西满调 结,准备同杜聿明集团在四平地区开展 卫战一触即发。 民党新一军三十师,开始向四平南郊的 湖泡等阵地发起正面进攻,东北民主联
第12课 四平战役
民主联军奉命于拂晓全部撤离四平战场。四平攻坚战结束。
①填写表中空格内容。
②根据表中内容画一画四平攻坚战示意图。
四平保卫战
四平保卫战从1946年4月18日开始至5月18日止,东北民主联军与使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31昼夜,打退敌人数百次进攻,在取得歼敌一万余人的战果后,主动撤出四平。
四平保卫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防御战,四平保卫战迟滞了因民党军队的进攻,为巩固和建设后方根据地赢得了时间。
②在“四战四平”中,牺牲的战士有的留下了姓名,有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缅怀英烈,你有何感悟?
缅怀英烈精神永存
四平市烈士陵园位于四平市北郊,1989年被国家列为重点烈士纪念保护单位,1995年被国家列为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的主轴线正中是一座由四把尖刀组成的“四战四平”主体纪念碑,在纪念碑底座上,镌刻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题写的“四平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后面是无名烈士墓,安葬着四战四平英勇牺牲的一万多名烈士。这是国内最大的烈士合葬墓之一。无名墓的墓铭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四平攻坚战主要指挥者洪学智题写。无名墓四周有208座有名的烈士墓,呈四个方队形排列。无名墓与有名墓呈花盆状,寓意为陶铸的著名诗章:“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留红土亦香。”陵园内还设有四平英烈事迹展览馆、“四战四平”万名烈士英名录碑廊等。
如果你是小小军事家,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四平保卫战采取的战略战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两年时间里,在四平四次与国民党军队鏖兵城下,英勇顽强,谱写出一曲曲英勇悲壮的凯歌。“四战四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东北解放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思考与练习:
①查找相关资料,客观评价林彪在四平战役中的作用,做到论从史出。
东北解放战争四战四平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东北解放战争四战四平感悟心得体会范文在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会发现东北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四平战役则是东北解放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数十万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四平城外激烈交战,最终解放军取得了胜利。
在探究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前因后果的同时,我深感其意义和价值的深远。
以下是我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1.深入了解历史,深刻认识斗争的艰苦性通过对东北解放战争以及四平战役的学习,我对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也认识到这场战争的艰苦性和复杂性,更加感受到中国人民曾经为了自己和国家的独立和自由所经历的艰辛历程。
2.研究历史背景,认识中心思想在深入研究东北解放战争背景的基础上,我认识到这次战争体现着中国人民追求和平、民主、自由、幸福的精神。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及人民群众是解放战争的主力军,他们奋勇向前,英勇抗敌,保卫家园。
3.突出重点,重视战争精神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我发现在东北解放战争四平战役中,人民军队始终坚持的战争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民军队指战员胸怀祖国、笃信正义、壮志凌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横扫敌军,取得了胜利。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英雄气概,这种民族精神。
4.思辨发散,深入分析历史背景和实际问题随着深入思考,我发现历史背景和实际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
因此,我们需要发挥思辨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当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找到我们的符合国情的未来发展之路。
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在思考和实践中,保持开放、包容和谦虚的态度。
5.恰当运用语言,准确而简练地表达想法在表达时,我们需要恰当地运用语言,准确而简练地表达想法,利用语言准确地传递我们的态度和思想。
同时,审慎运用最适合表达思想的语言和语言风格,强调一个形象、生动、具有信息量的语言表达方式。
6.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理解我们的思想内容。
纪录片四战四平观后感
《四战四平》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军队在解放战争中四次围歼敌人于四平的壮举。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和智慧,也让我对解放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和顽强精神。
在四次围歼敌人的过程中,中国军队面对强大的敌人,但他们坚决不退缩,毫不畏惧地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种英勇和顽强精神令人深受鼓舞,让我对中国军队的能力和勇气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智慧和策略。
在四次围歼敌人的过程中,中国军队运用了巧妙的战术和策略,有效地打击了敌人。
他们善于分析敌人的弱点,并利用地形和环境来进行战斗。
同时,他们也充分发挥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保持了高度的战斗力和士气。
这些智慧和策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国军队的战略思维和军事素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这部纪录片让我对解放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了解到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的一场伟大的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部纪录片让我对解放战争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四战四平》是一部非常精彩和感人的纪录片。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中国军队的英勇和智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解放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中国军队和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敬意。
四战四平的内容
四战四平的内容
四战四平是东北解放战争期间,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队在四平街(今吉林省四平市)的四次作战。
第一次作战为四平解放战,是东北民主联军为了夺取战略要地四平,同驻守在四平的国民党军队展开的战斗。
第二次作战为四平保卫战,是国民党新一军全面进攻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守城部队奋起还击,打响的四平城区保卫战。
第三次作战为四平攻坚战,是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决战于四平外围的战斗。
第四次作战为四平收复战,是东北人民解放军集中力量肃清四平国民党守军的战斗。
在四平四次作战中,国共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总计作战时间长达63天。
四平各次作战的得失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着国共在东北的全局性战略得失,因此,双方不惜投入精兵良将,鼎力相夺,攻守进退,互有胜负。
四平几易其手。
大力弘扬四战四平精神
2021年第9
期
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时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
要让14亿人民、9000多万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很好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
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一定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战四平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战役,是革命烈士的鲜血铸就了革命成功。
在推进吉林全面振兴
全方位振兴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四战四平精神。
一、四战四平体现出的精神四战四平由4场战役组成:四平解放战、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四平收复战。
四战四平体现出了光辉的革命精神。
一是迎难而上、不怕任何牺牲的精神。
四战四平,国共双方都投入了很大的兵力,经过反复的争夺。
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面对着装备精良、工事坚固的国民党军队,英勇的东北民主联军
(东北人民解放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攻坚、敢于胜利,用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战斗生动诠释了那个时代斗争精神的深刻内涵。
二是顾全大局、讲求斗争艺术的精神。
四战四平,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坚持从大局出发,自觉把四平的战斗放在东北战场的全局来考虑。
同时,在坚持斗争的前提下灵活把握斗争策略,在进与退、张与弛之间纵横捭阖,表现出高超的斗争艺术。
2021年第。
四平英雄城红色故事演讲稿
四平英雄城红色故事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四平红色故事》:
1946年5月,本是山花烂漫之季,塔子山却宛如一片焦土。
塔子山位于四平东南部,居群山之首,站在这里可俯瞰民主联军四平东线全部阵地,其得失直接关系四平的安危。
为抢夺阵地,当时国民党新6军使用全美械装备,对塔子山进行了地毯覆盖式猛烈轰炸。
奉命坚守塔子山的是新四军3师7旅19团,其前身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号称“铁军”,曾参与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
在塔子山,他们再次演绎了激烈悲壮的一幕:子弹打光了,用石头砸、用刺刀刺……在击退敌人数十次冲锋后,伤亡已经过半。
“塔子山像是一个绞肉机,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了。
”原广州军区副政委单印章曾亲历了这场战斗。
2016年接受采访时,老人迟迟不忍回首那段历史,因为想起那些惨烈的牺牲场景,总是会落泪。
出征前,很多战士会穿上新军装。
谁也不知道这场仗打下来是否还能活着回来。
时任新四军3师7旅20团2营副教导员魏凯江曾回忆,他与通讯员依令撤离塔子山侧翼阵地时,面对无处躲避的炮火,身负重伤的通讯员挣开他的手,“别管我了,不然咱俩都得死”。
从此,通讯员成了他心中永
远的痛……
四战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在浴血奋战下,最终掌控了战略要地四平。
明知生死难测,为何偏向危中行?
四平战役纪念馆战史研究室主任张宇明说:“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赢得了广大人民认可。
战士们多是普通农民出身,他们相信共产党能带领大家走向美好生活。
这些将士们以此为精神支撑,才会不惧死亡。
”
我的演讲结束了!
谢谢大家!。
【林彪与四平之战】 血战四平电影完整版
【林彪与四平之战】血战四平电影完整版四平地处松辽平原中部,横亘于沈阳、长春之间,是中长、四梅、四洮三条铁路的交叉点,加上又是著名的粮食集散地,因而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双方都把东北作为争夺的重点,而四平又成为争夺重点中的重点。
事实上。
国共双方在四平前后共打了4次,后来就有了“四平四平,不打四次不太平”的说法。
<br/> <br/> 前两次四平之战 <br/> <br/> 第一次四平之战是在1946年3月。
当时,苏军准备撤出四平,国民党于1946年1月7日以中央政府名义派其辽北省主席刘翰东来接收。
3月初,刘与北上的国民党军相互策应,趁苏军撤退之际,勾结伪军一举占领了四平,并大力修建防御工事,准备固守,等待国民党中央军的到来。
<br/> 为占领四平这条交通干线,东北局决定从法库调黄克诚的第3师主力赶往四平。
3月18日,黄克诚指挥他的两个旅和邓华的辽西军区保1旅攻入城内,缴获轻重机枪69挺,大小炮32门,步枪20__余支,外加大批军事物资。
<br/> 第二次四平之战发生在1946年4月。
当四平被我军占领之后,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生怕共产党占据主动,遂以沈阳为基地,向辽阳、抚顺等地发起进攻。
由于国民党军装备精良,我军装备落后。
不利于大城市作战,抚顺、鞍山、营口等大城市接连被攻陷。
<br/> 随着战局的发展,国民党军逐渐进攻到中长路、康平和法库地区。
这种情况下,国共双方在四平就难免一战了。
不过林彪并不想刻意防守四平。
他在4月11日给中央的电报说:“在蒋介石继续增兵东北的情况下,我固守四平和夺取长春的可能性和东北和平迅速实现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军方针似应以消灭敌人为主,而不以保卫城市为主,以免被迫作战。
其结果既不能保卫城市又损失了力量……。
故我想目前方针似应脱离被迫作战,采取主动进攻。
”不过由于四平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毛泽东指示东北局要坚守四平。
四平战役纪念馆解说词
四平战役纪念馆解说词
摘要:
一、四平战役纪念馆简介
二、四平战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四平战役纪念馆的陈列内容
四、四平战役纪念馆的教育意义及评价
正文:
四平战役纪念馆位于吉林省四平市英雄大街60 号,是一座集纪念、教育、研究、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
该馆建筑面积2700 平方米,正门上方镶嵌着“四平战役纪念馆”七个镏金大字,为彭真同志亲笔题写。
四平战役发生在1946 年4 月18 日至5 月18 日,是东北人民解放军(原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城市攻防战。
这场战役是东北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斗,对于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四平战役纪念馆内设有序言厅、战史厅、支前厅、英烈厅、半景画馆、影视厅、临时展厅等8 个主要展厅。
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照片、图表、模型等,展示了四平战役的历史背景、战斗经过、战争结果以及英雄事迹。
其中,半景画馆以三维立体形式展示了四平战役的战场情景,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们的壮举。
四平战役纪念馆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对于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观四平
战役纪念馆,人们可以深刻地了解到四平战役的历史地位和英雄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之,四平战役纪念馆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让我们铭记过去,珍惜当下,努力未来。
历史事件:四战四平是怎么回事?
历史事件:四战四平是怎么回事?四平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军事重镇四平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次防御战役。
1946年3⽉到1948年3⽉国共双⽅先后调动了⼤量兵⼒,在四平展开了四次⼤战役。
四平解放战(⼀战):1946年3⽉17⽇4时东北民主联军发起总攻(城),激战10⼩时,战⽃结東,四平宣告解放。
四平保卫战(⼆战):国民党为夺回失守的军事要地,1946年4⽉16⽇⾄5⽉18⽇,四平城保卫战展开。
历时33天,5⽉18⽇夜东北民主联军守城部队主动撤退。
5⽉19⽇,国民党军队占领四平。
四平攻坚故(三战):1947年6⽉14⽇20时、东北民主联军发起总攻(攻城战⽃),⾄6⽉30⽇拂晓,攻城部队撤出战⽃,历时6昼夜。
此战,道⾥全部解放;道东腰站南、南⼀纬南等地全部解放。
因敌援军赶到,四平城未能全克。
四平收复战(四战):1948年3⽉12⽇拂晓,东北民主联军攻城部队进⼊阵地,7时50分向四平城发起总攻。
历时23⼩时,3⽉13⽇7时许战⽃结東、四平全城解放。
在这⼏次战役中,双⽅共投⼊兵⼒40万⼈,累计战⽃52天,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
四战四平⼜以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作战时间长、投⼊兵⼒多、伤亡数量⼤⽽著称于世。
四平战役不仅解放了四平,对全国解放也具有重⼤意义,整个四平战役,东北民主联军伤亡3万余⼈,击毙击伤敌⼈5万余⼈,英雄们⽤年轻的⽣命赋予四平这座城市以"英雄城"的美誉。
四平烈⼠陵园,陵园占地20余万平⽅⽶,其前⾝是1951年成⽴的⾰命公墓,1974年在此基础上成⽴了四平烈⼠陵园。
纪念碑后⾯是⽆名烈⼠墓,安葬着解放战争中,中国⼈民解放军四战四平英勇牺牲的⼀万多名烈⼠,该⽆名烈⼠墓是国内最⼤的烈⼠合葬墓之⼀。
⽆名墓的墓铭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四平攻坚战主要指挥⼈---洪学智提写,⽆名墓四周由四个呈⽅队形的208座有名的烈⼠墓,⽆名墓与有名墓呈花盆状,寓意为陶铸的著名诗章:"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留红⼟亦⾹。
揭秘:林彪一生的心痛四平之战
揭秘:林彪一生的心痛-四平之战第二次和第三次四平之战最为着名,两战国军一攻一守,均以国军惨胜而告终,而这也是国共内战中国军为数不多的几次胜利,更是林彪一生中仅有的两次大败仗。
争夺战,后被史学家誉为“东方马德里”。
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四平之战最为着名,两战国军一攻一守,均以国军惨胜而告终,而这也是国共内战中国军为数不多的几次胜利,更是林彪一生中仅有的两次大败仗。
第一次是在1946年3月。
当时四平由国民党占据,并作为辽北省政府驻地。
随着苏联军队逐步撤离,原本就存在的国共军事冲突变得愈加激烈。
东北民主联军为了迟滞国民党军队的北进速度,争取更多时间来建设根据地,以及在和谈会议上增加筹码,决定在苏军撤离之后,即行出兵控制沈阳以北的长大铁路沿线城市,国共在四平的首次交锋便由此展开。
第一次四平之战,作为进攻方的东北民主联军集中西满军区第3师第10旅第28团(四个连)、第70团,东满军区第7纵队第19旅第56团、第59团,辽西军区保安第1旅第1团,辽西军区第2军分区第16团,以及第1新1军、新6军、第52军、第71军等部齐头并进之下,接连败北,使四平城顿时暴露在国民党军队兵锋之下。
民主联军在四平成立了卫戍司令部和城防总指挥部,任命辽西军区保安第1旅旅长马仁兴为卫戍司令员兼总指挥,中共吉林市委书记刘瑞森为政委,左叶、杨尚儒、邓忠仁为副司令员兼副总指挥。
部队仅有辽西保1旅1团和东满7纵19旅56团,马仁兴命令保1团防守铁路以西地区,56团防守铁路以东地区。
国民党方面,由代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郑洞国指定新编第1军和第71军担负攻城任务。
以当时力量对比看,无论是作为驻印军的新1军还是作为远征军的第71军,都曾在滇、印、缅战场重创日军,如此精锐之师又怎是民主联军两个地方团所能抵抗的呢?所以对郑洞国或是新1军代理军长贾幼慧来说,拿下四平根本不难。
编第后新新30此电文,决定死守四平,又调总部炮兵旅第2团入城,以增强守军火力,另调西满3师10旅主力、北满7师主力,以及总部直属第1师、第2师,分别在四平东南面和北面配合守城部队作战。
四平战役观后感
四平战役观后感四平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胜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我曾经通过电视、书籍等媒体了解过这个战役的概况,但直到最近有机会观看了相关纪录片,才真正深刻感受到四平战役的艰辛与伟大。
四平战役发生于1948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地点位于辽宁省四平市及周边地区。
这次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决定性的战斗,目的是为了解放东北地区。
四平战役的背景是,当时国共内战已进入最后阶段,东北地区是国民党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而国民党军队在这里采取了以堡垒化防御为主的策略,以期能够顽强抵抗解放军的攻势。
纪录片中展示的四平战役始末令人震撼。
解放军遭遇到了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每一次推进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敌军堡垒化防御所带来的优势地形,使得解放军难以以常规战术攻克敌人的阵地。
但解放军没有放弃,他们克服困难,以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向前推进。
在战役的早期阶段,解放军意识到了巷战的重要性。
他们发动了一系列秘密行动,采取夜袭和埋设地雷等方式削减了敌人的战斗力。
这些行动起初虽然是非常困难的,但成功了。
解放军掌握了主动权,攻势逐渐展开。
随着战役的推进,敌军的抵抗逐渐减弱。
解放军发挥了自己的火力优势,使用炸弹和炮击等手段摧毁了敌人的坚固阵地。
另外,解放军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把战场打到了敌人的核心地带。
整个战役中,解放军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意志力。
他们不仅在战场上勇猛善战,且在面对敌人优势的困境中仍能迎难而上,从容应对。
他们善于运用战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保持了高度的战斗力。
纪录片中,通过历史记录和现场视频,展示了四平战役胜利的场景。
解放军最终于1948年11月14日攻占了四平市,成功解放了东北地区。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胜利进程中取得的重大胜利,也是解放东北的关键一役。
通过观看四平战役的纪录片,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解放战争中的艰辛付出和伟大成就。
血战四平
四平—被战争蹂躏的城市“因为爱好和平,所以我们回忆战争”,是的,每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巨大痛苦的战争。
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到现在的60多年中,我国就再没有爆发全面的大规模战争,当然期间也经历了不少武装冲突,如对外的朝鲜战争,珍宝岛战争,中印战争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西沙海战等,对内则有西藏叛乱,和对国名党的一系列战争。
但总体趋势是战争的烟云离我们越来越远,永不停歇的历史长河逐渐的侵蚀了战争的痕迹,但它们作为历史上曾经上演过的悲壮一幕,永远值得我们记忆和深思。
从1946年开始,为争夺四平城,国共双方尽出精锐,在此展开了四次大战役,先后投入总兵力达数十万。
参加战争的主要将领有共产党的林彪、黄克诚等,国名党方面则涉及到中将杜聿明、“小诸葛”白崇禧、“东方巴顿”廖耀湘、陈明仁等,其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堪称国共的巅峰对决。
一座城市的攻守转换,数万军人血肉和生命的离殇,血淋淋的场面到底又造成了多少家破人亡!我也是偶然从书本上看到这段历史,感觉很好,所以想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四平当时是一个拥有1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位于东北平原腹地,沈阳、长春之间,是中长铁路、平齐铁路、四梅铁路三条铁路的交汇点,处在东、西、南、北满的十字路口,又是著名的粮食集散地。
因此,从古到今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要控制东北,首先必须控制四平。
一战四平,由于守敌太弱,只有一些地方部队和伪军,三千余人。
仅十个小时,林彪手下虎将钟伟便拿下了四平,这场战役,无论是从战术角度还是激烈程度,都不用过多叙述。
二战四平,双方血战32天,伤亡数万人,尸横遍野。
战役一开始共军捷报频传,后来国军增援王牌美式装备军队,在廖耀湘的带领下,凭借先进火炮和飞机轮番轰炸的掩护,以少胜多,大破林彪守城部队。
最终,四平失守,林彪向北撤退。
三战四平,是四场战役中最残酷、较量最激烈的一场。
1947年,共军发起对东北地区的夏季攻势,东北民主联军3个精锐纵队等部在林彪的带领下对固守四平市的国民党军进行攻坚战,结果以惨败告终。
四战四平为辽沈战役创造必要条件心得体会(精选3篇)
四战四平为辽沈战役创造必要条件心得体会(精选3篇)四战四平为辽沈战役创造必要条件心得体会,四平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中长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四梅(四平至梅河口)、平齐(四平至齐齐哈尔)3条铁路在这里交汇,位于东北两大重要城市沈阳和长春中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这里曾与国民党军先后进行过4次大规模的作战,四战四平可以说是东北解放战争甚至是全国解放战争的一个缩影。
四战四平为辽沈战役创造必要条件心得体会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决定让出长江以南的8个解放区,在巩固华北及华中解放区的同时,先后抽调了2万余名干部和11万部队从山东渡海或经冀东进入东北,迅速建立了东北根据地。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四平设立了中共辽北省工作委员会、辽北省政府和辽北军区,同时设立了中共四平市委和四平市政府。
1946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估计国方如不遭受更大打击是不会答应停战,会采取拖延政策的。
如此,你们消灭更多敌人,国方当无话可说。
你们一面努力争取和平,但另一方面仍须准备长期战争。
”3月5日,中共中央又指示东北局:“在东北外交问题尚未解决以前,蒋介石将利用他已进入东北的军队向我军进攻,企图击溃我在东北的军事力量,并想在外交上利用苏联将东北更多城市移交给蒋接收,以便将来在国共谈判中有更多的法律依据来压迫我方让步。
因此,蒋与我方在东北的军事对抗和冲突,还将继续一个时期。
”“你们必须迅速准备严重的粉碎蒋军进攻的战斗”。
3月12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必须你们打几个胜仗,弄得蒋军在东北处于困难的情况之下,蒋军才会在我们所能接受的条件下和我妥协。
”3月13日,苏军从四平撤离。
这时,国民党正规军尚在沈阳一带集结,四平的守备兵力相对薄弱,东北民主联军决定趁机拿下四平这个战略要地。
为此,集中了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共6000余人。
血沃“东方马德里”——四平战役始末
血沃“东方马德里”——四平战役始末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6年第7期“仰望青山英烈啸,红色精神万代传”。
在解放战争中,四平战役被称作“东方马德里之战”,它是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一段重要战事。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流转,时光沉淀,这段岁月越发地散发出迷人醇香的历史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历史探寻者的目光。
四平市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在沈阳、长春之间,是连接东西南北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又是粮谷集散地,所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46年3 月至1948 年3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队在四平进行了包括四平解放战、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四平收复战在内的4 次作战。
尤其是四平保卫战和四平攻坚战,敌我双方投入兵力之多、作战时间之长、战斗之惨烈、伤亡之重、影响之广,在解放战争中的东北战场是空前的。
在这 4 次作战中,我军有攻有守,有进有退,有胜利经验也有失利教训,有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也有催人泪下的烈士悲歌。
一战四平——四平解放战1946 年1 月8 日,国民党大员刘翰东率近百名官员到四平,成立了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和四平市政府,刘翰东任辽北省政府主席。
3 月13 日,驻四平苏军全部撤离四平。
此时开赴沈阳一带的国民党军已达20 余万人,并以沈阳为基地,分两路向本溪和四平方向同时大举进攻。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配合当时的和平谈判,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在苏军撤离后首先控制沈阳以北的长大铁路干线城市,并由西满军区部署首先夺取战略要地四平。
东北民主联军于3月15 日攻占了四平西郊飞机场,3月16 日晚围城。
战斗于17 日凌晨2点打响,激战10 个小时后战斗结束。
除200 多名守军逃跑外,其余3000 多守军和政府官员被俘或被歼。
活捉了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保安司令张凯及匪首王大化、王耀东等。
在四平解放战中,东北民主联军缴获轻重机枪69 挺、大小炮32 门、步枪2000 余支、汽车20 辆、马700 匹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1946年四平战役
1946年四平战役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知道在1946年爆发的四平战役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1946年四平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四平战役背景1945年9月9日,日本正式投降。
10月30日,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国军统帅,并陆续调来经过对日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及其它国军精锐进军东北,这些国军大部分美式装备,经过美军训练。
31日,来到东北的中共部队和当地的东北抗日联军等整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后称东北民主联军),已经6年半没带过兵的林彪任司令。
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总之,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万一不成,亦造成对抗力量,以利将来谈判。
”[1] 高岗说:“‘勾子(屁股)’靠着苏联,只要把脸面前海上陆上几个口子一堵,东北就是我们的了!”11月21日,林彪表示“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
但毛坚持“死守四平,寸土必争”“化四平为马德里”,林回电表示执行中央决定“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
四平战役过程四平地区之战1946 年1月初,国共两党签订了停战协定。
然而,墨迹未干,蒋介石就出尔反尔,大举向东北增兵,进攻东北民主联军。
蒋介石同时电令原东北军第一〇七师师长刘翰东,要他赶快派兵进入四平,并任命他为辽北省主席,省府设在四平城。
蒋介石还特别告诉刘翰东,东北很重要,国民党的命运在东北;而要控制东北,就必须夺取战略要地四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吉林四平与蒋军激战30余天,伤亡8000余人。
时间过去近60年,史学界对此战却一直争论不休。
四平保卫战所体现的这些精神,在以后其他地区的战役和战斗中,也常常得到体现。
耿飚的上述说法,基本为四平保卫战作了定论。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4月至5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东北民主联军在辽北省(今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四平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一次防御战役。
由秦皇岛登陆进军东北的国民党军,于3月13日从苏联红军手中接收了沈阳防务后,相继占领抚顺,铁岭和辽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战四平四平位于沈阳和长春之间,解放战争时期是辽北省的省会,这里既是进入北满的门户,又是连接内蒙古和中朝边境的交通要冲,处于中国长春铁路、四(平)洮(南)铁路、四(平)梅(河口)铁路的交汇点,为东北交通、工业及军事重镇以及著名的粮食集散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时就战略性地指出:“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当时,国共双方都把东北作为争夺的重点,而四平又成为双方争夺重点中的重点。
民间有“四平四平,不打四次不太平”的说法,国共双方为争夺这块战略要地,在此打了四场恶仗。
四平曾经是林彪的一块心结,两次在这里遭遇滑铁卢;这里发生过我军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战况极为惨烈,陈明仁在战后说:“解放军方面炮火很猛烈,我在八年抗战之中,都不曾遇到这种局面。
”而另一位事后去过四平的老人说,四平的每一块砖头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弹痕。
1946年四平保卫战时的东北民主联军战斗场景,这场战役事关国共谈判的筹码,中共也不惜代价守住四平文在重庆武在四平1946年3月,趁苏联红军撤出东北之机,西满军区司令员黄克诚和辽西军区司令员邓华联手指挥部队夺取四平。
当四平被东北民主联军占领之后,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遂以沈阳为基地,向辽阳、抚顺等地发起进攻。
由于国民党军装备精良,民主联军装备落后,不利于大城市作战,抚顺、鞍山、营口等大城市接连被攻陷。
随着战局的发展,国民党部队逐渐进攻到中长路、康平和法库地区,进逼四平。
有人概括1946年的国共斗争的形势就是“文在重庆,武在四平”。
为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毛泽东在四平之战前指示,准备数万人伤亡守住四平,不惜“化四平街为马德里”。
国民党兵力雄厚,加上其火力强盛,有飞机、坦克助阵。
在1946年4月18日至5月18日的四平保卫战中,东北民主联军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为避免被敌人围歼,林彪在等不及中央回电的情况下就下令部队连夜撤退。
雪上加霜的是,在撤离四平时,林彪的作战科长王继芳携带大批文件叛变投敌。
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由此了解到民主联军实力大损,便放心大胆地猛追,直到把民主联军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
罗荣桓回忆:“从长春撤到哈尔滨时思想很混乱,全军不知所措。
这个仗,打得可真被动。
我们一个劲撤,敌人在屁股后一个劲追,像拖了根尾巴。
有的部队跑不赢落到敌人后面,部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就在林彪从四平撤退两天后,毛泽东才同意放弃四平。
四平保卫战不能不说是中共在东北军事行动的一次重大失败。
同时这次四平保卫战的失败也使林彪憋着一股气,总想找机会报一箭之仇。
一方沮丧懊恼,另一方却是志得意满。
1946年5月30日,蒋介石和国防部部长白崇禧抵达刚被国民党部队攻占不久的长春。
当天,蒋介石在与杜聿明、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陈明仁等国民党高级将领会见时,得意地问手下将领,共产党军队的战术和江西时代比,有没有什么进步?国民党将领们的回答是,共军并没表现出多少实力。
1946年四平保卫战时,东北民主联军战士在修工事。
这次战役最终以民主联军失利告终,也使蒋介石对东北局势产生了自信轻敌心理这一仗使蒋介石对当时东北局势产生了自信、轻敌心理,以为林彪部队“决无再起可能”。
他在马歇尔的威胁下决定东北暂时停战,没有乘胜追击林彪,成为其“终身憾事”。
白先勇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毛泽东命令林彪死守四平,犯了严重的军事错误,差点输掉整个东北,但蒋中正下令国军停止追击,犯下更严重的错误,把东北彻底失去了。
很可能,国共内战的胜负,在1946年6月初,已经决定。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次四平之战后,国民党虽在表面上取得了东北的主权,但只占领大城市和铁路线,又难以利用当地的工农业资源,使得城市与日占时期能够经常取得粮食、燃料的地区隔绝开来,“日益成为国民政府一个主要的经济负担”。
而经此一战,中共方面,又回到毛泽东提出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上,军事上,林彪提出了“等、忍、狠”的作战原则。
军事行动要等待一下,等待土匪的肃清、群众的发动和根据地的建立。
对于敌人暂时的猖狂进攻,要忍耐对付,避免过早地使用主力进行决战,让敌人占去一些地方,以分散敌人。
内战爆发一年多,到1947年的夏季,东北战场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国民党控制的地域越来越狭窄,而国防部非但没向东北增兵,反而向华北调走一个军。
连同非正规军在内,国民党在东北的总兵力约为48万人。
共产党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46万余人。
国民党军在数量和装备上虽然对东北民主联军保持着一定优势,但其守备包袱重,机动兵力非常紧张,部队质量和官兵士气也明显下降。
由于缴获甚丰,武器装备得到极大改善,东北民主联军建立了自己的炮兵部队,“已有各种炮一千门左右,各主力纵队已有野炮营或团,各师已有山炮营或连”。
经过土地改革,共产党人在东北占据着多数面积的土地,拥有绝大多数农民的支持。
另一面,为配合土改,民主联军部队在东北全境进行了大规模的剿匪战斗。
剿匪不仅得到了给养,而且稳定了土改成果,让大批农民加入到民主联军的行列。
正如毛泽东发给林彪等人电报中所指出:“在全国各区中,就经济论你们占第一位;就军力论你们占第二位(山东为第一位)。
”1947年5月初,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滨举行高级干部会议,林彪(正中)主持会议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使东北民主联军扭转了自四平保卫战后的被动局面,粉碎了敌人“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企图,奠定了东北战略反攻的基础。
一个月后,林彪在双城召开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东北已经可以集中兵力大打了。
经过诸多方面的准备,自5月8日起,以北满第1纵队南渡松花江为先导,拉开东北夏季攻势的序幕。
夏季攻势剑指四平夏季反攻战役第一阶段各处作战均较顺利。
“东总”鉴于中长路两侧分散孤立之敌已经基本肃清,夹在沈阳和长春之间的四平已成孤立状况,决心乘势夺取四平,扩大反攻战果。
6月3日,林彪电告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夏季攻势到此告一段落,目前正准备第二个作战,约需准备8至10天才能打响”,“攻击目标为四平”。
东北的夏季攻势令在南京的蒋介石大为震惊,他于5月30日飞抵沈阳,召集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杜聿明等人开会,专门研究东北战局。
鉴于眼下连连丧师失地,部队士气低落,蒋介石不得不决定在东北战场“收缩兵力,固守大城市”。
为贯彻蒋介石的意图,杜聿明下令放弃一批中小城市,将兵力集中收缩在沈阳、长春、吉林、四平等大中城市里,加强城防工事,以阻止东北民主联军攻势的进一步发展,并争取时间等待关内的援兵。
为攻克四平,林彪集中了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全部、邓华纵队全部、第6纵队17师,并配属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5个直属炮兵营,共7个师8万余兵力组成攻城集团,由第1纵队司令员李天佑统一指挥攻城行动。
林彪则亲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第3纵队等共17个师的兵力,机动部署于四平以南和东南地区的沈吉线、中长路附近,以阻击沈阳北援四平及长春南援四平之敌。
从这阵势就可以看出来,林彪将东北民主联军的全部主力都集中到了四平一线,显然是下定了与国民党军在此进行主力会战的决心。
1947年,陈明仁在四平外围布下的陷坑、绊脚桩和铁丝网,他建立的这套防线被国民党称之为“陈明仁防线”鉴于四平的重要性,1946年5月,国民党军夺取四平后,就开始苦心经营城防。
防御四平的是国民党军第71军,军长是陈明仁。
当初率军进驻四平时,陈就料定,如此连接东西南北满的战略要地,一定会成为决战之地。
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已将四平建设成要塞化、半永久式的坚固城市。
城市周边的外围工事,由大大小小的地堡和铁丝网、陷阱、地雷带、土城墙等多种障碍物组成;城区内更是碉堡林立,沟堑纵横。
火力配备采用网状配备、火力交叉的方式。
有人说陈明仁在防御四平的时候,利用在东北天寒地冻的天气,叫士兵在工事上浇水,三九天工事很快就冻住了,子弹打不进去,炮弹也炸不开,林彪也无可奈何。
这种说法显然不成立,因为四平攻坚战发生在夏天。
在接到蒋介石死守四平的命令后,四平全城被划定出五个守备区域,各防御部队都有清晰的作战地点,各作战地点彼此又能构成协同,每处阵地都布置了两道防御线。
1.8万多兵力被集中部署在市区的重点部位,形成了一个让任何攻击者都会感到头疼的防御体系。
战前,林彪根据所得情报判断四平守敌兵力约2万人。
而东北民主联军攻城兵力达到了敌人的4倍,炮火数量也占绝对优势,部队士气旺盛,打下四平应该没有问题。
就当时而言,这种轻敌乐观心态在东北民主联军中是比较普遍的。
因而从总部到下边的官兵都有了一种胜券在握的轻敌情绪。
各纵队充满必胜信心的请战书雪片一样到达林彪处,战士们纷纷把“三战四平,再立战功”的口号贴在自己的炸药包和枪托上。
为了便于及时了解前沿情况,李天佑将攻城前方指挥所设在了四平城区西南第1纵队1、2师之间的一座小高地上,这里距敌前沿仅有300米。
前线指挥员和参谋们都认为这样太危险,劝他下去,但李天佑坚决不听。
就在工兵构筑前方指挥所期间,敌人以火力对指挥所地域进行射击,致使工兵伤亡3人。
6月14日晚20时,李天佑一声令下,总攻开始。
15、16日两天,攻守双方在狭窄的口子上反复争夺。
据李天佑的报告,经三昼夜巷战,1、2师各伤亡1500人,所占地区狭小,因此敌能够集中火器、飞机轰炸突破口。
白天不能作战,日长夜短,一打就天亮。
敌采取火攻战术,我占领区大部燃烧,迫我毫无立足之地。
即使白天不进攻,部队伤亡的人数比晚上攻击时伤亡的人数还要多。
17日晚,四平城西北角终于被突破,攻城部队开始向城内核心地带压缩。
民主联军一座楼一座楼地进行艰苦地爆破,国民党守军一条街、一座楼、一间屋地进行顽强的阻击。
战斗进行得缓慢而残酷。
围绕着每一座坚固的建筑物,攻守双方的战斗不断处于胶着状态。
国民党守军在楼房和工事内顽强抵抗,猛烈的火力组成立体火网,并在两军接触线上投掷燃烧弹。
1947年四平攻坚战失利后,1948年2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再次攻打四平,这是我军战士突破前沿阵地后,爬上梯子冲进突破口抬棺示众死守待援四平成为孤城之际,蒋介石飞到沈阳部署战局,并给陈明仁写了一封亲笔信:“四平乃东北要地,如失守则东北难保矣!斯时为吾弟成功成仁之际,望砥砺三军,严行防御。
”陈明仁此次已抱定了与全城共存亡的决心,立下了遗嘱,甚至抬出了为自己准备的棺材示众。
他的命令是:独立死守,打光为止,转移和放弃阵地的命令只有军长一人有权发布。
第一道防御线的部队一律不准撤退,凡是后退者,第二线防御部队有权射杀他们。
经过8天的激战,民主联军攻占了四平的西半城。
但双方都有很大伤亡。
1纵1师和6纵17师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
四平守敌表现如此之顽强,也出乎了林彪的意料之外。
此际沈阳和长春之敌都已有增援四平的动向,双方进行主力会战眼见势不可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