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误差与数据处理.ppt [修复的]
合集下载
第3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PPT精选文档
· · ·· · · x
kn
若k有限(k<20),则为平均值的样本标 准偏差,用 s x 表示,且: s s x = ——
n
x2
· · ·· · · k
x
显然,不管是σx 或 s x ,均小于σ、s, 即平均值的结果优于单次测量。
目录
前页
后页
返回
2019/2/18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将二者的关系(以样本标准偏差为例)变形:
1 Er = 100 % =50% 2
称200g物体为201g,Ea=201-200=1(g)
1 Er = 100 %=0.5% 200
故常用 Er 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2019/2/18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二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
二、精密度
某测定值与测定平均值相互接近的程度。 通常用“偏差”来衡量 。
测定值与测定平均值之差异。其值越小,结果的精密度越高 (也可理解为偏差越小,测定数据越集中,反之则越分散)。
偏差的表示方法有多种。 1.绝对偏差:测定值与测定平均值之差,用 d 表示 。
如对某一样品进行了一组测定,次数为n,测定结果分别为:x1、x2 … xn, 则第 i 次测定: d i = x i- x (i =1,2,…n) n x x x 1 其中 n x 1 2 x i n ni 1
第二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
一、准确度
测定值与真实值相互接近的程度。 通常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反映 。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2019/2/18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二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
kn
若k有限(k<20),则为平均值的样本标 准偏差,用 s x 表示,且: s s x = ——
n
x2
· · ·· · · k
x
显然,不管是σx 或 s x ,均小于σ、s, 即平均值的结果优于单次测量。
目录
前页
后页
返回
2019/2/18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将二者的关系(以样本标准偏差为例)变形:
1 Er = 100 % =50% 2
称200g物体为201g,Ea=201-200=1(g)
1 Er = 100 %=0.5% 200
故常用 Er 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2019/2/18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二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
二、精密度
某测定值与测定平均值相互接近的程度。 通常用“偏差”来衡量 。
测定值与测定平均值之差异。其值越小,结果的精密度越高 (也可理解为偏差越小,测定数据越集中,反之则越分散)。
偏差的表示方法有多种。 1.绝对偏差:测定值与测定平均值之差,用 d 表示 。
如对某一样品进行了一组测定,次数为n,测定结果分别为:x1、x2 … xn, 则第 i 次测定: d i = x i- x (i =1,2,…n) n x x x 1 其中 n x 1 2 x i n ni 1
第二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
一、准确度
测定值与真实值相互接近的程度。 通常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反映 。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2019/2/18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二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
第三章误差与数据处理ppt[修复的]资料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分组
98.8598.95 98.9599.05 99.0599.15 99.1599.25 99.2599.35 99.3599.45 99.4599.55 99.5599.65 99.6599.75 99.7599.85 99.8599.95 99.95100.05 100.05100.15 100.15100.25
(m1) (m1.96)
(m2) (m2.58)
(m3)
概率p
68.3% 95.0% 95.5% 99.0% 99.7%
随机误差分布(正态分布)的性质
对称性: 大小相近,符号相反的误差出 现的概率大致相等,误差分布曲线对称。
单峰性: 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大误差出 现的概率小、误差很大的测定值出现 的概率极小,误差分布曲线只有一个峰 值,误差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解:依题:x 28.56% s 0.06%
置信度为90%时: t0.10,5 2.015
m x t,f
s n
作的微小差别。
(大或小)。
过失 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或 没有任何规律。 重做实验。 误差 不负责任造成的。
§3-1-5 随机误差分布规律
例: 某校某届学生用重量法对BaCl2H2O试剂的纯度进 行 测 定 , 共 得 到 1 7 3 个 数 据 , 得 到 的 结 果 在 98.9%100.2%之间,以0.1%为组距进行分组得到下表:
§3-1 误差的基本概念
§3-1-1 误差与偏差
误差(Error)的定义: 测定值(χi)与真值(m)之差。 真值(True value)的定义: 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它 不可能准确知道,实际工作中往往采用“标准值( 反复测定的比较准确的结果)”、纯物质的理论值或 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真值。
第3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本章要求
1.掌握误差和偏差的意义及表示方法,了解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Q检验法和格鲁布斯法,了解显著性 检验的方法和应用。
3.掌握有效数字的意义、特点和计算规则。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R = xmax- xmin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后页
目录
返回
4/29/2020
前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件(全)
个数K 46 41 33 21 16 13 5 2 0 177
+△ 频率K/n 0.128 0.115 0.092 0.059 0.045 0.036 0.014 0.006
0 0.495
(K/n)/d△ 0.640 0.575 0.460 0.295 0.225 0.180 0.070 0.030 0
(四)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
(一)实验对比法 (二)残余误差观测法
(五)计算数据比较法
(一)从产生误差根源上消除系统误差 (二)用修正方法消除系统误差 (三)不变系统误差消除法 1。替代法 2。抵消发 3。交换法
一、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人员的主观原因 (2)客观外界条件的原因
第一节:研究误差的意义 1、始终存在着误差 意义: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 的原因,以消除和减少误差。
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
由于误差的存在,使测量数据之间产生矛 盾。
( )实际 180
( )理论 180
测量仪器:i角误差、2c误差 观测者:人的分辨力限制 外界条件:温度、气压、大气折光等
……
2.40~2.60 >2.60
和
个数K 40 34 31 25 20 16 …… 1 0 210
—△ 频率K/n 0.095 0.081 0.074 0.059 0.048 0.038
(4)( AT )1 ( A1)T
(5)对称矩阵的逆仍为对称矩阵。
(6)对角矩阵的逆仍为对角矩阵且:
A1 (diag (a11, a22,ann ))1 diag( 1 , 1 1 )
a11 a22 ann
(1)伴随矩阵法:
设Aij为A的第i行j列元素aij的代数余子式,则由 n*n个代数余子式构成的矩阵为A的伴随矩阵 的转置矩阵A*称为A的伴随矩阵。
第 03 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2020/8/29
(3)仪器误差
(Instrumental Errors)如容量 器皿刻度不准又未经校正,电子 仪器“噪声”过大等造成;
(4)人为误差
(Personal Errors),如观察颜 色偏深或偏浅,第二次读数总是 想与第一次重复等造成。
2020/8/29
系统误差的性质:
(1)重复性: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重复地出现; (2)单向性:测定结果系统偏高或偏低; (3)恒定性:大小基本不变,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固定。 (4)可校正性:其大小可以测定,可对结果进行校正。
由回收率的高低来判断有无系统误差存在。 常量组分: 一般为99%以上, 微量组分: 90~110%。
2020/8/29
2. 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性质及减免
产生的原因:由一些无法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1)如环境温度、湿度、电压、污染情况等的变化引 起样品质量、组成、仪器性能等的微小变化; (2)操作人员实验过程中操作上的微小差别; (3)其他不确定因素等所造成。 性质:时大时小,可正可负。 减免方法:无法消除。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降低;
再现性(R):不同的操作者,在不同条件下,用相同方法获 得的单个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3)用标准偏差比用算术平均偏差更合理。
2020/8/29
对比:
有两组测定值,判断精密度的差异。
甲组 2.9 2.9 3.0 3.1 3.1
乙组 2.8 3.0 3.0 3.0 3.2
计算:
平均值x 平均偏差 d 标准偏差 s
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
选择标准方法、提纯试剂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 以消除。常采用对照试验和空白试验的方法。
2020/8/29
对照试验和空白试验:
(3)仪器误差
(Instrumental Errors)如容量 器皿刻度不准又未经校正,电子 仪器“噪声”过大等造成;
(4)人为误差
(Personal Errors),如观察颜 色偏深或偏浅,第二次读数总是 想与第一次重复等造成。
2020/8/29
系统误差的性质:
(1)重复性: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重复地出现; (2)单向性:测定结果系统偏高或偏低; (3)恒定性:大小基本不变,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固定。 (4)可校正性:其大小可以测定,可对结果进行校正。
由回收率的高低来判断有无系统误差存在。 常量组分: 一般为99%以上, 微量组分: 90~110%。
2020/8/29
2. 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性质及减免
产生的原因:由一些无法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1)如环境温度、湿度、电压、污染情况等的变化引 起样品质量、组成、仪器性能等的微小变化; (2)操作人员实验过程中操作上的微小差别; (3)其他不确定因素等所造成。 性质:时大时小,可正可负。 减免方法:无法消除。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降低;
再现性(R):不同的操作者,在不同条件下,用相同方法获 得的单个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3)用标准偏差比用算术平均偏差更合理。
2020/8/29
对比:
有两组测定值,判断精密度的差异。
甲组 2.9 2.9 3.0 3.1 3.1
乙组 2.8 3.0 3.0 3.0 3.2
计算:
平均值x 平均偏差 d 标准偏差 s
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
选择标准方法、提纯试剂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 以消除。常采用对照试验和空白试验的方法。
2020/8/29
对照试验和空白试验:
第3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五位 五位 五位 五位 五位 五位 五位 五位
四位 三位 二位 一位 四位 三位 二位 一位 四位 三位 二位 一位 四位 三位 二位 一位 四位 三位 二位 一位 四位 三位 二位 一位 四位 三位 二位 一位 四位 三位 二位 一位
2020/7/15
Analytical Chemistry
上一页 下一页
x
1 n
x
d xx n
S (x x)2 n 1
无限多次测定(总体)
=
lim n
1 n
x
= x n
=
(x )2
n
lim
n
(x x n 1
)2
(x
n
)2
S→
2020/7/15
Analytical Chemistry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极差 (全距或范围误差)
R=Xmax-Xmin C—随n而变的常数 可查有关统计书
(概率)
2020/7/15
Analytical Chemistry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020/7/15
Analytical Chemistry
上一页 下一页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概念
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 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4.105 → 4.10 4.125 → 4.12 4.1251 → 4.13
2020/7/15
Analytical Chemistry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一次修约 只允许对原测量值一次修约至所需位数,不能分次修约。 如: 4.1349修约为三位数。不能先修约成4.135,再修约为 4.14,只能修约成4.13。
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第三章系统误差-PPT文档资料
n n n i 1 i 0 i 1 i i 1 i z
v x x ( ) i i i i
i 0 由上式可看出,因 i 且其数值不易确定,故变值系统误差 直接影响 残差 的数值,因此也必然要影响标准误差 σ的计算,且其影响难于确定, vi 即变值系统误差不仅使随机误差的分布密度曲线的形状和分布范围发生变 化 ,也使曲线的位置产生平移。
二、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
系统误差是有固定不变的或按确定规律变化的因素造成,这些因素是 可以掌握的。 计量校准后发现的偏差、仪器 ① 测量装置方面的因素 设计原理缺陷、仪器制造和安 装的不正确等。 ② 环境方面的因素 测量时的实际温度对标准温度 的偏差、测量过程中的温度、 湿度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等。
如对于刻度盘或标尺的刻度误差,就全量程而言,属复杂规
律性的系统误差。因为虽然对各刻度点的误差的大小和符号 是确定的,但对整个量程的误差变化规律只能用实验曲线表 出,属复杂变化规律。
各类特征系统误差图示
b a c
e d t
1
t t2
3
t
4
t
已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
指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已确切掌握了的,因此在 处理和表征测量结果时,是属于可修正的系统误差。
第三章 系统误差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系统误差的
产生原因、特征和消除方法,有一个整体的 认识。要求学生清楚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 特点和分类方法;了解系统误差处理的原则,
了解系统误差的发现方法;初步掌握定值系
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的减弱和消除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系统误差概述
四、系统误差的分类
① 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随某因素而线
v x x ( ) i i i i
i 0 由上式可看出,因 i 且其数值不易确定,故变值系统误差 直接影响 残差 的数值,因此也必然要影响标准误差 σ的计算,且其影响难于确定, vi 即变值系统误差不仅使随机误差的分布密度曲线的形状和分布范围发生变 化 ,也使曲线的位置产生平移。
二、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
系统误差是有固定不变的或按确定规律变化的因素造成,这些因素是 可以掌握的。 计量校准后发现的偏差、仪器 ① 测量装置方面的因素 设计原理缺陷、仪器制造和安 装的不正确等。 ② 环境方面的因素 测量时的实际温度对标准温度 的偏差、测量过程中的温度、 湿度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等。
如对于刻度盘或标尺的刻度误差,就全量程而言,属复杂规
律性的系统误差。因为虽然对各刻度点的误差的大小和符号 是确定的,但对整个量程的误差变化规律只能用实验曲线表 出,属复杂变化规律。
各类特征系统误差图示
b a c
e d t
1
t t2
3
t
4
t
已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
指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已确切掌握了的,因此在 处理和表征测量结果时,是属于可修正的系统误差。
第三章 系统误差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系统误差的
产生原因、特征和消除方法,有一个整体的 认识。要求学生清楚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 特点和分类方法;了解系统误差处理的原则,
了解系统误差的发现方法;初步掌握定值系
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的减弱和消除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系统误差概述
四、系统误差的分类
① 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随某因素而线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误差能更加灵敏的反应出准确度的差异!
例: 判断两组测定值精密度的差异。
一组 二组 2.9 2.8 2.9 3.0 3.0 3.0 3.1 3.0 3.1 3.2
2 x x i i 1 5
解:
x1 xi 3.0
i 1 5
d1 1 xi x 0.08 5 i 1
这个测试结果是否准确,是否有误差,误差多少?如何评价? 应如何评价谁的实验结果更准确?
第三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Errors and Data Treatment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3-1 误差的基本概念
§3-1-1 误差与偏差
误差(Error)的定义: 测定值(χi)与真值(m)之差。
t分布置信区间的定义:
ts m x n
在一定的置信度(如95%)下,真值(总体平均值) 将出现在测定平均值 x 附近的一个区间即在 x ts n ts 至 x 之间(如把握度为95%)。
n
t分布置信区间的依赖关系: 测定值的精密度(s)、测定 值的次数(n)和置信度。 • 测定值精密度越高,测定次数越高,置信区间就越 窄,平均值就越接近真值,平均值就越可靠。 • 置信度选择越高,置信区间就越宽,其区间包括真 值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分析化学中,一般将置信度定 为95%或90%。
能等的微小变化、操 负 ) , 数 值 不 定 作的微小差别。 (大或小)。 过失 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或 没有任何规律。 重做实验。 误差 不负责任造成的。
§3-1-5 随机误差分布规律
例: 某校某届学生用重量法对BaCl2H2O试剂的纯度进 行测定,共得到 173 个数据,得到的结果在 98.9%100.2%之间,以0.1%为组距进行分组得到下表:
真值(True value)的定义: 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它
不可能准确知道,实际工作中往往采用“标准值 (
反复测定的比较准确的结果 )”、纯物质的理论值或
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真值。 误差的表示: 绝对误差(Ea)和相对误差(Er)。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Ea = χi - μ 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Er = (Ea/μ) × 100%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u
xm
du (1 / )dx
x m 2
2 2
1 f x e 2
1 u 2 / 2 f x e 2
1 1 u 2 / 2 u 2 / 2 f x dx e dx e du u du 2 2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
0.4 0.3
y
1 2
0.2
0.1
0.0 -4
-3 -2 -1 -3 -2 - m-3 m -2 m -
0 0 m
1 2 3 4 2 3 m+ m+2 m+ 3
u x-m x
正态分布概率积分表
u
0.674
s
0.2500
2s
0.683
0.950
0.4
y
0.3
0.2
1.000 1.645
概率p
68.3% 95.0% 95.5% 99.0% 99.7%
随机误差分布(正态分布)的性质
对称性: 大小相近,符号相反的误差出 现的概率大致相等 , 误差分布曲线对称。 单峰性: 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大误差出 现的概率小、误差很大的测定值出现 的概率极小 , 误差分布曲线只有一个峰 值,误差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有界性: 仅为偶然误差造成的误差数值 不可能很大,若发现大误差出现,可能是 过失误差造成的,应查找原因并再做。 抵偿性: 误差的算术平均值的极限为零。
§3-1-4 误差的来源及减免方法
误差的分类(按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的不同): 系统误 差(可测误差)、偶然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产生的原因 误差的性质 校正方法
标准方法、试剂 系统 方法不完善,试剂不 重复性,单向性, 提纯、使用校正 可测性。 误差 纯,仪器不准。 值等。
偶然 不确定因素引起试样 服从正态分布, 增加测定次数。 误差 质量、组成、仪器性 方 向 不 定 ( 正 或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分组
98.8598.95 98.9599.05 99.0599.15 99.1599.25 99.2599.35 99.3599.45 99.4599.55 99.5599.65 99.6599.75 99.7599.85 99.8599.95 99.95100.05 100.05100.15 100.15100.25 合 计
置信度(置信水平)的定义: 测定值或误差出现的概率, 如68.3%、95.5%、99.7%。 置信度的意义: 某一定范围内的测定值 (或误差值)出 现的概率。 置信区间的定义: m ± σ, m ± 2σ, m ± 3σ等。
置信区间的意义: 真实值在指定概率下所分布的某一 个区间。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的关系: 置信度选择高,置信区间 就宽。
x1 , x 2 ,, xn
样本容量n:样本所含的个体数
t分布曲线图动画 t分布的适用范围: 有限的测定次数(无法计算出总体 标准差和总体平均值) 。 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 正态分布曲线不随自由度 的变化而变化; 而t分布随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 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联系: 当自由度(f)大于20时,两 者很相似,当f趋于无穷大时,几乎一致。
lim
n i 1
n
di 0 n
§3-1-6 随机误差的t分布规律
m x t分布的定义(W. S. Gosset ): t Sx
准偏差,s 样本标准偏差,x-m随机误差
x m t n s
式中: x是随机测量值,m样本平均值, 平均值的标 Sx
抽样 检测
总体
m
d 1 di n
相对平均偏差(Relative average deviation): (平均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率)
总体标准偏差:
σ
S ( xi µ ) 2 n n-1:自由度(f) S ( xi X ) 2 ( n < 20 ) n n 1 s
样本标准偏差: S
变异系数(样本相对标准偏差): CV s / x 100%
36.50%
(1)准确度高、精密度也高。 (2)精密度高、准确度低。 (3)准确度和精密度都低。
37.00% 37.50% 38.00%
(4)精密度差、准确度不可靠。
要准确度好,精密度一定要好。 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好。 实验中要取得理想数据,实验技术一定要过关。 化学定量分析(常量分析)要求精密度在0.1% ~0.3% 之间。
频数(ni) 频率(ni/n) 频率密度(ni/ns)
1 2 2 5 9 21 30 50 26 15 8 2 1 1 173 0.006 0.012 0.012 0.029 0.052 0.121 0.173 0.289 0.150 0.087 0.046 0.012 0.006 0.006 1.001 0.06 0.12 0.12 0.29 0.52 1.21 1.73 2.89 1.50 0.87 0.46 0.12 0.06 0.06
图2 PM 2.5个体采样器
图1 采样点位置示意图
图3 PM2.5监测数据及官方公布数据随日期变化图
表1 PM 2.5监测数据及官方公布数据
监测地点 A采样点 B采样点 C采样点 D采样点 广雅中学 (官方) 市五中(官 方) 广东商学院 (官方) 监测天数 17 16 17 17 17 17 17 PM 2.5算术均值 (µ g/m3) 158.21 158.23 160.74 153.68 102.78 96.20 92.23 PM 2.5中位数 (µ g/m3) 155.99 160.31 180.56 160.71 125.08 89.63 97.27 PM 2.5最大值 (µ g/m3) 265.28 259.43 294.57 230.03 143.18 160.56 144.88 PM 2.5最小值 (µ g/m3) 36.97 47.22 29.39 75.90 42.08 43.15 34.96
3.5
3.0
99.6%平均值
频 率 密 度
2.5 2.0 1.5 1.0
0.5
0.0
测定量%
服从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的定义: 数学上的高斯分布
1 y f ( x) 2
e
( xm )2
2 2
式中: x是随机测量值,y概率密度,m总体平均值(没有系统误 差和过失误差时等于真值),σ总体标准偏差,x-m随机误差。
sr s / x
极差:
R x max x min
§3-1-2 准确度与精密度
准确度(Accuracy)的定义: 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与误差的关系: 误差越小, 准确度越高;准确度 的大小,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精密度(Precision)的定义: 几次平行测定值相互接近的 程度。 精密度与偏差的关系: 偏差越小, 精密度越高 ; 精 密 度 的大小,用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标准偏 差和相对标准偏差,也常用重复性和再现性来表示。
误差的性质: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负。
正误差—分析结果偏高。
负误差—分析结果偏低。 真值
(Kg) 62.5 1.0 0.2
实例 人 白糖 中药
称得量
(Kg) 62.4 0.9 0.1
绝对误差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