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教学对高校会计专业素质教育的影响
基于实践活动的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实践活动的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作者:田宇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28期一、创新能力及其培养的必要性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活动,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高等院校中会计学专业作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基地,为会计行业储备人才,是会计界新生力量的源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与市场需求还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培养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高校会计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创新能力的涵义创新能力是人们推陈出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的能力。
创新能力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实践能力)三大要素构成。
创新实践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变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和行动方法,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等特征。
具体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表现为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合理质疑、理性批判吸纳和反思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开拓个性思维;对具体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用于付诸实践;并能够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总结提炼自己的经验和获取的知识,增强面对未知挑战的勇气、活力和魄力。
创新实践能力的表现丰富多彩,与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学习和社会生活阅历、专业差异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
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人才的一个本质属性。
实践表明,创新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要素,是毕业生就业的第一能力。
近年来,唐山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教育部“质量工程”为改革思路,研究和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逐渐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养平台,积极鼓励和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化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职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职会计教育的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议题。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如何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育者、学生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方向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高职会计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1.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会计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会计教育应该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会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还应该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岗位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行业的运作和需求。
2. 重视创新精神培养会计行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
高职会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创新。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项目研究等创新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3. 加强实用技能培养会计职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职业,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才能胜任工作。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会计教育应该加强对实用技能的培养,如财务软件操作、税务申报、审计技能等。
通过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进行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升级,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会计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转型和升级。
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高职会计专业作为升级和扩容的重点专业,也需要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将围绕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进行探讨。
1. 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传统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大量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难题。
而随着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等新兴行业的兴起,传统的会计业务已经逐步被替代,需要具备更为专业化的技能和技术,而这种专业化需求往往无法被传统高职教育所满足。
2. 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需要脱节传统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往往无法切实贴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工作要求。
一些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过时或者太过于普及,难以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巧和工作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需要在工作中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适应现实。
3. 企业和学校之间缺乏合作机制传统高职教育缺乏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学校没有对接企业的内部需求和市场反馈机制,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地反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也无法提供与学生实际需求匹配的实践环节,降低了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基于以上原因,如何创新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会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
产教融合是指校企合作,在校教育过程中加入企业实践,构建一种“实践教育”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教育体验和工作能力培养,充分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更好地为人才市场做出贡献。
基于此,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操作:1. 企业与高职会计专业进行深入合作,共同设计学生实习和毕业论文课题企业与高职会计专业可以共同设计学生的实习课题和毕业论文课题,互相协商确定课题方向、要求和标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点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工作做好准备。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168教学探讨TEACHING DISCUSSION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心一般项目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名称:云计算、大数据在会计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中的实践研究(编号:20BJN019)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钟炎君 长江职业学院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其能够推动科技产业革命更好地进行,对于企业管理创新更好地进行意义重大。
现在,对企业而言,大数据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
大数据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课堂体系,只有这样才可能能够跟上社会时代发展的脚步。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造成的影响,并探讨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够推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更好地进行,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大数据背景下,各个行业对于高素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加,高校会计专业需要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高职学校也需要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重视教育改革创新和课程体系优化,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确保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能够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实际需要。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当前,很多高校进行会计专业教学的时候教学模式较为陈旧的问题比较明显。
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1]。
首先,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很多高职院校进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过度重视理论而对实践不够重视,在教学的时候,将财务会计等一些专业理论课程看成教学的重点内容,这种情况本身便不符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而和数据关系比较密切的实践课程,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查询数据库,并没有详细地讲解非结构化数据。
高职学校课时安排的时候,纯理论课程也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课时,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差,无论是实践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都很难真正的提高。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作者:孙继云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年第07期[摘要] 基于“价值链动态链式训练平台”训练平台完成《财务会计》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社会经济背景下,岗位工作最大程度的接近真实场景,不同经济主体岗位角色分工明确,业务定位清晰,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感和职业感,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文章首先从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入手,介绍了价值链动态链式训练平台的构建原理,进一步阐述《财务会计》课程在本训练平台应用的特点,重点对《财务会计》课程在本训练平台的创新实践应用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教学老师应用此平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价值链;动态链式;基础会计[基金项目] 本文是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C5-GYC67)“基于价值链的…动态链式‟会计训练平台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孙继云,苏州市职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江苏苏州,215104[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7-0111-0004《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否学好《财务会计》课程直接影响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认知度与职业认同感。
尤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在于学生的应用能力,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效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方式,在目前的实践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普遍感觉难教,学生普遍感觉枯燥、难学。
虽然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学工作者也在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将诸如案例教学法等应用于本课程中,但是,从实践的效果来看,还是不尽如人意。
如何在教学理念上突破传统“课程教育”思想,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一)缺乏与其他学科关联性目前《财务会计》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是分开的,实践课程一般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一般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先行的前提下,集中两周时间(安排在期末最后两周,或者下一学期开学二周时间),采用课堂模拟法完成企业经济核算。
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展开研究与实践。
引言部分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涉及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对策、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结论部分总结了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方法和建议。
通过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会计学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该研究旨在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会计教育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关键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实践、现状、问题、对策、实践案例、未来发展、重要性、方法、建议1. 引言1.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促进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帮助相关教育机构和企业更好地了解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为他们提供指导,促进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推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为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当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此领域的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为相关教育机构和企业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
研究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实践案例,可以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和提升。
加强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会计学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加专业化、实践性强的会计人才,促进会计学专业的长远发展和行业的整体进步。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本文中采用了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会计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案例
会计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案例会计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教育的核心内容。
下面列举了十个以会计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为题的案例。
1. 案例一:某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该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置核心课程和实践实习环节,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会计理论和实践技能。
2. 案例二:某培训机构会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该培训机构开设了一系列会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
这些课程旨在提升学员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要求。
3. 案例三:某企业内部会计岗位培养计划该企业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岗位培养计划,包括培训课程、实习机会和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该计划,能够为新进入会计岗位的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支持,使其能够快速成长为合格的会计人才。
4. 案例四:某高校会计课程建设创新实践该高校会计课程建设注重创新实践,引入了案例教学、模拟实验和实习等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5. 案例五:某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培训计划该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设计了一系列内部培训计划,包括职业道德培训、技术能力培养等。
通过这些培训计划,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6. 案例六:某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该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引入新的实验项目和实验设备,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案例七:某会计行业协会培训项目该会计行业协会开展了一系列会计培训项目,包括注册会计师培训、会计职称培训等。
这些培训项目旨在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推动会计人才的全面发展。
8. 案例八:某高校会计实习基地建设该高校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了会计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专业教育课题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与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然而,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职场需求。
为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目标(1)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态度等。
(2)优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2. 研究内容(1)分析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构建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构建“校企业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四、案例分析1. 问题分析(1)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传统会计专业教育模式中,实践教学环节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2)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课程内容陈旧,未能紧跟行业发展,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3)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2. 改革措施(1)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包括:a.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敬业、廉洁的职业素养。
b. 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增加实际操作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c. 建立模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仿真操作环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和进修,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3)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具体措施包括:a. 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实际需求。
目前高校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案例
目前高校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案例目前高校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案例一、引言会计专业是高校经济类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会计人才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高校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案例来探讨目前高校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二、案例描述某大学会计专业是该校经济学院下设的一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约200名学生。
该专业开设了包括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审计与鉴证等在内的多门核心课程,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然而,通过对该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和观察,发现以下问题:1. 实践机会有限:尽管该专业提供了一些实践机会,如参加企业实习和参与学院组织的模拟公司活动等,但这些机会并不足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很多学生反映,由于实践机会有限,他们在毕业前无法真正接触到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导致缺乏实践经验。
2. 实践内容单一:目前该专业的实践内容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领域,缺乏对审计与鉴证等其他重要领域的实践培养。
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狭窄的就业选择范围,并且无法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3. 实践教学方式陈旧:该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和模拟操作结合的方式。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学生希望能够通过更多实际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问题分析通过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校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存在以下问题:1. 实践机会不足:高校本科会计专业在实践机会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2. 实践内容单一: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实践内容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领域,缺乏其他重要领域的实践培养。
3. 实践教学方式陈旧: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探析
纳税Taxpaying财会研究“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探析*徐倩(郑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44)摘要:“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解决当前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无法和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问题。
本文从新时代会计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会计实务教学的影响、社会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探索分析,提出了关于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及变革的一些建议。
“大智移云”指的是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方法,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会计的外部环境相应产生了改变,财务工作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无纸化,计算机或财务机器人可能会逐步替代越来越多的财务基础工作,社会上需求的财务工作人才重心将会向“价值管理型”转变,这必将引发高校会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研究“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就显得更为紧迫。
一、“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相关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随之而迅速、快捷。
财务会计工作不仅更深化地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功能,而且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企业的信息库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效用,高度实现了企业在业务工作处理过程中的自动化,极度满足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有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价值。
(一)移动化的会计数据在“大智移云”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动下,财务信息系统将实现从电脑到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转移,数据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呈现会更加移动化。
从而,企业的管理者或业务人员就能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的相关系统,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信息,真正实现移动办公。
财务信息系统的移动化,将管理人员的工作由被动提供数据转变成主动及时地推送信息及数据。
财务数据要往业务前端进行延伸,并为将来的财务预测和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业财融合及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业财融合及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一、绪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业财融合已经成为了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业财融合是指企业在进行业务活动的同时,将财务信息与业务数据进行整合,以实现对企业内外部各种信息的高效利用。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业财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分析业务数据,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密结合业财融合和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
传统的会计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质,在业财融合和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应该将这些素质纳入到课程体系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还应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在业财融合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高校的教育资源往往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应该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在业财融合和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只有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质,才能使会计专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业财融合及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有助于提高会计专业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随着企业对会计工作的需求不断升级,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对会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对会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会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围绕会计专业的教学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要建立完善的模式和体系,内容要丰富多样,兼顾理论和实践,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且要做到深入浅出;要以“创新、团队、共享”为理念,完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模式,人文素质教育也要加大力度。
2、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要做好会计及其从属学科的教学准备工作,加强教材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编排和课程体系框架方面的研究;要合理搭建会计及其从属学科课程体系的结构,把教学素质的改善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强化教学实践活动。
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把教学实践活动安排到会计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要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实施与社会产生联系的实践活动;要加强外联活动,学习实行社会化实习等。
二、围绕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1、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规划。
要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培养方案,完善科学有效的课程设置,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从而获得有效的会计技能;要形成以会计专业的实践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多元化的会计实践人才;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和实践能力。
2、注重形成适应规律的会计教育模式。
要以“应用型、创新型”为核心,结合市场需求,建立灵活的会计专业专业教学体系,以规范、可操作性、实用性为特点;要推行一种全面发展的会计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出会计实践人才。
3、加强师资队伍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要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不断引进会计专业的行业力量,把企业带进课堂。
与此同时,要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师德修养,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要以深入浅出、强调专业性和实践性为原则,努力提升会计教学质量,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真正实现会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数智化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数智化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会计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探讨数智化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数智化背景下的会计实践教学创新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会计教育理论体系。
通过对现有会计教育模式的反思和批判,可以揭示其在数智化背景下的局限性,为构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会计教育理论提供理论支持。
从实践层面来看,数智化背景下的会计实践教学创新研究有助于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
数智化背景下的会计实践教学创新研究还有助于推动会计行业的转型升级。
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会计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通过改革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跨界融合能力的会计人才,为会计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数智化背景下的会计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将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入手,探讨数智化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和方法,为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管理学科,同样面临着数智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互联网+”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高校会计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具备数智化背景下的会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
“岗课赛证”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综合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研究
“岗课赛证”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综合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研究一、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其中会计行业也不例外。
在“岗课赛证”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综合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综合育人机制的研究,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会计专业的教育质量,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会计人才。
“岗课赛证”是指岗位课程、竞赛证书、实习实训三个方面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模式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
通过将大数据技术融入会计专业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数据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实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综合育人机制的有效构建,仅仅依靠理论研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大数据技术在会计专业中的应用进行梳理,分析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其次,结合“岗课赛证”探讨如何将大数据技术与会计专业课程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综合育人机制的有效性,为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会计行业。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会计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综合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岗课赛证”是指将岗位技能、课程体系、竞赛评价和证书认证四个方面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这一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综合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会计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对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创新的思考
2018年第1期【摘要】本文从当前会计专业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始进行分析,探索这些会计专业教学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能够对当前的会计专业教学管理有一个新的认识与新的理解,为会计专业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在此基础上研究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促使会计专业教学管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与创新,发挥出会计专业教学管理的最大优势与价值。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创新;思考一、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会计专业教学管理模式和途径也应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是改革与创新。
但是受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与套路的影响,现实中的教学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制约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创新的最大阻碍,严重束缚了我国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积极培养,制约了我国会计专业的长远发展。
具体问题表现如下:(1)会计专业教学管理理念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管理理念是教职工作者对待教学活动的表现态度与思想观念,是主导教职工作者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每一位教师工作者都能够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获得相应的教学经验,并在教育活动中对于教学问题的解决有自身独特的见解,进而可以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去解决问题,这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由教学管理理念贯穿引导。
而当前在我国各大院校中会计专业教学管理理念比较陈旧,具有落后性。
在这种陈旧、落后教学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管理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任何教学管理行为或是教学管理活动操作都比较落后,不仅不适用于对学生成才的培养和管理,还制约了会计专业教学的长远发展。
(2)会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设定的问题。
当前对会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设定明确性不足,很多院校的目标设定都无法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
例如,当前我国本科和职业教育的教学培养目标设定缺乏明显的区分。
基础会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基础会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会计领域也容易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如虚假陈述、内部控制失效等。
因此,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有利于培养会计人才的合规意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引言在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都需要通过会计人员进行记录、汇总和报告。
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传授会计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思政教育正是为了强化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严守职业道德、诚信从业。
二、优秀案例展示1.案例一:某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廉洁从业教育实践某高校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积极开展廉洁从业教育。
教师通过讲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剖析会计舞弊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还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财务部门,了解企业会计岗位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逐年上升。
2.案例二:某企业会计岗位诚信教育培训某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注重选拔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才。
针对新入职的会计人员,企业开展系统的诚信教育培训,包括会计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内容。
培训期间,组织实地参观、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
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企业内部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案例分析1.案例一中思政教育的实施方法及成果案例一通过融入式教学,将思政教育与基础会计课程相结合。
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通过剖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会计舞弊的严重后果,从而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
此外,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践行职业道德。
校企合作下高校财会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当前我国高校财会专业在发展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并以此为目标开创了强调实践性、多元化、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财会专业作为我国高校当前热门专业之一,对实践性教学的发展和创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此外随着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崛起,经济市场中的各大企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也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条件也予以严苛。
多数企业已不再需要请单一会简单做账的财会工作人员,而是需要在会做账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经营中所产生的财会数据,去分析预判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发展趋势,并通过财会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在经营中做好决策。
此外高校在对财会人才进行培养时,还应当注重审视当前企业对财会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而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解决高校在财会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1 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重要意义1.1 通过校企合作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发展中主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路线,通过全面实行创新驱动策略,将已有的科技与地方经济进行紧密结合,在此背景下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合作,便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和需求。
当前高等高校与企业同属于技术革新主体,因此通过校企合作便可以统一发展思想,通过共同开发、共同培养,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和高校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同时在校企合作中以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模式,还可以将先进的生产技术作为学校教育发展创新的核心基础,促进学校培养更多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1.2 通过校企合作可帮助地方高校成功转型高等院校在与企业开展合作后,便会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形式,进行高效转型,使高校在发展中逐渐朝技术型、科技型的方向迈进。
同时我国高校是地方教育体系构建中关键的环节之一,高校在管理中具有较为灵活的体制和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通过校企合作便可以吸引市场上优质的企业参与到高校办学中,进而解决高校在办学中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促进高校进一步转型和发展。
探析“三创”教育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探析“三创”教育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摘要: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得社会越来越重视会计专业人才方面的问题。
本文主要以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为例,首先分析三创教育所代表的含义,进而对“三创”教育如何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良好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三创”教育;会计专业;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8-174-01引言:现今,各大高校会计专业的招生日趋火爆,这也使得会计专业渐渐成为了各大高校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向前推进,如何更好的将会计专业渗透到各大院校这一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而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为了满足未来的教学需求,“三创”教育也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三创”教育的含义(一)创意教育在现今这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创意教育基于一种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创意教育以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基础,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来为企业未来提供一种新兴的构想。
它的主旨是构思,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思想;此外,它是实现“三创”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三创”教育都要立足于创意教育之上,可以说,创意教育决定了“三创”教育的主体,是其核心和生命力所在。
(二)创新教育在创意教育的基础条件之上,“三创”教育延伸出了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创意教育思想文化的体现,是创意教育得以继续发展和升华的向导。
创新教育是指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之后,为学生建立更好更优秀的创意实践理论基础,帮助学生将更好的创意应用到他们的日常学习、社会工作和自身生活当中,所以创新教育是基于思想基础上的理论实践活动。
(三)创业教育如果说创意教育是思想基础,创新教育是理论基础,那么创业教育就是切切实实落实到实践中的具体活动。
它所代表的含义并不仅仅是狭义的自主创业活动,还有更多的是可以把创意和创新真真切切应用到所有实践当中去的一项复杂工程。
它主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思想、创业技巧等多种的实践综合素质,最后使得学生能够受用终生,建立自己独特的创造意识,能够用更好的方法去解答世界,创造自己的价值[1]。
课岗融合做学合一
课岗融合做学合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会计专业是我校的龙头专业,也是最为传统的专业。
如何使该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新形势,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国家示范校建设期间,我们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实施了以“课岗融合、做学合一”为主线的“13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以会计职业岗位需求调研为基础,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我校会计专业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专业教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
这种惯性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赢得巨大社会声誉的同时,也成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的潜在阻力。
具体表现为:一是管理干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生产服务一线需求不匹配;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不匹配;知识体系的教学内容与应用能力培养要求不匹配;双师素养薄弱的师资队伍与实训教学要求不匹配;传统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现有生源学习能力不匹配。
二是在校外顶岗实习阶段,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群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出纳、会计、库管等,单位人员需求量少,而且这些岗位涉及企业的财务信息与商业机密,无法实现集中对口实习。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三种不良后果:一是教学内容和师资素质与职业教育不匹配;二是教学组织形式与生源状况、会计岗位工作流程不相适应;三是学生顶岗实习处于自主选择、松散管理状态,没有实际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校会计专业从市场调研入手,认真分析了企业用人需求、行业用工标准及会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了从业资格考试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将“2+1”教育模式转变为“2.5+0.5”模式,提出“课岗融合、做学合一”的“13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即在三年学制期间,第一学期进行会计职业基本技能培养;第二、三、四学期进行会计分岗技能训练,完成独立岗位技能培养;第五学期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仿真综合实训,包括手工综合模拟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强化会计从业资格内容,完成会计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获取准备;第六学期,组织学生轮流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生 的会 计实践 能力得 不到锻炼 与提 高 ; 另外 , 由于社会许
多企业 出于对商业机密 等因素的考虑 , 不愿承担 学生实习义
务, 已作 为实 习基地 的企业 也不 想让 实 习生更 多地 接触 业
知识经 济时代 已经到来 , 创新是知识 经济的主旋律 。要
( ) 二 创新 实践 教学 是普通 高校会计 专业素质 教育 的关 键 环节
当前 , 社会急 需的是具有实 际操作 能力 的会计专 业毕业 生 。会计 专业 的实践教学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培养 学生实 际应 用能力 的重要 环节 。但 由于 当前许 多普通 高校会计 专 业招 生人数逐 年增 多 、 习经 费不足 、 内会 计专业 实验 室 实 校
的普遍 问题
“ 十二五” 间乃至今后相 当长时期 内 , 期 是我 国调整经济 增长方式 的关键 阶段 , 的经济形势对会计职业提 出了新 的 新 要求 。现代意 义上 的财 会工作早 已超 出以往 的核算 、 析 、 分 预测等 范畴 。可以断定 , 随着 社会经 济的发展 变化 , 财会工
专业 的实践教 学理念 、课程体 系及 教学模 式等进 行探讨。提 出创 新实践教 学是 高校会 计专业教学 改革 、强化 素质教 育、提 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 能力 的必由之路 ,是 普通高校会 计专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的建设方 向。
[ 关键词 ] 会 计专业;实践教学 ;素质教育
[ 中图分类号 】 G 4 62 [ 文献标识码 ] A
从目 前高校 的会计专业教师 队伍 的现状来 看 , 会计专业 师资 队伍 的结 构不 尽合理 , 多学校缺少会计实践教学 的骨 很
干力量 , 一些高学历 的青年教 师毕业后多数直接来到会计专 业教学 岗位 , 很少有 人具有企 业工作 实践锻炼 的经历 , 普遍 缺少会计实践经验 。教师 自己尚不能熟练处理会计 实务 , 又 怎么能搞好会计实践教 学 , 培养 出社会 实际需要 的会计专业
Vo . 4 No 1 1 2 .0 0c .0 t 1 2 1
创 新 实践教 学对 高校 会计 专业素质教育 的影响
唐 晓 萍
(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 院,吉林长春 ,106 ) 30 2 [ 摘 要 ] 结合 目 前在校会计专业教 育实际及会 计工作 实践,对 当前我 国普通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模 式的发展方 向,会 计
选 择
( ) 实践能 力的人才 需求方 向要求高校 会计专业 必 一 重
须实行素质教育
、
当前普通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
( ) 一 现有 会计教材 难以满足 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目前 , 各种会计 教材五花八 门 , 很多学校采用 自编教材 ,
其 中 , 乏质量 无保 障的教材 , 缺少有质 量 的会 计实践 教 不 更
人才 呢?
胆更新 会计教学 理念 , 会计 专业实践 教学手 段 , 创新 进行 了 许多有意义 的探 索和尝试 。以此 为鉴 , 重点就创新实践 笔者
教学对高校会计学 专业建设 的影 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 究 , 以 期 为今后 的研 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
一
二、 创新实践教学是 高校会计专业素质教育 的必然
第 2 卷 第 l 期 4 0
2 1 年 1 月 01 O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u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 hn c u n esyo S i c d eh o g (o i c ne dt n o ra o C a g h n i r t f c n e n c n l y S c l i c s io ) U v i e a T o aS e E i
作 尤其是现代企业 的会 计工作的职能会不断地调整 , 处于动 态 模式之 中 。优 秀的会计 人员必须 具备这种 应变更新 的业 务 能力 。因此 , 今天 的高校会计 专业教 育 , 承担着培养 经济 社会发 展急需的现代创新 型会计 人才的使命 , 专业素质 会计 教 育的时代 已经到来 , 适应 现实的需要 , 早会在激 烈的 不 迟
[ 作者简介 ] 唐 晓萍 ( 9 1 ) 1 7 一 ,女 ,本科 ,会计 师,研 究方 向为会计学。 新 的经济增 长方 式的转 变也使 就业市 场人 才的竞 争发 生 了一定 的变化 , 普通高校会计专业 毕业生 的素质 提出了 对
更高 的要求 , 对普通 高校会计 专业 的教学 目标 、 也 培养模 式 提 出了全新 的要求。据调查 , 一些高校 根据 自身 的实力 特点 及办 学方 向 , 索适应社会 需求 的会计 学专业教 育模式 , 探 大 ( ) 三 会计专业教师 自身实践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 的指导教材 。 由于不按统 一标准 , 少严格 的监管 , 通 缺 普 高校会 计专业 教材不 可能满 足会计 实践教 学的需要 。总体 看, 目前普 通高 校会计专 业实践 教学 的教 材 尚不成熟 , 是 这 制约普 通高校 会计专业 实践教 学 的第 一道瓶 颈 。要 实现应 用型会计人才 的培养 目标 , 学生系统 的接 触并 掌握社会会 使 计用 人单位 的常规业 务处理原理 与方 法 , 就必须 首先对会计 专业教材进行 改革 创新 , 编制务实可用 的实践 教学教材。 ( ) 二 实践教 学环节薄 弱是 普通高校 会计专 业教 育存在
会计 专业教 育竞争 中被淘 汰出局 。筑 牢着眼 于未来 的会 计 专业知识结 构 , 实具 备明天企业管理层所应具备 的基 本素 夯 质 和能力 , 这就是 高校会计 专业素 质教育 的基本 内涵 , 也是 要求普 通高校应 及早 实现 的人 才培养 目标 。要 实现这一 目 标—— 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并实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