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3套)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3套)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3套)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教学重心: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喜欢美丽的风景,乐于学习本课。

教法:讲授法。

时间:一课时教程:一、初读感受美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二、细读课文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1)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2)朗读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和表达的方法。

(1)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2)欣赏课文的优美的语言(3)朗读的指导A.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形象读。

B.说一说颐和园的美。

学生当游客,自己当导游,说说颐和园的美景。

三、小结;你喜欢本文的那段描写?四、积累迁移(1)本文优美的语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句的练习。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

五、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北京西部颐和园年代、面积自然人文景观颐和园美景倾倒中外游客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8课《颐和园》。

【教学设计的理念】这篇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人民的智慧及才能。

围绕景色的特点,让学生在不同方式的阅读中进行感悟、感受,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同时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汇集,感知课文内容和领悟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在新课标的教学观念下,光是让学生弄会、弄懂是不够的,而应当教给他们更多的了解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必须改变往常的面面俱到、串讲串问,以教师为中心的保守作法,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以探究发现、自读感悟为手段,变教师的“讲”为教师引导下的“感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心整理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
精心整理 明确:万寿山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回答。 明确:佛香阁、排云殿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 (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 (2)“*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
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
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
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
精心整理 红红的宫墙。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这句话也体了万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 镜子,一块碧玉。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这10篇《颐和园》教学设计是来自于作者的颐和园教学设计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颐和园》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全文交代颐和园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年代,用随步移景的方法,介绍颐和园中的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教学重点: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喜欢美丽的风景,乐于学习本课。

教法:讲授法。

时间:一课时教程:一、初读感受美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二、细读课文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1)谈一谈自己较喜欢的景点是哪里?(2)朗读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和表达的方法。

(1)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2)欣赏课文的优美的语言(3)朗读的指导A、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形象读。

B、说一说颐和园的美。

学生当游客,自己当导游,说说颐和园的美景。

三、小结;你喜欢本文的那段描写?四、积累迁移(1)本文优美的语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句的练习。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

五、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北京西部颐和园年代、面积自然人文景观颐和园美景倾倒中外游客《颐和园》教案篇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A版教材)第三单元较后一课。

在现行同期语文教材中,它同时被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和苏版语文教材编为五年级选读文。

所以我觉得本文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水准均存在较大距离,教学中将会有较大难度。

于是,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三个课时:一课时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学完一自然段;第二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三绝”;第三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画。

颐和园教案第一课时【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

颐和园教案第一课时【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

颐和园教案第一课时【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中国有一种建筑艺术令世人瞩目,她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精雕细琢、雍容华贵,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

看老师书写课题,注意颐字的写法。

2.师: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我们先来检查一下词语的预习情况。

谁来读?(长廓、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佛香阁、姿态不一、隐隐约约、神情气爽、金碧辉煌。

)声音响亮,发音标准。

3.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预习了课文,你觉得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怎样的公园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眼中的颐和园又是什么样的呢?课文中有两句话概括地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这两个句子划下来。

2.交流:出示句子:①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②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3.了解首尾呼应的写法。

作者在文章的首尾两段都赞美了颐和园,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4.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赞叹,他是怎样游玩的呢?请大家读25自然段,划出作者的游览路线。

交流: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到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湖。

师:你真会学习,一下子就找到了作者浏览的路线,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一种顺序来写的,我们把它叫做游览顺序。

板书:游览顺序。

师:那么在这里作者又用了哪些动词,把各处景物的连接起来的?请同学圈一圈。

生:作者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

师:这种利用动词过渡、连接景物,叙述游览过程的表达方式叫移步换景。

板书移步换景,它让游览的过程不断转换,更加清晰。

师: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别人一读就一目了然。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练习:师: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游览了南浔的文化公园,游览的顺序有点乱,请同学们帮助排一排。

18《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doc

18《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doc

18颐和园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颐和园长廊的美丽。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认识过渡句,理清游览顺序。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颐和园长廊的美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读课题,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1、师:这节课,我们要去一个好地方(出示颐和园图片),(猜猜这是哪儿?)生回答,师出示课题,(师生板书课题:左边的“口”用红笔)2、师出示颐和园背景知识,师:知道这些后你想怎么读?再读课题。

颐和园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受,我们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预习检查,理清游览顺序。

1、师:《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记,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你对颐和园有了哪些了解?2、相机出示: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你很能干,竟然把课文的中心句找出来了)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美丽大)3、这么大这么美丽的公园,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游玩的呢?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学生读文)师:你都划下了哪些句子呢,谁来读一读?(学生读句子)师:现在咱们再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播放课件)体会一下作者的游览顺序自己读读吧。

师:我请4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作者都游玩了哪些景区?(长廊万寿山昆明湖)随机指导书写生字:廊4、师:作者又是运用了哪些动词,把这三个景区连接起来的?(拿起笔在这四句话中找一找,圈一圈)指名回答。

师你能根据作者的描述,教师组织反馈)师:这些动词就表示作者脚步的移动(移步),走到不同的地方,作者就参观了不同的景点(就叫移步换景)咱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

师:同学们真能干!通过读书,找到了作者的游览路线,现在,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游玩吧。

三、细读感悟,体会长廊的美。

(一)2自然段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出示课文相关文字: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颐和园》一课教案设计

《颐和园》一课教案设计

《颐和园》一课教案设计颐和园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中国古代君王的避暑圣地。

《颐和园》这一课程教案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以及其在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颐和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画和模型展示颐和园的建筑、景点和景观,让学生身临其境;2.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3.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引领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安排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幻灯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了解颐和园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2. 课堂活动(3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观察员,观察颐和园的图片并记录重要信息;b)学生观看颐和园的视频,了解颐和园在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c)学生小组间分享观察结果和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并解答问题;d)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3. 学习彩页(15分钟)教师发放颐和园的彩页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总结彩页中的重要信息,同时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4. 小组活动(25分钟)学生小组根据彩页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设计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颐和园展览,包括展板、模型等。

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展览设计。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评价标准,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议。

六、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法1. 观察法: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合作等;2. 白板评价法:教师在白板上列出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生根据自己的参与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7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玩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

)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2、学生自学。

3、师生交流。

4、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⑴讲解词义: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⑴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明 的 图 片 是 什 么 地 方 的美 景 吗 ? ( 生: 颐和园 。 生板书课题 、
介绍方法 ,引 出 “ 移 步换景” 。投影 出示 :这些 动词写清 楚 了作者 的游览路线 ,我们随着作者脚步的移动 ,从长廊登上 了万寿 山 ,又从万寿山来到昆 明湖 。脚 步在变 ,看到 的景色也
关键 词 : 颐 和 园 ;课 文 ; 写作 方 法 中图分类号:G 3 2 . 3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 7 6 6 1( 2 0 1 3 )3 2 — 1 3 3 — 0 1
【 教学 目标 】
1 、认 识 7个 生 字 ,会 写 1 1 个 生 字 ,积 累词 语 。
课 程 研 究
颐和 园 ( 第 一 课 时教 学设 计 )
苏 艳
( 安 徽 泗 县 泗城 中心 校 安 徽 宿 州 2 3 4 3 0 0)

要:《 颐和 园》是 一篇 写景游记。作 者按 照游 览的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生动的语 言、恰 当的 比喻 ,再现 了颐和 园这座 古老的皇
家园林的美丽景 色。全 文层 次清楚 ,首尾 呼应 ,语 言生动优 美,刚好适合 这个阶段 儿童认 知与能力发展的需要 。
随 着 变 化 。按 着 这 样 的顺 序 把 所 见 的景 色 写 下 来 的写 作 方 法 就 是 “ 移步换 景” 。 生 读 画 横 线 的 句 子 。让 我 们 再 来 感 受 一 下 作 者 “ 移 步 换 景 ”的 写 作 方 法 。投 影 出示 句 子 ,把 这 几 句 话 连 起 来读看看 : ( 1 )进 了 颐 和 园 的 大 门 ,绕 过 大 殿 ,就 来 到有 名 的 长 廊 。( 2) 走 完 长 廊 ,就来 到万 寿 山脚 下 。( 3) 登 上万 寿 山 , 站 在 佛 香 阁 的前 面 向下 望 ,颐 和 园 的 景 色 大半 收 在 眼底 。( 4) 从 万 寿 山下 来 ,就 是 昆 明 湖 。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使学生掌握《颐和园》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学欣赏和评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颐和园》的内容和意义。

(2)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创新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情感。

(2)通过对《颐和园》的欣赏和评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颐和园》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颐和园》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学欣赏和评论。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颐和园》的内容和意义。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和文化,引出《颐和园》的话题。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 《颐和园》,了解其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颐和园》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以及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讲解《颐和园》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

3. 深入理解(1)让学生分析《颐和园》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

(2)让学生讨论《颐和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齐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做到“讲其所当讲”。

(六)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位置相邻的.自然段哪些联系比较紧密?(第3、4两个自然段的联系就很紧密。

第3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仰望看到的景色;第4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站在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

我们可以把第3、第4自然段合并为一段。

这种分段方法叫自然段归并法。

)(2)利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订正,其分段结果是:一(第1自然段);二(第2自然段);三(第3、4自然段);四(第5自然段);五(第6自然段)。

2.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1)默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2)看书上的插图或出示风光图片从感性上领略颐和园几处景观的美景。

(3)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读句子,体会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

游记这类文章的特点是“移步换景”,一般是一处景观为一段。

(4)划分段落,标出起止。

分段结果:同上。

3.两种分段方法进行比较:自然段归并法适用于任何一篇课文,应用范围广,在理解了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运用自然段归并法比较费时费力;按空间不同位置分段,适用于游记、参观访问记、写活动的文章,应用范围较窄,但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颐、耸、舫”等生字,正确朗读“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葱郁、朱红、形态不一”等词语;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欣赏体会长廊和万寿山的美丽景色。

2、过程与方法: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感知,去欣赏,去体会,通过朗读来逐步提升。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长廊和万寿山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来给你们上课,我可高兴了!我想你们都喜欢旅游,是吗?瞧,我带来了富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颐和园,我们一起来美美游赏一番吧!(播放录像)2、你能用一句话来赞美颐和园吗?是呀,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课件出示)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那里诗一般的美景吧!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1、请同学们拿起书,翻到第87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你游赏了哪些地方?用横线标出来。

2、检查自学:⑴出示词语:金碧辉煌葱郁朱红形态不一神清气爽从这些词语的排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⑵五颜六色,姿态万千,神清气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颐和园的美,那么它有哪些地方等着我们去慢慢游,细细赏呢?教师点拨,归纳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3、是的,我们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

走完长廊,就到了()。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游赏美景,感悟美1、游赏长廊:⑴在这些美丽的景色中,最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课件出示⑵那就请你以自己最喜欢、最得意的方式美美地读一读。

⑶(学生读完一遍后)同学们先停下来,这一段共有5句话,比较比较,哪一句或哪两句最能突出长廊的特点,就重点练习美美地读。

⑷谁起来读一读,也可以和你的朋友合作(一起)读。

读时要边读边想象: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哪一句最能说明?第二句用了什么词使我们体会到长的特点,谁能把它读出来?⑸长廊还留给你什么印象?①画多: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7个生字,准确朗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感知总分总的行文结构。

3.感知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的景物特点,以及不同描写方法。

4.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课文的优美语言,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一、揭示课题,感知游记文体。

1.这是一篇游记,作者在游玩了颐和园之后把这里的景色记录下来,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的介绍去颐和园逛一逛。

2.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是中国世界历史遗产。

二、字词教学1.读字词。

2.看图了解横槛。

(每一间上面横嵌的长方形栏板)3.读句子了解“掩映”。

(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绿树与琉璃瓦屋顶、朱红的宫墙互相衬托)三、寻找最美拍摄点1.很多游客都会在旅游中,拍照留念,下面我们就去找找颐和园的最美拍摄点。

先说你最想在哪里拍照,然后美美地读出来。

四、感受总印象1.颐和园真是太美了,它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2.一般写游记,作者都会把总的印象总的感觉写在开头或结尾。

一起读一读。

五、感受游览顺序1.游记,作者都会告诉我们游览的顺序,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比如这个句: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像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请用横线划出来。

2.一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写者个句子有什么好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

一条线把各个景点联系起来)3.看演示,按照游览顺序是写游记的基本规律。

这也叫做移步换景。

4.如果游记就这样结束了,你满意吗?(没有写具体,没有写出特点)师:看来具体生动的景点描写是游记的重要规律。

也是同学们最困难的地方。

(板书:景点描写)六、感受长廊特点,学习由整体到局部的描写方法1.我们首先去长廊玩玩,这条长廊有一个世界之最。

猜一猜:长廊是世界上最——的廊。

要说出理由。

操场一圈是200左右,要3圈多。

273圈,这么多的房间一字排开,多长呀!这也是作者第一眼看到长廊的整体感觉。

(板书:整体)2.课后思考题:每个景点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一样。

18上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上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上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颐和园》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1、导语: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那里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雄伟壮观的建筑。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颐”左边的写法。

)现在让请大家仔细观察“颐”字的左边部分,注意到了吗?左边不是我们所认识的大臣的“臣”字,请大家抬起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地写一下这个“颐”字。

(板书课题)师介绍:颐和园原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几经外国侵略者的破坏,又几经修复,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领略这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

(齐读读题)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师:先请大家看上黑板,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出示小黑板)这是本课的生字,大家能读出来吗?1、小黑板出示本课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指读、男女读、齐读)师:去掉拼音,放到词语中去,能认出来吗?2、小黑板出示词语:长廊、宫殿、掩映、堤岸、佛香阁、建筑、姿态不一、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耸立、远眺、琉璃瓦、画舫、横槛、栽满①自由朗读。

(先试着自由读一读吧.)②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是佛香阁的佛,你们知道它们的另一个读音吗?组个词。

③开火车读④指导书写(这里面有两个生字得提醒大家一下“廊、栽”)(2)、朗读句子。

师:这些词语同学们能正确地读写出来,那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你们还能读好吗?出示句子:①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②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③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这些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被我们解决了,相信你们现在读课文肯定就更得心应手了,下面就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吧,看看课文都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板书:美、大)(1)齐读第一段,从这一段中,我们知道了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用这一句话中的两个词来概括。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这篇讲读课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首先弄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文中所写的几个景色的方位。

然后,着重理解几个主要景色的特点,抓住最能表现特点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习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3、学会本课新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件,你想说什么呢?
二、学生自学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4、小组代表汇报,集体纠正问题。

5、自己读课文,要求正确。

6、两人一组互相检查,要求正确流利。

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轻声读课文思考。

2、小组讨论。

3、代表发言,阐明理由:
第一部分:(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二部分:(2~5)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部分:(6)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