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能量的释放》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的释放》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刘姣,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能量的释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
一、说教材
1.说教材
本课是《生物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章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是研究呼吸作用的重点内容,与后续人体的呼吸等知识有密切关系,既是关于人体的物质和能源的延续,又是进一步对生命活动规律的探究,这也离不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引起学生对本章知识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2)掌握验证呼吸中气体的变化的实验过程
(3)能概述呼吸作用的概念。
能力目标:
通过视频实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语言表达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热爱生命的观点和热爱体育运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和呼吸作用的概念
(2)教学难点: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的科学探究实验。
二、说教法
根据新的课改理念,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突出其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情境法、直观教学法、总结归纳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训练反馈法
三、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大量运动和劳作后,人往往会觉得饥饿,补充过食物后饥饿感会消失,这是为什么?我们在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时,会浑身发热、然后会大量出汗,当体育运动结束后,身体又慢慢恢复平静,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为什么会发热?为什么在卧室里养植物对人体不好? (学生思考,全班交流)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解释一下这些问题,学习能量的释放。
(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问题)
2.新课讲授:
(1)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以小组4-5人完成课本110页关于不同状态下人体呼吸次数的测定,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测量结果,分析比较各族结果,全班交流。
(2)教师:呼吸就是一呼一吸,那么我们吸进去和呼出来的都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11页关于探究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的实验1过程,思考问题1、2,详见学习提纲。
学生仔细阅读,根据问题的辅助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猜想实验过程。
3.课堂总结:
1、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2、呼吸中气体的变化
3、呼吸作用的概念
五、说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
附板书设计:
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1课时)
1.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呼吸频率↑——正比关系—→消耗能量↑呼→二氧化碳+吸←氧气
2.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原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可以助燃。
现象——————————————→结论
实验1——A袋中气体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新鲜植物呼出二氧化碳
实验2——乙瓶中蜡烛火焰微弱——→新鲜植物吸收消耗氧气
3.呼吸作用的概念——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