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最新语文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还有人活着吗》公开课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10. 还有人活着吗》教学设计_24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注意文中加点的字音。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检查反馈,认读容易读错的字音和部分新词。
3.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中心话题:
请同学们认真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三个人坚定地走下去的?你是从文章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结合有关词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并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教学方法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心
教学过程设计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吗?谁能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来谈一谈,或者是你知道哪些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一袋干粮》、《倔强的小红军》等都催人泪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一个感人的长征故事——板书:8、三人行。文章的作者是王愿坚,谁来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他。
学生活动
学法指导
课下作业设计
课下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感人故事,认识更多令人敬佩的人物。
板书设计
三人行1、不抛弃
2、不放弃生死与共
课后反思
拓展训练
读了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话,课下写下来。
1.自主探究。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支持他们走下去的力量就是对战友的关心和负责,是对革命的忠诚,是他们心中那从未改变的坚定的革命信念。
4.文章最后几句写景的句子,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战友间的相互鼓励支持给了他们巨大的力量,同时他们心中坚定的革命信念,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革命胜利的期望支撑着他们一直走下去。一个人只有心里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他眼前的世界才是美丽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 还有人活着吗2教案 冀教版
教学内容:这篇课文由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的结尾引入,以倒叙的方式,记叙了三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小故事,表现了遇难者对生命的渴望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赞扬了抢险人员为了抢救他人生命,全然不顾自己安危的高贵品质,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的急切心情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从而感受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那种人间真情以及那种不可折服的民族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都意味着什么?教学准备:1.课外阅读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
2.搜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录象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1976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
对每一个唐山人来说,这都是一场特大灾难。
值得庆幸的是,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派出了医疗队和解放军战士赶往灾区,抢救生命财产,妥善安排受伤人员,与灾区人民一起重建家园。
二、学习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学习生字:泰瓷墟揪赔4.利用形近字来记忆生字,重点是“泰、瓷、墟”三个字,还要注意同音字的区分。
5.解决词语意思:似曾相识、天国福音、魂飞魄散、赔罪、两世为人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交流:课文记叙了唐山大地震中三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小故事,表现了遇难者对生命的渴望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赞扬了抢险人员为了抢救他人生命,全然不顾自己安危的高贵品质,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四、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2.交流:第一部分(1——4)写作者于1998年夏天在电影院观看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时深受感动的场面,一句“还有人活着吗?”深深触动了作者的心,自然引起下文。
最新版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0 还有人活着吗?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冀教版第十二册第10课10、还有人活着吗一、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能够独立读懂课文。
2.了解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
3.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资料,开展课外阅读。
4.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批注的良好读书习惯。
5.训练学生阅读中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文章,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6.借助学生耳闻目睹的生活实例让他们感受人间真情,以及那种不可折服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让学生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
2. 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分别意味着什么。
(2)教学难点:理解“我的泪,为人类高贵的精神而抛洒”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2008.5.12 中国汶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通过各大媒体,我们看到美丽的汶川顷刻间化为废墟。
灾情发生后,志愿者们积极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演绎了一部部感人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76.7.28河北省唐山市也发生过7.8级的大地震,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块回到33年前,去了解一下地震发生后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轮流读一个自然段,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地震发生后,活着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救援压在废墟中的伤员,他们喊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还有人活着吗”。
请同学们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四)默读课文,思考1、文中主要介绍了几个人听到了喊声?2、当时压在废墟下面,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听到喊声后他们又有何表现|?(五)集体交流选文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理解“人类高贵的精神”的含义。
四、教学总结这篇文章中,三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小故事,表现了遇险者对生命的渴望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赞扬了救援人员为抢救遇险者全然不顾自己安危的高贵品质。
六年级语文下册《还有人活着》整册教案
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还有人活着》整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还有人活着》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教学内容课文《还有人活着》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探讨课文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探讨。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第二章:课前准备与教学资源2.1 课前准备准备课文《还有人活着》的文本材料。
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鉴赏资料。
准备教学PPT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
相关的作者介绍和作品分析。
教学PPT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文学鉴赏指南和相关书籍推荐。
3.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还有人活着》的背景和作者。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要情节。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总结讨论结果,进行课堂分享和讨论。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和写作。
3.2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课堂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提交,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适用性。
4.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5.1 教学拓展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10. 还有人活着吗》教学设计_15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 容?
还有人活着吗
看《泰坦尼克号》
1976年唐山大地震 中的三个小故事
根据课文内容及以下提示,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4):写作者在1998年夏天在电 影院观看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时深受 感动的画面。
第二部分(5-9):写1967年在唐山大地震时 三个遇难者死里逃生、被人救起的故事。
一座拥有抗震纪念碑的英雄城市,一座可以让红玫瑰和 紫罗兰做梦的花园城市,一座会开采乌金、会烧制陶瓷 的伟大城市,却怎么也禁不住一两句寻人问话、三四声 求生哨音的轻轻触动。在这似曾相识的细节面前,唐山 竟孩子般地哭出声来。“还有人活着吗?”这一句问话 在二十年前的地震废墟上无异于天国福音哪!
用排比句点明唐山这座城市的特殊之处, 引用《泰坦尼克号》中的求生哨音和问话引 出后文三个感人故事。
10 还有人活着吗?
杰家教河张
”级师北丽
青骨,省钧
年 、 “ 十 佳 ” 教 师 。
干 教 师 , 唐 山 市 “ 十
河 北 省 特 级 教 师 , 国
优 秀 教 师 , 中 学 高 级
中 国 作 家 协 会 会 员 ,
同学们,你们看过《泰坦尼克号》吗? 知道唐山大地震吗?感受如何?
当黑暗与死神逼近时,生命面临着惊恐 与绝望,每一个救生的愿望都是强烈的,每 一个救助的动作都是震撼灵魂的。今天让我 们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主题概括
课文通过记叙 唐山大地震 三个感人肺腑、催人 泪下的小故事,表现了遇难者 对生命的渴望 以及 永不放弃的精神,赞扬了抢险人员为了抢救 他人的生命,全然不顾自己安危的高贵品质,谱写了 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板书: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还有人活着吗》公开课教学设计(1)
10 还有人活着吗【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的急切心情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从而感受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那种人间真情以及那种不可折服的民族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的急切心情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2.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都意味着什么?【教学难点】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都意味着什么?【教学素材】1.搜集有关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的文本、图片、录像资料。
2.搜集有关《泰坦尼克号》的文本、图片、录像资料。
3.搜集有关作者张丽钧的资料。
4.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2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1.观看影片《泰坦尼克号》相关场景,看完影片你有什么感受?(课件播放《泰坦尼克号》的相关视频)预设:人的生命很脆弱,我们应该珍爱生命。
在灾难面前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勇气才可能活下来。
“有人还活着吗?”营救人员简单的一句话就有可能救活一个人。
2.是啊,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在特殊的环境下有了特殊的含义,对于遇难者而言这是生的信号,生的希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还有人活着吗”这一课,去感受这一句话的分量!(课件出示课题)二、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学习提示)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学习生字:泰瓷墟揪赔。
(课件出示重点生字)4.利用形近字来记忆生字,重点是“泰、瓷、墟”三个字,还要注意同音字的区分。
5.解决词语意思:似曾相识、天国福音、魂飞魄散、赔罪、两世为人。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三、把握内容1. 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课件出示思考问题)交流:作者于1998年夏天在电影院观看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时深受感动的场面,一句“还有人活着吗?”深深触动了作者的心,自然引起下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还有人活着》整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还有人活着》整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还有人活着》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抓住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4. 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第一章:《还有人活着》背景介绍1.1 了解文章的背景,知道它是在描述哪个历史时期的战争。
1.2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感受作者对战争的看法。
第二章:战争中的普通人2.1 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
2.2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理解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
第三章:生命的意义3.1 学生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情节,理解战争中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3.2 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第四章:和平的珍贵4.1 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和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2 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维护和平的活动中。
第五章:阅读与写作5.1 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
5.2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文本分析情节与人物6.1 学生细读文章,分析主要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6.2 学生探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理解人物在战争背景下的心理变化。
第七章:主题探讨战争与人性7.1 学生讨论文章所揭示的战争对人性的考验和影响。
7.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战争中的道德困境和人物的选择。
第八章:文学技巧修辞与象征8.1 学生学习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分析其效果。
8.2 学生探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如人物的代表性,物品的象征意义等。
第九章:批判性思维观点与证据9.1 学生练习从文章中提取证据,支持或反驳作者的观点。
9.2 学生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并对文章内容进行质疑。
第十章:创意表达写作与绘画10.1 学生尝试以写作或绘画的形式,表达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六年级语文下册《还有人活着》整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还有人活着》整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还有人活着》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取关键信息,发展推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还有人活着》的阅读与理解。
2. 字词的学习与巩固。
3. 课文的分析与讨论。
4. 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还有人活着》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动机。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取关键信息,发展推理能力。
3. 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故事中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课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二、教学手段1. 课文朗读: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作业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激发学生对课文《还有人活着》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深入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三、字词学习与巩固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巩固。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做一个关爱他人的人?第五章:课后作业一、作业布置1. 让学生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还有人活着吗》课件-优质公开课-冀教六下精品
1.了解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 人故事,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 险救人,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 救的不屈精神。 2.感受人间真情以及不可屈服的 民族精神。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 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 中的哪些事情感动了你?把 最打动你的地方画出来,并 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理清层次
地震带给了人们灾难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的 无助与绝望。
●三天过去了,她终于盼来了那一声“还有 人活着吗”的亲切问询…… 当她被和她一样 双手淌血的叔叔从瓦砾堆中扒出来时,她抱 住那陌生的叔叔一起放声大哭。 同学们,想一下,一句简单的问询“还 有人活着吗”给遇难者带来了什么呢?
பைடு நூலகம்
合作交流
“我的泪,为人类高贵的精神 而抛洒。”这“高贵的精神”指 的是什么精神?
1.面对灾难,坚强、永不放弃。 2.救生员高度负责、珍爱生命的高贵 品质。
拓展延伸
1.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中有许多 感人的故事,课下进行搜集与阅 读。 2.写一读后感。
对救生人员来说,体现了珍爱生命, 对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要让更多 的人活下来。 对遇险人员来说,生还的希望、被 救的可能。
●“她那平日令人羡慕的长辫被死死压在了一
语 段 品 读
大块楼板下面,头和颈都不能转动,她哭着、 喊着,用手拼命揪断那有可能让她搭上性命的 长长青丝,一绺绺、一根根。双手勒的淌血了, 她便用那血水濡湿干裂的嘴唇。”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部分(1~~4段)以《泰坦尼 克号》情节开篇,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5~~8段)通过讲述唐 山地震中遇险者死里逃生的故 事,告诉人们永不放弃,不断 争取的道理。
重点探究
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 么情景之下出现的 ?
六年级语文下册《还有人活着》整册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您好!我为您编写了六年级语文下册《还有人活着》的前五个章节教案。
请您参考:一、教材分析《还有人活着》是一部反映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儿童生活的小说。
本册教材以时间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展现了主人公们在这场战争中成长的历程。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儿童的艰苦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儿童的艰苦生活,珍惜当今幸福生活;(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 教学难点:(1)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手段,营造战争时期的生活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情促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战争时期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氛围;(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六年级语文下册《还有人活着》整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还有人活着》整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还有人活着》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生命和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
1.2 教学内容课文《还有人活着》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探讨课文所传递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还有人活着》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深刻的道理和启示。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次含义。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
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观点。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辅助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鉴赏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利用网络资源和在线讨论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课文《还有人活着》,介绍作者和相关背景。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理解情节和人物。
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4.2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介绍课文和作者,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四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分享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其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进行定期的测试和评估。
5.2 教学反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其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技巧。
小学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0《还有人活着吗》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0《还有人活着吗》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能够独立读懂课文。
2.了解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
3.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资料,开展课外阅读。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批注的良好读书习惯。
2.训练学生阅读中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文章,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
2.借助学生耳闻目睹的生活实例让他们感受人间真情,以及那种不可折服的民族精神。
2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没有亲眼看到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灾难,所以需要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遇到危险如何自救,感受人间真爱及民族精神。
3重点难点
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分别意味着什么。
理解“我的泪,为人类高贵的精神而抛洒”的深刻含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还有人活着吗
导入。
(一)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她叫张丽钧,唐山市的一位作家。
1998年的一天下午,她在唐山市电影院观看了一部名叫《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深深地触动了她,于是她写下了《还有人活着吗》这篇文章。
教师介绍《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有人活着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的急切心情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从而感受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那种人间真情以及那种不可折服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都意味着什么。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1976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
对每一个唐山人来说,这都是一场特大灾难。
值得庆幸的是,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派出了医疗队和解放军战士赶往灾区,抢救生命财产,妥善安排受伤人员,与灾区人民一起重建家园。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学习生字:泰、瓷、墟、揪、赔。
4、利用形近字来记忆生字,重点是“泰、瓷、墟”三个字,还要注意同音字的区分。
5、解决词语意思:似曾相识、天国福音、魂飞魄散、赔罪、两世为人。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交流:课文记叙了唐山大地震中三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小故事,表现了遇难者对生命的渴望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赞扬了抢险人员为了抢救他人生命,全然不顾自己安危的高贵品质,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四、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2、交流:第一部分(1——4)写作者于1998年夏天在电影院观看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时深受感动的场面,一句“还有人活着吗?”深深触动了作者的心,自然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5——9)作者生动地给我们讲述了1976年大地震时三个遇难者死里逃生、被人救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自己永不放弃,不断争取,就有生的希望;人间自有真情在。
五、作业
1、完成习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课文
听写词语:废墟陶瓷泰山揪住赔罪
二、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体会情感。
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知文字所负载的情感。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语气、表情等方面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学习课文
1、紧扣重点,读中有所感悟。
2、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都意味着什么,让学生充分表达个人意见,由老师进行小结。
“还有人活着吗?”对救生人员来说,体现了他们对每一个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要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对遇险人员来说,则意味着生还的希望、被救的可能。
3、谈一谈,课文中的哪些事情感动了你?“我的泪,为人类高贵的精神而抛洒。
”这“高贵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一方面指的是面对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灾难,要有一种不气馁、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另一方面指的是救生员高度负责、决不留下一点儿遗憾、视他人生命如自己生命的崇高思想。
4、总结写法(文章以救生员的问话“还有人活着吗?”为作文
题目,贯穿课文全过程,使文章形散神聚,中心突出。
)
四、感悟真情
这篇课文,作者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生动传神的言辞,描绘了在灾难和不幸面前,人们对生的留恋、对生的渴望。
唐山人是不幸的,唐山人又是幸运的,因为在这场灾难中,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浓浓深情,感受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可亲可敬的解放军战士。
真可谓“苍天无情,人有情”。
五、灾难再现
1、观看唐山大地震的录像资料,感受地震时的场景,激起学生对战士的敬仰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
2、谈地震灾区孤儿的安置问题,感受党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之情。
六、作业
写一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