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社会的青铜器
二、奴隶社会的青铜工艺及十二章图案
第二章奴隶社会的青铜工艺一、商周历史背景(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发韧和源头。
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至三代引发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
夏是奴隶社会的开端,商是奴隶社会的发展,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高峰,在这之后的春秋则是奴隶社会的最终瓦解。
三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较之原始社会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故而全面推动了三代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制逐步衰弱、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发展的时代。
二、青铜器名称及种类1、烹饪器。
有鼎、甗、鬲几种A鼎: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
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但较少。
三足用来架火煮食,双耳可以穿杠(叫做铉)用以提取。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鼎字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著名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宫村出土的,为商后期王室祭器,它是目前所见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鼎,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长方形、立身、柱足,腹部主要纹样为饕餮纹,双耳为两虎食人纹,足为兽面纹,腹内壁铸铭纹“司母戊”,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这个鼎形制雄伟,具有浑厚、庄重、瑰丽的艺术风格。
鼎在古代不只是一种实用器、一种礼器,它后来演变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
相传禹铸九鼎,以象征九州,此后成为传国的重器。
周成王平定商的叛乱后,把商代的传国九鼎移到洛邑。
秦攻西周,取九鼎,其一沉于泗水,故“泗水捞鼎”成为古代艺术作品常用的历史题材。
《左传》还记载有“问鼎”的故事。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势力日益强大,他野心勃勃,意欲取代周王而定天下。
一日,周定王派人为他举行欢迎之礼,典礼之中,楚王公然蔑视周王,“问鼎大小轻重”,当即将欢迎他的周王使节吓出一身冷汗。
楚王灭周的野心暴露无遗。
青铜器(原始社会
青铜器(原始社会——魏晋南北朝)铜是一种贵重金属,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为独立主贵族所垄断和享用,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称为“礼器”。
青铜器象征奴隶主的权威,并具有区分尊卑贵贱的功能。
奴隶社会(先秦时期)时期风格特点:种类不多,器型较小,质地单薄,纹饰尚不发达。
(朴素、借鉴陶器,取法玉器)初创期(夏代—商代前期)代表作品:二里头爵(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地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时期风格特点:铜质好,种类最多,庄严、力量厚重、强调体积感。
纹饰造型审美价值最高。
(以饕餮纹为主)1、司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阳武官村)美术赏析:呈现浑厚、庄重、瑰丽的艺术风格,边缘图案的组织形式与中间朴素无纹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鼎盛期(商代—西周前期)地位: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为止出土最大的青铜器。
↓代表作品: 2、饕餮乳钉纹方鼎(河南郑州)产生典范的时期 3、四羊方尊(湖南宁乡)↓美术赏析:器四角以圆雕的形式各铸出一羊,犄角卷曲,神态安详,青铜艺术发胀的第一个高峰将动物形象与器型巧妙集合起来(商朝殷墟时期)4、龙虎尊(安徽阜阳)美术赏析:块范法浇铸,通体花纹,造型精美、精湛。
1、图案纹样以单独的适合纹样为主商朝青铜器纹饰的特点 2、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3、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饕餮纹为主,而以回纹作地纹。
神秘、威严的宗教气氛 4、多采用三层花纹,即“三叠法”时期风格特点:西周重礼教,青铜器铭文逐渐增多,酒器减少,恐怖神秘色彩的兽面纹等减少,环带纹、窃曲纹增多,后期出现长篇铭文,造型和装饰形成典雅和谐,洗练朴素的风格。
1、毛公鼎(陕西扶风)发展时期(西周中期以后)代表作品: 2、大盂鼎美术赏析:由庄严、典雅之美。
1、凤纹、鸟纹、几何纹样多见(朴实、流畅)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纹饰的特点 2、造型纹饰更具曲线意味(精巧、理性、优美)背景:“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时期风格特点:华美绚目、流光溢彩、标新立异(求新、求美、求趣、求异、求变)印模法治铜先进方法出现河南淅川楚王子午墓铜禁(最早)失蜡法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盘(最精湛)1、莲鹤方壶(河南新郑)春秋中期以后——最大变革期(质的变化)美术赏析:形象生动,气宇轩昂,自由舒展,使庄重的铜壶添加了几分昂扬活泼的情调,具有时代变革意义。
中国奴隶社会青铜器的文化及艺术特征论述
中国奴隶社会青铜器的文化及艺术特征论述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是指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256年间,中国社会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和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青铜器方面。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它具有以下的文化及艺术特征:
1. 精湛的制作工艺: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青铜器通常是由铜和锡的合金制成,制作过程包括铸造、捶打、雕刻等多个步骤。
制作者需要熟练掌握金属加工技术,以及精确的浇铸和铸造技巧,才能制作出精美的青铜器。
2. 社会等级的象征: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器多用于祭祀和府邸装饰等场合,具有明显的社会等级象征意义。
贵族阶层特别喜欢使用青铜器作为他们的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制和纹饰常常与贵族的身份和地位相匹配。
3. 丰富多样的纹饰:青铜器上的纹饰以动植物、人物等形象为主要内容。
这些纹饰丰富多样,形象生动,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图案为基础进行设计和镶嵌。
这些纹饰既具有装饰作用,又代表着当时社会的宗教和祭祀信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
4. 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青铜器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许多青铜器上刻有铭文和纪年,记
录着当时的历史事件和贵族家族的宗谱。
这些青铜器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奴隶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青铜器具有精湛的制作工艺、社会等级象征、丰富多样的纹饰和文化传承的特点。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也是了解奴隶社会时期社会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设计学概论》考研笔记-第03章-中国设计溯源
《设计学概论》考研笔记-第03章-中国设计溯源第三章中国设计溯源设计产⽣于原始社会时期⼈类对的有意识,有⽬的的加⼯制作,随着⼈类物质⽣产和科学技术⽔平的提⾼,⼈类设计也从相对稳定的发展到以为特⾊的现代设计阶段。
▲3.1第⼀节史前时期3.1.1⽯器⼀、⽯器设计⼈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如较普遍地采⽤⽯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块打制成⽯斧、⽯⼑等各种⼯具的粗坯后,再⽤研磨的⽅法进⼀步加⼯,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更加锋利,表⾯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的要求。
在⽯材的选择上,已⼗分注意⽯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选择。
经过不断的观察、揣摩和实践,⼈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萌启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觉地应⽤于设计活动中。
⼆、原始社会⼜称⽯器时代,分为(以⽯器为主)和(以⽯器为主)。
1、旧⽯器时代:⽯器。
有意识的、有⽬的的挑选⽯块,打制成⽯斧、⽯⼑、⽯铲等各种⼯具。
由于⽯块粗笨,器形短⼩,为了使⽤⽅便,⼈们⼜在⽯器上安装⽊头或⾻⾓的把柄,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复合⼯具和复合武器。
2、新⽯器时代:⽯器。
不只是为了使⽯器光滑美观,且能使之⼯整、锋利。
最后有的还进⾏钻孔,以便于装柄或便于携带,以提⾼实⽤价值。
3、⽯器是⼈们最主要的⽣产⼯具,是原始社会最早和最主要的设计内容。
中国新⽯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的设计以外,另⼀个重要的设计领域就是的设计。
3.1.2建筑(⾮重点)1、最早的居住⽅式:⼀是利⽤天然岩洞;⼀是构巢⽽居。
2、新⽯器时代晚期,开始就地采材、因地制宜地营造⾃⼰固定居室的活动。
⽊架房屋――村落――下层架空、上层居住的⼲栏式建筑早期的原始,奠定了将来⽊构架建筑的雏形,揭开了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序幕。
3.1.3服饰(⾮重点)1、原始服饰设计的起源:遮羞说、护体说、巫术说、装饰说。
2、原始服饰设计的发展把兽⽪、树叶和⽻⽑之类披在⾝上-缝制⾐服-丝织物-贝壳、兽⽛等串成的类似项链的原始装饰品。
青铜艺术
第二章青铜艺术(3学时)(约公元前21世纪——476 年BC)[知识点提示]:(一)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二)青铜器装饰纹样;(三)青铜雕塑;(四)青铜铭文;(五)甲骨文。
[重、难点提示]:重点阐述我国奴隶制社会对造型艺术发展的影响,介绍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
第一节青铜时代与青铜艺术概况一、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夏代:约BC 21世纪—BC 16世纪先秦商代:BC 16世纪—BC 11世纪西周:约BC 11世纪—BC 771年周代春秋:约BC 770年—BC 476年东周战国:BC 475年—BC 221年二、青铜器在奴隶社会美术中的主导地位:先秦时代各类美术尚未充分展开,代表这一时代艺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集中地反映在青铜艺术上。
青铜艺术是继原始时代的彩陶、黑陶之后,出现在我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三、青铜艺术的社会功能:1、青铜器和青铜艺术▲青铜艺术即是指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青铜器的各种造型及装饰纹样所形成的艺术特色。
●青铜器主要指商、周、春秋和战国时期铜、锡或铜、锡、铅合金铸造的器物。
●青铜艺术:从青铜的造型、纹样和铸造技术看,是雕塑、绘画、图案等工艺美术和书法艺术等的综合美术体。
●青铜礼器:又称“彝器”,西周奴隶主阶级用于祭祀、丧葬、朝聘、饮宴、征伐、婚冠的青铜器皿。
指青铜器中的鼎、簋(guǐ)、觚(gū)、豆、钟、镈(bó)等,反映了一套等级差别的礼制,即所谓“藏礼于器”。
●青铜器铭文:也称金文,钟鼎文。
指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
铭文字体,商代近似甲骨文,西周前期风格雄健,中后期趋向规整。
春秋战国时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鸟篆等艺术字体,列国文字甚不一致。
至秦代始归于统一。
2.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①武器和工具:戈、矛、斤(刀)、钺(yuè)、镞(zú)(箭头)、铲、凿等;②食器:鼎、鬲(lì)、簋(guǐ)(毁)、豆等;③酒器:爵、角、斝(jiǎ)、觚(gū)、觯(zhì)、尊、卣(yǒu)、盉(hé)、壶、觥(gōng)、罍(léi)、彝和造型作各种鸟兽形者等;④水器:盘、盂等,壶亦用于盛水;⑤乐器:钲(zhēng)、铙(náo)、钟、鼓等;⑥附饰:车饰、马饰、衣带饰等。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和概况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和概况摘要:中国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
中国出土了大宗形态各异的青铜礼器,它们在当时社会精神文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青铜器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
礼器在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是贵族的专利,它作为维护奴隶社会宗法礼制的工具被当时的统治者神圣化了,这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青铜文化的显著特点。
在原始社会晚期,人们在寻找石料和玉石的过程中发现了白然铜矿——红铜,最早的铜器于1973年在陕西临潼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是一件铜片。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
青铜器具有熔点低硬度高等优点,而且不易锈蚀,填充性好,能铸出精细的花纹。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一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
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
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
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
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
夏、商、周三代所发现. 的青铜器,其功能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中国青铜器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堪称空前绝后,佳妙至极,所以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
中国古代青铜器类别及作用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 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 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 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 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 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 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 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 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 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 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8
大盂鼎
西周康王时期。鼎高 100.8厘米,口径78.3厘 米,重153.3公斤,鼎身 为立耳、圆腹、三柱足、 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 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 兽面纹,并饰以扉棱, 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 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 仪万端。
9
相传此鼎於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 为该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间左宗棠 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1951 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 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周康王时的 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 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 大盂鼎属於瑰丽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 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 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居首位。现藏于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古代青铜器类别及
作用
1
青铜饪食器 青铜酒器 青铜兵器 青铜盥水器 青铜乐器 青铜杂器
2
青铜饪食器
鼎
鬲甗簋来自盨簠敦
豆
铺
盂3
鼎 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煮、盛肉食
和调和五味。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 足的方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大体说,商代前期多为园腹尖 足。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消逝,圆腹柱足鼎占多数, 同时,分档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 消逝,鼎足呈蹄形。战国至汉代的多为敛口(口沿向 内收缩),大多有很短的蹄足,有盖,盖上多有钮或 三小兽。
商代青铜器赏析.
商代青铜器赏析商代是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它的建立结束了夏末的纷乱局面,国家的力量进一步加强。
据《诗·商颂·殷武》记载:“昔有成沁,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大意是说成汤之时,包括西方的氐、羌在内的四方各族臣服于商。
商朝从公元前1600—前1 046年,历时500多年,自汤至末代纣共17代,31王,其中以盘庚迁殷为界而分为早商、晚商两个阶段。
我国对于商代文化的探索是分两步展开的,1928年通过对安阳殷墟的发掘确立了晚商文化,而1950年以来对郑州二里冈商代文化遗址的发掘确立了早商文化,到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完整的商代文化序列,同时也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商代文化和历史等有了全新认识。
第一节商代青铜器概述商代是中国青铜器的核心时期,是青铜时代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一页。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因为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都邑的原因。
这些青铜器大体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东南角,重要的墓葬或窖藏有二里冈、白家庄、张寨南街、杨庄,以及南关外、铭功路、二七路等地,此外商代早期青铜器在河南北部、湖北黄陂盘龙城、安徽嘉山泊岗、江西清江吴城等地也有重大的发现。
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无论在造型设计、花纹装饰,还是在铸造技术上较前代都有明显的进步。
此时期的礼器种类增多,器物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并开始出现了铭文。
商代晚期是指盘庚迁都于殷之后的时期,即殷墟文化期。
就青铜器的发展而言,在郑州二里冈文化与安阳殷墟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这就完全有必要在商代早期后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前,划出一个称为商代中期的阶段,时间大约相当于中丁至小乙时期。
商代中晚期的青铜器在冶炼、铸造技艺和艺术表现上都已经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地步,能够充分地发挥青铜材料的特点,作品被赋予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到了商代晚期青铜制造业得到迅猛发展,为两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使中国的青铜文化达到高峰。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27878(谷风技术)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一、青铜器的种类依其用途大体可以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炊煮器鼎用于煮肉,有方圆两种,圆鼎为双耳三足,方鼎为双耳四足,大小不一,成组的鼎叫列鼎。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商周时期,作为等级和政权的标志和象征,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鬲形状似圆鼎,三足中空便于大面积受热。
甗用作蒸食物的炊具,分上下两部分。
上部为甑,可放食物。
下部为鬲,盛水。
甑和鬲之间有通气的箅。
盛食器簋用来盛饭食的器物,一般为圆形,多带耳,有圆形足或方座,有的带盖,相当于后世的大碗。
簋和鼎一样,也作为贵族等级的器物。
豆盛肉酱用的高足盘,有的有盖,盖上有捉手,可以仰置。
酒器爵用作饮酒的器物,相当于现在的酒杯。
形体较小,前部有流,后边有尾,旁边有把手。
觚饮酒用的器物,上部圆口张开似喇叭状,相当于现在的高足酒杯。
斝用作温酒的器物,似爵,但无流无尾,体型比爵大。
兕觥盛酒或饮酒的器物,一旁有把手,上部有带有两角兽头形的盖子。
尊盛酒的器物,有方尊、圆尊两种器型。
鸟兽形状的酒器也统称为尊,并根据不同动物形象分别称为鸟尊、象尊、虎尊、羊尊等。
卣盛酒器物,有盖和提梁。
彝盛酒器物,方形,带有如屋顶般的四面坡形方盖。
壶盛酒器物,也可用于盛水。
有方壶和圆壶两种类型。
春秋以后壶上多带华丽的鸟兽纹装饰。
水器盘盛水的器物,有圆形方形两种。
小盘盛水,用于洗手洗脸,大盘作为浴盆使用。
鉴盛水或冰的器物,形体像盆。
古代在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照脸。
乐器钟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乐器之一,大小依次悬挂在特制的钟架上,敲击出美妙的乐曲。
铙形状似钟而体型较大,口向上直立。
兵器戈一种有尖有刃的兵器,安以长木柄,可供勾杀之用。
钺古代兵器或刑具,安装长柄,可供砍杀之用。
矛可用刺杀的兵器,头尖,身有锋刃,安装长木柄,作战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剑短兵器,双刃,可以手执或佩带。
商周青铜器主要器型图例二、青铜器的装饰纹样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多分布于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等部位,大致可以分为动物纹、几何纹及人事活动等几类。
简析青铜器发展史与表面纹饰
青铜器发展史与纹饰简析简析青铜器发展史与表面纹饰青铜器通常也简称铜器,在我国考古学上,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合金制作的器物,包括工具、兵器、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度量衡器等。
青铜器是古代劳动者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他们通过生产、生活的长期实践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用不同比例的铜锡等合金冶炼出适于不同用途的青铜,造出器型复杂多样,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创造了举世文明的青铜文化。
在奴隶社会中,青铜器只能是奴隶主贵族享用和占有的“瑞器”,但我们今天研究和鉴赏铜器,可通过其制作工艺流程来分析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可通过其器形、纹样来推断当时宗教信仰和一些社会状况,而青铜器的最大价值在于器物本身铭文的史料价值,它可以订证历史,弥补史料之不足,尤其对我国奴隶社会及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对我国汉字的发展也是极珍贵的实物资料。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1青铜器发展史与纹饰简析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一、形成期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形成期的铜器有以下特点:1、红铜与青铜器并存,并出现黄铜。
甘肃省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一件范铸的青铜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遗址发现两件带孔红铜牌饰;河南省登封王城岗龙山城内出土一件含锡7%的青铜容器残片;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内出土一件完整铜铃,系红铜;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两件黄铜锥;山东省栖霞杨家圈出土黄铜残片。
美术专业青铜器发展及分类(高清图片)
鼎耳
母戊鼎立耳、方腹、 四足中空,除鼎身 四面中央是无纹饰 的长方形素面外, 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毛公鼎
约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 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 炊食器 直耳,半球腹,矮短兽蹄形足, 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 作器人是毛公而得名。 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商周两代 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 长的一件。 清代末叶道光28年(公元1814年) 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司母戊鼎(商)
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 口宽79厘米 重875公斤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鼎
商朝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炊食器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 重的青铜器,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 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 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 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 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 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 %、锡11.64%,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 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 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商朝前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炊器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68厘米、长103.7厘米、重138.2千克。
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增),用以盛物,下部为鬲,用以盛水,中 间有箅以通蒸汽。3件甗联为一体,故名“三联甗”。这件三联甗,鬲身长如 方案,面上有3个高出平面的圈口,体腔中空,平底下有六足。甑敞口收腹, 底有3孔以为箅。全器花纹精美,上有夔纹、三角纹、云雷纹等。此器出土时 案面有丝织物残痕,腹、足有烟炱痕迹,可见为实用器。这样的甗可以同时 蒸煮几种食物,为后代的一灶数眼炊具的制造打下了基础。
奴隶社会的艺术设计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建立了夏王 朝。这个转变不仅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业和手工 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艺术设计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演变。
第一节 青铜器艺术
1.青铜器概念 青铜,是指红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因颜色呈青 灰色而得名。青铜合金的特点是硬度较纯铜高,为铜或锡的二倍多, 而同时可以保持纯铜所具有的韧性,并且有明亮的光泽。青铜合金 的熔点也较锈蚀,填充性好,所以容易融 化和铸造成型。
图2-26玉凤鸟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商
4.用玉的道德观
奴隶社会之所以这样盛行玉器,是因为奴隶社会发展起来一整套用玉的道德 观,在 《礼记•聘义》中,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君子 器重玉而轻贱珉石(似玉之 石),是不是因为玉少珉石多呢?孔子说“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 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 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 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若长虹, 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 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玉 燥不轻,温而重,是以君子宝之。”
图2-4 别具风格的青铜豕尊 湖南湘潭出土 商晚期
(3)四羊尊
湖南宁乡月出铺出土。方形,大侈口,长颈,鼓腹,高圈足。全器最独特之 处是在腹部四角上都铸有一大卷角羊,每羊胸与尊腹合为一体,羊足铸在圈足上, 而羊首、羊角则凸出器表。尊的4个肩部浮雕出极为生动的4条龙。据考证,羊角 与羊头均系采用了先分铸,而后再与全体铸接在一起。颈部饰有蕉叶纹。此尊器 浑厚,造型雄奇,设计精巧,技艺复杂,采用了分铸、平雕、高浮雕等方法,并 使全器浑然一体。其风格特点不但在同类器中独树一帜,也是商周古铜器中的奇 诊。
奴隶社会青铜器纹样
• 钩连雷纹 作斜的山字形线条,用斜线相钩连,一般山字形作粗线条、
所填雷纹为细线条,也有山字形作虚线、雷纹作阴纹的。最早见于商代 中期,盛行于商末周初。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很富丽的钩连雷纹,粗细线 条有用金、银和绿松石镶嵌的。
• 三角雷纹 外围是三角形,内填以雷纹,三角形的一角作向上或向
下连成横列,形成大的锯齿带状,角向上饰在簋腹上部,角向下则饰在 腹的下端。这类纹饰盛行于商末周初。晚期的三角雷纹作倒顺三角形交 错排列,金银片或金银丝的镶嵌一一相间。
商代早期的龙纹主要见于玉器,如玉玦、玉壁等环状器物。 青铜器上的龙纹始见于商代中期。此时的龙纹主要可分为两大 类:
1、鳄鱼状爬行龙纹,作两首相对或首尾徊接的形式,体态 似鱼体、曲折体为多,此类龙纹多见于鼎、尊、盉、觚等器物。 2、蟠龙纹。
商代晚期,龙纹极盛,变化更繁复,趋于图案化、装饰化, 有不少变形图纹出现。
青铜器上的龙纹
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 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 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 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 其实,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 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粗大的蜿蜒形体躯 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称之为龙纹。
龙纹
龙,四灵之长,变幻无穷。据研究,炎、黄 二帝就是上古以龙为总图腾的部族联盟领袖。进 入封建社会以后,龙作为帝王权力的象征,代表 着帝德天威。历代帝王无不以真龙天子自命。从 皇宫帝苑到服饰器皿,都充斥着龙的装饰。同时, 在民间,龙既是神灵,是祥瑞,又是人们的审美 对象,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
凤鸟纹
凤鸟纹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凤鸟纹的特 征比较形象。最早的凤鸟纹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 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器上已有明确的凤鸟纹。 凤与龙齐名,都是古代的祥瑞动物,在“四灵” 中,龙和鱼源自爬行动物,麒麟源自兽类,凤凰则 源自鸟类。从古代岩画、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器 物上保存了大量的凤凰史料和艺术造型。在这些凤 凰身上,有孔雀的影子,有鹰、鸮的特征且与鸡、 雁、鸭也有联系。
奴隶社会的建筑概述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一、社会背景:夏、商、周、春秋。
有人殉,出现青铜、铁器,最早的甲骨文字。
二、夏:(公元前 21 世纪─公元前 16 世纪)河南偃师二里头成汤都城━━西亳宫殿遗址:遗址为一残高300mm─800 mm的夯土台,南高北低,台东西宽为108m,南北深101m ,近于方形,东北角有缺;周边环廊,形成庭院,南边正中是门,庭院北部有一堂基,上有一座宽八间,进深三间的殿堂;计 36 个柱位,柱径 400mm,每柱外有两个擎檐柱,柱径为180-200mm。
殿东,廊下突出部应是东厨。
这是我国最早的封闭式庭院和最大木构架夯土建筑。
(教科书6页图1-13)制陶、铜,葬无殉,随葬品多,有铜制嵌玉礼器;无文字。
《礼记》:“城郭沟池以为固”;《竹书纪年》:“大飨诸侯于钧台”;“帝芬,三十六年作环土”;“帝癸,一名桀;二十二年商侯履来朝,命囚履于夏台”;《史记.夏本记》:“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卑宫室,致费于沟壑。
”三、商:(公元前 16 世纪─公元前 11 世纪)奴隶制发展时期,有家奴,手工奴,没有农奴;用奴隶殉葬。
始有文字;使用青铜,青铜器有:斧、刀、锯、凿、钻、铲等。
⒈商中期,河北藁城台西村宫殿遗址;占地面积约五百多平米,共 12 座房子,其中一座半穴居,其余皆地面建筑。
房子大小不一,有单间的,有二间三间相连的。
【二号房子】二间,正面朝东;南北面宽 10.35M,东西进深 3.6M。
在房基沟槽两边,云母粉画出的白线,线条笔直,转角规整;说明该建筑是根据设计画线的,这是我国建筑史上最早的一例。
地基平整后挖去 0.5M 活土层再填入纯净的暗褐色胶性土,每 50-80mm厚就用小石夯实,这是我国早期建筑的特点。
外墙下部为板筑夯土墙,上半用土坯垒成。
(十二号房子有21层土坯墙,土坯之间用草泥胶结。
土坯尺寸是:390×300×60mm)使用土坯是一大进步,也是用砖的前声。
青铜器的发展与演变
青铜器的发展与演变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因金属具有易腐蚀的特性,四五千年以上的青铜遗存发现往往为数不多。
青铜时代具备这样一个特点: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代不能认定为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埋在土里后颜色因氧化而青灰,故名青铜,熔点在700~900°C之问,比红铜的熔点(1083°C)低。
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性能良好。
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
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
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世界发展中国姜寨遗址出士的公元前4700年前冶炼黄铜片及黄铜圆环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冶炼黄铜,标志着人类初步掌握了金属治炼技术,为青铜时代的到来打下基础。
而位于中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则是世界上第一个已知的最早掌握青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出士了公元前4000年的冶炼青铜器,人类初步踏入了青铜时代的门槛。
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块半圆形黄铜片和一块黄铜管状物,年代测定为公元前4700年左右。
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在上海光源,采用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发现姜寨黄铜片不同区域的锌含量差异品著,而铅元素呈零星点状分布,其特征与固态还原法制备的黄铜完全相同,从而证明先民在使用天然金属与发明金属铸造之问,都曾采用热煅法或固体还原法冶炼金属。
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士的单刃青铜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国最古老冶炼青铜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
经碳14鉴定为公元前3000年。
此刀长12.5厘米,为单范铸成。
没有血档及缳首等成熟的后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奴隶社会青铜器纹样资料-2022年学习资料
一些典型的龙纹-园行龙纹西周早出龙父具-6-交体克纹战国具明女由沙效-产体花以西周的明鱼吊法-双体纹(西用 用-而头找纹所周单期
同包-4ed总奴隶社会青铜器纹样共48页PPT资料
蟠虺hu纹-配酋园种遍定车-青铜器纹饰之一。以蟠屈的小-四特军-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尚-行于春秋战 。-蟠璃chi纹-青铜器纹饰之一。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璃-张口,卷尾,蟠屈。盛行于春
风鸟纹-凤鸟纹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凤鸟纹的特-征比较形象。最早的凤鸟纹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良诸文化 士的玉器上已有明确的凤鸟纹-四灵-龙鱼-麒麟-凤凰
一些典型的凤鸟纹-园风数商机用-高纹西
务纹商代晚期-空角鸟纹(西周早期期)-雁纹(春秋晚期-尖角鸟纹商代晚期
s树-商-d.-5.
动物纹-动物在我国早已开始饲养,马、牛、羊、鸡-犬、猪是著名的六畜,还有一些野生动物,象-鹿,犀、虎、兔和 些变形的动物如长具兽、蜗-身兽,-此外还有一些小动物,如蛇、蝉、鱼、龟-蟾蜍等不能独立,无所归属,皆列入动 纹-这些动物在青铜器上大多有类似的形象,属于这-些动物的正面形象已归入兽面纹的各种角型,但-动物的侧面或全 形象在构图上不能列入兽面纹-应该作为动物纹、则动物纹包括虎纹、牛纹、-象纹、鹿纹、兔纹、蜗身兽纹、蛇纹、龟 、蟾-蜍纹、鱼纹、蝉纹
古代青铜器纹饰-兽面纹-龙纹-凤鸟纹-动物纹-兽体变形纹-几何纹-人物画像-其他纹饰
兽面纹-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饕餮tā。t1è之名本-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馨餮,有首无-身,食人未 ,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一《左传文公十八年。吉-人说:贪财为饕,贪食为” -宋人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为主的纹饰都称饕餮纹。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的 象头部正视的图案。后来-不少著作中称它为兽面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工精细,装饰花纹层次多。后期(西周中期到 春秋时期)风格趋向简朴,造型设计比较注重轻 简适用,纹饰的刻镂逐渐简化、浅薄,多窃曲纹、 盘云纹、鳞纹、重环纹等。
当然,必须感谢他一直以来的努力,才换来眼前这平实但却安心的幸福
著名青铜重器司母戊鼎是前期的代表作。像 这样大型的方形器物,在原始社会工艺造型中是 罕见的原始社会陶器的手制或轮制成形,材料和 技术条件都不允许制作方形器,而奴隶社会青铜
等,食器类如簋、簠、豆等,酒器、水器类,如 爵、角、壶、尊、盘等,乐器类如钟、铃,兵器 类如矛、戈、剑等,车马饰件类如辖、衔、辘等。 有些青铜器专门做为祭祀、礼宴、赏赐或作为统
当然,必须感谢他一直以来的努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才换来眼前这平实但却安心的幸福
治的象征,这就是所谓的礼器。
商、周的青铜器,出土数量多,地区广,从 艺术风格演变上,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的段落:前 期(殷商到西周初)作品风格高古,造型凝重,
人类在漫长的石器时代之后,进入以铜锡合 金制作青铜工具为标志的青铜时代。这种合金技 术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 表。用这种合金铸造的供奴隶主阶级使用和欣赏
的工艺品,数量巨大,用途广泛,艺术水平高。 它充分显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 创造力。从用途上说,大致可归纳为七类:工具 类如铲、锛、斧、刀、削等,烹饪器类如鼎、鬲
的雕塑艺术水平。 0
0c10f4cc 澳门赌场图片/aomenduchang/amdctp/
当然,必须感谢他一直以来的努力,才换来眼前这平实但却安心的幸福
器是雕模浇铸,新材料、新技术为器皿的造型设 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在这个基础上, 为了满足奴隶主阶级在政治上、生活上和审美上 的豪奢要求,商、周青铜器的造型设计,呈现出
当然,必须感谢他一直以来的努力,才换来眼前这平实但却安心的幸福
空前的多样*,对后代的工艺造型有深远的影响。 除圆形、方形器体造型外,还有各种动物形的青 铜器皿,如以象、虎、鸭等形状作成可以盛酒的 尊。这一类象生的工艺器皿造型,也反映了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