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西医常见疾病

合集下载

2018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点一(六十七)

2018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点一(六十七)

(3)药物治疗1)控制感染2)肠道微生态疗法3)肠黏膜保护剂4)避免用止泻剂5)补锌治疗2.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因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病情较为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顽固的肠道菌群失调。

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第五十节肾病综合征考点一西医病因、病理生理(一)病因1.原发性NS2.继发性NS(二)病理生理1.蛋白尿2.低蛋白血症3.水肿4.高脂血症考点二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临床表现原发性NS常无明显病史,部分病人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继发性NS常有明显的原发病史。

临床常见“三高一低”(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白蛋白血症)经典的NS症状,但也有非经典的NS患者,仅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而无明显水肿,常伴高血压。

此类患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2.并发症(1)感染;(2)血栓、栓塞性并发症;(3)急性肾衰竭;(4)脂肪代谢紊乱;(5)蛋白质营养不良。

考点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一)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多为+++~++++,定量>3.5g/24h。

(二)血清蛋白测定呈现低白蛋白血症(≤30g/L)。

(三)血脂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和极低密度脂蛋白(LDL和VLDL)浓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可以增加、正常或减少。

(四)肾功能测定肾功能多数正常(肾前性氮质血症者例外)或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五)肾B超、双肾ECT 此项理化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六)肾活检是确定肾组织病理类型的唯一手段。

考点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原发性NS的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继发性NS。

诊断要点包括:①大量蛋白尿(>3.5g/24h);②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③明显水肿;④高脂血症。

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诊断NS的必备条件。

(二)鉴别诊断(略)考点五治疗(一)治疗原则(二)一般治疗:1.休息; 2.饮食治疗。

2018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点一(五十二)

2018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点一(五十二)

第五节肺炎本病与中医的“肺热病”相类似,可归属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等病证范畴。

考点一临床表现1.细菌性肺炎(1)肺炎球菌肺炎1)症状:社区获得性肺炎好发于冬季和初春,青壮年男性多见。

医院获得性肺炎多发于体弱、慢性病、危重病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接受侵入性检查、创伤性治疗者亦多见。

常因受寒、醉酒、疲劳、精神刺激、病毒感染、全身麻醉而诱发,多有数日上呼吸道感染史或痈疖等皮肤感染史。

寒战、发热:起病急,寒战,高热,数小时内体温可达39℃以上,下午或傍晚达高峰,或呈稽留热,约持续1周。

伴颜面潮红,口干,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乏。

年老体弱者可无发热或发热不高。

胸痛:炎症波及胸膜可见患侧胸部刺痛,于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患侧卧位则减轻。

若炎症波及膈面胸膜,疼痛可放射至同侧下胸部、腹部或肩胛部,类似急腹症。

咳嗽、咯痰:咳嗽轻重不等,开始为干咳,继而咯少量白色泡沫痰,痰渐黏稠,或黄绿色,或痰带血丝,或全口血痰,血液往往和痰液混合,呈铁锈色,为肺炎球菌肺炎的典型症状。

消散期为淡色稀薄痰,且量稍多。

呼吸困难:呼吸浅快,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时可见发绀。

其他:可见胃纳锐减、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者在很短时间内就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感染中毒表现,称为休克型肺炎或中毒性肺炎。

2)体征:患者呈急性热性病容,口角或鼻周可出现单纯性疱疹,严重者可见气急、发绀。

3)并发症:并发症较少见。

当感染波及胸膜时可并发胸腔积液,量少,多可自行吸收,偶可发生脓胸。

并发心肌炎时可出现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表现。

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还可伴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嗜睡、谵妄、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2)葡萄球菌肺炎1)症状:常发生于糖尿病、血液病、艾滋病、肝病、营养不良等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

中西医结合助理实践技能51病种中医病症分型选方

中西医结合助理实践技能51病种中医病症分型选方

中西医结合助理实践技能51病种中医病症分型选方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症——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燥热伤肺证——疏风润燥清肺止咳——桑杏汤(4)凉燥伤肺证——轻宣凉燥润肺止咳——杏苏散3、慢性支气管炎:【喘证】(1)实证:(A)风寒犯肺证——宣肺散寒化痰止咳——三拗汤(★★★)(B)风热犯肺证——清热解表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C)痰浊阻肺证——燥湿化痰降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D)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桑白皮汤(E)寒饮伏肺证——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小青龙汤(2)虚证:(A)肺气虚证——补肺益气化痰止咳——补肺汤(B)肺脾气虚证——补肺健脾止咳化痰——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C)肺肾阴虚证——滋阴补肾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4、支气管哮喘:【哮病】(1)发作期:(A)寒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B)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2)缓解期:(A)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B)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C)肾虚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5、肺炎:【肺炎喘嗽】(1)邪犯肺卫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三拗汤、桑菊饮(★★★)(2)痰热壅肺证——清热化痰宽胸止咳——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3)热闭心神证——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清营汤(4)阴遏阳脱证——益气养阴回阳固脱——生脉散合四逆汤(5)正虚邪恋证——益气养阴润肺化痰——竹叶石膏汤6、肺结核:【肺痨】(1)肺阴亏虚证——滋阴润肺——月华丸(★★★★★)(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和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7、心律失常:【心悸】(1)心神不宁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气血不足证——补气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生脉散(5)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6)心脉痹阻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7)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8、高血压病:【眩晕】【头痛】(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2)痰湿内盛证——祛痰降浊——半夏白术天麻汤(★★★★★)(3)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4)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平潜肝阳——杞菊地黄丸(5)肾阳虚衰证——温补肾阳——济生肾气丸9、冠心病:【胸痹】(1)心绞痛:(A)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B)痰浊内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开闭——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C)阴寒凝滞证——辛温通阳开闭散寒——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D)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脉止痛——补阳还五汤(E)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炙甘草汤(F)心肾阴虚证——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丸(★★★)(G)心肾阳虚证——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参附汤合右归丸(★★★)(2)心肌梗塞:(A)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B)寒凝心脉证——散寒止痛芳香温通——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C)痰瘀互结证——豁痰活血理气止痛——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D)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祛痰止痛——补阳还五汤(★★★)(E)气阴两虚证——益气滋阴通脉止痛——生脉散合左归饮(F)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通脉止痛——真武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G)心阳欲脱证——回阳救逆益气固托——参附龙牡汤(★★★)10、胃炎(慢性):【胃痛】【呕吐】(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2)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温中和胃——四君子汤(★★★)(3)脾胃湿热证——清利湿热醒脾化浊——三仁汤(4)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益胃汤(★★★★)(5)胃络瘀血证——化瘀通络和胃止痛——失笑散和丹参饮11、消化性溃疡:【胃痛】(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2)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和胃——黄芪建中汤(★★★★)(3)胃阴不足证——健脾养阴益胃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4)肝胃郁热证——清胃泻热疏肝理气——化肝煎合左金丸(5)胃络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和胃——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12、溃疡性结肠炎:【泄泻】(1)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白头翁汤(2)脾胃虚弱证——健脾渗湿——参苓白术散(3)脾肾阳虚证——健脾温肾止泻——四神丸(4)肝郁脾虚证——疏肝健脾——痛泻药方(5)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清热化湿——驻车丸(6)气滞血瘀证——化瘀通络——膈下逐瘀汤13、急性胰腺炎:【腹痛】(1)肝郁气滞证——疏肝利胆行气止痛——小柴胡汤(2)肝胆湿热证——清利肝胆湿热——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3)肠胃热结证——通腑泄热行气止痛——大承气汤14、细菌性痢疾:【痢疾】(1)湿热痢——清热利湿调气行血——芍药汤(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理气——白头翁汤(3)寒湿痢——散寒除湿调气和血——平胃散(★★★)(4)阴虚痢——养阴清肠——驻车丸(5)虚寒痢——补虚温中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四君子汤和香莲丸15、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1)急性黄疸型肝炎:(A)阳黄证——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B)阴黄证——健脾和胃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湿阻脾胃证——清热利湿健脾和胃——茵陈五苓散(B)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3)慢性病毒性肝炎:(A)湿热中阻证——清利湿热凉血解毒——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B)肝郁脾虚证——疏肝解郁健脾和中——逍遥丸(C)肝肾阴虚证——养血柔肝滋阴补肾——一贯煎(D)脾肾阳虚证——健脾益气温肾扶阳——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四君子汤合肾气丸)(E)淤血阻络证——活血化瘀散结通络——膈下逐瘀汤(4)重型肝炎:(A)毒热炽盛证——清热解毒凉血救阴——神犀丹(B)脾肾阳虚痰湿蒙闭证——健脾温肾行气利水化痰开窍——阴沉四逆汤合菖蒲郁金汤(C)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益气救阴活血化瘀——生脉饮合桃红四物汤16、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1)急性期:(A)风寒束肺风水相搏证——疏风散寒宣肺行水——麻黄汤合五苓散(★★★★★)(B)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C)热毒内侵湿热郁结症——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D)脾肾亏虚水气泛溢证——健脾渗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五苓散(E)肺肾不足水湿停滞证——益气扶正利水消肿——防已黄芪汤(2)恢复期:(A)脾气虚弱证——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B)肺肾气阴两虚证——补肺肾益气阴——参芪地黄汤17、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1)本证(A)脾肾气虚证——补气健脾益肾——异功散(B)肺肾气虚证——补益肺肾——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C)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附子理中丸、济生肾气丸(D)肝肾阴虚证——滋养肝肾——杞菊地黄丸(E)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参芪地黄汤(2)标证:(A)水湿证——利水消肿——五苓散合五皮饮(B)湿热证——清热利湿——三仁汤(C)血瘀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D)湿浊证——健脾化湿泻浊——胃苓汤18、肾病综合症:【水肿】(1)风水相搏证——疏风解表宣肺利水——越婢加术汤(★★★★★)(2)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水湿浸渍证——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利水消肿——疏凿饮子(5)脾虚湿困证——温运脾阳利水消肿——实脾饮(6)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7)肾阴亏虚证——滋补肾阴兼利水湿——左归丸19、尿路感染:【淋证】(1)膀胱湿热证——清利湿热通淋——八正散(★★★★)(2)肝胆郁热证——疏肝理气清热通淋——丹栀逍遥散合石韦散(3)脾肾亏虚湿热屡犯证——健脾补肾——无比山药丸(4)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证——滋阴益肾清热通淋——知柏地黄丸20、缺铁性贫血:【虚劳】(1)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益气养血——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2)心脾两虚证——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归脾汤、八珍汤(★★)(3)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八珍汤合无比山药丸(4)虫积证——杀虫消积补益气血——化虫丸合八珍汤21、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1)肾阴虚证——滋阴补肾益气养血——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2)肾阳亏虚证——补肾助阳益气养血——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3)肾阴阳两虚证——滋阴助阳益气补血——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5)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6)热毒壅盛证——清热凉血解毒养阴——清瘟败毒饮2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证】(1)血热妄行证——清热凉血——犀角地黄汤(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清热止血——茜根散、玉女煎(3)气不摄血证——益气摄血健脾养血——归脾汤(4)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止血——桃红四物汤23、糖尿病:【消渴】(1)无症状期——滋养肾阴——麦味地黄汤(2)症状期:(A)阴虚燥热证:1)上消(肺热伤津正)——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2)中消(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3)下消(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B)气阴两虚证——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C)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摄——金匮肾气丸(D)痰瘀互结证——活血化瘀祛痰——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E)脉络瘀阻证——活血通络——血府逐瘀汤(3)并发症:(A)疮痈——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B)白内障、雀目、耳聋——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杞菊地黄丸、羊肝汤、磁朱丸24、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1)活动期:(A)湿热痹阻证——清热利湿祛风通络——四妙丸(★★★)(B)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祛风通络——丁氏清络饮(C)寒热错杂症——祛风散寒清热化湿——桂枝芍药知母汤(2)缓解期:(A)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证——活血化瘀祛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合指迷茯苓丸(B)肝肾亏虚邪痹筋骨证——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通经络——独活寄生汤25、脑梗死:【中风】(1)肝阳暴脱——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加减(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通腑泄热化痰理气——星蒌承气汤加减(4)气虚血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5)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镇肝息风——镇肝息风汤加减(6)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祛风通络养血和营——大秦艽汤加减(7)痰热内闭清窍证——清热化痰醒神开窍——首先灌服(或鼻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以辛凉开窍继以羚羊角汤加减(8)痰湿壅闭心神主——辛温开窍豁痰熄风——急用苏合香丸灌服继用涤痰汤加减(9)元气败脱心神涣散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立即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26、脑出血:参见脑血栓形成。

中医执业助理考试 技能 常见病证型总结及趣味记忆

中医执业助理考试 技能 常见病证型总结及趣味记忆

第一章内科一、感冒(一)常人感冒1.风寒感冒2.风热感冒3.暑湿感冒(二)虚体感冒1.气虚感冒2.阴虚感冒二、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2.风热犯肺证3.风燥伤肺证(二)内伤咳嗽(痰痰肺阴)1.痰湿蕴肺证2.痰热郁肺证3.肝火犯肺证4.肺阴亏耗证三、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证2.热哮证3.寒包热哮证4.风痰哮证5.虚哮证(二)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2.肺肾两虚证四、喘证(一)实喘1.风寒壅肺证2.痰热郁肺证3.表寒肺热证4.痰浊阻肺证5.肺气郁痹证(二)虚喘1.肺气虚耗证2.肾虚不纳证3.正虚喘脱证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2.虚火灼肺证3.气阴耗伤证4.阴阳两虚证六、心悸(气血阴阳水瘀痰)1.心虚胆怯证2.心血不足证3.阴虚火旺证4.心阳不振证5.水饮凌心证6.瘀阻心脉证7.痰火扰心证七、胸痹(气阴心肾阴阳虚)1.心血瘀阻证2.气滞心胸证3.痰浊闭阻证4.寒凝心脉证5.气阴两虚证6.心肾阴虚证7.心肾阳虚证八、不寐(肝胆脾肺肾)1.肝火扰心证2.心胆气虚证3.心脾两虚证4.痰热扰心证5.心肾两虚证九、痫病痫病风痰痰火瘀,心脾心肾两亏虚)1.风痰闭阻证2.痰火扰心证3.瘀阻脑络证4.心脾两虚证5心肾亏虚证十、胃痛(寒热食肝+阴寒瘀)1.寒邪客胃证2.湿热伤中证3.饮食伤胃证4.肝气犯胃证5.胃阴亏耗证6.脾胃虚寒证7.瘀血停胃证十二、呕吐(食肝痰邪,吐阴阳气)(一)实证1.食滞内停证2.肝气犯胃证3.痰饮内阻证4.外邪犯胃证(二)虚证1.胃阴不足证2.脾胃阳虚证3.脾胃气虚证十二、腹痛(寒热食肝+寒瘀)1.寒邪内阻证2.湿热壅滞证3.饮食积滞证4.肝郁气滞证5.中虚脏寒证6.瘀血内停证十三、泄泻(寒热食肝+气阳)(一)暴泻1.寒湿内盛证2.湿热伤中证3.食滞肠胃证(二)久泻1.肝气乘脾证2.脾胃虚弱证3.肾阳虚衰证十四、痢疾(6个证)1.湿热痢2.疫毒痢3.寒湿痢4.阴虚痢5.虚寒痢6.休息痢十五、便秘(冷热气,阴阳气)(一)实秘1.冷秘2.热秘3.气秘(二)虚秘1.阴虚秘2.阳虚秘3.气虚秘十六、协痛(三肝瘀)1.肝郁气滞证2.肝胆湿热证3.肝络失养证4.瘀血阻络证十七、黄疸(湿热胆毒寒湿脾)(一)阳黄1.热重于湿证2.湿重于热证3.胆腑郁热证4.疫毒炽盛证(二)阴黄1.寒湿阻遏证2.脾虚湿滞证十八、头痛(寒热湿,气血阴阳痰瘀)(一)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2.风热头痛3.风湿头痛(二)内伤头痛1.气虚头痛2.血虚头痛3.肾虚头痛4.肝阳头痛5.痰浊头痛6.瘀血头痛十九、眩晕(气血阴阳痰瘀)1.气血亏虚证2.肾精不足证3.肝阳上亢证4.痰湿中阻证5.瘀血阻窍证二十、中风(一)中经络(络阳风)1.风痰入络证2.风阳上扰证3.阴虚风动证(二)中脏腑(脏腑痰痰痰)闭证1.痰浊闭阻证2.痰热腑实证3.痰火瘀痹症脱证阴竭阳亡证(三)恢复期1.风痰瘀阻证2.气虚络瘀证3.肝肾亏虚证二十一、水肿(一)阳水(风水湿湿湿)1.风水相搏证2.水湿浸渍证3.湿热壅盛证4.湿毒浸淫证(二)阴水1.脾阳虚衰证2.肾阳衰微证3.瘀水互结证二十二、淋证(气血石膏劳热)1.气淋2.血淋3.石淋4.膏淋5.劳淋6.热淋二十三、阳痿(肝肝肾肾心脾)1.肝郁不舒证2.湿热下注证3.命门火衰证4.惊恐伤神证5.心脾亏虚证二十四、郁证(气火痰,神脾肾)1.肝气郁结证2.气郁化火证3.痰气郁结证4.心神失养证5.心脾两虚证6.心肾阴虚证二十五、血症(一)鼻衄(玉龙归桑)1.胃热炽盛证2.肝火上炎证3.气阴亏虚证4.热邪犯肺证(二)齿衄(胃清心,阴六茜)1.胃火炽盛证2.阴虚火旺证(三)咳血(百白黛桑)1.阴虚肺热证2.肝火犯肺证3.燥热伤肺证(四)吐血(十心龙归)1.胃热壅盛证2.肝火犯胃证3.气虚血溢证(五)便血(黄地归)1.脾胃虚寒证2.肠道湿热证3.气虚不摄证(六)尿血(小白药归)1.下焦湿热证2.肾虚火旺证3.肾气不固证4.脾不统血证(七)紫斑(十茜归)1.血热妄行证2.阴虚火旺证3.气不摄血证二十六、消渴(一)上消肺热津伤证(二)中消1.胃热炽盛证2.气阴亏虚证(三)下消1.肾阴亏虚证2.阴阳两虚证二十七、内伤发热(气血阴阳气痰瘀)1.气虚发热证2.血虚发热证3.阴虚发热证4.阳虚发热正5.气郁发热证6.痰湿郁热证7.血瘀发热症二十八、虚劳(一)气虚1.心气虚证2.脾气虚证3.肺气虚证4.肾气虚证(二)血虚1.肝血虚证2.心血虚证(三)阴虚证1.肝阴虚证2.心阴虚证3.脾阴虚证4.肺阴虚证5.肾阴虚证(四)阳虚证1.心阳虚证2.脾阳虚证3.肾阳虚证三十、痹症(寒热痰瘀肝肾虚)1.风寒湿痹(1)行痹(2)痛痹(3)着痹2.风湿热痹3.痰瘀痹阻证4.肝肾阴虚证三十一、痉证(邪三热痰阴血亏)1.邪壅经络证2.肝经热盛证3.阳明热盛证4.心营热盛证5.痰浊阻滞证6.阴血亏虚证三十二、萎证萎证脾胃肝肾虚,肺热湿热脉络瘀)1.脾胃虚弱证2.肝肾亏虚证3.肺热津伤证4.湿热浸淫证5.脉络瘀阻证三十三、腰痛(寒热瘀虚)1.寒湿腰痛2.湿热腰痛3.瘀血腰痛4.肾虚腰痛(1)肾阴虚证(2)肾阳虚证第二章外科一、乳癖(冲痰)1.冲任失调证2.肝郁痰凝证二、湿疮1.湿热蕴肤证(急性)2.脾虚湿滞证(亚急性)3.血虚风燥证(慢性)三、痔(风湿瘀脾)1.风热肠燥证2.湿热下注证3.气滞血瘀证4.脾虚气陷证六、肠痈1.瘀滞证(初期)2.湿热证(酿脓期)3.热毒证(溃脓期)第三章妇科病一、崩漏(崩漏热瘀脾肾虚)1.血热证(1)虚热证(2)湿热证2.血瘀证3.肾虚证4.肾虚证(1)肾阳虚证(2)肾阴虚证(3)肾气虚证三、痛经痛经气滞寒热瘀,气血亏虚肾气虚)1.气滞血虚证2.寒凝血瘀证3.湿热瘀阻证4.气血亏虚证5.肾气亏虚证四、绝经前后诸证1.肾阴虚证2.肾阳虚证3.肾阴阳俱虚证五、带下病带下脾肾夹湿毒,肝肾亏虚血枯阻)(一)带下过多1.脾虚证2.肾虚证3.阴虚夹湿证4.湿热下注证5.热毒炽盛证(二)带下过少1.肝肾亏虚证2.血枯瘀阻证六、胎漏、胎动不安(热肾气血虚)1.血热证2.肾虚证3.气血虚弱4.跌仆伤胎5.癥瘕伤胎第四章儿科一、肺炎喘嗽寒热痰毒阴脾虚,心阳厥阴难喘息)(一)常证1.风寒闭肺2.风热闭肺证3.痰热闭肺证4.毒热闭肺证5.阴虚肺热证6.肺脾气虚证(二)变证1.心阳虚衰证2.邪陷厥阴证二、小儿泄泻(一)常证(寒热食肝脾肾虚)1.风寒泻证2.湿热泻证3.伤食泻证4.肝郁脾虚证5.脾虚泻证6.脾肾阳虚泻证(二)变证1.气阴两虚证2.阴竭阳脱证三、厌食症(不异胃)1.脾失健运证2.脾胃气虚证3.脾胃阴虚证四、水痘(水痘肺气心包肺)(一)常证1.邪伤肺卫证2.邪炽气营证(二)变证1.邪陷心包证2.邪毒闭肺证。

【实践技能】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64个疾病“辨病要点”

【实践技能】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64个疾病“辨病要点”

【实践技能】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64个疾病“辨病要点”内科疾病一、肺系(6个)1.感冒: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

2.咳嗽:咳嗽,咳逆有声,或咳吐痰液。

3.哮病: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唇甲青紫。

4.喘证:喘促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或口唇发绀。

5.肺痨: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胸痛、疲乏、纳差、进行性消瘦。

6.肺胀:胸部膨满,胸中憋闷如塞,咳逆上气,痰多,喘息。

二、心系(4个)1.心悸: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断,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2.胸痹: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心前区疼痛。

3.不寐: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4.痫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有异常叫声,移动时苏醒,一如常人。

三、脾系(6个)1.胃痛: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

2.呕吐:出现呕吐为主症,呕吐饮食、痰涎、水液等胃内容物。

3.腹痛: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腹部)发生疼痛。

4.泄泻: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或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甚至十余次。

5.痢疾: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

6.便秘: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坚硬,便下困难;或排出无力,出而不畅。

四、肝系(3个)1.胁痛: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

2.黄疸:身黄、目黄、小便黄。

3.鼓胀: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

五、脑系(4个)1.头痛:头部疼痛。

2.眩晕: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3.中风: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

4.颤证: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

六、肾系(2个)1.水肿: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

2.淋证: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小腹拘急、腰部酸痛。

XXXX年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常见疾病

XXXX年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常见疾病

2011年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常见疾病—心悸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因病机】1.病因(1)体虚劳倦: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之气阴,或劳倦太过伤脾,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发为心悸。

(2)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

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心悸;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心悸。

此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撼心神亦可发为惊悸。

(3)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

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

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或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4)药食不当: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则为悸。

或因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引起心悸。

如中药附子、乌头、雄黄、蟾酥、麻黄等,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或补液过快、过多等。

2.病机心悸的病因虽有上述诸端,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其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如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紊乱;或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气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热毒犯肺,肺失宣肃,内舍于心,血运失常;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均可引发心悸。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基本操作-2.西医基本操作(1)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基本操作-2.西医基本操作(1)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基本操作-2.西医基本操作(1)[问答题]1.简述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自主心跳恢复,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江南博哥)反应恢复,面色及口唇由发绀转为红润,意识好转,肌张力增加,自主呼吸恢复,吞咽动作出现。

心电图出现交界区、房性或窦性心律。

[问答题]3.演示心脏右界叩诊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检查时,患者仰卧位,平静呼吸。

检查者用间接叩诊法沿肋间隙从外向内、自下而上叩诊;用力要均匀,并应使用轻叩法。

板指与肋间隙平行并紧贴胸壁(其余手指则离开胸壁),以叩打的正下方定浊音界;坐位时板指也可与肋间隙垂直或与心缘平行。

叩诊心脏右界时,自肝浊音界的上一肋间隙开始,由外向内轻叩,直到由清音转为浊音或达到胸骨右缘为止,如此逐一按肋间隙叩诊至第2肋间隙。

对各肋间隙叩得的浊音界逐一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

[问答题]4.演示水冲脉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水冲脉特征为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

检查时检查者用手紧握患者手腕掌面,使自己掌指关节的掌面部位紧贴患者桡动脉,将患者的上肢高举过头,则水冲脉更易触知。

[问答题]5.演示枪击音、杜氏双重杂音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将听诊器体件放在肱动脉或股动脉处,可听到嗒嗒音,为枪击音。

如再稍加压力,使体件开口方向稍偏向近心端,则可听到收缩期与舒张期双重杂音,为杜氏双重杂音。

[问答题]6.演示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检查者手法宜轻柔并由浅人深地触诊,如发生疼痛即为压痛。

先触诊正常部位,再触诊其邻近部位,最后触诊疼痛部位。

当患者腹壁出现压痛时,检查者用并拢的2~3个手指压于原处稍停片刻,给患者一个适应过程,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果此时患者感觉腹痛加重,并伴痛苦表情,即为反跳痛。

[问答题]7.演示肝脏的叩诊方法。

必背助理中医西医诊断学

必背助理中医西医诊断学

西医诊断学(20分)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疼痛胸痛胸痛的病因:胸壁疾病:疼痛部位明确,局部有压痛。

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等。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急性心梗、急性心包炎等。

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癌等。

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等。

其他:如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裂孔疝、膈下脓肿、脾梗塞等。

胸痛的临床表现发病年龄:青壮年多见于胸膜炎、心肌炎等;老年人多见心绞痛、心肌梗死、肺癌等。

胸痛部位: 胸壁胸廓、肋骨、胸内脏器、神经病变等疼痛的部位不同。

胸痛性质: 肋间神经痛呈阵发性的灼痛或刺痛;食管炎多呈烧灼感;心绞痛呈压榨性伴窒息感;心梗更剧烈而持久伴濒死感等。

影响胸痛因素:劳累、精神紧张、咳嗽、深呼吸、药物等。

腹痛病因:腹部疾病腹壁疾病:带状疱疹,腹壁挫伤等腹腔内脏器疾病:· 炎症性: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腹膜炎。

· 梗阻性:肠梗阻、泌尿系和胆系梗阻。

· 扭转或破裂:肠扭转绞榨,卵巢扭转、脾破裂等· 血管阻塞:门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栓塞。

胸腔内脏器病变致牵涉痛:肺炎、胸膜炎、心绞痛、心肌梗塞全身性疾病:腹型过敏性紫癜急性铅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腹痛咯血病因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咯血量的估计小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中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在100~500ml大量咯血:>500ml为大咯血咯血的颜色鲜红色: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暗红色:二尖瓣狭窄、肺梗塞铁锈色血痰:肺炎球菌性肺炎砖红色胶冻样血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左心衰竭脓血痰:金黄色葡萄球菌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咯血呕血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胆道出血肺炎,肺癌,心脏病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血色鲜红棕黑,暗红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反应碱性酸性黑便没有有出血后痰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咳嗽与咯痰问诊要点咳嗽的性质:干性咳嗽: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

中西医实践常见疾病——助理

中西医实践常见疾病——助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风寒束表证证候: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物: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麻黄桂枝甘草(2)风热犯表证证候:身热较著,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胀痛,目胀,鼻塞,流浊涕,口干而渴,咳嗽,痰黄黏稠,咽燥,或咽喉肿痛;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剂: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常用药物:金银花连翘桔梗鲜葱白薄荷牛蒡子竹叶荆芥穗豆豉山栀鲜芦根桑叶菊花杏仁贝母瓜蒌皮板蓝根甘草(3)暑湿伤表证证候: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口中黏腻,胸脘痞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剂:新加香薷饮加减。

常用药物:香薷金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黄连山栀藿香佩兰苍术法半夏陈皮(4)气虚感冒证证候: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气短懒言,反复易感,头痛鼻塞,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剂:参苏饮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白术防风紫苏叶葛根前胡法半夏茯苓枳壳橘红桔梗甘草木香生姜大枣(5)阴虚感冒证证候: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晕心烦,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剂:加减葳蕤汤加减。

常用药物:葳蕤葱白桔梗白薇豆豉薄荷沙参麦冬牛蒡子射干炙甘草大枣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风寒袭肺证证候:咳嗽初起,声重气急,咽痒,痰稀色白,多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恶寒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甘草紫菀百部荆芥桔梗陈皮白前(2)风热犯肺证证候:咳嗽新起,咳声粗亢,或咳声嘎哑,痰稠或色黄,咯痰不爽,咳时汗出,多伴发热恶风,头痛口渴,鼻流黄涕,喉燥咽痛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感冒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等;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竹叶、芦根、牛蒡子、桔梗、甘草等;3.暑湿伤表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香薷、厚朴、扁豆等;4气虚感冒:病机概要: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党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前胡、半夏、陈皮、枳壳、桔梗等;4.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玉竹、甘草、大枣、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白薇等;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杏仁、桔梗、前胡、甘草、橘皮、金沸草等;2.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杷叶等;3.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桑叶、薄荷、豆豉、杏仁、前胡、牛蒡子、南沙参、大贝母、天花粉、梨皮、芦根等;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法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川朴、杏仁、佛耳草、紫菀、款冬花等;2.痰热郁肺证: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杏仁、贝母、瓜萎、海蛤壳、竹沥、半夏、射干等;3.肝火犯肺证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山栀、丹皮、青黛、海蛤壳、粳米、甘草、苏子、竹茹、枇杷叶等;4.肺阴亏耗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花粉、玉竹、百合、甘草、贝母、甜杏仁、桑白皮、地骨皮等;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麻黄、射干、干姜、细辛、半夏、紫菀、款冬、五味子、大枣、甘草等;2.热哮证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麻黄、黄芩、桑白皮、杏仁、半夏、款冬、苏子、白果、甘草等;3.寒包热哮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麻黄、石膏、厚朴、杏仁、生姜、半夏、甘草,大枣等;4.风痰哮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白芥子、苏子、莱菔子、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等;5.虚哮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党参、黄芪、胡桃肉、沉香、脐带、冬虫夏草、五味子、苏子、半夏、款冬、橘皮等;二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山药、苡仁、茯苓、法半夏、橘皮、五味子、甘草等;2.肺肾两虚: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熟地、山萸肉、胡桃肉、人参、麦冬、五味子、茯苓、甘草、半夏、陈皮等;喘证一实喘1.风寒壅肺证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麻黄、紫苏、半夏、橘红、杏仁、苏子、紫菀、白前等;2.表寒肺热证:病机概要: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黄芩、桑白皮、石膏、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等;3.痰热郁肺证: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黄芩、知母、贝母、射干、瓜蒌皮、前胡、地龙等;4.痰浊阻肺证: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法半夏、陈皮、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杏仁、紫菀、旋覆花等;5.肺气郁痹证: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沉香、木香、川朴花、枳壳、苏子、金沸草、代赭石、杏仁等;二虚喘1.肺气虚耗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党参、黄芪、冬虫夏草、五味子、炙甘草等;2.肾虚不纳证: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虫夏草、胡桃肉、紫河车、熟地、当归等;3.正虚喘脱证:肺气欲绝,心肾阳衰;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人参、黄芪、炙甘草、山萸肉、冬虫夏草、五味子、蛤蚧粉、龙骨、牡蛎等;肺痨1.肺阴亏损证: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百部等;2.虚火灼肺证: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板、冬虫夏草等;3.气阴耗伤证:阴伤气耗,肺脾两虚,肺气不清,脾虚不健;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北沙参、麦冬、地黄、阿胶、五味子、冬虫夏草、白及、百合、紫菀、冬花、苏子等;4.阴阳虚损证:阴伤及阳,精气虚竭,肺、脾、肾三脏俱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人参、黄芪、白术、山药、麦冬、生地、五味子、阿胶、当归、枸杞、山萸肉、龟板、鹿角胶心悸1.心虚胆怯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减;2.心血不足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3.阴虚火旺: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4.心阳不振证: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5.水饮凌心证: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6.瘀阻心脉证: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痰火扰心证: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代表方剂:黄连温胆汤加减;胸痹1.心血瘀阻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降香、郁金等;2.气滞心胸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赤芍等;3.痰浊闭阻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瓜蒌、薤白、半夏、胆南星、竹茹、人参、茯苓、甘草、石菖蒲、陈皮、枳实等;4.寒凝心脉证: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桂枝、细辛、薤白、瓜萎、当归、芍药、甘草、枳实、厚朴、大枣等;5.气阴两虚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人参、黄芪、炙甘草、肉桂、麦冬、玉竹、五味子、丹参、当归等;6.心肾阴虚证:水不济火,虚热内灼,心失所养,血脉不畅;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炙甘草、茯苓、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远志、丹参、当归身、芍药、阿胶等;7.心肾阳虚证: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人参、附子、肉桂、炙甘草、熟地、山萸肉、仙灵脾、补骨脂等;不寐1.肝火扰心证:肝郁化火,上扰心神;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等;2.痰热扰心证: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枳实、黄连、竹茹、龙齿、珍珠母、磁石等;3.心脾两虚证: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黄芪、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木香等;4.心肾不交证: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黄连、肉桂等;5.心胆气虚证: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人参、茯苓、甘草、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川芎、酸枣仁、知母等;癎病1.风痰闭阻证:痰浊素盛,肝阳化风,痰随风动,风痰闭阻,上干清窍;涤痰息风,开窍定癎;定癎丸加减;天麻、全蝎、僵蚕、川贝母、胆南星、姜半夏、竹沥、菖蒲、琥珀、远志、辰砂、茯苓、陈皮、丹参等;2.痰火扰神证: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芩、栀子、姜半夏、胆南星、木香、枳实、茯苓、橘红、人参、菖蒲、麝香、当归等;3.瘀阻脑络证: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地龙、僵蚕、全蝎等;4.心脾两虚证:癎发日久,耗伤气血,心脾两伤,心神失养;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姜半夏、当归、丹参、熟地、酸枣仁、远志、五味子等;5.心肾亏虚证:癎病日久,心肾精血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生牡蛎、鳖甲等;胃痛1.寒邪客胃证: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高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等;2.饮食伤胃证:饮食积滞,阻塞胃气;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等;3.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等;4.湿热中阻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等;5.瘀血停胃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等;6.胃阴亏耗证:胃阴亏耗,胃失濡养;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等;7.脾胃虚寒证:脾虚胃寒,失于温养;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等;呕吐一实证1.外邪犯胃证: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厚朴、半夏、陈皮、白术、茯苓、生姜等;2.食滞内停证: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等;3.痰饮内阻证: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半夏、生姜、茯苓、白术、甘草、桔梗等;4.肝气犯胃证: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加减.苏叶、厚朴、半夏、生姜、茯苓、大枣等;二虚证1.脾胃气虚证: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等;2.脾胃阳虚证: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职;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等;3.胃阴不足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加减;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半夏、大枣等;腹痛1.寒邪内阻证: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高良姜、干姜、紫苏、乌药、香附、陈皮等;2.湿热壅滞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加减;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等;3.饮食积滞证: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枳实、神曲、黄芩、黄连、泽泻、白术、茯苓等;4.肝郁气滞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香附、陈皮、芍药、甘草、川芎等;5.瘀血内停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牛膝、当归、川芎、赤芍、甘草、延胡索、蒲黄、五灵脂、香附、乌药、青皮等;6.中虚脏寒证: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加减;桂枝、干姜、附子、芍药、炙甘草、党参、白术、饴糖、大枣等;泄泻一暴泻1.寒湿内盛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苍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等;2.湿热伤中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木香、甘草、车前草、苦参等;3.食滞肠胃证: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消食导滞;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谷芽、麦芽等;二久泻1.脾胃虚弱证:虚失运,清浊不分;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等;2.肾阳虚衰证: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附子、炮姜等;3.肝气乘脾证: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加减;白芍、白术、陈皮、防风等;痢疾1.湿热痢: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减;黄芩、黄连、大黄、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金银花、肉桂等;2.疫毒痢: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金银花、地榆、牡丹皮、芍药、甘草、木香、槟榔等;3.寒湿痢: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炮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等;4.阴虚痢:阴虚湿热,肠络受损;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黄连、黄芩、阿胶、芍药、甘草、当归、干姜、生地榆等;5.虚寒痢: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人参、白术、干姜、肉桂、粳米、炙甘草、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当归、白芍、木香等;6.休息痢:病久正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加减;人参、白术便秘一实秘1.热秘:肠腑燥热,津伤便结;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加减;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药等;2.气秘:肝脾气滞,腑气不通;顺气导滞;六磨汤加减;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等;3.冷秘:阴寒内盛,凝滞胃肠;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附子、大黄、党参、干姜、甘草、当归、苁蓉、乌药等;二虚秘1.气虚秘:脾肺气虚,传送无力;益气润肠;黄芪汤加减;黄芪、麻仁、白蜜、陈皮等;2.血虚秘:血液亏虚,肠道失荣;养血润燥;润肠丸加减;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3.阴虚秘:阴津不足,肠失濡润;滋阴通便;增液汤加减;玄参、麦冬、生地、油当归、石斛、沙参等;4.阳虚秘:阳气虚衰,阴寒凝结;温阳通便;济川煎加减;肉苁蓉、牛膝、附子、火麻仁、当归、升麻、泽泻、枳壳等;胁痛1.肝郁气滞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白芍、甘草、川芎、郁金等;2.肝胆湿热证: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山栀、黄芩、川楝子、枳壳、延胡索、泽泻、车前子等;3.瘀血阻络证:瘀血停滞,肝络痹阻;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制香附、川楝子、广郁金、五灵脂、延胡索、三七粉等;4.肝络失养证: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加减;生地、枸杞、黄精、沙参、麦冬、当归、白芍、炙甘草、川楝子、延胡索等;黄疸一阳黄1.热重于湿证: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加减;茵陈蒿、栀子、大黄、黄柏、连翘、垂盆草、蒲公英、茯苓、滑石、车前草等;2.湿重于热证:湿遏热伏,困阻中焦,胆汁不循常道;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藿香、白蔻仁、陈皮、茵陈蒿、车前子、茯苓、苡仁、黄芩、连翘等;3.胆腑郁热证: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大黄、枳实、郁金、佛手、茵陈、山栀、白芍、甘草等;4.疫毒炽盛证急黄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味;犀角用水牛角代、黄连、栀子、大黄、板蓝根、生地、玄参、丹皮、茵陈、土茯苓等;二阴黄1.寒湿阻遏证: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加减;附子、白术、干姜、茵陈、茯苓、泽泻、猪苓等;2.脾虚湿滞证: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生姜、白术、当归、白芍、甘草、大枣、茵陈、茯苓等;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1.湿热留恋证:湿热留恋,余邪未清;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加减;常用药物:茵陈、黄芩、黄柏、茯苓、泽泻、车前草、苍术、苏梗、陈皮等;2.肝脾不调证:肝脾不调,疏运失职;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当归、白芍、柴胡、枳壳、香附、郁金、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山楂、麦芽等;3.气滞血瘀证:气滞血瘀,积块留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柴胡、枳壳、香附、当归、赤芍、丹参、桃仁、莪术等;并服鳖甲煎丸;头痛一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风寒外袭,上犯颠顶,凝滞经脉;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白芷、藁本、羌活、细辛、荆芥、防风等;2.风热头痛: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加减;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川芎、白芷、羌活、生石膏等;3.风湿头痛: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遏清阳;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藁本、白芷、防风、细辛、蔓荆子、川芎等;二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丹皮、桑寄生、杜仲、牛膝、益母草、白芍、夜交藤等;2.血虚头痛:气血不足,不能上荣,窍络失养;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白芍、首乌、川芎、菊花、蔓荆子、五味子、远志、枣仁等;3.痰浊头痛: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陈皮、白术、茯苓、天麻、白蒺藜、蔓荆子等;4.肾虚头痛: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加减;:熟地、枸杞、女贞子、杜仲、川断、龟板、山萸肉、山药、人参、当归、白芍等;5.瘀血头痛:瘀血阻窍,络脉滞涩,不通则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加减;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当归、白芷、细辛等;眩晕1.肝阳上亢证:肝阳风火,上扰清窍;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石决明、钩藤、牛膝、杜仲、桑寄生、黄芩、山栀、菊花、白芍等;2.气血亏虚证: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加减;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志、枣仁等;3.肾精不足证: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加减;熟地、山萸肉、山药、龟板、鹿角胶、紫河车、杜仲、枸杞子、菟丝子、牛膝等;4.痰湿中阻证: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陈皮、白术、苡仁、茯苓、天麻等;5.瘀血阻窍证: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加减;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白芷、菖蒲、老葱、当归、地龙、全蝎等;中风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加减;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豨莶草等;2.风阳上扰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珍珠母、石决明、桑叶、菊花、黄芩、山栀、牛膝等;3.阴虚风动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镇肝息风汤加减;白芍、天冬、玄参、枸杞子、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牛膝、当归、天麻、钩藤等;二、中腑脏一闭证1.痰热腑实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加减;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陈胆星、黄芩、全瓜蒌、桃仁、赤芍、丹皮、牛膝等;2.痰火瘀闭证: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加减;另可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羚羊角或山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胆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菖蒲、郁金等;3.痰浊瘀闭证: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化痰息风,宣郁开窍;涤痰汤加减;另可用苏合香丸;半夏、茯苓、橘红、竹茹、郁金、菖蒲、胆星、天麻、钩藤、僵蚕等;二脱证阴竭阳亡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欲绝;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等;三、恢复期1.风痰瘀阻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加减;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皮、地龙、僵蚕、全蝎、远志、菖蒲、豨莶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等;2.气虚络瘀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地龙、牛膝等;3.肝肾亏虚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干地黄、首乌、枸杞、山萸肉、麦冬、石斛、当归、鸡血藤等;水肿一阳水1.风水相搏证: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加减;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石膏、桑白皮、黄芩等;2.湿毒浸淫证: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3.水湿浸渍证: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苍术、厚朴、陈皮、草果、桂枝、白术、猪苓、泽泻等;。

中医助理实践技能

中医助理实践技能

中医常见病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1.1.感冒1)风寒束表: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2)风热犯表:主症: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娥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舍舌边尖红,脉浮数。

病机: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竹叶,芦根,桔梗,甘草)3)暑湿伤表:主症;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病机:暑热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银花,连翘,鲜荷叶,鲜竹叶,香薷,厚朴,扁豆)4)气虚感冒:主症: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语,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病机: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治法:益气解表参苏饮(党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前胡,半夏,陈皮,桔梗)5)阴虚感冒:主症: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晕,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病机: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治法: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玉竹,甘草,大枣,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白薇)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2.2.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病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麻黄,杏仁,桔梗,前胡,甘草,金沸草,橘皮)2)风热犯肺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中医执业(助理)实践技能常见病证型总结道

中医执业(助理)实践技能常见病证型总结道

感冒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附:虚体感冒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加减。

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化裁。

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加减。

(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4.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加减。

(二)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喘证(一)实喘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桑白皮汤加减。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加减。

(二)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

:月华丸加减。

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西医常见病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西医常见病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西医常见病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的西医常见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感冒: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喉咙疼痛等。

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清热解毒等。

2.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常伴有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

治疗措施主要是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营养治疗等。

3.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可引起多个系统和器官损害。

治疗措施主要是控制血糖、调整饮食结构、运动锻炼等。

4. 心绞痛: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

治疗措施主要是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饮食调整等。

5. 慢性肺阻塞疾病:慢性肺阻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主要症状为气喘、咳嗽、咳痰等。

治疗措施主要是药物治疗、吸氧、减轻症状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在诊治西医疾病时必须遵从法律法规,不能超出自身的职责范围和能力限制。

同时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辅导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辅导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辅导:西医操作总结1、请演示锁骨上淋巴结的触诊?答: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2、请演示墨菲征(Murphy)的检查方法,并指出阳性的临床意义?答:医师以人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

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不敢继续吸气)称Murphy征阳性。

3、请检查触觉语颤的检查?答: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的强度重复发“yi”长音,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常,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4、请演示对光反射检查?答:A、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光源自外侧迅速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同侧瞳孔有无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有无迅速复原。

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

B、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左手隔开两眼,光源自外侧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对侧瞳孔受检者有无立即缩小,移开光源瞳孔有无迅速复原。

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

5、请演示肺部的间接叩诊?答:间接叩诊- 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

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

6、请演示肺部的直接叩诊?答: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7、请演示肺部听诊并说出听诊肺部的内容?①听诊方法:嘱受检者微张口,稍做深呼吸,注意每个部位听诊1~2个呼吸周期。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临床答辩-2.西医答辩或临床判读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临床答辩-2.西医答辩或临床判读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临床答辩-2.西医答辩或临床判读[问答题]1.试述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有下述7项中4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江南博哥)关节炎。

(1)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2)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胀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至少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

[问答题]2.试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①肺性脑病。

②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③心律失常。

④休克。

⑤消化道出血。

⑥肾衰竭。

[问答题]3.心电图表现如下,作出心电图诊断。

QRS-T波完全消失,被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所取代,频率为200~500次/分。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心室颤动。

[问答题]4.患者女性,30岁,血常规检查示ESR30mm/h。

分析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生理性增快:月经期、妊娠。

(2)病理性增快:①各种炎症,如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和结核病活动期。

②损伤及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骨折等。

③恶性肿瘤。

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等。

⑤贫血。

[问答题]5.试述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①铁的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

如消化道出血见于溃疡病等,可因消化道出血过多而致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引起的机械性溶血、长期血尿等,可因长期尿内失铁而致贫血;月经过多是育龄女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②铁摄入量不足:长期素食或肉食匮乏可造成铁摄入不足。

③铁吸收不良:萎缩性胃炎和胃大部切除术后,或长期服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长期腹泻,胃空肠吻合导致食物不经十二指肠影响铁的吸收等。

[问答题]6.试述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疾病证型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疾病证型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疾病证型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疾病证型感冒:风寒束表:荆防达表汤1.风热犯表:银翘散2.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3.气虚感冒:参苏饮4.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咳嗽:风寒袭肺:三拗汤合止嗽散1.风热犯肺;桑菊饮2.风燥伤肺:桑杏汤3.痰湿蕴肺: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4.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5.肝火犯肺: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6.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哮证:1.冷哮:射干麻黄汤2.热哮:定喘汤3.寒包热哮:小青龙汤加石膏汤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6.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瘀阻心脉:桃仁红花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胸痹: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气滞心胸:柴胡疏肝散痰浊闭阻: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寒凝心脉:枳实薤白桂枝合当归四逆汤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心肾阴虚: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心肾阳虚:参附汤合右心丸八.不寐:肝火扰心:龙胆泻肝汤痰热扰心:黄连温胆汤心脾两虚:归脾汤心肾不交: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九.癫病:风痰闭阻:定痫丸痰火扰神: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瘀阻脑络:通窍活血汤心脾两虚: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心肾亏虚: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十.胃痛:寒邪客胃:香苏散合良附丸饮食伤胃: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瘀血停胃:失笑散湿热中阻:清中汤胃阴亏耗: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十一. 呕吐.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散食滞内停:保和丸痰饮内阻: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肝气犯胃:四七汤脾胃气虚:香砂六君子汤脾胃阳虚:理中汤胃阴不足:麦门冬汤十二.腹痛:寒邪内阻: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湿热壅滞:大承气汤饮食积滞:枳实导滞丸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瘀血内停:少腹逐瘀汤中虚脏寒:小建中汤十三.泄泻.寒湿内盛;藿香正气散湿热伤中:葛根苓连汤食滞肠胃:保和丸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肾阳虚衰;四神丸肝气乘脾: 痛泻要方十四.痢疾;湿热痢;芍药汤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虚寒痢:桃花煎合真人养脏汤休息痢.连理汤十五.便秘: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热秘:麻子仁丸气秘:六磨汤阴虚秘:增液汤阳虚秘:济川煎气虚秘:黄芪汤血虚秘:润肠丸十六.胁痛: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瘀血阻络:血腑逐瘀汤肝络失养:一贯煎十七.黄疸:热重于湿:茵陈蒿汤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胆腑郁热:大柴胡汤疫毒炽盛:千金犀角散加味寒湿阻遏:茵陈术附汤脾虚湿滞:黄芪建中汤湿热留恋:茵陈四苓散肝脾不调:柴胡疏肝散气滞血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十八.头痛: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肾虚头痛:大补元煎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十九.眩晕: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气血亏虚;归脾汤肾精不足:左归丸痰湿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瘀血阻窍:通窍活血汤二十.中风.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风阳上扰:天麻钩藤饮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痰火瘀闭:羚角钩藤汤痰浊瘀闭:涤痰汤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风痰瘀阻:解语丹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肝肾亏虚:左归丸合地黄饮子二十一.水肿:风水相搏:越婢加术汤湿毒浸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水湿浸渍;五皮饮合胃苓汤湿热壅盛:疏凿饮子脾阳虚衰;实脾饮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瘀水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二十二.淋证:热淋:八正散石淋:石韦散气淋:沉香散血淋:小蓟饮子膏淋:程氏萆解分清饮劳淋:无比山药丸二十三.阳痿:命门火衰:赞育丸心脾亏虚:;归脾汤惊恐伤肾:启阳娱心丹肝郁不疏:逍遥散湿热下注:龙胆泻肝汤二十四.郁证: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气郁化火:丹桅逍遥散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心神失养:甘麦大枣汤心肾阴虚: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心脾两虚:归脾汤二十五.血证.鼻衄:热邪犯肺:桑菊饮胃热炽盛:玉女煎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气血亏虚:归脾汤齿衄:胃火炽盛: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阴虚火旺: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咳血:燥热伤肺:桑杏汤肝火犯肺:黛蛤散合泻白散阴虚肺热:百合固金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西医常见疾病实践技能考试分三站进行:第一站:病案分析——笔试第二站:基本操作——实际操作配以要点说明第三站:临床答辩——口试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注:表中标注“∥”的考试项目为该类别非测试内容,下同。

临床判读患者女性,56岁,类风湿因子(RF)滴度1:200。

分析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类风湿因子(RF)滴度>1:160,见于未经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

患者女性,61岁,血清淀粉酶5800U/L分析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急性胰腺炎。

患者男性,55岁,血清CEA升高。

分析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1)主要见于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

动态观察CEA浓度。

(2)其他如肺癌、膀胱癌、尿道癌、前列腺癌等CEA亦可增高。

(3)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多数CEA不升高,而转移性肝癌CEA多升高明显。

小结考试特点:①笔试阶段小考;②考试特点:广而浅,要求少;③对策:结合笔试复习,重点掌握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病因与发病机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80%由病毒引起(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少数患者由细菌致病(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

二、临床表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类型有A.普通感冒:咽痛、流泪、头痛等B.急性病毒性咽喉炎:咽痒、声嘶、咽痛C.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咽痛+疱疹D.急性咽结膜炎:咽痛+眼结膜充血E.急性咽扁桃体炎等:高热+咽痛+扁桃体肿大三、辅助检查1.血液一般检查 N增多为细菌;L增多为病毒感染2.病原学检査咽拭子培养四、诊断与鉴别诊断症状、体征+X线+细菌培养=诊断鉴别诊断:流行性感冒:卡他轻、全身重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咳痰重+呼吸音异常五、治疗治疗以加强一般治疗、结合对症治疗为主,注意防止合并细菌感染。

急性期应注意与周围其他人适当隔离以防扩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病因与发病机制吸烟为最主要因素,感染为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他包括空气污染,氧化应激,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

二、临床表现慢性咳痰喘+桶状胸+语颤减弱{过清音+呼气延长}并发症:呼衰+自发性气胸+肺心病三、辅助检查略四、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吸烟史+上述症状和体征+FEV1/FVC<70%鉴别诊断:主要是哮喘五、治疗稳定期:戒烟+支气管扩张剂+祛痰+ICS+氧疗加重期:控制感染+扩管+氧疗+祛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1)慢性支气管-肺疾病 COPD最多见。

(2)胸廓运动障碍严重的胸廓或脊柱畸形等。

(3)肺血管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4)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二、临床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缓解期)原发病症状为主+肺动脉高压(P2>A2+三尖瓣杂音+剑突下波动)和右室肥大症(颈V充盈+双下肢水肿)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加重期)呼衰+右心衰3.并发症(1)肺性脑病为首要死亡原因。

(2)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为最常见并发症,呼酸为主。

(3)心律失常房性为主(4)休克(5)消化道出血隐血阳性、黑便、呕血等。

(6)其他三、辅助检查(略)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新要点病史、体征+呼衰+心衰(右心室肥厚)2.主要鉴别诊断(1)冠心病(2)心脏瓣膜病五、治疗1.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关键)+纠正呼衰+纠正心衰(先控制感染改善呼吸,若无效再纠正)2.缓解期呼吸锻炼(腹式呼吸运动+缩唇呼吸)+增强机体免疫力+氧疗支气管哮喘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各种变应源发病机制1.变态反应机制2.气道炎症机制(最重要机制)3.神经调节机制二、临床表现1.症状发作性伴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困+日轻夜重2.体征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弥漫性哮鸣音。

严重发作者呈强迫端坐位,甚至出现发绀、心率增快、肺性奇脉、胸腹反常运动等。

三、辅助检查(略)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哮鸣音。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致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列三项至少一项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③昼夜PEF变异率≥20%。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4)条或(4)+(5)条者,即可诊断。

临床分期(1)急性发作期指哮喘的症状突然出现或加重,伴有呼气流量显著下降,多因接触变应原、运动或治疗不当诱发。

(2)慢性持续期无明显急性发作但有一定的喘息、胸闷症状。

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分级轻度、中度、重度及危重发作。

五、治疗1.治疗目标长期控制症状,预防未来风险的发生,保证患者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活、工作或学习状态。

2.减少或避免接触危险因素3.药物治疗:β2受体激动剂+茶碱+抗胆碱药物+激素+白三烯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略)二、临床表现寒战、高热+咳嗽、咳痰+呼困+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三、辅助检査血象升高+痰涂片/培养(可确诊)+X线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同前2.主要鉴别诊断(1)肺结核(2)肺癌(3)急性肺脓肿五、治疗抗感染(首选青霉素G)+对症(降温、止咳、祛痰)肺炎支原体肺炎一、病因与发病机制肺炎支原体二、临床表现乏力、咽痛、头痛+刺激性干咳+咽部充血+淋巴结肿大三、辅助检査白细胞略高+X线浸润影+冷凝集试验阳性+支原体抗体阳性四、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症状+X线+冷凝集试验阳性五、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症止咳肺结核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结核杆菌二、临床表现午后低热、盗汗、乏力+干咳或咯血+呈浊音+呼吸运动减弱三、辅助检查X线检査(渗出性、干酪样、空洞、纤维钙化)+结核菌检査(痰涂片、痰培养)+结核菌素(PPD)试验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程序临床可疑病例筛查→诊断肺结核→判断是否活动期→是否排菌者→明确是初治还是复治→判断是否耐药2.诊断要点症状、体征+X线+痰涂片3.结核病分类五、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治疗过程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两个阶段。

慢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除原发病表现外,主要为呼吸困难、发绀及神经精神症状。

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代谢紊乱。

积极处理原发病,去除诱因。

维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防治并发症。

心力衰竭1.基本病因(1)原发性心肌损害(2)心脏负荷过重2.诱因(1)感染最主要、最常见诱因,尤其是肺部感染。

(2)心律失常常见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3)血容量增加如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如劳累、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暴怒等。

(5)治疗不当以洋地黄类强心剂应用不当为常见。

(6)其他并发其他疾病。

慢性心力衰竭辅助检查BNP+超声心动(诊断心衰最有价值的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治疗原则和目标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及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

利尿、强心、扩血管。

急性心力衰竭一、临床表现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休克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病史、症状与体征。

2.严重程度分级Ⅰ级:无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

Ⅱ级: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肺部可闻及湿啰音面积不超过50%,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胸片可见肺淤血。

Ⅲ级:有严重的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严重肺水肿,肺部可闻及湿啰音面积超过50%。

Ⅳ级:心源性休克。

三、治疗端坐吸氧腿下垂,强心利尿打吗啡,血管扩张硝普钠。

心律失常——过早搏动一、病因:生理+器质性心脏病+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其他二、临床表现(略)阵发性心动过速PS:不管何种心律失常只要低血压,休克,心绞痛等,都除颤心房颤动1.临床表现: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整+f波2.治疗:纠正原发病+抗凝+转复心率(胺碘酮+电复律)+控制心室率(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高血压病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饮食(高钠、低钾)+超重和肥胖+饮酒+精神紧张二、临床表现原发性:头晕、头痛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mmHg+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危险度—很高危和高危最易考到四、治疗原则与目标1.治疗目的降低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与死亡的总体风险。

2.治疗目标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降压①一般:<140/90mmHg,如果耐受,还可降低;②>65岁:收缩压<150mmHg,如果耐受,还可以降低;③伴有肾病、糖尿病和冠心病一般<130/80mmHg;④脑卒中后:<140/90 mmHg。

治疗1.治疗原则与目标①2级高血压及以上患者;②合并糖尿病,或已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者;③血压持续升高,非药物治疗后血压未达标者;④危险分层属于高危或极高危的患者。

2.非药物治疗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3.药物治疗(1)降压药治疗原则:小剂量+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2)常用降压药物分类利尿剂+β-R+CCB+ACEI/AR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表现——胸骨中上部疼痛(一)稳定型心绞痛(二)不稳定型心绞痛:近1~2个月内新发生心绞痛(三)急性心肌梗死辅助检査心电图检査+X线+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与鉴别诊断典型心绞痛的发作特点+心电图ST-T改变+DSA明确治疗治疗原则: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降低心肌的耗氧,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及死亡。

发作时治疗硝酸甘油:0.5mg置于舌下含化缓解期的治疗硝酸酯类+β-R+CCB+(阿司匹林/氯吡格雷)+ACEI/ARB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发病机制:使冠状动脉血供中断二、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1)疼痛胸痛为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2)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3)低血压和休克(4)心力衰竭(5)胃肠道症状三、辅助检查1.心电图检査心电图进行性、动态性改变,有助于诊断、定部位、定范围、估计病情演变和预后。

2.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了解心室壁的运动3.放射性核素检查4.实验室检査: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K-MB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有冠心病病史及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2)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的特征性及动态性ECG改变。

(3)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演变特点。

具备以上3条中的任意2条,即可确诊。

五、治疗——治疗原则(1)强调及早发现,及早住院,并加强院前处理。

(2)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

(3)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4)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

(5)防止猝死。

病毒性心肌炎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主要为柯萨奇A、B组,其他有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和HIV病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