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
供应链的概念
1.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链结构模式。
2.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3.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五个领域,需求,计划,订单交付,供应,回流。
两个平台,是指对供应链全过程提供物流支持和信息支持的平台。
4.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5.传统管理模式:质量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成本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时间是企业的发展之源。
6.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增加企业投资负担;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7.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企业节点看做一个整体,是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的过程;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之处是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各自为政或者是简单的业务衔接;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实现高水平的客户服务,而不是仅仅通过传统的业务合同实现企业之间的链接。
8.供应链的基本思想:“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非核心业务一般采用外包的方式分散业务伙伴,并与业务伙伴结成战略同盟关系,加强外包过程中的协调和管理;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一种合作性竞争;以顾客满意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供应链管理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这是信息流管理的先决条件;更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
供应商
制造商
仓储或配送中心 顾客
信息流
供应链结构示意图
物流
1、SCM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供应链的内涵
SCM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及其涵盖的物流看作一个整体,包括从供应商 到最终客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业领域过程涉及的一切要素
SCM的目标
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高水平的长期服务,而不仅仅是完成一定 的市场目标
2. 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
3. 供应链管理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给最终 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物流涉及企业之 间的价值流过程,是企业之间的衔接管理活 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
1.感测与识别技术
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 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
GPS在供应链管理的应用
1)车辆跟踪 。利用GPS和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 的实际位置,并任意放大、缩小、还原、换图;可以随 目标移动,利用该功能可对重要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
RFID的应用
2)在车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①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及交通管理。 ② 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系统。 ③ 营区、重要部门车辆管理。 ④ 城市车辆动态管理。 ⑤ 公共交通电子车票。 3)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① 铁路货运编组调度系统。 ② 集装箱识别系统。 ③ 邮件、邮包的自动分拣系统。
RFID在供应链上各环节中的应用
塑料制 造商
纸制品 制造商
包装制 造商
木材公司
化工产品制 造商(石油 公司)
宝洁或其 它制造商
沃尔玛或 第三方分 销中心
沃尔玛 商店
顾客需要 洗涤剂并 走进沃尔 玛商店
洗涤剂供应链环节
供应链复习练习题
名词解释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组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ERP:是通过支持和优化企业部和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和财务过程,以创造客户和股东价值的一种商务战略和一套面向具体行业领域的应用系统。
4.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为基础,针对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做出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5.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指企业能够开发独特产品、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其实质是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6.外包:是指企业将一些其认为是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外包给企业外部可以高度信任的专业服务机构,利用它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高企业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而自身专注于那些核心的、主要的功能或业务7.VMI采购模式(Vendor Managed Inventory):需求方只需要把自己的需求信息向供应商连续和及时传递,供应商根据需求信息预测未来的需求量,并根据这个预测需求量制定自己的生产计划和送货计划,主动小批量多频次地向需求方补充货物库存。
8.伙伴型供应商关系,是供应链管理中最高层次的合作关系,指各节点企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为着共同和明确的目标而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出发点是利用各自具备的能力形成优势互补,并共同实现供应链的战略目标和市场竞争力。
9.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TOC):在企业的整个经营业务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它阻碍了企业去更大程度地增加产销率,或减少库存和运行费,那么它就是一个约束10.延迟生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生产的延迟尽可能推迟产品的定制活动或物流活动的时间,来减小预估风险,使整个产品生产中不同产品需求的相同程序制作过程尽可能最大化,而对定制需求或最终需求体现个性化需求的部分的差异化制作过程尽可能被延迟。
供应链名词解释简答
供应链名词解释简答供应链名词解释简答1.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3.主体企业: 是指在供应链管理中占主动地位,对供应链的业务起主导作用,参与或退出都会使供应链产生明显改变,在本行业中也具有较强实力和行业地位,或者是拥有决定性资源的节点企业。
4.供应契约: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契约,减少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确保有效完成双方的订单交付,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绩效及每一个成员企业的绩效。
5.供应链合作关系:供需双方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一种战略性协议关系。
6.VMI(供应商管理库存): 是一种在制造商(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
7.MC(大批量定制): 通过高度敏捷、柔性和集成的过程,为每一个客户提供独立设计的产品和服务。
8.BPR(企业业务流程重构): 即重新构造管理的流程和与其相匹配的管理信息系统。
它是“为在反映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如成本、质量、服务和交换速度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对企业整个活动过程所进行的根本性重新设计”。
供应链名词解释跟简答题2017-04-09 15:32 | #2楼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知识点
供应链管理知识点一.名次解释1.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2。
供应链管理:是在整合利用资源的理念指导下,对从原始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供应链网络进行管理、协调和控制,使供应链网络能快速响应顾客需求,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提供合适数量的优质产品,进而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和成员企业利益的最大化3.库存:用于将来目的的当前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4.牛鞭效应: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的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5。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指由供应商按照预期需求以及事先达成的最高和最低库存水平,代表客户组织对客户的库存进行监督,规划和管理6.联合库存管理:Joint Managed Invetory 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着(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着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7。
物流:现代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供应链上各种物料,服务及信息从起始点到终点流动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的总称8.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形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模式9。
采购:(狭义)采购时企业购买货物与服务的行为(广义)采购是企业取得货物与服务的过程,它包括了企业为取得与自身需求相吻合的货物和服务而必须进行的所有活动10.供应商开发:企业寻找符合自身要求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关系的过程11。
供应商调查:供应商调查时在收集到潜在供应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并核实有关供应商在生产,质量,研发,财务等方面的实际能力的信息12。
供应链名词解释
供应链名词解释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通过协调供应链成员的业务流程,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和资金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3、效率性供应链: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的物料转换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并完成在供应链中的运输、配送等活动;4、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响应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知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等;5、动态用户约束点策略:企业必须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的需求,既能按订单生产,按订单组装、包装,又能按备货方式生产;这样的一种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对资源进行不同优化配置的策略成为动态用户约束点策略;6、需求变异加速放大现象:当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作出生产或供给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使订货量逐级放大,达到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将实际需求量变大了;7、曲棍球棒现象:即在某一个固定的周期,前期销量很低,到期末销量会有一个突发性的增长,而且在连续的周期中,这种现象会周而复始,其需求曲线的形状类似于曲棍球棒;8、双重边际效应: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为了谋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在独立决策的过程中确定的产品价格高于其生产边际成本的现象;9、供应契约: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契约,减少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确保有效完成双方的订单交付,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绩效及每一个成员企业的绩效;P7110、子网:j将表示厂家的节点分解成很多相互联系的小节点,这些小节点构成了一个网,成为子网;P9111、入点和出点:在网状模型中,物流作有向流动,从一个节点流向另一个节点;这些物流从某些节点补充流入,从某些节点流出;我们把这些物流进入的节点称为入点,把物流流出的节点称为出点;1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13、过程质量:基于供应链全流程的以并行工程为基础的质量思想,通过实施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达到零缺陷输入和零缺陷输出,实现基于“双零”的精细供应链目的;14、采购:用户为取得与自身要求相吻合的货物和服务而必须进行的所有活动;15、准时化采购:也叫JIT采购法,是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一种管理哲理;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16、CPFR:合作计划,是一种供应链计划与运作管理的新的哲理,它应用一系列的业务流程处理方法和技术模型,提供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和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的目的;17、子订单:订单通常是一个用户提出的订货要求,在同一个用户提出的要求中,可能有多个订单项,我们可以将同一个订单中不同的订货项定义为子订单;18、物流: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供应链上各种物料、服务及信息从起始点到终点流动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的总称,它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有机结合,以合理的价格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服务;19、供应链响应周期:是指整个供应链从接到客户订单到最终交货的时间间隔;20、物流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21、生产计划:是一种根据当前生产系统的状态和未来情况作出的对生产过程的模拟,用计划的形式表达模拟的结果,并且用计划来驱动生产的管理方法;22、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在制造商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课获得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有供应商管理库存;23、非中心化库存控制:是把供应链的库存控制分为三个成本归集中心,即制造商成本中心、分销商成本中心和零售商成本中心,各自根据自己的库存成本优化作出优化的控制策略;24、中心化库存控制:是将控制中心放在核心企业上,由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系统的库存进行控制,协调上游与下游企业的库存活动;25、供应链的级库存:供应链的级库存=某一节点现有库存+转移到或正在转移给其后续节点的库存。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供应链管理1.供应链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供应链管理定义: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3.供应链管理包括的五个领域(需求、计划、订单交付、供应、回流)及两个支持平台(对供应链全程提供物流支持和信息支持的平台)。
4.基本职能和辅助职能(了解):基本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等,而辅助职能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
5.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2)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3)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4)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5)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6)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7)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8)反向物流(回流)管理9)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等。
6.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供应链管理的优势/为什么要实施供应链管理)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
是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的过程2)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3)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是单个企业的运作4)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实现高水平的客户服务,而不是仅仅通过传统的业务合同实现企业之间的连接。
《供应链》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第一章1、供应链的内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于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制成半成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链结构。
2、供应链的网络结构特性第一,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特征;第二,供应链网络的结构表现为双向性;第三,供应链网的结构呈多极性;第四,供应链网的结构是动态的;第五,供应链具有跨地区的特性。
3、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涵、主要领域(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通过协调供应链成员的业务流程,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物料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的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也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2)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有五个,需求计划,物流供应,逆向物流。
第二章1、供应链推拉运作模式(1)推式供应链:所谓推式供应链,是指供应链的运作以制造商为核心,制造商依据对市场的长期预测以及产品库存水平有计划按顺序的将最终产品推向终端客户推式供应商。
(2)拉式供应链:拉式供应链是指供应链的运作以最终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依赖预测组织生产,要求整条供应链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最终为了实现定制化服务。
2、供应链行业匹配模式3、战略定价的准则定价准则一:用需求导向代替成本导向定价;定价准则二:用差别定价代替统一定价;定价准则三、:把产品留给最有价值的客户。
此外,在进行战略定价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价格的可变性,二是合理性和接受性,三是诚实性是议价和折扣。
第三章供应链构建的原则: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2.简洁性原则3.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4.协调性原则5.动态性原则6.创新性原则7.战略性原则供应链网络设计的影响因素:1.战略因素2.技术因素3.宏观经济因素4.政治因素5.基础设计因素6.竞争因素7.顾客响应时间和当地设施8.物流和设施成本第四章组织结构设计概念:组织结构设计,是通过对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确立企业某一阶段的最合理管控模式,实现组织资源价值最大化和组织绩效最大化。
供应链管理是什么意思
供应链管理是什么意思供应链管理是什么意思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商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供应商、承运人、仓储设施、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下面是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以便将顾客所需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最低。
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4个领域,即供应、生成计划、物流和需求,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的生成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以互联网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计划、物流(主要指生产物流)和需求来实施的。
在以上4领域的基础上,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划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
其中,职能领域主要包括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而辅助领域主要包括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等。
由此可见,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只是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之一。
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外,供应链管理还包括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等合作伙伴的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管理等内容。
三、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横向一体化”又称水平一体化或整合一体化,是指企业收购或兼并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以扩大经营规模的策略。
“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强调企业狠抓核心资源,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助于保持和强化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系统思想系统思想强调把供应链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由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构成的一些分离的功能模块。
(三)合作性竞争合作性竞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与过去的竞争对手相互结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成果共享;二是将过去由本企业生产的非核心零部件外包给供应商,双方合作,共同参与竞争,这实际上也提现出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效应。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第⼀章⼀.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户连成⼀个整体的功能⽹链结构。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以核⼼企业为中⼼的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低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包括⼯作流、实物流、资⾦流和信息流等均⾼效率地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上。
三. 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1.制定供应链管理实施战略;2.确定采⽤推动式或拉动式的供应链;3.确定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战略;4.建⽴有效的绩效测量与评价体系;5.把供应链管理看成企业间资源集成的桥梁。
四.制定供应链管理实施战略1.在企业内外同时采取有⼒措施从企业内部来看,主要是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从企业外部来看,合作概念的发展已拓展到了以前是竞争对⼿之间的合作2.充分发挥信息的作⽤因为市场的急剧变化,故⽽需要掌握⽤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知彼。
3.供应链企业的组成和运⾏从竞争⾛向合作,从互相保密⾛向信息共享,实际上会给企业带来更⼤的利益。
4.计算机、⽹络技术及⼤数据技术的⼴泛应⽤5.⽅法论的指导我们强调要实现全企业的整体集成,对每⼀时期每⼀项具体任务,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法。
6.标准和法规的作⽤要强化标准化组织,使其⼯作能不断跟上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各种标准能及时演进。
五.推动式和拉动式供应链1.推动式供应链推动式的供应链运作⽅式以制造商为核⼼,产品⽣产出来后从分销商逐级推向⽤户。
分销商和零售商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各个企业之间的集成度较低,通常采⽤提⾼安全库存量的办法应对需求变动,因此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量较⾼,对需求变动的响应能⼒较差。
2.拉动式供应链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产⽣于最终⽤户,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度较⾼,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
供应链管理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2、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关系:三者关系密切相关,只有信息流很好地指导了物流,才能保证资金流的正确。
资金流正确的反馈信息反过来又能很好地指导物流。
这样不断的循环,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才能得到更好的配置。
3、供应链的类型:推式供应链、拉式供应链、有效性供应链、反应性供应链、集成供应链、分散式供应链、敏捷供应链。
4、供应链的作用:消除重复、浪费与不确定性增加竞争优势。
快速了解客户反应,充分发挥企业竞争能力。
5、供应链管理层次:战略层次 ---------- 计划层次 ------- 实施层次6、供应链发展趋势:由于供应链在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它的关注越来越多,这促进了供应链的发展,供应链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把握这些潮流并顺应他们,才能更好的做好现在和未来的供应链。
第二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与管理1、分散供应链的特点:利益冲突,独立决策;信息共享不足;缺乏信任2、牛鞭效应: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
(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3、供应链绩效管理:是指从供应链整体出发,为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开发供应链系统的各种潜能,顺次完成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价、绩效反馈等过程,以提高供应链整体及成员绩效而进行的管理。
4、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SCOR 模型帮助企业诊断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绩效评估,确立绩效改进目标,并促进供应链管理的软件开发。
供应链管理重点马士华
导论1. 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
2.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3■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①主要领域:需求、计划、订单交付、供应、回流;②支持平台:对供应链全程提供物流支持和信息支持的平台;③基本职能: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④辅助职能: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4. 供应链管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变化一企业机会成本增加一实行业务外包一企业间交易成本增加一企业间合作与联盟一供应链管理。
5■传统与现代供应链管理区别:①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② 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③对所有相关企业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④强调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⑤供应链管理的协调与激励机制。
6■供应链运作的协调与协同:①供应链的核心机制是“竞争一合作一协调”,其中协调是供应链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②对供应链协调的研究(买方一卖方协调、生产一分销协调、库存一分销协调、供应链网络结构中物流过程的协调、基于In ternet的供应链协调机制)。
7.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1. “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
2.非核心业务一般应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并与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
3.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
4.以顾客满意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
5.供应链管理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
6.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这是信息流管理的先决条件。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老师画的重点)
名词解释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终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的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3、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4、CPFR(合作计划、预测和补给)的概念CPFR是一种供应链计划于运作管理的新的哲理,它应用一系列的处理和技术模型,提供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合作和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和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的目的.5、供应链同步运作的概念供应链同步运作是指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协调地运作,使得整个供应链降低运作成本、缩短响应周期,以达到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6、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概念VMI是一种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增加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地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7、需求变异放大效应的基本思想(若考其概念也就答下面的)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二、填空1.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五个领域):需求、计划、物流、供应、回流.2。
第一章导论简答题供应链是围绕核心...
第一章导论简答题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通过协调供应链成员的业务流程,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物料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3.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五个领域:需求、计划、物流、供应、回流。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
供应链管理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 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满足需求来实施;以信息共享为平台。
4.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①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②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
③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之处是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各自为政或者是简单的业务衔接。
④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实现高水平的客户服务,而不是仅仅通过传统的业务合同实现企业之间的往来。
5.有效用户响应与快速用户响应的区别。
有效用户响应与快速用户响应分别基于不同行业的策略研究。
有效用户响应是在(美国食品业)兴起的一种供应链策略。
其主要观点是:不断降低供应链的成本,通过企业间的密切合作而给用户更大的利益与更有效的响应。
快速响应则是在(美国纺织与服装行业)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观点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销售的运行时间与库存数量,以提高对于用户的快速响应性。
这两种策略各有侧重,有效用户响应侧重有降低成本,而快速响应则侧重于缩短时间。
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户连成⼀个整体的功能⽹链结构。
它不仅是⼀条连接供应商到⽤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链,⽽且是⼀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包装、运输等过程⽽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般来说,构成供应链的基本要素包括1、供应商供应商指给⽣产⼚家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企业。
2、⼚家⼚家即产品制造业。
产品⽣产的最重要环节,负责产品⽣产、开发和售后服务等。
3、分销企业分销企业为实现将产品送到经营地理范围每⼀⾓落⽽设的产品流通代理企业。
4、零售企业零售企业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企业。
5、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即上述企业之外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
其中批发、零售、物流业也可以统称为流通业四个流程供应链⼀般包括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流通四个流程。
四个流程有各⾃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流通⽅向。
物资流通这个流程主要是物资(商品)的流通过程,这是⼀个发送货物的程序。
该流程的⽅向是由供货商经由⼚家、批发与物流、零售商等指向消费者。
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理论都是围绕产品实物展开的,因此⽬前物资流程被⼈们⼴泛重视。
许多物流理论都涉及如何在物资流通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将货物送出去。
商业流通这个流程主要是买卖的流通过程,这是接受订货、签订合同等的商业流程。
该流程的⽅向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
⽬前商业流通形式趋于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店铺销售、上门销售、邮购的⽅式,⼜有通过互联⽹等新兴媒体进⾏购物的电⼦商务形式。
信息流通这个流程是商品及交易信息的流程。
该流程的⽅向也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
过去⼈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看得到的实物上,因⽽信息流通⼀直被忽视。
甚⾄有⼈认为,国家的物流落后同它们把资⾦过分投⼊物质流程⽽延误对信息的把握不⽆关系。
供应链管理
第二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3.VMI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4.JMIJMI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5.QR快速反应是指通过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销售时点以及订货补充等经营信息的交换,用多频度、小数量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以实现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种供应链物流管理方法。
6.ECR有效客户反应是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以业务伙伴方式紧密合作,了解消费者需求,建立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系统。
二、填空题1.网链结构,用户,用户的用户2.快速响应市场3.稳定的供应链,动态的供应链4.平衡的供应链,倾斜的供应链5.有效性供应链6.反应性供应链7.供应链和供应链8.前馈的信息流,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9.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10.全球网络供应链管理11.计划,物流,供应,回流12.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物流质量最优化13.物流14.信任和相互合作15.纵向,横向三、不定项选择题1.C 2.B 3.ABCD 4.B 5.ACDE 6.ABDE 7.ACDE 8.ABDE 9.C 10.ABCD四、简答题1.试举例比较传统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供应链一般包括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四个流程。
四个流程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流通方向。
物资流通这个流程主要是物资(商品)的流通过程,这是一个发送货物的程序。
该流程的方向是由供货商经由厂家、批发与物流、零售商等指向消费者。
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理论都是围绕产品实物展开的,因此目前物资流程被人们广泛重视。
许多物流理论都涉及如何在物资流通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将货物送出去。
商业流通这个流程主要是买卖的流通过程,这是接受订货、签订合同等的商业流程。
该流程的方向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
目前商业流通形式趋于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店铺销售、上门销售、邮购的方式,又有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购物的电子商务形式。
信息流通这个流程是商品及交易信息的流程。
该流程的方向也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
过去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看得到的实物上,因而信息流通一直被忽视。
甚至有人认为,国家的物流落后同它们把资金过分投入物质流程而延误对信息的把握不无关系。
资金流通这个流程就是货币的流通,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必须确保资金的及时回收,否则企业就无法建立完善的经营体系。
该流程的方向是由消费者经由零售商、批发与物流、厂家等指向供货商。
构成和定义一条供应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实现自己的利润。
它包括所有与满足客户需求相关的环节,不仅仅是生产商和供应商,还有运输、仓储、零售和顾客本身。
客户需求是供应链的驱动因素,一条供应链正是从客户需求开始,逐步向上延伸的。
例如,当一个顾客走进沃尔玛的商店去买洗发水,供应链就开始于这个顾客对洗发水的需求,这个供应链的下一阶段是沃尔玛、运输商、分销商、P&G生产工厂。
一个供应链是动态的,并且包括在不同阶段之间流动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每一个阶段执行不同的过程并且与其它阶段互相作用。
沃尔玛提供产品、价格信息给顾客,顾客付款获得产品,沃尔玛再把卖点信息和补货信息给配送中心,配送中心补货给沃尔玛,分销商也提供价格信息和补货到达日期给沃尔玛。
同样的信息,物料,资金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发生。
供应链管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代表着始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实体配送的形成和对企业物流出货方的关注而产生演变的第三阶段。
五六十年代大量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系统概念所具有的潜在性,关注系统总成本并通过分析交易细节来达到最好的或最低的实体配送系统的成本。
如我们所知,随着运输业与金融机构管制的解除,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变革的年代,同时技术革命也在进行着。
80年代,物流或整合物流管理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运用,最简单的物流构成就是实体配送的出货物流加上进货物流。
对运输业解除管制,能够将大型托运人的进货运输和出货运输结合起来,通过减少空回程车来降低承运人的运输成本,从而降低承运人的运费。
同时,进货物流中的原材料和物资的全球采购越来越重要,由此而导致全球运输受到关注,全球运输意味着对生产计划的特殊挑战,他与出货物流系统的配合是成功的关键来源考试大网。
确切地讲,直到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管理这一术语在引起许多企业高级管理层的注意。
他们认识到供应链的方法能够增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改善股东权益。
依照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
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原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可被称为“上游环节”;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可称为“下游环节”。
上游环节增值活动的中心是产品生产,与产品的技术特性密切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满足顾客,与市场紧密相联。
任何企业都只能在“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上拥有优势,而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优势,在某些价值增值环节上本企业拥有优势,而在其余的环节上其他企业可能拥有优势。
为达到“双赢”乃至“多赢”的协同效应,企业之间彼此在各自的关键成功因素――价值链的优势环节上展开合作,可以求得整体收益的最大化,这就是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原动力,而循着价值链上溯、以原材料及产品供应和业务外包为特征的企业间的纵向联盟即可称为“供应链”或“供应链网络”。
基本体系或总成本概念仍然是物流概念的基础,但价值链概念已经成为企业竞争性分析与战略的工具。
出货物流与进货物流是价值链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为企业客户提供价值并使企业财务具有生存能力。
其他有关销售、生产与物流的整合同样是价值链的重要方面。
前面已经提到,供应链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并成为组织机构在全球市场更具竞争力的关键。
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通过各种中介公司有效地将供应商的产品流或物资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输送到用户的渠道,或是联结卖方和最终用户的物流网络系统。
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扩展代表了物流概念在逻辑上的延伸。
应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术语被个人和组织所运用,有些术语比“供应链管理”更恰当、全面和先进。
这些术语包括需求链管理、需求流管理、价值链管理、价值网络和同步管理。
有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太局限于物资和原材料,没有强调对成品的需求。
本文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广泛和全面的,需求和价值与供应链的物流是同步相关的。
1.库存循环库存的部署策略?安全库存的部署策略?季节库存的部署策略?2.运输运输方式的选择如何?路径和网络选择如何? 自营与外包? 反应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权衡?3.设施工厂、配送中心如何布局? 设施能力(灵活性和盈利性)大小? 如何选择生产方式?是按订单生产还是按库存生产? 如何选择仓储方式? 反应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权衡?4.信息推动型抑或拉动型? 如何进行供应链协调与信息共享? 需求预测与整合计划的准确性如何提高? 技术工具如何选择? 反应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权衡? 在产品种类增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顾客要求增加、供应链所有权分裂、全球化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供应链战略的变动灵活性?如何才能保证供应链战略和竞争战略相匹配?任何一家公司要想成功,其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必须相互匹配。
竞争战略设计用来满足顾客的目标,与供应链战略旨在建立供应链能力的目标之间要相互协调一致。
竞争战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需求的确定性。
如图四所示,我们可以把竞争战略图谱分为四类:确定的需求、高需求确定性、一定的需求确定性、需求确定性低。
产品生命周期和预测准确度对需求的确定程度也有影响。
一般来说,新产品上市时,需求确定性最低,随着产品销售逐步成熟,需求确定性会增加,销售预测的准确性也会相应地增加。
而对供应链战略而言,根据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平衡,其图谱也可以分为四类:高反应能力、一定反应能力、一定盈利水平、高盈利水平。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战略匹配带”,对于盈利性供应链和反应型供应链采取不同的策略。
选择合适的战略视角和广度一条供应链可能由多个供应链阶段组成,供应链战略的视角和广度必须做到最优选择,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利润的最大化。
如图五所示,全球供应链战略的视角和广度可以分为四类。
1.公司内、经营部门内范围:最小局部成本的观点。
这是战略匹配的最小范围。
在中国许多快速成长的企业中经常可见,典型表现是不同产品线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队伍和后勤系统,即使客户资源大部分是共享的。
2.公司内、职能部门内范围:职能部门成本最小化观点。
战略匹配范围扩展到供应链某个阶段的所有职能部门。
如销售经理能够不仅考虑运输成本,而且考虑仓储及其他供应链成本。
尽管采用卡车运输每件产品可以节约4元,但仓储和库存成本要增加8元,而采用快递每件产品运费6元但无需额外的仓储成本,销售经理仍会选择快递。
3.公司间、职能部门间的范围:供应链剩余最大化的观点。
供应链剩余即供应链中所有公司共享的总利润。
与公司内范围相比,公司间范围引起的供应链剩余会更大。
这个结果会使供应链或者通过共享额外剩余来增加利润,或者通过将部分剩余转移给顾客而降低价格,这使供应链更具竞争力。
4.公司间、职能部门间的战略范围。
在今天看来,这是必须的,因为竞争领域从公司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公司在供应链的伙伴可能决定公司的成败。
它要求公司以整条供应链为背景,来评价其每项行动,这个宽广的范围使供应链各个阶段共享的剩余规模更大。
全球商业世界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战略之间的竞争在当动态变化的商业社会中,基于价格和商品的传统竞争方式已经不是真正的竞争能力。
仅仅在生产和销售做到最好是不够的。
什么是真正的竞争力?以合适的成本生产合适的产品,并按照客户要求在正确的时间送到正确的地点。
这是一个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的世界。
我们知道,沃尔玛、戴尔等公司利用其出色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成为市场领导者。
当我们的企业走出国门时,也必须借鉴这些企业的经验,快速适应全球化的竞争。
物流发展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物流前期。
物流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场所互不联系地分别进行。
只是按生产和销售部门的要求进行保管和运输。
第二阶段:个别管理期。
物流成本意识的出现期。
这一时期只有保管部门或发货部门在努力降低成本。
第三阶段:综合管理时期。
作为一项独立业务开始建立物流管理部门,采取措施综合解决各种物流功能的优化组合问题。
这里生产和销售是物流的前提。
第四阶段:扩大领域时期。
物流影响生产和销售的阶段。
对于生产部门来说,应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从物流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物流效率、统一包装规格、生产计划的灵活性等方面提出要求;对于销售部门,则在接受订货的计划性、订货的数量单位及交货期限等方面提出要求。
在这一阶段,追求"第三利润源泉"的企业增多,过去曾把这一阶段视为终极阶段。
第五阶段:整体体制时期。
物流进入小批量、多品种发货的新时代。
为创造新的物流形象,整个公司必须取得共识。
这一阶段多建立以生产和销售人员为委员,以负责经营的主要领导为委员长的委员会制度。
建立起这样的制度之后,物流就成为生产和销售本身的一项内容。
物流部门则只要运用物流知识和物流信息建立物流系统即可。
第六阶段: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时期。
作为第一步,首先将不同商品的售出情况、发货及脱销情况,库存及进货情况与销售、生产计划进行比较,将现有库存与基准库存量(库存计划)进行比较,定期进行这一工作。
找出计划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并据以提出解决方案,修订生产计划和与之相关的采购计划及其以生产、销售计划为前提的物流计划。
这种修订是各个时期与销售状况相适应的,包括生产和物流的整个企业运作的修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立以物流信息为核心的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