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全面开放下银行制度的完善
中国全面放开金融市场的原因
中国全面放开金融市场的原因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逐渐走向全面放开的趋势,在国家加快金融改革的推进下,金融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种放开的趋势是基于国家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考虑,旨在建立更加健康、灵活、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中国金融业不断发展,提升国家的金融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全面放开金融市场的原因,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动因。
一、国家发展需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金融市场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改革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首先,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开放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金融工具和渠道,以支持创新和科技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商业信贷和融资效率。
此外,金融市场的开放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促进市场竞争和改革创新,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二、市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市场对金融市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大环境下,金融市场需要更加多元化、开放化和高效化。
首先,金融市场的开放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渠道,帮助投资者有效分散风险、提升资产配置效果。
其次,金融市场的开放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工具,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金融市场的开放也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业务发展机会和空间,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竞争力。
三、国际竞争压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金融市场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
为了提升国家的金融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不得不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步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机制,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特别是,在数字金融和智能金融的大势下,各国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和布局,中国必须加快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态势,保证中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成为了国家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从传统银行向现代金融机构的转变,逐步实现了规模扩大、业务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一、变革历程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中国的银行业处于全国一元化管理的状态,银行的业务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主要进行存贷款业务,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改革,开始向现代银行制度转型,引入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例如利率市场化、分行制度改革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市场化改革: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完善了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推进了资本市场化进程。
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国际化业务,与国际知名银行开展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商业成就。
3. 加入WTO后的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进入了全球金融市场。
在加入WTO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银行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为此,国有商业银行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例如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服务水平、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等。
这些改革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4. 跨境并购与国际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了跨境并购与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通过与国际知名银行的合作,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的经营经验和先进技术,也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了众多分支机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金融机构。
二、发展趋势1. 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20 年第 6 06 期 ( 双月刊 )总第 2 4 6 期
维普资讯
是, 利用外资银行 的国际专长和网络并不是我们
时 间内设立众 多的 网点 ;从经 济效益 的角度考 虑, 他们也不会这样做 。在零售业务中 , 由于历史 的原因 ,中资银行 占有绝 对 的优势—— 网点 多 , 设立早 , 人员本地化 , 熟悉业务 。 普华永道曾经对
鲁注 雌年增加 4 十螂}陶卅费 I i
冉抖固和中圃居民擒擞田件 睦和醉老盎辉 盒 瞌船孬
刈干 中外 台赘 寿隆 公司 的 外
右购买 中同_商银行 1%左右的股份。 T 0 外资金融机构银行通过参股 中资金融机构 ,
可以充分利用其现有 的网络和客户资源 , 按照 自 己的思路对 中资银行进行改造 , 扩大市场的渗透 能力 , 实现 自己全球布局的战略意图。汇丰控股 主席庞约翰 (onB n ) , Jh od 称 汇丰 银行 持有交通 银行股权对两家银行来说都是一个重要举措 。可 以看出 , 资银行决不是 “ 外 白求 恩 式 的共 产 主 义 战士”,它们更为看重 的是中国银行业 的高额垄 断收 益 和庞 大 的且 在 飞速 成 长 中 的市场 份 额 。但
务领域存在一定劣势。外资银行 劣势就是中资银
行的相对优势 。中资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一大
外硗方
苏格兰 皇家银行
淡 马锡
金飙 ( 美元 )
3 亿 1
3 亿 l
持有股权
1% 0
l 0%
优势就是我们有众多的营业 网点。目前工商银行
有 28 . 万个营业 网点 、2万名员工 ;建设银行有 4 2 万个营业 网点 、l . 4 3 万名员工 ; 构最少 的中国 机 银行也有近 1 3万个网点和 2 万名员工 ; 0 规模最 庞大的农业银行有 5 多个 网点 , 万 员工总数则达 到5 0万名 以上 。在零售业务领域 , 国有商业银行 的营业 网点是外资银 行无法超越的。外资银行在 刚刚进入 中国金融市场时 , 能否盈 利 , 利多 少 , 盈 都是未知数 , 不可能盲 目扩张营业 网点 。中资银 行正好 可以利用 自己 的网点优势 ,加大 营销力 度 , 占市场 , 抢 提高市场份额 。 三、 客户流失 : 引发经营战略调整 外资银行进入 中国 , 明确 的经营 目标 。许 有
金融业全面开放后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探究
金融业全面开放后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探究摘要:金融业的开放是各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它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给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国应该抓紧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去保证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安全。
关键词:金融开放金融安全金融监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在分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成果的同时, 也使金融开放中的金融安全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所谓金融安全, 简而言之, 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 凡是与货币流通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它的范畴。
具体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金融体系的安全, 其次是金融发展的安全。
一、在金融开放后,有许多因素威胁着一国的金融安全首先:一国的经济实力与其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
当代金融危机的典型特征是影响面广,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一国的经济实力强可以使其在面临金融危机时有足够的经济和行政资源来抵御金融危机对本国金融体系的冲击,政府有足够的实力对本国的金融体系进行调控来保障本国经济的正常运行。
一国的金融体系完善也有助于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危害。
其次:一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一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极大地影响着其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
当前虽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当前发达国家仍然掌握制定国家经济规则权力,在很多国际事务中发展中国家没有话语权,这大大减弱了发展中国家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第三:金融开放后,国际游资的涌入对一国的金融安全也照成极大威胁。
在国际游资的冲击下,市场的剧烈波动必然影响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市场恐慌,出现资本大量外逃,其结果导致汇率和股票价格的全面大幅度下跌。
快速流出的热钱会使股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破灭, 并将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 效应和金融加速器效应影响消费和投资, 最终拖累整体经济增长。
中国金融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金融改革的历史与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也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从最初的传统金融模式到现在的市场化体系,中国金融改革可谓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历程。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来探讨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一、历史中国金融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的时代。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开始思考如何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促进市场的发展。
1983年,中国央行成立,推动了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
在此期间,中国开始探索金融自由化的道路,逐步放开银行的业务范围,发展出更多的金融市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放开了对外贸易的门户,引进了大量的外汇和资本。
同时,中国央行开始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包括逐步引入市场化利率、制定金融管制法规、建立资本市场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市场体系。
二、现状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领域。
这些市场发展都日益趋于成熟,交易量和规模也不断扩大。
同时,中国的金融科技也在高速发展,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方式。
不管是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还是互联网金融产品,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创新的服务。
在那个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中国的金融市场表现出强劲的韧性。
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成长,一系列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组织得以成立,例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新开发银行(NDB),它们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促进了亚洲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
不过,中国金融市场也面临不少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金融监管不到位导致的金融风险。
过去几年间,一系列金融诈骗案件和投资风险事件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并引起政府和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
因此,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保障金融安全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国金融改革进程中亟需努力改进的领域之一。
三、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金融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历程。
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现状和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开展金融体系改革,不断探索适应中国国情和国际市场要求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
在实践中,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现状和未来。
一、改革发展的历程与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1979年,中国设立了国家银行,这是中国新时期金融体系建立的开端。
接着,中国于1984年试行了金融市场化利率率政策,并于1996年开始推行市场化汇率政策。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逐渐开放了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中国政府开展金融体系改革的成果也十分显著。
一方面,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试点利率市场化和试点保险公司股权开放等任务,不断加强对资本市场、汇市等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另一方面,中国还将人民币国际化视为重要战略,在推进区域金融市场建设和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合作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中国金融体系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金融市场仍存在部分不规范的现象,如违规交易、虚假挂牌等。
其次,一些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再次,金融风险也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金融市场遭受了一些重大的风险事件,如2015年和2016年的股市暴跌,2018年的“现金贷”等。
这些事件说明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体系还存在不足,需要更进一步地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三、未来改革方向和建议未来,中国金融体系改革需要在多个方面持续推进。
首先,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治理,保证金融市场更加稳健、有序、健康的发展。
其次,应加强金融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效率。
中国的金融体制与金融改革
中国的金融体制与金融改革金融体制是一个国家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总称,它不仅牵涉到金融机构的设置、调整和监管,也包括了金融市场的建设和运作。
中国的金融体制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这些改革旨在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金融体制的现状、金融改革的过程和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金融体制的现状中国的金融体制起源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至今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目前,中国的金融体制主要由央行、商业银行、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组成。
央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服务,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则提供资本市场和风险管理服务。
尽管中国的金融体制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金融风险难以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得不到充分的预防和化解。
其次,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效率相对较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有待加强。
此外,金融资源分配不均和金融服务的滞后性也是中国金融体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金融改革的过程和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和完善监管为主要目标。
其中,金融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资本市场改革以及金融机构改革是最核心的内容。
金融市场化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资金流动性得到大幅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和产品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拓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证券市场也得以发展壮大,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资本市场的规模得到了显著扩大。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解决金融资源配置不均的重要举措。
早期,中国的利率由央行严格管制,而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的形成机制开始逐步改变。
通过放开存款利率、逐步引入市场竞争,利率水平逐渐与市场供求关系挂钩,这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经济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流动和分配。
金融的改革改革开放下中国金融体系的变革
金融的改革改革开放下中国金融体系的变革金融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中国金融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与发展,并分析相关的政策举措。
一、改革开放背景下的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由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主导,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金融服务缺乏效率和创新。
为了适应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国开始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首先,中国引入了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
这一举措激发了竞争,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提升。
外资银行的加入不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其次,中国逐步推动国有银行的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股权激励措施,国有银行得以提高经营效率并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另外,中国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即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
这一机构的成立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为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发展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对外开放。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中国加快了外汇市场的开放步伐。
中国的外汇市场逐渐实现了汇率的市场化,人民币也被纳入了国际货币体系。
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促进了中国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
中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资者。
同时,中国也加快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
另外,中国还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创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也推动了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手段的变革。
三、金融体系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构建与金融业全面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
设 立 了 相 应 的监 管 部 室 , 自上 而 下 则 建 立了相应 会 、 ( 、 、 划 单列 ) 局 省 市 计 的体
制。
现实 运 行 情 况 是 :
所 走 过 的路 , 析 其 合 理 性 和适 应性 , 分 找
出 其 中非 合 理性 和 障 碍 性 , 以真 正 做 到 具 有 普遍 适应 性 和 前 瞻 性 ,这 无 疑 是 有 重 大 的理 论 意 义和 现 实 意 义 。
管部 和 非 银 行 金 融 机 构 监 管 部 , 自上 而 下 相 应 设 立 了省 局 , 分 局 、 ( ) 事 『 仃 县 市 办
处体 制 。 而 证 监会 和 保 监 会 则 分 别 负 责
强金融业 监管 , 防范金融风 险 , 更好地促
进 经 济 发 展 。 在 中 国 加 入 世 贸组 织 过 渡 期 即将 结 束 ,金 融 业 即 将进 入 全 面开 放
Isrn e Id s e ua r o ie) May cn it h v p erd i te pa t a o eai nua c n ut R g lt C mm t e. y r o y t n o fcs ae a p ae n h rci l p rt n l c o
化 ,世界 各 国 都 1分 注 重 建 和 完 善 金 一
融监 管体 制 , 范 金 融 监管 机 制 , 而 加 规 从
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1 市商业银 行应 定位为服 务地 方经 济、 . 城 服务 中小
我 国各 个类 型 的银行 在过 去 的改革 中分别 形成 自
监管 部门和当地政府 的合作 支持之 下 , 经过 近十年 的时
己的优势 , 比如 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于 国有企业和居民 , 股
间, 城市 商业银行通 过 资产置换 剥 离不 良资产 、 产 核 份制银行 服务于 中心城 市大客户 和居 民,大部分城市商 清
资 、 资 扩股等对 原城 市信用社 进 行改造 , 步建 立起 业银行则是通过地方政府 的支持而服务 于当地政府 。而 增 逐 符合现 代金融业发展 要求的制度 。在这个过程 中 , 各地 随着我 国整体改革的深入 和加入 WT O的要求 , 金融业开 方政府 为处 置城市商业 银行不 良资 产和历史 亏损 , 已经 放将使股份制改造并上市后 的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银 累计投入财力近 30亿元 。川 6 在经 营理 念上 面 , 各个城 市 行与外资银行争夺高端客户并且展开全方位 的竞争 。而 商业 银行坚 持“ 服务地 方经济 , 服务 中小企业 , 服务城 市 在这种竞争面前 , 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规模 、 市场竞争能
行、 股份制商 业银行 和农 村信用合作 社等金 融机构 的压
力 , 适 逢 19 又 9 7年 亚 洲 金 融 危 机 爆 发 , 加 引 发 了原 城 更
质 量同样 是整个银行体 系改革 的一个非 常重要环节 。本 文将 围绕城 市商业银行 面临的机遇 与挑 战 , 结合城 市商
大 问 题做 一初 步探 讨 。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 1
HA N I AN 兀 N ANC E
NO. , 0 7 120
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面临的若干金融监管问题
的金 融机构。检查 发现的违规金额 高达 77 亿元 , 20 60 比 04年高 3 .%。WT 13 O后过渡期结束后 , 银监会的市场准人监管将非常引人
注 日。20 年 i , 06 月 银监 会颁 布 了各种 机构 的准 人指 引 , 多少 是 这 对 现 有规 制 的完善 , 对 外资 银行 的准 入仍 然 非常 严格 。 目前 , 但 银
业银 行
为 了避免国内商业银行被外资绝对控股 , 避免受到国
由于其经营方针完全 由母行控制 , 事实 匕 是母行设立的“ 具 际资本尤其是投机资本的控制 , 国家规定了外资参股最高 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分行” 。母行常常根据需要 , 将境外劣 比例。 但近年来 , 我国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增资扩股 , 质资产转移到其独资银行名下 , 或要求其不合理地分担母 城市商业银行清产核资 , 一些商业银行上市融资 , 其股东 行的各种费用 , 用以转移利润 , 达到逃避税收等 目的。
监会 汁划在 2 0 06年底之前完成监管框架 的构建,出台关键监管规 章 , 并努力在 2 1 02年符合巴塞尔核心原则的有关要求。
5 巾国信 用卡 0
2 0 _ 0 6T 2
维普资讯
一
、
缺少低成本和来源稳定的人民币资金 , 如果 我 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金融监管面临的挑 壁垒。例如 :
维普资讯
蔗解
面临 的若干金融监 管问题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世昌 吴光伟
我国白加入 WTO以来 , 国际银行业的运行和监管环境发生 了
巨大 变化 。作 为发 展 中 国家 , 围近 年 来银 行 业开放 和金融 改革 的 我
银行业全面开放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和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其作相 应 的定 格 。 20 0 6年 1 1月 1 1日, 国务院公布 。 中华人 民共 和 T《 2 外 资银行 在取得 人 民币经 营权 后不 会建 立庞 大 、
国外 资 银 行 管 理 条 例》 该 《 例 》 2 0 , 条 自 0 6年 1 2月 1 的机构 网点 体系 ,它们 会更 多地 通过 网络银 行 展开竞 1
我 国 , 国际性 、 其 投机 性 、 新性 和 交 易技 术 复杂 性 的 品创 新能 力 、良好 的市场 营销 能力 和先进 的 资金运 营 创 经营 特点 , 我 国银行 业 带来 大 冲击 , 给 对我 国的金融 能力抢 占市 场 。
安全 构成潜 在 的风 险和威 胁 ; 另一 方面 , 国监管 当局 我
( ) 资银 行 发展将 对 我 国银行 业产 生 的挑 战 。 二 外
外 资银 行在 为金 融 市场 提供 更 多 的有 特 色 、高质 复 杂人 际关 系左 右 ,而恰 恰是 这点 使 中资银行 很 多能
量 的金 融服 务 的 同时 ,其 经 过 长期 探 索而 积 累 的高科 量 内耗 。 他 如 : 收入 、 特 的福 利 待遇 及 团 队精 神 其 高 独 技 产 品 、 进 技术 和管 理 经 验 、 融 创 新 能力 、 润 形 等都将 使 大量 精英 到外 资银 行 寻求 发展 。 先 金 利
宽 ,外 资银 行必 然将 有 限 的资 源用 于对 优 质 客户 的争
当银行 客 户转 移 到资 本市 场 ,银 行 的资产 负 债表
夺 。 长期看 , 从 随着 经 营 规模 的扩 大 , 资银 行 的竞 争 项 目的发 展将 放缓 。当资 本 市场 和证 券 市场 占有 大量 外
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对我国金融安全的理论思考
[ 中图分类号 ]F 3 [ 2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3 (0 8 6月 一0 6 3 0 4 63 20 )0 6 —0
维普资讯
学者通常是将其 放在 国家安 全和 国家经 济安全 的大框
架 内讨 论 的 ,主 要 是 通 过 金 融 危 机 层 面来 论 述 金 融 安
济的杠杆作用 ;最后 ,金融 体系能 够通 过 自身 的发展 具备抵御金融危机 、化解 金融 风险 ,以此能 实现经济
中之重 ,因此 ,金融安全 是我 国长期可 持续 的经 济发
展所 必须的前提条件 。
深 ,金融体 系对于实体经 济增 长 已经 显示 出重 要的作
用 。各种类型 的金融 机构所 提供 的金融产 品 ,已经逐
渐取代传统 的依 靠银 行存 、贷 款的投 、融 资模式 ,为
个人 、企业提供 了更多投 、融资选 择。
二 、金 融安全 概 念的界 定
1 金 融 安 全 的一 般 概 念 。金 融 安 全 的 概 念 , 国 外 .
[ 作者简介]舒 一 ,四川 大学经 济 学院 国民经济 专业 硕 士研 究生 。 四川 成都 6 06 104 王卓 ,中 国人 民银行 内江市 中心 支行 货 币信 贷 管理科 科 员。 四川 内江 610 400
革 的历 史 上 曾经 一 度 出 现 “ 放 就 乱 ,一 管 就 死 ” 的 一
、
安全 的金 融体 系对 于我 国
经济 可持 续 发展 的重 要性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趋势与政策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趋势与政策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加强了银行间竞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的金融改革。
近些年,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政策也越来越开放,这对于我国的金融行业和整个经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银行业作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银行业作为全球银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被外界所关注。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国内金融市场日益完善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力度加大,金融市场的体系不断完善,银行业也逐渐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目标,这也为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 金融领域的国际化趋势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巨头逐渐将目光转向新兴市场,这也促进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进程。
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逐渐成为世界级银行业巨头。
3. 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也需要更加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
开放银行业对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趋势1. 政策上日趋开放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步伐逐渐加快。
目前,银行业外资准入门槛逐渐降低,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的资格和权限越来越多,银行业对外投资也得到了鼓励。
政策的不断开放,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2. 外资银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市场逐渐成为了全球银行业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
例如,2019年6月,瑞士信贷集团获准成为首家获得控股权的外资银行。
3. 中国银行业给予外资银行更多的自主权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在银行业的监管和管理方面也得到了更多的自主权。
金融全面开放对中资银行的影响
无锡新 区的某 日资银行 为例 : 据统计 . 截至 稳定 , 包括人民币业务在 内的许多方面都将 2 0 年 6月底 , 07 该行成立一年多的时 间. 已 给 中资银行带来一定影响 。在经营理念方 有外资企业客户 10家( 8 含上海分行转入) 面 , 。 外资银行的介入给中资银行带来一些新 16 - 月实现国际结算 3 . 5亿美元 ,在新 区各 的观念 . 尤其是其混业经营模式 . 对正在探
占比 1. %, 63 其它企业占比 2.1 6 6 %。 4 中有 7 家外资银行参 与, 二期银团贷款甚至 作 , 抵消外资银行混业经营的优势 。通过提 目前 . 区内共有 l 4家中外资银行 . 主要 有 1 家外资银行 已作 为牵头行。 远纺银团贷 升 自身素质 , 改善外部环境 , 加强与外资银 是: 工行、 、 、 、 农行 中行 建行 商业银行 、 招商银 款的 7 家参贷行中也有 3家外资银行 . 占比 行在竞争 中合作 , 取得双赢局面。
维普资讯
调 查 研 究
勘 固罚越 0嚣园田国廖喻
口 张 镇
r 0 6年 1 月 , 50 对中资银行而言 , 1 最大的挑 为 日资银行 ,由于亚洲的银行 文化差异较 从上述分析看 , 在业 务经 营上 . 目前中 ‘ 战就是中国银行 业全面实现对外开放 , 小 , _ _ 日资银行在进入 中国市场时相对更容易 资银行 , 尤其是四大行在新 区金融业中仍 占 瞄准人民币业务这块大蛋糕 已经很久的外 打开局面 , 并通过一定 的跟 随战略 , 加大了 主导地位 , 其无论在资产 、 负债项 目还是国 资银行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这块庞大 对其母 国银行在华投资企业 的拓展力度。 出 际结算项 目都是外 资银行在一段时期内无 的市场 。截至 2 0 0 7年 8 ,银监会已批准 于对 母 公 司资 信 状 况 的 了解 和 管 理上 的便 法 企 及 的 。同 时 . 资银 行 的 冲击 也使 中资 月 外
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制度分析与政策建议
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制度分析与政策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完善成为了当前金融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不仅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制定和实施一套有效的政策,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制度分析和政策建议两个方面,对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进行深入探讨。
一、制度分析1.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1)权责不清。
由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中相关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分布不明确,存在交叉和重叠的情况,导致金融监管的效果大打折扣。
(2)监管漏洞。
在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中,监管分散、协调性不强,金融市场中存在监管盲区和监管漏洞,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3)监管体制过时。
地方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原有监管体制的范围,监管体制已经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发展,不能满足当前金融市场的需要。
2.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给金融发展带来的困难(1)削弱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了金融市场内部的不规范、混乱,减弱了金融市场对外部竞争的能力,使得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影响。
(2)增加了金融业务的运营成本。
由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金融机构需要同时承担多个地方的监管与管理,导致了金融机构运营成本的上升,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发展。
(3)制约了地方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不完善,限制了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地方金融业务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
二、政策建议1.加强地方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1)建立健全跨部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建立跨部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明确监管的各方责任,加强监管的统一协调,减少监管漏洞和监管盲区。
(2)建立地方金融监管的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地方金融监管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监管效能和效果。
2.完善地方金融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1)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和流动资本来生产产品 。由于在一个小的开放经济 放 。面对众 多外资金 融机 构的进 入 , 为金 融业核心 的银 行业 必 作
中, 资本的供给是无限弹性 的 , 而劳动供给的弹性是有限 将 经 历 一 个 蜕 变 的 过 程 . 何 应 对 金 融 业 全 面 开 放 带 来的 法 律 问 如
品的提供 来筹资就能消除下面的问题 ,税收实质上是总 税收并意味着各地对资 本的零税收 , 上所述 , 如 总赋税是
不 可 行 的 ,更为 现 实 的 假 定 是 由不 流 动 但 有 弹 性 供 给 的
嘲
墨 ■
【 摘要 】 20 年 1 06 2月 1 1目,中国金 融业 即将 全面对外 开
【 关键 词 】 金 融业全 面开放
一
银行 并购风 险 法律 问题
、
明 晰 产 权 , 善 银 行 的 公 司 治 理机 构 问题 完
当前影响 我国商行 竞争力 还是一个改 变体制 与机 制的问 题 。 动所得税收的增加而变好 ,而这种协 调努 力的缺乏 意味 从银行治理来看 ,官本位” “ 现象仍然严重 , 仍沿袭典型的“ 行政化 ”
治理 结构 , 各级管理 人员“ 员” 官 色彩十分浓厚。企业普遍存在的行 外国所有权 :对标准模 型的另一个修改 是允许厂商 政 干预色彩过浓等中国商业银行公 司治理 中的特有现象 。银行业 由外国人所有 ,这等于假定固定要素 的回报被 国内和外 公 司治理 的法律环境 。在国际方面 , 国际清算银行的 巴塞尔 银行监 国居民所共享。 由于资本税来 自固定要素的回报 , 税收就 管 委员会 2 0 年 1 05 O月 3 1臼发布的《 加强银行组 织的公司冶理》 由外国和本国居民所共同负担 , 这会产生税收 出口效应 。 评论 第 1 3条指 出:好 的公 司治理要求一个合适 并高效的法律 、 “ 规
正的效应和抑制税收竞争的效应 , 此外 , 从税收竞争的政 完善的治理结构 , 否则极 有可能步 已经上市 的一 些国企之后尘 , 治 治经济学文献分支得到鼓舞人的信息 ,税收竞争 也可能 理结构依 然薄弱 , 效率 和效益依 然低下 , 良资产继 续增加 , 不 资产
增加福利 , 在这些模 型里 , 对再选的关注和 竞争的力量使 质量继续恶化 。因此应按照《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 司治理指引》 建立
维普资讯
国家 流出。这种结果是产生的财政 外部性 显著 地少于资
本固定供给的假设下 , 然而 , 财政外部性仍然存在通过税 率和公共支 出的减少导致不经济的税收 竞争 。 多种税收工具 : 现实 当中 , 政府有多个税收工具可供 支配 ,允许一种对不流动要素的税收和假定它能为公共
得政府官 员提供公共品 “ 包裹”能较 好适 应投 票人的偏 以股东大 会 、 董事会 、 监事 会 、 高级管理层 等机 构为主体 的组织 架 好, 因此 , 一个文献的合理评估是按其对税收竞争的观点 构和保 证各机构独 立运作 、 有效 制衡的制度 安排 , 以及建 立科学 、 分类 , 税收 也许 会下降 , 但它不 总是 一个“ 到底的 竞赛” 高效 的决策 、 , 激励和约束机制。需要由股东大会决定的重要事项的
【 参考文献 】
【 Ba wi, R ad P K uma, 20 , “ g lmeao 。 1 】 l n d n . rg n 0 3 A go rt n i
的 ,最优的政 策是对资 本设置零税收而从劳动所得 中征 题 , 各 类 银 行 特 l 商 业 性 银 行 应 予 重 视 的 问题 。 本 文 从 以 下 是 ・ 是
收全部税收 , 在这种情况下 , 地区间将设置太低 的税率得 公 司治理 、 银行 并购 、 管 法律 体 系、 监 外资银 行平 等待 遇 、 银行 破 到太少的税收收 入。此运转机 制在一个 国家里 劳动所得 产、 款保 险等 方面进行 阐述 , 存 并提 出建议和对 策。 税的上升会减少国内劳 动的供给和对 资本 的需 求 ,从其 它地区的可用资本数量 增加 会提升劳动 的生产 率和 增加 劳动的供给。这 种正外部性 意味所有 国家通过 共同的劳 着对资本和劳动的税率太低和公共品的供给不足 。
当政府最大化他们 自己公民的福利时 ,税率的下降也不 及时提交 ; 关联交易的公 开与公平 ; 表决时 关联股东的 回避 ; 分红 、 总是一件坏事。 派息方案的如期公布和实施等 。中国的银行进行现代公 司治理 是
非常重要的 , 只有真正改 成现 代公司 , 能从根本上提 高核心 竞争 才
如果固定要素的回报独 自被外国人所 得 ,对税收出 口的 制和 制度 基础 。其包括宏观 经济政 策 、 商法体 系和会计准则等能影
激励会促使地区间增加他们的税率而 去获 得出自外国人 响市 场完整性和总体经济效能的诸 多要 素 ,这些要素可能游离 于 的全部回报 。 现实中存在 本国与外国所 有权 的混和 , 意味 金融 监管 范围之外 ”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特别提到推动董事会构 者允许外国入得到固定要素的部分回报会压抑对资本竞 成的专业 化。 指出要有一定制衡和 监管机制 。 要依 靠董事会集体决 争的动机 , 税收竞争是有害的观念仍然保持不变。 策, 而不是董事 会一 人决策。要依靠分析管理委 员会 、 审计 等专 门
近些年来 ,税收竞争的模型已经能够整合更多真实 委员会为董事会决策提供支持 。另外要 非常重视发挥 独立董事 在 生活的特征 ,相应地使得预知税收 竞争的结果 变得不那 公司治理当中的作用 。要进一步加快职能便捷 , 力有效地制衡 , 权
么直截了 当,一个好的例子是学术研 究中承认公共部门 形成 畅通 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有效的权衡机 制 ,树立股 东价值和 稳 也会提供公共投入品 ,公共投入品对公司的绩效有一个 定经营的理念 。商业银行应抓住股 份制改造和上市这 一时 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