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度
日界线的定义
日界线是地球上一条虚拟的线,用于区分东十二区和西十二 区,也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日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经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时, 该点即为新的一天的开始。
时区和日界线的影响
01
时区和日界线的设置使得全球时间统一,方便了国际交流和合 作。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度
目录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经纬度 • 地球的极点和地球的自转 • 地球的时区和日界线 • 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0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近似形状
01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 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02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37公 里,地球半径约为6356.752公里 。
日夜交替
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经历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时差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出 现时差。
地球表面的运动
地球自转引起地球表面的 运动,包括风和洋流的形 成。
04 地球的时区和日界线
时区的定义
时区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 计量系统,将地球表面按照经度划分 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的时间都统 一采用标准时间。
地图上的每个点都有对应的经纬度,通过 经纬度可以将地理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 制作精确的地图。
时区划分
气象预报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不同经度的地方会 有不同的时间。根据经度可以将地球划分 为不同的时区,便于统一时间管理。
气象预报中经常使用经纬度来描述天气系 统的位置和移动路径,对于气象预测和灾 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周长约为40,074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除此之外,月食、海边看行船和“站的看,看得远”都可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但是最准确也是最科学的是地球卫星照片。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km (地心到北极的距离(极半径)为6357km ,赤道半径为6378km ),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km ,表面积约5.1亿km 2。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没有的。
(4)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
(3)、(4)也是地球与地球仪的区别。
(5)认识地球仪上的一些点和线,由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纬线、经线三、纬线、纬度a、赤道、纬线的定义;赤道与纬线的关系。
b、纬线的特点:形状:圆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变化: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在南、北两极分别缩短成点;纬线条数:无数条。
c、纬度:①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定义为0°,作为纬度的起始线。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那么,北极为90°N(读法:北纬90°);南极为90°S(读法:南纬90°)。
②纬度变化规律: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北极增大到90°N。
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南极增大到90°S。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在大千世界中独特而美丽。
然而,对于地球的形状和结构,你是否了解得足够清晰呢?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让我们一同进入这个神秘的世界。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并不是一个完全规则的球体,而是稍微偏扁的椭球体。
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离心力所造成的。
地球自转的速度足够快,使得地球的自身物质均匀分布,从而形成了这种稍微偏扁的形状。
二、地球的结构1. 外部结构地球的外部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的外壳是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它是地球最薄的一层,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由高温岩石构成,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体积。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温度极高。
2. 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固态地核、液态地核和地幔三个部分。
固态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
液态地核由熔融的铁和镍组成,外包围着固态地核。
地幔是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岩石层,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三、地球结构的作用1. 保护生命地球的结构对于维持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
地球的外壳提供了我们生活所需的土地和大气层,保护了生命免受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的伤害。
地壳也扮演着调节地球温度的角色,维持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2. 形成地理现象地球的结构也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地理现象。
例如,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被分为许多移动的板块,它们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导致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地幔中的热对流也会影响地质现象,如地球板块的运动和大规模地壳变动。
3. 形成地磁场地球的内部结构还与地球的磁场密切相关。
地核中的流动液态铁产生的电流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它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保护层,称为磁层。
地磁场对于阻挡太阳风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具有重要的作用,维护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总结起来,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微偏扁的椭球体,而其结构则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部分。
外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而内部结构则包括固态地核、液态地核和地幔。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地球的形状: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简单说法:不规则的扁球体.
详细介绍:
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如果远距离的看上去,你会发现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形状
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形状
以下是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地球是椭圆形的: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略微扁平的椭圆体。
这意味着地球在赤道周围稍微胖一些,而在两极附近稍微扁平一些。
2. 地球的直径:地球的赤道直径比从极点到极点的直径要长,这是因为地球是椭圆形的。
赤道直径约为12,742公里,而两极之间的直径约为12,714公里。
3. 地球的地形:地球上有不同的地形特征,包括大陆、海洋、山脉、平原、河流等。
这些地形特征是地球表面多样性的一部分。
4.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旋转的运动。
这一运动导致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
5. 地球的经线和纬线:经线是北极和南极之间的虚拟线,而纬线是赤道和两极之间的虚拟线。
经线和纬线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位置。
6. 地球的地球仪表示:地球通常用地球仪来表示,这是一个三维模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理位置。
7.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也是最大的岩石行星。
了解这些基本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特征,以及如何使用经纬线来定位不同的地点。
这些知识对于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的形状和运动对我们的生活和存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地球的形状以及地球的运动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呈现出略微扁平的形状,我们称之为“椭球体”。
这种形状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时,由于向赤道方向的离心力作用,使得赤道周围略微膨胀,而两极则稍微压缩。
虽然这个形状和一个完美的球体相差微不足道,但对于地球的运动来说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个主要的运动,分别是自转和公转。
1. 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地球的一天,约为24小时。
地球自转造成了日夜更替,使得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此外,地球自转还影响了地球的重力分布。
由于地球是略微扁平的,所以地球在赤道面上的半径比极地处的半径要长,导致赤道周围的重力稍微弱一些。
2. 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
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且轨道面与地球自转的轴线并不平行,而是倾斜23.5度,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赤道倾角。
地球公转决定了四季的变化。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倾斜使得太阳的光线在不同的季节倾斜角度不同,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三、地球形状与运动的影响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对我们的生活和存在有着深远的影响。
1. 区域气候差异地球的形状和赤道倾角导致不同区域气候差异明显。
赤道地区阳光照射更直接,温暖湿润,气候更为炎热。
而极地地区由于阳光斜射,温度更低,气候更为寒冷。
这种气候分布差异影响了不同地区的植被、动物分布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
2. 大洋洋流和气候变化地球的形状和自转也影响了大洋洋流的形成和运动。
赤道附近的热带水体受到太阳辐射加热,使得水体向两极流动,形成了大洋洋流。
这些洋流对气候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热量,调节了地球各地的温度和气候。
3. 地球引力和地理特征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分布也影响着地球上的地理特征。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除此之外,月食、海边看行船和“站的看,看得远”都可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但是最准确也是最科学的是地球卫星照片。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km (地心到北极的距离(极半径)为6357km ,赤道半径为6378km ),亿km 2。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 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没有的。
(4)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
(3)、(4)也是地球与地球仪的区别。
(5)认识地球仪上的一些点和线,由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纬线、经线 三、 纬线、纬度a 、赤道、纬线的定义;赤道与纬线的关系。
b 、纬线的特点:形状:圆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变化: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在南、北两极分别缩短成点;纬线条数:无数条。
c 、纬度:①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定义为0°,作为纬度的起始线。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 ”和“S ”表示。
那么,北极为90°N (读法:北纬90°);南极为90°S (读法:南纬90°)。
②纬度变化规律: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北极增大到90°N 。
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南极增大到90°S 。
地球形状的准确描述
地球形状的准确描述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它的形状并不是完全规则的球体,而是略微扁平的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是由重力和自转力共同作用所决定的。
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自转。
地球围绕着自己的轴线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一个自转周期为约24小时。
由于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不是均匀的,所以地球的赤道部分相对于地轴稍微扩张,而极地部分则稍微收缩。
这种非均匀自转导致地球呈现出略微扁平的形态,即赤道半径稍大于极半径。
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重力。
地球的重力是由地球自身的质量所产生的,它使得物体朝向地球的中心。
地球的质量在不同地点是不一样的,因为地球的密度并不均匀。
这意味着地球的重力在不同地点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地球的自转和重力,地球的形状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稍微扁平的椭球体。
这个椭球体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37千米,而极半径约为6356.752千米。
赤道半径稍大于极半径,造成了地球的扁平形状。
地球的形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球的形状决定了地球上的地势起伏。
由于地球不是完全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地球表面上存在着山脉、河流、平原等各种地形。
这些地形的形成与地球的形状密切相关。
地球的形状还对天文学和航天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航天飞行中,我们需要考虑地球的形状才能准确地进行轨道计算和导航。
在天文学中,地球的形状也是研究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地球的形状还对地球上的气候和气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地球的赤道半径较大,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多,导致赤道地区气候较热。
而地球的极半径较小,极地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导致极地地区气候较寒冷。
地球的形状使得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气候带和季节变化。
总结起来,地球的形状是略微扁平的椭球体,由地球的自转和重力所决定。
地球的形状对我们的生活、科学研究和天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多样而复杂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球体。
只有深入了解地球的形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这个美丽而神秘的星球。
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但是你是否知道地球的形状以及它的运动方式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的形状以及与地球运动相关的知识。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并非完全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近似于一个扁球体。
为了更好地描述地球的形状,我们引入了地球的参考椭球体模型。
这个模型是由长半径(赤道半径)和短半径(极半径)组成的。
根据现有观测数据,地球参考椭球体的长半径(赤道半径)约为6378.1千米,短半径(极半径)约为6356.8千米。
这意味着从地球赤道到极点的距离较赤道到两个相邻经线上的距离要短。
地球的扁球形状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而形成。
地球自转会使赤道周围的物体具有向外的离心力,使得赤道区域相对较宽,而极地区域相对较窄。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有两种主要方式,分别是自转和公转。
1. 自转地球以地轴为轴心,从西向东自西向东自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的时间。
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使得地球各个地区的时间和气温有所差异。
地球的自转对应了地球表面上的经线,我们按照经线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时区。
每个时区对应着不同的经度范围,世界各地的时间就是根据时区来规定的。
2. 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的轨迹。
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365.25天,也就是我们所知的一年时间。
地球绕着太阳的轨道形状接近一个椭圆,其中一个焦点是太阳。
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并非完全是圆形,所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不是固定的。
地球到太阳最近的时刻称为近日点,而到太阳最远的时刻称为远日点。
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体验到了四季的变化。
当地球接近太阳的时候,阳光直射地表的程度较大,气温较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夏季。
而当地球远离太阳时,阳光直射地表的程度较小,气温较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冬季。
总结: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扁球体,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而形成。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主要运动方式,自转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公转则决定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地球的形状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东西方向赤道纬线和经线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地球的自转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小学生基本常识50题文库(含答案)
小学生基本常识50题文库(含答案)问题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答案: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的形状,稍微扁平在极地,稍微膨胀在赤道。
问题2:太阳是什么?答案:太阳是一颗恒星,是我们太阳系的中心,提供了光和热能量。
问题3:大气层是什么?答案: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包含氧气、氮气等多种气体,对地球上的生命和气候非常重要。
问题4:哪些是四季的名字?答案:四季分别是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问题5:水的三态是什么?答案:水可以存在为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问题6: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制造食物?答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它们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问题7:我们呼吸时吸入什么?答案:我们呼吸时吸入氧气,它是我们身体细胞生存所需的气体。
问题8:谁发明了电话?答案:电话是由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的。
问题9:地球上最大的洲是什么?答案: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洲。
问题10:谁画了著名的“蒙娜丽莎”?答案:莱昂纳多·达·芬奇绘制了著名的“蒙娜丽莎”。
问题11:数学中,2的平方是多少?答案:2的平方是4。
问题12:在数学中,什么是加法?答案:加法是一种数学运算,将两个或更多的数字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
问题13: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答案: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泵血把氧气和营养输送到身体各处。
问题14:动物界最大的动物是什么?答案:蓝鲸是动物界最大的动物。
问题15:太阳系中的第一颗行星是什么?答案:太阳系中的第一颗行星是水星。
问题16:人类的基本需求有哪些?答案: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所和衣物。
问题17:什么是环保?答案:环保是指保护我们的地球,避免污染,保护自然资源,使环境更加健康。
问题18:我们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答案:我们的国旗是红色和黄色。
问题19:地球上的最高山峰是什么?答案:地球上的最高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问题20:蝴蝶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答案:蝴蝶的生命周期包括蛹、幼虫、卵和成虫这些阶段。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球”形的。
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
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大地是球形的结论。
他的根据有三点:第一,人往北走时,北边的星星越升越高,而南边的星星越来越低;第二,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第三,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形状所做的科学论证。
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现球形的看法。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从此,对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再有人持怀疑态度了,人们便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
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
他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严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25万希腊里(39600公里),与实际长度只差340公里,这在2000多年前实在是了不起。
为“梨形地球”。
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体积是多少?
球体体积公式
地球的体积是通过计算球体的体积来得到的,公式为:V=4/3πr³,其中r为地球 半径。
地球体积
根据球体体积公式,地球的体积约为4/3πr³,约为1.08321×10¹²立方千米。
地球的质量是多少?
地球的质量
地球的质量约为5.972×10²⁴千克,这个 数值是通过对地球的重力、磁场和内部结 构进行研究得出的。
地磁场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是不均 匀的,不同地区的地磁场强度也不 同。
地磁极是什么?
01
地磁极是指地球磁场的磁极点,也就是磁力线汇聚的位置。
02
地球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
地磁极与地理极点并不完全重合,存在一定的偏离。
03
地磁极的位置和移动情况
地磁极的位置在地理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 存在一定的移动。
3
地球的表面面积约为5.1x10^8平方公里,在太 阳系中属于第四大行星,仅次于土星、木星和 天王星。
03
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地球的表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球体表面积公式
地球的表面积是通过计算球体的表面积来得到的,公式为: A=4πr²,其中r为地球半径。
地球半径
地球半径是指从地球中心到表面任意一点的距离,约为6371千米 。
VS
地球的密度
地球的密度约为5.52克/立方厘米,这是 通过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得出的。
04
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地球的密度是如何计算的?
通过测量地球的体积和质量
地球的质量是通过测量地球的体积和平均密度来计算的。地球的体积可以通 过卫星测量的地球半径和半长轴计算得出,然后通过体积和质量的关系计算 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地球的球体形状
地球的形状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纬线: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经线也叫子午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4、纬线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纬线互相平行,北纬用N代表,南纬用S代表,0度纬线是赤道5、经线特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长度相等,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东经用E代表,西经用W代表,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东经180和西经180合二为一.6、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20°东经160°,东经西经分界线:本初子午线7、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8、纬度变化规律:数字往北越来越大是北纬,数字往南越来越大是南纬.9、经度变化规律:数字往东越来越大是东经,数字往西越来越大是西经.10、赤道的长度大于本初子午线2倍的长度,赤道上每隔一个经度距离大约为111千米.11. 沿任何一纬线走,方向不变,可以回原点,沿任何一经线走,方向不变,不能回原点.12..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之和为18013.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通过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14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三种表达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3.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则越小,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单范围则越大.4.方向: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定南北,纬线定东西.5.北极只有一个方向南,南极只有一个方向北6.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叫注记.7.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叫绝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8.地面的高低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的起伏一般用相对高度表示.9.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就陡,等高线稀疏坡度就缓.等高线为环状闭合式,标高向内增大为山顶,向内减小为盆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向高出凸出为山谷,等高线重合为陡崖.10.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山地.11.陆地五种地形: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12.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高原.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称为盆地.地面有起伏,但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坡度和缓的地形称为丘陵,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坦荡,广阔的地形称为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的地形成为山地.。
近现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及地球的大小
近现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及地球的大小自从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大地是圆球形状以来,400多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和精确了。
1、扁球体。
地球是圆球形状被各国公认以后,人们又经过对大地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圆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
人造卫星出现以后,测得的地球赤道半径和极半径数值,比过去更为精确了。
2、三轴扁球体。
经过精密的测量发现,地球赤道平面也不是正圆形。
赤道的最大半径为6378.370千米,最小半径为6378.105千米,两者相差265米。
这样,地球就成为由赤道长轴、赤道短轴和极轴三个不同长度的轴构成的球体,称为三轴扁球体。
3、不规则的扁球体。
近年来,通过人造卫星,进一步发现地球并不是以赤道平面为对称平面的球体,而是北半球稍微细长一点,南半球稍微短粗一点。
地球的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都以海平面为准)长40米左右。
因此,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扁球体。
有人形容地球有点像梨状体。
地球的大小通常可用以下一些数据表示:赤道周长约40076千米经线周长约40009千米赤道半径约6378.1千米极半径约6356.8千米地球表面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体积约10800亿立方千米地球的大小人们对地球的形状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
古代东西方人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视野比较狭窄,所以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所谓的"天圆地方"。
公元前古希腊,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很多现象,如: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由远驶近的船只,总是先看见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等等,对地球的形状产生直觉的推测。
公元前5、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念,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球上的地影是一个圆,第一次科学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公元1522年,麦哲伦及其伙伴完成绕地球一周以后,才确立了地球为球体的认识。
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
地球的三种形状和依据
地球的三种形状和依据地球的三种形状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复杂的天体,具有多种形状。
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地球,我们可以看到它有三种形状:椭球形、扁球形和球形。
椭球形椭球形是指地球在赤道处略大于极点处,呈现出类似于长圆柱体的形状。
这种形状也被称为“赤道膨胀”,因为赤道周长最大,所以在这里地球半径最大。
而在南北两极,由于地转偏向力和重力作用不同,导致半径较小。
这种椭球形的依据是测量得到的地球周长和直径不同。
扁球形扁球形是指地球在两极处略扁平,在赤道处略鼓起,呈现出类似于棒棒糖的外观。
这种扁平现象被称为“极挤压”,因为南北极周围受到了更多的压力,所以在这里地表会稍微下陷一些。
而在赤道附近,则会因为自转而产生离心力使得地表凸起一些。
这种扁球形的依据是根据地球的自转和重力测量得到的。
球形球形是指地球在大部分区域都呈现出完全的球形。
这种形状被称为“几何球体”,因为地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非常接近于一个完美的球体。
这种球形的依据是基于大量的测量数据和计算得出的。
依据以上三种形状都有其依据,其中椭球形和扁球形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离心力、重力和挤压等因素造成的。
而几何球体则是由于地表高度变化相对较小,且地表物质分布比较均匀,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近似看作一个完美的几何体。
这些依据都是通过各种测量方法得到的,如卫星测量、天文观测、地面观测等。
总结综上所述,地球有三种不同的形状:椭球形、扁球形和几何球体。
这些不同的形状都有其依据,包括自转产生离心力、重力作用、挤压等因素以及地表高度变化和物质分布均匀性等。
通过对这些不同形状的研究和测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为我们的探索和发现提供更多的线索。
地球的基本形状
地球的基本形状
地球的基本形状: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其实,关于地球的长相,科学家们也曾经存有争议。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地球由于绕轴自转,因而不可能是正球体。
地球(英文名:Earth;拉丁文:Terra)是距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
地球表面的大约29.2% 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
剩余的70.8% 被水覆盖,大部分被海洋、海湾和其他咸水体覆盖,也被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覆盖,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圈。
地球形状的准确描述
地球形状的准确描述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
地球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个球体,这一观点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
在他的理论中,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后来的众多科学家的证实和支持。
地球的形状是由地球自身的引力和自转所决定的。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自转会使得地球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而地球的引力则使得这个离心力受到抵消,最终形成了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
这个椭球的形状在赤道处稍微扁平,而在两极则稍微突出,因此地球的形状被称为“椭球体”。
地球的周长是大约4万公里,而它的直径则是大约1.28万公里。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所以它的直径并不完全相同。
地球的赤道直径要比从北极到南极的直径要长一些。
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导致赤道处的离心力更强,使得赤道直径相对较长。
地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陆地覆盖了地球表面的29%,而海洋则占据了71%。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不均匀,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和水域。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而最深的海洋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了10911米。
地球的形状不仅影响着地球的地理特征,也对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形状使得太阳的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匀,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
同时,地球的形状也影响着海洋洋流的形成和运动,对全球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地球的形状对于人类的认识和探索也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古代,人们就通过观察星星的运动和航海探险来推测地球的形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能够通过卫星和航天器来更加准确地测量和观测地球的形状。
这些观测数据不仅对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地理导航、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起来,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
地球的形状由地球自身的引力和自转所决定,它的赤道直径要比从北极到南极的直径要长一些。
地球的形状对于地球的地理特征、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人类的认识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比较全面的地球档案
比较全面的地球档案1、地球的形状: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3、地轴、两极、经线、纬线,经度、纬度、南、北极。
4、纬线特点:⑴纬线是圆,圆心在地轴上;⑵纬线不等长,赤道最长,约4万千米,向两极递减为0。
⑶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⑷纬线相互平行,与经线垂直相交。
5、经线特点:⑴经线是半圆;⑵长度相等;⑶指示南北方向(绝对方向,站在北极四周只有正南,站在南极四周只有正北。
⑷两个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二者度数和为180 o,东西经相反(0o,180 o除外)⑸任何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
⑹所有经线汇集于南北两极。
6、东西半球划分界线:20 o W,160 o E,东半球范围:20 o W~0 o ~160 o E,西半球范围:160 o E~180 o ~20 o W,20 o W 和160 o E组成经线圈穿过陆地面积要比0 o和180 o组成经线圈穿过陆地面积小。
(大洲和面积较大国家在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布)7、南北半球划分以赤道(0 o纬线)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大洲和面积较大国家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布)。
8、东西经划分:以0 o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180 o为东经, 向西180 o为西经,(东经度不全在东半球,西经度不全在西半球),东经(E),西经(W)9、南北纬划分:以0 o纬线(赤道)为界,以北90 o为北纬,以南90 o为南纬,北纬(N),南纬(S)10、东西经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往东),度数递增为东经度,度数递减为西经度。
11、南北纬判断:度数向北递增为北半球,度数向北递减为南半球12、高低中纬划分:南北纬30 o之间为低纬度,南北纬30 o ~60 o之间为中纬度, 南北纬60 o ~90 o之间为高纬度13、经纬网:确定地面任意一点位置(一定要标明是北纬还是南纬,是东经还是西经)14、关于地心对称点坐标求法:纬度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两点所在经线一定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之和为180o,东西经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