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现状的测查研究.kdh
小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
情绪管理能力在幼儿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个体后续许多行为能力水平,例如个体亲社会行为等等[ 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一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齡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1(2):12-16.]。在幼儿阶段,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主要在这三大方面做出提升,即认知、调节、运用。
1.2.3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里按照年龄阶段划分的由三周岁至五周岁之间年龄的儿童[ 肖颖.3-5岁儿重情绪调节策略及情绪调节认知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在我园一般以8月31日为期,本文中的小班幼儿为出生于2012.9.1-2013.9.1日的幼儿。在本文中,研究对象是小班第一学期末的小班幼儿,他们在园已经逐渐适应,他们在这个阶段面临的自我和他人相矛盾,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研究者认为在这个关键期,对他们进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教他们情绪管理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小班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了解孩子情绪的一些特点和重要性,选择幼儿园小班儿童作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重点进行其情绪控制能力、情绪感知能力以及情绪运用相关能力的调查,从而解决对小班幼龄儿童其群体化是否随性别而存在明显差异?有利于在平时的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制动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情绪管理原则和方法,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及其行为,应对幼儿消极情绪及其行为的有效方法及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情绪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易冲动性、外露性和易变性,这与他们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有关,孩子情绪的产生通常基于他们所认识或了解的某一事物。比如如果他们的情绪通常保持高度亢奋的状态,通常是易冲动性的表现。他们会由于某一事物的影响而冲动,听不进成人的话,而且短时间内不能平静。这一特点在较小的孩子身上有无突出。在儿童年龄较小尤其是对于学龄期儿童来说,他们对情绪的管理能力较弱,通常会存在明显的外在表现从而导致他们的情绪能够被看出来,这种被称为外露性。在学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情绪一般不会稳定为某种特定状态,反而会在两种不同情绪之间进行时间长度不定的随机切换,这种叫做情绪的易变性。受外界的影响容易使这个时期孩子的情绪情感的经常发生变化,他们容易受到感染和暗示。例如:两个小朋友刚因争执而不开心,转眼间又和好了,常常眼泪未干又笑了。幼儿情绪的产生也基于了两个基础,一个是需要;另一个是认识。第一,孩子的情绪是与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密切相关。当满足了孩子的需求时,就会产生一种叫积极的情绪;但是当孩子所提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亦或是自身进行满意结果的追求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或挫折,他们就会自然而然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例如,当儿童的理想目标无法达成,或者在使用常规哭泣撒娇等手段不起作用时,就会引起他们的焦灼情绪的产生,甚至会由于其严重的挫败感和幼小的自尊心收到伤害都会造成其紧张、焦灼不安情绪的加剧。第二,孩子的情绪与其对相关事物的认识很大的关系。幼儿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还很有限,有时时候,恐惧往往是由不正确的认识引起的,或是有成人对某些事物不正确的解释使孩子产生的错误认识引起的。比如,大人说:“大灰狼有尖尖的牙齿,他会吃小孩。”
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综述
理 论 的社 会 知 觉 成 分 的 发 展 过 程 , 化 了对 心 理 深
理论 的研 究 。 比 如 ,We ma U n和 Wol y认 为 , ol e 幼
解就应 该属 于社会知 觉成分 的一个 重要支撑 部分 。 近2 0年来 的心理 理论 研究 中 , 过多地强 调 了社
6
匹配 高 兴 的情 境 。 BrnC hn a oe采用 “ o 错误 信念 ” 范 式考察 了幼儿 对基 于 信念 的情 绪理 解 , 果显 示 4 结
至 6岁 的幼 儿 已能理解基 于信念 的情绪 。 幼 儿心理理论 中对情绪理解 的研 究包 括儿童对 简单面 部表情 和引起这 些情 绪 的情境 的识 别 ; 对基
混合情绪理解 能力指个体意识 到同一情景 可 以
同时诱 发两种不 同 的甚 至 矛盾 的情 绪 反应 的能 力 。 混 合情绪理解常用 故 事访谈 法研 究 , 其故 事 情境 具 有 引起混合情绪 或 冲突情 绪 反应 的特 点 。 比如 , 将
儿在 3岁 左 右 就 能 理 解 情 绪 和 愿 望 之 间 的 关 系。 ] o e 现大部分 3— . 岁 的儿童能够理 I Br 发 s k 35
会认知成分在心理理论 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早期 阶
解情绪情景 的一致性 , 会使用代 表高兴 的图片来
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 目( 中国儿童成长信息监测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项 目 ( 编号 :E U— K 2002 ; N N S B070 )教育部人文
声 音 和行 为动作 等信 息 迅速 判 断其 意 图、 绪等 心 情
理 状态 , 如让被试 从情 景 照片 来判 断人 物 的情 绪 体 验就是 一种社 会 知 觉过 程 。因此 , 儿 的情绪 理 幼
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
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摘要:心理理论是当今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领域之一,而情绪理解是心理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幼儿阶段是儿童情绪理解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3~6 岁幼儿对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好于对语调表情的识别能力。
对积极情绪的识别好于对消极情绪的识别。
对情绪标签任务中面部表情的理解和语调表情的理解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3~4 岁幼儿就已经能够对情绪进行归因,伴随着年龄的发展对情绪原因的理解更具有逻辑性。
基于愿望的情绪归因高于基于信念的情绪归因。
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不显著,但年龄对情绪原因理解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4 岁幼儿没有对冲突情绪理解的能力,4~5 岁幼儿有对冲突情绪的意识,5~6 岁幼儿有一定的冲突情绪理解能力。
关键词: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一、引言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是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在心理理论的研究中,很多都采用经典的误念理解任务,把儿童对错误信念的认识水平当作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然而 Wellman 提出,误念理解不是判断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唯一指标。
Bartsch 和 Wellman 提出儿童是从一种以愿望、情绪、知觉为中心的心理理论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以信念为中心的心理理论,而后一种更高级的心理理论的获得是在前一种心理理论的重复和失败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
作为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情绪理解的发展不仅早于信念理解,而且了解它的发展过程,是对心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心理理论社会知觉成分的发展过程。
情绪理解是情绪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进行情绪交流和维持积极的同伴交往是幼儿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Eisenberg 等人认为,儿童再认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为后来许多重要能力(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6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浦东新区某幼儿园为例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状况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通过《幼儿情绪调节策略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在情绪调节过程中对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情况。以此探讨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与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差异和了解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状况与使用的策略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指出幼儿情绪调节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及家长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提供经验借鉴,并针对幼儿情绪调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提高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研究的方向对情绪调节策略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例如陆芳将学前期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分为六种:认知重建、替代活略、问题解决、被动应付、发泄以及自我安慰六种策略。又采用因素分析将六种策略整合为两点类别,一是积极策略,包括认知重建、替代活动、问题解决;二是消极策略,包括被动应付、发泄;认为自我安慰介于消极策略与积极策略之间,是没有意义的[[]]。卢玲(2011)也延用了陆芳对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她进一步将情绪调节策略细化分为认知重建、问题解决、需求支持、替代活动、自我安慰、被动应付、情绪发泄、攻击行为八种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近几年的研究者大多延用了陆芳对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本研究也沿用了陆芳和卢玲的对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将学前期的情绪调节策略分为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中性情绪调节策略三部分,总共八种策略。积极调节情绪策略包括认知重建、问题解决、需求支持、替代活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包括被动应付、情绪发泄、攻击行为,而自我安慰为中性情绪调节策略。
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
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一、概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幼儿教育中,情绪认知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情绪认知能力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表达和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方面的能力。
本文旨在研究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首先本文将对幼儿情绪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内涵和重要性。
然后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国内外关于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的普遍规律。
接下来根据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幼儿情绪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验证所提出的教育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从而制定更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案。
同时本文的研究也为幼儿园管理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水平。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幼儿情绪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关于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过程的认识不够深入,以及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的差异缺乏明确的界定。
因此深入研究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特点,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首先研究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特点有助于揭示幼儿情绪发展的规律性。
通过对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过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特点,为幼儿情绪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同时这也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的情绪表达,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
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
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情绪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其是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常生活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幼儿阶段,由于年龄较小,孩子们很难科学控制自身的情绪,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帮助他们管理自身的情绪,从而更好的生活与学习,本文就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技术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现状、对策分析引言: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积极引导他们管理好自身的情绪,控制自身的行为,从而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本文首先讨论了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现状,在情绪知觉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运用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创设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充分关注孩子情绪状况等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1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现状首先是幼儿情绪知觉能力,调查和研究表明,大部分幼儿的情绪知觉能力发展良好,其中,自我情绪知觉能力的发展程度要远远高于他人情绪知觉能力,也就是幼儿能够良好的感受到自身的喜怒哀乐,能够对外界的事物做出心情上的反应,并且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察觉周围人的情绪变化。
例如,在与朋友玩乐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小伙伴生气或者高兴的状态,并且据此来调整自身的行为与交流状态。
另外,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情绪知觉能力发展水平也不同,大班幼儿要显著高于中班和小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于情绪的知觉能力逐渐提升[1]。
其次是幼儿情绪表达能力,这是幼儿在觉察和理解自我情绪的基础上,通过言语行为来传递自身情绪状况的能力。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喜欢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等行为直接表达自身的情绪,但是不善于运用语言来表达自我想法,尤其是面对负面情绪时,更容易通过哭闹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情绪,而很少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
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情绪理解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的情绪状态进行感知、控制、表达和解释的能力。
3~6岁是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影响不仅限于儿童本身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还可能对后续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心理理论视角理论视角下的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儿童情绪认知的规律和发展过程,更有助于重视儿童智力、情感、社交等多元素的融合发展,更全面地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心理理论视角下的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基础情绪理解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社会认知理论、情感知性理论、心理态度理论等。
其中,社会认知理论将情绪理解视为一种人际交往,即情绪能力的发展是指儿童解读和理解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感知性理论认为,情绪理解包括不同程度的情感知性,即理解不同情感反应及其表达的能力。
心理态度理论则认为,情绪的理解涉及到个体的情感体验、情感知觉、情绪调节和情感态度等四个层次。
2、发展规律梅因斯托克和卡普兰(1983)认为,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经历了预情感期、情感语言期、真实情感期三个阶段。
预情感期出现在出生后10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儿童通过声音、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方式感知情感。
情感语言期出现在2~3岁,儿童开始说出情感的名称,掌握情感词汇。
真实情感期出现在5~6岁,儿童开始了解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并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影响因素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早期经验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情绪表达方式对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儿童的语言能力、认知发展水平也与情绪理解能力密切相关。
此外,儿童的性别、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经验和价值观念对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调查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策略的全面分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文章首先界定了情绪调节能力的概念,阐述了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梳理了当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交互动等。
文章提出了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幼儿情绪调节发展是儿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它涉及到幼儿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以及教育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研究日益深入。
在幼儿情绪调节的理论框架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
例如,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强调情绪体验的复杂性和分化性,认为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分化的过程。
而哥特曼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则更加注重情绪调节的认知和社会性过程,认为情绪调节包括认知评估、情绪体验、行为反应和情绪调节策略等多个环节。
在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表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等因素都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父母的支持性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而家庭冲突和虐待则可能导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受损。
同伴关系也是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评估方法方面,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评估工具,包括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样本特点进行选择。
例如,观察法可以直接观察幼儿在实际情境中的情绪调节行为,但可能受到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问卷法可以收集大量样本的数据,但可能受到家长或教师主观评价的影响。
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
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情绪理解能力是个体理解情绪原因和结果,以及利用这些信息对自身和他人表现出合适情绪反应的能力。
〔1〕情绪理解能力实质上是个体对情绪的加工过程,即对情绪过程的有意认知或对情绪如何运作的认识。
〔2〕情绪理解能力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表情识别、情绪外因(情绪情境识别)理解、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情绪暗示理解、情绪调节理解、情绪隐藏(表面与真实情绪)理解、混合情绪理解、道德情绪理解等要素,〔3〕且各要素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表情识别和情绪外因理解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等。
〔4〕情绪理解能力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情绪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而幼儿一系列的情绪反应是建立在其对情绪理解基础上的。
良好的情绪理解能力可以指导幼儿在一定情境下理解各种情绪状况,从而更好地处理自身的情绪以及对他人情绪做出合适的反应。
若幼儿缺乏一定的情绪理解能力,则可能导致其出现情绪行为问题,以致影响其社会性发展。
研究表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能够影响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5〕并能显著正向预测其亲社会行为,且能通过影响社会行为进而对其同伴关系产生影响。
〔6〕可见,情绪理解能力对幼儿良好社会适应、融洽同伴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进行梳理,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大量研究表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并且具有发展关键期。
具体到情绪理解能力的各要素来看,在表情识别上,幼儿对积极情绪的识别好于消极情绪,对高兴的识别最早也最好,对害怕的识别最差,表情识别的再认能力发展早于命名能力;幼儿在3岁左右就能理解情绪和愿望之间的关系,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早于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7〕4岁可能是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期,5岁可能是幼儿混合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8,9〕关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关于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分析
关于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分析作者:刘荔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摘要:近年来,儿童的情绪理解与社会性发展成为目前心理学探讨的热点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对其社会交往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来探讨3到6岁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
关键字:幼儿;情绪理解;情绪表达;表情识别;情绪观点采择根据CassidyJ.和Parke RD.(1992)对情绪理解的定义,本文中将情绪理解看作是幼儿在认知情绪背后原因和相应结果的能力,还包括了怎样去运用已有信息来合理的给情绪做出反馈。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本研究选择了三明市10所公立幼儿园共552名(有效数据481名)幼儿作为被试,经过培训的幼儿教师作为主试,通过情绪表达、表情识别、情绪观点采择三个任务进行。
本次测量参考了刁洁(2005)的《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中对情绪理解的测量,通过幼儿教师,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分析孩子们的情绪理解能力,为排除顺序效应,教师采用随机顺序进行提问:(一)情绪表现能力测试:主试与儿童玩“我说你做”的游戏教师随机念出4种基本情绪表情相对应的词语——教师念“高兴”“伤心”“生气”“害怕”,让幼儿做出的对应的表情或者用语言简单的描述内心感受。
评分标准:采用2点计分法,总计8分。
能够做出准确的表情记2分(例如说伤心,幼儿能够正确的描述或者做出“哭”的表情;说高兴,幼儿会笑;说生气,幼儿会皱眉头,嘟嘴之类;说害怕,幼儿会闭着眼睛或者捂着脸),老师可以根据对幼儿的了解来判断幼儿是否表达准确。
对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能够区分,但不能准确表达(例如说生气,幼儿表现出难受或者不舒服)记做1分,完全错误记0分。
(二)表情识别能力测试:主试与幼儿玩“我做你猜”的游戏教师随机向幼儿呈现4种基本情绪表情“高兴”“伤心”“生气”“害怕”,让孩子们猜一猜老师此刻是开心还是生气。
评分标准:采用2点计分法,总计8分。
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现状的测查研究
张 )最 后 反 向询 问 幼 儿产 生 这 种情 绪 的原 因。 务 ( ) , 任 3
混合情绪理解 ( 考察幼儿能否认识 到同一情境可能会
引 发 同一 个 体 两 种 不 同 或矛 盾 的情 绪 反应1 者 向幼 。笔
绪 理解 能力 发展 现状 的研究 ( Be et 等人 , 如 r hr nI t o 18 ;r nJ 96 Bo R等人 ,9 6 H0 w 19 ) l 。国内关于情绪理解能 力的研究则侧重于对 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发展影 响因素 的探索 , 如牟丽霞等人 (0 6 的研 究表 明 : 20 ) 幼儿 的情绪 理解能力随年龄的发展不断提高 , 性别差异不显著 , 各
赵景欣等人 (0 6 的研究则表 明情绪理解能力是年幼 20 )
儿童同伴接纳 的最佳预测变量 。[ 1 3 1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 根据幼儿 自身的特点 , 通过谈话法和测验法 , 以大 中小班幼儿 为研究对象 , 探
情 绪记 6分 , 正确 表 达一 种 情 绪 记 4分 , 确 表 达 出 一 正 种 相关 情 绪 记 2 , 分 回答 错 误 记 0 。指 认 两 种 情 绪 正 分
层 次 的情 绪 理 解上 存 在 先 后 顺 序 :幼儿 在情 绪 识 别 类
儿讲述引起混合情绪的情境 。要求幼儿根据情境表达 出主人公 的情绪 , 然后进行 图片指认 。( 所用材料是幼
儿 园 图 片 一 张 ,小 朋 友 在 幼 儿 园 玩 耍 的 图 片一 张 。 男
孩、 女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图片各一张 ) 2 测 验程序 : . 在幼儿熟悉 的环境中 , 照固定程序 按 进行个别施测 。指导语简洁一致 , 采用 中性语气 , 无语 言和动作提示 。 3 记分方法 : . 在任 务 () , 1 中 表达正确 、 部分正确 、 回答错误分别记 4 、 分 2分 、 0分。指认正确记 2分 , 错 误记 0 ; 分 在任务 ( ) , 2 中 表达 正确 、 部分正确 、 回答错 误分别记 4分 、 、 2分 0分。 指认正确 、 部分正确 、 回答错 误分别记 2 、分、 分 ; 分 1 0 在任务 ( ) 正确表 达两种 3 中,
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情绪调节能力是儿童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自我控制、情感识别、情感表达和情感解决等方面。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帮助幼儿适应社会和环境变化,缓解疲劳压力,防止情绪失控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提高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4-5岁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这个时期将开始认识并处理情绪。
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开展有效的情感教育和培养情绪调节能力将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在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研究问题:针对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问题,本研究将探究以下问题:1. 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现状和表现形式是什么?2. 有哪些因素影响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3. 通过何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4. 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实践策略及其实际效果是什么?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和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和研究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及其发展过程。
1.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幼儿及其家长、教师对于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了解和认知情况,以及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
2. 观察法: 通过对幼儿情绪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探究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现状和表现形式,以及情绪变化的因素和特点。
3. 实验法: 采用实验法对4-5岁幼儿进行干预和培养情绪调节能力的实验措施,通过实验数据反馈和效果评估等方法,探究不同干预和培养情绪调节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实际效果。
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可以促进对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策略分析,进一步深化幼儿情感教育和幼儿园的实践工作,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我国幼儿情绪现状及培养措施探析
我国幼儿情绪现状及培养措施探析我国幼儿情绪现状及培养措施探析|幼儿性别教育论文篇一:摘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
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情绪的世界。
情绪在幼儿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情绪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在我国目前教育的现实中,有不少教师和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发展和智力开发,却往往忽视了孩子情绪情感的培养,或者根本不懂得如何培养。
所以本文从幼儿情绪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关键词:幼儿情绪;现状;具体措施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哀乐悲惧等情绪的起伏变化。
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记,情绪像是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了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又恰似催化剂,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的进行,人的一生就是游弋在情绪的海洋中。
情绪对人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对幼儿来说,情绪体验更是无处不在,正如心理学家所说:“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情绪的世界。
”它可以影响到幼儿身心、智力、个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一、情绪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学前儿童的年龄跨度只有6年,然而,婴儿期与幼儿期的情绪发展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
婴儿期儿童的情绪发展带有较浓厚的生理性色彩,幼儿期儿童情绪发展更多地抹上了社会和文化的痕迹。
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冲动、易转移、易外露和易感染等特点,幼儿情绪的复杂程度和社会化程度都有了提高,情绪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大,并影响到心理、行为的发展。
幼儿良好情绪是指幼儿情绪稳定乐观,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消极情绪能以适当的方式疏泄,能主动地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善解他人的情绪。
具有良好情绪的幼儿常常拥有快乐的精神状态、热情、精力充沛、有兴趣、活跃积极、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具有同情心;不良情绪的幼儿则缺乏热情、容易悲观、缺乏自信、常常难以得到他人的接受和喜欢,多陷于孤立的状态。
幼儿教师对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幼儿教师对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为探明幼儿教师常用的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方法及策略有哪些,以及幼儿教师在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方面具有怎样的特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C市和F市的公立及私立幼儿园教师进行研究,选取幼儿园的大班、中班、小班以及小小班的幼儿教师参加调查,先后发放两次问卷。
研究一:通过开放式问卷,目的是调查研究幼儿教师常用的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策略有哪几种?具体运用的方法包括什么?研究二:通过幼儿教师回答《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调查问卷》,探明幼儿教师在对3-6岁幼儿进行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策略方面具有哪些特征,如是否存在年级差异?即是否在不同的年级,教师运用的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策略有所不同?以及幼儿教师对幼儿情绪理解的基本认识有哪些。
本研究通过研究一和研究二得出,教师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主要结论如下:由研究一得出: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常用的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行为策略,具体包括绘本阅读、师幼互动、观看视频、艺术行为指导、游戏活动、戏剧表演和情绪识别七种主要方法。
其中认知策略包含的具体方法有绘本阅读、观看视频和游戏活动;情感策略包含的具体方法有师幼互动和情绪识别;行为策略包含的具体方法有艺术行为指导、戏剧表演。
由研究二得出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特征主要如下:1.51.9%的教师会经常帮助幼儿理解其他人的情绪。
2.41.8%的教师认为幼儿在3-4岁可以开始理解他人的情绪。
3.有超过一半的教师(50.6%)认为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情绪理解能力存在差异。
4.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在情感策略、认知策略、行动策略中,在不同年龄阶段存在差异;(1)中班教师较多的使用认知策略来培养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大班教师较多使用行为策略来培养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2)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中班、大班和小班的教师均使用的较多,而小小班的教师较少的使用情感策略;(3)小小班、小班、中班和大班教师在行为策略的使用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调研报告
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调研报告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调研报告引言:情绪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幼儿认识、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状态。
在大班幼儿教育中,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班幼儿情绪管理的现状,为提高幼儿情绪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目的:1. 了解大班幼儿的常见情绪表现。
2. 探索目前常用的情绪管理策略。
3. 分析家庭与学校在情绪管理方面的配合情况。
4. 提出改进幼儿情绪管理的建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取了5所幼儿园,分发了100份调查问卷给对应的大班幼儿家长。
调查结果:1. 大班幼儿的常见情绪表现:调查结果显示,大班幼儿的常见情绪表现包括焦虑、害羞、愤怒和喜悦。
其中,焦虑情绪最为突出,占调查样本的35%。
害羞情绪占30%,愤怒情绪占25%,喜悦情绪占10%。
2. 目前常用的情绪管理策略:在调查中,家长们普遍采用以下策略来管理孩子的情绪:陪伴与安抚(45%),倾听与理解(30%),情绪引导(20%),鼓励与奖励(5%)。
3. 家庭与学校在情绪管理方面的配合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与学校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配合不足。
家长认为学校在情绪管理上的支持和帮助不够,而学校则认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情绪管理工作有所欠缺。
4. 改进幼儿情绪管理的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向幼儿园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加强家校合作,定期举办有关情绪管理的培训和讲座,提供家长与教师交流的平台,共同制定幼儿情绪管理的具体措施。
结论:大班幼儿的情绪管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既需要家庭的支持与引导,也需要学校的帮助与配合。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大班幼儿普遍存在焦虑、害羞、愤怒和喜悦等情绪表现,家庭和学校之间在情绪管理方面的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了更好地提高大班幼儿的情绪管理水平,我们建议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定期培训和讲座,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更多的情绪管理策略和方法,共同努力改善幼儿的情绪管理效果。
4-5岁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现状研究——以广州市E幼儿园为例
Z[\]年^月X下半月Y S U岁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现状研究以广州市A幼儿园为例作者简介!沈文娜(\_]Z S)$女$广东饶平人$广州市第二幼儿园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Z[\^年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Y S U岁幼儿情绪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编号!Z[\^D N4[U])+沈文娜(广州市第二幼儿园$广东广州XU\[[][)摘X要!采用实验任务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Y S U岁幼儿进行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的评估$结果表明$Y S U岁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九个成分的发展不均衡+其中$表情识别和情绪线索的发展水平最高$愿望情绪'信念情绪和情绪暗示处于中等水平$情绪伪装'混合情绪和情绪调节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道德情绪的发展水平最低+在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方面$幼儿最常使用的策略是替代活动$其次是被动应付和发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水平可以作为情绪教育活动目标设置'内容的选择'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的依据+关键词!幼儿*情绪能力*现状中图分类号!O]YYb\ZXX文献标识码!J XX文章编号!\[[U S^Y`V(Z[\])[^S9[YY S[U一'引言情绪能力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非智力因素中占据核心地位$直接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__[年@##(,+在%社会情绪的发展&一书首次提出,情绪能力-这一概念+之后$很多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研究中采用的是我国姚端维等学者关于情绪能力的定义和内涵界定+他们认为$情绪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这种功能被认为是一种能力$即情绪能力+儿童情绪能力包含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两种亚能力.\/+近些年来$如何提升儿童情绪能力问题越来越得到幼儿园的重视$很多幼儿园都在开展相关的探索和实践+广州市A幼儿园,Y S U岁幼儿情绪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在进行情绪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时发现$教师需要根据儿童情绪能力已有的发展水平来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从而确定合适的教育内容$并对儿童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以及相对科学而客观的评价+换而言之$在开展幼儿情绪教育之前$需要对其情绪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基于这种实践的需求$课题组立足于本园的实际情况$以Y S U岁(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任务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其情绪能力的发展水平$以此为情绪教育内容的选择'设计'组织'评价提供依据+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Z[\V年_月本课题组选取广州市A幼儿园\[V名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A幼儿园是中心城区公办幼儿园$采用网上摇号的方式进行招生$被录取的儿童来自不同的家庭$其父母学历'工作'家庭经济条件均各不相同+因此$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中$首先对\[V名被试进行一对一的情绪理解测验$再将%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调查问卷&一一对应地发给被试的家长$共发放问卷\[V 份+剔除资料不齐全或回答无效的问卷$最终保留\[Y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_]b\j+合并情绪理解测验的被试$在最终进行数据统计的样本中$共有被试数\[Y名+其中男孩U^名$女孩U\名+所有被试均智力正常$非特殊儿童+(二)研究材料及程序\a情绪理解测验(6A<)本研究采用'),7和!#((+7在Z[[[年开发的情绪理解测验(6&"6"7%)3A*)%+),<)*2("&",7+),$简称6A<)+Z[[Y年'),7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6A<具备良好的信度与效度$一致性指数为[b V]$复本信度系数为[b_[$可以用于^S\\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测量+Z[[]年卓美红在评估Z S_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时开发了一整套6A<的具体测验项目和内容+本研究中使用的测验项目和内容采用了卓美红的研究成果+6A<采用一对一的测验$研究开始之前$首先培训两名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硕士研究生作为主试+测验步骤如下!第一步$主试向被试出示一个情境图片$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述与图片情境相对应的故事情节+第二步$故事讲述完毕以后$主试要求被试根据故事情境$从附带的情绪图片中选取最合适的一张$用于表示故事主人公的情绪反应+6A<测验总共包含九个成分的内容$分别是表情识别'情绪线索理解'愿望情绪理解'信念情绪理解'情绪暗示理解'情绪调节理解'情绪伪装理解'混合情绪理解和道德情绪理解+其中表情识别特指面部表情识别$包含快乐'伤心'生气'害怕和一般五种面部表情的识别$情绪线索包含快乐'伤心'生气'害怕和一般五种情绪线索+但基于幼儿园情绪教育实践的需求$本研究在对表情识别和情绪线索理解的探讨中只考虑了快乐'伤心'生气'害怕等四种基本情绪+Za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调查问卷为了评估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本研究使用了陆芳(Z[[Y)设计的%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调查问卷&+该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为[b V```$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问卷的信度较高+问卷在中班的家长会上$主试发放给家长$并解释问卷填写中的疑惑$要求家长现场完成并回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初步筛选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将6A<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一一对应输入@'@@Z[b[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三'结果与分析(一)Y S U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现状本研究中$利用6A<测验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九个成分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其结果如下!表\XY S U岁幼儿情绪理解九个成分完成人数百分比均值标准差百分比(j)表情识别[b`Y[b YY\`Yb[j情绪线索[b`[[b YV[`[b Zj愿望情绪[b UU[b U[[UYb]j信念情绪[b UZ[b U[Z U\b_j情绪暗示[b YY[b Y__YYb Zj情绪伪装[b^U[b Y`]^Yb Vj混合情绪[b^[[b YV[Z_b]j情绪调节[b^^[b Y`\^Zb`j道德情绪[b\Y[b^U^\Yb Yj上表数据显示$Y S U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九个成分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其中$表情识别的总体发展水平最高+我们再对高兴'伤心'生气'害怕这四种基本情绪的表情识别做进一步的评估$结果发现四种表情中$幼儿对,高兴-的识别发展最好*__j的幼儿能够正确识别出高兴的表情+其次是对,伤心-的识别$有_Vj的幼儿能够正确进行识别+再次是对,生气-的识别$_[j的幼儿能够正确识别生气表情$最后是,害怕-$]]j的幼儿能正确识别害怕的表情+实际上$表情识别是幼儿最先发展的一种情绪能力$也是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其他成分发展的基础+发展水平排列第二的是对情绪线索的理解+情绪线索是指能够引起不同情绪体验的事件或原因$它同样包含高兴'伤心'生气'害怕四种+比如$收到礼物会让人感觉开心$宠物死了会让人感觉伤心等+经过进一步的评估$我们发现$_]j的幼儿能够正确理解高兴的情绪线索$其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伤心情绪线索理解$完成率为_^j*第三为害怕$_\j的幼儿能够正确理解害怕情绪线索*最后是生气$]Vj的幼儿能够理解生气情绪线索+评估还发现$幼儿有时会混淆生气和伤心两种情绪线索+比如$画画时被打扰$有些幼儿认为会感到生气$也有些幼儿认为会感到伤心+这是受到幼儿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所限制+总体而言$表情识别和情绪线索理解属于情绪理解能力中的外部成分群.Z/$在情绪理解能力九个成分中的发展水平最高+这与卓美红等人的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在九个成分的发展水平中排列第三+UYb]j的幼儿开始能够理解一个人的情绪反应与其愿望有直接关系+换而言之$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同一个情境可能会引发不同人的情绪反应$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愿望+比如同样是去游泳$有些人会感觉到快乐$因为他喜欢游泳*而有些人会感觉到伤心或者害怕$因为他讨厌游泳+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在九个成分的发展水平中排列第四$有U\b Zj的幼儿能够理解原有信念与当前情境是否一致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比如$现实生活中$幼儿坚信每天下午Y!^[S U![[放学期间家人会来接他回家$当家人准时来接他时(与信念一致)$他会感觉到高兴*而如果这个时间内家人没有准时出现(与信念不一致)$他可能会感到伤心$或者生气甚至害怕+对情绪暗示的理解是指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引起的隐藏在内心的情绪对当前情绪影响的理解+比如$幼儿收到自己喜欢的礼物非常高兴$过几天再说起这件事情时$依然会感觉到快乐+幼儿参加某个竞赛游戏输了$可能第二天再想起这件事还会感到伤心+在评估中$我们发现有YYb Zj的幼儿能够理解隐藏的情绪暗示对当前情绪的影响+卓美红Z[[]年的研究也表明$U岁开始$幼儿对情绪暗示的理解能力迅速发展$并一直持续到_岁左右+^Yb Vj的幼儿能够理解情绪伪装$这个比例相对较低$因为情绪伪装能力的发展是基于个体对情绪表现规则(即在具体情境里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的情绪)的认知和理解而发展起来的+Y S U 岁幼儿对情绪表现规则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发展水平$因此对基于情绪表现规则的情绪伪装能力的理解水平也比较低+混合情绪的理解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只有Z_b]j的幼儿能够理解同一个情境中产生的两种相互冲突的情绪+愿望情绪'信念情绪'情绪暗示'情绪伪装以及混合情绪这五个成分属于情绪理解能力中的,心理成分群-$其发展的水平要低于,外部成分群-.Y/+,情绪调节-和,道德情绪-属于情绪理解能力的,反省成分群-$其发展水平总体而言是最低的.U/+但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教师都会比较注重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指导幼儿用一些适当的方法调控情绪$因此,对情绪调节的理解-成分的得分稍高一点+而道德情绪的理解在学前阶段发展非常缓慢$有研究表明$道德情绪要在_岁以后才开始有显著的发展和提高.V/+(二)Y S U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现状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对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情况+根据陆芳的研究$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分为认知重建'替代活动'问题解决'被动应付'发泄以及自我安慰六种策略.`/+以上六种情绪调节策略可分三大类!积极调节策略$包括认知重建'替代活动和问题解决*消极调节策略$包括被动应付和发泄*中性策略即自我安慰策略$它不具有显著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以下结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举例说明这六种策略!一是认知重建策略$如$当被同伴拒绝时$能够为同伴的行为找一个理由$并接受这个理由*二是替代活动策略$如$不开心的时候自己走到外面去吹吹风$或者跟别人一起玩游戏*三是问题解决策略$如$当自己提出的提议或要求被他人拒绝时$能够尝试用多种理由说服他人同意自己的提议或要求*四是被动应付策略$如$因为自己的玩具被别人抢了而躲到角落里发呆*五是发泄策略$如$生气时大喊大叫'扔东西'打人等*六是自我安慰策略$如$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会说,反正这个玩具也不是很好玩$我才不想要呢-$焦虑的时候吮吸手指'玩弄头发等也属于一种自我安慰+本研究采用陆芳(Z[[Y)设计的%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调查问卷&$让家长现场填写后回收$统计结果如下+表ZX六种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值标准差认知重建\Zb_[Zb_^`替代活动\`b^U^b]U_问题解决\Zb U]Zb__Y被动应付\Vb Y_Ub U_\发泄\Zb_Z Zb Y]Y自我安慰\[b`U^b ZZU上表显示$幼儿在调节情绪时使用最多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是替代活动+对Y S U岁幼儿而言$替代活动是一种相对积极有效的而且容易获得的调节策略+一方面他们已经发展出初步的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但由于受到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限制$他们往往无法使用其他更有效的办法来应对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而只能通过参与其他活动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效地减弱自身对不良刺激的注意$弱化消极的情绪体验+而认知重建和问题解决对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的幼儿仍没能很好地掌握这两种积极情绪调节策略+除了替代活动以外$被动应付以及发泄也是幼儿比较经常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尤其是在消极情境下$这两种策略使用更多+这是由于Y S U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比较弱$当体验到消极情绪时$往往会采用最直接的方式$如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或者选择退缩'逃避+四'结论Y S U岁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九个成分的发展不均衡+其中$表情识别和情绪线索的发展水平最高$愿望情绪'信念情绪和情绪暗示处于中等水平$情绪伪装'混合情绪和情绪调节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道德情绪的发展水平最低+在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方面$幼儿最常使用的策略是替代活动$其次是被动应付和发泄+这表明Y S U岁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五'教育建议(一)情绪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置要基于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现状\a目标的设置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教师在设置情绪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时要对幼儿情绪能力的现状有整体的把握$清楚幼儿情绪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及其发展程度$并遵循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制定出适切的目标+比如$幼儿已经完全发展出对,高兴-情绪面部表情的识别$如果仅仅以,正确识别2高兴3的面部表情-为目标$就显得过于简单$只是在重复幼儿已有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将目标设置为,通过表情'动作'声音来识别他人2高兴3的情绪-+这个目标将,高兴-情绪的外在表现从面部表情拓展到动作和声音$对幼儿原有的水平是一种提升$同时这种外在表现又是日常生活中幼儿可以直接感知的$因此只要稍加引导$幼儿完全能够理解并内化成自己的新经验+Za目标的设置要细化'具体幼儿情绪能力是一种多成分的能力$可以分解成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而情绪理解能力又可以分解成九个成分+如果在情绪绘本阅读活动中$仅仅将目标设置成,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提升情绪理解能力-$这样的表述过于笼统$不具备操作性+教师应该清楚自己在阅读绘本活动中要重点培养幼儿哪些能力+比如$,感知故事中主人公情绪的变化-,觉察引起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原因-这样的目标设置更细化'更具体$也更具有操作性+(二)情绪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情绪主题教育活动时$往往会将绘本'音乐'美术等作为载体$不管是采用哪种形式$活动设计和实施都必须突出心理健康的要素+否则$就可能变成普通的绘本教学或者音乐'美术活动+\a注重个体的经验和体验$不过于纠结载体本身的细节情绪是一种个体化的经验和体验$而绘本'音乐'美术等往往用于引发个体对某种情绪的体验+因此$情绪教育活动中$当幼儿在阅读绘本或欣赏音乐时$教师不必让幼儿关注句式'词语或者复述故事$不必关注音乐的曲式'结构等音乐元素$以及美术作品的构图'颜色等+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将自己代入角色中$去体验主人公情绪情感的变化+换而言之$教师只是通过绘本'音乐等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将个体的体验和经验与作为载体的绘本'音乐联结起来$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情绪体验+Za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促进经验内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理解各种情绪$这其实只是停留在认知层面+而要将这些经验内化$就必须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迁移经验+在情绪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联系实际生活$细心捕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幼儿$引发幼儿的思考$鼓励幼儿大胆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经验的内化+(三)引导幼儿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情况直接反映了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水平+幼儿更多使用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意味着其情绪调节能力发展水平比较高+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更多地使用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从而提升其情绪调节能力+首先$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宣泄情绪+当幼儿有消极情绪时$一味地压制'讲道理$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引导幼儿正确宣泄情绪是首要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倾听'接纳幼儿的情绪$适当给予安抚$或者为幼儿提供安全的'不被打扰的环境$如私密空间$让幼儿安静'独立地处理情绪$也可以引导幼儿通过一些适当的方式$比如运动'涂鸦等进行情绪的释放和宣泄+其次$以日常生活为情境'以情绪事件为契机$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幼儿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引发不同的情绪体验$每个幼儿的应对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想一想!刚刚发生了什么事0我感觉怎么样0我是怎样应对的0这样能让我感觉好一些吗0我最终解决问题了吗0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选择0或者想一想!刚刚发生了这件事情$别人是怎样处理的0效果怎么样0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0等等+这些提问和引导能够帮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通过思考选择更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逐步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参考文献!.\/姚瑞维$陈英和$赵延芹a^S U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N/a心理发展与教育$Z[[Y(Z)!\Z S\Ya.Z/.^/.Y/.U/卓美红a Z S_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研究.0/a杭州!浙江大学$Z[[]a.V/.`/陆芳$陈国鹏a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研究.N/a心理科学$Z[[^$ZV(U)!_Z]S_Z_a(责任编辑!陈华扬)。
幼儿情绪调研报告
幼儿情绪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情绪对于幼儿的发展和学习至关重要。
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应对幼儿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调查幼儿的情绪特点和表现。
二、调研方法:1. 样本选择:选取了20名年龄在3至6岁的幼儿作为调研样本。
2. 调查工具:采用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观察幼儿在不同场景下的情绪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访谈。
3. 调查内容:调查包括幼儿的情绪状态、情绪表现、情绪变化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幼儿的情绪状态:大多数幼儿情绪稳定,较少出现极端情绪,如暴怒或过度激动。
2. 幼儿的情绪表现:(1)喜悦:大多数幼儿在玩耍、交流或获得关注时表现出喜悦的情绪,如笑脸、开心的眼神等。
(2)焦虑:部分幼儿在陌生环境、离开父母或面对挑战时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如紧张、烦躁等。
(3)悲伤:少数幼儿在遭受打击或失去玩具等情况下表现出悲伤的情绪,如哭泣、低头等。
(4)愤怒:个别幼儿在遇到限制或争夺玩具等情况下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如撕咬、推搡等。
3. 幼儿的情绪变化:幼儿的情绪状态和表现随着不同情境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较强的情绪适应能力。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幼儿在情绪方面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大多数幼儿情绪稳定,喜悦是主要情绪表现,焦虑、悲伤和愤怒则相对不常见。
幼儿的情绪状态和表现能够灵活适应不同情境和因素的变化。
教育者在幼儿教育中应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正确表达情绪,提供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绪调节能力。
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
情绪的能力优于消极情绪 在消极情绪中 害怕是 最难识别的表情 甚至对于成人也一样 Izard 还编 制了包括表情识别以及后面提到的情绪情景识别 在内的初中生情绪技能问卷(ACES)[8] 我们利用孟 昭兰等人的表情照片让幼儿进行识别 结果发现高
223
万方数据
-224-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年
兴 伤心 好奇的识别较好 害怕 讨厌和生气的 识别较差* 这一结果与国外的许多研究一致[9] 但 与姚端维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他们认为中国儿 童对生气的识别高于对伤心的识别[10] 这些不一致 可能与研究材料不同有关 2.2 情绪情景识别
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访谈 Harris 等人使用结构式访谈[34] 情景中直接呈现主 人公需要掩饰的情绪及其理由 让儿童回答主人公 的外部表情是什么 这个任务相对简单 结果发现 6 岁儿童已经掌握了最初有关情绪表现规则的面部 表露和内心体验的区分技能 但此任务不能够考察 儿童调节情绪的目标或理由 Jones Zeman 等人对 任务作了修改 情景中不直接呈现主人公的情绪反 应和表达理由 让儿童报告主人公的情绪反应 主 人公是否会表达情绪 表达与否的理由 包括亲社 会 自我保护 标准维持等 [33,35] 这些问题开放 性较大 所以一般只能用于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小 学生 因此 Zeman 进一步把情绪表达与否的理由 以选择的形式呈现 降低了难度 可以用于 4~6 岁 幼儿[36] 我们的研究发现儿童掩饰情绪的理由主要 是自我保护[37] 这些研究的材料主要是假设情景 包括目标受阻 犯错误等困难情景和失望情景等 但这些半结构性访谈也存在受言语能力影响的问 题 研究者承认被试主要是已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 小学儿童 对于学前儿童不太适用 所以许多研究 得出情绪表现规则在小学阶段得到迅速发展 学前 期发展缓慢 我们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
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调研报告
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调研报告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大班幼儿的情绪管理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调研对象为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共计60名,年龄在4-5岁之间。
调研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观察两种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情绪低落等。
调研发现,导致幼儿情绪失控的原因主要包括:与他人发生矛盾、受到惩罚、无法获得想要的东西等。
而幼儿们在情绪失控时,大多会采取哭闹、冲动、抱头痛哭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观察发现,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在面对幼儿情绪失控时,采取的主要应对方式是安慰、劝解和分散注意力。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教师的应对方式可能并不够有效,导致幼儿情绪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引导。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一是加强幼儿情绪管理教育,教师应对幼儿进行情绪管理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是建立有效的情绪管理机制,针对幼儿情绪失控的情况,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教师的应对方式、家长的合作、以及幼儿自身的情绪理解培养等方面。
三是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训教师在应对幼儿情绪失控时的技巧和策略,提高其情商和专业素养。
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管理对于其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该调研报告,我们希望幼儿园能够加强对大班幼儿的情绪管理工作,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大班幼儿进行情绪管理,我们建议在幼儿园内建立情绪管理的激励机制,例如制定一套情绪管理奖励制度,鼓励幼儿能够自主地学会控制情绪,并积极表达情感。
同时,可以在班级中设置情绪管理角,让幼儿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会情绪管理技巧。
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应积极与家长合作,进行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绪管理情况。
建立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渠道,共同探讨幼儿情绪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使得在家庭和学校中形成一致的情绪管理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第1期 教育探究 Vol.5, No.1 2010年3月 EDUCATIONAL STUDY Mar.,2010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现状的测查研究王小溪(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情绪理解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内容,是情绪交流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良好的反映指标。
笔者运用测验法和谈话法考察了180名大、中、小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现状,结果表明: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幼儿对积极情绪的理解水平高于对消极情绪的理解,并且在情绪的识别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幼儿对情绪诱因理解能力大致相同,中大班幼儿的解释则较为丰富。
关键词:幼儿;情绪智力;情绪理解能力中图分类号:G61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K128(2010)01-0020-04一、问题的提出.情绪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智力则是指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情绪智力是幼儿阶段主要的发展任务,是社会情绪发展领域中的一个长期关注的焦点。
情绪智力主要包括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两个方面。
至今,有关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因此,本研究以情绪理解能力为内容。
情绪理解能力是指对面临情绪线索和情境信息进行解释的能力,情绪理解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内容,是情绪交流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良好的反映指标。
通过文献梳理,并立足于前人研究,笔者把情绪理解能力分为四个方面:表情识【收稿日期】2009-12-15【作者简介】王小溪(1984- ),女,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别能力、情绪情境识别能力、情绪诱因理解能力和混合情绪理解能力。
二、研究综述国外对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一年龄段的幼儿,如Bretherton I (1986)[1] 、Brown J R等人(1996)[2]认为从三岁开始,幼儿能够评价引发情绪的原因,能意识到引起一种情绪可以有不同的原因,并开始自发地追问这些原因。
国内关于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则侧重于对影响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因素的探索,如牟丽霞 [3]等人(2006)的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性别差异不显著,各层次的情绪理解上存在先后顺序;幼儿在情绪识别类型上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幼儿在情绪理解任务的表现上总体存在潜在的认知一致性,在不同的层次上又有其显著的任务特异性。
李佳[4]等人(2005)的研究则揭示了两个民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不同步性。
还有赵景欣[5]等人(2006)的研究表明情绪理解能力是年幼儿童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通过谈话法和测验法,以大中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探寻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轨迹,综合考察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特点。
三、研究过程(一)研究方法本研究结合采用测验法与谈话法。
1.测验任务及材料借鉴以往的研究和预研究的发现,笔者选择了高兴、难过、生气和害怕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情绪为测量指标。
包括三项测验任务: 任务一:表情识别(通过使用面部表情的图片让幼儿推测他人内部的心理状态)。
向幼儿随机呈现男女幼儿高兴、难过、生气和害怕四种表情图片共八张,让其对各种表情进行表达性命名,然后进行词语指认。
任务二:情绪情境识别(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幼儿对主人公的情绪进行识别或推断)与情绪原因理解(考察幼儿对情绪产生原因的理解)。
笔者向幼儿讲述情境,要求幼儿根据情境描述主人公的情绪状态,然后进行图片指认,最后反向询问幼儿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
所用材料是生日蛋糕图片一张;黑暗房间的图片一张;男孩女孩生病的图片各一张;损坏的玩具图片一张。
任务三:混合情绪理解(考察幼儿能否认识到同一情境可能会引发同一个体两种不同或矛盾的情绪反应)。
笔者一边出示故事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放假了,小朋友要离开幼儿园,一方面想到可以和爸爸妈妈去玩,一方面想到要离开小朋友了,他(她)的心情怎么样?”要求幼儿根据情境表达出主人公的情绪,然后进行图片指认。
所用材料包括幼儿园图片一张;小朋友在幼儿园玩耍的图片一张;男孩、女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图片各一张。
2. 测验程序在幼儿熟悉的环境中,按照固定程序进行个别施测。
指导语简洁一致,采用中性语气,无语言和动作提示。
3. 记分方法在任务一、二中,表达正确、部分正确、回答错误分别记4分、2分、0分。
指认正确记2分,回答错误记0分。
在任务三中,正确表达两种情绪记8分,正确表达出一种情绪并表达另一种相关情绪记6分,正确表达一种情绪记4分,正确表达出一种相关情绪记2分,回答错误记0分。
指认两种情绪正确记4分,指认一种情绪正确记2分,回答错误记0分。
(二)研究对象以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和桂林七星幼儿园分园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小、中、大班各年级幼儿共180名,各年级中男、女幼儿各30名。
小班年龄范围为2岁4个月~4岁,平均年龄3岁5个月;中班幼儿年龄范围为4岁1个月~5岁,平均年龄4岁5个月;大班年龄范围为5岁1个月~6岁,平均年龄5岁5个月。
(三)研究假设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并且在不同的任务中表现有所差异。
(四)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一)各年龄段儿童对不同情绪理解的状况为了解3-6岁儿童对情绪理解的发展趋势,笔者对小班、中班、大班儿童在测查中的的分情况进行了两两比较,结果表明(见表1),小班和中班幼儿在表情识别任务中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情绪情境识别和混合情绪理解任务中则表现出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
中班和大班则在表情识别任务中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
大班和小班在前八项任务中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 <0.01),在混合情绪理解的指认性命名中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幼儿情绪理解能力测试成绩差异比较表2 幼儿四种情绪理解能力测试成绩差异比较(二)儿童四种情绪识别理解能力的发展幼儿在四种情绪的识别成绩上表现出惊人一致性,成绩得分的高低顺序为:高兴>生气>难过>害怕。
对各年龄班成绩两两比较的结果(见表2)表明,在表达性命名任务中,小班和中班儿童在识别高兴、生气和难过情绪上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中班和大班儿童在识别生气情绪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小班和大班儿童在识别害怕情绪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在指认性命名的任务中,小班和中班儿童在识别难过情绪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班和大班幼儿在识别高兴情绪中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
(三)幼儿在解释引发3种情绪诱因方面特点关于幼儿对于情绪诱因解释的差异性不大,小班幼儿不能回答的人数较多,中大班幼儿的解释则较为丰富。
如引发幼儿高兴原因的解释中,中班幼儿有7种解释:(1)过生日了,(2)可以吃蛋糕,(3)有好东西得,(4)可以点生日蜡烛,(5)长大了一岁,(6)可以出去玩,(7)有好多小朋友来。
五、分析与讨论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幼儿情绪理解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但呈非直线式增长。
在情绪情境识别表达性命名任务中,4-5岁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在混合情绪的表达指认中,4-5岁也是一个明显转折点。
虽然混合情绪的指认性命名在中班到大班有下降的趋势,但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从总体上看,表情识别、情绪情境识别、混合情绪理解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可见这三种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幼儿识别表情为幼儿进一步理解情绪的线索和情境信息提供了基础。
(一)各年龄段儿童对不同情绪理解能力的差异分析在表情识别的测验中,小班幼儿的表情识别表情识别 情绪情境识别 混合情绪理解 表达性命名 指认性命名 表达性命名 指认性命名 表达性命名 指认性命名 组别F Sig F Sig F Sig F Sig F Sig F Sig大班与中班 4.12 .00 2.58 .00 2.95 .70 .11 .09 1.95 .28 4.00.30大班与小班 8.69 .00 2.77 .00 10.54.00 12.23.00 26.51 .00 .17 .01 中班与小班 .67 .08 .04 .73 2.10 .00 8.72.00 12.83 .00 4.13.00高兴 害怕表达性命名指认性命名 表达性命名 指认性命名组别F Sig F Sig F Sig F Sig大班与中班.10 .6466.32.00 1.37 .12 8.50.06大班与小班44.73.00105.62.00.20 .01 .10.15中班与小班47.54.0022.70.05 3.03 .11 7.11.82生气 难过表达性命名 指认性命名表达性命名 指认性命名组别F Sig F Sig F Sig F Sig大班与中班.17.04 3.28.10.33 .13 1.45.25大班与小班9.50.00.71.00 6.23 .00 .04.00中班与小班 6.96.00.29.05 3.80 .00 1.56.02能力较弱,这可能与小班幼儿还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情绪线索有关。
例如对于难过表情,有部分小班幼儿说是开嘴巴。
此外,小班幼儿易受无关因素影响,从而影响其对表情的分析。
如有个别小班幼儿把低头与难过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难过情绪的思维定势,这也可能和幼儿的经历有关。
在情绪情境识别表达性命名任务和混合情绪的表达指认中,中班则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在从小班到中班的过渡过程中,幼儿与情绪相关的神经系统(如边缘系统)正处于迅速发育的时期。
在神经系统快速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最容易习得健康的情绪情感的反应模式和理解别人的反应模式。
经过前一个年龄阶段的量的积累,中班幼儿已经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能够将自己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感受他人的情感。
在各项任务的测验中大班幼儿的表现普遍较好,这可能因为:(1)大班幼儿的形象记忆、短时记忆有所发展,观察能力增强。
例如有的大班幼儿在进行测试时注意到表情指认的主体与混合情绪的主体并不一致。
(2)他们在回答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答题策略。
如有一个小孩子,在回答最后一题时说到:“只能选这个了,因为只有这一个还没有选过”,她显然知道了我的意图,我们的测验不能控制这个因素,大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与他们认知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制约。
(3)他们还体现出了情绪调节的意味,并且根据各自的侧重有所调节,他们会说:“应该还是比较高兴吧,因为不能和小朋友玩,还可以和表妹玩啊”。
小班幼儿就不能理解混合情绪,中班幼儿对混合情绪理解虽然和大班幼儿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大班幼儿回答更加准确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