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_糖代谢共152页
《生物化学》 第8章 糖代谢

⑥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酵解途径是单糖分解代谢的一条最重要的
基本途径
❖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通过无氧酵解可以获得
有限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有氧条件下,酵解是单糖完全氧化分解成
CO2和水的必要准备阶段
2020/9/29
8.2.2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的去路
1.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C O O H C O 丙酮酸脱羧酶
2020/9/29
8.3.2 淀粉的合成
G
G-6-P G-1-P
ATP ADP
(A)UTP
(A)UDPG
焦磷酸化酶 PPi
(A)UDPG n(A)UDPG
转糖苷酶
引物
(G)m m≥2
n(A)UDP
(α-1,4-G)n+mBiblioteka Q酶2020/9/29
(α-1,6)
8.3.3 糖原的合成
非还原端 糖原结构特点
(1)丙酮酸羧化支路
C O O H
OC C O O H
CO+ C O 2+ A T P+ H O 2 丙酮酸羧化酶、生物素,Mg2+ C H 2 C O O H+ A D P+ Pi
C H 3 丙酮酸
草酰乙酸
2020/9/29
⑥ 回补途径
C O O H
C O+ C O 2+ N A D P H+ H +
三羧酸循环
→Acetyl-CoA→→→CO2 + H2O
Lac (——————)
酵解
(—————————————————————)
有氧分解
2020/9/29
① 丙酮酸脱氢酶系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糖是生物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构成生物体大量重要物质的原始物质。
糖代谢是指生物体对糖类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合成的过程。
糖代谢主要包括两大路径:糖酵解和糖异生。
本篇文档将从分解和合成两个角度,介绍生物体内糖的代谢。
糖的分解糖酵解(糖类物质的分解)糖酵解是指生物体内将葡萄糖和其他糖类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糖酵解途径包括糖原泛素、琥珀酸途径、戊糖途径、甲酸途径等。
其中主要以糖原泛素和琥珀酸途径为代表。
糖原泛素途径糖原泛素途径又称为糖酵解途径,是生物体内最常用的糖分解方式。
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同时产生2个ATP和2个NADH。
糖原泛素途径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糖分解阶段和草酸循环。
糖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葡萄糖通过酸化和裂解反应,进入三磷酸葡萄糖分子中,并生成一个六碳分子葡萄糖酸,此过程中消耗1个ATP。
接着,葡萄糖酸分子被磷酸化,生成高能量化合物1,3-二磷酸甘油酸,同时产生2个ATP。
随后,1,3-二磷酸甘油酸分子的丙酮酸残基被脱除,生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
草酸循环草酸循环是指将生成的丙酮酸和丁酮酸在线粒体内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柠檬酸,随后通过草酸循环将柠檬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ATP。
草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有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
琥珀酸途径琥珀酸途径也被称为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内另一种重要的糖分解途径,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30多个ATP。
琥珀酸途径中,葡萄糖通过磷酸化,生成高能分子葡萄糖6-磷酸,随后被氧化酶和酶羧化酶双重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琥珀酸途径的关键酶有异构酶、羧酸还原酶等。
糖异生(糖合成)糖异生是指非糖类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通过一系列合成反应,转化成糖类物质的过程。
糖异生是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维持生命的各种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糖异生途径包括丙酮酸途径、戊糖途径和甘油三磷酸途径等。
丙酮酸途径丙酮酸途径是指通过丙酮酸合成糖的途径,它可以将丙酮酸反应生成物乙酰辅酶A进一步转移,合成3磷酸甘油醛,随后通过糖醛酸-3-磷酸酰基转移酶反应,合成葡萄糖6磷酸。
生物化学糖代谢

引言:糖代谢是生物体内的一项基本代谢过程,糖类分子参与着能量产生和储存的过程。
生物化学糖代谢(二)是糖类分子在生物体内进一步被代谢的过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生物化学糖代谢(二)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生物化学糖代谢(二)是指糖类分子在生物体内进一步被代谢的过程,包括糖酵解、糖异生、糖原代谢、糖醇代谢和戊糖醇代谢等。
糖代谢的正常进行对维持生物体的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功能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糖酵解1.糖酵解是糖类分子分解为能量的过程,主要包括糖酵解途径和糖酵解产物。
2.糖酵解途径主要有糖解酵解、无氧酵解和有氧酵解三种。
3.糖酵解产物主要是ATP、乳酸和丙酮酸等,通过这些产物产生能量。
二、糖异生1.糖异生是生物体内通过非糖物质合成糖类分子的过程。
2.糖异生途径主要包括糖异生途径和糖异生产物。
3.糖异生对维持血糖平衡和供应能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糖原代谢1.糖原是一种能够储存糖类的多聚体,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细胞中。
2.糖原代谢包括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两个过程。
3.糖原合成主要通过糖原合成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糖原分解则通过糖原分解酶的催化作用完成。
四、糖醇代谢1.糖醇是指一类由糖类分子还原的醇类化合物。
2.糖醇代谢涉及有糖醇的和消耗两个过程。
3.糖醇代谢在维持细胞渗透平衡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五、戊糖醇代谢1.戊糖醇是一种重要的糖醇分子,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
2.戊糖醇代谢主要包括戊糖醇的合成和降解两个过程。
3.戊糖醇代谢与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总结:生物化学糖代谢(二)是研究糖类分子在生物体内进一步被代谢的过程,其中包括糖酵解、糖异生、糖原代谢、糖醇代谢和戊糖醇代谢等。
这些过程对维持生物体的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理解生物化学糖代谢(二)对于揭示生物体内糖代谢的调控机制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讲义第五章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目的和要求】1、掌握糖分解代谢,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途径及催化所需的酶,特别是关键酶和主要的调节因素以及各通路的生理意义。
2、掌握肝糖原合成、分解及糖异生的途径及关键酶。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掌握乳酸循环的过程及生理意义。
3.熟悉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是生物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血糖的概念,正常值以及血糖的来源、去路。
4.了解糖的吸收方式是通过主动转运过程,糖代谢异常。
【本章重难点】⒈糖酵解及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径及关键酶⒉TAC、糖异生的生理意义⒊糖原合成分解的调节⒋血糖的调节⒌TAC循环、生理意义、调控⒍糖异生学习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第五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第六节糖异生第七节血糖及其调节第一节概述糖的主要生理功能⑴是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据估计人体所需能量50%~70%左右是由糖氧化分解提供的。
⑵糖也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如核糖构成核苷酸及核酸成分;蛋白多糖构成软骨、结缔组织等的基质;糖脂是生物膜的构成成分等。
⑶体内还具有一些特殊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糖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糖类主要为淀粉,口腔唾液腺及胰腺分泌有淀粉酶,仅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产生分子大小不等的线形糖。
淀粉主要在小肠内受淀粉酶作用而消化。
在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上,含有α-葡萄糖苷酶,继续水解线形寡糖的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
消化道吸收入体内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葡萄糖经门静脉进入肝,部分再经肝静脉入体循环,运输到各组织,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
糖的储存形式是糖原。
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糖的分解代谢是糖在体内氧化供能的重要过程。
糖氧化分解的途径主要有三条:①无氧酵解;②有氧氧化;③磷酸戊糖途径。
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的葡萄糖单位通过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进而还原为乳酸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由于此过程与酵母菌使糖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
《生化》第六章糖代谢

P
ATP ADP
ADP
ATP
COOH C OH
C
OH
磷酸甘油酸激酶
F-1,6-2P
CH2 O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P
CH2 O
P
3-磷酸 甘油醛
1,3-二磷酸 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
ATP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G-1-P
二、单糖的氧化分解 主要指G,经多糖降解后生成的G,吸收进 入细胞进行氧化分解,从而为机体提供能量。机 体几乎所有的组织的细胞中,都能进行糖的分解 以获能。
G进行氧化分解供能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糖的无氧分解(酵解)
糖的有氧分解 糖的磷酸戊糖支路分解
1.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1)糖酵解(glycolysis)的定义
第二阶段
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Glu
ATP ADP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⑴ 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HO CH2 H HO O H OH H H H OH
P O CH2
ATP ADP
H HO O H OH H H H OH
门静脉
肝脏
GLUT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
三、糖代谢的概况
糖原
糖原合成 肝糖原分解
酵解途径
ATP
有氧
核糖 磷酸戊糖途径 +
NADPH+H+
生物化学第九章糖代谢

NADH+H+
NAD+
葡萄糖
EMP
COOH
C==O
乳酸脱氢酶
乳酸
丙酮酸
CO2
CH3
丙酮酸脱羧酶
CHO
CH3
乙醇脱氢酶
乙醛
NADH+H+
CH2OH
NAD+ CH3
乙醇 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葡萄糖的有氧分解(p93)
O
CH3-C-SCoA
CO2
葡萄糖
(EPM)
NAD+
柠檬酸的 生成阶段
顺乌头酸
苹果酸
H2O
草酰乙酸 再生阶段
异柠檬酸
NAD+
NADH +CO2
氧化脱 羧阶段
-酮戊二酸
延胡索酸
FADH2
NAD+
NADH +CO2
琥珀酸
FAD
GTP
琥珀酰CoA
TCA第一阶段:柠檬酸生成
O
CH3-C-SCoA
H2O
CoASH
柠檬酸合成酶 草酰乙酸
顺乌头 酸酶
三羧酸循环——即丙酮酸通过循环进行脱羧和脱
氢反应形成CO2、NADH和FADH2的过程。在循
环的一系列反应中,关键的化合物是柠檬酸,因
为它有三个羧基,故称为三羧酸循环,又称柠檬
酸循环,简称TCA循环,又称Krebs循环。
O
CoASH
CH3-C-SCoA
柠檬酸
三羧酸循环 (TCA)
NADH
草酰乙酸
葡萄糖的磷酸化
磷酸化
第 一 阶 段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生物化学第十一章 糖代谢

三、糖酵解的反应机制
• 反应发生在细胞溶胶(胞质溶胶、细胞质基质、 胞浆、胞液)
• 1.葡萄糖的磷酸化:(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
•
△Go’= -30.54 kJ/mol
精品ppt
• 己糖激酶:底物非专一,对D—甘露糖、D—果 糖、氨基葡萄糖均有催化作用。两亚基,动物组 织有四种同工酶:I 脑和肾脏中,II 骨骼肌和心 脏;III 肝脏和肺脏中;IV 肝脏。 I、 II、 III型 酶大都存在于基本不能合成糖原的组织中。无机 磷酸有解除G-6-P和ADP对I、 II、 III抑制的作 用。 I型对无机磷酸最敏感。
• 这一途径是最早阐明的酶促反应系统, 研究得非常透彻的一个过程,因为这一 过程的反应原则及调节机制,在所有细 胞代谢中具有普遍意义。
精品ppt
一、பைடு நூலகம்酵解研究简史
• 发酵研究始于19世纪后半叶。
• Paster L.1875年酵母菌将葡萄糖无氧氧化 生成酒精。
• Buchner 1897年 酵母提取液中葡萄糖也 可发酵。
精品ppt
• α 、β淀粉酶对α –1、6葡萄糖 苷键皆无作用。
• α-淀粉酶β-淀粉酶只表示两种淀 粉酶,不表示任何构型关系。
• 3、α –1、6葡萄糖苷酶:水解淀粉 的α –1、6糖苷键 ,把支链淀粉 的分支切下。又称γ—淀粉酶 ( γ— amylase)
精品ppt
• 4、纤维素酶(cellulase):水解β(1→4)糖 苷键.只存在于微生物中,某些微生物所 含的水解纤维素的酶实际是多种酶组合 成的酶体系。反刍动物可消化纤维素是 因为其肠道细菌具有纤维素酶。
• Harden A. Young W. 1905年 无机磷酸参与 酵解并分离出1,6-二磷酸果糖;酵母 发酵需要“酒化酶”和“辅化酶”,获 得NAD+。
糖代谢新生物化学

成苷反应
糖分子中的半缩醛羟基专称为苷羟基。苷羟基很容易与其 他含羟基或活泼H的化合物(如醇、胺等)发生脱水缩合 反应,生成糖苷,这一反应叫成苷反应。
CH 2OH
O OH CHOH
干HCl + HOCH3
CH 2OH
O OCH 3
OH
+
CH 2OH OH
OH
苷键
OH OH
D-吡喃葡萄糖 苷羟基
OH
H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 单糖 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 寡糖 能水解生成2-10个单糖分子的糖, 又称为低聚糖。寡糖中常见的是二 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
❖ 多糖 能水解成很多个单糖分子的糖,由 成千上万个单糖分子缩聚而成的物 质,故又称为多聚糖,如淀粉、糖 原、纤维素。
第八章 糖 代 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物质代谢 新陈代谢
能量代谢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物质代谢过程:
消化吸收
中间代谢*
排泄
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与分解
❖ 糖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 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 的分解代谢提供的。另方面,糖分解的中间产 物,又为生物体合成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如 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 骨架。
稀硝酸是比溴水强的氧化剂,它能将醛糖中的醛基和 羟甲基上面的醇基氧化成羧基。例如,D-葡萄糖被稀 硝酸氧化成葡萄糖二酸 :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 2OH
COOH H OH HNO 3 HO H H OH H OH
COOH
还原反应 :被还原为相应的糖醇
生物化学--糖代谢

COO-
C
O~ P
H2 O
CH2
烯醇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旳磷酸转移
COO-
ADP ATP
C
O~ P
CH2
丙酮酸激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OO-
CO
CH
3
丙酮酸
2. 丙酮酸转变为乳酸
COOH NADH+H + NAD +
CO
CH
3
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
COOH
CHOH
CH
H2O
延胡索酸酶
COO-
HOCH
CH2 COO-
延胡索酸
苹果酸
反应8:苹果酸氧化生成草酰乙酸
乙酰-CoA H2O
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 (氧化)
苹果酸
NADH
柠檬酸合成酶 (缩合)
柠檬酸
顺乌头酸酶(脱水)
H2O
顺乌头酸
H2O
顺乌头酸酶
(水化)
异柠檬酸
H2O
延胡索酸酶
(加水)
延胡索酸
FADH2
NADH
非糖物质
血糖 肝、肌肉 合成糖原
(3.89~6.11mmol/L) 转变为
[血糖]> 8.9mmol/L
非糖物质
转变成其他 糖及衍生物
尿糖
血糖水平旳调整
正常情况,来路去路,维持动态平衡 1.肝脏调整 [血糖]正常水平,肝糖元Glc,[Glc]
糖异生作用加强 [血糖]正常水平,Glc肝糖元,[Glc]
糖异生作用减弱 2.肾脏调整
肾 糖 阈 : 肾 脏 所 能 保 持 旳 最 高 [Glc] 在 160180mg/dl,
医学生物化学-糖代谢

03
糖原合成与分解
糖原合成的步骤和调节
• 糖原合成的步骤 • 引物与尿苷三磷酸葡萄糖的合成:首先,合成酶催化下,引物与尿苷三磷酸葡萄糖结合,形成比较短的寡
糖链。 • 延长寡糖链:接着,在糖原合酶的催化下,通过反复添加葡萄糖单位到寡糖链上,延长寡糖链的长度。 • 形成完整的糖原:最后,在糖原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通过糖苷键连接一个葡萄糖单位,形成完整的糖原
THANKS
总结词
糖的有氧氧化途径是指糖在有氧条件下进 行分解代谢的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并释放大量能量。
VS
详细描述
糖的有氧氧化途径是指在有氧条件下,糖 通过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少 量能量。随后,丙酮酸在线粒体中通过三 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这个过程中,糖 分子中的碳骨架被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 水,同时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供生命活动使 用。
血糖异常对人体的影响
高血糖的影响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高血糖 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影响伤口的愈合。
低血糖的影响
低血糖会导致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长期 低血糖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等。
05
糖代谢与疾病
高血糖与糖尿病
糖的来源
糖主要来源于植物,如谷物、蔬菜、水果等,也可通过动物 性食物如肉类、蛋类、奶类等获取。
生物化学第八章糖代谢

(一) 糖的无氧酵解 (anaerobeic glycolysis)
1.糖酵解过程碳骨架的变化: 一分子6碳的葡萄糖经历丙酮酸最后生成两分子
3碳的乳酸.
C-C-C-C-C-C
六碳糖
C-C-C + C-C-C
三碳糖
三碳糖
CH3CH(OH)COO_ + CH3CH(OH)COO_
乳酸
乳酸
(一) 糖的无氧酵解
丙 酮 酸 脱 氢 酶 系
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 的反应步骤
反应历程可以分为4步:
1、丙酮酸脱羧反应 ① E1 使丙酮酸的酮基的加成,挂在TPP上(羰基碳带正电性,TPP带 有负离子) ② 脱羧生成羟乙基-TPP,并将乙酰基转给E2
2、E2使乙酰基转移到CoA分子上形 成乙酰-CoA 3、 E3催化E2的氧化复原(还原型酶脱H氧化,形成氧化型的酶)而 E3 被还原打开二硫键,形成-SH,再将两个H交给E3自身的 FAD→FADH2 4、还原型的E3再氧化复原: E3- FADH2把2H交给NAD+。
2.三羧酸循环
名称来历 多次脱氢
(GTP生成)
循环结局
TCAC名称的来历:
首先草酰乙酸和乙酰CoA缩合成 具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的一个循环故此
丙 酮 酸 辅 酶 A
乙酰辅酶A
• 第二阶段:丙酮酸脱氢酶系的作用
• 实质:
•
•
丙酮酸脱氢酶系(三个酶)
• 丙酮酸————羧酶)
• 2.转乙酰基,与COA-SH生成乙酰-COA(乙酰移换酶酶)
• 3.硫辛酸复原(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丙酮酸脱氢酶系
整个过程需要10种酶,这些酶都在细胞质中,所 以 , EMP途径的发生部位在细胞质中。
【生物化学】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第六章糖代谢1.糖的化学本质(即组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2.糖的生理功能:①氧化供能②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③参与构成体内一些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④提供碳源3.糖的无氧分解指机体在不消耗氧的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产生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又称糖酵解(糖酵解的全部反应过程在细胞胞浆中进行)4.糖酵解反应过程:㈠第一大阶段:葡萄糖或糖原转变生成丙酮酸,又称糖酵解途径;㈡第二大阶段: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三个限速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丙、己、磷)底物水平磷酸化能量物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高能化合物,其高能键裂解所释放的能量,驱使ADP磷酸化,产生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是糖酵解的产能方式。
★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是①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糖酵解的反应特点:①整个反映在细胞液中进行,起始物为葡萄糖或糖原,终产物为乳酸;②糖酵解是一个无需氧的过程;③糖酵解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可产生少量能量,每一分子葡萄糖净生成2分子ATP,糖原生成3分子ATP。
因此,通过糖酵解只能产生少量ATP④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为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分别催化了3步不可逆的单向反应⑶糖酵解的调节:①激素的调节;②代谢物对限速酶的变构调节★糖酵解的生理意义:①使机体在不消耗氧的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②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的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Ⅰ无线粒体的细胞Ⅱ代谢活跃的细胞;③某些病理情况下,组织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也需要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④糖酵解的中间产物是氨基酸,是脂类合成前体糖的有氧氧化部位:胞液及线粒体⑴葡萄糖或糖原生成丙酮酸⑵丙酮酸氧化(→脱H)脱羧(→生成CO2)生成乙酰辅酶A:在线粒体中进行,关键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⑶三羧酸循环:指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映的过程。
生物化学课件糖代谢

生物化学课件糖代谢生物化学课件糖代谢生物化学课件糖代谢糖代谢知识点(一)糖酵解葡萄糖在无氧情况下经过三个阶段生成乳酸。
(糖酵解的'产物是乳酸)1.三个阶段、三个关键酶:①第一阶段:葡萄糖生成2分子磷酸甘油醛;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
②第二阶段:磷酸甘油醛生成丙酮酸;③第三阶段:丙酮酸生成乳酸;关键酶:丙酮酸激酶。
(第一阶段:葡萄糖在己糖激酶作用下生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在6磷酸果糖激酶的帮助下生成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再裂解成2分子磷酸甘油醛。
)2.糖酵解的3个关键酶(限速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记忆:(六斤冰糖):6磷酸果糖激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3.糖酵解的作用:提供能量。
(二)糖的有氧氧化1.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葡萄糖生成丙酮酸;②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生成乙酰辅酶A;③第三阶段: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
2. 三羧酸循环四步脱氢、三个关键酶、二步脱羧、一次底物磷酸化。
三羧酸循环的原料:乙酰CoA;第一步:乙酰CoA生成柠檬酸;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第二步:柠檬酸调整姿态,变为异柠檬酸;第三步:异柠檬酸生成α-酮戊二酸;关键酶是异柠檬酸脱氢酶。
(第一次脱氢;受体是NAD)第四步:α-酮戊二酸在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帮助下生成琥珀酰CoA;关键酶是α-酮戊二酸脱氢酶。
(第二次脱氢;受体是NAD)第五步:琥珀酰CoA在某些激酶的帮助下生成琥珀酸和GTP。
(这是唯一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第六步:琥珀酸在琥珀酸脱氢酶的帮助下生成延胡索酸;关键酶是琥珀色酸脱氢酶(第三次脱氢;受体是FAD)第七步: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第八步:苹果酸在苹果酸脱氢酶的帮助下生成草酰乙酸(第四次脱氢;受体是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