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糖代谢小结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六章糖代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糖原:动物体葡萄糖的储存形式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一、糖的生理功能1. 氧化供能2. 机体重要的碳源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概况——分解、储存、合成各种组织细胞门静脉肠粘膜上皮细胞体循环小肠肠腔三、糖的消化吸收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SGLT肝脏过程四、糖的无氧分解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反应部位:胞液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E1 E2E3调节:糖无氧酵解代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调节。
E1:己糖激酶E2: 6-磷酸果糖激酶-1E3: 丙酮酸激酶NAD+乳 酸NADH+H+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生理意义:五、糖的有氧氧化1、反应过程○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关键酶调节方式➢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丙酮酸乙酰CoAATP ADP胞液线粒体丙酮酸乙酰CoANAD +, HSCoA CO 2, NADH + H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③乙酰CoA进入柠檬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生成ATP概述: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这是因为循环反应中第一个中间产物是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糖代谢知识点总结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它经过糖代谢过程转化为能量供给给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包括脑、肌肉和肝脏。
糖的代谢主要包括糖的吸收、转运、储存和利用,以及血糖调节等过程。
糖代谢受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如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还受到一系列酶和代谢途径的调控。
掌握糖代谢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糖的吸收和转运糖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
在胃肠道中,碳水化合物在食物中的来源包括多种多样的淀粉、蔗糖、果糖及乳糖等。
其中大部分淀粉经酶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
机体对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的吸收和碳水化合物的稳定性是由多种多样的细胞膜承担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小肠上皮细胞膜承担的。
细胞膜上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的转运体,使这些营养成分通过细胞膜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内。
通过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从肠腔内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内;然后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和果糖顺从小肠上皮细胞移向血液。
2. 糖的储存糖的储存主要指肝脏对葡萄糖的调节。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与糖的分解途径配合起来,也会启动肝脏的糖合成和储藏。
在餐后,肝脏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以供应禁食时期的耗能需求。
糖原是一种多聚核糖的储量糖。
它是由α-葡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线性生物同聚物,直接保留在肝脏和肌肉细胞中。
肝脏内糖原的含量约为100克,能够支持机体24-36小时,一般情况下,在禁食后3-4小时,血糖下降到一定水准时,机体通过糖原来维持血糖浓度。
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血糖失去「生糖」的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量降低,活性和升糖激素糖皮质醇的分泌增加,肝脏转入分解糖原产生葡萄糖的「生糖」状态。
如果机体在短期有2-3天的正常饮食,糖原又将几乎恢复到正常水平。
3. 糖的代谢和利用糖的代谢和利用主要是指葡萄糖的糖酵解、Kreb氏循环和脂肪酸、蛋氨酸等物质与糖的相互关系。
糖的代谢和利用与机体中一系列的酶和代谢途径有关。
生物化学代谢途径归纳总结

生物化学代谢途径归纳总结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可以说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它涉及到无数个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体通过各种酶的催化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和其他所需物质。
本文将对生物化学代谢途径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生物过程。
1. 糖代谢途径糖代谢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
它包括糖原的合成和降解、糖酵解、糖异生和糖醇代谢等过程。
糖酵解是糖分子分解为乳酸或乙醛的过程,产生能量和一些中间产物;而糖异生则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分子。
糖代谢途径在能量供应和生物体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脂代谢途径脂代谢是指生物体对脂类物质的转化和调节过程。
它包括脂肪酸的合成和降解、三酰甘油的合成和降解、胆固醇代谢等。
脂肪酸是脂类物质的主要成分,它们可被细胞利用或者储存为三酰甘油,以供能量需求。
胆固醇则是体内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生物体内合成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3. 蛋白质代谢途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物之一,它不仅构成细胞结构的基础,还参与体内的生物催化、信号传导、抗体合成等众多生物功能。
蛋白质代谢途径包括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
蛋白质的合成是基于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通过核酸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将氨基酸以特定顺序合成为多肽链。
而蛋白质的降解则是通过蛋白酶的作用,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供能和合成新蛋白质所需。
4. 核酸代谢途径核酸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介质,它们包括DNA和RNA。
核酸代谢途径包括核苷酸的合成和降解。
核苷酸的合成是通过氨基酸、碱基和磷酸的有机酸合成而来,该过程经历一系列酶催化反应。
核酸的降解则是通过核酸酶的作用,将核苷酸分解为碱基和磷酸,供细胞合成新的核酸分子。
在生物化学代谢途径中,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密切。
它们通过一系列反应和调节,使生物体能够平衡能量供应和物质转化。
了解和理解这些代谢途径对研究生物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生物化学糖代谢总结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生物化学糖代谢总结【考纲要求】1.糖的分解代谢:①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②有氧氧化基本途径及供能;③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①肝糖原的合成;②肝糖原的分解。
3.糖异生:①糖异生的基本途径;②糖异生的生理意义;③乳酸循环。
4.磷酸戊糖途径:①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生成物;②磷酸戊搪途径的生理意义。
5.血糖及其调节:①血糖浓度;②胰岛素的调节;③胰高血糖素的调节;④糖皮质激素的调节。
6.糖蛋白及蛋白聚糖:①糖蛋白概念;②蛋白聚糖概念。
【考点纵览】1.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净生成atp;2分子atp;产物:乳酸2.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合成酶。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
3.能进行糖异生的物质主要有:甘油、氨基酸、乳酸、丙酮酸。
糖异生的四个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
4.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5.血糖浓度:3.9~6.1mmol/l.6.肾糖域概念及数值。
【历年考题点津】1.不能异生为糖的是a.甘油b.氨基酸c.脂肪酸d.乳酸e.丙酮酸答案:c2.1mol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生成atp的mol数量是a.12b.15c.18d.21e.24答案:b(3~7题共用备选答案)a.果糖二磷酸酶-1b.6-磷酸果糖激酶c.hmgcoa还原酶d.磷酸化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 hmgcoa合成酶3.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答案:b4.糖原分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答案:d5.糖异生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答案:a6.参与酮体和胆固醇合成的酶是答案:e7.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答案:c8.糖酵解的关键酶是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脱氢酶c.磷酸果糖激酶一1d.磷酸甘油酸激酶e.乳酸脱氢酶答案:c(9~12题共用备选答案)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苹果酸脱氢酶c.丙酮酸脱氢酶d. nadh脱氢酶e.葡萄糖-6-磷酸酶价9.呼吸链中的酶是答案:d10.属三羧酸循环中的酶是答案:b11.属磷酸戊糖通路的酶是答案:a12.属糖异生的酶是答案:e13.下列关于己糖激酶叙述正确的是a.己糖激酶又称为葡萄糖激酶b.它催化的反应基本上是可逆的c.使葡萄糖活化以便参加反应d.催化反应生成6-磷酸果酸e.是酵解途径的唯一的关键酶答案:c14.在酵解过程中催化产生nadh和消耗无机磷酸的酶是a.乳酸脱氢酶b.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醛缩酶d.丙酮酸激酶e.烯醇化酶答案:b15.进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a.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b. 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c.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d.琥珀酰coa→琥珀酸e.丙酮酸→乙酰coa[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答案:d16.乳酸循环所需的nadh主要来自a.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产生的nadhb.脂酸β-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adhc.糖酵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d.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经转氢生成的nadhe.谷氨酸脱氢产生的nadh答案:c(17~18题共用备选答案)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苹果酸脱氢酶c.丙酮酸脱氢酶d. nadh脱氢酶e.葡萄糖-6-磷酸酶17.属于磷酸戊糖通路的酶是答案:a18.属于糖异生的酶是答案:e19.糖尿出现时,全血血糖浓度至少为a.83.33mmol/l(1500mg/dl)b.66.67mmol/l(1200mg/dl)c.27.78mmol/l(500mg/dl)d.11.11mmol/l(200mg/dl)e.8.89mmol/l(160mg/dl) 答案:e。
糖代谢途径知识点总结

糖代谢途径知识点总结1. 糖的来源及转化:糖是生命体中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之一,它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蔗糖等。
糖在体内主要通过消化吸收、肝脏储存和释放等步骤进行转化,最终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转化为能量供给细胞使用。
2. 糖原的合成与降解:糖原是一种多聚糖,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它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储备物质。
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的作用下,糖原会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并储存起来,以调节血糖的浓度。
而当体内需要能量时,糖原会被分解成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供给全身各个组织细胞的能量需求。
3. 糖的磷酸化途径:糖的磷酸化是糖代谢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发生在细胞内质膜上的糖磷酸合成途径中。
主要包括糖激酶的作用,将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6-磷酸等。
糖类的磷酸化是糖类代谢的起始关键环节,它不仅能使葡萄糖转化为更容易受控制的代谢产物,而且还能限制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从而保持细胞内的葡萄糖水平。
4. 糖酵解:糖酵解是糖代谢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是维持身体能量平衡的重要手段。
糖酵解共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糖的预处理、三羧酸循环和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
在这些过程中,葡萄糖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分解成乳酸或乙醛和丙酮,释放出大量的ATP,供给细胞在活动中所需的能量。
5. 糖异生:糖异生是指细胞内非糖物质被合成为葡萄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中。
当体内能量供给不足时,肝脏会通过糖异生途径将蛋白质或脂肪分解产生的丙酮酸、乳酸等合成葡萄糖,以满足全身组织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糖异生是体内糖代谢中的重要途径,能够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6. 糖类的磷酸化途径:在糖代谢途径中,糖可通过糖激酶酶这一酶的作用受磷酸化。
这一过程不仅是糖代谢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体内维持能量平衡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调控糖的代谢速率和保持细胞内的糖水平。
总结:糖代谢途径是细胞内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通过合成与降解、磷酸化途径、酵解、异生等多个环节,将葡萄糖合理地转化为细胞内的能量源,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小结糖代谢

小结糖代谢糖代谢是指人体对糖类食物的吸收、运输、利用和储存的过程。
糖类食物是人类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和活动至关重要。
糖代谢的调节能够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同时也涉及到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糖代谢包括糖的吸收、分解、利用和储存四个主要过程。
吸收是指糖类食物在消化吸收道中被吸收到血液中的过程。
在小肠中,糖类被分解为单糖后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分解是指糖类被分解为简单的物质,例如葡萄糖。
葡萄糖是人体最重要的糖类,也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转化为能量。
此外,葡萄糖还可以通过糖原合成酶的作用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脏和肌肉中。
利用是指葡萄糖被细胞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在细胞内,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ATP分子,提供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
同时,葡萄糖也可以通过糖解途径生成其他有机物质,如核酸、脂质和蛋白质。
储存是指葡萄糖在肝脏和肌肉中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
肝脏中的糖原可以释放出葡萄糖,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而肌肉中的糖原主要供给肌肉自身使用。
糖代谢的调节非常复杂,主要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调节。
胰岛素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它能够促进糖的吸收、分解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则由胰腺α细胞分泌,能够促进肝脏释放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负反馈机制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糖代谢的紊乱会导致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异常而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症。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糖的利用能力下降,导致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糖代谢是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的吸收、分解、利用和储存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
糖代谢的调节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来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了解糖代谢的过程和调节机制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糖代谢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糖代谢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糖代谢实验的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观察糖代谢过程中不同代谢途径的产物和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糖代谢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糖代谢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包括糖的摄取、分解、合成和储存等环节。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糖代谢途径:1. 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ATP和NADH。
2. 三羧酸循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CO2、H2O和ATP。
3. 磷酸戊糖途径:将葡萄糖转化为NADPH,为细胞合成和还原反应提供还原剂。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葡萄糖、丙酮酸、NADP+、NAD+、磷酸戊糖、三羧酸循环底物等。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水浴锅、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糖酵解实验- 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反应体系中,加入NAD+和磷酸戊糖,观察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
- 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测定上清液中ATP和NADH的浓度。
2. 三羧酸循环实验- 将丙酮酸加入反应体系中,加入NADP+和磷酸戊糖,观察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
- 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测定上清液中CO2、H2O和ATP的浓度。
3. 磷酸戊糖途径实验- 将葡萄糖加入反应体系中,加入NADP+,观察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
- 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测定上清液中NADPH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糖酵解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加入葡萄糖、NAD+和磷酸戊糖后,反应体系中颜色发生变化,说明糖酵解反应发生。
- 上清液中ATP和NADH的浓度升高,说明糖酵解过程中产生了能量和还原剂。
2. 三羧酸循环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加入丙酮酸、NADP+和磷酸戊糖后,反应体系中颜色发生变化,说明三羧酸循环反应发生。
- 上清液中CO2、H2O和ATP的浓度升高,说明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产生了能量和CO2。
3. 磷酸戊糖途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加入葡萄糖和NADP+后,反应体系中颜色发生变化,说明磷酸戊糖途径反应发生。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doc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doc糖代谢是指生物体利用糖类化合物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它是个复杂的化学反应链和代谢过程,涉及到多种生化反应和多个酶催化反应,同时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之一。
下面是生物化学糖代谢的知识点总结:1. 糖类化合物基础糖类化合物是指一类多元醇与醛或酮葡萄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而生成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可以简单分为单糖、双糖、多糖三类,其中单糖是构成生物体多种糖的基础单位。
最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Galactose)等。
2. 糖代谢途径在生物体内,主要进行糖代谢途径分为两条:糖异构化途径和糖解途径。
前者是指糖分子在酶催化作用下转化为异构体的途径,后者是指将糖分子降解成各个代谢产物的途径。
单糖由异构化途径进入糖酵解途径,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分解为乳酸、丙酮酸或二氧化碳和水,产生 ATP 和 NADH 等物质能转化为化学能。
3. 糖异构化糖异构化途径是指糖分子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异构体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一个糖分子的环化结构中的羟基与卤代物发生相互作用,使糖分子的环化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异构体。
最常见的糖异构化途径有麦芽糖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酶等。
根据研究,大多数人的肝脏细胞及小肠上皮细胞将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
但其他组织细胞也可以利用糖异生途径,这个过程包括在非糖元(如脂肪酸和氨基酸)存在的情况下,从前体化合物的合成中生成葡萄糖。
胰岛素及其反性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
生物化学糖代谢涉及的范围很广,尤其和人和动物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相应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也很高。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化学糖代谢的概念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拓展。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糖是生物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构成生物体大量重要物质的原始物质。
糖代谢是指生物体对糖类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合成的过程。
糖代谢主要包括两大路径:糖酵解和糖异生。
本篇文档将从分解和合成两个角度,介绍生物体内糖的代谢。
糖的分解糖酵解(糖类物质的分解)糖酵解是指生物体内将葡萄糖和其他糖类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糖酵解途径包括糖原泛素、琥珀酸途径、戊糖途径、甲酸途径等。
其中主要以糖原泛素和琥珀酸途径为代表。
糖原泛素途径糖原泛素途径又称为糖酵解途径,是生物体内最常用的糖分解方式。
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同时产生2个ATP和2个NADH。
糖原泛素途径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糖分解阶段和草酸循环。
糖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葡萄糖通过酸化和裂解反应,进入三磷酸葡萄糖分子中,并生成一个六碳分子葡萄糖酸,此过程中消耗1个ATP。
接着,葡萄糖酸分子被磷酸化,生成高能量化合物1,3-二磷酸甘油酸,同时产生2个ATP。
随后,1,3-二磷酸甘油酸分子的丙酮酸残基被脱除,生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
草酸循环草酸循环是指将生成的丙酮酸和丁酮酸在线粒体内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柠檬酸,随后通过草酸循环将柠檬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ATP。
草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有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
琥珀酸途径琥珀酸途径也被称为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内另一种重要的糖分解途径,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30多个ATP。
琥珀酸途径中,葡萄糖通过磷酸化,生成高能分子葡萄糖6-磷酸,随后被氧化酶和酶羧化酶双重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琥珀酸途径的关键酶有异构酶、羧酸还原酶等。
糖异生(糖合成)糖异生是指非糖类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通过一系列合成反应,转化成糖类物质的过程。
糖异生是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维持生命的各种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糖异生途径包括丙酮酸途径、戊糖途径和甘油三磷酸途径等。
丙酮酸途径丙酮酸途径是指通过丙酮酸合成糖的途径,它可以将丙酮酸反应生成物乙酰辅酶A进一步转移,合成3磷酸甘油醛,随后通过糖醛酸-3-磷酸酰基转移酶反应,合成葡萄糖6磷酸。
糖代谢归纳小结 护理11303544

糖代谢归纳小结护理11303544陈丽亚糖的分类:单糖、双糖、寡糖、多糖糖的生理功能: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储存能量,维持血糖吗,提供原料,合成其他物质,参与构造组织细胞。
一、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概念: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1.基本途径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意义:①.紧急供能:剧烈运动时。
②.生理供能:红细胞、白细胞、神经和骨髓。
③.病理供能:严重贫血、呼吸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障碍。
二、糖有氧氧化基本途径及供能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
1.过程:注释:辅酶A开始,三羧酸每循环一次,可产生2分子CO2,3分子NADH,1分子FADH2。
供能:1分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可净生成12分子A TP。
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CO2和H2O可净生成38分子A TP。
关键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酶。
意义:(1)供能:是机体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
(2)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
(3)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变的联系枢纽。
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概念:糖原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分别称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人体肝糖原总量70-100 g,肌糖原180~300g。
1.肝糖原的合成2.肝糖原分解3.关键酶:糖原合酶;磷酸化酶四.糖异生概念:体内非糖化合物转变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
能进行糖异生的非糖化合物主要为甘油、氨基酸、乳酸和丙酮酸等。
意义:维持血糖恒定,补充糖原储备。
五.磷酸戊糖途径在胞液中进行反应第一阶段:氧化反应(生成磷酸戊糖、NADPH 及二氧化碳)第二阶段:非氧化反应(包括一系列基团的转移)生理意义:①为体内核酸的合成提供5-磷酸核糖。
②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NADPH。
六.血糖及其调节 1.血糖来源和去路来源食物;肝糖原分解;糖异生去路氧化供能;合成糖原;转为非糖物质。
生物化学糖代谢

引言:糖代谢是生物体内的一项基本代谢过程,糖类分子参与着能量产生和储存的过程。
生物化学糖代谢(二)是糖类分子在生物体内进一步被代谢的过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生物化学糖代谢(二)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生物化学糖代谢(二)是指糖类分子在生物体内进一步被代谢的过程,包括糖酵解、糖异生、糖原代谢、糖醇代谢和戊糖醇代谢等。
糖代谢的正常进行对维持生物体的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功能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糖酵解1.糖酵解是糖类分子分解为能量的过程,主要包括糖酵解途径和糖酵解产物。
2.糖酵解途径主要有糖解酵解、无氧酵解和有氧酵解三种。
3.糖酵解产物主要是ATP、乳酸和丙酮酸等,通过这些产物产生能量。
二、糖异生1.糖异生是生物体内通过非糖物质合成糖类分子的过程。
2.糖异生途径主要包括糖异生途径和糖异生产物。
3.糖异生对维持血糖平衡和供应能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糖原代谢1.糖原是一种能够储存糖类的多聚体,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细胞中。
2.糖原代谢包括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两个过程。
3.糖原合成主要通过糖原合成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糖原分解则通过糖原分解酶的催化作用完成。
四、糖醇代谢1.糖醇是指一类由糖类分子还原的醇类化合物。
2.糖醇代谢涉及有糖醇的和消耗两个过程。
3.糖醇代谢在维持细胞渗透平衡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五、戊糖醇代谢1.戊糖醇是一种重要的糖醇分子,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
2.戊糖醇代谢主要包括戊糖醇的合成和降解两个过程。
3.戊糖醇代谢与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总结:生物化学糖代谢(二)是研究糖类分子在生物体内进一步被代谢的过程,其中包括糖酵解、糖异生、糖原代谢、糖醇代谢和戊糖醇代谢等。
这些过程对维持生物体的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理解生物化学糖代谢(二)对于揭示生物体内糖代谢的调控机制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糖代谢小结

糖代谢小结糖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构成脑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糖的代谢过程是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糖的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
首先,糖的摄取是指人们通过饮食摄取食物中含有的糖分。
常见的糖类食物包括蔗糖、果糖、乳糖等,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单糖,主要是葡萄糖。
葡萄糖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各个细胞。
其次,糖的消化指的是食物中的糖分被消化道内的酶分解为单糖,以便吸收和利用。
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一种碳水化合物)分解为糖。
胃酸则会抑制淀粉酶的活性,但不影响其中的糖酶的活性。
胃酸分泌正常将会有助于产生较多的胰高血糖素,进而刺激淀粉酶的分泌。
而胃肠动力正常,胃内容物能够迅速移入十二指肠使其受到十二指肠内的胰酶和肠道内的酶进一步分解。
最终,糖分解为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酸。
糖的吸收是指单糖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到血液中,被运送到全身各个细胞中供能使用。
在小肠壁上有大量的细胞突起,这些细胞表面有丰富的绒毛,被称为肠毛。
肠毛上有许多微绒毛,它们的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方便营养物质的吸收。
糖类物质主要通过肠道壁内的细胞摄取,进入细胞后,经由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最终转变为葡萄糖,并进入血液循环。
最后,糖的利用是指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供细胞使用。
葡萄糖在细胞内与氧气反应,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的能量(ATP)。
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呼吸。
有些细胞需要能量时,葡萄糖会被分解为丙酮酸和乳酸,通过其他代谢途径产生能量。
总之,糖的代谢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糖是人体的重要能源,保持糖的正常代谢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糖的代谢过程,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化学糖代谢小结

糖代谢知识要点(一)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 步反应降解为2 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 分子NADH+H和2 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分子NADH+H。
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和H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
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和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 分子GTP 和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产生3 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
(四)磷酸戊糖途径: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同时产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是G-6-P 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
6 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 分子6-磷酸葡萄糖。
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
生物化学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糖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同时也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糖代谢是生物体利用糖类化合物进行能量产生和物质合成的过程。
它包括糖的降解和合成两个主要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的降解和合成途径,以及糖代谢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一、糖的降解糖类化合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被降解成低分子产物,以产生能量和提供原料。
主要的糖降解途径包括糖酵解和糖解作用。
1. 糖酵解糖酵解是指葡萄糖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逐步分解成丙酮酸,产生ATP的过程。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糖类分子的分解,产生丙酮酸与ATP和NADH,第二阶段是丙酮酸的氧化,进一步产生ATP和NADH。
这两个阶段共同完成了葡萄糖的降解,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糖解作用糖解作用是指多糖类化合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分解成低聚糖或单糖分子的过程。
常见的糖解作用包括淀粉的淀解、麦芽糖的水解和蔗糖的水解等。
这些糖解作用在生物体内起到提供能量和原料的作用。
二、糖的合成除了糖的降解,生物体还可以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将简单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复杂的多糖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
主要的糖合成途径包括糖异生和糖原合成。
1. 糖异生糖异生是指通过非糖原料合成糖类化合物的过程。
典型的糖异生途径是葡萄糖异生途径,其中胰岛素通过调节多种酶的活性,使非糖类物质如乳酸、甘油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以满足生物体对葡萄糖的需求。
2. 糖原合成糖原是动物体内的一种能量储备物质,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糖原合成是指通过多糖短链的催化作用,将葡萄糖合成为糖原的过程。
这种储能的形式在机体需要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以满足能量需求。
三、糖代谢的生物学功能糖代谢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包括能量产生、物质合成和信号传递等。
1. 能量产生糖代谢是生物体产生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链的反应,糖类化合物可以被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ATP。
这种能量产生的过程对于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生物化学】糖代谢考点总结

【生物化学】糖代谢考点总结●糖的摄取与利用1、糖消化后以单体形式吸收:由于人体缺少β-葡糖苷酶,所以无法消化纤维素;缺乏乳糖酶——乳糖不耐受;葡萄糖被小肠粘膜细胞吸收后经门静脉入肝,再经血液循环供身体各组织细胞摄取2、细胞摄取葡萄糖需要转运蛋白: GLUT2 主要存在于肝和胰β细胞中,与葡萄糖的亲和力较低,使肝从餐后血中摄取过量的葡萄糖,并调节胰岛素分泌。
GLUT4主要存在于肌和脂肪组织中,以胰岛素依赖方式摄取葡萄糖,耐力训练可以使肌组织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增加。
GLUT5 主要分布于小肠,是果糖进人细胞的重要转运载体。
3、体内糖代谢涉及分解、储存和合成三方面●糖的无氧氧化●糖的无氧氧化分为糖酵解和乳酸生成两个阶段●糖酵解①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糖-6-磷酸(第一个限速步骤):关键酶己糖激酶(肝细胞存在的是Ⅳ型,称为葡糖激酶,它对葡萄糖亲和力很低受激素调控,对葡糖-6-磷酸的反馈机制不敏感,所以只有当血糖显著升高时肝才会加快对葡萄糖的利用),需要Mg2+ ②葡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磷酸己糖异构酶,需要Mg2+参与的可逆反应③果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第二个磷酸化反应,第二个限速反应):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1 ④果糖-1,6-二磷酸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醛缩酶,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⑤磷酸二羟丙酮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二羟丙酮还可转变为α-磷酸甘油是葡萄糖代谢联系脂肪代谢的重要枢纽物质⑥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一次脱氢):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以NAD+为辅酶接受氢和电子⑦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磷酸甘油酸激酶,需要Mg2+ ⑧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可逆,需要Mg2+ ⑨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化酶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丙酮酸(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第三个限速反应):关键酶丙酮酸激酶,需要K+,Mg2+参与在糖酵解产能阶段的5步反应中,2分子磷酸丙糖经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4分子ATP●乳酸生成乳酸脱氢酶催化,所需的H原子由NADH+H+提供(来自于糖酵解的第六步脱氢反应中的H原子)●糖酵解的调节取决于三个关键酶活性己糖激酶(葡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对调节糖酵解速率最重要1、ATP和柠檬酸是此酶的别构抑制剂2、磷酸果糖激酶-1有2个结合ATP 的位点,一个是活性中心内的催化部位, ATP作为底物与之结合;另一个是活性中心以外的别构部位,ATP作为别构抑制剂与之结合,别构部位与ATP的亲和力较低,因而需要较高浓度的ATP才能抑制酶活性。
糖代谢的知识点总结

糖代谢的知识点总结1. 糖的来源和分类糖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细胞结构和信息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类化合物可以来源于饮食摄入或者内源合成。
来自饮食摄入的糖类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而内源合成的糖类则主要包括葡萄糖、葡萄糖酮等。
根据其化学结构,糖类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多糖等不同的类别。
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是构成多糖和多糖的基本单位。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如蔗糖、乳糖等。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如淀粉、葡聚糖等。
不同种类的糖类在生物体内都具有各自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途径。
2. 糖的吸收和转运在消化道内,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酶分解成单糖,在小肠上皮细胞内被吸收入血液循环。
被吸收的单糖通过上皮细胞内的转运蛋白转运进入血管,然后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内。
在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类型的糖转运蛋白,包括Glut蛋白家族和SGLT蛋白家族等。
Glut蛋白家族主要负责细胞膜上的被动扩散转运,其在不同组织细胞内的表达量和亲和性也不尽相同。
SGLT蛋白家族则主要负责细胞膜上的主动转运,其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肠黏膜上皮细胞等处,可以主动将葡萄糖等糖类转运进细胞内。
3. 糖的分解糖类在细胞内被分解成葡萄糖后,可以通过糖酵解途径和糖异生途径进行进一步的代谢。
糖酵解是指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丁二酸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
在糖酵解的过程中,葡萄糖分子先被磷酸化成果糖-1,6-二磷酸,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最终产生丙酮酸和丁二酸。
这一过程中产生的ATP和NADH等高能化合物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
糖异生是指在机体内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将非糖类物质合成成糖类的代谢途径。
在糖异生的过程中,一些非糖类物质如乳酸、甘油、葡萄糖酸等可以被合成成葡萄糖分子。
这一生物合成途径在肝脏中尤为重要,可以维持血糖稳定并提供足够的能量。
4. 糖的利用糖在细胞内可以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产生ATP和其他高能化合物,为细胞提供所需的能量。
生化第五章_生物化学糖与糖代谢知识总结

糖与糖代谢糖类单糖二羟丙酮没有手性缩醛和缩酮反应酮糖和醛糖的互变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性的呈色反应Molish反应糖类与非糖类Seliwanoff反应酮糖和醛糖间苯三酚反应戊糖和其他单糖寡糖多糖贮能多糖淀粉、糖原和右旋糖酐结构多糖纤维素、几丁质和肽聚糖糖酵解概述全部反应葡萄糖的磷酸化不可逆磷酸葡糖的异构化6-磷酸葡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的磷酸化糖酵解的限速步骤、不可逆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由醛缩酶催化磷酸丙糖的异构化反应机制涉及烯二醇中间体产生4 ATP3-磷酸甘油醛的脱氢整个糖酵解途径唯一的一步氧化还原第一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从高能磷酸化合物合成ATP磷酸甘油酸的变位磷酸基团从 C-3转移到C-2PEP的形成甘油酸-2-磷酸转变成 PEP、由烯醇化酶催化第二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PEP转化成丙酮酸,同时产生 ATP、不可逆、产生两个ATPNADH和丙酮酸的去向有氧状态NADH的命运:NADH在呼吸链被彻底氧化成H2O并 产生更多的ATP。
丙酮酸的命运:丙酮酸经过线粒体内膜上丙酮酸运输 体与质子一起进入线粒体基质,被基质内的丙酮酸脱 氢酶系氧化成乙酰-Co A缺氧状态或无氧状态乳酸发酵酒精发酵生理意义糖酵解的调节磷酸戊糖途径概述全部反应氧化相非氧化相功能调节糖异生概述糖异生的底物(动物)丙酮酸, 乳酸, 甘油, 生糖氨基酸,所有TCA循 环的中间物偶数脂肪酸不行因为偶数脂肪酸氧化只能产生乙酰CoA,而乙 酰CoA不能提供葡萄糖的净合成(奇数脂肪酸 可以)糖异生涉及的反应丙酮酸的羧化丙酮酸羧化酶催化,需要生物素(VB7)PEP的形成消耗GTP1,6 -二磷酸酶果糖的水解将 F-1,6-P水解成F-6-P6-磷酸葡糖的水解催化6-磷酸葡糖水解成葡萄糖生理功能植物和某些微生物使用乙酸作为糖异生的前体,使得 它们能以乙酸作为唯一碳源调节糖异生调节与糖酵解调节是高度协调的糖原代谢糖原的分解糖原磷酸化酶、糖原脱支酶、磷酸葡糖异构酶脱支酶具有1,4→1,4-葡萄糖糖基转移酶活性糖原合成糖原代谢的调节三羧酸循环概述全部反应柠檬酸的合成不可逆反应,由柠檬酸合酶催化柠檬酸的异构化柠檬酸异构化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的脱氢异柠檬酸氧化脱羧产生α-酮戊二酸、不可逆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第二次氧化脱羧反应(不可逆)底物水平的磷酸化TCA循环唯一的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琥珀酸的脱氢产生FADH2富马酸的形成双键的水合草酰乙酸的再生依赖于NAD+-的氧化还原反应、第四次氧化还原反应、苹果酸脱氢酶TCA 循环总结TCA循环的功能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体循环 小肠肠腔第六章糖代谢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一、糖的生理功能1. 氧化供能2. 机体重要的碳源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三、糖的消化吸收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TAC 循环变五、糖的有氧氧化1、反应过程-1NAD +乳 酸NADH+H +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② 共价修饰调节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乙酰CoA胞液 线粒体○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③乙酰CoA 进入柠檬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生成ATP概述: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 )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 循环,这是因为循环反应中第一个中间产物是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
反应部位: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mitochondria)中进行。
小结-糖代谢

小结
糖类消化后主要以单糖形式在小肠被吸收。
细胞摄取糖需要葡萄糖转运蛋白。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主要包括无氧氧化、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途径。
糖无氧氧化是指机体不利用氧分解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在胞质中进行,净生成2ATP,是辅助产能途径。
分两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称为糖酵解;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关键酶是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
糖的有氧氧化是指机体利用氧分解氧化葡萄糖生成H2O、CO2的过称,在胞质和线粒体中进行,净生成30或32ATP,是主要产能途径。
分三阶段:糖酵解、丙酮酸生成乙酰CoA、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
关键酶分别是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酶。
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磷酸核糖和NADPH,关键酶是葡糖-6-磷酸脱氢酶。
肝糖原和肌糖原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
肝糖原在饥饿时补充血糖,肌糖原通过无氧氧化为肌收缩提供能量。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糖原合酶、糖原磷酸化酶。
糖异生是指非糖物质在肝和肾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饥饿时补充血糖。
关键酶是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1、葡糖-6-磷酸酶。
血糖相对恒定。
受多种激素调控,糖代谢紊乱可导致高血糖或低血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代谢知识要点(一)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 步反应降解为2 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 分子NADH+H+与2 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分子NADH+H+。
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 与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与乙醇。
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与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 分子GTP 与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 分子NADH+H+,与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与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就是G-6-P 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
6 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与转醛反应生成5 分子6-磷酸葡萄糖。
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就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与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不就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就是在线粒体与细胞液中进行的。
2 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 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 分子ATP 与2 分子GTP。
(六)糖原与淀粉的降解与生物合成糖原磷酸化酶与脱枝酶就是糖元降解过程的主要酶类,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直链部分,从糖原的非还原端分解末端葡萄糖残基,生成1- 磷酸葡萄糖与少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糖原,脱枝酶就是具有双重功能的酶,一种起转移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糖基转移酶。
另一种就是水解葡萄糖α-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糖原脱枝酶,又称α-1,6-糖苷酶。
淀粉则在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α-1,6-糖苷酶的作用下淀粉切断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
在蔗糖与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就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
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 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 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 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
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就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就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就是关键的限速酶。
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6-磷酸葡萄糖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就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二、习题(一)名词解释:1.糖异生(glycogenolysis)2.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3.乳酸循环(lactate cycle)4.发酵(fermentation)5.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6.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7.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8.肝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9.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二)英文缩写符号: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4.F-1-P(fructose-1-phosphate)5.G-1-P(glucose-1-phosphate)6.PEP(phosphoenolpyruvate)(三)填空题1.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 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 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3.糖酵解过程中有3 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 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 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 分类中的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与_______,其中两种脱氢酶就是______与______,它们的辅酶就是_______。
10 ________就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1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就是_____ ,葡萄糖基的受体就是______ ;12.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中进行,该途径就是将______转变为_____,同时生成____与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3.淀粉的磷酸解过程通过_____酶降解α–1,4 糖苷键,靠_____与_____酶降解α–1,6 糖苷键。
14.TCA 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就是由______与_______催化。
15.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 循环的两个关键酶就是________与________。
16.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 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_______ 亲与力特别高,主要催化_____反应。
17 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 使ADP 磷酸化成ATP 的高能化合物就是________ 与__________1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19 .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__,其辅酶为______________;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
21 .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 种酶, 它们就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就是_________,它需要____________与_______作为辅因子。
23.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就是_________,糖原分解的产物就是______________。
24 . 植物中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需要多种酶协同作用, 它们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将淀粉磷酸解为G-1-P,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酶协同作用。
26.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___________有关,也就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四)选择题1.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就是: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磷酸化酶2.正常情况下,肝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A.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B.脂肪酸氧化C.葡萄糖的有氧氧化D.磷酸戊糖途径E.以上都就是。
3.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就是:A.CO2+H2O+ATPB.乳酸C.丙酮酸D.乙酰CoA4.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A.酮体生成B.脂肪合成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D.糖原合成E.以上都就是5.在原核生物中,一摩尔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产生ATP 摩尔数:A.12B.24C.36D.386.植物合成蔗糖的主要酶就是:A.蔗糖合酶B.蔗糖磷酸化酶C.蔗糖磷酸合酶D.转化酶7.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就是:A.α-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CoAE.生糖氨基酸8.丙酮酸激酶就是何途径的关键酶:A.磷酸戊糖途径B.糖异生C.糖的有氧氧化D.糖原合成与分解E.糖酵解9.丙酮酸羧化酶就是那一个途径的关键酶:A.糖异生B.磷酸戊糖途径C.胆固醇合成D.血红素合成E.脂肪酸合成10.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A.糖异生B.糖有氧氧化C.糖酵解D.糖原分解E.磷酸戊糖途径11.下列各中间产物中,那一个就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醛C.6-磷酸果糖D.1,3-二磷酸甘油酸E.6-磷酸葡萄糖酸12.糖蛋白中蛋白质与糖分子结合的键称:A.二硫键B.肽键C.脂键D.糖肽键E.糖苷键,13.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就是:A.糖异生B.糖酵解C.三羧酸循环D.磷酸戊糖途径E.糖的有氧氧化14.关于三羧酸循环那个就是错误的A.就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B.受ATP/ADP 比值的调节C.NADH 可抑制柠檬酸合酶D.NADH 氧经需要线粒体穿梭系统。
15.三羧酸循环中哪一个化合物前后各放出一个分子CO2:A.柠檬酸B.乙酰CoAC.琥珀酸D.α-酮戊二酸16.磷酸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就是:A.F-1-PB.F-6-PC.F-D-PD.G-6-P17.醛缩酶的产物就是:A.G-6-PB.F-6-PC.F-D-PD.1,3-二磷酸甘油酸18.TCA 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就是?A.α-酮戊二酸B.琥珀酰C.琥珀酸CoAD.苹果酸19.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述哪种物质?A.乙酰CoAB.硫辛酸C.TPPD.生物素E.NAD+20.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就是: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延胡索酸酶E.异柠檬酸脱氢酶21.生物素就是哪个酶的辅酶:A.丙酮酸脱氢酶B.丙酮酸羧化酶C.烯醇化酶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22.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索酸的酶就是琥珀酸脱氢酶,此酶的辅因子就是A.NAD+B.CoASHC.FADD.TPPE.NADP+23.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与糖异生中都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己糖激酶E.果糖1,6-二磷酸酯酶24.原核生物中,有氧条件下,利用1 摩尔葡萄糖生成的净ATP 摩尔数与在无氧条件下利用1 摩尔生成的净ATP 摩尔数的最近比值就是:A.2:1B.9:1C.18:1D.19:1E.25:125.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就是:A.R-酶B.D-酶C.Q-酶D.α-1,6-糖苷酶E.淀粉磷酸化酶26.淀粉酶的特征就是:A.耐70℃左右的高温B.不耐70℃左右的高温C.属巯基酶D.在pH3 时稳定27.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P 使ADP 生成ATP:A.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1-磷酸葡萄糖及1,6-二磷酸果糖D.6-磷酸葡萄糖及2-磷酸甘油酸28.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内下述反应中能产生FADH2 步骤就是:A.琥珀酸→延胡索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戊二酸→琥珀酰CoAD、苹果酸→草酰乙酸29.丙二酸能阻断糖的有氧氧化,因为它:(A)抑制柠檬酸合成酶 (B)抑制琥珀酸脱氢酶 (C)阻断电子传递 (D)抑制丙酮酸脱氢酶30.由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葡萄糖单位消耗高能磷酸键数为:(A)1 (B)2 (C)3 (D)4 (E)5(七)问答题1.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2.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就是糖、脂与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通路?3.糖代谢与脂代谢就是通过那些反应联系起来的?4.什么就是乙醛酸循环?有何意义?5.磷酸戊糖途径有什么生理意义?6.为什么糖酵解途径中产生的NADH 必须被氧化成NAD+才能被循环利用?7.糖分解代谢可按EMP-TCA 途径进行,也可按磷酸戊糖途径,决定因素就是什么?8.试说明丙氨酸的成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