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黄土高原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合集下载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及前景分析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及前景分析
开发是其 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 。 2 黄土高原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分析 2 1 生态旅游 资源优势 . 生态旅游资源类 型全 , 种类 多 , 品位高 , 垄断 性强 : 照生 按 态旅游资源的两分 法 , 黄土高 原生态 旅游资 源蒙古西南部 , 河南的西北部 以及 青海 的东部地 区, 共有
adrg n i st t e bu eo ui xlti ia a a ot ii.i l , e u o u f wr m usos hu o d n i av w , e u r aotct rm epoa o i ts r s pmscF ay t t rpto a s eqetn ol b nt e ol e h r u o s itn n h e w i t n l h a h s r d o i s de e
27 ( 、 、 ) 总 面 积 约 6 万 k 2 8个 旗 市 区 , 4 m【 引。
黄土高原 地 处我 国 内陆腹 地 , 社会 经济 水平 发展 十 分落 后 ,05年全 区7省份人均 G P 11 万元 , 20 D 为 .1 低于全国 14 . 0万 元的平均水平。该区生产力水 平低 下 , 于工业 化发展的初级 处
i c tuim e u c se pott n. n e oo rs rs re x li i o ao K e r s: c tu im ; x liai n a v ntg s p o p cie; o s lta y wo d e oo rs e p otto d a a e ; rs e t v L e sP ae u
关键词 : 态旅 游; 生 开发优势 ; 前景 ; 黄土高原
中图分类号 :5o F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5 1120 )2 10 2 10 —84 (0 80 —08 —0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经验及建议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经验及建议
p r n e rp sl e i c ;P o o a e
陇中黄土丘 陵 区是黄 土高原 向干旱荒 漠的过渡 地 带 , 典 型 的农 牧 交 错 带 , 为 气候 特 征 为 半干 旱 气 候, 年平 均 降 水 量 2 1 5 5 ~5 6mm, 降水 季 节分 配 且
不 均 ,—9月 降水约 占全 年 的 7 L 。该 区绝大 7 O l q] 部 分地 区为雨养农 业 , 地表 水 、 下水资源 均十分 匮 地 缺 。由于历史 上长期乱 砍滥 伐 , 度耕 垦 , 过 天然林 已 荡 然无 存 , 林 覆盖 率 仅 1. %~4 . , 被覆 森 15 17 植 盖 率 仅 1 . o ~ 2 . 5 , 态 环境 十 分脆 弱 ; 5 o 2 1 生 土
k , 该 区 总面 积 的 9 . 5 L 。 耕 地 及 沟 坡 谷 m。占 6 7 3 坡 ]
维普资讯
2 6
甘 肃农业 科技
20 年 07
第 1 期 2
G nuAg .S ia d T c n No 1 2 0 a s r c. n eh . .2 0 7
陇 中黄 土高原 丘陵 区建 设 水土 保持 型 生 态农 业 的经验 及建 议
K e r :Hiyle spae ui d l fGa s r vn e y wo ds l s lta mideo n up o ic ;Ec —g iu tr a e ns ia dwae o s r ain; — l o n o a rc lu eb s do ol n trc n e v t o Ex
Ab t a t s r c :Th inf a c n x e in eo c —g i lu emo ewhc ae ns ia dwae o s r aino iy esg ic n ea de p re c f o a rc tr d i b sdo ol n trc n e v t nhl i e u h o l

大联考长沙市一中 2025 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大联考长沙市一中 2025 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地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人口迁移通常经历“单核心”向“多核心”演化的过程。

下图为“我国长三角部分时期人口迁移的空间演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单核心阶段相比,多核心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人口迁移的通道较少B.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小C.人口仅在小城镇间流动D.人口迁移的频次更高2.在多核心阶段,若次级城市吸引力增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疏导核心城市的人口压力②加剧核心城市的逆城市化③降低核心城市的行政级别④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D 2.C【解析】【1题详解】由题图可知,与单核心阶段相比,多核心阶段人口迁移的通道较多,A错误;多核心阶段出现次级引力范围,说明在多核心阶段,由于受到次级城市的吸引,人口除了向核心城市迁移外,还向次级城市迁移,与主要向核心城市迁移的单核心阶段相比,多核心阶段迁移的范围、规模更大,B错误;在多核心阶段,人口迁移既存在小城镇向核心城市的迁移,也存在向中心城市的迁移,C错误;在多核心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移的规模大、迁移通道较多,使得人口迁移的频次更高,D正确。

故选D。

【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多核心阶段,若次级城市吸引力增强,使得人口向次级城市迁移,减少了人口向核心城市迁移的数量,这有效疏导了核心城市的人口压力,因此①正确;逆城市化指的是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由题图可知,核心城市主要迁移至次级城市,而非小城镇及农村迁移,故不会加剧核心城市的逆城市化,所以②错误,A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人口的迁移方向的改变不会影响核心城市的行政级别,因此③错误;人口向次级城市迁移的过程中伴随着资金、技术、产业等要素的迁移,有利于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因此④正确,C正确,D错误;故选C。

陇中中海拔干旱山区苹果优质高效栽培综合技术试验

陇中中海拔干旱山区苹果优质高效栽培综合技术试验

陇中中海拔干旱山区苹果优质高效栽培综合技术试验摘要:甘肃省陇西县属于中海拔干旱山区,多数苹果园靠自然降水来维持苹果树的正常生长结果,所产的苹果果个较小,为提高当地苹果品质。

我县建成红富士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综合试验示范园100亩。

用于普及推广中海拔干旱山区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综合应用模式,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步伐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陇中;中海拔干旱山区;苹果;优质高效;技术试验项目位于陇西县宏伟乡景坪村掌子坪,属渭河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1950米,年平均降雨量360毫米,年平均气温6.8℃,年无霜期150天,自然条件基本满足优质苹果生长的需要。

根据市场调查结论,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气象气候条件和立地栽培条件,通过选用引进苹果烟富6号(基砧+矮化中间砧+乔化品种)品种,采取矮砧适量密植高效栽培模式,建设100亩的干旱山区红富士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综合试验示范园。

积极开展红富士苹果多项栽培技术应用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制定企业及地方红富士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标准1项。

将该基地建成陇西首家中海拔干旱山区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综合试验示范园。

1、项目的目标与任务1.1项目确定的项目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1)主要技术指标:建成红富士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园100亩,面积完成率100%;苗木良种率100%以上;苗木质量等级为I级苗;苹果种植密度为3米×4米,56株/亩;建园苗木成活率98%以上、翌年苗木保存率95%以上;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防治率达到100%。

整地规格:方形树穴,长、宽、深均为0.8米。

(2)该项目多种高效栽培技术有机衔接、高度集成,进行应用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制定企业及地方红富士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标准1项。

(3)该项目大量使用有机肥,使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使用果品无公害栽培技术,符合绿色优质果品生产要求。

1.2项目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1)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

陇西简介介绍

陇西简介介绍
陇西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 人口与文化特色 • 教育与科技发展 • 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CHAPTER 01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中南部
陇西县位于中国甘肃省的中南部 ,北与定西市安定区相接,南与 渭源县相邻,东与通渭县毗邻,
基础设施建设
01
交通设施
陇西县的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有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等交通干线贯穿
全境,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城市内部的交通网络也在不断完善,
道路等级和路网密度不断提高。
02
水利设施
陇西县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城市内有多条河流流经。政府加强了对城市
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建设了多个污水处理厂和水源地保护区,保障了
陇西县与多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了多个高等教育培训基地,为 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科技发展
科技创新
陇西县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
技术转移
陇西县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技术转移,为当地经济发展注 入了新的活力。
高新技术产业
陇西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 技术企业。
城市布局
陇西县的城市布局以一个中心城区为主,向外扩 展,形成了“一城四区”的格局。中心城区以行 政、文化、商业、教育等功能为主,四个新区则 以居住、工业、物流等功能为主。
城市规模
截至2020年,陇西县的城区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 ,人口约30万。
城市特色
陇西县的城市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历史文化和自然 景观上。城市内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景点,如 文峰塔、巩昌古城等,这些景点对于研究历史文 化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适合种植什么食物

甘肃适合种植什么食物

甘肃适合种植什么食物甘肃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地形复杂多样,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河谷等地貌特征。

这种地理环境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机会。

甘肃的气候条件多样,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温带半湿润气候,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以下是一些甘肃适合种植的食物。

1. 小麦:甘肃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之一,尤其是东部和南部地区的黄土高原和山前平原,有较好的小麦种植条件。

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制作面食和糕点等食品。

2. 玉米:甘肃也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地之一。

甘肃北部的兰州、定西等地是玉米主产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玉米在该地区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3. 大豆:甘肃是中国大豆生产的重要省份之一。

甘肃的黄土高原地区适宜大豆生长,该地区的土壤肥沃,且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4. 苹果:甘肃是中国重要的苹果产地之一,尤其是甘南地区。

甘肃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苹果生长,使得甘肃的苹果具有优质口感和独特风味。

5. 葡萄:甘肃是中国葡萄种植的重要省份之一。

甘肃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葡萄生长,甘南、张掖等地是主要的葡萄产区。

甘肃的葡萄产量和质量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6. 红枣:甘肃是中国重要的红枣产区之一。

甘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红枣的种植,因此甘肃的红枣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7. 草莓:甘肃的一些地区如定西等地也适宜草莓的种植。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草莓的生长,使得甘肃出产的草莓具有鲜嫩多汁、口感独特等特点。

8. 草地黑麦草:甘肃地区广泛种植草地黑麦草,作为牧草供养牛羊等畜牧业。

总之,甘肃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这些作物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商业价值。

甘肃的农业生产在保障当地居民的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考地理(中国地理部分)必背知识点专项复习12:中国的工业

中考地理(中国地理部分)必背知识点专项复习12:中国的工业

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中国的工业一、必背知识点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重工业基地;问题: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京津唐地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优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不足:水资源较缺乏。

沪宁杭地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优势:技术先进,市场广阔;不足:矿产资源缺乏。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优势:毗临港澳,便于吸引外资。

2、能源工业:(1)煤炭是第一能源。

煤产量最多的省是(山西)。

(2)石油是第二能源。

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大庆油田);新疆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新宠”,将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的龙头。

(克拉玛依油田)。

(3)电力工业包括水电和火电。

北方以火电为主,原因是北方多煤炭;南方水电比重较高,原因是南方煤炭较缺乏而水能资源丰富。

3、钢铁工业:(1)发展钢铁工业条件: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交通便利。

(2)上海钢铁工业基地的发展的条件:靠近消费市场;临海,交通便利;有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武汉、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靠近煤铁矿产地;交通便利。

4、纺织工业: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

分布原理:靠近棉花产地;靠近人口密集的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5、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北京的中关村。

二、专项训练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经济发展方式各具特色。

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永恒的主题。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乙所在区域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业规划,最可行的是()A. B.C. D.2. 有关图中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建设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特色农业B. 乙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C. 丙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D. 丁发展基塘农业,实现生态农业和灌溉农业下面是我国甲、乙两工业基地图(比例尺不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甲、乙两个工业基地分别是( )A.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B.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C.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D. 辽中南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4. 甲工业基地中铁路线①是( )A. 京沪铁路B. 沪杭铁路C. 京九铁路D. 京广铁路5. 下列关于甲、乙两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工业基地的河流均属外流河B. 当乙工业基地进入雨季时,甲工业基地正值伏旱C. 甲、乙两工业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水稻、冬小麦D. 两工业基地居民的食用肉、奶、蛋等产品主要来自农耕区畜牧业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A. 东北地区B. 西部地区C. 西南地区D. 东部地区7.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 交通运输B. 知识与人才C. 自然资源D. 劳动力数量8.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首架大飞机在上海试飞成功,大飞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和试飞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发展雄础好,科研技术水平高B. 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C. 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晴天多D. 靠近香港和澳门,资金和信息充足9.关于铁路运输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B. 运量大,运费最低C. 连续性强,安全可靠D. 运量较大,运费较低10.今年暑假,小军的爸爸打算带他去北京旅游,如果从武汉乘火车出发,你认为他们应该选择以下哪条铁路线( )A. 京广线B. 京沪线C. 湘黔线D. 陇海线下图所示铁路线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中国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哪里是重点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哪里是重点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哪里是重点作者:来源:《商周刊》2021年第21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将迎来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

日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提出构建形成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促进地区间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这是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之后的又一大国家战略。

破解黄河流域五大发展难题黄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但多年来,黄河一直“体弱多病”,生态本底差,水资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沿黄各省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

《规划纲要》总结,黄河的问题综合表现在“五个最大”: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

上中游大部分地区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气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46毫米,仅为长江流域的40%;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47亿立方米,不到长江的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40%的生態警戒线。

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

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分布广、类型多,环境污染积重较深,水质总体差于全国平均水平。

黄河流域最大的威胁是洪水。

水沙关系不协调,下游泥沙淤积、河道摆动、“地上悬河”等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下游滩区仍有近百万人受洪水威胁。

黄河流域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

沿黄各省区产业倚能倚重、低质低效问题突出,以能源化工、原材料、农牧业等为主导的特征明显,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黄河流域最大的弱项是民生发展不足。

沿黄各省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规划纲要》提出了“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

“一带”,是指以黄河干流和主要河湖为骨架,连通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北方防沙带和黄河口海岸带的沿黄河生态带。

甘肃贫困山区土地流转的困境,加快还是停滞——基于对陇中黄土高原贫困村的调查

甘肃贫困山区土地流转的困境,加快还是停滞——基于对陇中黄土高原贫困村的调查

【 中图分类 号】F 3 0 1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 0 0 7 — 4 2 4 4 ( 2 0 1 3 ) 0 9 —1 0 2 — 2
们将 家庭 劳动 力转 移到 了比较 收益 相对 较高 的 扣‘ 工方 面 , 获
得 பைடு நூலகம்更 多的非农 收入 , 自愿 转 出 的 意 愿 较 强 , 有 可能会 流转 出
更 多 的土 地 。
吉 山 村 行 政 隶 属 于 甘 肃 省 天 水 市 清 水 县 王 河 乡 。 清 水 县 地 处 陇 中 黄 土 高 原 丘 陵 , 山地 占全 县 总 土 地 面 积 的9 0 . 8 %, 是 典 型 的 同 家 山 区贫 困农 业 县 . 2 0 1 2 年 被 国 家 扶 贫 办 列 入 国

吉 山 村 耕 地 及 其 流 转 的基 本 现 状
顾, 或 因主要 劳 动力有 病 不能 外 出 , 或 因 自身 文化 水 平 、 智力 因素 限制 等原 因 , 主要劳 动力在农 村务农 。 这类农 户经济 收人
单一 , 农业 收入是他 们 的主要收 入 , 在 本 地 就 是 解 决 了 吃 饭 的 问题 , 生 活 相 对 比较 困 难 , 他 们 一 般 不 会 将 自 己 的 土 地 流 转 去, 但 是 由于种地效 益低 , 也没有增加 耕地 的意愿 . . ( 四) 举 家搬 迂 户 这 类 农 户 占 全 村 总 户 的9 %, 这 部 分 农 户转 出土地 的意愿也 不强烈 。 一 方面 , 想 把 自 己家 离 村 庄 较 近 的 、肥 力 较 好 的 耕 地 转 出 , 希 望 获 得 比 自 己耕 种 时 更 高 的 收
二、 不 同 利 益 主 体 对 农 地 流 转 的 意 向 分 析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12.01•【字号】甘政办发〔2022〕129号•【施行日期】2022.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22〕12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肃矿区办事处,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关于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2月1日关于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施方案为推动全省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围绕重要农产品保供要求,紧盯消费市场需求,突出畜禽种业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推进龙头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产销衔接,持续提高畜牧业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甘肃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畜牧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园区配套推进,规模实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业聚集度显著提升,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全省特色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062亿元,加工总产值达到2720亿元,畜牧业总产值与加工总产值之比达到1∶2.56,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比提高到33%。

打造以牛羊为主的种养循环、结构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100亿级以上产业强县10个、1000亿级以上的产业集群2个(牛、羊),形成以牛羊为主导,布局更加合理、特色优势明显、产业竞争力强、种养一体循环发展的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格局,把我省建成以牛羊为主的全国重要特色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实现以畜牧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

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作者简介:汪皓晨,男,陕西咸阳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㊂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甘肃省为例汪皓晨(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㊀要: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跃迁,推动区域间平衡发展,是符合我国当前大政方针的举措㊂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基于前人的研究经验,旨在构建较为全面的度量指标,多维度多视角综合研判甘肃省产业部门发展情形,由主导产业的功能定位出发,考察各产业比较优势㊁扩散效能㊁发展潜力与发展基础,甄别出其中值得关注的部门,探讨在当前国情省情下,契合甘肃省发展阶段及资源禀赋㊁能够为甘肃省产业体系提供较强拉动作用的产业部门㊂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3.0020㊀引言近年来各级政府持续通过异地对接扶贫㊁落后地区开发战略等手段践行共同富裕目标,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㊂但对任何地区而言,经济发展在根本上仍取决于本地的经济结构,只有地方经济保持良性循环并处于优质演化的轨道上,当地才能真正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㊂因此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践行弯道超车目标的关键在于找到能够引领其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良好的产业结构使当地经济在自创驱动力的内生条件下实现高质量增长㊂1㊀文献综述通过主导产业带动良好产业体系的形成,进而实现本地经济崛起是很常见的路径,我们注意到多地政府都出台过促进先导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打造产业发展的先行区㊁选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㊂甘肃省也不例外,截至2022年已有产业园区规划数百余,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产业规划的积极态度㊂关于如何甄别主导产业,学者们也已做了广泛的讨论㊂赫希曼㊁罗斯托㊁筱原三代平先后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在学界有很高影响力㊂赫希曼(1991)认为后向关联水平是确定产业优先顺序的关键,应鼓励关联度高㊁带动能力强的产业优先发展㊂罗斯托(2000)提出应综合考察产业前向关联㊁后向关联与旁侧效应,认为主导产业需要通过这三种方式扩散至其他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与升级㊂筱原三代平(1957)指出应重点关注技术进步引致的生产率上升,并确保产业与社会需求具有相适应的结构㊂比较优势这一概念也时常与先导产业相联系㊂林毅夫(2012)认为,经济体在某一时点上的要素禀赋总是给定的,应据此找出比较优势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产业㊂王立新(2021)提出,能够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是 蛙跳产业 的主要特征㊂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指出由于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在产业选择方面与国家产业规划过度重合,使得主导产业脱离了区域自身基础(罗晓辉,2018)㊂依据要素禀赋确定主导产业是否会导致落后地区在分工体系中被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丁洋(2022)认为,由于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因此产业发展也将随物质与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不断更新升级㊂王立新(2021)则提出, 蛙跳产业 应具有发展的战略性㊁技术的先导性,因此最好在利用新技术㊁代表未来科研方向且发展潜力较高的产业中寻找主导产业㊂2㊀主导产业选择 理论方法结合既有研究以及对产业发展一般事实的认识,本文认为甄别地区主导产业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㊂(1)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㊂政府是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制度,其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中企业面对的激励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㊂具体到甘肃省来讲,当前涉及的主要国家战略是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向西开放及承接国内产业转移㊂(2)具备产业发展的客观基础㊂笔者注意到许多相关研究忽视了产业发展的客观基础,事实上在决定一种产业是否应当获得多于其他产业的关注时,也须同时考虑是否有客观条件正在制约其成长㊂例如本地是否具有发展这种产业的对口设施及人才?相较于其他地区,本地在争夺该产业落户时是否具备优势?(3)符合地域分工及资源禀赋㊂前文已经提及,盲目追求特定产业发展可能导致发展导向脱离区域原有基础,并使得区域间的竞争同质化㊂因此应当明确甘肃省地缘特点及资源禀赋,把握本地区基础好㊁潜力大的产业,抓住其在新形势下所具备的比较优势㊂(4)能够对地区整体发展产生带动作用㊂后发地区在经济资源方面往往存在缺失,急需以一个增长极带动起全盘发展㊂施行主导产业战略的根本目标也正是通过主导产业积累起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本,推动要素禀赋㊃5㊃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㊂因此,具有强关联性的产业才是后发地区最合适的先驱产业㊂(5)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㊂正如前文已经强调过的,后发地区要想在产业发展中实现突破,就必然不能满足于发达地区低端加工厂的定位,而应当找准机遇,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进行探索尝试,争取在下一轮产业革命中赢得先机,为当地经济蛙跳式发展创造突破点㊂3㊀指标体系构建结合理论基础,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考量:(1)产业比较优势与产业转移趋势㊂产业比较优势衡量当地是否具有发展该产业的禀赋,产业转移趋势衡量当地是否能够通过区域间产业转移来扩大本地该产业规模㊂本文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看待各行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差异,产业梯度水平越高,表明当地在该产业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越强㊂衡量产业梯度水平的基本指标是产业梯度系数(IGC),由比较劳动生产率(CPOR)和区位熵(LQ)构成,反映了区域间要素禀赋㊁技术差距及产业分工对产业转移的影响:IGC=该产业当地产值/该产业全国产值该产业当地从业人员/该产业全国从业人员ˑ该产业当地产值/地区GDP该产业全国产值/全国GDP#(1)㊀㊀据此采用如下指标评价某产业在甘肃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或承接转移可能:①甘肃省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的行业㊂表示就该行业而言甘肃省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高梯度地区,具有比较优势;②相对于东部地区甘肃省IGC正在相对上升,表明东部地区该产业出现了向外转移趋势,且甘肃省具备承接该产业的潜力㊂(2)产业关联能力㊂产业结构调整时常会涉及优先顺序的问题,落后地区在资源受限的前提下,应当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㊂以甘肃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定位而言要同时发展全部产业并不现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扩散效应强的产业,推动先发行业形成增长极㊂本文选取影响力系数㊁感应度系数为基本指标:e i =1nðn j=1q ij1n2ðn i=1ðn j=1q ij#(2)qij表示里昂剔夫逆矩阵e j =1nðn i=1q ij1n2ðn i=1ðn j=1q ij#(3)(3)产业发展基础㊂产业扩张不能以空中楼阁的形式实现,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与增长势必要建立在现有产业基础之上㊂固定资产投资既直接反映了产业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本要素水平,也间接反映了企业家对该行业的投资信心㊂因此本文将甘肃省各产业固定资产增速纳入考察范围,以衡量各产业基础能力㊂(4)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㊂我们需要在选取主导产业时赋予那些具有长远战略价值以及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更多关注㊂只有在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中取得先机或至少占据一定份额,甘肃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定位才会有所改善㊂基于这种认识,参考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来判断产业是否具有高发展潜力㊁重大战略作用以及引领作用㊂具体的,将新兴产业分类与国民经济产业分类进行对照,对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民经济行业赋值为1,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确上下游关系的国民经济行业赋值0.5,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具有明确关联的行业赋值0㊂4㊀数据分析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出东部地区及甘肃省2019-2020年产业梯度系数㊂按照前文给定标准对国民经济主要行业进行筛选:表1㊀满足特征①②有色金属矿采选,烟草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金属制品㊁机械和设备修理,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燃气生产和供应存在转移趋势且具备比较优势满足特征②煤炭开采和洗选,非金属矿采选,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农副食品加工,酒饮料和精茶制造,纺织服装和服饰,皮革毛皮羽毛制品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造纸和纸制品,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品,金属制品业,铁路㊁船舶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计算机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住宿和餐饮具备转移趋势与承接潜力,但目前甘肃省还未在该产业方面比较优势尚不明显㊀㊀据201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甘肃省42部门感应度系数及影响力系数㊂据此对各部门进行分类:表2㊀感应度与影响力均>0.8金属矿采选,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化学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业,煤炭采选,食品及烟草业,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通用设备制造,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建筑业,通信设备㊁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㊁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㊀㊀可以看出,现阶段矿物开采㊁石油化工及设备制造业仍居于甘肃经济核心位置,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易于对其他产业形成联动㊂此外,食品及烟草业㊁批发及零售㊁仓储及邮政等轻工业或第三产业也显示出较高的产业关联度㊂㊃6㊃按照最终选定的六个二级指标:甘肃省产业梯度系数㊁甘肃省相较于东部地区产业梯度系数增长率㊁感应度系数㊁影响力系数㊁固定资产增速㊁产业是否为战略新兴产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权重度量㊂根据2019年数据在SPSS软件中进行因子分析,测算得到各指标权重见表3㊂表3㊀指标权重IGC相对增幅12.60%甘肃IGC11.07%感应度系数18.56%影响力系数17.73%固定资产增速19.45%是否为新兴产业20.60%㊀㊀按照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应权重,计算出甘肃省2019㊁2020年间各产业综合得分及位次(仅列出得分前20位):表4㊀行业得分皮革㊁毛皮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17.28燃气生产和供应14.91煤炭采选14.37有色金属矿采选11.88纺织服装㊁服饰业9.8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7.25通用设备制造7.21造纸和纸制品 6.64计算机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6.6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 6.15化学纤维制造 5.81金属制品㊁机械和设备修理 5.18农副食品加工 4.46仪器仪表制造 4.39橡胶和塑料制品 4.34专用设备制造 4.01酒㊁饮料和精茶制造 3.82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 3.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 3.26铁路㊁船舶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 2.79㊀㊀评价结果表明,适合甘肃省未来一段时期重点关注的产业主要有以下几类:(1)以矿采及石化工业为代表的一部分甘肃传统优势产业㊂主要包括煤炭采选㊁有色金属矿采选㊁燃气生产与供应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㊁化学纤维制造㊁橡胶和塑料制品㊂(2)部分发展潜力较强㊁具有高新技术转型趋势的制造业㊂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金属制品㊁机械和设备修理,仪器仪表制造,铁路㊁船舶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㊂(3)部分东部地区正在转出,且扩散效应较强的轻工业㊂主要包括皮革㊁毛皮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纺织服装㊁服饰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造纸和纸制品,农副食品加工,酒㊁饮料和精茶制造,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㊂5㊀结论与建议截至2022年,甘肃省的经济产值增加㊁经济结构高级化等目标均尚未实现,相较于全国甚至是西部其他省份仍属欠发达地区㊂就甘肃省自然禀赋与所面临的经济背景而言,不能说不具备潜在突破点,但显然这种潜在动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㊂选择主导产业对任何地区而言都是最需要审慎考虑的经济政策之一,本文探讨甘肃省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就是要明确甘肃省在未来一段时期究竟具有哪些显性或隐性优势,并顺应这些优势制定未来的发展方针㊂本着这样的主旨,笔者总结全文要点并提出以下建议:(1)继续支持一部分具备长效增长动能的支柱产业扩张㊂矿物开采与石化工业是甘肃省现阶段的主导产业,本文的研究表明,至少一部分矿采业及石化工业在产业发展基础㊁扩张潜力与扩散效应方面表现较好,能够在自身增产的同时为其他产业陆续铺垫积累一定资本㊂因此应继续引进并作为全省主导产业的一部分予以支持,鼓励其产业链扩张㊂(2)接收一部分带动能力强㊁且东部地区正在转出的产业落户甘肃㊂目前全国都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变革的浪潮,一些产业(特别是一部分轻工业)在东部地区逐渐为更高级的产业所替代,急需找到新的生产集聚地,这其中又有一部分适合于甘肃省现阶段的资源禀赋,能够为甘肃省产业链延伸㊁产业部门多样化提供帮助㊂(3)结合自身能力,发展一批高级产业㊁新兴产业㊂落后板块的发展既要利用后发优势,承接他地转移产业,也要酌情选择一些附加值较高㊁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可期待的突破口㊂本文的研究发现,各类高端设备制造业在甘肃省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与新兴技术联系较紧密,是适合甘肃省重点关注的产业,若能在下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中占得先机,或能助力甘肃省经济发展实现蛙跳式跃进㊂参考文献[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王立新,唐红祥,曹梅英,等.新发展格局下广西基于蛙跳理论的产业选择与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1,(08):64-72.[3]罗晓辉,胡珑瑛,万丛颖,等.结构趋同与 优势企业扶持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 来自于地方政府同质化竞争的解释[J].管理世界,2018,34(12):181-183.㊃7㊃。

陇中黄土高原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陇西县为例

陇中黄土高原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陇西县为例

新增非公 有制经 济企业 5 户 , 体工商 户 4 9 , 成增 加 9 个 1户 完 值 54 . 亿元 , 8 上缴税金4 0 万 元 , 0 9 分别增 长 9 0 和 7 0 . 8 % . %。 6
23 第三 产业 . 陇西县第 三产业 内部 , 区域 物流业和商 贸业
20 年农业增 加值 5 3 元 , 长 5 0 。20 年农业 产业 07 .亿 9 增 . 3 % 08 增 加值 5 1 元 , .亿 6 增长 1. , 0 0 第一产业总体表现出强大的增 5 % 长势头 。07 20 年第二产业 增加值 8 3 . 亿元 , 2 增长 1. 。0 8 5 0 20 2 % 年第二产业增加值 8 7 . 亿元 , 长 3 0 。以第 二产业 重要组 5 增 . 5 % 成部分 的建筑业为例 , 0 年 , 2 7 陇西县 拥有建筑业企业单位数 0 为9 , 个 占全省的 0 6%。建筑 业从业 人 6 7 人 , .7 9 数 56 占全省的 19 建筑业总产值达 2 9 0 . %, 4 6 9. 万元 , 全省 的 0 9 相 比较 1 9 占 5 %, 陇中区域其它各县 区, 产业实体和从业人 数均居于优势地位 。 第 三产业 20 年全县增加值 7 1 元, 07 . 亿 增长 1 9%。08 9 2 0 20 年第三 . 产业 增加值 9 1 . 亿元 , 2 增长 l. %, 4 0 增长速度明显 。 7 综上分析 , 可 以得出陇西县三大产业 中, 农业保持稳定增长 , 二三产业增长率
2 陇西县产 业 现状 分析
材, 中, 其 以铝加工业 为主导 。以 2 0 年 为例 , 07 完成工 业增加 值4 1 . 亿元 , 9 占经济总量的 2. %。 0 8 5 0 20 年发展更为迅速 , 5 陇 西工业增加值 7 5 . 亿元 , 6 增长 1. 。 1 0 实现销售收入 2 亿元 , 4 % 1 增长 1%, 6 实现利润3 0 0万元 , 9 增长 1. , 0 0 工业经济 在全县 7 %

甘肃三大产业(产业经济学)

甘肃三大产业(产业经济学)

区位因素不同而形成的工业
(1)原料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 的工业。例如,甜菜制糖厂(制1吨糖一般需要8吨甜菜作原料)、 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水果等容易 腐烂、不能久贮,如要制罐头,更需就地及时加工)等。 (2)市场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或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工业, 此类工业企业,多以靠近其销售地建厂。例如饮料厂,家具厂 (成品)、印刷厂、食品厂等。 (3)动力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 消耗大量的能源,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工厂建在能源供应量大的 地方。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主要指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但 技术要求不高,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产要求,劳动者工资低
第 三 产 业 的 四 个 层 次
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1、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 长,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据《甘肃年鉴 (2009年)》统计数据,甘肃省第三产业保持 较快的增长速度。按当年价格计算,2008年第 三产业增加值为1242.41亿元,是1978年的 99.6倍,平均每年增长16.57%,而同期第一产 业和第二产业平均每年增长幅度分别为12.58% 和12.86%。由此看出,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远远 快于第一、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 值构成来看,在国民经济的份额不断扩大,经 济地位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由1978年的19.28%上升到2008年的39.12%。
我省发展农业的劣势和存在的问题是:地处西北内陆 地区,年均降水量为42-760mm,且降水各地差异很大, 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河西走廊地区年降水量只有160mm, 但年蒸发量有2100mm,且甘肃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 量也很少,但是农业需灌溉面积却有113,3万亩,占全省 耕地的28%,地表水资源严重紧缺决定了甘肃省发展农业 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发展高效用水的节水农业,维持旱区 的粮食产量的稳定成为保障区域粮食产量的关键, 如何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始终是 全省面临的紧迫问题,为了进 一步提高认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的应用和普 及。

轮封轮牧还是永久禁牧?——加强黄土高原草地的畜牧业发展的探讨

轮封轮牧还是永久禁牧?——加强黄土高原草地的畜牧业发展的探讨

可广泛种植 的新草种 ( 包含 培 育、
引进 优 良草 种 以 及 乡土 草 种 的 改
良 利 用 );二 是 建 立 符 合 我 国 国 情
度 : 是 “ 为 常 态”,基 本 不 采 一 视
植 被 覆 盖 度 增 加 ,生 产 力提 高 ,
取措 施 ; 二是 “ 拳 出击”, 严厉 重 要
新论 l o mme t C n
轮封轮牧还是永久禁牧?
— —
加 强黄土高原草地的畜牧业发展 的探讨
口 山 仑
退 耕 还 林 ( )工 程 是 我 国 生 草 态 建 设 中一 项 具 有 历 史 意 义 的 重 大
得 的 生 态效 果 是 当初 许 多人 所 意 想
不 到 的 ,对 于 黄 土 高 原 而 言 ,这 是
实现 , 些 典 型 示 范 区也 多次 出现 一
“ 弹 ”。 反
典 型 的 半 干 旱 地 区 ,应 属 于 农 田 生 产 、人 工 草 地 和 天 然 草 场 并存 、农 业 与牧 业 紧密 结 合 的地 方 , 牧 业 农
产值 约 各 占一 半 ( 些发 达 国 家牧 一
业 占到 6 % 以 上 ) 0 。这 类 地 区 畜 牧
三 者 全 面 实 施 ,加 强 综 合 治 理 ,因而 取 得 了今 日的成 效 。其 中,
封 育 禁 牧 、 进 植 被 自然 修 复 所 取 促
土 地 补 助 更 少 , 至 没 有 , 在 一 甚 这
0 中国科技奖励 6
CHI AW ARDS F NA OR SCI NCE AND E TECHNOL OGY
的 基 本 农 田 作 为 治 理 基 础 ;二 是
直 补 政 策 深 入 人 心 , 效 实行 了 陡 有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草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草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草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3•【字号】甘政办发[2012]255号•【施行日期】2012.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草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甘政办发〔2012〕25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甘肃省草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1月23日甘肃省草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草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发展草产业对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动农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省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草原总面积2.68亿亩,为省内最大的土地资源类型。

为了充分发挥我省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全面推动草产业提质增效,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草产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69号),结合全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合理布局、加大投入、统筹发展、提质增效”的思路,用产业化的思维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谋划草产业发展。

以建设草业大省、草畜强省为目标,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努力推动草产业健康发展,为保障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确保草畜安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稳步推进。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完善草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规划,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投入草产业,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草产业开发格局。

黄土高原的农业与农村工作:教案专题

黄土高原的农业与农村工作:教案专题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西部,涵盖了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和内蒙古等地。

这个地区因其干旱气候和黄土地貌而闻名于世。

农业和农村工作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气候和资源的限制,黄土高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

一、黄土高原的农业状况1.气候和土地条件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在8℃-12℃之间,降雨量较少,有分布不均的现象。

黄土高原的土质属于黄壤,土壤质量较差,且土层深度浅,容易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

2.农业产业由于气候和土壤的限制,黄土高原的农业产业以小麦、玉米、薯类、油料、豆类、棉花和水果等为主。

其中,小麦是该地区的经济支柱,占地面积最大、产量最高。

另外,早年的养殖业也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后来由于环境问题和市场供求状况等原因,养殖业逐渐转向大规模化、品种特色化和科技含量高的方向。

二、黄土高原的农村工作状况1.基础设施黄土高原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地方连上水电、通讯等设施都有很大的困难。

这种情况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农业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黄土高原的农业产业也在发生转型。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当地政府与企业开始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引进,顺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黄土高原的农业加速发展。

三、农业与农村工作的未来1.政府支持政府的推动是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的关键,黄土高原的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业和农村的投资,提升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减轻生产负担,为农业和农村工作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黄土高原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该支持企业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让农业更多地走向现代化,才能让农业与市场实现更紧密的结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甘肃食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建议

甘肃食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建议

甘肃食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建议摘要: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甘肃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找出甘肃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认为甘肃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同在,机会大于威胁,应抓住甘肃作为我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加大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优势,消除劣势,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大力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食用菌产业;SWOT分析;建议食用菌生产以作物副产物(秸秆、木屑等)或动物生产副产物(畜粪等)为原料,将其转化为可被人类利用的菌体蛋白和生产废弃物-菌糠,菌糠又可以生产节粮型饲料或加工成绿色有机肥,被养殖业和种植业利用,使废弃物得到整体、高效、循环、再生利用,在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同时,完成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正是这种独特的生产特性,赋予了食用菌产业在大农业生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农业循环经济中实现原料和能量循环的“枢纽”[1]。

它遵循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的原则,是“低耗、高效、生态”的产业,是应该大力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SWOT分析法已广泛应用于区域发展、科技、能源、国际政治战略等领域的分析研究。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甘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分析,进行战略选择,提出发展建议。

1甘肃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处,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食用菌主产区之一,全省各地都有食用菌生产,目前全省食用菌产量达3.446万t,年产值1.164亿元[2]。

生产种类主要有平菇、蘑菇、香菇、双孢菇、金针菇、白灵菇和木耳等,以天水、陇南、武威、定西和庆阳等地为主产区。

甘肃食用菌产业发展缓慢,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甘肃食用菌年人均占有量为1.20kg,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

2优势分析2.1气候优势甘肃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均气温0~16℃,年降水量36.60~734.90mm,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水热条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

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

《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后,1月13日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

这意味着甘肃将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又一件大事。

主要目标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以上按照《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省将依据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及全国和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试验区分为河西内陆河地区、中部沿黄河地区、甘南高原地区、南部秦巴山地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五大区域,到2020年,全省各类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建设和补偿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怎样建设前三年打基础攻难点,后五年全面推进见成效对于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我省有何具体规划呢?《方案》提出,我省将积极探索内陆欠发达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扶贫开发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在创新生态保护建设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扶贫开发攻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按照前三年打好基础攻难点、后五年全面推进见成效的设想,分两个阶段推进实施。

第一阶段:到2015年,全省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实施,重点生态区生态功能得到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11.86%,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5%以上;重点流域水质按功能区标准达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显著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节能减排指标达到或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资源型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显著成效,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0∶50∶40左右;扶贫开发攻坚重点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甘肃灵台县遴选笔试题及答案

甘肃灵台县遴选笔试题及答案

甘肃灵台县遴选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甘肃省的省会是哪一个城市?A. 兰州B. 西宁C. 银川D. 乌鲁木齐答案:A2.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的哪个地区?A. 陇南地区B. 陇东地区C. 河西地区D. 陇中地区答案:B3. 灵台县的著名景点是?A. 敦煌莫高窟B. 嘉峪关C. 崆峒山D. 麦积山答案:C4. 灵台县的气候类型是?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B5. 灵台县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棉花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是甘肃省的著名景点?A. 嘉峪关B. 崆峒山C. 敦煌莫高窟D. 麦积山答案:A, B, C, D7. 甘肃省的少数民族包括哪些?A. 汉族B. 回族C. 藏族D. 维吾尔族答案:B, C8. 灵台县的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哪些资源?A. 土地B. 水资源C. 气候条件D. 劳动力答案:A, B, C, D9. 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哪些产业?A. 农业B. 工业C. 旅游业D. 服务业答案:A, B, C, D10. 以下哪些是灵台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 灵台剪纸B. 灵台皮影戏C. 灵台刺绣D. 灵台泥塑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的南部。

答案:错误12. 灵台县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错误13. 灵台县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较大。

答案:正确14. 灵台县的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

答案:错误15. 灵台县的历史文化悠久,是甘肃省的文化名县。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灵台县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答案: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地、丘陵、河谷和盆地等。

17. 描述灵台县的历史文化背景。

答案:灵台县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崆峒山、灵台石窟等。

2024年甘肃省高考地理试题与答案

2024年甘肃省高考地理试题与答案

2024年甘肃省高考地理一、单选题2024年,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电入皖工程)和安徽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陕电入皖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求电力资源输送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

岳西抽水蓄能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

下图示意陕皖相关工程概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地区在陕电入皖工程中的主要优势有()①电能储存技术发达②风能光能资源充足③煤炭资源储量丰富④水能资源分布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陕皖相关工程中火电和抽水蓄能的相同作用是()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调节电力供应C.提高能源转换效率D.减少换流次数3.陕电入皖工程和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可()①减少陕北温室气体排放②助力陕北经济社会发展③降低安徽能源消耗总量④提高安徽电力保障能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C 2.B 3.D【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陕北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较安徽地区落后,因此电能储存技术相对落后,①错误;图中显示陕北的风电和光伏电属于其输入中的新型电力,且陕北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晴天多,光照充足,风力较大,因此风能和光能资源丰富,②正确;图中显示火电也是陕北的电力之一,又因为陕北地区有一定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火力发电量大,③正确;陕北地区气候属于半干旱区域,河流水量较小,且陕北主要地貌是由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组成,地势落差较小,因此水能资源不丰富,④错误。

②③正确。

故选C。

2.A.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相关工程中,火电的发展污染环境较大,因此其作用并没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A错误;B.图中显示,陕北作为输出区,其电能中火电的的输入可以调节占比,合理的供应安徽,且抽水蓄能可以将电能进一步储存,最终做到调节区域用电量大小输送的供应,B正确;CD.图中显示,抽水蓄能和火电转流过程中都将增加其电力的消耗,因此并未达到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且抽水蓄能增加了换流的次数,CD错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陇中黄土高原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陇西县作为甘肃中部黄土高原欠发达地区的典型区域,具有自然条件差、工业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先天优势不足等特点,如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状况,培育和选择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欠发达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本文拟以此为基础,对问题加以探讨。

1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分析
1.1自然条件一般,适宜旱区农业陇西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为典型的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

平均海拔1 612~2 798m,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理条件约束,降水年际差异大,为农牧气候过渡地带,传统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446mm,境内水系均属黄河流域,分属渭河和祖厉河两大水系。

其中渭河流经县内46.10 km,7条支流均有灌溉条件,祖历河水系45km2,地表水、入境水9 750万m3,自产水8 012万m3,水资源总量1.78 亿m3,考虑现有自然和生产技术水平下可利用水资源量达3 300万m3。

1.2区位优势比较明显陇西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

陇海铁路纵贯境内,长度达75km,全县现有铁路专用线9条,宝兰复线横跨境内。

陇西火车站为兰州铁路局二级客货区段站,年客运量112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00万t。

公路发展成熟,316国道、209省道、连霍高速越境而过,定陇公路建成运营,天定高速正在建设。

多条国、省公路与铁路在文峰镇交汇,成为陇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2009年,陇西被列为甘肃省建设的六大物流枢纽,使之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2陇西县产业现状分析
从传统的三大产业来分析,在2007年,陇西生产总值达到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0%。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39亿元,比上年增长9.50%。

其中农业产业增长迅速,2007年农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5.30%。

2008年农业产业增加值5.61亿元,增长10.50%,第一产业总体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势头。

200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8.23亿元,增长15.20%。

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8.57亿元,增长3.50%。

以第二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业为例,2007年,陇西县拥有建筑业企业单位数为9个,占全省的0.967%。

建筑业从业人数6 576人,占全省的1.49%,建筑业总产值达26 199.90万元,占全省的0.59%,相比较陇中区域其它各县区,产业实体和从业人数
均居于优势地位。

第三产业2007年全县增加值7.91亿元,增长12.90%。

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9.21亿元,增长14.70%,增长速度明显。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陇西县三大产业中,农业保持稳定增长,二三产业增长率较高,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最为突出。

对此具体分析如下:
2.1传统农业陇西全县土地总面积2 657km2,其中耕地面积7.89万hm2,可分为南山、城川、北山三大区域,城川为渭河河谷地带,川区、北山为温和干旱区,适宜种植冬小麦、马铃薯、玉米等传统农作物。

南山为温寒半湿润区,发展畜牧养殖业具有优势,以2008年为例,全县投放基础母羊1.22万只,基础母牛2 440头,新发展牛羊养殖户1 865户,全县畜禽存栏达到165万头(只)。

农业内部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导,特色农业发展凸显规模效应,表现在中药材种植和马铃薯产业的种植面积和产业链条的延伸。

近年,陇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87万hm2,品种30余种,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加工的实体达2 548个左右,充分显示出产业规模化经营和范围经济。

2008年,首阳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区,并成功承办“中国·定西首届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

此外,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陇西根据其区域特点,分地膜早熟型、加工专用型、商品型三种地域布局进行创新性生产。

2.2现代工业工业作为陇西县的重要产业,现有工业企业147户,其中限额以上地方企业48户,中央、省、市驻陇企业6户,工业体系主要涉及冶金机械、生物医药、食品包装、化工建材,其中,以铝加工业为主导。

以2007年为例,完成工业增加值4.91亿元,占经济总量的25.50%。

2008年发展更为迅速,陇西工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11.40%。

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增长16%,实现利润3 900万元,增长10.70%,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31%。

此外,民营经济发展良好,2008年新增非公有制经济企业59户,个体工商户419户,完成增加值5.84亿元,上缴税金4 900万元,分别增长9.80%和7.60%。

2.3第三产业陇西县第三产业内部,区域物流业和商贸业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作为陇中地区的商贸和物流中心,陇西设有农村集贸市场和综合市场24处,中药材、马铃薯、蔬菜等农产品专业市场16个,其中文峰和首阳为两大国家级中药材交易市场。

以2007年为例,陇西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 066万元,其中贸易行业64 775万元,占81.92%,餐饮业为8 643万元,占10.90%,其他行业产值5 648万元,占总产值7.10%,由此可以发现商贸业在陇西县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3陇西县主导产业的选择
3.1以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特色农业为核心,全力推进现有中药材产业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以现代绿色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导向,提升特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县域特色订单农业和高技术农业,保持名牌产品的生产。

针对黄土高原的地理特性,重点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利用现代高
新旱作农业科技和节水技术,转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压缩高耗水作物播种面积,保证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可考虑重点发展畜牧产业,调整和优化现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范围经济生产。

3.2以陇西县经济规划为目标,构建符合区域优势和竞争力的工业经济体系围绕现有工业体系和优势产业,延伸工业行业内部产业链,引进符合区域特性的生产技术,推进工业体系升级。

依托区位优势和经济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生物制药产业。

同时,重点做好传统铝电冶金加工业的改造,提升产业利润空间,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3.3以物流业和商贸业为核心,发展区域第三产业重点完善中药材产业和马铃薯产业的区域物流园建设,优化经营结构。

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对物流和商贸运营模式进行升级改造,降低交易成本,保证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的持续增长。

同时,支持区域性信息咨询和市场中介业的发展,培养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地方性专门人才。

完善城乡服务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尤其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服务业,并考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