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社科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1 新人教版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社科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1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专题专项复习社科现代文阅读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1 新人教版训练点: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
一段文字内容很多,可以分别归纳出其内容要点,还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其核心意思。
本考点通过分析辨别、筛选组合、阐释述解、归纳概括等方法,检测考生归纳概括语言文字的能力。
其测试能力层级为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的中心和要点。
它常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出题来检测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高低:能否对具体的内容(比如某一段落)加以概括,能否对整篇文章的中心加以归纳,能否对文中含蓄的内容(比如某些人、某些事的特点)加以解说。
考查的题型灵活多样,可以是客观选择题,也可以是主观简答题或填空题等。
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
(3)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为了真正达到准确地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这一目的,还需要重视以下几点:⑴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这些句子常常是提炼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依据。
⑵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⑶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述要精练确切。
⑷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这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必要条件。
⑸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
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⑹借助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2.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审美活动,设置本考点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其能力层级为E。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社科现代文阅读 科技文阅读指导课件 新人教版
归纳小结 筛 选 文 中 的 信 息 步 骤
执行指令
回视文本 快速检索 比较辨别 判断确认
归纳小结
①树立一种观念。我们在做科技文阅读的试题 时,坚信答案就在原文中。 通读全文 (了解) ②牢记三个步骤 找准相关句(判断) 对照辨析 ③明了排查的先后顺序 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 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 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 (确认)
代内容”解释有误,或是类别上,或是程度 上。此时注意选项句指示代词,如:这、这 些;此、与此相反等。 (4)混淆范围。部分与整体;或然与必然; 可能与肯定;偶尔与往往;轻度与严重。此时 特别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关键词。程度 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 淆。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 说成往往。 关键词语:“除……之外、某些、有时”
拿到具体题目时,要注意题目 涉及的范围,有的是局部题,有 的则涉及文段的整体。涉及局部 的题,要善于准确找到有效搜索 区域,适当在文中做一点标记, 也有的局部题涉及的区域可能需 要在文段中远距离搜索,考生要 加强这个意识。
客观性较强的题目,往往提示性和干扰 性都很强,我们要善于排除干扰,利用提示。 怎样排除干扰呢?平时训练中应注意总结主 要的干扰源。
解题方法与技巧 (7)混淆因果。两种情况:一是因果倒
置,即把因说成果,或把果说成因。二是强拉因果, 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 关系。 (8)偷换概念。选项句对概念的理解与 原文中的概念不统一,或在类别上,或在范 围上,或在程度上。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
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等虚词, 看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关键词语:“目前、将会、已经、大概、也许、可能”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社科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新人教版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社科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新人教版 【考纲陈述】: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人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散文的阅读】: 1.明确概念 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文体特征 :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 3.阅读要领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语言优美洗练,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
阅读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①理清脉络、层次,正确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
抓住脉络线索,就是抓住散文小段、小层的抒情性话语,把这些话语组织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分析这些语句,大致就可分析出主题思想了。
②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一般说来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分析起来比较难,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分析思考: 一是用了哪些写景抒情方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还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二是分析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弄清散的“形”和不散的“神”,通过联想把握“形”与“神”的结合点。
三是分析散文的立意、寓意或象征意,散文的深层含义都是通过“物”表现出来的,必须看清作者赋予了“物”什么特点,什么品质或者什么思想。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社科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专题专项复习社科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新人教版30分,占总分的20%。
这类题目做得如何,直接关系高考的成败。
因而对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作些分析,进而提出应试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考生能够阅读一般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三类文章在Ⅰ卷、Ⅱ卷中的安排有显著的特点,2001年以前,第Ⅰ卷选文一般都是科技类文章,从2001年开始,选用社会科学类文章。
第Ⅱ卷1999年以前是以社科类文章为主,1999年开始为文学作品。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语料选用的情况看,已形成Ⅰ卷科技类、社科类轮考,Ⅱ卷考文学作品的格局。
这种语料选择上互补的特点,体现了对学生阅读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导向性,也体现了高考命题“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
现代文阅读考什么语料选择仅是一个前提,最重要的当是考点的定位。
高考现代文阅读,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概念,而是考阅读的能力,对此《考试说明》有明确的要求,命题人也有过明确集中的阐述。
他们认为阅读“先是正确理解语义的问题;进一步则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筛选出关键性语言信息;再进一步则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得出必要的结论”(《高考命题的理论与实践》)。
从近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看,这三点一直是命题的落脚点,也是命题最突出的特点所在。
——语义理解义是阅读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的“具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指代词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
②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
③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
④和词语的表达作用相关的意义等。
和“关门”的含义。
(2001年全国高考21题)象征的手法。
“开门”和“关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文中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须通观全文,找出相关句子,然后加以分析和概括。
文中与这两个词语相关的句子很多,其中最集中的要数第六自然段。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社科现代文阅读 科技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D.从古代干栏居及其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 建筑形制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说明:对“干栏居”的作用(功能)的推 断,A项提及的是“躲避野兽、蛇虫侵扰”, 而D项提及的是“防潮和防寒”,那么到底哪 一个是它的主要功能呢?查看原文引述的史料: “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上, 名曰‘干栏’。”不难看出,“躲避野兽、 蛇虫侵扰”方为其主要功能,而“防潮和防 寒”只是其次要功能。D项的推断就犯了将 “主要”和“次要”不分的错误。
4、先期与后期——不分先后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 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 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 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 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水利灌溉的生 命线。
5、主要与次要——主次不分
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 书南平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 上,名曰‘干栏’。”……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 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 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干栏居采用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建筑
说明:是“有些基因改变”, 导致了“活动缓慢,活力降低”,B 项却表述为“活动缓慢、活力降低” 导致了“基因的改变”,这就犯了 因果颠倒的错误。
7、言此与言彼—— 不分彼此 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本身就是交织在一
起 的,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文化转型 是文化危机的结果。就是说,一种深刻的文 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现 为一个过程,无论是现实社会运动或人的生 活层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还是社会 精英层面对于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 判,下列都对是于文“化文转化型转过型程”的的理重解要,内不涵准。确的一项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 绵绵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绵绵土牛汉专项训练新人教版现代文阅读在高考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平时的现代文阅读却让老师和学生都很难把握。
但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虽然是漫天撒网,似乎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嘴。
却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的。
一、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认真快速阅读,读完之后要想一想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思路。
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写作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怎样来达到写作目的的?把这几个问题弄明白。
要有不弄明白绝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
2、先自己认真解答阅读题,然后再与答案比较,探究答案形成的理由。
只有这样不断将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反复琢磨与比较,才能弄清自己的失误所在,准确把握试题的意图,缩小与标准答案的差距。
二、懂得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1、根据提干要求,首先找到答题区域。
2、在答题区域内筛选主要信息。
屏除次要信息。
3、根据题目要求整合所筛选的信息词句,组织语言答题。
4、一般情况下,4~6分的题,不是一句话就能答全的,往往需要分条概述或列举。
至少要分两条或两条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多答总比少答好。
例如:《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的现代文阅读题《绵绵土》14.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4分)(细柔,温暖,金黄色,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选定答题区域。
五、六自然段是直接写绵绵土的,十二自然段写绵绵土的来源,紧扣问题中的“绵绵土”筛选主要信息几可。
最大的失误可能是筛选错误或漏选。
15.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6分)((1)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祥地。
(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第二段中的“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
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
第十二段开头的“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高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训练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面对这一考点,教师的训练切入方式多种多样,但多采用仅以选文所设置的习题为训练主体,而没有采取以文章为训练主体的错误训练思路,花费时间很多,但“治标不治本”。
笔者以为,现代文阅读教学,应该“以文为本”,即把每一篇文章读透、讲透,依据高考常见命题角度尽可能多地命题、训练,揭开现代文命题的神秘“面纱”,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下面结合2005年全国Ⅲ卷2006年全国Ⅱ卷高考试题作以分析和解答。
内容角度 (一)?文章主旨 应试必备:本文通过对 “×××”的叙述或描写,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示例(06年17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答案】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二)?分层概括 应试必备①看句号,权且把每个句号看作一层;②看主语,主语相同者划归同类。
例(05年15题)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6分) 【答案】有三个方面:①山峰的形态;②峰顶的松柏;③山壑山涧的气象。
结构角度 (一)组材范畴: 设问角度:文章的题目是“×××(写作重点)”,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1)相关、相似联想: 应试必备:看位置①被问对象在重点写作内容的前边,则是为了形象地引出写作重点对象,更利于人们接受;为下文做铺垫;烘托写作对象。
②被问对象在重点写作内容的后边,则是为了丰富文章写作内容,深化文章主旨。
例(自我命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画家吴冠中对张家界的印象呢? 【参考答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强化了作者对张家界的评价和认识。
针挑土阅读答案
针挑土阅读答案【篇一: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高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针挑土芳菲】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
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
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
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
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
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口苦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
“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
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
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事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
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
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
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
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
”“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
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高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二
学会鉴赏古代诗歌 欣赏古代诗歌,怎样才能做到心领神会呢?2003年《考试说明》有明确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这就提示我们读诗时须弄清诗中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以及怎样写,我们阅读古诗时不妨从三方面入手:咀嚼语言、读懂原诗;感受形象、领悟意境;琢磨方法、体味艺术。
(一).咀嚼语言、读懂原诗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乎浅近,但确是最基本的。
”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诗的语言常常是凝练含蓄、耐人寻味的,读诗就得认真地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比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
再比如唐代王维《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寂幽静的景象,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森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此外诗歌中的细节描写也不容忽视,赵师秀的《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细节,一个“敲”字传神地表达出客人久久不至时焦躁不安的情绪。
元稹的《行宫》中白头宫女们“闲坐说玄宗”的细节,蕴涵丰富,这些宫女们由红颜到白发,在冷宫中痛苦煎熬了一生,可谓心中怨悔无重数,她们闲谈玄宗昔时的繁华,聊以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往事的欢乐越发衬托出此时的宫女们万念俱毁、心如死水。
另外对诗中所用到的修辞,也应细细体会其中的妙处。
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人采用了设问和借代的手法,表达出对春光的惜别和留恋。
再看秦观《春日》诗中“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两句,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一夜雷雨过后芍药和蔷薇仿佛多情的少女泪光晶莹、娇弱慵懒的神情、形态。
别具情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感受形象、领悟意境 常言道“诗言志”“词言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形象大致可分为景物形象、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社科现代文阅读 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例析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专题专项复习社科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例析新人教版综观近三年高考的古代诗歌赏析试题,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前提。
命题时往往是选择诗句中的一两个关键意象切入,从形象、语言、技巧或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鉴赏,容易触发联想。
考场上我们的考生一般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是失分严重。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就古诗赏析题而言,大体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请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应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社科现代文阅读 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例析 新人教版.pdf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普通班)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其中c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圆柱的母线长; 棱锥的体积公式:,其中S表示棱锥的底面积,h表示棱锥的高; 棱台的体积公式:, 其中S1,S2分别表示棱台的上下底面积,h表示棱台的高. 第 (选择题 共0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个 B.个 C.个 D.个 2、利用斜二测画法得到的:①三角形的直观图是三角形;②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 ③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④菱形的直观图是菱形,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3、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4、设,则下列不等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 A. B. C. D. ,且,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6、已知是异面直线,直线平行于直线,那么与( ) A.一定是异面直线 B.一定是相交直线 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 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7、已知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8、若是正数,且,则有( ) A.最大值 B.最小值 .最小值 .最大值 9、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设四面体的六条棱的长分别为11,1,1,和a,且长为a的棱与 长为的棱异面,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C.(1,) D.(1,)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0分) 注意事项: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上 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不等式 的解集是13、已知,,, 则的最小值为 . 14、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 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可得这个几何 体的体积是 . 设不等式的解集为[-],则a×b= . 16、已知不等式对任意正实数x、y恒成立,则正数a的最小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满分8分)在上、下底面对应边之比为1:2的正三棱台中,过上底面一边A1B1作一个平行于棱的平面A1B1 EF,求这个平面分三棱台所成的两部分体积之比. 19、(满分10分)已知函数. (1)当时,方程有解,求a的最小值; (2)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20.(满分10分) (1)已知不等式2x-1>m(x2-1)对任意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m使得不等式2x-1>m(x2-1)对任意恒成立.若存在,试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三、解答题 19、解:(1) (2)等价于 又, 所以. 当时,f(x)只需满足下式: 或或 解之得结果为空集,故不存在m满足题意。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社科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方法和技巧(二)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专题专项复习社科现代文阅读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方法和技巧(二)新人教版例1、2004年江苏卷第20题:“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原文】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
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
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
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
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
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答案】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②杜甫生前的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境遇的对比;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好处:通过多方面的对比,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点拨】第一问要把握整体,放眼全文,整合文意作答。
这里只是选了文中的两段,可以看出前三个方面的对比。
第二问因为是针对整个文章运用的对比手法发问的,所以要结合文章主题,扣住固有的修辞意义作答。
又因为是运用多方面的对比表达一个主旨,所以有“内涵更加丰富”的效果。
4、反复。
固有的修辞意义:⑴意在强调,以抒发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⑵借以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使语意连贯,并加强语言的节奏感;⑶间隔反复有引出对比的作用。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高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pdf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讲练测 【专题考点】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完成革命任务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2.(2013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三入学考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
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人中国,引起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进人,白银外流 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3届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首次大捷,但是中共方面在胜利的第二天发给南京当局的捷报却出现两个版本。
①延安电:9月25日,我八路军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人激战,反复冲锋,我军奋勇无比,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所有平型关北之辛庄、关沟、东跑池一带阵地,完全夺取。
②朱德、彭德怀电:一一五师有(廿五)日八时进行战斗,至廿四时止尚在激战中,将平型关以北东跑池、辛庄、关沟及一八八六点标地完全攻占,计已缴获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外,炮一门、炮弹二千余发,俘虏敌官兵三百余名。
另有敌一部约四、五百人、马数十匹被我军完全包围,死不缴械,故全部打死。
从史料鉴别的角度看,你认为 A.延安电更接近于历史真实 B.朱德、彭德怀电更接近于历史真实 C.两则史料都可信 D.两则史料都与事实相差巨大 4.(2013届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道:“ 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高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一位语文专家曾说过.pdf
有一位语文专家曾说过:“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
”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原文来答题。
(ppt展示) 板书:高考现代文复习课 《考试手册》中对考试内容和内容的要求: 1.读懂文章的内容,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意义。
2.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能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及写作特点。
4.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5.鉴赏评价文章的表现技巧、表达效果。
高考考点:1.词句理解2.筛选整合信息3.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5.归纳概括全文主旨6.鉴赏评价文章的表现技巧、表达效果等 高考现代文阅读方法和解题思路: 1.读文章 速读:(1)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2)边读边圈划 (3)用一二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4)注意①标题(往往是文章的话题或中心所在) ②标志语(总起句、概括语、结论句、议论句、观点性语句等,表达方式一般是议论,同时要注意其位置,一般在段首、尾,文首、尾。
) ③注释(有时会提供重要信息) 精读:(1)深入研读,圈划出重要的词、句 (2)把握思路,理出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3)重点研读重要的语句 2.读题干 读懂题干要求,揣摩命题意图 3.结合原文答题(1)检索答题范围,在原文中找准对应点(文、题结合) (2)筛选有效信息 (3)问啥答啥,尽量用陈述句来组织答案(找出的词语、句子不一定能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章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 总结归纳高考现代文阅读方法(ppt展示) (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最好阅读三遍,第一遍整体理解把握,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思路结构,然后再看题干,理出各题关系,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验证前面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
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 答题方法:1.问啥答啥 2.原句移用3.关键句、中心词组合4.综合分析,条分缕述 (四)布置课外作业 (三)总结归纳高考现代文阅读方法 一条原则:忠实于原文 两个观念:整体观念 联系观念 三个步骤:一读文章 二读题干 三结合原文答题 答题方法:1.问啥答啥 2.原句移用3.关键句、中心词组合4.综合分析,条分缕述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高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针挑土 芳菲.pdf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
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
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
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
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
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口苦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
“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
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
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事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
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
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
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
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
”“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
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专题专项复习社科现代文阅读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1 新人教版训练点: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
一段文字内容很多,可以分别归纳出其内容要点,还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其核心意思。
本考点通过分析辨别、筛选组合、阐释述解、归纳概括等方法,检测考生归纳概括语言文字的能力。
其测试能力层级为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的中心和要点。
它常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出题来检测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高低:能否对具体的内容(比如某一段落)加以概括,能否对整篇文章的中心加以归纳,能否对文中含蓄的内容(比如某些人、某些事的特点)加以解说。
考查的题型灵活多样,可以是客观选择题,也可以是主观简答题或填空题等。
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
(3)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为了真正达到准确地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这一目的,还需要重视以下几点:⑴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这些句子常常是提炼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依据。
⑵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⑶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述要精练确切。
⑷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这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必要条件。
⑸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
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⑹借助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2.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审美活动,设置本考点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其能力层级为E。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鉴赏文学形象,应以整体阅读为基础,注意形象的特征、意义以及语言背景。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广义的,既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或个体,甚至于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的象征。
另外,文学形象都是在互相联系的生活画面中刻画而成的,因而要立足现实,联系时代,依据整个作品来鉴赏文学形象;同时,还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以便更好地把握形象。
(2)鉴赏文学语言,首先应该弄清文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的基本特点,其次还应该明白精到、奇妙、鲜活是文学语言的高级档次。
品味作品的语言,应该在领会原文、弄清语境的基础上,注意从语言的贴切、修辞的精妙、联想的丰富、意蕴的深刻、句式的灵活多样等方面去思考作品的语言魅力。
鉴赏作品的语言,要突出以下内容:①分析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②把握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③辨析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3)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应该联系文章的主旨与背景,联系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语境。
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②表现手法;③选材剪材;④行文的结构;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的运用等。
一篇文章,1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解答这类题应注意以下四点:(1)先读题目,明确要求。
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地读文章,这样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
(2).把握全文,顺序作答。
注意不要任意打乱试题顺序,因为命题者在安排题目顺序时往往有整体构思,上下题往往有关联。
(3)分辨题型,因题制宜。
一般说来,考题的形式不外乎为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做题时应该根据题型的不同特点进行解答。
对于选择题的选择项要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
要抓住文章的主旨与立意的核心,注意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选项。
新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阳光之下,泥土之上刘伟林⑴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如许多的事物只有置身于某种背景或者是某类空间的时候,才能显露出真正的生活之光泽。
在潮湿而蓬松的土壤中居住着种子的信念,在黑暗中居住着爱情的誓言,在茂密的树梢后居住着鸟的翅膀,在木质或砖块结构的房间里居住着人的灵肉。
⑵对人类来说房间是最基本、最真实、最直接、最物化的空间形式。
游牧民族喜欢自带帐篷,逐河而栖;产生猎手的民族喜欢用木质建构房屋;而汉族人则用锻烧的砖块造就空间,这是怎样的把泥土变成金子的过程啊!⑶同样,我居住的房间是钢筋、混凝土之结构,环顾四壁,它使我实现了一个人的平凡、清贫,还包括清澈与湿润,在瞌睡中启合的梦幻。
于是,空气、阳光、花朵都被赋予一种内在的形式。
⑷房间不大,来回只有七步之遥,在泥土之上,又被压在阳光之下。
在七楼,七楼从另一种角度说,又是高于现实置于梦幻下的一个层面。
我在这十几平米的空间里认真地生活着,建立着自己内心的秩序,有时也怀想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另一空间。
城市中总是充满着喧哗与躁动,但只要打开窗户,阳光与空气就横冲直入,而拉上窗帘,个人的梦想就已开始——黑暗是告慰的中心。
⑸随手关闭与启开的房门就像守侯幸福与拒绝灾难的过程,或者就如阿里巴巴一样也喊着“芝麻开门,芝麻开门”。
一个坐在固定房间里的读书人并不因为贫困而丧失拥有精神的快乐。
⑹在阳光的照耀下,房间里的空气也似乎变得洁净如洗了,我注视着舞蹈的阳光和熠熠飞行的细碎事物。
事物在既定的未被介入内心的真实状态下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场所。
⑺在房间的地面一角堆放着一名漂在城市里的打工者的书籍。
窗前仅放着一张书桌。
书桌已被肘部磨得有些发亮,亮得熟糯,有一种典雅的沉着。
我知道由于人们对材料的偏好,使得树木远离了森林,利刃的铁器早就听命于人类,毫不吝啬地袭击了其根部。
在房间里我还依稀地听见了铁器挥动的声响,一下一下地。
⑻树木变成材料后,占据着一方空间,空间也便显愈是狭窄。
这总让我想起那些被无故侵占的土地,前者与后者一样反映了某种被践踏的命运。
⑼除了书籍和木头,我想不起还有什么事情能够令我如此地亲近。
依靠它们,我深受保护。
⑽树木有一种既存的神性之光,它的伤口是它流泪的眼晴,当它彻底沉睡之后(也只能是沉睡),它依然沉浸在美丽与忧伤之中,如同音乐的倾诉与颤动。
⑾房间因有了这些,也就有生命的呼吸。
夜深人寂之时,温柔如另一种力量拂动在我的脸颊之上。
(选自《散文》2004年第4期)1.仔细阅读第1段的画线句子,请你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①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层层铺开,逐步扩大,丰富并深化了“生活之光泽”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房间对人类的重要性。
③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赞美房间作铺垫(或定下感情基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同时也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①要结合全文的主旨,禅师句子的含义,分析句子在表达主旨方面所起的作用;②要分析句子本身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③要分析句子在表达主旨方面所起的作用。
22.第4段中,作者说“黑暗是告慰的中心”。
请联系“房间”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因为房间既是自己生活和思考的地方,也是个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其中还能使自己拥有精神上的快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同时也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
题目中明确要求“联系‘房间’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即鉴赏文中的主要意象——房间的形象意义。
3.最后一段说“房间因有了这些,也就有了生命的呼吸。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些”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阳光、空气、书籍和木头。
②使我实现了一个人的平凡、清贫和梦幻。
③拥有精神的快乐。
(后两点答到一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这些”所指代的内容,应在分析全文层次的基础上,分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房间”的,抒发作者的感受的,在分析全文的基础上,概括出各层的大意,即可的出答案。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以赞美房间开篇,开门见山,引出下文;以房间“温柔如另一种力量拂动在我脸颊之上”作结,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B.第2段作者运用诠释和对比的方法,抒发了“我”对房间的喜爱之情,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C.本文自始至终都围绕房间的功能和作用来写,笔之所至,情之所染,喜悦之中夹杂着淡淡的忧愁。
D.文章通过对“我”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描写,形象地说明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也含蓄地批评了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
E.作者在文中多次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主要是便于和读者交流,也便于抒情以及客观叙述,很有说服力。
答:D、E解析:本题考查对全文综合把握和鉴赏的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道题,必须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逐一确定。
D项中“批评了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属于无中生有;E项考查人称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考查了对全文的表达方式的把握能力。
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应该是抒情和议论,所以也就无所谓“便于客观叙述”。
友情提醒:一、文学作品阅读的客观题主要考查鉴赏和评价能力,设题时大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盲目联系作者赏析题备选项设题时,往往把文章中描述的内容所体现的具象的生活意义或抽象的精神意义全部与作者的情感、思想联系起来,造成一种错误的表述。
2.胡乱联想推测散文描述的事物、景物和人物都与文章表达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语句都有着深刻的内涵的寓意。
而选项却利用文章中的段落、句子或词语胡乱推测、联想、联系,毫无根据地生发出不切合实际的观点、思想等。
3.真假判断融合散文对人、情、事、物、理的表述,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但选项往往故意片面地表述,真真假假,随意结合,造成内容的真实与虚假的判断混杂。
4.局部和整体混合无论文章的语言还是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文章的主旨,都是通过全篇内容完整地表现出来的;局部内容是为整体服务的,是隶属于全文的。
但选项故意把局部的意思说成整体的内容,造成选项的错误表述。
二、解答散文阅读的主观题,往往容易犯以下的错误:1.缺乏整体观念,不注意前后文的联系,只取一点,不计其余。
32.不能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忽视其明确的提示性与暗示性。
3.不能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不能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
不能充分利用联想与想象去体味、补充、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4.不能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