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科治疗研究新进展

合集下载

乳腺癌介入治疗新进展

乳腺癌介入治疗新进展
新 医学 2 1 0 1年 1 月第 4 1 2卷第 1 期 1
71 6
乳腺肿瘤供血动脉的分布 ,明确肿瘤主要供血动脉
乳腺癌 介入治疗 新进展
刘冠 东
后超选择性插管,固定导管 ,用止血带结扎阻断肱
动脉 血流 后注入 化 学治疗 药物 或栓塞 剂 。 23 介入 化学治 疗 方案 .
疗 乳腺癌 ,效果 良好 。介入 化学 治疗药 物用量 主要
剂量 ,导致化学治疗有效率下降。介入治疗是介于 外 、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 ,包括血管内介 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 ,其特点是创伤小 、简便 、安
全 、有效 、并发症 少 和住 院时 间 明显 缩 短 。乳 腺 癌
介入治疗 是指根据介入术 中 D A S ,判断乳腺 肿瘤 供血动脉的分布 ,找到肿瘤 的供血血管 ,确定主要 及次要供血动脉 ,有针对性地介入插管化学治疗或 同时配合动脉栓塞治疗 ,可以更有效提高病灶周 围 血药浓度 ,杀死肿瘤细胞 ,缩小病灶 ,降低肿瘤分 期 ,因此较常规全身化学治疗具有用药量少 ,全身 不 良反应较轻 ,局部病灶缩小 明显等优点。
经股 动 脉穿 刺法 :患 者取 平 卧位 ,局部 麻醉 后
化 学治疗 药 物不 良反应 主要是 骨 髓抑制 、心脏
毒性、肝 肾功能损伤 、对 胃肠道 的刺 激导致 的恶
心 、呕吐等 。与穿刺插管有关的并发症 : 穿刺部位
血肿、出血 ;动脉血管痉挛 、栓塞 ;动脉内膜下通 道或假性动脉瘤形成 ;导管、导丝打折或折 断等。 栓 塞供 血动 脉后可 出现疼痛 、发 热等栓 塞综 合征 表 现 。如栓 塞过 程 中栓塞 剂返 流至周 围正常血 管可造
治 中心 16 9 4年 6月 一 0 3年 6月 收治 的 62 3例 20 6

乳腺癌最新治疗方案

乳腺癌最新治疗方案

乳腺癌最新治疗方案第1篇乳腺癌最新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

本方案旨在结合当前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为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结合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3. 规范治疗:遵循国内外相关指南和规范,确保治疗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4. 全程管理:从诊断、治疗到康复,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确保治疗效果。

三、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病情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保乳手术、乳房切除术等。

(2)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制定预防措施。

(3)术后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

2. 化疗(1)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和分期,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2)化疗周期:通常为4-6周期,每周期21天。

(3)化疗注意事项: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处理化疗不良反应。

3. 放疗(1)放疗时机:术后辅助放疗或姑息性放疗。

(2)放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和分期,制定个体化放疗方案。

(3)放疗并发症:密切观察皮肤反应、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4. 内分泌治疗(1)适应症: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2)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和分期,选择合适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3)治疗周期:一般为5-10年。

5. 靶向治疗(1)适应症: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2)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和分期,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

(3)治疗周期:一般为1年。

四、康复管理1. 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2.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促进术后康复。

最新:乳腺癌临床研究年度进展

最新:乳腺癌临床研究年度进展

最新:乳腺癌临床研究年度进展摘要2023年各分型乳腺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激素受体阳性领域,早期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抑制剂辅助强化治疗再添新选择,晚期乳腺癌新靶点药物蛋白激酶B抑制剂和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领域,曲妥珠单抗联合吡咯替尼为新辅助治疗、复发转移一线治疗提供新选择,新型抗HER2 ADC药物再获新突破。

三阴性乳腺癌领域,免疫治疗在新辅助和复发转移一线治疗中证据更充分,靶向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ADC药物带来新希望,ADC药物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疗效初现。

笔者对2023年度乳腺癌重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乳腺癌已经进入了精细分类、精确分层治疗时代。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抑制剂在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以及新型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乳腺癌的预后,改变了临床实践和治疗格局。

新靶点药物的研发、获益人群的筛选、标准治疗失败后的探索,使得乳腺癌的治疗逐渐精准和优化。

2023年各分型早期和晚期乳腺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对重要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一、早期乳腺癌1. HR阳性乳腺癌辅助CDK4/6抑制剂强化治疗新选择:伴中高复发风险的HR阳性HER2阴性(HR+HER2-)早期乳腺癌,可以通过同步强化、延长内分泌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Monarch E研究证实,对于淋巴结转移≥4个,或淋巴结转移1~3个伴随肿块≥5 cm、组织学3级、Ki-67≥20%任一危险因素的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合阿贝西利2年,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与单用内分泌治疗相比,联合阿贝西利组的2年和4年无浸润生存(iDFS)率的绝对获益分别是3.5%和6.4%[1]。

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及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及研究进展
21年 2 第 4 02 月 卷 第2 期
Fe r a y 2 2 b u r 01 Vd. No2 4 .
中国中医药咨讯
Ju n lo i aT a i o a ie eMe iieI fr t n o r a fChn rdt n l i Chn s dcn nomai o ・1 5 ・ 0
的应用于淋 巴结 阳性 的患者 。研究显示 ,无论 E R状 态如
B C 一 、5 R A 2P 3等。 除此以外 , 乳腺癌的发生还与生殖因素有
着密切关系。
传统医学是应用 N I诺 丁汉预后指数 ) P( 来评估乳腺癌
的病理学预 后 , 它包括肿瘤 的大小 、 巴结分期 以及组织学 淋
沈阳 ,美 国华盛顿大学) ;
乳腺 癌 的 内科 治疗
1 化 学 治 疗 :t a e 识 认 为 E P S H n共 G R、R低 水 平 表 达 、 He一 r2阳性 、 高增 殖患者 、 组织学分级 3级 、 巴结 4枚 以 淋 上 阳性 、c 以上肿块 、 5m 广泛脉管侵犯及多基 因分析高得分 患者是化疗 的相对适应症。N C C N指南和 E MO指南推荐 S 方案 中药物选择集 中在蒽环类 、 紫杉类 、T C X和 5 F 。 一 u 蒽环 类药物是乳腺 癌术后辅助治疗最常用 的药物 ,紫杉类更多
短, 预后 较 差 。
பைடு நூலகம்
成, 抑制信号传 导系统 的激 活 , 而抑 制肿瘤细胞 的增殖 ; 从
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夺 牵 辛 夺 弓 夺 夺 夺 孛 夺 孛 寺 { 夺 专 夺 寺 夺 寺 夺 { ・ ・ ・ ・ ・ ・ ・ ・ ・ ・ ・ ・ 寺 ・ ・ 夺 ・ ・ ・ ・ ・ ・ 夺 孛 寺 寺 ÷ 夺 夺 夺 寺 夺 幸 { ・ 寺 { - 夺 寺 夺 夺 夺

内科治疗乳腺癌的内科方案

内科治疗乳腺癌的内科方案

内科治疗乳腺癌的内科方案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乳腺组织中。

内科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内科干预来控制或消除肿瘤。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内科治疗乳腺癌的各种内科方案。

一、内科药物治疗内科药物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

1.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或控制癌细胞的增殖。

常用的化学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多柔比星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应用一种药物或者联合应用多种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来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以减缓或阻断癌细胞生长和分裂。

这种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阿曲莫司汀、依西美坦等。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通过使用特异性针对乳腺癌细胞的药物,抑制或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是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例如曲妥珠单抗、拉普替尼等。

二、内科干预治疗内科干预治疗是指通过内科手段调节患者的机体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和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

1. 营养支持: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伴随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身体营养不良。

内科干预治疗包括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如良好的营养饮食指导,口服或静脉营养补充等,以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

2. 心理支持: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内科干预治疗中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支持团体等方式,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困扰,积极面对治疗。

3. 疼痛管理: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疼痛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科干预治疗中,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三、综合治疗方案乳腺癌的内科治疗通常是与外科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相结合。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癌症的分期、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激素受体状态等。

乳腺癌新药进展及疗法

乳腺癌新药进展及疗法

最新乳腺癌新药进展及最新疗法乳腺癌发病率居所有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简称IARe)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已超越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据《202 0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41.6万例, 占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数的18.4% ,乳腺癌防治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目前,我国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线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而新药的研发与上市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改变乳腺癌治疗格局具有深远意义。

下面请让我们一起来盘点2021年度乳腺癌药品新进展:阿贝西利(AbemaCiClib)——对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抗癌新星激素受体阳性(HR+浮L腺癌患者约占总人数的70%~80% ,因HR+ 患者群体肿瘤生长最慢、复发转移率最低,内分泌治疗是其主流的治疗方式。

在内分泌治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开展背景下,CDK4/6抑制剂便是其中一个重头戏。

因为在细胞周期发展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被鉴定为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键调节因子。

当CDK4/6过度表达时,细胞将会出现失控增殖。

CDK4/6是雌激素受体(ER)等多条信号通路的共同下游靶点,在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中,ER -CyClin-CDK4/6信号通路活跃增加,因此细胞便出现异常生长。

如果抑制CDK4/6激酶的活性,就能通过信号通路的下游来抑制细胞增殖。

当CDK4/6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上,就相当于双重抑制信号通路,效果更佳。

阿贝西利(AbemaCiClib)作为年初刚在国内上市流通的CDK4/6抑制剂,由礼来公司开发,通过MONARCH系列临床验证,为无数乳腺癌患者带来更优的生存质量,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格局。

三阴乳腺癌最新治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最新治疗方案
(2)辅助化疗: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和复发风险,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如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AC(多西他赛+环磷酰胺)等。
3.放射治疗
(1)术后放疗:对于具有较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如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切缘状况等,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2)新辅助放疗:对于局部晚期患者,可考虑新辅助放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
二、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综合治疗:结合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3.遵循指南:参照国内外权威指南和专家共识,确保治疗方案的合规性和科学性。
4.多学科协作:充分发挥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
(2)新辅助放疗:对于局部晚期患者,可考虑新辅助放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
3.化学治疗
(1)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患者,可选用含铂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如AC-TP(多西他赛+卡铂)、GC(吉西他滨+卡铂)等。
(2)辅助化疗: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和复发风险,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如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AC(多西他赛+环磷酰胺)等。
6.伴随诊断与监测
(1)基因检测:对疑似遗传性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1/2基因检测。
(2)影像学检查:定期进行胸部、腹部、骨骼等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治疗管理
1.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治疗周期、药物剂量、疗效评估等。
2.疗效评估: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如肿瘤大小、病理完全缓解(pCR)等指标。

2020年度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全文)

2020年度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全文)

2020年度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全文)【摘要】本文对2020年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年度进展进行总结,并对乳腺癌未来治疗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便更好地指导乳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进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乳腺癌的诊疗水平逐年提高,5年生存率已高达90%[1],远超其他癌种。

乳腺癌的全身治疗已初步形成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内的成熟体系。

近年来“精准治疗”逐渐受到重视,要进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本文将总结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过去一年的重大进展,并对乳腺癌未来治疗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便更好地指导乳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

01化疗化疗作为乳腺癌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改善患者生存和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容易发生耐药,不良反应较重,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卡培他滨用于新辅助化疗后仍有肿瘤残存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术后强化治疗已被国内外所接受,而在单纯术后辅助治疗阶段使用卡培他滨强化治疗尚无定论。

SYSUCC-001研究探索了TNBC术后标准辅助治疗后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强化辅助治疗1年的获益情况,结果显示,中位随访5年后,术后接受卡培他滨治疗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显著高于观察组(82.8%∶73.0%),患者相对复发风险降低36.0%,尤其是肺转移发生率降低50%[2]。

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早期TNBC患者在标准治疗以后,进行节拍化疗强化辅助治疗可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为改善TNBC 不良预后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艾立布林是一种新型的微管抑制剂。

Study-301研究针对经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TNBC亚组中,与卡培他滨组比较,艾立布林组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延长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9.8%[3],为原本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转移性TNBC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内科治疗乳腺癌的方案

内科治疗乳腺癌的方案

内科治疗乳腺癌的方案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身上。

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内科治疗是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内科治疗乳腺癌的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治疗过程,并为医生提供参考。

一、内科治疗的原理内科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控制乳腺癌的生长和扩散。

它可以在手术前或后用于减小肿瘤的体积,减轻症状,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二、内科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内科治疗乳腺癌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通常使用化疗药物或靶向治疗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它们的生长。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可能采用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等方式。

2.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体内激素水平来控制乳腺癌的生长的方法。

它通常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内分泌治疗主要通过使用药物来抑制雌激素的产生或作用,以阻断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抗癌细胞。

它可以通过增加或改善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来实现。

免疫治疗通常使用生物疗法,如单克隆抗体等,来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4. 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或后进行的治疗,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帮助缩小肿瘤的体积,降低手术风险,并减少肿瘤的复发率。

辅助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三、内科治疗的注意事项1.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病情选择。

2. 遵循医生的指导。

内科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患者应按时服药,并及时向医生报告用药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3.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一些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四、结语内科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和辅助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乳腺癌的生长和扩散。

乳腺癌内科治疗的新药物和新策略

乳腺癌内科治疗的新药物和新策略

临 床 肿 瘤 学 杂 志 20 0 8年 4月 第 1 第 4期 3卷
C ieeCii l nooy A r 0 8 V 11 . o4 hns l c clg , p.20 , o.3 N . n aO
乳腺 癌 的生 长 。在 I 1 临 床试 验 确 立 该药 物 的 /1期
剂量 范 围为每 日口服 50~160 , 副 反 应 可耐 0 0 mg毒 受, 主要 表 现 为 腹 泻 (2 ) 皮 疹 ( 1 ) 没 有 观 4% 和 3% , 察到 4度 毒性 , 3度毒 性发 生率 也仅 6 , 乳 腺癌 、 % 对 头 颈部 癌 、 胱 癌 、 宫 内膜 癌 等 多 种 实 体 肿 瘤 有 膀 子
近年来 , 腺癌 内科 治疗 的新 药物 层 出不穷 , 乳 由
人 类 肿瘤 细 胞 具 有 活 性 , 动 物 实 验 中 还 发 现 与 在
此也 带来 了相 应 治 疗新 策 略 的变 化 。 在本 文 中 , 将
对有 关 问题进 行扼要 阐述和介 绍 。 1 新药 物
T M 联 合能够 抑制 T M 抗拒 的 HE - 度表 达 的 A A R2过
效 , 其在对 曲妥珠 单 抗 抗 拒 的 局部 晚期 和 转 移 性 尤
1 1 拉 帕替 尼 ( aaii) 当今 , 疗 已成 为 恶性 . Lpt b n 化 肿瘤 的主要 治疗 方法 之一 , 但是 , 规 的化疗 药物 治 常 疗 指 数范 围狭 窄 , 疗效 果 又往 往 是 姑 息 性 的 。新 治 近 出现 的靶 向治疗能 定 向作用 于 恶性肿 瘤特 异 的分 子靶 点或 信号 传导途 径 , 更具 选择 性 , 减 轻 了对 正 并 常组 织 的损害 ¨ 。酪氨 酸 激 酶 是 肿 瘤 生 长 因子 信 号传 导 的重要 靶 点 , 于是 人 们 研 制 了一 批 小 分子 酪 氨 酸激 酶抑制 剂 , 们 能 与肿 瘤 细 胞 的酪 氨 酸激 酶 它 催 化 区上 的 A P结 合 位 点竞 争 性 结 合 而 发挥 抗 肿 T 瘤 作用 。近 2年 的 A C S O会 议 上 , 帕 替 尼 作 为一 拉 种新 型酪氨 酸酶 抑制 剂倍 受关 注 。拉 帕替尼 不 同于 其他 酪氨 酸激 酶 抑 制 剂 , 能 够 同 时 作 用 于 E F 它 GR

三阴乳腺癌的研究进展(1)

三阴乳腺癌的研究进展(1)

垄宝医堂盘查!Q塑生箜丝鲞筮!塑三阴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110032)芦洪波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谢晓冬(审校)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在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1983年全国乳腺癌病理协作会议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和浸润性非特殊癌4大类。

随着肿瘤学科的发展,传统的肿瘤病理学分型方法面临着巨大挑战。

近年来,越来越多能够反映癌症治疗靶点和预后的标记物浮出水面。

其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已成为乳腺癌患者中免疫组化标记物常规检查项目,针对ER、PR、HER2的靶向治疗目前已取得很大进展。

三阴乳腺癌为ER、PR、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亚型。

由于无内分泌治疗及针对HER2的分子靶向治疗的选择,化疗成为此型乳腺癌患者的主要内科治疗途径。

本文将从三阴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1生物学特征三阴乳腺癌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学特征的乳腺癌亚型。

Rakha等¨1研究表明,三阴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有:肿瘤体积大、病理类型多为导管癌、组织学分级较高、肿瘤细胞多数表达CK5/6和基底细胞角蛋白(CKl7)、P-钙黏蛋白(P—cadherin)、EGFR和p53,较少表达雄激素受体(AR)、E—cadherin、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D)。

已有的研究表明,通过病理特征分析,三阴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细胞增殖比例均较高,干细胞因子受体c(c一Ⅺt)多为阳性Ⅲ】。

三阴乳腺癌与基底样乳腺癌具有一定相关性。

基底样乳腺癌是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乳腺癌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得出的乳腺癌亚型。

由于基因芯片成本高,不可能在临床工作中常规应用。

在此条件下,寻找能够替代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免疫组化标记物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基底样乳腺癌与三阴乳腺癌相关联,因为两者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十分相似。

肿瘤内科治疗新进展——肿瘤内科治疗概论

肿瘤内科治疗新进展——肿瘤内科治疗概论
尼治疗肺癌 ; 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肺癌 、 大肠 癌和肾癌 ; 利妥 昔 单抗治疗表达 C 2 D 0的 B系淋 巴瘤 ; 曲妥珠单 抗治 疗 H r e- 2
高表 达 的乳 腺 癌 ; 拉 非 尼 治疗 肾癌 和肝 癌 ; 马 替 尼 和 d— 索 伊 a
st i an i b治疗慢性粒 细胞性 自血病 ; 西妥昔 单抗治疗 头颈部肿 瘤和大肠癌 ; 马替 尼治 疗 胃肠 间质 细 胞瘤 ( IT 和 a— 伊 GS ) X inb t i 治疗 甲状腺癌 、 i 近两年还有索拉非尼 、 舒尼替 尼和 t e m- so m s i l u 治疗晚期肾癌等 , ri 都在一定程度上 显著地 提高了 临
为 目前 和未来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 不同靶 点药物的联合或靶 向药物与放疗 的联合也已初 露端倪 , 但还需更多的研究和观 察。 自 19 9 7年美 国 F A首次批 准利 妥昔单 抗用 于 临床治 D
贯性放化疗 。该 阶段 的一 个重要特征是其 综合治疗 更具有
计划性 , 但在化疗中度敏感 的肿瘤 中却未 能提高其生 存率 , 且毒副作用显著增加 。
患者接受术后放疗 , 以杀灭原发病灶周 围残存的癌细胞。在 上世纪 7 0年代 , 学者们开始试用不同的药物组合 , 进行早期 肿瘤 的术后辅助治疗 。 自上世 纪 8 0年代起 , 随着新 化疗药 物的不断涌现和肿瘤 化疗 经验 的积 累 , 出现了诱导化疗 、 新 辅助化疗 、 夹心化疗等 不 同综合 治疗形式 , 总的被称 之为序
床疗效。
自 14 9 2年 由 Gl n等 应 用 氮 芥 治 疗 恶 性 淋 巴瘤 及 i ma 14 9 8年由 Fre 等应 用氨甲喋呤治疗小儿 白血病取得成 功 abr 后, 便开创 了肿瘤化 疗 的历史。至 2 0世纪 7 0年代 由于顺 铂、 卡铂 和以阿霉 素为代 表的葸环类药 物的 临床 应用 , 肿 使

乳腺癌的研究历史和进展

乳腺癌的研究历史和进展

乳腺癌的研究历史和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欧美国家,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5%-30%。

20世纪末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而有40万人死于该病。

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或第二位,死亡率占第四位或第五位,成为妇女健康的最大威胁。

人类的乳腺是一个哺乳器官。

早在公元3000多年以前,古埃及人就描述了乳腺肿瘤。

其后,从中世纪到现代,希腊和罗马医生先后对乳腺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其中包括Cooper、Le-Wison、Ackerknecht、Power、Mansfield和De-Moulin等,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医生引证他们的资料。

手术虽然是乳腺癌的最早治疗方法,然而,在古埃及,人们发现某些乳腺癌在术后反而发展更快,因而并不赞同手术。

Edwin Smith 手术文稿是一本公元前3000-2500年古埃及时代的文稿,该文稿描述了8例乳腺癌或溃疡,仅提到对1例乳腺癌患者使用火棒烧灼治疗,并认为对乳腺癌没有治疗方法。

公元前1600-1500年的Ebers文稿则未提及乳腺癌的治疗。

公元前2000年,印度学者记录了用手术摘除、烧灼、砷化物治疗乳腺癌。

公元前460-375年,希腊著名内科医生Hippocrates对1例乳腺癌乳头溢液进行了详细描述。

Hippocrates认为,“除非隐匿性癌,否则不应采取任何治疗,因为一旦治疗,患者可能死亡更快,而不予治疗,患者有可能存活时间更长”。

罗马学者Aulus Cornelius Celsus(公元前42-公元前37年)认为“癌是从良性肿瘤、无溃疡的癌到有溃疡的癌发展而成。

除了良性肿瘤以外,均不能采取任何治疗方法,否则会刺激癌的生长”。

公元2世纪,希腊医生Gallen提出癌是由于体内黑胆汁的过度分泌,而乳腺癌的发生也是源于黑胆汁,他认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他特别提到乳腺癌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他的这一理论一直统治了1000年。

肿瘤内科治疗进展概述

肿瘤内科治疗进展概述
肿瘤内科的治疗水平提高:正在从姑息性治疗 向根治性治疗发展。
化疗前必须明确病理学诊断
设立化疗药物配制室
影响化疗方案选择的因素:(1)肿瘤特征:分化、 分期、发展趋势等;(2)患者身体状况、患者及 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依从性;(3)医生的特 征:如医生构成、教育培训、专业水平、临床 经验等;(4)化疗药物的特征:如疗效、毒副反 应、生存率、耐受性、经济—疗效比等;(5)知 识交流渠道:包括医学文献、会议、癌症研究 机构、肿瘤学专家、继续教育、广告宣传等; (6)其他:医院设备、技术水平等
剂量强度:由于剂量强度系整个疗程中平 均每周所接受的剂量,在临床化疗中,不 论减低每次给药剂量或延长间隔时间,剂 量强度均有降低
必须重视处理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肿瘤控制时间(TDC):即从一线化疗实施 的第1天至二线或三线化疗方案获得SD或 RR(PR+CR)后开始进展的时间
时辰调节疗法 目的是增效减毒
分子靶向性药物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人源化单抗
化疗保护剂 常用的药物有甲酰四氢叶 酸钙(CF) ,美司钠(MMM) , 氨磷汀 ,右 丙亚胺 等。
目前肿瘤内科治疗水平
可根治的肿瘤(治愈率 >30%)
滋养叶细胞肿瘤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Hodgkin病 Burkitt淋巴瘤 大细胞淋巴瘤 儿童急淋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wilms瘤
内科肿瘤学的新观点
1.内科肿瘤学的范畴不断扩大,其范围应包 括:(1)肿瘤的诊断;(2)肿瘤的药物治疗;(3) 肿瘤的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4) 肿瘤的预防;(5)肿瘤的随访;(6)肿瘤患者的 关怀治疗(hosPice care);(7)肿瘤内科急症和并 发症;(8)肿瘤的微创治疗等。

乳腺癌的诊治现状

乳腺癌的诊治现状
建立跨学科团队协作机制,整合 各学科优势资源,共同为乳腺癌 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治服务。
跨学科团队协作
加强科研与临床相结合,推动乳 腺癌诊治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放射性损伤防护建议
01
精确放疗
采用精确的放疗技术,减少对周围 正常组织的损伤。
口腔护理
放疗期间加强口腔卫生,使用漱口 水等预防口腔感染。
03
02
皮肤保护
放疗期间注意保护照射区域皮肤, 避免摩擦、抓挠和暴晒。
定期检查
放疗结束后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放射性损伤。
04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管理
预处理
放射治疗原则及实施方法
放射治疗原则
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需根据患者 病情和身体状况确定。
实施方法
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外照射为主要方式,采用高能X线或电子线照射;内 照射适用于局部晚期或复发性乳腺癌。
化疗药物选择与联合应用
化疗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 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 紫杉类药物等。
肿块性质。
空心针活检
02
在超声或X线引导下,用空心针穿刺乳腺肿块,获取组织条进行
病理学检查。
切除活检
03
对于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恶性的乳腺肿块,因表达谱分析
通过检测乳腺组织中的基因表达谱,可以预 测乳腺癌的预后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基因突变检测
检测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如TP53、 PIK3CA等,有助于评估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制定靶 向治疗方案。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 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

2023乳腺癌内科治疗病例

2023乳腺癌内科治疗病例
04
因素,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治疗经验总
4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治疗方案优化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联合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选择 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夫身体健康
06 居住地:城市
07
饮食习惯:健 康饮食,偶尔
饮酒
08
运动习惯:每 周至少运动三 次,每次至少
30分钟
09
家族史:无乳 腺癌家族史
10
病史:无其他 重大疾病病史
乳腺癌类型
01
非浸润性乳腺癌:原 位癌、导管内癌
02
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 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筛状癌
03
特殊类型乳腺癌:乳腺 黏液癌、乳腺髓样癌、 乳腺肉瘤
05
鼓励患者参与康 复活动,提高生
活质量
06
加强与其他科室 的协作,确保患 者得到全面、系
统的治疗
临床研究价值
病例分析:对乳 腺癌内科治疗病 例的详细分析, 为临床研究提供 真实案例
治疗方案:总结 各种治疗方案的 优缺点,为临床 研究提供参考
疗效评估:对治 疗效果进行评估, 为临床研究提供 数据支持
肿瘤控制情况
肿瘤缩小:经过 治疗,肿瘤体积 明显缩小
肿瘤稳定:经过 治疗,肿瘤体积 保持稳定,没有 进一步增大
肿瘤进展:经过 治疗,肿瘤体积 有所增大,病情 进展
肿瘤转移:经过 治疗,肿瘤发生 转移,病情恶化
患者生活质量
01

乳腺癌的诊治现状课件

乳腺癌的诊治现状课件
乳腺癌的诊治现状课件
目 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 • 乳腺癌治疗原则及方案选择 • 乳腺癌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评估 • 乳腺癌转移复发监测与处理策略 • 乳腺癌前沿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预测
01 乳腺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 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 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 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诊治中辅助作用
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可通过分析乳腺钼靶、 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提高 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
和误诊。
预后评估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人 工智能可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 行准确评估,为临床决策提供更
多参考。
辅助治疗
人工智能还可应用于乳腺癌的辅 助治疗中,如辅助手术规划、辅 助化疗方案制定等,提高治疗效
放疗需精确控制剂量和照 射范围,避免对正常组织 造成损伤。
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策略
01
02
03
04
化疗
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适 用于手术前、手术后或晚期患
者。
内分泌治疗
通过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来 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激素受
体阳性患者。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进行精 准打击,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
早期诊断技术进展
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乳腺癌早 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发现早期乳腺癌的微小病 灶。
病理学诊断

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近况

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近况

疗 中容易产生并发症 , 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
2 乳腺 癌 靶 向治 疗 近 况 临 床 乳 腺 癌 治疗 中 , 对 患 者 制 定 合 理 的 治疗 方 案 , 才 可 以取 法 [ 1 5 , 1 6 I 。 靶 向 治疗 乳 腺 癌 , 具 有 更 好 的 临床 效 果 , 能 最 大 限度 降 得较好 的治疗效果 ,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口 1 。在当前乳腺癌治疗 低并发症 , 提 高疾 病治愈率 , 避免乳腺癌 复发 , 缩 短乳腺癌 治疗 中, 可以应用靶 向治疗方法 , 应用分子靶 向治疗 ( Mo l e c u l a r t a r g e t — 时间 ,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同时 还 具 有安 全 、 可 靠 的临 床 效 果 , 提 e d t h e r a p y ) , 采用高端生物技术 , 在细胞分子水平上 , 针对 致癌 位 高疗效 , 稳定患者病情 , 具有很好 的临床效果旧。应用靶 向治疗
抗血管生成 、 浸润 和转移等方面 , 可 以针对患者病情选用适合 的 高患者生活质量 。 治疗方法 , 提升疗效 。当前乳腺癌靶向治疗 中 , 应用信号传导干 6 结 论 预 治疗 (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t h e r a p y i n s i g n a l t r a n s d u c t i o n ) 方案, 通过 单 综上所述 , 临床治疗乳腺癌 , 可 以应用靶 向治疗技术 , 针对女 克隆抗体 以及反义核苷酸 、 显性负性突变体物质 , 对信号传导通 性患者病 I 青采用合理的靶 向治疗方案 , 不仅可 以提高临床乳腺癌 路进行 干预 , 对乳腺癌 发生 、 发 展 有 关 的癌 基 因进 行 治 疗 , 使 药 治疗水平 , 也可以改善临床疗效 , 提升乳腺癌治愈率 , 缩短女性患

三阴性乳腺癌最新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最新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最新研究进展
王少军;苏乌云
【期刊名称】《世界复合医学》
【年(卷),期】2016(002)004
【摘要】目的通过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疾病概况及治疗情况的综述以展望TNBC的未来.方法通过PubMed及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三阴性乳腺癌”为主题检索2007-2016年的相关文献,在纳入标准“TNBC疾病概况”“TNBC治疗情况”的前提下最后选择33篇文献.结果通过TNBC的组织学分类和分子学分类,证实TNBC是由许多不同的亚型组成.TNBC有很大的分子和临床异质性甚至体现在免疫微环境中.TNBC目前治疗需要集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治疗.预计可能的根治方法是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结论随着对TNBC疾病及治疗的不断研究,TNBC的诊治将进入更为精准的时代.
【总页数】5页(P92-96)
【作者】王少军;苏乌云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三阴性乳腺癌最新治疗及研究进展 [J], 袁业伟(综述);孙治君(审校)
2.三阴性乳腺癌最新研究进展 [J], 王少军;苏乌云;
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J], 吉芃;龚悦;狄根红
4.三阴性乳腺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J], 冯欣源;钟少正;史月;王海宇;赵润生;刘伟
5.三阴性乳腺癌靶向信号通路最新研究进展 [J], 吴小红; 杨嘉嘉; 罗宇飞; 陈珂; 张南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CO教育文集2013-09-11分享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王佳玉一、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新辅助靶向治疗(一)大量研究证实,通过新辅助治疗获得pCR的患者较未获得pCR者预后更好。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的荟萃分析也显示,pCR与长期生存的相关性在侵袭性较强的乳腺癌亚型(如HER2阳性乳腺癌)中表现更显著。

近年来,已有研究证明,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传统方案中增加曲妥珠单抗可以大幅度提高pCR率将近1倍,并且明显改善预后。

CALGB40601研究1.该研究拟证明Ⅱ、Ⅲ期可手术HER2阳性乳腺癌可以从两种抗HER2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中获得更多益处。

CALGB40601研究是一项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29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TH组118例,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THL组116例,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及拉帕替尼;TL组62例,紫杉醇联合拉帕替尼。

术后,推荐所有患者采用密集AC(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化疗,并完成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至1年。

CALGB40601研究是按预期THL组较TH组pCR提高20%来设计的样本量。

随着研究进行,GeparQuinto等研究报道,含拉帕替尼的新辅助治疗未能提高疗效且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

随即本研究TL组提前终止,研究终点目标集中在TH及THL两组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乳腺原发肿瘤的pCR率分别是:THL为56%,TH为46%,TL为37%。

激素受体阴性亚型患者pCR率在THL组更高(THL为77%,TH为55%,TL为37%);在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中,各亚组pCR相似(THL为42%,TH为39%,TL为31%)。

研究在TH基础上增加L治疗,虽然在数值上获得了较高的pCR,但两组差别并未达到研究设计的统计学意义,抗HER2的双靶向药物新辅助治疗未能像NeoALLTTO和NeoSPHERE 研究一样取得阳性结果。

并且接受拉帕替尼治疗的患者Ⅲ度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较未行拉帕替尼治疗者高。

该研究还发现激素受体阴性患者的pCR比受体阳性患者高。

ACOSOG Z1041 (Alliance)研究2.Z1041研究比较了HER2阳性可手术乳腺癌FEC序贯紫杉醇+曲妥珠单抗方案(FEC → P+T)和紫杉醇+曲妥珠单抗序贯FEC+曲妥珠单抗(P+T → FEC+T)方案的新辅助治疗疗效。

Z1041研究旨在将传统的FEC → P+T方案中曲妥珠单抗的治疗提前,以期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pCR,并探讨曲妥珠单抗与蒽环类药物合用的安全性。

该研究共入组280例患者,紫杉醇及曲妥珠单抗给药方式均采用每周给药。

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终点——乳腺原发灶pCR两组无显著差异(55.1%和54.2%,P=0.72);次要终点——乳腺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灶pCR两组也无显著差异(50.7%和48.6%,P=0.88)。

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乏力及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

Z1041结论指出,在传统的含蒽环和紫杉类方案基础上增加曲妥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pCR。

曲妥珠单抗给药的时机对乳腺及腋窝淋巴结病灶的pCR无显著影响,同步给予蒽环类和曲妥珠单抗不能改善pCR。

两组心脏事件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无明显差异。

NOAH研究 3.NOAH研究继2010年报告了其中位随访3.2年的生存结果后,在2013年的ASCO会议上又报告了其5.4年的生存随访结果。

NOAH研究是最早证实在化疗基础上增加曲妥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pCR率并且能明显改善获pCR患者预后的国际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研究。

NOAH研究入组HER2阳性的局部晚期或炎性乳腺癌患者,按1∶1随机分入两组:CT+H组,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组,术后序贯曲妥珠单抗;CT组,单纯新辅助化疗组。

研究另设具有可比性的HER2阴性使用相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99例患者作为平衡对照。

随诊5.4年的结果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5年EFS率CT+H组和CT组分别为57.5%和43.3%(P=0.016,HR=0.64),含曲妥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较不含者减低5年复发风险36%;5年OS率两组分别为73.5%和62.9%(HR=0.66,P=0.055)含曲妥珠单抗组的生存优势明显,但尚未达统计学意义。

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在pCR患者中,用曲妥珠单抗者较未用者降低复发风险71%;在曲妥珠单抗组,获pCR的患者较未获pCR者降低复发风险83%。

两组心脏毒性均较小。

NOAH研究确定初次分析时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显著无事件生存(EFS)获益,增加曲妥珠单抗显示了可改善OS的强烈趋势;提示治疗方案和pCR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37);曲妥珠单抗的EFS获益与pCR显著相关,甚至限定于pCR的患者;经曲妥珠单抗治疗且pCR的患者可获得EFS的显著获益;而未经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pCR 和EFS的关联较小且无统计学意义。

在HER2+乳腺癌的靶向新辅助治疗中,增加曲妥珠单抗可以带来巨大的pCR获益和长期生存获益。

总的来说,NOAH研究的结果支持pCR作为首要研究终点的可行性,认为pCR在HER2靶向药物新辅助治疗未来的临床研究中可以早期提示生存获益。

辅助靶向治疗(二)2012年有两项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临床研究公布了8年随访数据,结果均显示靶向治疗有长期获益。

其中NSABP B-31和NCCTG N9831研究的联合分析结果在2012年SABCS会议上报道。

中位随访8.4年的数据显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AC-T+H)显示减低患者复发风险达40%,减低死亡风险达37%,在所有亚组患者中,联合组均显示了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相似获益。

2012年ESMO年会报道了HERA研究中位随访8年的数据,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项研究曲妥珠单抗治疗1年以上的能否进一步提高OS率的全球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研究。

结果显示,2年和1年曲妥珠单抗治疗者的DFS及OS相似;且长期随访显示,1年曲妥珠单抗治疗组患者较观察组患者降低复发及死亡风险24%,提示,曲妥珠单抗越早应用,越多获益。

本次ESMO年会报道的另一项法国的Ⅲ期PHARE研究,共入组3384例患者,中位随访42.5个月。

结果显示,与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6个月组相比,辅助治疗12个月降低复发风险28%。

该研究预设非劣效界值为1.15,虽然95%可信区间下限值与预设值交叉,但危险比和可信度区间明显倾向于12个月的疗程并未达到非劣性结果。

该结果表明1年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仍是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晚期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三)在晚期乳腺癌研究中,2012年ASCO年会公布了COMPLETE研究中期分析结果。

在意向治疗(ITT)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人群中,紫杉类联合拉帕替尼组或紫杉类联合联合曲妥珠单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8.8个月和11.4个月(P=0.003)。

在安全性方面,与拉帕替尼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多于曲妥珠单抗组。

2012年另一项CERBEL 研究“头对头”比较了卡培他滨联合拉帕替尼或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同样表明,曲妥珠单抗组具有优势,中位PFS有显著差异(6.6个月对比8.0个月,P=0.021),且拉帕替尼组患者腹泻、恶心呕吐及皮疹等发生率较高。

2012年5月,美国FDA基于Ⅲ期临床研究CLEOPATRA结果,批准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用于既往未使用过抗HER2治疗或化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012年美国NCCN指南也以Ⅰ类证据推荐其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一线药物。

近年来,T-DM1(曲妥珠单抗-微管蛋白抑制剂DM1嵌合药物)备受瞩目。

2012年ASCO年会首次报道了T-DM1用于曾接受过曲妥珠单抗和紫杉类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EMILIA研究结果,随后2012年SABCS补充了OS数据。

结果显示,T-DM1组较卡培他滨联合拉帕替尼组(XL)的PFS显著延长9.6个月和6.4个月(P<0.0001),除年龄≥65岁组以外,各亚组PFS获益一致;两组中位OS分别为30.9个月和25.1个月(P<0.001)。

研究中T-DM1组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T-DM1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二线治疗的适应证有望在2013年获FDA通过,国内相关研究也将开始。

二、内分泌治疗进展ATLAS研究始于1996年。

该研究入组了36个国家近7000例HR阳性者(54%为腋窝淋巴结阴性者),在患者完成5年TAM治疗后再随机延长至10年TAM治疗或停止用药。

2012年SABCS报告了1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更长时间TAM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多是在诊断后的第2个10年。

随访15年时,TAM治疗10年组和5年组复发风险分别是21.4%和25.1%,死亡风险分别是12.2%和15.0%。

长时间TAM治疗的依从性较理想,达到91.6%。

ATLAS研究中TAM长期治疗的主要问题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率的提高,10年组和5年组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分别是3.1%和1.6%,死亡率分别是0.40%和0.25%。

由于TAM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我们更希望了解哪些患者能从10年TAM中获益,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延长治疗。

此外,10年TAM与5年TAM后序贯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孰优孰劣仍待进一步论证。

但无论如何,ATLAS研究用15年的时间证实了10年TAM的作用,现在对于临床上有高危复发因素的年轻患者有证据支持可延长TAM的使用时间。

2012年SABCS大会上公布了意大利CONFIRM研究的最终结果。

作为比较氟维司群不同剂量(500mg对比250mg)治疗晚期乳腺癌的Ⅲ期研究,CONFIRM入组了736例患者。

结果显示,与250mg组相比,500mg治疗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由5.5个月延至6.5个月(HR=0.80,P=0.006)。

此次OS分析显示,患者在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高剂量(500mg)氟维司群与标准剂量(250mg)相比,中位OS显著延长了4.1个月(26.4个月比22.3个月),死亡风险下降了19%。

自2011年氟维司群500mg给药方法被美国FDA批准治疗内分泌治疗进展的晚期乳腺癌以来,CONFIRM研究为这一给药方法提供了更有利的数据支持。

在新药探索性研究方面,近期公布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结果为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带来了新期待。

研究数据显示,在来曲唑一线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新型CDK4/6抑制剂(PD0332991)可显著延长ER阳性及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PFS(26.1个月对比7.5个月,P<0.001),使疾病进展风险降低63%,但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相关Ⅲ期临床研究将在2013年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