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喀斯特山区乡土资源 优化贵州高中地理教学

合集下载

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种地貌的壮观和美丽。
2.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地貌相关的案例,如桂林山水、青岛海滨、天山冰川等,让学生了解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地貌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作业内容包括:查阅资料、绘制地貌示意图、撰写心得体会等。
3.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2.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师评等,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4.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典型的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图片,如桂林山水、青岛海滨、天山冰川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本节课通过实地考察、多媒体演示等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喀斯特地貌区,使学生对地貌形成有更直观的认识。
2.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通过小组合作、分享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在讲授海岸地貌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海岸特色和保护海岸资源的经验。
3.创新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情境、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例如,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利用冰川地貌发展旅游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初中地理《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教学设计作者:卢月花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20期章节名称:第八章认识区域:第四节:环境与发展——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教材内容分析。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节课,教材创设了贵州省的相关地理信息,并分析其所地域特殊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征、资源特征的形成的影响。

黄果树瀑布、织金洞、喀斯特地貌,这些学生们在生活中有所耳闻的名词,因其不常用性而使学生很少关注这些特殊景观背后蕴含着的地理知识原理。

本节课的内容既包括了对自然地理的概况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又向学生介绍了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同时,教材将赏景,保护,治理三点为一体,全方位的视角给学生铺开由地形到地貌再到影响最终的生产生活,教给学生“牵一发动全身”的分析问题理念和意识。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以紧密的知识网为引导,伴随举例例证、图文详述、逻辑推理、交流总结等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促进学生对待类似环境问题的举一反三能力。

二、教学目标主要知识内容的讲授,首先,要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资源特征,了解贵州省的交通发展状况以及地形对其的影响,还要了解地形和交通对贵州省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了解贵州省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等地方文化特色。

其次是思维逻辑的搭建,地理这门课程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自然的演化环环相扣,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一起从地下到地上再到空中,发展学生思考的立体空间思维。

最后是对学习方法的探究。

地理是一门“活”的学科,我们所身处的环境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需要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考学习方法,体会这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地理思考意识和能力。

三、设计理念和学生特征。

从局部区域的地理分析到整个大环境的条例梳理,教给学生多角度思路的看待地理问题,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讲解,将知识网状铺开,帮助学生学习。

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高中地理教学探讨

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高中地理教学探讨

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高中地理教学探讨作者:李香波尹发能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21年第03期[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文章以“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关键词]乡土地理;工业区位;高中地理[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7-0080-03竺可桢先生曾经说过: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已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地理教学,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

简言之,地理教学应该从乡土地理开始,利用身边的素材作为案例来进行乡土地理教学。

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的许多地理现象能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和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那么,什么是乡土地理呢?袁孝亭教授认为,乡土地理就是本乡本土的地理,是将乡土地域内的综合地理作为研究内容,以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属于区域地理学或统一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在进行乡土地理素材开发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当地具有特色的乡土资源进行开发,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促进学生乡土情感的升华为目标进行乡土地理的教学。

本文以黄石市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一、黄石市乡土地理概况1.自然环境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全市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14°31′—115°30′、北纬29°30′—30°15′之间。

黄石市下设4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一个县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总人口260万。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湘教版地理 (5)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湘教版地理 (5)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题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贵州气候特征、地形特点及矿产资源等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对社会经济开展的影响。

2、了解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以及掌握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3、了解贵州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主要为石漠化过程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石漠化过程及其影响教学重点贵州崎岖的地形及其影响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教学步骤〔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省区——贵州省的环境保护欲资源利用。

〔板〕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一、自然地理概况〔自读〕93页〔板〕气候条件〔问〕①贵州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冬,夏无酷暑,阴雨天多〕②为什么贵阳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南下的冷空气被云贵高原所阻而形成的准静止锋,叫昆明准静止锋,贵阳位于该锋下冷空气的一侧,经常有连续性的降水〕③高原地形对贵州的气候有无影响?〔有,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板〕地形及其影响教学步骤〔自读〕93页〔问〕贵州地形崎岖带来什么影响?〔交通不便;人口和城镇多分布在山间平原和盆地;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小结〕山区贫困的原因:山区耕地眇,土地贫瘠,人口众多,交通不便,使得人均耕地少,生活贫困;加上过度开垦荒地,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严重,造成贫困。

摆脱山区贫困的措施:植树种草,异地迁移,开展农副生产,开发旅游资源等〔思考〕93-94页活动〔讨论〕贵阳“冬无酷寒、夏无酷暑〞的原因〔小结〕纬度低,海拔高。

〔板〕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自读〕94页〔思考〕石漠化的原因是什么?给人们造成哪些后果?〔学生讨论〕明确:石灰岩广布,土层薄,不合理的垦殖。

引发滑坡、泥石流等问题;〔活动〕讨论主要问题的环节?人为因素起着什么作用?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明确:人的不合理垦殖是问题关键〔板〕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自读〕p95〔问题〕贵州在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哪些措施?综合治理如何进行?明确:1.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进,该耕地为坡地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这些奇特的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分布在哪里?”
2.基本概念: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形成原因、主要特征等,让学生对喀斯特地貌有初步的认识。
3.地理分布:展示我国及世界各地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特点。
4.影响因素:结合气候、水文、植被等地理因素,分析它们与喀斯特地貌之间的关系。
9.课后作业:布置与喀斯特地貌相关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基本概念,但对于喀斯特地貌这类特殊地貌的形成、发展及影响可能还缺乏深入了解。在学习本章节时,学生可能对新概念、专业术语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讲解和引导。此外,学生在分析地理环境与地貌关系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操作来培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各不相同,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地考察中,以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喀斯特地貌知识的同时,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3.作业评价:
(1)教师将根据作业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鼓励同学们相互评价,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作业质量。
(3)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作业提交时间:请同学们在课后一周内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5.教师寄语:作业是检验同学们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素养。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以致用,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1喀斯特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4.1喀斯特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4.1喀斯特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喀斯特地貌”,旨在让学生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分布,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探究能力。喀斯特地貌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常见,如广西桂林、云南石林等。本节课通过介绍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中的水文地质作用,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4.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地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人文精神。
3.教师收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导入新课的趣味性,讲授新知的系统性,学生小组讨论的互动性,总结归纳的深刻性以及作业小结的应用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地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人文精神。
五、案例亮点
2.引导学生关注喀斯特地貌与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环境综合分析能力。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喀斯特地貌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让学生通过课后自学,进一步了解喀斯特地貌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断成长。同时,我将注重教学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人文精神。

4.1.2喀斯特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4.1.2喀斯特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五、案例亮点
1.实地考察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本案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将抽象的喀斯特地貌知识与实际景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这种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寻找答案。这种教学策略既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地考察前,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喀斯特地貌的基本知识,包括形成原因、特点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然后,我组织学生前往云贵高原的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地貌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使学生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设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喀斯特地貌的神奇之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有哪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本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展示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空间分布特征。

2.3喀斯特地貌优秀教学案例湘教版地理必修一

2.3喀斯特地貌优秀教学案例湘教版地理必修一
在案例背景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我引导学生思考喀斯特地貌在旅游开发中的利与弊,让学生认识到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要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过程及特点,掌握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域。
2.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能够从地图、图表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报告,总结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情况和影响因素。
2.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强调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巩固所学内容。
3.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进步,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5.实际应用: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喀斯特地貌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引发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思考和关注。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地图、分析实际案例等方式,自主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特点。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如喀斯特地貌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问题。

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c)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d)设计小组讨论、课堂汇报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地貌景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章节的学习内容。
b)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结合地图和实例进行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貌现象,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貌形成原因和特点。
b)结合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地貌类型的景观,增强直观感受。
a)描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b)分析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旅游、农业、城市规划等方面。
c)撰写一篇研究报告,字数8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2.观察身边的自然地貌,如家乡的山川、河流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形成原因和特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一份关于身边地貌的科普小报,分享给同学和家人。
c)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貌现象,收集相关数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d)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e)课堂汇报: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f)总结提升: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貌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邀请地质、地理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c)结合地方特色地貌,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4.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会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正确的观点,纠正错误的观念,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喀斯特地貌的实际意义。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会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判断题:关于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类型、分布特点等方面的判断题,帮助学生巩固基本概念。
2.选择题:设置与喀斯特地貌相关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阐述喀斯特地貌的分布规律,以及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情况。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喀斯特地貌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喀斯特地貌类型,分析其成因、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资料、相互交流,形成小组观点。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喀斯特地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3.教学评价: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解答方式,了解学生对喀斯特地貌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作业:布置与喀斯特地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4.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分布特点;
2.掌握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如峰丛、峰林、溶洞、地下河等;
3.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水料,分析喀斯特地貌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及成因;
1.地理知识体系不完善,对喀斯特地貌的概念理解不深;

乡土情境下非遗地理标志产品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

乡土情境下非遗地理标志产品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

乡土情境下非遗地理标志产品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550025) 陈 露 周光发[摘 要]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挖掘学生所在地区的乡土教学资源,在真实的乡土情境中实现地理思维进阶。

文章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贵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产品都匀毛尖茶作为案例,开展“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教学设计,在导、析、研、思、拓的课堂内外联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学生的非遗传承意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产品;乡土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4-0088-03新课标提出,要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1]。

本文将以具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都匀毛尖茶作为教学案例,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作为教学内容,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非遗地理标志产品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

一、非遗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非遗地理标志产品可以理解为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地理标志性商标或者产品,也可以理解为拥有地理标志性保护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地理标志产品以具有地理标志性意义、有形的产品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保护与传承。

4.1.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4.1.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喀斯特地貌的兴趣程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2.学生在地理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基础薄弱学生的需求,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学生在合作、讨论、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4.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观的认识,引导他们关注自然、关爱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4.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认识世界的热情。
2.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价值和地理意义,提高保护地质遗迹、生态环境的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
2.强调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绘制喀斯特地貌形成示意图,要求标注出溶洞、石笋、石柱等主要地貌类型,并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开放性作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喀斯特地貌相关的练习题,如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特征、分类和分布情况。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高一地理2.3.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一地理2.3.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简要介绍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点及其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形成原因及演化过程,让学生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基本知识。
2.介绍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如溶洞、地下河、天坑、峰林等,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
高一地理2.3.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分布与形成原因。掌握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如溶洞、地下河、天坑、峰林等,并能结合地理分布进行识别和分析。
2.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喀斯特地貌资源。
4.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征;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演化机制;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魅力,培养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过程。

基于乡土情境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探索——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

基于乡土情境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探索——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

量表如表 1 所示。
兴的意义。2. 在保护民族文化和乡村风貌的前提
下,为镇山村设计生态旅游可开发的项目及旅游广
告词或宣传片。
表 1 学生评价量表
评价
维度
2. 调查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
有关地理现象,提出相关地
理问题
10
3. 积 极 整 理 与 汇 总 调 查 资
料,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并解
答调查过程中的疑惑
以第二个子目“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为例。本节
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
内容对应的课标为“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
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乡土资源是具有生
[3]
乡景观上的体现”
。地域文化如何体现在乡村景
活性、时代性、实践性的资源,是最贴近学生实际生
观上,这是本节的重点。为了让学生直观深入地感
图 1 教学设计思路
二、创设乡土情境,设计进阶问题
了镇山村旅游业的发展。在经历了短暂的旅游黄
本文以镇山村的乡村景观为例,情境创设、材
金期后,周边景区的迅猛发展使得镇山村不再是游
料呈现和问题设计如下。
客的第一选择。旅游业的发展使得镇山村居民的
【乡土情境一:探寻镇山村】
思想观念、淳朴的民风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民族
建筑(材料、坡度、形状、屋檐宽窄)与石
器用具有哪些特点,分析其与地理环境
的关系,并说明其体现的地域文化。
生活用具
淳朴勤劳的
传统美德
情境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寻镇山村
具等所体现的地域文化,以此加深学生对乡村景观
1. 归纳镇山村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产
生的问题。
2.推测镇山村旅游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喀斯特地貌教学目标1. 区域认知:了解喀斯特地貌及其次级地貌的分布区域,并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地理条件。

2. 综合思维:可以从概念、地貌特征、分布区域等多个角度了解喀斯特地貌;并能从气候、地形等多个角度分析喀斯特地貌及其次级地貌的形成条件,描述其形成过程。

3.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图片、视频等,识别喀斯特地貌,并说明成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别喀斯特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特征。

教学难点:1. 结合野外观察或实地景观图片,描述地貌景观特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PPT展示漓江两岸景观图及芦笛岩景观图,并介绍:假期时,同学们会想着外出旅游,然而在旅游地点的选择上总会犯难,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个好地方——广西桂林。

在这里你既可以泛舟漓江,看两岸峭峰离立,也可以潜入地下,看溶洞奇异壮美。

那么自然界是如何雕刻出这些令人称奇的景观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喀斯特地貌。

(设计意图:精选优美的图片直观展示喀斯特地貌的景观,给学生留下视觉印象,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教学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播放介绍“喀斯特地貌”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由视频可知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由此可见,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就是碳酸钙与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化。

请学生结合相关化学方程式,尝试总结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降水丰富;气候温暖。

(设计意图: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漫长且复杂,短视频中以动画的形式演示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配合旁白描述,方便学生直观、清晰地进行学习。

展示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利于加深学生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理解,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PPT展示中国岩溶地质图,结合初中学过的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省份——广西、贵州、云南。

高一地理 2.3.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地理 2.3.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摘要:该教学设计围绕贵州喀斯特地貌,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习,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提高综合思维,树立人地协调观。

设置“贵州脱贫建言献策”的课外探究活动,通过对身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案例探究教学;人地协调观一、课标解读课标对该章节的内容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理图像、景观图片、地理视频以及野外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识别、欣赏地貌景观,并描述其特点。

在学业质量水平2中,课标进一步提出“对于给定的简单地理事物,能够简单分析地貌、大气、水、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辨识某些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和结果”。

[2]课标要求以案例探究为线索组织教学,学生在真实情境之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说明地貌与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辩证看待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是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第1课时。

本节内容实际上涵盖了三种地貌类型,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详略处理。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且该地貌与西南地区的发展现状联系紧密,贴近时政热点,有利于学生了解基本国情,理解人地关系,所以可以重点学习喀斯特这一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是外力作用的一种具体化表现,它既是对本章地貌类型的扩展,也是对第一节流水作用的补充,安排在流水机械作用之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流水的化学作用。

教材从流水的化学作用入手,以正文、阅读、活动三种呈现形式,阐述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教材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要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

三、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景观图片、地理图像辨识和欣赏喀斯特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特征及我国的分布特征,提升区域认知;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分析,提升综合思维,树立人地协调观;通过课外探究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喀斯特山区乡土资源优化贵州高中地理教学
摘要:贵州喀斯特山区乡土资源构成了学生最直观的地理课程资源。

将贵州喀斯特资源整合到地理教学中,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贵州高中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喀斯特资源整合地理教学
地理课标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乡土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体现。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在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的引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透、融合乡土资源,拓展教材内容,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既可以切实的培养学生地理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意识,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热爱家乡,善待环境。

一、贵州喀斯特资源,给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贵州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

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下,因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

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
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

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点,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风化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挺拔林立,千姿万态。

湖泊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

如:贵州西部的草海,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

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奇迹”龙宫、别有洞天织金洞、湖光山色红枫湖、山水名胜舞阳河、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瑰丽多姿的“小七孔”,以及“贵州山水精华的浓缩”天河潭。

这些优秀的喀斯特资源不但为贵州省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旅游资源,而且还为我们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整合贵州喀斯特资源,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重复的过重的课业负担,以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成了当前教学的重要工作。

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标提出地理教学“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贵州的喀斯特资源对贵州的学生而言。

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将教材和身边的生活情境紧密巧妙联系,容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打造一个民主和谐、趣味十足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地理课堂教学走上“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趣味化”的道路,使地理的学科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当今素质
教育的目的也得以实现。

把贵州喀斯特资源融入贵州的高中地理教学,当学生走进贵州优美的喀斯特风光,学生就很容易贵州的山水所吸引,在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学生对家乡的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学生会因为爱家乡、想了解家乡、想更好地建设家乡,而对学习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整合贵州喀斯特资源,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日和未来社会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有大量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和判断、反思自己行为、运用多种素材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向学生进行正确人地观的教育,应当依据课程标准,选取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典型实例,使学生对人地关系等问题形成正确认识。

例如:在上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我结合贵州喀斯特植被受到破坏严重,石漠化现象严重。

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三幅图片:一是保存完好的喀斯特植被(荔波小七孔风景区的喀斯特植被)一是我们平时用的木碳的照片,一是贵州一幅石漠化的景观。

让学生找出三者的关系,并分析这三幅图片的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方面向学生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向学生阐释了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活动的影响。

我们在从事生产生活活动中向环境获取资源时,要充分地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免出现不可逆转的现象。

四、整合贵州喀斯特资源,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地理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兼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

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

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

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一般认为地理活动课程的要素包括情境、问题、资料、思考、操作、总结等环节。

就教学中的“问题”而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活动课程的主题。

二是指活动中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

例如:在教学必修1《河流地貌的发育》带学去学校附近河流沿岸走一走、看一看。

提出各种河流地貌“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思考、自己解决的问题。

让思考带来的乐趣伴随他们去发现、去创造。

打破了教师包办代替。

让学生有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少给限制。

结果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这一课的知识(如: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又如:在学习必修1《营造地表形态
的力量》的时候。

首先提出问题:云贵高原的高山深谷怎样形成的?然后带领学生去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经过实地考察,采样分析。

最后许多学生都得出一个结论:主要是由于受到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形成的。

贵州是全国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地理教育设备远远无法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相比。

但是我们有全国无与伦比喀斯特教学资源,在贵州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只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我们身边的教学资源,让我们学生对学习地理感兴趣,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对贵州的喀斯特资源的对比研究,加上我们教师对高中地理与贵州喀斯特资源的融合。

我们贵州的高中地理教学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阳正午,著贵州秘境,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