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复习重点
材料力学总复习重点
y
M x
Mechanic of Materials
M、 Iz ——所求应力点所 在横截面的弯矩、惯性矩 。 y ——点到所在横截面的中 性轴的距离 ①应力随离中性层的距离线 性变化
z
中性轴
M
x
②正应力沿高度线性分布,同一y 值,y 相同;中性轴上正 应力等于 0,离中性轴最远的上下边缘,应力 达到最大。
1.6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 1.轴向拉压
Mechanic of Materials
2.剪切与挤压
3.扭转
4.弯曲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 2.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
Mechanic of Materials
1、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1)求轴力。
2)内力的正与负是如何规定的?
3)如何画轴力图?
M max
10kN (a)
Engineering Mechanics
A C
4m 26kN 2m
50kN
B
4m 34kN
z
D
max =
Wz
Wz
2
(b )
26 +
16 34
104 136 +
M max
6
2
3
136 103
FS(kN)
170 106
3
2
3
400 10 m 400 10 mm
(5)正应力强度校核:由于拉压强度不同,必须同 时考虑B、C这两个具有最大正负弯矩的截面。
B截面 :
B ,max
yC=139
Engineering Mechanics
材料力学复习知识点
1、构件尺寸与形状的变化,称为变形。
2、外力解除后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刚度);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残余变形(强度)。
3、承载能力指标:(1)、构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即抵抗破坏的能力)
(2)、构件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即抵抗变形的能力)
(3)、构件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即保持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4、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或机械性能。
5、随时间变化极缓慢或不变化的载荷,称为静载荷;随时间显著变化或使构件各质点产生
明显加速度的载荷,称为动载荷。
材料力学各章重点内容总结
材料力学各章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 绪论一、材料力学中工程构件应满足的3方面要求是: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二、强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三、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进行的3个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第二章 轴向拉压一、轴力图:注意要标明轴力的大小、单位和正负号。
二、轴力正负号的规定: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压缩时的轴力为负。
注意此规定只适用于轴力,轴力是内力,不适用于外力。
三、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N F Aσ= 注意正应力有正负号,拉伸时的正应力为正,压缩时的正应力为负。
四、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2cos ασσα=,sin 22αστα=注意角度α是指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
五、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强度条件[],maxmax N F A σσ=≤六、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种问题:1.强度校核[],maxmax N F A σσ=≤一定要有结论 2.设计截面[],maxN F A σ≥ 3.确定许可荷载[],max N F A σ≤七、线应变l l ε∆=没有量纲、泊松比'εμε=没有量纲且只与材料有关、 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E σε=,N F l l EA∆= 注意当杆件伸长时l ∆为正,缩短时l ∆为负。
八、低碳钢的轴向拉伸实验:会画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知道四个阶段及相应的四个极限应力:弹性阶段(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阶段(屈服极限s σ)、强化阶段(强度极限b σ)和局部变形阶段。
会画低碳钢轴向压缩、铸铁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九、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指标:伸长率1100l l lδ-︒=⨯︒及断面收缩率1100A A Aϕ-︒=⨯︒,工程上把5δ︒≥︒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十、卸载定律及冷作硬化:课本第23页。
“材料力学”重点归纳
“材料力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掌握: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定理:力、力偶、平衡力系、等效力系、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力线平移定理、静力学的基本任务等。
重点掌握:掌握各种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方程应用。
了解材料力学的发展沿革,理解本课程的任务、内容、目的。
第二章材料力学绪论
掌握: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任务和杆件的基本变形。
重点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破坏、强度、刚度、稳定性、内力、应力、应变等。
第三章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理论
掌握:应力状态、应力张量、应力张量不变量、空间应力圆、等效应力、八面体应力、变形位移、应变状态、应变张量、偏斜应力张量、偏斜应变张量等概念。
应力分析理论、应变分析理论。
重点掌握:应力状态、应力张量、应力张量不变量、空间应力圆、等效应力、八面体应力、变形位移、应变状态、应力分析理论。
第四章固体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和塑性本构关系
掌握:固体材料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弹性本构关系(广义胡克定律)、主应力空间、屈服函数、常用屈服条件、常用强度理论等。
重点掌握:固体材料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弹性本构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常用屈服条件和强度理论等。
第五章材料力学实验
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单轴拉伸和压缩力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完整版)材料力学复习重点汇总
6.有效裂纹长度:将原有的裂纹长度与松弛后的塑性区相重合并得到的裂纹长度【新P74;旧P86】。
五、试述应力场强度因子的意义及典型裂纹 的表达式
答:应力场强度因子 :表示应力场的强弱程度。 在裂纹尖端区域各点的应力分量除了决定于位置外,尚与强度因子 有关,对于某一确定的点,其应力分量由 确定, 越大,则应力场各点应力分量也越大,这样 就可以表示应力场的强弱程度,称 为应力场强度因子。 “I”表示I型裂纹。 几种裂纹的 表达式,无限大板穿透裂纹: ;有限宽板穿透裂纹: ;有限宽板单边直裂纹: 当b a时, ;受弯单边裂纹梁: ;无限大物体内部有椭圆片裂纹,远处受均匀拉伸: ;无限大物体表面有半椭圆裂纹,远处均匀受拉伸:A点的 。
六、试述冲击载荷作用下金属变形和断裂的特点。
冲击载荷下,瞬时作用于位错的应力相当高,结果使位错运动速率增加,因为位错宽度及其能量与位错运动速率有关,运动速率越大,则能量越大,宽度越小,故派纳力越大。结果滑移临界切应力增大,金属产生附加强化。
由于冲击载荷下应力水平比较高,将使许多位错源同时开动,增加了位错密度和滑移系数目,出现孪晶,减少了位错运动自由行程的平均长度,增加了点缺陷的浓度。这些原因导致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塑性变形极不均匀且难以充分进行,使材料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导致脆性断裂。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材料力学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1.工程构件正常工作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杆件的强度代表了杆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杆件的刚度代表了杆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杆件的稳定性代表了杆件维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连续性假设认为固体所占据的空间被物质连续地充满而毫无空隙;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均匀的;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
3.截面法的三个步骤是截取、代替和平衡。
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拉压,扭转,剪切,弯曲。
5.截面上一点处分布内力的集度,称为该截面该点处的应力。
6.截面上的正应力方向垂直于截面,切应力的方向平行于截面。
7.在卸除荷载后能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不能消失而残留下来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8.低碳钢受拉伸时,变形的四个阶段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
9.由杆件截面骤然变化而引起的局部应力骤增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10.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1.受扭杆件所受的外力偶矩的作用面与杆轴线垂直。
12.低碳钢圆截面试件受扭转时,沿横截面破坏;铸铁圆截面试件受扭转时,沿45度角截面破坏。
13.梁的支座按其对梁在荷载作用平面的约束情况,可以简化为三种基本形式,即固定端、固定铰支座、可(活)动铰支座。
14.工程上常用的三种基本形式的静定梁是:简支梁、悬臂梁、外伸梁。
15.平面弯曲梁的横截面上有两个内力分量,分别为剪力和弯矩。
16.拉(压)刚度、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的表达式分别是EA、GI p和EI z。
17.当梁上有横向力作用时,梁横截面上既有剪力又有弯矩,该梁的弯曲称为横力弯曲。
梁横截面上没有剪力(剪力为0),弯矩为常数,该梁的弯曲称为纯弯曲。
18.在弯矩图发生拐折处,梁上必有集中力的作用。
19.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将不变。
20.梁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最大弯矩所在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
期末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 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 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 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振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
也叫金属的内耗。
4.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降低到零)的现象。
5.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金属所受的最大切应力τmax 与最大正应力σmax 的比值大小。
即:()32131max max 5.02σσσσσστα+--== 6. 缺口效应:绝大多数机件的横截面都不是均匀而无变化的光滑体,往往存在截面的急剧变化,如键槽、油孔、轴肩、螺纹、退刀槽及焊缝等,这种截面变化的部分可视为“缺口”,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
缺口第一效应:引起应力集中,改变了缺口前方的应力状态,使缺口试样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改变为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缺口第二效应:缺口使塑性材料强度增高,塑性降低。
7. 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 的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 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即:8. 缺口试样静拉伸试验:轴向拉伸、偏斜拉伸两种。
9. 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10. 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11. 维氏硬度——以两相对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四棱锥作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材料力学复习资料全
材料力学复习资料全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K为了保证机器或结构物正常地工作,要求每个构件都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即要求它们有足够的强度:冋时要求他们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即要求它们有足够的刚度:另外,对于受压的细长直杆,还要求它们工作时能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即要求其有足够的稳定性「2、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学科。
3、强度是指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冈帔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左性是指构件维持其原有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4、在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5、随外力解除而消失的变形叫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叫舉性变形。
6、截面法是计算力的基本方法。
7、应立是分析构件强度问题的重要依据。
8、线应变和切应变是分析构件变形程度的基本量。
9、轴向尺寸远大于横向尺寸,称此构件为枉。
10、构件每单位长度的伸长或缩短,称为线应变°11、单元体上相互垂直的两根棱边夹角的改变量.称为切应变-12、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直杆横截而上的力,称为轴力,13、应力与应变保持线性关系时的最大应力,称为比例极限14、材料只产生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根: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强度极限。
15、弹性模量E是衡量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
16、延伸率6是衡量材料的塑性指标。
6 M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V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17、应力变化不大,而应变显著增加的现象,称为屈服或流动18、材料在卸载过程中,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
19、在常温下把材料冷拉到强化阶段,然后卸载,当再次加载时,材料的比例极限提高,而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20、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21、在工程计算中允许材料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许用应力。
22、当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称为泊松比一23、胡克定律的应力适用恫是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
材料力学重点公式复习要点
1、应力全应力正应力切应力线应变外力偶矩当功率P单位为千瓦(kW),转速为n(r/min)时,外力偶矩为PMe 9549(N.m) n当功率P单位为马力(PS),转速为n(r/min)时,外力偶矩为PMe 7024(N.m) n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F拉压杆件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且为平均分布,其计算公式为 N (3-1) A 式中FN为该横截面的轴力,A为横截面面积。
正负号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公式(3-1)的适用条件:(1)杆端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即只适于轴向拉(压)杆件;(2)适用于离杆件受力区域稍远处的横截面;(3)杆件上有孔洞或凹槽时,该处将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横截面上应力分布很不均匀;(4)截面连续变化的直杆,杆件两侧棱边的夹角 20时拉压杆件任意斜截面(a图)上的应力为平均分布,其计算公式为全应力正应力 0p cos (3-2) cos2 (3-3)1sin2 (3-4) 2切应力式中 为横截面上的应力。
正负号规定:由横截面外法线转至斜截面的外法线,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对脱离体内一点产生顺时针力矩的 为正,反之为负。
两点结论:。
当(1)当 0时,即横截面上, 达到最大值,即 max=90时,即纵截面上, =90=0。
00000(2)当 45时,即与杆轴成45的斜截面上, 达到最大值,即( )max1.2 拉(压)杆的应变和胡克定律(1)变形及应变杆件受到轴向拉力时,轴向伸长,横向缩短;受到轴向压力时,轴向缩短,横向伸长。
如图3-2。
图3-2轴向变形 l l1 l 轴向线应变横向线应变 l 横向变形 b b1 b l b 正负号规定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b(2)胡克定律当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即 E (3-5)或用轴力及杆件的变形量表示为 l FNl (3-6) EA式中EA称为杆件的抗拉(压)刚度,是表征杆件抵抗拉压弹性变形能力的量。
材料力学重点(整理版)
材料力學重點及其公式材料力學的任務 : (1)強度要求;(2)剛度要求;(3)穩定性要求。
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 : (1)連續性假設;(2)均勻性假設;(3)各向同性假設;(4)小變形假設。
外力分類:表面力、體積力;靜載荷、動載荷。
內力:構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內部相互作用力的變化量,即構件內部各部分之間的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杆件變形的基本形式 (1)拉伸或壓縮;(2)剪切;(3)扭轉;(4)彎曲;(5)組合變形。
靜載荷:載荷從零開始平緩地增加到最終值,然後不再變化的載荷。
動載荷:載荷和速度隨時間急劇變化的載荷為動載荷。
失效原因:脆性材料在其強度極限b σ破壞,塑性材料在其屈服極限s σ時失效。
二者統稱為極限應力理想情形。
塑性材料、脆性材料的許用應力分別為:[]nsσσ=,[]n bσσ=,強度條件:[]σσ≤⎪⎭⎫⎝⎛=maxmax A F N ,等截面杆 []σ≤AF N max應力和應變的概念:應力:杆件截面上內力的分佈集度應變: 物體內任一點因各種作用引起的相對變形應力: dAdP A P p A =∆∆=→∆lim 0正應力、切應力。
變形與應變:線應變、切應變。
縱向變形和橫向變形:(拉伸前試樣標距l ,拉伸後試樣標距1l ;拉伸前試樣直徑d ,拉伸後試樣直徑1d )l l l -=∆1 d d d -=∆1縱向線應變和橫向線應變:l l ∆=ε d d ∆='ε 泊松比: Eσννεε-=-=' 軸向拉壓杆斜截面上的正應力與切應力計算公式:(夾角α從x 軸正方向逆時針轉至外法線的方位角為正)αασασαα220cos cos cos A F P N ===, αασαταα2sin 22sin 2sin 0AFP N === 胡克定律:EA l F l N =∆ 單軸應力下胡克定律:E σε=軸向拉壓杆的強度計算公式:[]σσ≤=max max )(AF N許用應力: []nuσσ=,( 脆性材料 b u σσ=,塑性材料 s u σσ=)強度指標:比例極限P σ——應力和應變成正比時的最高應力值 彈性極限e σ——只產生彈性變形的最高應力值屈服極限sσ——應力變化不大,應變顯著增加時的最低應力值 強度極限bσ——材料在斷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值外力偶矩計算公式:min/31055.9r kw mN en P M ⨯=⋅(P 功率,n 轉速)圓軸扭轉時,橫截面上的應力、強度條件: 計算公式:ρτP I T =PP W T R I T ==max τ 圓截面幾何參數:(a )實心圓 432D I P π=, 316D W P π=(b )空心圓 )1(3232)(4444αππ-=-=D d D I P ,)1(1643απ-=D W P , Dd=α 圓軸扭轉的強度條件: ][max ττ≤=PW T剪切胡克定律(切變模量G ,切應變γ): γτG = 拉壓彈性模量E 、泊松比ν和切變模量G 之間關係式:)1(2ν+=EG圓軸扭轉時任意斜截面上的應力:⎩⎨⎧==αττατσαα2cos 2sin 切应力正应力圓軸扭轉時的變形: 相對扭轉角 )(rad GI TL P =ϕ 單位長度扭轉角 )/('m rad GI Tdx d P==ϕϕ 圓軸扭轉時的剛度條件: p GI T dx d =='ϕϕ,][max maxϕϕ'≤='pGI T彎曲內力與分佈載荷q 之間的微分關係)()(x q dx x dQ =;()()x Q dx x dM =;()()()x q dx x dQ dx x M d ==22受內壓圓筒形薄壁容器橫截面和縱截面上的應力計算公式:δσ4'pD =δσ2''pD= M F s ;圖與外力間的關係a )梁在某一段內無載荷作用,剪力圖為一水準直線,彎矩圖為一斜直線。
材料力学重点及公式(期末复习)
1、材料力学得任务: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应力单位面积上得内力。
平均应力(1、1)全应力(1、2)正应力垂直于截面得应力分量,用符号表示。
切应力相切于截面得应力分量,用符号表示。
应力得量纲:线应变单位长度上得变形量,无量纲,其物理意义就是构件上一点沿某一方向变形量得大小。
外力偶矩传动轴所受得外力偶矩通常不就是直接给出,而就是根据轴得转速n与传递得功率P来计算。
当功率P单位为千瓦(kW),转速为n(r/min)时,外力偶矩为当功率P单位为马力(PS),转速为n(r/min)时,外力偶矩为拉(压)杆横截面上得正应力拉压杆件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且为平均分布,其计算公式为 (3 -1)式中为该横截面得轴力,A为横截面面积。
正负号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公式(3-1)得适用条件:(1)杆端外力得合力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即只适于轴向拉(压)杆件;(2)适用于离杆件受力区域稍远处得横截面;(3)杆件上有孔洞或凹槽时,该处将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横截面上应力分布很不均匀;(4)截面连续变化得直杆,杆件两侧棱边得夹角时拉压杆件任意斜截面(a图)上得应力为平均分布,其计算公式为全应力 (3-2)正应力(3-3)切应力(3-4)式中为横截面上得应力。
正负号规定:由横截面外法线转至斜截面得外法线,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对脱离体内一点产生顺时针力矩得为正,反之为负。
两点结论:(1)当时,即横截面上,达到最大值,即。
当=时,即纵截面上,==0。
(2)当时,即与杆轴成得斜截面上,达到最大值,即1.2 拉(压)杆得应变与胡克定律(1)变形及应变杆件受到轴向拉力时,轴向伸长,横向缩短;受到轴向压力时,轴向缩短,横向伸长。
如图3-2。
图3-2轴向变形轴向线应变横向变形横向线应变正负号规定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2)胡克定律当应力不超过材料得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即(3-5)或用轴力及杆件得变形量表示为 (3-6)式中EA称为杆件得抗拉(压)刚度,就是表征杆件抵抗拉压弹性变形能力得量。
材料力学重点总结材料力学重点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一. 材料力学(de)一些基本概念1.材料力学(de)任务: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de)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强度:抵抗破坏(de)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de)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2. 材料力学中(de)物性假设连续性:物体内部(de)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de)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3. 材力与理力(de)关系, 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de)概念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de)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正应力⎩⎨⎧拉应力压应力应变:反映杆件(de)变形程度⎩⎨⎧角应变线应变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4. 物理关系、本构关系 虎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Gr EA Pl l E τεσ夹角的变化。
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拉伸或压缩。
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适用条件: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 材料(de)力学性能(拉压):一张σ-ε图,两个塑性指标δ、ψ,三个应力特征点:b s p σσσ、、,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E ,剪切弹性模量G ,泊松比v ,)(V EG +=12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de)比较:6. 安全系数、 许用应力、工作应力、应力集中系数安全系数:大于1(de)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de)关键.过小,使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塑性材料[]ssn σσ=s σσ=0脆性材料[]bbn σσ=b σσ=07. 材料力学(de)研究方法1) 所用材料(de)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2)对构件(de)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论,预测理论应用(de)未来状态.3)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8.材料力学中(de)平面假设寻找应力(de)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de)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1) 拉(压)杆(de)平面假设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 圆轴扭转(de)平面假设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上正应力为零. 3) 纯弯曲梁(de)平面假设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de)纵向纤维;正应力成线性分布规律.9 小变形和叠加原理 小变形:① 梁绕曲线(de)近似微分方程 ② 杆件变形前(de)平衡③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④力(de)独立作用原理叠加原理:①叠加法求内力②叠加法求变形.10 材料力学中引入和使用(de)(de)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1) 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集中力偶,极限荷载.2) 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3) 名义剪应力,名义挤压力,单剪切,双剪切.4) 自由扭转,约束扭转,抗扭截面模量,剪力流.5) 纯弯曲,平面弯曲,中性层,剪切中心(弯曲中心),主应力迹线,刚架,跨度, 斜弯曲,截面核心,折算弯矩,抗弯截面模量.6) 相当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应力圆,极限应力圆.7) 欧拉临界力,稳定性,压杆稳定性.8)动荷载,交变应力,疲劳破坏.二. 杆件四种基本变形(de)公式及应用1. 四种基本变形:2. 四种基本变形(de)刚度,都可以写成:刚度 = 材料(de)物理常数×截面(de)几何性质 1)物理常数:某种变形引起(de)正应力:抗拉(压)弹性模量E ; 某种变形引起(de)剪应力:抗剪(扭)弹性模量G . 2)截面几何性质:拉压和剪切:变形是截面(de)平移: 取截面面积 A ; 扭转:各圆截面相对转动一角度或截面绕其形心转动:取极惯性矩ρI ;梁弯曲:各截面绕轴转动一角度:取对轴(de)惯性矩Z I . 3. 四种基本变形应力公式都可写成:应力=截面几何性质内力对扭转(de)最大应力:截面几何性质取抗扭截面模量maxρ=ρI W p对弯曲(de)最大应力:截面几何性质取抗弯截面模量max y I W ZZ =4. 四种基本变形(de)变形公式,都可写成:变形=刚度长度内力⨯因剪切变形为实用计算方法,不考虑计算变形.弯曲变形(de)曲率221dxyd x ±=ρ)(,一段长为 l (de)纯弯曲梁有: z x EI l M x l=ρ=θ)(补充与说明:1、关于“拉伸与压缩”指简单拉伸与简单压缩,即拉力或压力与杆(de)轴线重合;若外荷载作用线不与轴线重合,就成为拉(压)与弯曲(de)组合变形问题;杆(de)压缩问题,要注意它(de)长细比λ(柔度).这里(de)简单压缩是指“小柔度压缩问题”. 2、关于“剪切”实用性(de)强度计算法,作了剪应力在受剪截面上均匀分布(de)假设.要注意有不同(de)受剪截面: a.单面受剪:受剪面积是铆钉杆(de)横截面积; b.双面受剪:受剪面积有两个:考虑整体结构,受剪面积为2倍销钉截面积;运用截面法,外力一分为二,受剪面积为销钉截面积.c.圆柱面受剪:受剪面积以冲头直径d 为直径,冲板厚度 t 为高(de)圆柱面面积. 3.关于扭转表中公式只实用于圆形截面(de)直杆和空心圆轴.等直圆杆扭转(de)应力和变形计算公式可近似分析螺旋弹簧(de)应力和变形问题是应用杆件基本变形理论解决实际问题(de)很好例子. 4.关于纯弯曲纯弯曲,在梁某段剪力 Q=0 时才发生,平面假设成立.横力弯曲(剪切弯曲)可以视作剪切与纯弯曲(de)组合,因剪应力平行于截面,弯曲正应力垂直于截面,两者正交无直接联系,所以由纯弯曲推导出(de)正应力公式可以在剪切弯曲中使用.5.关于横力弯曲时梁截面上剪应力(de)计算问题为计算剪应力,作为初等理论(de)材料力学方法作了一些巧妙(de)假设和处理,在理解矩形截面梁剪应力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无论作用于梁上(de)是集中力还是分布力,在梁(de)宽度上都是均匀分布(de).故剪应力在宽度上不变,方向与荷载(剪力)平行.2) 分析剪应力沿梁截面高度分布变化规律时,若仅在截面内,有Q bdh h n=τ⎰)(,因 )(h τ=τ (de)函数形式未知,无法积分.但由剪应力互等定理,考虑微梁段左、右内力(de)平衡,可以得出:bI QS z Z *=τ剪应力在横截面上沿高度(de)变化规律就体现在静矩*z S 上, *z S 总是正(de).剪应力公式及其假设: a.矩形截面假设1:横截面上剪应力τ与矩形截面边界平行,与剪应力Q(de)方向一致; 假设2:横截面上同一层高上(de)剪应力相等. 剪应力公式:b I y QS y z z )()(*=τ ,⎥⎦⎤⎢⎣⎡-=22*22y y b y S Z)()( 平均ττ2323max=⋅=bh Q b. 非矩形截面积假设1: 同一层上(de)剪应力τ作用线通过这层两端边界(de)切线交点,剪应力(de)方向与剪力(de)方向.假设2:同一层上(de)剪应力在剪力Q 方向上(de)分量y τ相等.剪应力公式:z z y I y b y QS y )()()(*=τ2322*)(32)(y R y S z -=⎥⎥⎦⎤⎢⎢⎣⎡⎪⎪⎭⎫ ⎝⎛⎪⎪⎭⎫ ⎝⎛-ℜ•=222134)(R y Q y y πτ 平均ττ34max =c.薄壁截面假设1:剪应力τ与边界平行,与剪应力谐调. 假设2:沿薄壁t,τ均匀分布. 剪应力公式:zz tI QS *=τ学会运用“剪应力流”概念确定截面上剪应力(de)方向. 三.梁(de)内力方程,内力图,挠度,转角遵守材料力学中对剪力 Q 和弯矩 M (de)符号规定.在梁(de)横截面上,总是假定内力方向与规定方向一致,从统一(de)坐标原点出发划分梁(de)区间,且把梁(de)坐标原点放在梁(de)左端(或右端),使后一段(de)弯矩方程中总包括前面各段.均布荷载 q 、剪力Q 、弯矩M 、转角θ、挠度 y 间(de)关系:由: ,M dxyd EI =22 Q dx dM =, q dx dQ = 有 )()(x q dxyd EI x Q dx dMdxy d EI ===4433设坐标原点在左端,则有:q: q dxyd EI =44, q 为常值Q : A qx dxyd EI +=33:M B Ax x q dx y d EI ++=2222 :θC Bx x A x qdx dy EI +++=2326:y D Cx x B x A x q y EI ++++=⋅2342624 其中A 、B 、C 、D 四个积分常数由边界条件确定. 例如,如图示悬臂梁:则边界条件为:430080600000lq D y lq C B M A Q l x l x x x =→=-=→=θ=→==→=====|||| 8624434ql x ql x q y EI +-=⋅EIql yx 84==截面法求内力方程:内力是梁截面位置(de)函数,内力方程是分段函数,它们以集中力偶(de)作用点,分布(de)起始、终止点为分段点;1)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发生突变,变化值即集中力值,而弯矩不变;2)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不变,弯矩发生突变,变化值即集中力偶值;3)剪力等于脱离梁段上外力(de)代数和.脱离体截面以外另一端,外力(de)符号同剪力符号规定,其他外力与其同向则同号,反向则异号;4)弯矩等于脱离体上(de)外力、外力偶对截面形心截面形心(de)力矩(de)代数和.外力矩及外力偶(de)符号依弯矩符号规则确定.梁内力及内力图(de)解题步骤:1)建立坐标,求约束反力;2)划分内力方程区段;3)依内力方程规律写出内力方程;4)运用分布荷载q、剪力Q、弯矩M(de)关系作内力图;关系:()()()()()()⎪⎩⎪⎨⎧+=+====⎰⎰dcdcCDCDxdxQMMxdxqQQxQdxdMxqdxdQdxMd,22规定:①荷载(de)符号规定:分布荷载集度q向上为正;②坐标轴指向规定:梁左端为原点,x轴向右为正.剪力图和弯矩图(de)规定:剪力图(de) Q轴向上为正,弯矩图(de) M轴向下为正.5)作剪力图和弯矩图:①无分布荷载(de)梁段,剪力为常数,弯矩为斜直线;Q>0,M图有正斜率(﹨);Q<0,有负斜率(/);②有分布荷载(de)梁段(设为常数),剪力图为一斜直线,弯矩图为抛物线;q<0,Q图有负斜率(﹨),M 图下凹(︶);q>0,Q图有正斜率(/),M图上凸(︵);③ Q=0(de)截面,弯矩可为极值;④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有突变,突变值为集中力之值,此处弯矩图(de)斜率也突变,弯矩图有尖角;⑤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有突变,突变值为力偶之矩;⑥在剪力为零,剪力改变符号,和集中力偶作用(de)截面(包括梁固定端截面),确定最大弯矩(maxM);⑦指定截面上(de)剪力等于前一截面(de)剪力与该两截面间分布荷载图面积值(de)和;指定截面积上(de)弯矩等于前一截面(de)弯矩与该两截面间剪力图面积值(de)和.共轭梁法求梁(de)转角和挠度:要领和注意事项:1)首先根据实梁(de)支承情况,确定虚梁(de)支承情况2)绘出实梁(de)弯矩图,作为虚梁(de)分布荷载图.特别注意:实梁(de)弯矩为正时,虚分布荷载方向向上;反之,则向下.3)虚分布荷载()x q (de)单位与实梁弯矩()xM单位相同()mKN⋅若为,虚剪力(de)单位则为2mKN⋅,虚弯矩(de)单位是3mKN⋅4)由于实梁弯矩图多为三角形、矩形、二次抛物线和三次抛物线等.计算时需要这些图形(de)面积和形心位置.叠加法求梁(de)转角和挠度:各荷载对梁(de)变形(de)影响是独立(de).当梁同时受n 种荷载作用时,任一截面(de)转角和挠度可根据线性关系(de)叠加原理,等于荷载单独作用时该截面(de)转角或挠度(de)代数和.四. 应力状态分析 1.单向拉伸和压缩应力状态划分为单向、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是根据一点(de)三个主应力(de)情况而确定(de). 如:x σ=σ1,032==σσ 单向拉伸有:EXX σε=,x z Y v εεε-==主应力只有x σ=σ1,但就应变,三个方向都存在.若沿 α 和 2π+α 取出单元体,则在四个截面上(de)应力为: ⎪⎪⎩⎪⎪⎨⎧ασ-=τασ=σασ=τασ=σπ+απ+ααα22222222Sin Sin Sin Cos x x x x ,, 看起来似乎为二向应力状态,其实是单向应力状态.2.二向应力状态. 有三种具体情况需注意1)已知两个主应力(de)大小和方向,求指定截面上(de)应力⎪⎪⎩⎪⎪⎨⎧ασ-σ=τασ-σ+σ+σ=σαα22222212121Sin Cos由任意互相垂直截面上(de)应力,求另一任意斜截面上(de)应力⎪⎪⎩⎪⎪⎨⎧ατ+ασ-σ=τατ-ασ-σ+σ+σ=σαα2222222Cos Sin Sin Cos x y xx yx Y x由任意互相垂直截面上(de)应力,求这一点(de)主应力和主方向⎪⎪⎩⎪⎪⎨⎧σ-στ-=ατ-σ-σ±σ+σ=⎭⎬⎫σσyx xxy x y x tg 222202221)((角度 α 和 0α 均以逆时针转动为正)2) 二向应力状态(de)应力圆 应力圆在分析中(de)应用:a) 应力圆上(de)点与单元体(de)截面及其上应力一一对应;b) 应力圆直径两端所在(de)点对应单元体(de)两个相互垂直(de)面; c)应力圆上(de)两点所夹圆心角(锐角)是应力单元对应截面外法线间夹角(de)两倍2;d) 应力圆与正应力轴(de)两交点对应单元体两主应力;e)应力圆中过圆心且平行剪应力轴而交于应力圆(de)两点为最大、最小剪应力及其作用面.极点法:确定主应力及最大(小)剪应力(de)方向和作用面方向.3) 三方向应力状态,三向应力圆,一点(de)最大应力(最大正应力、最大剪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弹性体(de)一个特点是,当它在某一方向受拉时,与它垂直(de)另外方向就会收缩.反之,沿一个方向缩短,另外两个方向就拉长. 主轴方向:[]()[]()[]⎪⎪⎪⎩⎪⎪⎪⎨⎧σ+σ-σ=εσ+σ-σ=εσ+σ-σ=ε213313223211111v E v E v E )( 或()()()()[]()()()()[]()()()()[]⎪⎪⎪⎩⎪⎪⎪⎨⎧ε+ε+ε+-+=σε+ε+ε--+=σε+ε+ε--+=σ213313223211121112111211v v v V E v v v v E v v v v E非主轴方向:()[]()[]()[]⎪⎪⎪⎩⎪⎪⎪⎨⎧σ+σ-σ=εσ+σ-σ=εσ+σ-σ=εy x z z x z y y z y x x v E v E v E 111体积应变:()32132121σσσεεε++-=++Ev五. 强度理论1.计算公式.强度理论可以写成如下统一形式:[]σσ≤r其中:r σ:相当应力,由三个主应力根据各强度理论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σ:许用应力,[]nσσ=,0σ:单向拉伸时(de)极限应力,n :安全系数.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11σ=σr , 一般:[]nbσσ=2)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3212σσσσ+-=v r ,一般:[]nbσσ=3) 最大剪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313σσσ+=r , 一般:[]nsσσ=4)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213232221421σσσσσσσ-+-+-=r , 一般:[]nsσσ=5) 莫尔强度理论[][]31σσσ-σ=σ-+M , []n+=σσ, 0+σ:材料抗拉极限应力强度理论(de)选用:1)一般,脆性材料应采用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塑性材料应采用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2)对于抗拉和抗压强度不同(de)材料,可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3)三向拉应力接近相等时,宜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4)三向压应力接近相等时,宜应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六.分析组合形变(de)要领材料服从虎克定律且杆件形变很小,则各基本形变在杆件内引起(de)应力和形变可以进行叠加,即叠加原理或力作用(de)独立性原理.分析计算组合变形问题(de)要领是分与合:分:即将同时作用(de)几组荷载或几种形变分解成若干种基本荷载与基本形变,分别计算应力和位移.合:即将各基本变形引起(de)应力和位移叠加,一般是几何和.分与合过程中发现(de)概念性或规律性(de)东西要概念清楚、牢记.斜弯曲:平面弯曲时,梁(de)挠曲线是荷载平面内(de)一条曲线,故称平面弯曲;斜弯曲时,梁(de)挠曲线不在荷载平面内,所以称斜弯曲.斜弯曲时几个角度间(de)关系要清楚:ϕ力作用角(力作用平面):α斜弯曲中性轴(de)倾角:斜弯曲挠曲线平面(de)倾角:θϕ=αtg I I tg y zϕ=θtg I I tg yzθ=α∴即:挠度方向垂直于中性轴一般,α≠ϕθ≠ϕ或即:挠曲线平面与荷载平面不重合.强度刚度计算公式:[]σ≤⎪⎪⎭⎫ ⎝⎛ϕ+ϕ=σsin cos max max c z zW W W M 22z y f f f +=ϕ==cos zz y y EI pl EI l P f 3333ϕ==sin yy z z EI pl EI l P f 3333拉(压)与弯曲(de)组合:拉(压)与弯曲组合,中性轴一般不再通过形心,截面上有拉应力和压应力之区别偏心拉压问题,有时要求截面上下只有一种应力,这时载荷(de)作用中心与截面形心不能差得太远,而只能作用在一个较小(de)范围内这个范围称为截面(de)核心.强度计算公式及截面核心(de)求解:[]σ≤±=σzW M A N max minmax012020=++yp zp iz z iy y⎪⎪⎩⎪⎪⎨⎧-=-=pyzpz y z i a y i a 22扭转与弯曲(de)组合形变:机械工程中常见(de)一种杆件组合形变,故常为圆轴. 分析步骤:根据杆件(de)受力情况分析出扭矩和弯矩和剪力.找出危险截面:即扭矩和弯矩均较大(de)截面.由扭转和弯曲形变(de)特点,危险点在轴(de)表面.剪力产生(de)剪应力一般相对较小而且在中性轴上(弯曲正应力为零).一般可不考虑剪力(de)作用.弯扭组合一般为复杂应力状态,应采用合适(de)强度理论作强度分析,强度计算公式:[]σ≤τ+σ=σ2234r[]σ≤⎪⎪⎭⎫ ⎝⎛+⎪⎭⎫⎝⎛=σ2234P T r W M A P[]σ≤τ+σ=σ2243r[]σ≤⎪⎪⎭⎫⎝⎛+⎪⎭⎫⎝⎛=σ2243PT r W M A P 扭转与拉压(de)组合:杆件内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剪应力一般不在横截面或纵截面上,应选用适当强度理论作强度分析.强度计算公式[]σ≤+=⎪⎭⎫ ⎝⎛+⎪⎭⎫ ⎝⎛=τ+σ=σ22222231244T T r M M WW M W M[]σ≤+=τ+σ=σ2222475013T r M M W.七.超静定问题:总结:分析步骤关键点:变形协调条件—力力—简单超静定梁问题拉压压杆的超静定问⎪⎭⎪⎬⎫求解简单超静定梁主要有三个步骤:1) 解得超静定梁(de)多余约束而以其反力代替;2) 求解原多余约束处由已知荷载及“多余”约束反力产生(de)变形; 3)由原多余支座处找出变形协调条件,重立补充方程.能量法求超静定问题:⎰⨯=ldx U 022刚度内力⎰⎰⎰⎰A +I M +EI M +EA N =ρτl l l ldx G kQ dx G dx dx U 002202022222卡氏第一定理:应变能对某作用力作用点上该力作用方向上(de)位移(de)偏导数等于该作用力,即:i iP U=δ∂∂注1:卡氏第一定理也适用于非线性弹性体; 注2:应变能必须用诸荷载作用点(de)位移来表示.卡氏第二定理:线弹性系统(de)应变能对某集中荷载(de)偏导数等于该荷载作用点上沿该荷载方向上(de)位移,即i iP Uδ=∂∂*若系统为线性体,则:U U=*注1: 卡氏第二定理仅适用于线弹性系统;卡氏第二定理(de)应变能须用独立荷载表示.注2: 用卡氏定理计算,若得正号,表示位移与荷载同向;若得负号,表示位移与荷载反向.计算(de)正负与坐标系无关.八.压杆稳定性(de)主要概念压杆失稳破坏时横截面上(de)正应力小于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甚至小于比例极限.即失稳破坏与强度不足(de)破坏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de)破坏.临界力是压杆固有特性,与材料(de)物性有关(主要是E),主要与压杆截面(de)形状和尺寸,杆(de)长度,杆(de)支承情况密切相关.计算临界力要注意两个主惯性平面内惯矩I和长度系数μ(de)对应.压杆(de)长细比或柔度表达了欧拉公式(de)运用范围.细长杆(大柔度杆)运用欧拉公式判定杆(de)稳定性,短压杆(小柔度杆)只发生强度破坏而一般不会发生失稳破坏;中长杆(中柔度杆)既有强度破坏又有较明显失稳现象,通常根据实验数据处理这类问题,直线经验公式是最简单实用(de)一种.折剪系数ψ 是柔度 λ (de)函数,这是因为柔度不同,临界应力也不同.且柔度不同,安全系数也不同.压杆稳定性(de)计算公式:欧拉公式及ψ系数法(略)九. 动荷载、交变应力及疲劳强度 1.动荷载分析(de)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1)动静法,其依据是达朗贝尔原理.这个方法把动荷(de)问题转化为静荷(de)问题.2) 能量分析法,其依据是能量守恒原理.这个方法为分析复杂(de)冲击问题提供了简略(de)计算手段.在运用此法分析计算实际工程问题时应注意回到其基本假设逐项进行考察与分析,否则有时将得出不合理(de)结果.构件作等加速运动或等角速转动时(de)动载荷系d k 为:stdd k σσ=这个式子是动荷系数(de)定义式,它给出了 d k (de)内涵和外延. d k (de)计算式,则要根据构件(de)具体运动方式,经分析推导而定.构件受冲击时(de)冲击动荷系数 d k 为:stdst d d k ∆∆σσ==这个式子是冲击动荷系数(de)定义式,其计算式要根据具体(de)冲击形式经分析推导而定.两个d k 中包含丰富(de)内容.它们不仅能给出动(de)量与静(de)量之间(de)相互关系,而且包含了影响动载荷和动应力(de)主要因素,从而为寻求降低动载荷对构件(de)不利影响(de)方法提供了思路和依据.2.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基本概念:应力循环,循环周期,最大、最小循环应力,循环特征(应力比),持久极限,条件持久极限,应力集中系数,构件(de)尺寸系数,表面质量系数,持久极限曲线等.应力寿命曲线:表示一定循环特征下标准试件(de)疲劳强度与疲劳寿命之间关系(de)曲线,称应力寿命曲线,也称S —N 曲线:持久极限曲线:构件(de)工作安全系数:m a r k n σψ+σβεσ=σσ=σσσ-σ1max构件(de)疲劳强度条件为:nn ≥σ十.平面图形(de)几何性质:意义总结:计算公式、物理心主惯矩及其计算公式惯性主轴、主惯矩、形惯矩、惯积的转轴公式公式惯矩、惯积的平行移轴性积及其求解惯性矩、极惯性矩、惯静矩、形心及其求解⎪⎪⎪⎭⎪⎪⎪⎬⎫1.静矩:平面图形面积对某坐标轴(de)一次矩.定义式:⎰=Ay zdA S ,⎰=Az ydA S量纲为长度(de)三次方.2. 惯性矩:平面图形对某坐标轴(de)二次矩.⎰=Ay dA z I 2,⎰=Az dA y I 2量纲为长度(de)四次方,恒为正.相应定义:惯性半径AI i y y =,AI i zz=为图形对y 轴和对 z轴(de)惯性半径.3. 极惯性矩:⎰=Ap dA I 2ρ因为222zy +=ρ所以极惯性矩与(轴)惯性矩有关系:()z y Ap I I dA z y I +=+=⎰224. 惯性积:⎰=Ayz yzdA I定义为图形对一对正交轴y 、z轴(de)惯性积.量纲是长度(de)四次方. yz I 可能为正,为负或为零. 5. 平行移轴公式⎪⎩⎪⎨⎧+=+=+=abA II A b I I A a I I C C CC z y yzz z y y 226. 转轴公式:αα2sin 2cos 22211yz zy zy Ay I I I I I dA z I ---+==⎰αα2sin 2cos 221yz zy zy z I I I I I I +--+=αα2cos 2sin 211yz zy z y I I I I +-=7. 主惯性矩(de)计算公式:()2242120yzz y z y y I I I I I I +-++=()2242120yzz y zy z I I II I I +--+=截面图形(de)几何性质都是对确定(de)坐标系而言(de),通过任意一点都有主轴.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研究中均要进行形心主惯性矩(de)计算.。
材料力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1 材料力学的任务二、基本概念1、构件:工程结构或机械的每一组成部分。
(例如:行车结构中的横梁、吊索等)理论力学—研究刚体,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材料力学—研究变形体,研究力与变形的关系。
2、变形:在外力作用下,固体内各点相对位置的改变。
(宏观上看就是物体尺寸和形状的改变)弹性变形—随外力解除而消失塑性变形(残余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刚度: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3、内力:构件内由于发生变形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强度: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4、稳定性:在载荷作用下,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强度、刚度、稳定性是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三个方面,材料力学就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科学。
三、材料力学的任务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若:构件横截面尺寸不足或形状不合理,或材料选用不当—不满足上述要求,不能保证安全工作.若:不恰当地加大横截面尺寸或选用优质材料—增加成本,造成浪费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还需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
因此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验研究是完成材料力学的任务所必需的途径和手段。
四、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构件的分类:杆件、板壳*、块体*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直杆——轴线为直线的杆曲杆——轴线为曲线的杆等截面杆——横截面的大小形状不变的杆变截面杆——横截面的大小或形状变化的杆等截面直杆——等直杆§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在外力作用下,一切固体都将发生变形,故称为变形固体。
在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作如下假设:1、连续性假设:认为整个物体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物质灰口铸铁的显微组织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22、均匀性假设:认为物体内的任何部分,其力学性能相同普通钢材的显微组织 优质钢材的显微组织3 4如右图,δ不计。
计算得到很大的简化。
材料力学复习重点
1、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哪些的?
2、轴向拉伸、压缩时杆件的内力、应力及变形的求法?
3、温度变化和构件制造误差对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影响
4、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5、切应力、切应变的计算方法
6、圆轴受扭时横截面上任一点且应力求法?
7、常见界面的抗扭截面系数是什么?(圆形、圆环形)
8、脆性材料圆杆扭转破坏的形式及原因?
9、什么是材料的屈服极限,什么是材料的
?
0.2
10、应力应变曲线及曲线各部分的意义?
11、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的做法?
12、荷载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关系?
13、弯曲正应力的求法?(公式5.2及公式各参数的意义)
14、变性固体的基本假设,及其意义?
15、许用应力的确定?
16、高宽比h/b=2的矩形截面梁,若将梁的横截面由竖放改成平放,则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多少倍?
17、积分法求弯曲变形中积分常数怎么确定?
18、例7.4
19、二向应力状态下,任意斜截面上正应力、切应力、主应力及主应力方位求法?
20、各个公式的使用范围?(如扭转切应力公式、弯曲正应力公式、胡克定律、欧拉公式等)
21、利用欧拉公式时压杆的最小长度和压杆的临界应力。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要点
材料力学性能一、名词解释1. 内耗:加载时,有一部分变形功被材料所吸收,这部分被吸收的功成为内耗。
2. 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3. 韧性: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是指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4. 脆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基本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无明显预兆,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
5. 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
6.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现象。
7. 剪切断裂:剪切断裂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
8.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在一定加载方式下τmax和σmax的比值称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9. 缺口效应:①缺口造成应力应变集中②使材料所受的应力由原来单向拉伸改变为两向或三向拉伸③使塑性材料得到强化。
10. 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 的比值作为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并称为缺口敏感度。
11. 压入法硬度:是材料表面抵抗另一物体局部压入时所引起的塑性变形能力①动载压入法:超声波硬度、肖氏硬度、锤击、布氏硬度。
②静载压入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显微硬度。
12. 低温脆性: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材料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理。
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
13. 韧脆转变温度: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材料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理。
转变温度tk称为韧脆转变温度。
14. 冲击韧性:单位A吸收冲击功的能力。
15. 低应力脆断: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的机件,中低强度钢的大型机件常常在工作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情况下,发生脆性断裂现象。
16. 应力场强度因子:反映了裂纹尖端区域应力场的强度KI17. 断裂韧性:KI随a或σ单独或共同增加而增加,当KI达到一定值时,裂纹失稳扩展断裂。
[理学]材料力学复习
最复杂的是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的中
等柔度杆,它既有强度破坏的性质又有较 明显的失稳现象。通常是根据实验数据来 处理这类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经验公式, 直线经验公式是最简单实用的一种。必须 注意,上述三种不同柔度杆的划分,其分 界点的λ值对不同材料是不同的,直线公式 的系数也因材料不同而异,详见相关教材。
一般来说,某一根构件达到许可载荷, 其它构件不一定也达到各自自的许可 载荷,因为各构件并不同时达到危险状 态,结构的许可载荷是由最小许可载荷 的结构确定的,即整个结构的安全由最 薄弱的构件所控制。
2.构件的基本变形
1)拉、压变形
截面的几何性质: A
刚
度: EA
应 力 公 式: σ=FN/A 变 形 公 式:∆l=FNL/(EA)
载荷;构件在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应力 为动应力。
动荷系数kd:以Fd,σd,Δd分别表示动载荷,动 应力和动位移;以Fs,σs,Δs分别表示静载荷, 静应力和静位移,则动荷系数kd可表示为:
kd= Fd/Fs=σd/σs=Δd/ Δs
1.构件以等加速度运动时的动应力 依据达朗贝尔原理将惯性力作为静载处理, 根据静力平衡求内力。
圆截面杆同时受到弯曲与扭转作用时,通常 横截面上有弯矩My、Mz和扭矩T,将弯矩合 成为M=(My2+Mz2)1/2,危险点处的最大正应 力和最大剪应力分别为:
σ=M/W, τ=T/Wn 该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对于塑性材料其强度
条件为:
按笫三强度理论: σ=(M2+T2)1/2/W≤[σ]
按笫四强度理论: σ=(M2+0.75xT2)1/2/W≤[σ]
C 60MPa
解出: [P2]=6.52KN
最终确定[P]= [P2]= 6.52KN
材料力学复习
CD段
10 - 20 -10kN Fx 0
FN 3 F4 25kN
10
x
2、绘制轴力图。
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F
如果杆的横截面积为:A
FN
FN A
FN为横截面上的内力(轴力)
4、强度条件
轴力
最大工作 应力
max
FN A
材料的许用应力
横截面积
MB
B
MC
C
MA
A
MD
D
PA 400 M A = 9550 = 9550 × = 5460 N • m n 700 PB 120 M B = M C = 9550 = 9550 × = 1640 N • m n 700 PD 160 M D = 9550 = 9550 × = 2180kN • m n 700
+ Ml 16.6 Ml 4 1 Gd 2 4 G d2 32
小结
小结
内力
杆的拉压
轴力FN(拉为正) 正应力 在横截 面上均匀分布。 FN
圆轴扭转
扭矩 T (右手法)
剪应力 在横截 面上线性分布。 max T 最大剪 应力在 o 表面处
应力
FN / A
抗拉刚度
τ max = T / Wp
2、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
在外力作用下,一切固体都将发生变形,故称 为变形固体(变形体),而构件一般均由固体材料 制成,故构件一般都是变形固体。 变形固体的变形: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载荷卸除后能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载荷卸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
3、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变形固体。变形与材料 有关。为研究方便,采用下述假设:
材料力学复习总结知识点
r1, r2, r3, r4
三、压杆稳定
1. 欧拉公式:
Fcr (2lE)I2
(适用范围:细长杆)
2. 压杆的柔度:
细长杆
P
cr
2E 2
中长杆
0 P
cr ab
长度因数(反应约况 束) 情
l
i
i l
截面形状、大小 杆长
σ σcr=σs
临界应力总图
σs
A
粗短杆
σcr=a−bλ
σP
B 中长
一、基本变形(2)
基本变形 拉(压)
扭转
弯曲
外力
应力
FN A
拉 (+)
圆轴
T IP
τ
(平面假设)
d4 I P 32
Wt
d3 16
My IZ
FQ S Z * IZb
平面假设
矩形:
IZ
b
h3 ,
12
WZ
bh2 6
圆形:
IZ
d4,
64
WZ 3d2 3
στ
一、基本变形(3)
基本变形 拉(压)
不同,因而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不一定相同。
第2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6. 两根几何尺寸、支撑条件完全相同的静定梁,只要所受 的载荷相同,则两梁所对应的截面的挠度和转角相同,而 与梁的材料是否相同无关。 7. 若单元体的σx=σy=τxy=50Mpa,则该单元体必定处于二向 应力状态。
第2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材料力学》课程总结
材料力学基本框架
基概本述概念
拉压 剪切 扭转
四种基本变形
弯曲-内力 弯曲-应力 弯曲-变形
应力状态 综组合合知变识形 压杆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力学复习重点
(本人自己根据复习课所上内容简单的整理,若有不妥请见谅)
第一章绪论
1.强度要求、刚度要求、稳定性要求的概念p1
2.内力的概念p3
3.掌握截面法p4
4.应力的概念及应力分为正应力、切应力p6-p7 (注:正应力引起线应变、切应力引起角应变)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的概念理解p8-p9
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
1.拉伸与压缩的共同特点p12
2.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注:内力的合力为轴力)及轴力的正负判断p13
3.掌握轴力图的画法(结合例2.1掌握利用截面法求内力及轴力图的规范画法)p13-p14
4. 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公式p15
5.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四个阶段)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掌握图2.18即掌握拉伸时与压缩时的不同之处)p19-p22 p25
6.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能(掌握图2.17)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图2.19)p24 p25-p26
7.如何划分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注:低碳钢是典型的塑性材料铸铁是典型的脆性材料了解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力学性能的不同只要掌握低碳钢与铸铁力学性能的不同)p22
8.构件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条件p29 (会出计算题)
9.杆件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公式(EA为杆件抗拉或抗压刚度)p33 (会出计算题)
10.应力集中的概念p46
11.剪切的特点、强度条件及挤压的强度条件p48-p49 p51
第三章扭转
1.扭转变形的概念p71
2.掌握扭矩图的画法(例
3.1掌握截面法求扭矩及扭矩图的规范画法)p73-p74
3.剪切胡克定律及三个弹性模量常数E、G、u之间的关系p77
4.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分布图(掌握图3.10)p80
5.掌握求横截面上任意一点切应力的公式(3.9)及求最大切应力的公式(3.11)p81
6.实心轴及空心轴的抗扭截面系数及极惯性矩公式p81
7.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p82(注:等截面轴最大扭矩处便是最大切应力处,但是对于变截面轴,要综合考虑扭矩和抗扭截面系数,即最大切应力不一定在扭矩最大的界面上)p82 8.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公式及刚度条件(公式3.20)p83-p84
第四章弯曲内力
1.掌握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看一下例 4.2、4.3)p116-p118(会出画图题,与课后题4.2类似)
第五章弯曲应力
1.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分布图(图5.4d)p139
2.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5.2 p141
3.横力弯曲时最大正应力的计算式5.3、5.5式p142
4.掌握弯曲时矩形截面和实心圆截面的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注与扭转时的区别)p142
5.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p158-p161
第五章弯曲变形
1.向上的绕度和逆时针方向的转角为正,反之为负p175
第六章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
1.掌握主平面、主应力、单向应力状态、二向应力状态的概念p210-p211
2.最大及最小正应力的求解公式(看一下例题7.3)p216-p217
3.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及其使用范围(要着重理解第三强度理论)P241-p245
第七章组合变形
1.掌握扭转与弯曲组合的解法(例题8.5着重看一下)p270-p274(会出计算题)
第八章压杆稳定
1.临界压力及失稳的概念p291
2.欧拉公式的普遍形式及压杆的长度因数p297
3.掌握柔度公式、经验公式、直线公式p300-p302
4.压杆稳定的解题方法及步骤(仔细看一下例题9.4、9.5)p303-p304(会出计算题)
5.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p305-p308
(着重掌握的大方向:掌握拉伸、压缩、扭住、弯曲这几种基本变形再结合作业题复习)
祝大家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