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界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
明清时期图书出版与文化交流研究
明清时期图书出版与文化交流研究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图书出版和文化交流因为新兴的出版业和海外贸易的扩张逐渐繁荣起来。
本文将探讨明清时期的图书出版和文化交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并着眼于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
一、图书出版的兴起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图书出版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
明朝时期,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书籍的印刷变得更加容易,印刷量和种类都大大增加。
同时,由于明代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图书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
明朝时期的图书出版业经历了从个体手工制作到机械化印刷的转变,大大推动了图书的流通和传播。
清朝时期,图书出版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清朝政府对图书出版特别重视,大力支持和鼓励图书出版,成立了专门从事图书出版的机构——养正书局。
养正书局从选择图书、审定稿件到印制出版等方面采用理性的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图书印刷的质量和效率。
清朝时期还兴起了专门的书摊、书局和书馆,促进了书籍交流和流通。
这些机构吸引大批文人学士,为书籍的出版和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平台。
二、图书的流通与文化交流图书出版的繁荣推动了图书的流通和文化交流。
明清时期,图书的流通渠道逐渐多元化。
从个体贸易到海外输出,图书流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中国本土,书摊和书局是重要的集散地,藏书家、文人学士和社会名流纷纷涌入,通过购买和借阅书籍,掌握各类知识和信息。
通过书局和书摊等机构,图书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类似于现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图书印刷品牌。
这种保护措施使得各地图书之间不存在关联和衔接,导致着一种各地文化独立和萎缩的愚民状态。
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随着扩张而渗透到南洋、东南亚、印度和非洲等地,图书逐渐开拓了海外市场。
据节选自欧洲日报的科学杂志说:“形式上,这一图书形式因比新闻传播方式更便宜而迅速发展。
商人经常网罗大量的书籍,带回香料和香烟假球。
”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尼西亚有很多古代中国书籍的原因。
印刷的技术不断提高,书籍的数量和种类也日益增多。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
智慧图书馆,作为传统图书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还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介绍智慧图书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明确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与特征。
随后,通过综述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当前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评述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在技术应用、服务模式、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揭示智慧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述评,我们希望能够为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推动智慧图书馆在我国的健康发展,为构建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对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增多,智慧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界定、特点分析、构建策略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如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等。
同时,构建智慧图书馆的策略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包括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智慧管理平台的开发、智慧环境的营造等。
技术应用方面,国内智慧图书馆在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引入这些先进技术,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管理运营等方面实现了智能化升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实践探索方面,国内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智慧化改造和升级的实践探索。
这些图书馆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化服务流程、创新管理模式等措施,提升了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图书馆功能述评
Re v i e w o n t he Fu nc t i o n s o f Li b r a r y
H U Xi a o ( L i b r a r y , G u a n g d o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o l y t e c h n i c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5 2 0 , C h i n a )
关 于中国 图书馆 的 由来 问题 在 图书 馆 界 时有 争 论 。
大部分学者认 为 中国现代 图书 馆之 源 即为 中国古代 的藏
书楼 , 不过也有人认为 : “ 近代社会 之前 的中 国藏 书楼虽有
中呈规律性 的表 现就是 管理 体制 随着 藏 书规模 的庞 大而 E t 渐趋 于完 善。私人 藏 书方 面 , 从 春 秋 时期 官 学 下落 之 后, 私人凭一家之 力开设 藏 书楼 的风气 代代 相传 , 大 小私
第3 0卷
第 9期
重 庆 与 世 界 ・学 术 版
2 0 1 3年 9月
【 文化与艺术】
图 书馆 功 能述 评
胡 潇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 , 广州 5 1 0 人类历 史的 向前发展在 不断转换 中。通过评述 传统社会 图书馆 由传承 中华文化 , 推动 相关 学术研 究的发展 , 宣介 西方文化等功能 , 向现代 图书馆社会在 文献信 息流整序 , 传 递文献信 息等五大功 能的
转 变, 就 现代 图 书馆 功 能 的拓 展 提 出一 些 看 法 。 关键词 : 图书馆 ; 传统功能 ; 现 代 功 能
中图分类号 : G 2 5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7 1 1 1 ( 2 0 1 3 ) 0 9- 0 0 5 2一 o 4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图书馆已经成为全球图书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进行述评,旨在探索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一、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特点智慧图书馆是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的现代化图书馆管理模式。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智慧图书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数字化资源的丰富性:智慧图书馆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馆藏资源数字化,为读者提供更多元化、丰富而又便捷的资源。
2.智能化的服务功能:智慧图书馆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读者提供智能化的搜索引擎、推荐系统、服务咨询等个性化服务。
3.网络化的交互平台:智慧图书馆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图书馆内外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打破了地域限制,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
二、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概述在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一方面,一些高校图书馆和研究机构积极探索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另一方面,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系统架构、技术支持、用户体验等。
在系统架构方面,国内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如“一体化智慧图书馆系统”,该系统将图书管理、服务与读者需求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便捷使用。
在技术支持方面,国内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
这些技术的引入为智慧图书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得馆内的信息更加全面、精准。
在用户体验方面,国内研究者们关注智慧图书馆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研究表明,智慧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加便利的搜索、借阅与交流服务,有效满足了用户对高效、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三、国外智慧图书馆研究概述相比国内,国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较早开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国际学术界,智慧图书馆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
英国的智慧图书馆研究主要集中在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与管理、用户参与与互动等方面。
世纪之交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综述
中, 图书 馆界 的 学 者们 对 图 书 馆 的发 展 进 行 了 深 入
的探 讨 , 内容 主要 包 括 未来 图 书馆 的形态 、 其 图书 馆
的功 能倾 向、 书 馆 的管 理 、 书 馆 服 务 、 书 馆 自 图 图 图
论复 合图 书馆的发 展 问题 。初 景 利认 为 , 复合 图 书馆 “ 不是 从传统 图书馆 到数 字 图 书馆 临 时性 的过 渡 , 在 可 以预见 的未来 , 它是 图书馆 存 在 的基 本形 态 。[ 他 ”2 ]
[ e o d ] C ia L b ain hp F tr irr d l Lb ay f n t n L b ay K yw r s hn irr s i u ue l a y mo e a b irr u ci irr o
ma a e e t Li r r u o to Co mo h r f r s u c s I t rl r r c r o a i n n g m n b a y a t ma i n m n s a e o e o r e n e - i a y o p r to b
展 中的 热点 , 未来 图 书馆 的 形 态 、 如 图书馆 的 功 能 、 图书馆 管理 改革 、 自动化 发 展 、 源共 享和 馆 际 资 合作、 图书馆 服 务 、 未来馆 员 角 色等 7个 问题 , 进行 分 析 。
[ 关键 词 ] 中国 图 书馆 事业 图 书馆 形 态 图 书馆 功 能 图 书馆 管理 图 书馆 自动 化 资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3期 图 书情 报 知 识 20 0 2年 6月
・
综述 与述评 ・
世 纪之 交 中国图书馆 事业发 展研 究综 述
民族特色文化研究报告
民族特色文化研究报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
在这个报告中,我们将以研究三个民族的文化为例,分别是汉族、藏族和壮族。
首先,我们来研究汉族的文化。
汉族是我国最大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汉族的文化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例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和西安的古城墙,都是汉族文化的瑰宝。
此外,传统的汉族服饰如旗袍和汉服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汉族音乐则以古代的京剧和民间曲艺为代表,这些都反映了汉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特点。
接下来是藏族的文化。
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生活在高山地区。
藏族的文化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其中以藏传佛教最具影响力。
拉萨的布达拉宫是藏族文化的象征,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藏族的传统服饰既实用又美丽,如藏袍和靴子都展示了藏族人民独特的品味。
另外,藏族音乐以独特的唱诗和舞蹈形式著称,反映了他们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最后,我们来研究壮族的文化。
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的文化以壮族歌舞和民间戏曲为代表。
壮族的传统服饰如包头巾和马褂也十分有特色。
另外,壮族人民喜爱音乐和舞蹈,他们擅长演唱壮族歌曲和跳广西民间舞蹈,这些都展示了他们开朗、热情的性格特点。
综上所述,我国的民族特色文化非常丰富多样。
汉族、藏族和壮族的文化都有独特的特点,无论是建筑、服饰、音乐还是舞蹈,都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
这些民族特色文化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遗产,也展示了不同民族的风采和传统。
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这些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浅析图书馆阅读推广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策略
CulturalCorridor文化长廊浅析图书馆阅读推广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策略文/李慧摘要:在本文中,分析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然后具体分析了具体的高校公共图书馆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具体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不断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推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策略1 图书馆阅读推广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1.1 图书馆阅读推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在我国的传统国民阅读中,很少能够重视传统经典,同时在基础教育中,给学生推荐的书目很少是关于传统经典的内容。
在国内,统计一些高校的图书馆图书借阅的数量和次数最多的数据,其几乎没有四大名著或者是经史子集等等古代典籍,因为当前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其节奏也更快,很少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一些本来喜欢阅读的青少年,也在繁忙的学习中转向功利性阅读。
在影视作品中,大量的改变经典,这也使得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让一些名著经典以低俗化内容被学生了解,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经典和了解经典的兴趣。
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很多学生更加喜欢过洋节,更加推崇西方文化,这就使得自身的民族文化逐渐被淡忘。
在高校的图书馆中,要承担其文化传播的历史,坚持传统经典,给予青少年更多民族内涵和文化知识,鼓励学生追本溯源,让他们在典籍阅读中获得精神寄托,不断提高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也是图书馆充分发挥教育和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方式。
1.2 公共与高校图书馆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虽然多数的公共图书馆都十分关注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但是在一些高校中,其图书馆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视,并且开展的相关活动比较少。
比如在山东高校中,其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孔孟儒学优势做好图书阅读的推广。
这样就不能将儒家经典结合起来,学生依然只是沉浸在知识学习和手机游戏中,难以真正领略圣人的足迹,因此也很难了解到传统文化核心。
我国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现状与分析
我国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现状与分析作者:刘蓓蓓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0期摘;要: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图书馆作为传统文化推广的窗口与场所,有义务宣传、弘扬传统文化。
本文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现状,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对策,希望对于图书馆的传统文化推广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1 引言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类的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机构与场所,图书馆又其自身的优势,例如公益、便利、馆藏丰富等。
我国各地都其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尤其根据地方不同,还有其当地的文化书籍等。
因此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推广普及,图书馆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等活动,来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
2 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现状当前各地的图书馆越来越重视阅读的推广,针对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一些地方也在不断的创新。
如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上海地区,推出了上海图典、近代上海石印与小校场年画等传统文化纪录片等,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激发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
河北、河南、陕西、湖北等地的省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如“燕赵风云人物”、“豫剧”、“荆楚民宿”“始皇陵”等相关活动,从当地的历史及人文艺术等入手积极的進行传统文化的推广。
再如一些市级如苏州图书馆,开设了苏州大讲坛,另外还举办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对传统的当地吴文化、苏州园林、苏州古桥等都有涉猎。
常州图书馆的龙城讲坛系列活动对当地的历史名人也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与推广。
邯郸图书馆则推出了“邯郸成语”等系列相关活动。
但是还有很多地区可能因为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活动较少,主要停留在视频讲座等形式上。
3 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现状存在的问题3.1 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的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国家的一些政策仍然停留在形式上,对于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与法律文件。
国内图书馆价值评估研究述评
(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 陕西西安 摘 70 5 10 4)
要: 回顾 了我 国图书馆价值评估研 究的三 大阶段 , 即对 图书馆 价值 的认识 、 量及评 估体 系初 步构 建阶 计
段, 对国外 价值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引进 阶段 , 开展 图书 馆价值评估实 证研究 阶段, 阶段 研究 的特 点 , 一步分析 及 进
21 年 3 02 月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J u l fS a n i n t u eo d c t n o ma h a x si t fE u ai o I t o
M a. 2 1 r 02
第2 8卷第 1 期
Vo . 8 No 1 12 .
国 内图书馆价值评 估研究述评
了国内价值评估研究 中存在 的四个方 面的问题 , 指出今后努力 的方 向是 : 尽快建构起更加 全面、 更加合 理的图书馆 社会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 体系 。
关键词 : 图书馆 ;社会价值 ; 价值评估 中图分 类号 : 5 G2 O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58 2 1 )1 O8 4 10 - 9 X(0 2O 一o 7 一O
中才提出了一个图书馆效益定量分析评估体系, 认为图书馆效益是 图书馆的消耗与所取得 的有效成果和收 益的比较 , 图书馆的收益可分为外借收益、 内阅收益、 检索 咨询收益和读者教育收益等, 出图书馆 的效益 指 为: 收益/ 成本L 。夏军认 为 图书馆 效益指标 要从 社会 效益 和经 济效 益两 方 面来 进 行研 究 , 出 了相应 的读 2 ] 提
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公共图书馆价值评估的可行性, 阐述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公共 图书馆价值评价所包括 的四个阶段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最后呼吁在实践工作中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殷沈琴 、 6 ] 温国强著文
近三十年来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研究述评
别传记的研究亦有不少,有学者对校《史记·匈奴 ④余太山:《〈后汉书·西域传〉与〈魏略·西戎传〉的关系》,
列传》和《汉书·匈奴传》及其注文,正谬误、释名 《西域研究》1996 年第 3 期。
论等具有学术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力的新问题也不 补遗等几部分,正史的藏事史料是其中的重要部
断涌现,又将本命题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分。米海平《〈二十六史〉中的青海史料介评》④一
文着眼于“民族史料”、“政权史料”、“人物传记史
一、二十四史民族史史料的整理与解读
料”、“土司史料”和“河源志史料”五个方面,对正
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自身特点和价值的挖掘。前 面的史料,按时间顺序加以汇编。目前,从《史记》
者将相关撰述内容视为历史研究依据的材料,后 到《北史》部分已出,是北方民族文化生活史研究
者则将它视为史学研究的直接对象。两条路径并 的重要资料。张羽新主编的《唐宋元明清藏事史
行发展、各有成就,而近年来史学史式的考察越来 料汇编》③则关注历史时期的藏族史事,内容包括
(一)民族史史料的搜集整理
二十四史保存了丰富的民族史史料,集中于 “四裔传”,大量散见于纪、传、志、表中。建国后学
史中青海地区的古代民族和历史人物的记载进 行了辑录。
界对民族史史料进行了大规模搜集整理,正史民 族史内容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翦伯赞等编著的 《历代各族传记会编》①和潘光旦编著的《中国民 族史料汇编》(由天津古籍出版社于2005年和 2007年出版完全)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史料汇编 成果,前者将二十四史中的民族史传记和外国传 记、前人对传记的注解校订和补充收录其中,后者
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庄 迪(延边大学图书馆,吉林 延吉 133000)【摘 要】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着丰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凝结了一代代中华民族儿女智慧的结晶。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以及当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路径,以期为图书馆能够有效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考。
【关 键 词】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图分类号】G2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352(2023)06—0085—04人类社会所有活动都离不开文化环境而单独存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深层的自信与综合实力的成熟,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支撑。
中国的快速崛起,离不开经过了五千年历史发展变迁与考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它是国家得以发展的精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华文化经典中汲取了治国理政的智慧。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
图书馆作为数据、文献与知识的聚集地,是构筑国民思想和灵魂支点的重要阵地,具有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使命与责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角色作用,通过活动或其他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向读者宣传推广,有助于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一、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特定的经济基础、政治结构、自然环境、教育环境等条件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文化沉淀,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国家和民族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丰富的理论来源。
其承载整个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价值取向,具有包容性与多样性,儒学传承德行,道家尊崇“天道”而达到社会和谐思想,法家强化法令,墨家强调“兼爱”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构成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
中国文化研究经典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推荐阅读书目1. 蔡尚思:《孔于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 沈甲宜:《科学无玄的周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
3. 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4. 赵鑫珊:《哲学与人类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5. 张岱年:《中华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6. 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7. 复旦大学历史系:《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8. 俞长江等:《白话诸子精华》,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9. 陈济康、吴建华:《白话武经七书》,中国育年出版社,1992年。
10.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 王书良:《中国文化精华全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
13. 赵德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4. 周谷城:《史学与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5.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2年。
16. 白寿彝:《中国通史》(1—20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999年。
17. 阙道隆:《中国文化精要》,中国青年出版杜,1996年。
18. 方志天:《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中华书局,1990年。
19. 沈善洪、王风贤:《中国伦理学史》(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20. 周燮藩:《中国宗教纵览》,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
21.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22. 王琪森:《中国艺术通史》,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
23. 顾健华:《中国传统艺术》,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24. 王耀毕:《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25. 毛祖钦、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1—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探究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探究马芳(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贵州 贵阳 550001)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中国历史上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并结合历史发展对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做出了详细的论述。
自古以来,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拥有独有的语言文字,并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而这些民族文化也融合成为庞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为后人留下不朽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中国历史;民族文化;文化交流一、引言历史上我国各民族曾经历过战争,再吞并与占领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也经历了历史的变迁。
由各民族创造的文字统称为民族古文字,流传至今的民族古文字约为三十种左右,以这类文字保存的文献数量十分庞大,且分布的地域较广,与汉文古籍之间交相辉映,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文化融合东汉末年以后,中原文化虽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但仍以儒家文化为主,与此同时,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迁徙中原,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
这次民族融合有所不同,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民族之间呈现出“双向”的对流,各民族不再抵触与外界的交流,尤其是鲜卑、羌等民族十分崇尚汉民族文化,在与汉民杂居的进程中,吸收汉文化,并逐渐减小了民族好自己的差异,如历史上闻名的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改姓”,如“拓跋”改姓“元”“丘穆陵”改姓“穆”等。
这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也受到了汉文化的熏陶,在礼仪及文化方面接受了儒学的引导,如服饰上,对汉族的曲裾做出改良,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改胡姓为汉姓,改胡服为汉服”。
少数民族由最初的游牧生活变为汉民族的农耕生活,推动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许多少数民族为减少沟通障碍,也实行汉语交流,如此一来,更为民族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三、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文化融合五代十国之后,我国中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分裂时期,即使在中原确立了大宋政权,但少数民族的政权也日益稳固。
在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化融合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在少数民族统治区域内的文化融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分布特点,即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融合,许多边疆生活的军民都通晓多种民族语言,为民族文化融合创造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宋朝时期我国汉文化的发展达到巅峰。
杨昭悊著《图书馆学》述评
原则或 现
为沈 括研 究 开 拓 新 的课 题 倘能如 此
。
从而 把研 究 推
。 ,
应用 的图 书馆 学 专为 指 导 图 书
。
则 笔 者幸 甚
馆 实 施的 方 法 特
根据 这种 区 分
,
杨 氏将 图
本 文 初 稿 承 蒙胡 道 静 先 生 阅 正
书 馆 学 的学 科范 围 和 分科 情 况 列 了 一 张 图
3
“
,
不能 示 提倡
3
.
”
页 ) 而
外 国 图书 馆 学 著作 多半是 发 表 自
,
图 书馆 学 的定 义 则 是 和 技术 知 识 的 总 和来自”。:
关 于 图 书馆 的 理 论
。
己 的意见 或叙述 本国的 情 况
倘 若 把它 译
。
( 见本 书第 1 页 )
,
出来
,
只 能 供参考
,
不 能资 比较
关 于 图书 馆 学 的范 围
。
北 京高 等师范 学校开 设暑 期 图 书馆 学讲 习 杨 昭 哲为 暑期 班 曾翻 译 一 本
”
。 。
书 后 附有 中 国 图书馆 法则 及
“
图 书馆
学 用 语英 汉 对 照 表 ”
学 指南
1 9 2 1 年又 花费 了 整 整 一年 的功
夫 编成 此书
在本 书
,
“
序言 中
”
,
杨昭擂 先
,
、
( 一 ) 第 一 篇 重 点讲 图 书 馆 和 图 书 馆 学 的定
,
使无 论 任何 人 一 看就 知 道 图 书 馆 的 原 理
基于5W模式的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21 扬弃继承,激活经典,做好馆藏资源的保护和 开发利用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遗存的文化典籍浩如烟 海,从中国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公共图书馆,收藏了五 千年来遗存的大部分典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除了做好典籍的收藏、保护工作外,图书馆应 加强优秀典籍的编目、索引、辑佚、汇编、影印、校点、 笺注、今译等整理工作,对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 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编制专题书目、善本书目、古 籍书目,通过分析和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 是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地方特色资源、少数民族文化 资源,是还原、传承、振兴中华文化的载体。 22 连通古今,融入当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 众
传统文化传承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传播活动,符 合传播学的一般原理。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 韦尔的著作 《社 会 传 播 的 结 构 与 功 能 》提 出 著 名 的
5W 传播模式,即传播过程由 5个环节和要素构成: 谁(Who)、说了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channel)、向 谁 说 (toWhom)、有 什 么 效 果 (withWhateffects)。根据这一模式,图书馆传承发 展优秀传统文化应围绕传承主体(Who)、传承内容 (What)、传承渠道(inWhichchannel)、传承对象(to Whom)、传承效果(withWhateffects)五个要素进行 探讨。
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公共图书馆,是指 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 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 化设施。”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而早在 2017年 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 统 文 化 传 承 发 展 工 程 的 意 见》中也提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 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完 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定 制度”以及“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等要求[2],对进 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图书馆弘扬传承优秀 传统文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思想、价值观、道德观念以及艺术形式等。
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明,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这一主题。
首先,必须提到的是《论语》。
这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道德准则和社会伦理,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学者将《论语》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如仁、义、礼、智等。
其次,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性。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作品。
这些诗歌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根”。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史书,记录了自传说时代到汉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境况,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
此外,中国的书法艺术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一篇书法作品,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卓越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代表之一、此外,《千字文》是一篇古代初学者学习字母、词汇和语法的基本读本,它是中国古代书法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之一最后,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音乐和舞蹈。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乐器演奏方式而闻名,如古琴、二胡和笛子等。
同时,中国传统舞蹈也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节奏和动作,如京剧、花鼓戏和唐装舞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艺术造诣,也传达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民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者们通过对《论语》、《诗经》、《史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千字文》以及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等文献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民族文化的书籍
有关民族文化的书籍1.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大典》。
哇哦,就像我们每天穿不同的衣服来展示自己,各个民族的服饰那可真是五花八门,绚丽多彩啊!每个民族的服饰都蕴含着他们独特的审美和文化,比如蒙古族的长袍,苗族的银饰,这多有意思呀!想想看,通过这本书能深入了解这些,多棒啊!2. 《民族美食的奇妙之旅》。
哎呀呀,民族美食那可是让人垂涎欲滴呀!这不就跟我们出去旅游到处品尝美味一样嘛。
傣族的手抓饭,回族的清真美食,读着这本书仿佛就能闻到那香气扑鼻的味道,你难道不想赶紧翻开看看吗?3. 《多彩的民族节日》。
嘿,民族节日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就好像我们盼望着过春节一样,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盛大节日。
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那场面多壮观啊,通过这本书去感受那些欢乐的氛围,肯定超有趣的啦!4. 《民族建筑之美》。
哇塞,你看看那些民族建筑,简直就是艺术品啊!这就像我们惊叹于那些伟大的建筑一样。
侗族的鼓楼,土家族的吊脚楼,多有特色呀,读这本书了解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不香吗?5. 《民族音乐的旋律》。
哇哦,民族音乐可有着别样的魅力呢!就如同我们喜欢的流行歌曲有它的感染力一样。
蒙古族的马头琴音乐,壮族的山歌,在这本书中探寻这些美妙的旋律,肯定会让你陶醉其中呀!6. 《古老的民族传说》。
哟呵,那些民族传说多神秘呀!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听的神话故事一样。
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说,纳西族的创世纪,从这本书里去感受那古老的韵味,难道不吸引人吗?7. 《少数民族的手工艺》。
哎呀呀,少数民族的手工艺真是精湛绝伦啊!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手工艺品完全不一样呢。
维吾尔族的地毯,羌族的刺绣,通过阅读这本书更深入了解这些手工艺,多有意思呀!我觉得这些有关民族文化的书籍都好有意思呀,能让我们全面深入地去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大家都快去看看吧!。
民族院校图书馆对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促进作用研究
民族院校图书馆对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促进作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04-11T10:27:45.14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月上作者:吉木斯[导读] 少数民族学生是该地区未来发展的主人,更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骨干。
所以,要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民族高校为学生开展相应的知识教育工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发挥民族图书馆的作用,使其成为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本文将对民族院校图书馆的职能与优势进行论述,从而对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促进作用加以论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共同体的认知能力,仅供参考。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吉木斯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摘要:少数民族学生是该地区未来发展的主人,更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骨干。
所以,要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民族高校为学生开展相应的知识教育工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发挥民族图书馆的作用,使其成为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本文将对民族院校图书馆的职能与优势进行论述,从而对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促进作用加以论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共同体的认知能力,仅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院校图书馆;中华民族共同体;少数民族筑牢少数民族对于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可以强化民族院校立德树人的新方向,更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通过民族院校图书馆作为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阵地,不断向少数民族学生传播优秀文化内容,建立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底蕴,从而帮助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更为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奠定了基础。
一、民族院校图书馆在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职能和优势(一)民族院校图书馆在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职能新时代的学生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所以,要做好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三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 ,1 9 9 2年 1 篇 ,1 9 9 8年 1 篇 ,1 9 9 9年 1 篇 ,2 0 0 0年 1 篇 ,2 0 0 3年 3篇 ,2 0 0 4年 1篇 ,2 0 0 5年 2篇 ,合 计 l 2 篇 。从表 1可以看 出 ,2 0 0 7年以后 ,研 究论 文数 量大 幅
质文化研究论 文非 常少 ,具 体分 布情 况如 下 :1 9 8 3 年1
本文的研 究对象 。本文拟对这 2 7 0篇文献进 行计量研 究 ,
以期能 为后续 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1 论 文 发 表 时 间 分 析
论 文发表时 间的分 布 ,在 一定程 度 上可 以反映 出学
科研究状况及趋势 ,历年 来民族 文化 研 究的 2 7 0篇 论文
的发表时间见表 1 。
P e n g Ni a n d o n g He c h i Un i v e r s i t y Li b r a r y,Gu a n g x i Yi z h o u 5 4 6 3 0 0
Ab s t r a c t :T a k i n g CNK I a n d C h i n a A c a d e mi c J o u r n a l Ne t wo r k P u b l i s h i n g Da t a b a s e a s d a t a s o u r c e s ,t h e a u t h o r p r e s e n t s a
基金项 目:本文 系广西 高等学校 人文社会 科 学研 究 立项 项 目 “ 民族 地 区院校 图书馆在 民族文化保 护与传 承 中的作 用研
究” ( 项 目编号 :S K1 3 [ X3 2 8 ) 的 阶段 性 成 果之 一 。
t i m e , s o u r c e j o u r n al , a u t h o r f o t h e p a p e r , s u b j e c t o f t h e p a p e r a n d S O o n . r r } I e a u t h o r a l s o s u g g e s t s t h a t t h e l i b r a r y s h o u l d s t r e n g t h e n
源 出版期刊、论 文作 者、论 文主题等方 面进行计量分析 ,认为下阶段 需加强政策法规研 究、传承机 制研 究、保护体 系研
究、共建共享研 究、民族 文化价值等 方面研 究。
【 关键词】 C N K I 民族文化 研究述评 【 中图分类号】 G 1 2 2
A Re v i e w o n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Cu l t u r e Re s e a r c h i n t h e Li b r a r y
库 ,以篇 名为 “ 民族文 化” 、“ 非物 质文 化” 、“ 民 俗文
化 ”并含 “ 图 书 馆” 分 别 进 行 精 确 检 索 ,检 索 时 间 为
2 0 1 4年 l 0月 l 5日,检索到的数据分别为 4 l 篇 、2 2 9篇 、
表 1 论文年度分布情况
某一 领域学 术论 文发表 的数量 在某 种程 度上反 映 了 该领域学 术研 究的发 展。2 0 0 5年以 前 ,民族文 化 、非物
民族文化 是一个 民族所 有的 习俗 、风俗 及 有关 的文
4篇 ,其中非学术论文 4篇 ,学术论 文 2 7 0篇 ,后者即是
化形式 ,包括民俗文化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 等。保护传承 、
开发利用民族 文化 ,建 设社 会主 义文化 强 国 ,是我 国 当 前的主要任 务之一 ,民族 文化也 成 为了 当今 图书馆 界的 热点研究 问题 。本文利用 C N K I 中国学术期刊 网络出版总
Co nt e mp o r a r y L i b r a r y N 。 . 2 , 2 0 1 5( J u n . 1 2 2 )
图书馆界 中国民族文化 研 究述评
彭年 冬
河 池 学院 图书馆 ,广西 宜州 5 4 6 3 0 0
【 摘 要l 以 C N K I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对图书馆界关于民族文化研究的2 7 0 篇论文的发文时间、来
t h e r e s e a r c h e s o f p o l i c i e s 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s ,i n h e r i t a n c e me c h a n i s m ,p r o t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C O -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s h a i r n g ,n a t i o n l a c u l t u r a l v lu a e i n t h e n e x t s t a g e . Ke y Wo r d s :CNK I ;N a t i o n l a C u l t u r e;Re s e a r c h Re v i e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