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中的月亮
古人作品中写月的名句
古人作品中写月的名句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柳永:宣清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背银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
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
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柳永:长相思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陆龟蒙中秋待月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有关月亮的唐诗宋词
有关月亮的唐诗宋词唐诗宋词中的月亮除了其本身固有的美丽,还承载着诗人的自我情感的宣泄、家国的怅然和宇宙思考等多重意蕴。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有关月亮的唐诗宋词,希望能获得大家喜爱。
有关月亮的唐诗宋词1:《宿建德江》年代: 唐作者: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解】: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有关月亮的唐诗宋词2:《阳关曲中秋月》年代: 宋作者: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有关月亮的唐诗宋词3:《月夜》年代: 唐作者: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简析】:本诗于天宝十五年(756)八月写于长安。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有关月亮的唐诗宋词4:《月夜》年代: 唐作者: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韵译】: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有关月亮的唐诗宋词5:《绿头鸭咏月》年代: 宋作者: 晁元礼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
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
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
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
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
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
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
五首诗,了解月相变化
月亮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物像,它天天与我们相伴,给我的们夜空带来光亮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诗情画意。
翻开唐诗宋词,其中关于明月的描写数不胜数,月亮予以人们相似的情感寄托,而诗人们却赋予了月亮不同的形象。
其实月亮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今天的诗词,将带大家去感受不一样的月亮。
1.蛾眉月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在傍晚过后,天空中出现一轮弯如弓箭的月亮,其实白居易看到的这个弯月,是即将落下的月亮。
在每月的农历初三左右几天,月亮在清晨升起,但晚于太阳,因此在白天几乎看不到蛾眉月,而待傍晚太阳落下后,月亮才稍微露出清晰的轮廓,但不久后便将落下。
我们称这个时候的月亮为“蛾眉月”,因为形如女性画得蛾眉而得名。
2.上弦月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即使到了半夜依然有钟声响起。
落第的张继,在这样的夜晚愁思满满,直到月亮落下后依然无法入睡。
张继看到月亮,称为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初七左右。
上弦月在每天正午升起,但半夜落下,形状如同一个半圆。
3.满月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夕佳节的月亮,在傍晚时分升起,初上柳梢。
欧阳修所看到的月亮,就是我们熟知的满月,整个月亮在每月十五或者十六达到最圆,傍晚升起,清晨落下,整个夜间都能看到月亮的身影。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描写的是中秋佳节的月亮,人们常在这一天和亲友团聚,或者望月怀远。
中秋的月亮像个玉盘,散发出明亮如水的光芒。
月亮在每月的十五、十六日,运行至地球外侧,即月球和太阳同时在地球外侧,这时候它们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而月球的亮面在地球上都能看到,因此此时的月亮就是一轮没有亏缺的“玉盘”了。
关于月亮的唐诗宋词
关于月亮的唐诗宋词1.【问题】关于月亮的唐诗宋词【答案】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月》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8、《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关于唐宋词中的“月”
关于唐宋词中“月”的意象分析作者:熊昕绘“月”在中国文学中出现频率呈倍增长,至晚唐北宋达于巅峰。
“月”自从进入人的审美视野,便不断派生、衍播出含蕴不尽的象征喻指。
我们知道,月虽然只是自然界中一个纯客观的物象,但它却逐渐成为华夏之邦人化自然的组成部分,成为诗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
正是由于作者在创作时的处境情怀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作品中“月”这一意象的不同思想内蕴,它们在规定的语境中,展示出了难尽言表的情感流程及其集中鲜明的价值取向。
他们借月来抒怀言志,因而望月思乡,望月怀人,望月感怀几乎成了诗词中的永恒主题。
下面从几个不同侧面归纳分析一下唐宋词中“月”这一意象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本无情,人却有意。
月亮的阴晴圆缺,其实只是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但它却映射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在以月破状分离这一意象的词作中,又可细分为两小类:(1)送别之作中的“月”。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时的那种落没与惆怅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面对即将离去的亲朋好友,只能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此刻的月亮也带有几分凄切伤感的色调。
诸如“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牛希济《生查子》);“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斜照后,新月上西城”。
(张先《江南柳》);“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周邦彦《风流子》)。
以上送别词中的诗句,具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月”的意象都并非“圆月”、“满月”,而是“残月”、“新月”。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从自然科学角度分析,古人远行,多启程于黎明之前甚至夜半时分,此时月将西斜,月亮表现出来的特征便是残缺的、低垂的、朦胧的,因此,运用“残月”、“陇月”等意象是符合实际的,是真实的客观描写。
二是从词语意义的角度分析。
“残”与“缺”同意,“残月”即“缺月”,“残月”与“新月”都是不团圆的象征,所以,天边显现的一弯缺月,正是意取了分离,是离别之人心理情感生动而贴切的写照。
多情的月亮——高中教材唐诗宋词“月亮”意象解读
仙 乐
“ 东船 西舫 悄无 言 ,惟见 江心秋 月 白。 ”
这 是 < 琶 行 》 中 以 环 境 描 写 烘 托 琵 琶女 高 超 琵 演 奏 技 艺 的 名 句 。 急 管 繁 弦 夏 然 而 止 , 听 众 心
折无 声 ,江月分 外 澄澈 。
(“ 寄 愁心 与明 月 ” ) 我 ,时 而 邀 月 同 饮 ( “ 月 光 常照金 樽里 ” ) ,时 而 赊 借 月 色 ( “ 就 东 山 暂 赊 月 色 ”) …最 常见 的 ,是李 白的 泛月 、乘 …
能 走 出 肤 浅 的 立 意 困 境 , 写 出 余 味 无 穷 的 好 文章 来 。
许 多词语 : “ 急 跳 墙 ” “ 水 一 战 ” “ 狗 背 置 之 死 地 而 后 生 ”等 。 据 此 ,这 位 同 学 写 了篇 短 文 ,在 结 尾 处 他 对 “ 之 死 地 而 后 生 ” 等 置
多 么幽 深 明净 的 超脱 境 界! 是 多 么令 人神 往 又
的隐 居所在 ! 王 维 笃 信 佛 教 , 中 年 以 后 即 过 着 半 官 半 隐
的生 活。这 一 “ 中有 画”之境 带有 淡淡 的禅 诗
意 ,印 照出诗人 恬静 闲适 的心境 。 “ 林 人不 深
知 ,明月来 相 照 ”(< 里馆 》 ) “ 竹 , 松风吹 解 带 ,山月 照禅林 ”(< 酬张少 府》 ) ,结合 王维 的这 些诗 句看 , “ 明月 ”、 “ 清泉 ”暗含 空洁
・
29 ・
维普资讯
的物化形 式 。
例 外 会 从 拍 击 “ 城 ” 的 潮 声 中 触 摸 到 历 史 的 空
鉴 湖 皎 月 :李 太 白引 皎 月 作 为 人 生
初中作文——唐诗宋词中的月亮
唐诗宋词中的月亮月是什么?月是美酒,是故乡;是愁思,是孤寂;是夜的精灵,是历史的见证,是爱的使者。
古往今来,月承载了文人墨客太多的希望与寄托,太多的失落和悲愁。
历史如月,人生亦如月。
明月是乡愁的驿站,月光中盛满了浓浓的乡情,大诗人李白的“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浩叹,曾经触动过无数游子的神经。
高高的、有些遥远的灰色的天空,在空旷的野地里,树低低地像诉说着夜的语言。
当一切都变得朦胧时,只有明月清清亮亮地洒下光辉,静静地铺成了一江月色,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羁旅之思于是一点点揉碎,散在水里,溶开了。
也只有这一轮月,才这么亲切,才这么触手可及!月,就这么不经意间染上浓浓的愁绪,把夜笼得有些凄清。
不仅仅是作客他乡的无奈,也有对人生的前路的彷徨。
它们淤积在心中,顶多也是叠如山峰的无奈,一轮月的渲染,一切便不同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科举考试中,张继落榜了,倒睡在归家途中的客船上,面对漆黑的夜和刚刚沉下去的又像在逃避的月,他辗转难眠,尽管四周非常安静,唯有江枫、渔火而已。
兴许,月也不忍见到这么颓废的张继,暗自伤叹。
夜深了,月更沉默了,只听得寒山寺里钟声一波一波传入耳鼓,像敲打着诗人脆弱的心。
没有了辉煌的未来,没有了自豪的壮气,躺下的志气也被黑夜吞噬了。
这深刻的失落,这铭心的万分感慨,都由这孤月翻出了新意。
但明月不仅是情的象征,还是美的化身,明月代表着优美。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词人以月喻江南女子的美,收到人与月交辉的效果。
明月还象征着伟大崇高的人格。
李白在“明月不归沈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中,即以明月代指友人,称赞友人品行的高洁。
而明月作为一种永恒的事物,在怀古诗词里,更与人生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发散着思古之幽情。
这方面的代表作当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达出对生命、青春和美好年华的珍惜,境界开阔。
月是中心,最后以月落作结,抒发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解读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解读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月亮是中国古代诗人最爱用的意象之一,从《诗经》到唐诗宋词,都有大量的诗歌描写月亮。
月亮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在文学诗词中被赋予了多重的寓意。
探究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不仅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也能够领略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与赞美。
首先,古诗词中的月亮常被用来表达亲情、友情和爱情。
比如,在《唐诗三百首》中有许多诗篇描述月亮和亲友间的思念,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云生处有人家,遥望山陵咫尺遥。
时见仙人归路晚,崎岖峡口无行车。
借问路傍名利否?笑看风尘如珠玑。
何言旧业难重到,夏月离乡心未死。
”描绘了诗人因为离家漂泊在外时对家人的思念。
月亮也是代表人民的,如李延年的《秋夜长》:“黄梧几叶雨纷纷,橙树满城春色新。
惠泉宾雁将飞去,江南青冢正埋人。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老百姓的关注和思念。
同时,在古代文人的眼里,月亮也是友情和爱情的象征。
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平生只会几段诗,十年一梦一尘滓。
十年一梦不离曲,紫陌红尘空自啼。
”描写了友情和岁月的感慨和思想。
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更是充分表现了古代文人对爱情的崇高赞美,诗中有“红掌拨清波,青莲步轻摇”,描绘了美好的夜景,更突显了影影绰绰、曲意盎然的爱情。
其次,古代文人通过月亮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的思考和感悟。
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诗人们通过描绘月亮的不同状态、形状和颜色,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情绪。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描写了月亮光辉的消散:“水调歌头·大江东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通过描绘月亮的光芒在石头、竹子和莲花上留下的痕迹,来表达一种温和的视角,在琐事中充满了积极的发现感和对生活的欣赏。
而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则更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衰落。
《有关月亮的古诗词》课件
唐诗宋词中的月亮
庐山谣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浪花淘尽 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长恨歌
楼中窈窕淑女,十岁琴书君王。一朝选在君王 侧,插翅难逃玉笼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将进酒
杯中酒,喜相逢,美人醉,舞翩翩。我有嘉宾, 鼓瑟吹箫,长安市上酒家少,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仙人掌上观,三杯如剑,人生如棋,白发 千丈,究竟谁……是老大。
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以月亮寓 意为隐喻,深受海尔曼•黑塞粉丝 的喜爱。
西蒙妮•德•波伏娃《情人》
该小说中月亮所陪伴的性爱情节 极具张力,并为小说增添了非常 热烈的气氛。
东方与西方对月亮的不同诠释
1
东方传统文化中的月亮
月亮在东方文化中是富有灵性的“精灵”,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月亮
2
代表庇佑和神秘力量,被人们尊为吉祥 和福祉的符号。
月亮的珍稀现象:月蚀、月食、月亮彩 虹等
1
月食
月食是指月亮被地球遮挡而看起来变成阴影的自然现象。
2
月蚀
月蚀指的是地球完全遮挡住了太阳,月球处于地球的本影区时产生的自然现象。
3
月亮的彩虹
学术名词称为月晕或月辉,因月光照射到云层后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反而在云内的水珠 和冰晶,形成了美丽的圆形光环。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
元曲词牌中的月亮
1
《鹧鸪天·流水连绵草色连》
2
月亮总是被元曲词牌用浪漫的笔墨所渲
染,清雅之中又富含一丝神秘的情感。
3
《摸鱼儿·临江仙·春夜喜雨》
引经据典:“明月照片先照人”,反映了元 曲中女子悠闲,世事无知,没有任何愁 苦的境地
唐诗宋词中的月亮
一、心愿与期待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望月》),月亮给人造成视觉印象是整体性(无残缺)永恒化(无始终)是团聚美满丰盈和谐。
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圆总是同天理、物象、人事联系起来,积淀着历史的心理内容,体现出一种符号了的东方诗性智慧,人们或以“花前月下”、“揽月自赏”、“抚月痴想”,或以月的盈亏比喻人生际遇、托物寄情。
漂泊的游子,独守空房的思妇,在月下无法成眠,忧愁倍增。
这是审美世界的一大创意。
传说月中有广寒宫,嫦娥孤独地居住在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
月中有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
这些都与人间相似的寂寞、期待。
于是月亮变得可亲、温馨,变得富有人情味,也从而更适合作为人的审美观照的对象。
见到明月,范仲淹是“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
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
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
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
正如L·克兰默在《灯宴》序言中说的:“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她把这隔于山的情侣思念联系起来”。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许浑《忆江南同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这些都有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消解了内心沉重的痛苦。
忧思、焦虑得以安静。
月下怀人念远,一直是古典诗歌中常常采用新的基本抒情模式之一。
唐宋咏月诗赏析
第三个方面就是写月亮的无私,就是公正无私,就像是天不私覆,地不私载一样。月亮从来是公正无私的,月亮从来是不势利的,它总是公正地把自己的光辉洒向人世间所有的地方。帝王将相的宫殿面前也好,豪门贵族的豪宅面前也好,贫苦农民的柴扉面前也好,渔父的破船面前也好,同样地洒满一片月光。月亮同样地把光芒洒到这些地方。所以有感于此,唐代诗人曹松曾经写过一首很好的诗歌,无问世界秋三五,三五就是三五一十五,就是农历的十五,没有云彩,世间一片的空蒙(同音),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我们一起看到一轮明月,蟾盘就是明月,相传月亮上面有蟾蜍,直到天头天尽处,一直到天涯海角的天尽头,但是月亮不曾私照一人家。月光是无私的,它不曾私照一人家。歌颂月光,把清光洒向天涯海角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曾私照一人家。还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就是月无贫富家家有,燕不炎凉岁岁来。月亮不管你是贫苦人家也好,富贵人家也好,它总是把月光洒向你们家去,家家都有明月,家家有一轮明月,月无贫富家家有,燕不炎凉岁岁来。燕子不世态炎凉,每年都来到这位人家,燕不炎凉岁岁来。所以这方面有很多人是歌颂,就像是宋代诗人苏东坡,在他的著名的前赤壁赋》中曾经写过这样一个名句,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在天地之间,每一个事物都有主人,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我的东西,哪怕一丝一毫我也不要。但是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耳朵听到清风了,听到风的声音,眼睛看到月光了,看到一片皎洁的白色。所以耳得之而为声音,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它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所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任何人都可以享用。然后天下人们(多)追名逐利,在滚滚的红尘中忙忙碌碌,有几个人有时间、有心情、有雅韵去欣赏明月之美呢?所以苏东坡在另外一篇散文中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月无常主,苏东坡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江山风月没有固定的主人,说闲者便是主人。有空闲,你就是明月的主人,清风明月的主人。所以只有心地淡泊、超脱俗念、志趣闲雅的人,才能够真正地欣赏和体悟明月之美,从而真正成为明月之朋友,成为明月之主人。我想我们古代一般从三个方面,一个月亮的美好,一个月亮的多情,一个月亮的无私,这三个方面来歌颂月亮。
又是明月时——赏析唐诗宋词中的月亮意象
又是明月时——赏析唐诗宋词中的月亮意象唐诗宋词中的月亮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无论是唐代的浪漫诗人李白,还是宋代的豪放词人苏轼,他们都以独特的方式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唐诗宋词中的月亮意象,探索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一、明月的美丽明月的美丽是唐诗宋词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在这些作品中,诗人们以各种绚丽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明月的光辉和晶莹。
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词以明月为背景,通过对明月光辉和夜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另外,许多唐诗宋词中还通过对月亮的比喻来描绘女性的美丽。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通过明月的光辉来比喻女性的美貌,表达了对思乡之情的思念之情。
二、月亮的神秘除了美丽,月亮在唐诗宋词中还被赋予了神秘的意象。
在一些作品中,诗人们将月亮与仙境、神话联系在一起,给人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以月亮为引子,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此外,一些唐诗宋词中还将月亮与爱情联系在一起,赋予了月亮更深层次的含义。
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以明月为背景,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无奈。
三、月亮的象征意义在唐诗宋词中,月亮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诗人们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词以明月为背景,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唐诗宋词中关于月亮的诗句
唐诗宋词中关于月亮的诗句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3.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4.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5.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6.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7.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8.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9.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0.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3.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
中秋》
15.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活在唐诗宋词里的月亮实用1篇
活在唐诗宋词里的月亮实用1篇活在唐诗宋词里的月亮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
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每逢佳节,仰望明月,总会有绵绵不绝的隽永诗词萦绕耳畔。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里,咏月佳句俯拾皆是。
诗人们将明月融化在心中,清辉与柔情交相辉映。
时光流逝,人去墨存,从这些传诵千古的诗句中,不仅可以重温月亮千年不变的阴晴圆缺,也能触摸到那一颗颗激昂跳跃的灵魂。
一轮明月,天际高悬,跨越时空,亘古如斯,相比之下,人生如流水,显得多么短暂而渺小。
诗中的月亮是亘古不移的长久象征,是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的《把酒问月》寥寥数语就把时间的无情、生命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生出同样的叹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明月年年当空高悬,江水夜夜奔流不息,人生代代没有穷尽,从大自然美景中体味到的是自然界新陈代谢的.无情规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因无论身处何地,人们所见月亮却始终相同,于是月亮成为寄托相思的凭借。
尽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仍将豁达之情寄托于月盈月亏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因月亮易起相思,使它更多地成为爱怨情愁的象征。
柳永在《望汉月》中哀怨道:“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天上的月亮圆了又亏,就像与新婚丈夫刚刚欢聚就又离别。
与圆相关的唐诗宋词
与圆相关的唐诗宋词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宋·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译文: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使至塞上》
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4、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唐· 李白《古朗月行》
译文: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5、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译文: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唐诗宋词赞月亮中秋节的文学底蕴
唐诗宋词赞月亮中秋节的文学底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为“月夕”或“团圆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一家人团圆共度,同时也展开了对月亮的赞美。
自古以来,许多唐诗宋词都表达了对于月亮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
这些诗歌作品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且通过精湛的语言艺术将月亮与中秋节以及人情景致紧密联系在一起。
下面将通过一些经典的唐诗宋词来探讨月亮在中秋节中所承载的文学底蕴。
唐代诗人李白曾有一首名为《静夜思》的诗,其中就表达了对月亮的亲切和思念之情。
诗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简短且寥寥数语,但却将观察到的明月和思乡之情相结合。
透过明月的光芒,李白思念远方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这种对月亮和中秋节的联系,使得诗歌更具有浪漫、亲切的氛围。
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将月亮与中秋节的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
词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以问天的方式来寻求月亮的信息,增强了中秋节的神秘气氛。
同时,从词中可见,苏轼通过提问凸显了中秋节这一重要时刻,表达了对于团圆之夜的思念之情。
另一位著名的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也表达了对于月亮和中秋节的赞美之意。
他写道:“中秋饮酒家家户户,共赏银河皓月。
”这里的“共赏银河皓月”意味着人们在中秋节夜晚一同赏月的场景。
辛弃疾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象,抓住了中秋节的特点,传达了人们团聚的喜悦和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唐诗宋词中对于月亮和中秋节的赞美充满了各种意象和情感,从而展现了丰富的文学底蕴。
首先,月亮在中秋节中被赞美为美丽的景象和神奇的存在,通过优美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让读者进一步体味到节日期间的欢乐与祝福。
其次,中秋节作为家庭团圆的重要时刻,月亮成为了人们思念亲人、思乡之情的象征。
这种对家人的念念不忘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通过月亮的映衬,更加鲜活地展现出来。
古文对月亮的偏爱
古文对月亮的偏爱
古文对月亮的偏爱体现在很多方面。
月亮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团圆、相思、离别等。
同时,月亮也是诗人表达情感、寄托心志的重要载体。
月亮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作象征团圆和思念的意象。
在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月亮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因为它与团圆和家庭情感紧密相连。
诗人常常用月亮来表达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等诗句。
月亮也被用来寄托诗人的心志和情感。
在古代文学中,月亮常常被描绘成美丽、纯净、高雅的象征,诗人通过赞美月亮来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向往。
同时,月亮也被用来表达诗人的孤独、忧愁、无奈等情感,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句。
月亮在古代文学中还被赋予了丰富的神话和传说。
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都与月亮有关,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古文对月亮的偏爱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象征意义、情感寄托、神话传说等。
月亮在古代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是诗
人表达情感、寄托心志的重要载体之一。
关于月亮诗歌及赏析
关于月亮诗歌及赏析月亮,是诗人笔下的常见主题,也是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倾诉情感的对象。
月亮在诗歌中往往被赋予了浪漫、神秘、柔美的意象,成为了诗人们情感表达的载体。
在古代,月亮被赋予了很多神话传说,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因此在诗歌中,月亮往往被描绘成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存在。
月亮在诗歌中的形象多种多样,有时被描绘成清冷高洁的女神,有时被描绘成孤独的旅者,有时被描绘成温柔的母亲,有时被描绘成迷人的恋人。
无论是哪一种形象,月亮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无数诗人都留下了关于月亮的千古佳作。
月亮在古代诗词中往往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象,成为了诗人们情感表达的载体。
比如在《静夜思》中,李白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中,月亮被描绘成了孤独的旅者,引发了读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水调歌头》中,苏轼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首词中,月亮被描绘成了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知己,成为了词人倾诉情感的对象。
这些诗词中的月亮形象各异,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在西方诗歌中,月亮同样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从莎士比亚到雪莱,从拜伦到济慈,无数西方诗人都留下了关于月亮的优美诗篇。
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月亮被描绘成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存在,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在雪莱的《月光》中,月亮被描绘成了一个寂寞的旅者,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寄托。
在拜伦的《月亮下的奴隶》中,月亮被描绘成了一个温柔而悲伤的母亲,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宣泄。
这些诗篇中的月亮形象多样,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西方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月亮,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是诗歌中的常见主题。
月亮在诗歌中往往被赋予了浪漫、神秘、柔美的意象,成为了诗人们情感表达的载体。
在古代,月亮被赋予了很多神话传说,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因此在诗歌中,月亮往往被描绘成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存在。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唐诗宋词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唐诗宋词
2018-09-22唐·王维: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晋·陶渊明: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清·梁章钜: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中的月亮
《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苏轼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张九龄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生查子》【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采桑子》【宋】吕本中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唐诗宋词中的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平都山》·陆游
峡山逼侧泯江旋,洞口福地古所铭。
《平都观》·范成大
盂兰清晓过平都,天下名山所不如。
《平都山留题》·吕洞宾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杜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孟浩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王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