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银行业估值分析报告
2018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银行业分析报
告
2018年9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4)
二、国内银行业市场格局 (5)
三、国内银行业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7)
1、银行监管持续升级 (7)
2、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9)
3、银行盈利结构调整,中间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10)
4、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空间广阔 (11)
5、银行间市场快速增长发展空间广阔 (11)
6、利率趋向于市场化风险定价 (12)
7、银行业内外开放程度提高,行业竞争加剧 (13)
8、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影响深远 (14)
9、农村金融改革深化 (15)
四、国内银行业监管体系 (16)
1、主要监管机构及其职能 (17)
(1)中国人民银行 (17)
(2)中国银保监会 (19)
(3)财政部 (20)
(4)其他监管机构 (20)
2、国内银行业监管内容 (20)
3、银行业的监管趋势 (21)
(1)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 (21)
(2)混业经营交叉监管和监管国际化 (23)
(3)治理同业扩张,强化金融去杠杆 (24)
4、国内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25)
(1)基本法律、法规 (25)
(2)行业规章 (25)。
2017-2018年中国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1业绩综述:净利润增速环比回升,盈利能力下滑速度减缓 (4)1.1不良拨备压力减小,净息差下滑收窄,行业净利润增速环比回升 (4)1.1.1大行拉动整体净利润增速回升,城商行净利润增速有所回落 (4)1.1.2归因分析:不良拨备压力减小、净息差下滑负面影响收窄带来净利润增速回升 (6)1.2净利润增速回升但仍不足以提高ROE (10)1.2.1ROE、ROA继续回落 (10)1.2.2杜邦分析:净息差下滑是盈利能力下滑主因 (13)2资产负债结构:受监管影响,贷款占比回升,同业负债占比压缩 (13)2.1资产:贷款占比回升,新增贷款多投向基建行业 (13)2.2负债:受监管影响同业负债占比压缩,中小行结构调整承压 (15)3资产质量:资产质量向好,部分行业不良贷款压力犹存 (17)3.1不良生成率降低,资产质量好转 (18)3.2部分行业的不良贷款压力犹存,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良贷款率持续回落19 4投资建议 (20)5风险提示 (21)图1: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的驱动因子贡献对比 (7)图2:上市银行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的驱动因子贡献对比 (7)图3:上市银行合计生息资产余额同比:细分项目(时点数据) (8)图4:上市银行合计手续费收入同比及细分项目 (9)图5:17年3月-6月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及同比增速变化(万亿元) (9)图6:2017H1上市银行合计本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本期实际新增不良贷款回升10 图7:16家上市银行合计ROE回落(移动平均消除季节性) (11)图8:16家上市银行合计ROA回落(移动平均消除季节性) (11)图9:上市银行合计贷款结构变动 (15)图10:上市银行合计对公贷款结构变动 (15)图11:四家银行合计的重要行业不良贷款情况 (20)表1:上市银行2017上半年净利润情况 (6)表2:上市银行合计2017H1盈利能力情况 (12)表3:上市银行合计2017H1盈利能力情况(与FY16对比) (13)表4:2017H1上市银行资产结构及变动情况 (14)表5:2017H1上市银行负债结构及变动情况 (17)表6: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数据 (18)表7: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相关指标 (19)表8:四家银行合计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区域分布情况 (20)1业绩综述:净利润增速环比回升,盈利能力下滑速度减缓1.1不良拨备压力减小,净息差下滑收窄,行业净利润增速环比回升2017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回升至4.0%,与16H1同比增速一致,较FY16环比有所回升。
主要上市银行2017年度经营业绩分析
根据10家A股上市银行(以下简称“10行”)1年报,本报告在对2017年银行业绩分析的基础上,对银行运营态势特点进行了总结,对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供参考。
一、2017年上市银行业绩解析(一)10行净利润同比增长4.0%2017年,10行净利润合计1.2万亿元,同比增长4%,10家银行中,招行是唯一一家净利润增速超过5%的银行(高达13.2%)。
与2016年相比,有8家银行净利润增速出现回升,回升最快的为招行(净利润增速升5.7个百分点)、建行(升3.3个百分点)和交行(升3.3个百分点),仅中行、平安净利润增速下滑。
王雅娟鲁晓琳图12017年10行净利润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各行年报(如无注明,下同)。
110行分别是5家大型银行(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和交行)及5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
我们长期跟踪的另三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年报至截稿前尚未披露。
亿元表12017年10家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收入、费用、利润增速从主要收入和费用增速来看,大、中型银行呈现分化,若排除招行,则分化更为明显。
收入方面:五大行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6%,而五家中型银行则下降0.7%,其中工行营业收入增长7.5%,居10行之首。
农行、工行、中行的利息净收入增长超过10%,而民生、中信、光大则下降超过5%。
10家银行ROE继续同比下滑0.76个百分点至13.4%,但大部分银行ROE降幅有所收窄。
招行ROE开启回升趋势,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至16.54%。
10家上市银行中,招行ROE显著高于同业,显示出较强的盈利效率。
对净利润增速进行六大因素分解2发现:规模扩张仍是拉动五大行净利润增长的最大动力,拨备计提和利率因素则是下拉净利润增长的两大因素。
(二)六大影响因素分解1.规模扩张:仍是利润第一大贡献因素2017年,在监管趋严、资本约束趋紧的条件下,10行表2近三年10家银行ROE变化情况2六大因素分解是将影响净利润增长的因素分解为利息净收入(规模因素)、利息净收入(利率因素)、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业务及管理费、拨备计提、其他等。
2017年我国银行业运营态势图文深度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银行业运营态势图文深度分析报告(2017.12.08)一、业绩分析与展望(一)广义信贷同比增速回落,表外理财规模较年初下滑在金融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下,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规模依赖现象有所缓解,绝大多数上市银行2017H广义信贷同比增速回落至17%以下,满足MPA考核要求。
截至2017年6月末,上市银行表外理财规模合计177811亿元,较2016年末下降5.93%。
主要是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1) 2017年一季度起,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体系;(2)今年二季度以来,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推动理财业务回归“代客理财”本源;(3)今年财政部、国税总局出台银行理财产品的税收政策,明确了银行理财业务涉及增值税的纳税行为主体。
长期来看,银行理财业务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业务风险,拼规模、加杠杆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难以为继,表外理财规模将逐步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2017H大部分上市银行广义信贷同比增速回落至17%以下,满足MPA考核要求(单位:百万元、 %)2017H大部分上市银行表外理财规模较年初下降(单位:亿元、 %)(二)贷款增长较为平稳,存款增长相对乏力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总额合计较年初增长7.32%;存款总额合计较年初增长5.66%,上半年贷款增速快于存款增速。
分类来看:(1)贷款增速方面,四个细分子行业中,城商行2017H贷款合计较年初增长10.43%,增速最快,其次是股份制银行8.85%,然后是国有银行6.57%,最后是农商行5.81%。
(2)存款增速方面,四个细分子行业中,城商行2017H存款合计较年初增长7.61%,增速最快,其次是国有银行6.27%,然后是农商行5.25%,最后是股份制银行3.37%。
从贷款结构来看,上市银行个人贷款合计较年初增长11.06%,个贷占比较年初提高1.19个百分点至35.45%,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
趋势上来看,在金融回归本源的背景下,银行将逐步改变以规模促收益的发展模式,个人贷款增速仍将扩大,个贷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受房地产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住房按揭贷款或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18年商业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商业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目前上市银行整体的存贷利差水平已至低位 (6)一、2010年-2016年上市银行的存贷利差走势 (6)二、城商行和股份行的存贷利差明显高于大行 (7)第二节影响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因素分析 (10)一、存贷基准利率调整和利率市场化是影响存贷利差的主要因素 (10)二、利率市场化后期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存贷利率的传导 (15)第三节存贷利差对商业银行业绩的贡献分析 (25)一、存贷利差走扩阶段对商业银行的业绩贡献情况 (25)二、存贷利差收窄阶段对商业银行的业绩贡献情况 (26)三、存贷利差是净息差的主要贡献因子,16年下半年贡献度有所反弹 (29)第四节 2017年开始商业银行的业绩敏感因素主要还看存贷利差 (33)一、MPA考核下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空间受限 (33)二、金融降杠杆下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将回归传统存贷业务 (34)三、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信用成本逐步企稳 (35)第五节 2017年开始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有望企稳回升 (40)一、2014-2015年降息的贷款重定价已基本完成 (40)二、政策利率向信贷市场传导效率提升,贷款重定价推动贷款利率提升 (41)三、金融降杠杆下银行对存款负债的需求也在提升,但整体成本稳定 (43)第六节上市银行的存贷利差比较以及预判分析 (46)一、2016年25家上市银行存贷利差 (46)二、2017年上市银行存贷利差预判 (48)图表目录图表1:2012年以来存贷利差持续收窄,16年下半年收窄幅度放缓 (6)图表2:股份行和城商行存贷利差明显高于大行 (7)图表3:股份行和城商行存贷款收益率明显高于大行 (8)图表4:股份行和城商行存贷存款成本率高于大行 (8)图表5:加息周期中贷款利率上浮比例不断上升,降息周期中贷款利率上浮比例下降 (11)图表6:准利差调整对存贷利差的影响时效约1年 (11)图表7:贷款利率滞后基准利率约半年-1年见底或见顶 (12)图表8:存款利率滞后基准利率约半年-1年见底或见顶 (12)图表9:85%以上存款一年内重定价 (13)图表10:90%以上贷款一年内重定价 (13)图表11:存款平均重定价期限高于贷款,存款重定价完成时间滞后于贷款 (14)图表12:2010年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大事件 (14)图表13:2013年下半年央行多次调整逆回购利率 (15)图表14:2013年下半年,SHIBOR利率/理财收益率大幅上行 (16)图表15:理财产品余额高速增长,分流存款 (16)图表16:2013年-2014年金融机构存款增长率快速下行 (17)图表17:201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存款利率上行10bps,市场利率对存款端的传导相对较弱 (17)图表18:2013H2-2014H1上市银行付息负债成本率上行31bps (18)图表19:2014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比例大幅提升 (18)图表20:2014年8月按浮动比例测算的1年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较13年12月提升23bps (19)图表21:2014年上市银行贷款利率上行7bps (19)图表22:2014年上市银行存贷利差小幅收窄5bps (20)图表23:2017年以来两次上调各期限逆回购利率 (21)图表24:2017年以来央行两次上调6个月及1年期MLF利率 (21)图表25:2017年以来两次上调各期限SLF利率 (22)图表26:市场利率随政策利率上调而持续上行 (22)图表27:2017年以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比例反弹 (23)图表28:今年3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12月提升26bps (23)图表29:2011-2012H1存贷利差走扩是上市银行净利润的第三大贡献因子 (25)图表30:2011-2012H1,存贷利差走扩对股份行的净利润贡献最大 (25)图表31:2013-2016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重要贡献因子拆解 (27)图表32:2013-2016年存贷利差对不同类型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影响 (27)图表33:2016年上半年大行的存贷利差替代拨备计提再次成为净利润增速的最大负向影响因子 (28)图表34:2014年以来拨备计提对股份行净利润的冲击力度大于大行和城商行 (28)图表35:2016年下半年存贷利差对城商行净利润的冲击超过拨备计提 (28)图表36: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与存贷利差走势基本一致 (30)图表37:2016年上市银行存贷业务对净息差贡献反弹 (30)图表38:城商行净息差对存贷业务依赖度最低 (31)图表39:2012年存贷利差收窄是净息差下行的主要因子 (31)图表40:商业银行总资产扩张速度放缓 (33)图表41:1季度25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增速放缓 (33)图表42:25家上市银行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提升 (34)图表43:25家上市银行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提升 (35)图表44:2016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率企稳 (36)图表45:16家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下降 (36)图表46:16家上市银行整体单季年化不良生成率下行 (37)图表47:16家上市银行整体单季年化信贷成本逐步企稳 (37)图表48:16家上市银行整体关注类贷款比例下行 (37)图表49:16家上市银行整体逾期贷款率下行 (38)图表50:2016年拨备计提对净利润增速冲击减缓 (38)图表51:2016年部分银行拨备计提反哺净利润增速 (39)图表52:2015年末1-5年内重定价存款占比11.6% (40)图表53:2015年末1-5年内重定价贷款占比3.8% (40)图表54:年初以来央行上调MLF和SLF利率 (41)图表55:3月按浮动比例测算的1年期贷款利率提升 (42)图表56:3月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反弹 (42)图表57:2016年末1年内重定价贷款占比92.9% (43)图表58:年初以来理财收益率持续上升 (44)图表59:1季度上市银行存款增速高于计息负债增速 (44)图表60:2015年末农商行1-5年重定价存款占比居于23%的较高水平 (45)图表61:常熟和张家港行存贷利差逆势扩张 (46)图表62:常熟银行和平安银行贷款收益率较高 (47)图表63:商银行和贵阳银行存款成本率较低 (47)图表64:2016年存贷利差变化对净利润增速的贡献度情况 (48)图表65:2015年末1-5年内重定价贷款比重 (49)图表66:2015年末1-5年内重定价存款比重 (50)图表67:2016年末3个月-1年重定价贷款占比 (50)图表68:2016年末3个月-1年重定价存款占比 (51)表格目录表格1:2012年和2014年两次非对称降息,1年期存贷基准利差收窄至2.85% (10)第一节目前上市银行整体的存贷利差水平已至低位一、2010年-2016年上市银行的存贷利差走势2012年以来上市银行的存贷利差持续收窄。
2018-2022年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预测分析2018-2022年中国银行业影响因素分析一、有利因素(一)银行业经营环境改善2017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周期性回升和中国经济转型不断取得进展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平稳回落中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稳步推进,过去主要由地产和基建等投资拉动的粗放增长方式逐渐发生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开始出清、集中度开始提高,消费升级逐渐成为总需求上升的主要贡献力量,这些有利的经济变化反映在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指标上,就是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在经历了经济回落初期从高位的回落之后,进入2017年开始企稳并呈现触底回升态势。
(二)有效信贷逐步回升本轮经济增长中枢回落和结构调整快速推进的初期,确实给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是,经过了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主动进行行业结构调整、强化风险管理和多元资产处置的过程之后,整体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形成的高峰已经过去,银行业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度过了资产质量风险的考验,跨周期经营的能力得到检验和提高。
根据2017年上半年末中国银监会披露的数据,行业整体不良率稳定在1.74%,部分银行和部分地区的不良资产比率已经出现双降,拨备充足对后续继续消化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以及支持未来利润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经过此轮周期的考验,中国银行业更加注重提升资产质量的战略布局能力,同时探索了不良资产转让或证券化、债转股等新型的处置方式,强化了风险化解和处置能力。
从不良资产的区域形成观察,这一轮不良资产比率明显上升,发端于以浙江温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当时长三角地区新增的不良资产占到当年全国银行业新增不良资产的相当大的比例,经过几年来对不良资产包袱的消化和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长三角地区的银行经营状况已经开始明显好转,不良资产比率呈现稳定回落态势。
(三)信用风险压力趋于平稳伴随着中国银行业重组与改革的进程,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体系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较早地以自信的姿态与国际接轨,监管透明度不断提高、监管体系不断完备,为引导银行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监管框架。
2018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银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管理体制 (2)二、行业概况 (2)1、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 (2)2、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3)3、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3)4、流动性水平稳健 (3)三、行业主要企业及竞争格局 (3)四、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5)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6)1、有利因素 (6)(1)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6)(2)居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加 (6)2、不利因素 (7)(1)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 (7)(2)传统银行业受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7)六、行业准入政策 (8)一、行业管理体制目前,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
中国银保监会负责监管银行业金融机构,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除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外,中国的商业银行还接受其他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财政部、国资委、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审计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及中国保监会等。
国内银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
随着中国银行业体系的不断发展,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逐渐形成和完善。
目前,中国银行业监管已经建立了“以风险为本、合规监管并重”的科学监管体系,确定了“准确分类——充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并以此作为规范监管工作程序、实施审慎监管的重要依据。
二、行业概况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得到加强,银行业总体保持稳健运行。
1、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524,040。
2018年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1、监管成为市场焦点 (5)2、银行体系风险可控,个别银行风险较高 (6)2.1、信用风险增加 (10)2.2、系统关联性迅速发展,个别银行敞口较高 (12)2.3、期限错配加重 (16)2.4、房地产集中度风险高 (17)2.5、操作风险频发 (18)2.6、各类风险的综合体现——杠杆率整体可控,个别银行较低 (18)3、银行去杠杆 (21)3.1、国际经验去杠杆影响实体经济 (21)4、中国式去杠杆可避免影响实体经济 (23)4.1、去杠杆存在若干政策选择 (23)4.2、保持信贷增速,内部结构调整 (23)4.3、投资去杠杆——消减非核心资产 (28)4.4、补充资本金 (29)5、投资建议 (30)6、风险分析 (33)7、附录(具体测算细则) (33)7.1、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测算 (33)7.2、银行系统关联性的测算 (35)图目录图 1:债券交易和发行量 (5)图 2:短、中、长期利率水平(%) (5)图 3:主要企业债收益率(%) (6)图 4:银行资产/GDP (7)图 5:银行业总资产及占全球银行资产比重 (7)图 6:美国银行信贷占 GDP 的比重 (8)图 7:中国银行总资产(万亿) (9)图 8: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 (11)图 9:按照关联性资产规模划分的关联性 (13)图 10:按照关联性资产/一级资本划分的关联性 (14)图 11:关联资产不断上升(万亿元) (15)图 12:第二梯队银行关联度较高 (16)图 13:各期限理财占比 (16)图 14:杠杆率与风险衡量 (19)图 15:银行业整体杠杆率变化 (19)图 16:2016 年各家银行杠杆率 (20)图 17:房地产开发贷和住房按揭贷款 (24)图 18:商品房交易量(万平方米) (24)图 19:土地供应量(宗) (25)图 20:人民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 (26)图 21:5 月 PMI 压力较大 (27)图 22:26 家上市银行 2016 年底同业业务及表外理财情况 (30)图 23:银行新增公司贷款数额(亿元) (31)图 24:银行历史估值(P/B) (32)图 25:银行 15 年以后估值(P/B) (32)图 26:理财产品投资资产结构 (33)图 27: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 (35)图 28:理财收入占营业收入比 (36)图 29:同业存单占负债比 (37)图 30:我国银行业权益总额分布 (38)图 31:银行业关联资产总额不断上升(万亿元) (38)图 32:第二梯队银行关联度较高 (39)图 33:银行间关联方式的构成 (40)图 34:各银行关联资产占总资产比 (41)表目录表 1:同业存单的久期 (17)表 2:主要 26 家上市银行投资项目增速——表内 (29)表 3:主要 26 家上市银行投资项目增速——表外 (29)表 4:金融机构间的互相持有的资产(万亿) (40)表 5:关联负债+资产/一级资本% (42)表 6:关联资产-负债/一级资本% (42)。
2018年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银行异动缘起何处,止于何方? (5)第二节宏观经济企稳—见微知著 (8)第三节解极银行资产负债表 (17)一、信贷需求-企业贷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18)二、投资类-债券投资仍是主力,非标预计将继续压缩 (21)三、同业资产-买入返售占比下滑 (23)第四节利率边际拐点下-息差有望企稳 (28)第五节非息收入增速预计放缓 (32)第六节投资建议 (35)第四节重点银行发行 (38)一、南京银行 (38)二、中信银行 (39)三、工商银行 (39)四、招商银行 (40)图表1:2017 年后银行板块有显著相对收益 (5)图表2:上市银行净利润有所好转 (8)图表3:上市银行不良率明显企稳 (8)图表4:南京、宁波不良率先企稳 (9)图表5:上市银行信用成本显著回落 (9)图表6:上市银行不良指标呈现边际好转 (10)图表7:经济步入L 型增长 (11)图表8:工业企业利润回升 (11)图表9:PMI 违续回升 (12)图表10:房地产投资前两月8.9% (13)图表11:三四线城市销售得以接续 (13)图表12:钢铁、煤炭企业纷纷扭亏 (14)图表13:神华业绩大幅提升 (14)图表14:商业银行不良率不非金融企业盈利密切相关 (15)图表15:全球经济底部复苏 (15)图表16:预计2017 年上市银行生息规模增速10% (17)图表17:上市银行生息资产的结构变化 (17)图表18:贷款余额及增速(亿元,%) (19)图表19:1-2 月新增信贷达3.2 万亿元 (19)图表20:M2 目标不实际表现情况 (20)图表21:信贷结构变化 (21)图表22:银行债券投资结构 (22)图表23:中证全债走势 (22)图表24:买入返售占比持续压缩 (23)图表25:同业存单存量规模最新达到7.4 万亿(单位:亿元) (24)图表26:2016 年为同业存单发行高峰期(单位:亿元) (24)图表27:中小银行操作上更为激进 (25)图表28:2016 年末兴业、浦发同业存单规模均超过5000 亿元 (26)图表29:若计入同业负债部分银行仍有压力 (27)图表30:PPI 上穿CPI 后跳升 (29)图表31:非食品涨幅位于高位 (29)图表32:CPI、利率不息差正相关 (30)图表33:2017 年净息差将企稳反弹 (31)图表34:非息收入增速预计放缓 (32)图表35:各银行表外理财规模 (33)图表36:纳入MPA 广义信贷考核后基本满足要求 (34)图表37:银行业市值占比(%) (36)表格1:上市银行2016 年前三季度业绩归因分析 (5)表格2:央行上调金融市场利率 (26)表格3: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 (28)表格4: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占比达31.8% (32)表格5:16 家上市银行盈利预测 (36)第一节银行异动缘起何处,止于何方?2016年末,基于对流动性边际拐点及资产质量企稳的判断,我们在一系列报告中提示了2017年银行板块的机遇,银行板块近期更一度成为行情的领头羊;在此时点上,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银行股本轮行情是否仍能持续?若能持续,空间还剩下多少?图表1:2017 年后银行板块有显著相对收益资料来源: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事实上,即便2016 年以来银行股累计涨幅达到10%(若从熔断后算起甚至达到20%),但从估值角度来看,我们通过Wind 用整体法拉取了银行板块(申万分类)的市净率,截至3 月17 日其最新值也仅为0.95X,并且这一数据使用的是静态BV,若考虑目前银行板块整体10%以上的ROE,则其2017 年PB 甚至仅为0.85X 左史。
2018年商业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商业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从二季报看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及结构如何变化 (5)一、资产端:存放同业占比大幅下降 (5)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科目占总资产比例继续下降 (6)2、发放贷款及垫款项占总资产比重上升 (8)3、债券投资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回落,持有到期投资占总资产比例小幅上升 (9)4、同业投资:存放同业及拆出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 (13)5、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总资产比例下降 (17)二、负债端:同业存放占比大幅下降,其他项占比均小幅上升 (20)1、吸收存款项占总负债的比例小幅回落 (20)2、应付债券占总负债的比例继续上升 (22)3、向中央银行借款占总负债的比例小幅上升 (23)4、同业负债:拆入资金和同业存放占总负债比例小幅下降,卖出回购占总负债比例小幅回升 (25)三、银行负债成本变化:继续上行,幅度放缓 (29)第二节监管趋严下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走势 (31)一、总体同业负债占比:继续下行,幅度放缓 (31)二、大型银行同业负债:同业存放小幅上行,拆入资金小幅下行 (31)三、股份制银行同业负债:卖出回购占比上升 (32)四、城商行同业负债:卖出回购占比上升 (32)五、农商行同业负债:同业负债端相对稳定 (33)六、广义同业负债:二季度持续调整,城商行压力显著 (34)图表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比继续下降 (7)图表2:大型商业银行占比最高,城商行占比最低 (7)图表3:发放贷款及垫款项占比上升 (8)图表4:该项占比中股份制银行上升幅度最大 (9)图表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继续回落 (10)图表6:城商行和农商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更高 (11)图表7: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继续小幅上升 (11)图表8:交易性资产占比上升幅度最大是城商行 (12)图表9:持有至到期投资占比小幅上升 (12)图表10:大型银行持有到期资产占比相对更高 (13)图表11:存放同业资产占比小幅下降 (14)图表12:城商行存放同业资金占比下降较大 (15)图表13:买入返售资产占比小幅回升 (15)图表14: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买入返售占比回升 (16)图表15:拆出资金占比回落 (16)图表16: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拆出占比继续回落 (17)图表17:应收款项类投资小幅下降 (18)图表18:城商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大幅提升 (18)图表19:发放贷款及垫款占比明显增加,存放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占比和拆出资金占比下降;买入返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占比小幅上升 (19)图表20:吸收存款项占比小幅回落 (21)图表21:大型商业银行和农商行吸收存款占比较高 (21)图表22:应付债券占比继续上升 (22)图表23:城商行应付债券占比回落明显 (23)图表24:向中央银行借款占比小幅上升 (24)图表25:股份制银行向中央借款占比上升幅度较大 (24)图表26:拆入资金占比小幅下降 (25)图表27:股份制银行拆入资金占比下降较快 (26)图表28: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比回升 (26)图表29: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卖出回购占比相对较高 (27)图表30:同业存放占比继续下降 (27)图表31:股份制银行同业存放占比相对较高 (28)图表32:应付债券、向中央银行借款、卖出回购占比均上升,而吸收存款、拆入资金、同业存放占比下降 (29)图表33:银行综合负债成本上行2bp至1.78% (29)图表34:各类银行负债成本变化 (30)表格1:一季度及二季度资产端主要项目增速和占比情况 (5)表格2:一季度和二季度负债端主要项目增速及占比情况 (20)表格3:商业银行总体同业负债情况 (31)表格4:大型商业银行同业负债情况 (32)表格5: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负债情况 (32)表格6:城市商业银行同业负债情况 (33)表格7:农村商业银行同业负债情况 (33)表格8:城商行广义同业负债占比依然较高,去杠杆仍未结束 (34)截至2017年6月底,A股上市商业银行共有25家,其中大型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8家,城市商业银行7家,农村商业银行5家;目前上市银行半年报已全部公布完毕,考虑到H股上市银行数据披露连续性较差,本篇报告我们对A 股上市25家银行的资产负债科目进行详细分解,以期探究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银行所面临约束条件和行为的变化。
2017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银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很多挑战的一年,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一年。
以下是对2017年银行业发展的700字分析报告。
首先,2017年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
受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这对银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经济下行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不良资产增加,信贷风险增加等问题。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银行业需要担起稳定经济的责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其次,银行业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创新能力不足、资本金融压力和科技金融的崛起。
中国银行业在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对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应用掌握不足,导致在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等领域与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机构的竞争中面临较大压力。
加之资本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银行业的盈利模式面临了严重的挑战。
然而,2017年中国银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首先,中国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推进,吸引了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提高了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银行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最后,2017年中国银行业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金融监管力度,控制了一些风险点,减少了金融风险的潜在隐患。
此外,中国银行业也加强了内部风控体系建设,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2017年中国银行业面临了很多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机遇。
在挑战中,银行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积极应对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机构的竞争;在机遇中,银行业需要抓住金融开放等政策机遇,加大服务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
同时,银行业也需要加强风险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稳定。
2018年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资产负债表—关注点
18年关注点:资产端“贷款和非标”, 负债端“存款(结构性存款)”
资产端:贷款规模及利率 + 非标资产的监管压力
贷款:
规模:受额度限制。预计全年增速或提升:主因经济内生融资需求平稳,叠加部分融资需求转向 表内信贷。 利率:贷款总体收益率有望上行。其中,房贷利率受政策影响上浮,对实体企业投放的贷款利率 稳定上行。主因:1)信贷需求旺盛,供给相对克制(受额度限制); 2)负债端存款成本上行, 成本转嫁至资产端贷款。 投放策略:“利率中枢上移趋势+为回表预留空间”,预计18年信贷投放节奏更为均匀。期限上 倾向于投放短期贷款,类别上倾向于零售。
2018 年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
主营业务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净息差 ROE与ROA分析 风险分析 资产质量VS宏观经济;报表数据VS经济预期 金融业监管:期限错配+打破刚兑 上市银行比较 资本充足率分析 再融资对银行的影响 风险提示
第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
同业融入:上市银行“同业负债+同业存单”的占比已基本调整到位,低于33%。
2.1 资产端 -- 主要科目:贷款、投资、同业资产
由于 MPA考核及金融去杠杆, 17年银行业的总资产扩张速度放缓,预计未来趋于稳定、且信贷 资产增速相对较快。
同业资产:存放同业及其它金融机构、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非标资产:预计规模持续收缩
通道受限: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全面 限制信托贷款的通道业务和委托贷款。 期限错配压力:资管新规中明确抑制非标资产的期限错配;银监会的流动性匹配指标计算中,非 标资产计入“其他投资”中,给予100%的折算率,非标规模较大的银行为达标或主动压缩表内 非标资产规模。
2017年银行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2月正文目录前言 (4)一、资金空转简介 (4)二、理财空转 (5)1、银行业理财市场发展概况 (7)2、理财资金空转模式 (9)3、风险 (12)4、现有政策梳理 (12)5、未来发展方向 (14)三、票据空转 (15)1、票据空转模式 (15)2、风险 (18)3、政策梳理 (18)4、未来发展:透明化 (19)四、同业空转 (19)五、信贷空转 (23)六、总结:规模上的预测 (24)七、相关建议: (27)图目录图1:M2同比增速高于GDP+CPI的同比增速 (5)图2:截止2016年6月末理财已达到26.28万亿元 (7)图3:理财资金投向实体占比降低(%) (8)图4:理财对接非标流程图 (9)图5:同业理财,委外理财模式下的理财空转 (10)图6:投向债券及货币市场占比提高(%) (11)图7:投向债券及货币市场余额大幅增加(万亿) (11)图8: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值(每年) (15)图9:循环开票导致票据空转 (16)图10:银行票据资产出表 (17)图11:24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同业资产,万) (20)图12:对接买入返售项目 (21)图13:2016Q3同业业务中各项资产规模(万) (25)图14:同业理财增长速度远超于其他类(2016Q2) (26)图15: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值在社融中的占比 (27)表目录表1:银行理财分类 (6)表2:银行理财投资资产分布(百分比),债券及货币市场占比提高 (8)表3:银行理财的非标业务监管政策 (13)表4:资产负债表中的同业项目 (19)前言近年来,脱实向虚备受关注。
我国目前已经存在货币与经济运行背离、金融增长与投资效率背离、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背离的情况,脱实向虚严重。
而其中,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主体势必在“脱实向虚”浪潮中举足轻重。
今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层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四项任务之一,前期证监会痛斥野蛮人,保监会出台相关政策也表明了监管层保护实体经济,表明政府有意图引导脱虚向虚。
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上市银行业绩分析报告
年化平均总资产收益率 (ROA)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ROE)
2018 Q3
2017 Q3
变化 (百分比)
2018 Q3
2017 Q3
变化 (百分比)
工行 1.18% 1.22%
-0.04 15.15% 15.53% -0.38
建行 1.26% 1.25%
+0.01 16.08% 16.52% -0.44
图6
不良率持续下行,不良额略有增加
单位:亿元 8,671
8,616
8,659
8,884
1.54%
1.51%
1.48%
1.48%
8,998 1.40%
2017 Q3
2017 Q4
2018 Q1
2018 Q2
不良贷款余额
不良贷款率
2018 Q3
负债总额增速提升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6家大型商业银行 的总负债规模持续增长,达105.22万亿 元,较2017年末增加6.57%。三季度增速 明显较前六个月加快,与总资产增速保 持一致。
农村商业银行(6家)
工商银行(工行) 建设银行(建行) 农业银行(农行) 中国银行(中行) 交通银行(交行) 邮储银行(邮储)
兴业银行(兴业) 招商银行(招行) 民生银行(民生) 中信银行(中信) 光大银行(光大) 平安银行(平安) 华夏银行(华夏) 浙商银行(浙商) 浦发银行(浦发)
北京银行(北京) 上海银行(上海) 江苏银行(江苏) 南京银行(南京) 宁波银行(宁波) 杭州银行(杭州) 长沙银行(长沙) 贵阳银行(贵阳) 成都银行(成都) 郑州银行(郑州) 重庆银行(重庆)
根据央行统计,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虽 同比减少2.32万亿元,但对实体经济发 放的人民币贷款及企业债券净融资额均 同比有所增加。此外,2018年以来债券 市场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中等评级企业 的经营、流动性及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2018-2019银行业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一、业绩增长拆分分析:超预期来自哪里?
1.1 业绩增长拆分:规模、非息、成本正向贡献提升 行业业绩增速持续向上,1-3Q18 净利润同比增长 6.8%,较二季度增速 继续回升,但升幅有放缓。从各细项来看,规模增长依旧是主要的贡献 因素,三季度行业规模增速上行,升幅城商行、股份行高于国有行。增 速绝对值水平城商行最高,国有行次之、股份行增速最低,预计持续受 限资本充足率以及同业压降。净息差继续正向贡献利润,但贡献度有微 降,主要受国有行拖累,三季度国有行息差受存款压力加大影响、正向 贡献减弱,而股份行、城商行较大受益于金融市场利率下行,息差贡献 回升。非息收入回暖,持续正向贡献利润,主要受益于大行银行卡、担 保承诺等新型中收发力。费用管控较好,对利润正向贡献加大,改善幅 度股份行>城商行>国有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以丰补歉。税收正向贡 献度有下降,板块上看主要是大行和城商行享受的税收优惠有降,大行 主要受工行拖累,其他四行在增配地方债后所得税率均有下降;城商行 则主要是货基的压降。
2018-2019银行业宏 观经济分析报告
2018年11月04日
简称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招商银行
股价 (元) 5.64 7.17 3.87 30.3
2016 2017
EPS
2018E 2019E 2016 2017
PE
2018E 2019E
PEG 6.36 6.57 6.19 8.60
是保持平稳高增,是持续优质的银行。3、交行与光大则是三季度营收增 速较二季度回升较多,3Q18 营收同比分别为 9.5%、18.2%,VS 二季 度 3.9%、12.6%,同受益于息差上行,另光大的手续费持续高增。
图表:上市银行业绩同比增速
【深度】银行业2018年中报综述(下):杠杆收缩继续压制ROE
【深度】银行业2018年中报综述(下):杠杆收缩继续压制ROE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银行团队王剑,CFA 金融业首席分析师陈俊良银行业分析师感谢余骏强协助我们照例通过两篇报告来对业绩进行回顾,上篇报告着重分析行业,以净利润增长为主要分析对象。
本篇报告将以ROE为核心,分析不同银行的变化情况。
上篇:银行业2018年中报综述(上):下半年政策环境有望好转我们利用经典的杜邦分析,详解2018年上半年行业ROE变化的核心驱动因素,并观测不同银行之间竞争优势的差异和变动。
为保持数据一致性,后文计算ROA、ROE的分母为总资产和净资产的季度时点均值(其中净资产包含优先股,ROA、ROE均为年化数据),这会与公司报告中的披露值略有误差,但不影响分析结果。
分析表明:横向来看,ROA排名变动对不同银行之间ROE排名变动的影响较大。
纵向来看,大部分银行ROA同比上升,但权益乘数下降导致很多银行ROE同比下降。
我们预计下半年大部分银行的ROA 同比仍将回升,但因为杠杆继续收缩, ROE同比将回落。
■ 横比:ROE排名变动归因2018年上半年各银行ROE分化明显,排序亦有变动。
从上半年ROE来看,农商行ROE普遍较低,其他三类银行中均有高ROE的银行,如国有行中的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股份行中的招商银行,城商行中的宁波银行、贵阳银行、南京银行等。
不同银行之间分化较大,最高的超过18%,较低的只有个位数。
与一季度相比,不同银行ROE在行业内的排名也有所变化。
吴江银行、上海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江苏银行等排名上升较多。
为进一步分析ROE排名变动的原因,我们将ROE进行杜邦分解。
首先,将ROE分解为ROA和权益乘数:•ROA变动对ROE变动影响显著。
农商行的ROA同样相对较低,其余三类银行中均有高ROA的银行,如股份行中的招商银行,国有行中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城商行中的宁波银行等。
与一季度相比,不同银行ROA在行业内的排名也有所变化,对ROE排名的变化影响很大。
2018年中小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中小银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3月目录一、中小行的资产负债特点 (7)1、资产端贷款占比低、应收款项类投资多 (7)2、负债端以存款为主、同业存单占比高 (10)3、表外理财占比低 (12)4、不良相当,盈利能力稍逊 (13)5、中小行盈利模式归纳 (14)二、金融监管对中小行的合规影响 (15)1、流动性监管 (15)2、同业、非标、理财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监管 (17)(1)同业存单监管 (17)(2)理财和非标监管 (18)(3)互联网金融监管 (21)三、金融监管对银行负债的影响 (22)四、监管对中小行的影响总结 (23)五、风险分析 (26)2017年,我国金融监管形势空前加强。
严监管和防风险贯穿全年指导思想。
2017年4月,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了第四十次集体学习,要求准确判断风险隐患,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并提出六大任务。
同年7月和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部署了17年下半年和18年的经济工作,提出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并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宏观审慎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责任,并把国企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
10月,十九大报告对金融发展的定位从创新迁移到稳定,会后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辅导读本中发文重申监管重点领域。
跨部门协同和实质性去杠杆为上一轮金融扩张周期划下分水岭。
2017年年初开始,央行取消1年以上NCD 发行,将表外理财和部分同业存单纳入MPA 考核;证监会针对所有公募基金产品提出流动性风险要求;保监会严厉打击中小险企“资产驱动负债”的扩张模式,并对保险资金的运用管理作出约束;银监会则自年初的“三三四”检查后,陆续出台了4~7号文,分别就市场乱象、风险防控、监管短板提出指导意见,并修订了14年版的流动性管理办法。
17年年末以来,以一行三会一局统筹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标志的相关监管部门一系列文件更是就破刚兑、提门槛、控分级、除嵌套、降杠杆、去通道、禁资金池作出一系列规定。
2018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银行业分析报告在 2018 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这给银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机遇。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主要经济体的增长态势出现分化。
美国经济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推行给全球经济增长蒙上了阴影。
欧洲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英国“脱欧”进程的不确定性也对欧洲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等压力。
在国内,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但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逐渐壮大。
在监管政策方面,2018 年银行业监管持续加强。
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监管。
例如,对表外业务、同业业务的规范,要求银行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这些监管政策的实施,使得银行业的经营更加规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盈利水平。
就银行业的业务发展而言,存贷款业务依然是银行的核心业务。
在存款方面,随着居民理财意识的提高,银行存款面临着一定的竞争压力。
为了吸引存款,银行纷纷推出创新型存款产品,提高存款利率。
在贷款方面,银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同时,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依然保持稳定增长,但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增速有所放缓。
中间业务方面,银行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传统中间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然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对银行的中间业务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应对竞争,银行加快了金融科技创新,积极拓展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高端中间业务。
在风险管理方面,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受经济下行压力和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
银行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提高拨备覆盖率,有效防范了信用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受到银行的高度关注,通过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银行业估值分析报告正文目录资产驱动银行盈利,PB 估值法为先 (4)横向比较:中国银行业ROE 最高,然而估值折价 (4)纵向比较:银行股周期属性明显,估值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5)估值宏观因素分解:经济增速换挡期,行业调整优化时 (8)宏观层面: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资本及人力边际效用递减 (8)行业层面:金融业进入资源市场化配置转型期 (8)市场结构层面:交易行为居多,价值投资领域折价明显 (9)估值基本面分解:他山之石,明日之师 (11)ROE 因子分解:把握估值要点 (11)资产质量定估值中枢,经济向好展修复行情 (11)零售业务享受估值溢价,我国银行业不断赶追 (12)非息业务降低盈利波动性,我国仍有广阔蓝海 (14)资本充足率偏低,风险抵御能力需要加强 (15)国内银行股估值提升具备多重利好因素 (17)经济企稳提振市场对银行股信心 (17)机构化与国际化加快,价值投资回归 (17)三因素助力,ROE 回升可期 (18)行业PB 估值中长期看1.2-1.3 倍,个股选择抓龙头看转型 (18)风险提示 (19)图表目录图表1:2016 年末工商银行的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有形净资产差别不大 (4)图表2:2016 年末富国银行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有形净资产有较大差异 (4)图表3:中国银行业ROE 高,估值低(2017 年1 月1 日-2017 年9 月6 日平均) (5)图表4:美国银行股估值水平近年在1.5 倍左右 (5)图表5:德国银行股估值水平近年在0.5 倍左右 (5)图表6:日本银行股估值水平近年在0.6 倍左右 (6)图表7:英国银行股估值水平近年在1 倍左右 (6)图表8:经济危机后,美国银行股估值走低 (6)图表9:德国银行股估值在经济危机后保持低位 (6)图表10:日本银行股走势在经济危机后保持低位 (6)图表11:英国银行股估值保持在1 倍以上 (6)图表12:中国上市银行净资产收益率近年下行 (7)图表13:中国银行股估值在经济危机中大幅波动 (7)图表14:发达经济体GDP 增速进入成熟期 (8)图表15:我国近年GDP 增速进入换挡期 (8)图表16:近15 年金融行业快速发展 (8)图表17:金融行业GDP 占比超过美国及英国 (8)图表18:中国银行业GDP 增加值占比较高(2012 年) (9)图表19:美国金融行业GDP 增加值占比较为均衡(2012 年) (9)图表20:美国市场散户占比逐步减少 (10)图表21:美国银行业PB(LF)估值长期高于中国 (10)图表22:台湾从90 年代起国际投资者占比迅速提高 (10)图表23:台湾开放QFII 后市场估值明显抬升 (10)图表24:中国专业机构投资者占比仅16%(2016 年) (10)图表25:中国自然人投资者贡献80%的交易量(2016 年) (10)图表26:经济危机时期,各主要国家不良率出现明显提高 (12)图表27:富国银行零售优势明显(2016 年) (12)图表28:招商银行零售优势明显(2016 年) (12)图表29:零售存款提升能够有力提振ROE (13)图表30:我国四行零售收入占比低于美国 (13)图表31:我国四行零售利润占比持续提升 (13)图表32:我国四行零售贷款占比长期低于美国 (14)图表33:我国四行零售贷款增速保持较好势头 (14)图表34:非息收入占比有力提升估值水平 (14)图表35:美国四行非息收入占比保持较高水平 (15)图表36:中国四行非息收入保持稳定增速 (15)图表37:中国杠杆率水平低于国际水平 (16)图表38:2017 年江浙沪三省GDP 增速回升 (17)图表39: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在1.74% (17)图表40:PPP 项目投资额不断攀升,融资需求旺盛 (17)图表41:公募基金规模快速发展 (18)图表42:沪股通+深股通买入净额增长 (18)29.25资产驱动银行盈利,PB 估值法为先国际上银行股普遍采用市净率 PB 估值。
基于两个原因:1. 银行盈利主要依靠资产驱动。
在 ROA 和 ROE 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投入资本的多少决定了利润水平。
2. 银行比其他行 业更关注资产减值问题。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力度对银行利润的影响较大。
因此估值指标 PB 相对于 PE 更加稳定,能反映银行的资本投入情况。
在国际比较中也经常使用 PTBV 作为指标,即把 PB 的分母改为有形账面价值(TBV , Tangible Book Value )。
有形账面价值为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资产减去商誉及其他无形资 产。
国内银行业的并购重组案例较少,因此国内银行 PB 和 PTBV 的差别不大。
但是因为 在部分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发展历程中,大量的行业并购导致银行资产端商誉比重较大,所 以需要剔除这部分价值,让净资产减少水分。
对应于 TBV 的有形普通股权收益率简写为 ROTCE (Return on Tangible Common Equity )。
图表1: 2016 年末工商银行的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有形净资产差别不大图表2: 2016 年末富国银行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有形净资产有较大差异人民币工商银行65.295.265 4 3 2 1普通股股东账面价值普通股股东有形账面价值美元富国银行4035.183020 10普通股股东账面价值 普通股股东有形账面价值横向比较:中国银行业 ROE 最高,然而估值折价我们选取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国家的代表,对银行股估值进行国 际对比。
考虑到美国和日本上市银行众多,为保证样本公司的流动性和可比性,我们选取 各个国家的银行指数作为上市银行的代表。
对中国、美国、 德国、日本、英国分别选择 Wind 银行指数、标普 500 银行指数、德国证交所高级市场银行业表现指数、东京证交所 TOPIX 银行指数、富时 350 银行业指数。
比较方法使用 PB (LF )-ROE 估值图。
为剔除商誉的影响,PB 和 ROE 分别修改为 PTBV 和 ROTCE 。
图中横轴为 ROTCE ,纵轴为 PTBV 。
越靠近右下方,收益率 ROTCE 越高, 估值 PTBV 越低,估值就越便宜。
相反越靠近左上方,ROTCE 越低,估值 PTBV 越高, 估值就越昂贵。
从估值图中可以看到,5 个国家的 PTBV (LF )和 ROTCE (均为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17 年 9 月 6 日平均值)沿着左下到右上的方向分布。
ROTCE 范围大约是-1%到 15%,中国 最高为 14.65%。
PTBV (LF )范围是 0.5 到 1.5,美国最高为 1.55 倍。
美国和英国在趋 势线的左上方,说明估值比样本国家溢价。
中国、日本、德国在趋势线的右下方,说明估 值出现折价。
虽然中国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但是银行股 1 倍的估值仅和英国相近,低于 美国银行股估值约 50%。
图表3:中国银行业ROE 高,估值低(2017 年1 月1 日-2017 年9 月6 日平均)%资料来源:Bloomberg, Wind,纵向比较:银行股周期属性明显,估值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回顾从2004 年以来的银行股估值,我们可以看到PTBV 和ROTCE 和GDP 增速的走势基本一致。
PTBV 小幅领先于ROTCE 和GDP 增速,反映的是银行股估值是对于未来银行业盈利能力和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期。
GDP 增速表征实体经济的健康状况。
实体经济景气度下降,银行业不良贷款生成速度加快,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加大,将压低对银行股未来盈利的预期,从而降低银行股的估值。
反之,实体经济向好,银行可以将过剩拨备反哺利润,提升收益率水平,银行股估值也会相应提高。
美英德日的银行股估值在0.5 倍到3.5 倍之间,均为前高后低。
中国银行股估值在2007年最高曾突破5 倍,当前1 倍左右的估值处于历史上的底部区间。
在2008 年金融危机中,美英德日的银行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和GDP 增速先降后升,银行股在危机期间出现亏损。
危机后期银行股估值除日本以外都出现下跌反弹。
危机后美英德日的GDP 增速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但是银行股净资产收益率和估值较危机前降了一个台阶。
从2010-2011 年开始随着净资产收益率的缓慢下行,银行股估值也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虽然德国和英国银行近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降至0%左右,但银行股仍然分别有0.5 倍和1 倍。
图表4:美国银行股估值水平近年在1.5 倍左右图表5:德国银行股估值水平近年在0.5 倍左右6美国% 4204020 30 2(20) 1(40) 0德国%4020(20)(40)12/1/2003 12/1/2008 12/1/2013ROTCE PTBV(右轴)12/1/2003 12/1/2008 12/1/2013ROTCE PT BV(右轴)资料来源:Bloomberg,资料来源:Bloomberg,图表6: 日本银行股估值水平近年在 0.6 倍左右 图表7: 英国银行股估值水平近年在 1 倍左右日本% 3 2 140 6 20 40 (20) 2 (40)英国%40 20 0 (20) (40)12/1/200312/1/200812/1/2013 12/1/2003 12/1/200812/1/2013ROTCEPTBV(右轴)ROTCEPTBV(右轴)资料来源:Bloomberg ,资料来源:Bloomberg ,图表8: 经济危机后,美国银行股估值走低 图表9: 德国银行股估值在经济危机后保持低位美国%6 4 26 3 4 2 2 0 1 (2) (4)德国%5 0 (5) (10)12/1/200312/1/2008 12/1/2013 12/1/200312/1/2008 12/1/2013 PTBVGDP 增速(右)PTBVGDP 增速(右)资料来源:Bloomberg ,资料来源:Bloomberg ,图表10: 日本银行股走势在经济危机后保持低位 图表11: 英国银行股估值保持在 1 倍以上日本%3 5 6 英国%5.0020 4-1 (5) 212/1/200312/1/2008 12/1/2013 (10)12/1/200312/1/2008 12/1/2013 (5.00)PTBVGDP 增速(右)PTBVGDP 增速(右)资料来源:Bloomberg ,资料来源:Bloomberg ,中国银行股在金融危机中估值大幅波动,但是净资产收益率变动幅度较小,危机后甚至向 上突破 20%,保持新兴市场的成长性。
金融危机后,GDP 增速逐渐下降。
2012-2013 年 不良贷款首先从华东地区爆发,然后净资产收益率受不良贷款影响而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