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4年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2024年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与城市文化建设相比,农村文化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农民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等。
然而,这些进步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农村地区文化设施依然简陋,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文化活动单一:目前,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主要以传统节日庆典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人才匮乏:农村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短缺,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者来组织和指导文化活动,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影响了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
三、对策措施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文化场所布局,提升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使用效率。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民间艺术表演、农民画展、文化讲座等,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直播等,拓展文化活动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定向培养、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文化、会管理、善组织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同时,积极引进外来文化人才和智力资源,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完善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如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等。
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乡村群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传统,凝聚着乡村群众的精神情感和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乡村群众文化在当今社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乡村群众文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对策。
一、现状分析1. 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传统的农耕文化、乡村风俗等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很多乡村传统文化活动难以为继,一些民间文化艺术在传承上也遇到了困难。
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乡村文化逐渐走向式微。
2. 文化资源流失乡村的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例如古建筑、古村落、传统习俗等,由于保护不力、开发过度等原因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现状。
一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还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而且面临着被破坏和流失的风险。
3. 文化传承缺乏有效机制由于乡村教育、文化传承机构等设施不足,很多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面临着困难。
大量的乡村群众文化传统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很多传统手工艺技艺、民俗文化等面临失传的危机。
二、发展对策1. 加强文化传承教育需要加强乡村文化传承教育,发展乡村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为乡村群众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培训机会。
可以通过开办文化讲座、传统技艺培训班等形式,提高乡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2. 加强乡村文化资源保护需要建立乡村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加大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修缮力度,发挥好乡村文化资源在农村振兴中的作用。
通过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3. 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在乡村开展文化活动、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通过加强文化活动的开展,让乡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来。
可以建立文化艺术团队、开展文化演出等形式,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4. 创新乡村文化传承形式在乡村推动文化传承形式的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发展新型的乡村文化传承形式。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 文化设施的缺乏由于地域条件和经济基础的限制,基层农村普遍存在文化设施缺乏的问题。
乡村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农民的日常文化需求。
2.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农民接受的教育程度有限,知识储备不足,文化素养不高。
这导致了农民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对文化活动的热情与理解。
3. 传统文化状况日益丧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的传承受到冲击。
传统乡俗节庆、民间文化活动等逐渐式微,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不足,导致传统文化状况日益丧失。
二、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1. 投入不足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农村地区的财力有限,导致基层文化建设资金不足,限制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 人才匮乏在基层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匮乏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薪资待遇低、发展空间有限等原因,许多文化工作者倾向于在城市发展,导致基层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相对困难。
3. 缺乏有效的文化引导机制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文化引导机制,导致文化建设活动缺乏指导性,无法形成集体的文化共识。
同时,基层农村文化供给依赖度较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引导不足,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三、解决基层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对策1. 提高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开展文化产业扶持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提高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基层农村提供更好的文化设施和服务。
2.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建设能力。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一、现状分析乡村文化是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艺术表演、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当前的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面临着以下几个现状问题:1. 乡村文化传承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严重挑战。
许多传统的乡村文化活动逐渐减少,年轻一代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不足。
2. 文化设施不完善:乡村地区的文化设施相对较少,文化活动场所不足,缺乏专业的文化机构和人才支持。
这导致了乡村文化活动的发展受限,无法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3. 乡村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矛盾:乡村文化与现代化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现代化的进程使得乡村文化逐渐被冲淡,乡村的传统文化特色逐渐丧失;另一方面,乡村文化的发展也需要与现代化相结合,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以下是一些对策建议:1. 加强乡村文化传承:通过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培养年轻一代对乡村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可以在学校开设乡村文化课程,组织乡村文化活动,鼓励年轻人参与乡村文化传承。
2. 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加大对乡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
可以引入文化机构和人才,提供专业的文化培训和指导,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
3. 促进乡村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特色,同时引入现代化的元素和理念,使乡村文化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4. 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举办文化节庆等方式,引导和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5. 加强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乡村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中国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国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乡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与此同时,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围绕中国乡村文化的现状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乡村文化的现状1.受制于城市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向城市,乡村地区的人口减少,造成了乡村文化的断层与衰退。
2.缺乏传承与保护机制。
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地区的文化传统与价值体系被忽视,缺乏长期有效的传承与保护机制,导致许多乡村文化元素逐渐消失。
3.农业结构调整影响。
农业结构调整导致乡村地区经济依赖度降低,农民收入不稳定,乡村地区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二、中国乡村文化发展的对策1.建立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
加强对乡村文化的研究与整理,建立有效的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保护并传承乡村地区独特的文化元素。
2.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乡村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
3.加强农民文化素质教育。
通过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4.建立城乡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
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城市文化资源的引入和乡村文化的输出,激发乡村地区的文化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5.引导城市人口回归乡村。
通过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工作机会等措施,吸引一部分城市人口回归乡村,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文化传承。
三、结语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
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也是推进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只有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推动中国乡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无。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 描述:某地农村通过挖掘和传承当地民间文化资源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地的特色产业中,打造具 有独特魅力的农村文化产业。同时,该地还鼓励农 民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案例三
多彩文化活动,助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 描述:某农村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为学生提供展 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学校还 与当地文化机构合作,将优秀的文化资源引入校园,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多元投入
创新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多元投入农村文化发展。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助力
科技应用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和竞争力。
数字化建设
推进农村文化数字化建设,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传播和利用。
民族特色与国际交流合作
挖掘民族特色:深入挖掘农村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 特色的文化品牌。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促进 农村文化发展:一是加大文化资源开 发力度,挖掘和保护农村地区传统文 化资源;二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投 入资金改善设施条件,完善配套设施 ;三是健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留住 本土人才并吸引外部人才投身农村文 化建设;四是丰富文化活动类型,鼓 励创新,满足农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
内涵
农村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承载着乡土情感和乡愁记忆,是民族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也是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农民素质
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保护好、传承 好农村文化,有助于维系民族文化的根基 。
论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
论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农村文化生活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解决农村文化生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就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1. 教育水平低下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条件落后,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农村学生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2. 文化娱乐设施缺乏农村地区的文化娱乐设施相对匮乏,娱乐方式单一,缺乏多样化和时尚化的元素。
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空间相对狭窄。
3. 传统文化缺失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丧失,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较低,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1.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大力投入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2. 完善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力度,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3.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政府应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加强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宣传和推广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村居民树立多元化、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活理念,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和品质。
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农村居民的共同努力。
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推动农村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1.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传统文化传承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或淡化,导致乡村文化缺乏根基和活力。
乡村文化产业不发达。
乡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政策支持,导致乡村文化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乡村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
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资源,但这些资源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和文化价值流失。
乡村文化人才短缺。
乡村地区缺乏专业化的文化人才,导致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受限,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
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问题。
乡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资金投入仍然存在不足的问题,政府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地区仍然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
社会各界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关注度和投入相对较低,导致资金来源有限。
乡村文化振兴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等问题,也影响了资金的持续投入。
为了解决乡村文化振兴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确保乡村文化振兴项目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化振兴,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乡村文化产业。
还应加强对乡村文化振兴项目的监管和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投资风险,以实现资金的可持续投入。
1.2 人才流失严重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然而当前乡村地区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年纷纷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导致乡村地区的人才断层。
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乡村群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文化传统的逐渐淡化,乡村群众文化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群众文化,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1. 传统文化价值观逐渐淡化随着城乡交流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淡化,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甚至对传统文化抱有偏见。
2. 乡土艺术传承面临困境乡村群众文化中的乡土艺术,如说唱、戏剧、舞蹈等形式,受到了来自网络、大众娱乐等现代文化形式的冲击,传承面临困境,很多乡村传统艺人面临失业、转行的压力。
3.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足乡村群众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手工艺、传统节庆等,受到了市场经济和商业化的冲击,保护不足,很多乡村传统技艺快速消失,乡村民俗活动日益减少。
1. 增加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政府及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文化节庆、展览、演出等,增加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加强对乡村艺人的培训和扶持政府及文化机构可以加大对乡村艺人的培训和扶持力度,组织各种培训班、比赛活动,鼓励乡村艺人传承和发展乡土艺术,培育新一代乡村艺人。
3. 推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政府及相关机构可以制定政策法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和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加大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投入和宣传推广力度。
4. 加强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政府可以加大对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力度,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设施和服务水平,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拉近城乡文化交流距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文化活动中。
5. 倡导乡村青年参与传统文化传承政府及相关机构可以倡导乡村青年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和引导乡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认同,通过新的媒体和渠道,让乡村青年更了解和喜爱乡村传统文化。
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乡村群众文化是指在农村地区形成和传承的具有群众基础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
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的衰落和西方文化的渗透,缺乏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以及文化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以下是发展乡村群众文化的对策。
加强文化教育。
乡村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鼓励农村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加强文艺团体和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比赛和演出,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
增加文化设施建设。
乡村地区应加大投入,在村庄建设中增设文化设施,如乡村文化广场、文化礼堂等,为群众提供文化交流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建设文化图书馆、文化室等设施,为乡村居民提供学习、阅读和娱乐的场所。
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乡村地区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和发展与乡村特色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如农耕文化旅游、乡村音乐剧等,提升乡村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人才,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四,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
乡村地区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设立文化保护机构,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鼓励老一辈艺术家和文化传承人与年轻人进行交流和传授,保证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经济扶持。
加强对乡村文化项目和活动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群众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和参与度。
发展乡村群众文化需要加强文化教育、增加文化设施建设、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以及加强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措施。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够保护和传承乡村群众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得到发扬光大。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迅猛,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 文化资源匮乏:相比城市,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较为匮乏。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限制,农村往往缺乏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文化教育资源相对贫弱。
2. 文化人才匮乏:农村地区的文化人才培养相对不足。
由于教育条件和职业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地区,造成农村地区文化人才的流失。
3. 传统文化失传:农村地区多为传统农耕文化的聚集地,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严重的危机。
4. 消费观念陈旧:农村地区的消费观念相对陈旧,主要关注生活必需品的满足,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较少。
这导致文化产业在农村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小,发展受限。
5. 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农村地区人口相对较少,市场规模有限,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
这也导致了农村地区文化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的困境。
二、问题分析1.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足,导致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举办受限。
缺乏资金的支持,农村文化的发展难以迅速起步。
2. 教育体制不完善:农村地区的教育体制相对不完善,农村学校的文化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这限制了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3. 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产品的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相对薄弱,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较低。
4. 传统文化缺乏保护和传承: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机制。
许多传统技艺濒临失传,这对于农村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域特色构成了威胁。
5. 缺乏文化需求: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需求相对较低,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限。
这导致文化产业在农村地区发展困难重重。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一、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而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农村内涵、提高村民素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助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 内涵薄弱现有的农村文化多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缺乏多样性与跨界融合。
文化内涵和形式单一,无法满足现代农村发展需求。
2. 设施不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适合发展需求的文化设施和场所。
例如,缺乏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艺术展览馆等场所,为村民提供文化娱乐和知识交流的平台不足。
3. 资金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维护不到位。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限制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4. 人才荒缺由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与农村人才储备不匹配,导致人才荒缺。
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限制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5. 农村文化传承不完善由于农村流动人口增加和青少年外出务工等原因,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不完善。
这导致了乡村文化衰败、乡土特色文化丧失等问题。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1. 关于文化内涵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多样性和跨界融合,提高农村文化的品质。
2. 关于文化设施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力度,增加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数量,满足农村人民文化需求。
3. 关于资金支持政府应切实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社会化筹资等方式,增加对新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
4. 关于人才引进加强对农村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5. 关于文化传承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如开展农村文化节日活动、建立文化基地等,保护和挖掘农村悠久的文化历史。
六、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推进1. 引导农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认知意识和参与度。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一、现状分析乡村文化是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美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面临着以下几个现状:1.乡村文化资源匮乏:由于长期以来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文化资源相对贫乏,缺乏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文化资源。
2.乡村文化传承不足:乡村文化传统丰富,但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冲击,乡村文化传承面临着困境,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3.乡村文化服务薄弱:乡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和服务相对不足,乡村居民享受文化服务的机会有限,文化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二、对策建议为了推进乡村文化,促进美好乡村建设,以下是一些对策建议:1.加强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通过调查研究,充分挖掘和开发乡村的文化资源,保护好传统文化,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文化品牌。
2.加强乡村文化传承与教育: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教育,通过建立文化传承机构、开展文化培训等方式,加强对乡村居民的文化教育,提高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增加乡村文化设施的投资,建设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艺术展览馆等,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和活动场所,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4.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乡村特色产业相结合,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
5.加强乡村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项目,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
6.加强政府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引导乡村文化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推进乡村文化,促进美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引言概述:乡村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
然而,目前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仍然面临一些现状与挑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乡村文化保护存在的现状与对策1.1 乡村文化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传统文化逐渐流失。
1.2 乡村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不足,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1.3 对乡村文化保护的投入不够,需要加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力度。
二、乡村文化传承存在的现状与对策2.1 乡村文化传承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和渠道。
2.2 乡村文化传承教育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培养。
2.3 加强乡村文化传承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传承人的专业素养和意识。
三、乡村文化创新存在的现状与对策3.1 乡村文化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的机制和平台。
3.2 缺乏对乡村文化创新的支持和投入。
3.3 加强乡村文化创新的培训和引导,鼓励乡村文化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四、乡村文化融合存在的现状与对策4.1 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不够紧密,缺乏交流与互动。
4.2 缺乏乡村文化融合的平台和机制。
4.3 加强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
五、乡村文化产业化存在的现状与对策5.1 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缓慢,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
5.2 缺乏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投资和支持。
5.3 加强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培育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结语: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术界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创新、融合和产业化,我们可以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为美好乡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一、现状描述乡村文化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乡村文化传承不足: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乡村文化面临着被遗忘和失传的风险。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度下降,传统技艺和乡土风情逐渐消失。
2. 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益回报。
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滞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3. 文化设施和服务不完善:乡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和服务相对不足,乡村居民享受文化活动的机会有限。
缺乏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限制了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品质和参与度。
二、对策建议为了推进乡村文化,促进美好乡村建设,我们提出以下对策:1. 加强乡村文化传承:通过开展文化传统教育,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建立乡村文化传承机构,培养传统技艺的传承人,组织乡村文化展览和演出活动,激发乡村居民对文化的兴趣。
2. 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制定乡村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文化旅游景点。
加强对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乡村居民参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提高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3. 完善文化设施和服务:加大对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基础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服务。
开展文化进乡村活动,邀请专业文艺团体走进乡村,举办演出、展览和培训等活动,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4.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乡村文化项目。
建立乡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5. 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制定相关的乡村文化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
策
标题: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
引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建设和发展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仍面临一些现状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乡村文化传承不足的现状与对策
1.1 乡村文化传统习俗逐渐消失
1.2 对策:加强乡村文化教育,提高乡村文化传承意识
1.3 对策:组织乡村文化活动,促进传统习俗传承
二、乡村文化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状与对策
2.1 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2.2 对策:加强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 对策:引导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繁荣
三、乡村文化宣传不畅的现状与对策
3.1 缺乏乡村文化宣传平台
3.2 对策:建立乡村文化宣传渠道,提升宣传效果
3.3 对策:加强乡村文化宣传团队建设,提高宣传专业水平
四、乡村文化保护不力的现状与对策
4.1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不完善
4.2 对策:建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强遗产保护
4.3 对策:加大对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提高保护力度
五、乡村文化人才培养不足的现状与对策
5.1 缺乏乡村文化人才
5.2 对策:开展乡村文化人才培训,提高人才素质
5.3 对策:设立乡村文化人才奖励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发展
结语: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发展的重要任务,只有充分认识现状问题并及时采取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美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乡村群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在当下社会变革的进程中,乡村群众文化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亟待引起社会重视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在现代化进程下,乡村群众文化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人口纷纷外出务工,导致乡村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传承和弘扬的土壤;在新媒体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乡村群众文化的传统形式受到了冲击,传统戏曲、民俗活动等文化形态逐渐式微。
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消费水平较低等因素,也让乡村群众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力不从心。
二、乡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对策针对乡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应该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对策,以推动乡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1. 增强乡村群众文化的自信心乡村群众文化虽然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应该加大对乡村群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增强乡村群众文化的自信心。
2. 结合实际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对乡村文化的振兴和发展。
可以通过设立文化艺术节、修缮古迹、举办民俗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3. 加大对乡村文化的投入应该增加对乡村文化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和资源支持。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者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乡村文化从业者和爱好者,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4. 引进现代元素,拓展乡村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传承乡村文化的可以引进一些现代元素,结合乡村文化的特色和当代审美需求,拓展乡村文化的表现形式。
可以开展“互联网+乡村文化”活动,让乡村文化走进更多的人群,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更好地融合。
5. 积极培育乡村文化传承人应该积极培育和挖掘乡村文化传承人,鼓励他们将传统技艺或文化带给更多的人,让乡村文化传承有持久的人才资源。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
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现状与对策一、现状分析乡村文化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美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1.乡村文化传承不足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文化传统逐渐淡化,许多优秀的乡村文化传统正在逐渐消失。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不高,乡村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2.乡村文化设施不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缺乏,限制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的乡村地区,难以满足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3.乡村文化创意不足乡村文化创意的缺乏导致乡村文化的吸引力不强。
乡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缺乏新颖和创新的元素,难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二、对策建议为了推进乡村文化,促进美好乡村建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乡村文化传承通过开展文化传统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建立乡村文化传承基地,组织传统文化技艺的培训和传承,激发乡村文化传统的活力。
2.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加大对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包括文化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场所,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3.鼓励乡村文化创意通过举办乡村文化创意大赛、艺术展览等活动,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文化创意的发展和推广。
支持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
4.加强乡村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乡村文化交流与合作,与城市文化机构、高校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城市文化的先进经验,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5.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将乡村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开展乡村文化教育活动,增加乡村居民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6.加强政府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试论农村文化事业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农村文化事业的现状及对策近年来,基层文化尤其是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阵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缺乏、设施落后等许多困难,加强公益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缓慢的状况和原因1.农村文化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匮乏。
当前农村特别是村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方式,除了看电视、打麻将、吹牛皮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非典”时期农村禁止集会、不准打牌,三两个农民这儿站一会,那里站一会,多想看场电影,多想看场演出啊!这是由于文化设施缺乏,文化活动稀缺,文化活动场所没有造成的。
2.各级党委政府“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
现在考核政府的硬指标偏重经济建设,文化事业等属于精神文明的项目不仅占的分值不高,而且考核方式不硬,伸缩度大。
因为,群众的文化生活等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下级党委政府,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财政收入、工农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上,放松了群众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3.“三下乡”活动,受经费、人员等方面条件的制约。
“三下乡”活动没有专项经费,所以每年只能进行1-2次,而大多数只能在乡镇上举行,真正到村社的很少,还不能保证每个乡镇都走到。
城区文化活动日渐丰富,但延伸到村社比较难。
4.为农服务的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服务能力逐渐弱化。
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是最直接为农服务的文化单位,目前地方财政基本只保人头工资,单位内部人员青黄不接,设备陈旧老化,能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少,而且质量不高。
经费、人员、设备等问题的严重存在,已经没有多大能力全力顾及农村,影响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5.乡镇文化站名存实亡。
不少乡镇领导对社会事业的价值估计不足,认为文化活动是务虚的,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引不起重视。
文化干部就是想过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从下手,一切只能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安排,或者应付一下面子上的工作,因此,文化站的作用在萎缩、消失、名存实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曾德钊四川省叙永县麻城乡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农村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已极大丰富,农民的文化需求也与日俱增。
但农村文化建设依然相对滞后,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并发挥好其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村公民的道德素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怎样才能开展好农村文化工作并发挥其作用呢?本文就笔者所在地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浅析对策如下。
一、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基层文化工作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行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工作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从总体来看,农村文化仍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
落后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阵地建设不完善。
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所在的县几乎乡乡都有文化站,大多数乡镇还建有电影院,但在九十年代又几乎垮完。
“十一五”期间,中央加大农村文化投入,安排资金修建乡镇文化站,但截至目前,此项工程仍未完善。
全县25个乡镇,目前新建完成并配套好相关设施的综合文化站仅有8个,而在已建成的乡镇文化站中,也存在设备挪作它用或因无经费开展活动而将设备堆放在保管室
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现象。
日前邻近一个乡镇的文化专干告诉笔者,他们那儿因还未建起文化站,几个小学生自发聚集在乡卫生院的角落里庆祝祖国62岁生日。
我相信那绝不是做作,那是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是渴望,农村文化阵地亟待尽快完善。
2.人才队伍不稳定。
一是由于体制问题,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在乡镇,县文化部门“远水不解近渴”,这样使一些农村文化站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管不着的尴尬局面。
文化站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各乡镇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专干,但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村,或变成“杂役”,一年到头,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突击任务。
笔者所在地的乡镇文化干部中,有任计生办主任的、有任财政所所长的、有在党政办工作的……,几乎每人都负责了文化工作外二三项甚至更多的繁重工作。
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因“三权”下放而鞭长莫及。
二是乡镇文化专干大多非专业人才,有学经济的,有学文秘的,也有学农业的,对于文化方面的素养参差不齐,且大多缺乏音乐、舞蹈等群众文化方面专业知识和鉴赏能力,不利于带动和发掘文化。
一些老文化专干经过数年的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群众文化知识和能力,又因政治、经济待遇等原因,离开了文化战线。
笔者所在的县,25个乡镇中从事文化工作十年以上的仅有五六人且没有一人获得中级以上职称,职称评审中的外语、计算机、论文等成了他们晋级职称的拦路虎。
基层文艺骨干也因发展空间和待遇等问题向外大量流失。
农
村文化队伍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3.文化经费投入不足。
笔者所在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乡镇财政收入低,年年赤字,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1%”的规定难以落实。
而从整个国家来说,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是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还在日益拉大。
在此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活动得不到开展。
4.文化活动不丰富。
农村文化形式单一,农村原有的“戏班子”等文艺队伍逐步消失,许多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和表演绝技正在消失,后继无人,农村文化缺乏新生力量,而黄、赌之风又悄然兴起。
单靠市、县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5.部份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领导对农村文化重视不够,观念滞后,到目前仍然抱着“只要经济搞上去就行了”的观念。
农村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现象。
还有的片面的认为:“文化工作无非是跳跳唱唱,可要可不要”,诸如此类,种种错误认识,导致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得不到重视和支持。
二、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策略1.认清当前农村文化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从单一性转向了多样性,农村文化应在原有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如:农村群众渴望的科技文化,农民群众急需了解的
信息文化,乡镇企业所需的企业文化。
乡村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乡镇机关的机关文化等。
2.建立有效的文化管理体制。
针对农村文化工作要形成一套配套完善的有计划、有措施、有监督、有落实的工作机制。
要建立县文化局、乡镇党委、村级党支部齐抓共管的局面,特别是对基层文化站和工作人员要有人力物力保障,并把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劣快慢,纳入考核当地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政绩,以及农村党支部的范围,作为提拔或降职,奖励或处罚的条件之一。
这样也使主管部门能够有章可循,有度可量,更提高了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视。
3.完善文化阵地,管好用好设备。
需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站点建设,配套完善站点室内外相关设施设备,并配置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跳棋、象棋等文体器材,有条件的可以建文化广场。
将综合文化站建成集培训、展览、会议、影视放映、娱乐、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惠民工程。
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为中心。
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建立激励机制,培养留住人才。
文化站管理人员可以不会文艺。
但不能不懂文艺,要加强文化专干素质培养,将不会文艺的文化专干培养成为能够为当地群众文化服务的服务型人才,将会文艺的文化专干培养成为带领当地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业务型人才。
通过实施各级文化馆站岗位培训和学历继续教育制度,提高农村文化干部思想
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放宽职称评审条件、评优评先、荐用人才等提高文化干部政治、经济待遇,增强他们干好文化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要建立健全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真心求才,政策揽才,事业富才的长效机制。
培养并留住人才。
5.发展文化产业,多渠道解决文化经费。
一是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组建文体团队,乡镇政府和文化站引导他们开展活动,适当给予经费补助和支持。
二是扶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再让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
三是免费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
6.开展文化活动,打响文化品牌。
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根据地,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经济信息,为群众求知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引导开展包括节庆文化、民俗文化、家庭文化等不同方式、不同对象、不同规模的文化艺术活动,使群众文化活动方式向公共文化活动方式拓展。
以重要主题节日为主线,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充分利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开展演出等活动,鼓励和引导群众建立文体队伍组织,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让更多的老百姓喜爱并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
要根据地区优势、特点和资源,着力打造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特色文化,打响文化品牌。
笔者所在的四川省叙永县,为多民族散杂
居地区,其中苗族人口3万多人,是四川省境内苗族人口最多的县,县内苗族分支众多,各分支的服饰、芦笙舞蹈各具特色,因此叙永县重点打造苗族文化,已将“川南苗族踩山节”申报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
笔者所在的叙永县麻城乡也是叙永县苗族文化中一股重要力量,有泸州市非物质遗产项目1个———“麻城苗场”;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正在筹建“寨和苗族踩山节”。
目前,叙永县与古蔺县计划联手打造古叙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该保护区计划包括叙永县合乐乡、震东乡、麻城乡和古蔺县大寨乡、箭竹乡。
有“川南苗族踩山节”、有“麻城苗场”、有大寨踩山节、有箭竹苗家情人节,相信不久的将来,川南苗族文化这张牌必将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总的说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阵地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经费是保障,活动是生命。
解决好了阵地、人才、经费问题并建立长效机制,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本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避免乡镇文化站步入“建了又垮,垮了又建,又建又垮”的怪圈。
我们也将迎来农村文化蓬勃发展的春天,实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繁荣”。
132农村经济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