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重文化建设创品牌
我国边疆文化的建设
第五章边疆文化建设第一节文化和文化功能①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一)文化的涵义。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是什么?文化又包括哪些范畴?这是一个争论不休而又歧义层出的问题。
“文化”一词,在世界各民族的早期词汇中便已出现。
我国的《周易·贲卦》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文化即由其中的“人文化成”简化而来,意思是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开始活动及其成果。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晋代束晰《补亡诗·由仪》中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南齐王融《曲水诗序》中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在中国古籍中“文化”被理解为统治者的施政方法而与“武力”、“武功”相对立。
成为“文治”与“教化”的总称,主要包括思想观念和礼乐制度建设及对人的教育感化。
我们今天所用“文化”这一词的意义与古代已有所不同。
在欧洲,现代英文和法文的culture,德文的kultur,均来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为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后引申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培育。
罗马思想家西赛罗指出“精神文化是哲学”,认为如同农民耕种土地一样,对理智也要进行加工。
另外,文化一词还在知识水平、教育程度、思想修养的意义上被使用着。
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
”这一定义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可人们对“文化”的探讨远没有结束。
古迪纳夫(Goodenough)说道:“文化这个词长期以来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物。
”威廉(Williams)提出:“文化是英语中两三个最复杂词之一。
之所以如此,部分是因为它在几种语言中的盘根错节的历史发端,但主要是因为,它现在已被一些不同学科和一些不同且不兼容①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北京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强化“五个认同”筑牢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团结基石
28实践·思想理论版 特别关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断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五个认同”思想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不仅是对马克思民族理论的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保障,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也具有深远意义。
内蒙古始终把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来坚守,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边疆巩固安宁的壮美篇章。
进入新时代,内蒙古各族人民要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五个认同”思想,为建设亮强化“五个认同”筑牢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团结基石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保障。
增强内蒙古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伟大祖国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伟大祖国的前途命运关乎56个民族的前途命运,捍卫祖国统一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内蒙古自古以来就对伟大祖国有着深厚的认同感,今天内蒙古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
历史和现实表明,内蒙古只有在祖国的怀抱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族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因此,内蒙古各族人民要旗帜鲜明反对分裂主义,自觉肩负起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职责,自觉践行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
要加快内蒙古地区经济徐 娟292018年第3期2018年全国两会/特别关注发展,夯实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认同的基础,将发展成果惠及全区各族人民,培育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建设伟大祖国的积极性,增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强基富民固边做法3
“强基富民固边”好立党威、暖民心、稳边疆——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强基富民固边工程基本做法长白县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边境线长,边情复杂,社情多样,舆情敏感,暗战激烈,是国家重要战略方向,省军区首长曾说“长白县是半岛形势的风向标”。
在复杂的局势面前,长白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军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直接指挥下,坚持以强基富民固边工程为统领,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百姓富裕、民族团结、边境稳固。
下面,简要报告长白县强基富民固边工程的一些做法。
一、立党威,基层政权巩固发展党执政的实践证明:党事业的根基在基层、力量在基层、重心在基层,必须始终强化基层政权建设,把基层政权建设成维护边疆安全、带领群众致富的战斗堡垒。
(一)坚持重心下移,增强基层政权的向心力。
为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长白县全力贯彻省委提出的“胸中始终有大局,心里时刻有群众”的重要指示精神,并以此为主线,开展了“两有”实践工程,通过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家庭的实际行动,转变了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解决了疏离群众、对群众缺少感情的问题。
机关干部“沉下去”,走遍全县77个村屯,与群众谈心交朋友,把基层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摸细、摸准、摸透,与困难户对接包保,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对群众最急迫、最直接、最不满意的问题,列出单子,理清头绪,分清轻重,先急后缓,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制定规划,逐步解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一年来,投入资金640多万元,为群众办实事2800多件,帮扶570多名党员群众发展致富项目,增进了干群交流,密切了党群联系,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强化执政基础,提升基层政权的凝聚力。
注重党的政治核心建设,结合乡镇党委换届,把军警官担任的乡镇党委委员纳入正式选举;建立了军警官进村兼任村官机制,选派军警官到全县所有行政村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镇村班子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高。
对振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思考
2020·3乡村是开展文化活动的沃土,在乡村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而且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十分重大。
然而,在红河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的基层政府重视乡村经济发展,对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却重视不够,阻碍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因此,高度重视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乡村文化建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得十分紧迫。
■红河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州内民族众多,有汉族、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壮族、瑶族、回族、布依族、布朗族、拉祜族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2%。
长期以来,红河州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有效地维护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综合素质,使其观念得到转变。
随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民族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一是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近几年,红河州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少数民族地区好群众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实施重点文化工程,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
近几年,红河州实施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累计投入10多亿元,依托14个公共图书馆、14个县市文化馆、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成各级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200多个。
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边疆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群众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
“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工作实施方案
“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精神,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推动“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简称“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工作深入持久有效开展,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党的民族工作方针,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要求,以满足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基本任务,以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供给和队伍建设为重点目标,进一步发挥文化志愿服务在支持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志愿参与。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全国文化系统,引导社会各界力量,面向边疆民族地区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渗透到工作全过程。
(二)需求导向、项目带动。
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求和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精心策划实施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确保供需有效对接。
通过实施项目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带动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三)深度服务、注重实效。
重点围绕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建设,坚持“走进去”和“请出来”相结合,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度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增强服务效果。
(四)统筹推进,整合资源。
坚持与完善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文化援助机制相结合,与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与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相结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三、主要内容“文化志愿者边疆行”作为“春雨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融合文化、志愿、边疆、少数民族四个元素,以“大讲堂”、“大舞台”、“大展台”为基本载体,通过双向互动形式,搭建内地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帮扶与交流平台。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黑政办发〔2015〕5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黑政办发〔2015〕5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我省森林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0.3%,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对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保护是前提,发展是核心”为总要求,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和“五大规划”为切入点,以转型为主线,以合作促发展,以改革提效率,以开放增活力,加快机制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向规模要效益,推进森林食品产业、北药新兴产业、苗木花卉产业、旅游业、木材加工业、矿产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接续产业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繁荣林区经济,不断增进林区人民群众福祉。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主导,绿色发展。
严守生态红线,加强森林保护与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二是坚持机制创新,高效发展。
创新经营机制,通过兼并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林区发展活力。
三是坚持转型牵动,集聚发展。
依托资源优势,壮大接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林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边疆民族文化建设——以广西为例
【语言与文化】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21年12月(第12期,总第296期)Dec.,2021(No.12,General No.296)收稿日期:2021-09-20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移民管理法治化视角下广西边境治理研究”(21WT0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越跨境民族文化遗产调查及文化安全研究”(20WT05)作者简介:李冬青(1974-),女,广西德保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院长,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法、东盟研究。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边疆民族文化建设———以广西为例李冬青(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广西南宁530511)摘要:边疆民族文化建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是稳边固边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
由于边疆各民族在地域特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边疆民族文化建设必须从基础设施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产品生产等方面进行特别关注。
广西作为多民族边疆地区,其特殊的区位特点使民族文化建设在总体国家安全框架下具有典型代表性。
从广西的经验做法出发,可以总结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结合,是民族文化建设保障总体国家安全的关键之举。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广西文化建设;跨境民族;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1)12-0149-06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譹訛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集中表现,而软实力又是国家硬实力在精神层面的集中反映。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印发《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印发《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公布日期】2017.12.21•【字号】桂文发〔2017〕34号•【施行日期】2017.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印发《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相关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相关直属机构:《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2017年12月21日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前言为进一步推动广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根据《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行动计划。
第一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我区文化资源优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以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原则坚持先进引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发掘优秀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品质量,讲好广西故事,弘扬广西精神、中国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重点,提升文化内容原创能力,加大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依法治疆建设美好新疆宣讲简报内容
坚持依法治疆建设美好新疆宣讲简报内容1.引言1.1 概述概述新疆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法治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旨在通过法治的方式推进新疆的稳定和繁荣。
本文旨在宣讲坚持依法治疆建设美好新疆,探讨依法治疆的意义以及美好新疆建设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论述坚持依法治疆的必要性和美好新疆宣讲的作用。
依法治疆是指依法治理新疆地区的各项事务,包括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宗教事务等多个方面。
通过法治的方式,可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治理,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美好新疆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以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通过推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致力于建设一个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新疆。
本文将详细阐述依法治疆的意义,包括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美好新疆建设的重要性,包括推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意义。
通过论述这些关键点,可以进一步展示坚持依法治疆建设美好新疆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文章的后续部分中,我们将进一步阐述坚持依法治疆的必要性,包括增强法治意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美好新疆宣讲的作用,包括宣传新疆的发展成就、弘扬新疆的优秀文化等方面的功能。
通过全面宣讲坚持依法治疆建设美好新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的真实情况,加深对新疆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推动新疆的稳定和繁荣。
本文将从依法治疆的意义和美好新疆建设的重要性入手,立足于现实情况,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阐述,旨在为新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以及对整篇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主要从依法治疆的意义和美好新疆建设的重要性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辉煌七十五载,共筑家国梦
辉煌七十五载,共筑家国梦在历史的长河中,七十五年犹如流星划过夜空,虽短暂却璀璨夺目,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七十五年则是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辉煌时代。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礼炮轰鸣起,亿万中华儿女便以满腔热血和坚定信念,踏上了民族复兴的壮丽征途,用不懈的努力与非凡的智慧,共同绘制出一幅幅感天动地的奋斗画卷,书写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创业史诗和发展传奇。
而今,站在建国75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不仅要铭记过去的辉煌与艰辛,更要展望国家更加灿烂的未来,满怀信心地继续前行。
在这段非凡的历程中,廊坊市作为京津走廊上的璀璨明珠,自其建市以来,也走过了不平凡的35年。
这35年,是廊坊市紧密跟随国家发展步伐,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35年。
廊坊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大局,积极部署、锐意进取,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济领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文化领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同时拥抱现代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社会领域,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廊坊的35年变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一个生动的缩影。
它见证了廊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展现了廊坊作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廊坊将继续秉持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的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廊坊力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首先,在庆祝建国75周年的喜庆氛围中,不仅缅怀过去,更要展望未来;不仅抒发对家国的深情厚谊,更要将这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一)风雨兼程,奠基伟业七十五年前,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兴边”战略
、
一
。
一
,
市场主体 、 完善市场体 系 、 改善宏观管理 、 全政 策法规 、 健 转变 政府职能等 关键 环节 , 解决 主要 矛盾 , 破解难 点问题 , 推动改 革全面展开。 其三 , 突出特色 , 创建 精品。 边疆地区要善于利用 拥有文化资源丰富 的比较优势 , 托文化差异性 策略 , 依 赢得市 场。 对彰显边疆民族地 区特色的传统文化 资源加工润色 , 在保 持 、 展并突出边疆 的 、 发 民族 的、 『 个 生的前提下 . 加快推 出能反 映传统 的、 时代的 、 主旋律 的丰富多彩 的文化艺术精品 。通过 精品的推广 , 动产 品 、 带 资源 、 工艺等各方面 的需求 , 延伸产业 链, 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其四 , 整合资源 , 规模化经营。要采取 有效的产业组合方式 ,抓好全社会各方面民族文化资源和优 势的整合 , 实现 优势互补 , 降低成本 , 生协同效 应 , 产 提高企业 整体效益。 二、 大力发展地区教育 , 提高各民族 人民素质 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 表着未 来经济发展 的方 向. 随着经 济 的知识化 、 文化化 , 经济发展对 国民素质 的要 求越来越高 。 世界银行在 19 95年给经济学界提 出了这样 的建议 , 把一个 国 家 的资源分成 三个部分 , 一部分是 自然 资源 , 第 矿山 、 石油等 等, 大概 占整 个国家 资源 的 2 %, 0 第二部分是人 造资源 , 大概 占 1%, 6 第三部 分为人力资源 占整个国家资源 的 6%。由此可 4 见, 决定一个 国家 、 一个地区发展 的最终决定 因素是人 , 社会 竞争说到底是各地 区人 的素质 的竞争。 以 , 所 边疆与内地 的发 展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劳动者素质 的差距 ,也可以说 是教育事业上 的差距 。大力发展边疆民族地 区的教育事业 已 是 关系到边 疆民族 地 区经济 社会能 否健 康可持续 发展 的关 键。 教育发展是实现地 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要始终坚 持教育与文化 的融合发展 , 大力提高各族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 不断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 的优秀人 才 ,从而有效地为地区 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 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因此 , 实施 “ 文化兴边” 战略最基础 的工作还 是要大 力发展边疆民族地区 的教育事业 , 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 边疆民族地 区教 育大发 展 , 要从 以下几方面努力 : 其一 , 要坚 持以人 为本 , 全面 贯彻党 的 教 育方 针 , 终 把 培 养 人 才 作 为 学 校 的根 本 任 务 , 进 学 生 全 始 促 面发展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实现 受教育者德 智体 美诸方面 的 全面发展 。其二 , 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 , 导尊师 倡 重教 的风尚 , 维护好教师形象 、 教育形象 。 其三 , 促进教育事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教育规模 、 质量 、 结构、 效益的协调 发展 , 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 ; 筹各级 各类学校 的协调发 统 展, 促进基础教 育 、 职业教育 、 高等 教育和继续教 育的协调发 展; 统筹政府办学和民办教育的发展 , 成公 立学校与私资学 形 校 的良性互动 ; 统筹城 乡教育协调发展 , 支持 农村教 育重要地 位 不动 摇 , 强农村教 育 , 加 实现城 乡教 育的协调发展 , 扶持边 疆贫 困地 区教 育发展 , 努力缩小区域之间 的教育差距 , 为人民 群众提供公平 的义务教 育机会 。其 四 ,下大 力气发展民族教 育 。由于 自然 、 历史 、 生产 、 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各少数民族 受教 育的机会和 质量受到 一定 影响 ,采取措施大 力提高边疆
小学民族工作知识测试题
小学民族工作知识测试题单选题25道,每道题2分;多选题10道,每道题3分;判断题10道,每道题1分;填空题5道,每道题2分。
(总分100分)一、单选题(25道题)1、《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于2023年1月11日由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起施行。
[单选题]A.2023年5月1日(正确答案)B.2023年6月1日C2023年7月1日D.2023年8月1日2、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实行()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实施、模范引领、全面推进。
[单选题]A.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府全面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参与B.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府全面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C.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府全面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协同参与(正确答案)D.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协同参与3、自治区、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纳人(),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统一部署,统筹实施。
[单选题]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确答案)B.国民经济规划C.社会发展规划D.城乡建设规划4、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明确目标任务、指标体系、工作举措、保障措施、考核评比、表彰奖励等内容。
[单选题]A.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规划B.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规划C.民族团结模范区创建规划D.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正确答案)5、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制定()。
[单选题]A.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案B.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规划方案C.民族团结创建方案D.具体实施方案(正确答案)6、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
[单选题]A.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关工作B.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相关工作(正确答案)C.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D.创建相关工作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和精神家园,西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思想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
内蒙建设风貌导则
内蒙建设风貌导则1.引言1.1 概述内蒙建设风貌导则是指在内蒙地区进行城乡建设时要遵循的规划准则和建设原则。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省区之一,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
为了保护内蒙地区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内蒙建设风貌导则应运而生。
内蒙建设风貌导则旨在引导内蒙地区的城乡规划和建设向着宜人宜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制定导则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内蒙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资源利用问题,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通过制定内蒙建设风貌导则,可以规范内蒙地区的建设规划与设计,统一建设形象和标准。
导则不仅包括了建筑和景观设计的要求,还涉及到内蒙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要求旨在保护内蒙地区的自然生态,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打造与内蒙人文和自然特色相融合的城市和农村环境。
内蒙建设风貌导则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积极倡导合理、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鼓励科学技术的应用,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提倡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内蒙建设风貌导则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共同参与内蒙地区的城乡建设和保护。
通过遵循内蒙建设风貌导则,我们可以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建设风貌。
内蒙古自治区将能够开创一个既宜居宜业、又富有内蒙特色的美好未来。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安排,它对于文章的逻辑性和阅读体验都非常重要。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通过概述来简要介绍内蒙建设风貌导则的主题内容,明确文章的研究方向。
接着,详细描述文章的结构,说明各个部分的目的和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在阅读全文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重点。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对内蒙建设风貌的背景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从而为后续的建设风貌导则提供理论依据。
推动文化娱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
推动文化娱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坚持把转变作风、优化环境作为重要保障。
完善落实重点工作“四个体系”建设,学习先进服务理念、服务思路、服务举措和服务细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大幅提高效率,打造龙江服务“快节奏”。
一、创新产业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娱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速新兴技术与文化娱乐产业渗透、融合,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打造龙江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和创造力。
推动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发展。
牢牢把握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要求,深度挖掘龙江“四大精神”时代价值,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演艺、文创融合发展,宣讲好红色精神谱系丰富内涵,让红色资源活化为可听可看、可读可感的精神文化产品。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繁荣版画、刺绣、剪纸、皮影戏、鱼皮画等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特色边疆文化产业。
发挥冰雪、音乐、异域风情等文化特色,提升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品质,建设龙江冰秀基地,打造哈尔滨国际音乐之都和冰雪文化之都。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运用数字技术开发转化文化文物资源,做强动漫游戏、数字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行业,建设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推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数字动漫等产业形态发展。
做强黑龙江(平房)动漫产业基地、牡丹江华创文化创意产业园、融创四季冰雪基地等园区和基地,建设有声读物基地、VR/AR小镇等一批文化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
推动演艺产业创新发展。
推进5G+4K/8K超高清在演艺产业应用,建设在线剧院、数字剧场。
积极发展夜经济,支持大型演艺机构组建集演艺演出、场馆经营、体育赛事、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艺术经营综合体,鼓励歌舞娱乐场所连锁化、品牌化发展,丰富多屏连麦合唱、线上互动游戏、线上虚拟包厢等线上内容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美好生活新需求。
列举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的成绩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大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
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广西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绩,为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运输发展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广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广西积极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加强与内地和周边国家的交通联系,大大提高了边疆地区的交通运输效率。
这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广西北部湾港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港口,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广西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产业方面,广西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广西以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为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广西还积极引进外来产业和技术,加大对民族地区的产业扶持力度,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广西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不仅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
三、加强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素质在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广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广西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努力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医疗卫生水平。
广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民族地区孩子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广西还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改善了民族地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覆盖面。
这些举措为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
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无疑对于我国实现经济全面发展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广西将继续努力,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以上是我对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的成就的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
新疆菜行业发展趋势
新疆菜行业发展趋势一、前言新疆菜行业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消费升级、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和健康饮食理念的推动,都将为新疆菜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只要积极抓住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新疆菜行业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的发展。
新疆菜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行业需不断进行创新和研发,打造知名品牌,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加强与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合作,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新疆菜市场的重要消费力量。
这一消费群体通常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对于新颖、特色的新疆美食比较感兴趣。
因此,新疆菜企业应该注重创新,开发更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美食产品。
未来新疆菜行业的发展方向不仅需要保持其传统特色和文化底蕴,更需要创新和拓展。
通过文化创意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等方式,将新疆菜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美食品牌,满足人们对美食和文化的需求。
新疆菜作为新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未来,新疆菜行业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新疆菜的文化底蕴,通过传承和创新,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产品。
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二、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消费需求也不断增长。
作为中国重要的少数民族区域之一,新疆地区的特色菜系一一新疆菜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新疆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广受好评,成为了餐饮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论述新疆菜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消费升级带动需求增长1、高品质消费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高品质的食材和用料成为消费者选择餐饮的重要因素。
新疆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食材成为了许多消费者的首选。
2、多元化口味需求增长:消费者对新鲜、原汁原味的口味追求不断增加,新疆菜以其辛香、麻辣、咸甜交融的独特口味迎合了这一需求。
以社会责任为内核打造边疆“极度”责任品牌
论文大赛获奖论文 政工文化PPaper contest winners & Political work culture以社会责任为内核打造边疆“极度”责任品牌文/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杨久勇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六八” 新时代发展战略, 围绕“八个着力”和国家电网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国家电网“深化管理提升年”活动的经验做法,国网蒙东电力以社会责任为内核,打造边疆“极度”责任品牌建设,从而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
“极度”责任品牌既寓意着在蒙东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中国冷极和极富魅力的边疆地区特色,同时又意味着国家电网“你用电、我用心”的社会责任理念、每一度电都是关爱的内涵。
在开展“极度”责任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国网蒙东电力深入分析利益相关方诉求,多维度考量目标利益相关方的文化、地域、民族、语言等要素,聚焦客户需求。
通过增强服务的便捷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客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从而帮助国网蒙东电力公司树立“责任国网”形象,增加品牌价值,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
主要做法形成责任品牌建设路径国网蒙东电力致力于为国家电网公司责任品牌的建设贡献力量,为保证“极度”责任品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国网蒙东电力结合理论和现实情况,经过多轮研讨形成了责任品牌建设路径。
制定责任品牌“三步走”计划社会责任正在成为企业品牌建设(责任品牌) 的新理念和内核。
国网蒙东电力计划分三步走开展责任品牌建设:一是发展社会责任理念。
社会责任理念的建立是开展责任品牌建设的基础与思想源泉。
只有社会责任理念得到广泛传播,使利益相关方能够认知并且认同社会责任理念,才能够调动利益相关方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保证后期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是深化社会责任实践和管理。
深化社会责任实践与管理是进行责任品牌建设的有力保证,是责任品牌建设的核心环节。
弘扬长白山文化_打造美丽吉林的“白山样板”
2023年第12期白山市人文历史悠久,是我国东部边疆历史名城。
长白山文化博大精深,在不同历史时期各领域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白山市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的意见》。
当前,在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快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白山市充分利用文化的力量,弘扬长白山文化,奋力实现打造美丽吉林“白山样板”的美好愿景。
一、长白山文化是打造美丽吉林“白山样板”的精神动力白山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以长白山文化为精神动力,打造美丽吉林“白山样板”。
长白山文化是白山市发展的精神财富。
长白山文化在继承、演进、熔铸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白山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长白山区的先民从先秦时的肃慎到金代的女真以及清朝的满族,几千年的民族发展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到了近现代,长白山区打破封禁,大量关内百姓涌入长白山区开拓创业,在一片荆棘林莽中开创家园,形成了“闯关东”的拓荒精神。
到了现代,在抵御日寇、“四保临江”和抗美援朝的革命斗争中,在杨靖宇将军领导东北抗联中,在陈云、肖劲光、肖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中展现力量,彰显了白山儿女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长白山人民这种生生不息的奋争、创业、开拓、拼搏精神一直在这片沃土上代代相传。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对长白山文化有这样的感慨:“中国起步时,你是历史走廊;中国辉煌时,你是半个大唐;中国蒙难时,你是冰雪战场。
完成了这一切,突然发现,你还是全世界最稀缺的生态天堂。
”由此可见,长白山文化在白山市的发展中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
长白山文化是人文城市建设的智力源泉。
城市形象与人的形象一样,既有外在形象,又有内在气质。
外在形象由建筑、道路、广场、山水、绿地等组成;内在气质弘扬长白山文化打造美丽吉林的“白山样板”■李广旭272023年第12期是由精神风貌、人文素质、文明程度、人文内涵等因素构成。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同步测试)-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小阅读-课内1.下列关于《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精神是他毕生的追求。
B.“匠”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指木匠,意义变得更加深远和广泛。
C.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要耐得住寂寞,同世界脱节,用自己的技能和手艺才能改变世界。
D.工匠精神尽管不以成功为目的,但是却能走上成功之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一个企业家的话,证明了今天是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B.第二段“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属于引用论证,是为了让观点更有说服力。
C.第三段“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十分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D.第四段运用了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阐述了工匠精神的一流技术的重要性。
3.下列事件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内涵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举全家之力,运山石于渤海之尾,感动了天地。
B.庖丁解牛,做到了心到、神到、手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C.瑞士手表,技艺精湛,敬畏职业,关注细节,追求极致。
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技术先进,精益求精,实现“零故障”。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领先地位。
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
《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乎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