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2月份摸底考试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_31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 .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C . 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D . 蜡烛:我受热就会熔化2.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 氯气作自来水的消毒剂B . 金刚石刻划玻璃C . 稀有气体用于作闪光灯、霓虹灯D . 铜铝等金属丝用于作电线电缆3. 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 . 鼻子闻B . 嘴巴吹C .耳朵听 D . 眼睛看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热,溶液变为无色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 .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B . 元素符号是GaC . 属于金属元素D .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6. 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 . H2SO4B . SO3C . SO2D . CO7. 早期治疗疟疾的原料是奎宁碱(化学式为C20H24N2O2),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奎宁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4gB .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5︰22︰5C .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D . 奎宁碱和青蒿素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8. 蓝色的CuSO4 溶液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具有催化作用,向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入CuSO4 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①产生大量气泡②产生蓝色沉淀③产生白色沉淀④溶液呈蓝色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③④9.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1滴水中约有1.67×1021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体积变大A . AB . BC . CD . D10.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 S SO2B . CO2 COC . Fe Fe2O3D . H2O O211. 11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2月考考试卷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2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2题)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炸药爆炸B.干冰升华C.蛋糕发霉D.葡萄酿酒【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非常重要。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2CO2表示()A.2个二氧化碳分子B.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C.2个碳原子和2个氧分子D.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4.“X”光透视常用钡餐作造影剂。
钡餐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其化学式是BaSO4,BaSO4属于()A.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D.氧化物【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5.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A.都能溶于水B.都能燃烧、放热C.都是无毒气体D.都可由碳与氧气反应制得【答案】D评卷人得分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6.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Cl-和Cl两种粒子的说法____________②3H2:____________③4个水分子:____________⑤5个铁原子:____________⑦氢氧化铜:____________⑨硝酸铵:__________________(2)、(9分)⑵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②验证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硫在氧气中燃烧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⑤工业炼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⑴①2个氧原子;②3个氢分子;③ 4H2O; ④2Na+ ;⑤5Fe;⑥OH- ;⑦Cu(OH)2;⑧Na2CO3;⑨NH4NO3⑵①3Fe+2O2=Fe3O4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化合反应或氧化反应②CO2+Ca(OH)2 = CaCO3+H2O③S+O2=SO2 ; 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④CaCO3+2HCl=CaCl2+H2O+CO2⑤3CO+Fe2O3=2Fe+3CO2 或 4CO+Fe3O4=3Fe+4CO2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2.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
中考初三12月月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C
4、 D
5、 D
6、 B
7、 A
8、 C
9、 C 10、 C 11、 B 12、 D 13、 A 14、 C 15、 B
二、生产生活应用题
16、(1)CaO+H2O=Ca(OH)2;(2)疏松多孔
17、(1)纯净物;
(2)不可再生能源;CO;硫;
18、(1)
(2)增加进气量,使甲烷充分燃烧
19、(1)H2O;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2)燃烧产物是水没有任何污染;
(3)NO
三、阅读理解题
20、(1)单质;观察颜色;
(2)+1;
(3)1,3,4
四、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
21、(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分子构成不同;
(3)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4))水蒸发是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没有产生新分子,水电解产生了新分子
22、(1)
(2)
23、(1)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2)乒乓球碎片;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
(3)两个试管同时产生气泡,红墨水上移;二氧化锰和水泥块的接触面积不一样
24、(1)气体不纯、不易收集、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反应速率适中;
(2)在水下盖上毛玻璃片,移出水面
25、(1)
(2)霾中可能含有黑碳,也可能不含有;
(3)霾中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它燃烧也会生成CO2;
交流研讨:集中供暖;汽车尾气
六、定量分析题
26、50%。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阶段调研考试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阶段调研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
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A . 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B . “天宫二号”轨道的设定C . 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D . 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盛2.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法、美、荷的三位科学家,获奖理由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他们开发出的这种分子机器,其运动可受控制,给其注入能量时便能执行任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该项设计实现了机器的微型化,将化学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维度中B . 该项设计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分子的运动具有可控性C . 该项设计说明,可以在分子运动和化学变化中保持分子的不变D . 分子机器很有可能在新材料、传感器以及储能系统的研发中得到应用3. 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 . 真金不怕火炼B . 百炼方能成钢C . 纸包不住火D . 玉不琢不成器4. 201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B . 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 . 蒸馏或用过滤吸附均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D . 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1:85.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 . 元素的质子数B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6.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 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C . 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8.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可制成干冰B . 二氧化碳能灭火只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C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D . 可用石蕊试液或带火星的木条来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9. 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 空气、金刚石、氧气B . 碳酸氢铵、氮气、二氧化碳C . 稀盐酸、红磷、蒸馏水D . 海水、氦气、碳酸钙10.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B . 金刚石可用做玻璃刻刀的刀头,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很大C . 磷可以用做烟雾弹,是因为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 镁能用于制造照明弹,是因为其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11. 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试卷(带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1.(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高梁、玉米酿酒B.石油加热蒸馏出多种石油化工产品C.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煤气D.把某些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用高梁、玉米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石油加热蒸馏出多种石油化工产品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煤气生成了一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说明有新的物质甲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2分)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煤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少了B.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相等C.50g糖溶于200g水中,制得250g溶液D.加热高锰酸钾制到氧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高锰酸钾质量少了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对化学变化而言的,不适合物理变化,所以在解答时先判断该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化学变化,然后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作出判断,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煤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并且煤在燃烧时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虽然煤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少了,但是依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燃烧的煤的质量应该等于灰烬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故A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B、白磷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B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C、糖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C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被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剩余固体和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D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C.点评: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3.(2分)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的读法正确的是()A.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上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B.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8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有两种,其一是质的读法,其二是量得读法;针对各选项需分析解决.解答:解:A、注意在化学方程式中“+”和“=”的读法应分别读“和”、“生成”,不像数学计算一样的读法;故A错误;B、注意在化学方程式中“+”和“=”的读法应分别读“和”、“生成”,不像数学计算一样的读法;故B错误;C、这是一种质的读法,说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即可;故C正确;D、这是化学方程式的一种量的读法,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读出,但读的量不正确,应该是“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注意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掌握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对解释此题帮助很大.4.(2分)有H2、O2、N2的混合气体21g,点燃后完全反应之后恢复至常温,得到3g气体,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A.H2和N2的混合气体B.3gN2C.O2和N2的混合气体D.H2、O2和N2的混合气体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发生氢气与氧气的反应,利用氢气和氧气反应的质量关系来分析可能存在氢气过量或是氧气过量,若3g气体为氮气,则18g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解答:解:由2H2+O2 2H2O可知,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比为4:32=1:8,则若反应之后恢复至常温得到3g气体为氮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2g、16g,且恰好反应完全,故B可能;则若反应之后恢复至常温得到3g气体为混合气体,可能为氮气和氢气,故A可能;则若反应之后恢复至常温得到3g气体为混合气体,可能为氮气和氧气,故C可能;点燃后完全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一定不会有氢气和氧气同时存在,故D不可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混合气体的成分的分析,利用点燃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过量的问题,注重对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训练.5.(2分)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已知2.8gA和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4:3 B.12:11 C.11:12 D.3: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及A和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3.6gD,先计算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生成的C的质量,最后计算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解答:解:由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已知2.8gA和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则A+3B═2C+2D7 8×32.8g x,解得x=9.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的质量为2.8g+9.6g﹣3.6g=8.8g,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9.6g:8.8g=12: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物质的质量之比,明确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与代入化学反应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应用质量守恒来计算物质的质量.6.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Ⅹ+6H2O,则X 的化学式为()A.H2SO4 B.SO3 C.SO2 D.CO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方程式的左边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右边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难度较小.7.(2分)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4:1:3 B.3:1:2 C.4:1:2 D.3:1: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该物质的微粒个数;分析图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关系,确定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解:反应前有4个A分子和1个B分子,反应后有2个C分子和1个A分子;去掉未反应的1个A分子,得出各物质微粒反应的数目关系如下图: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由3个A物质的分子与1个B物质的分子进行反应生成2个C物质的分子,得出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计量数是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不参加反应不计算在内.如题中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分子个数是3个而不是4个,其中有1个A物质的分子不参加反应.8.(2分)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需要5.6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C.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以知道,该反应中只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至于是不是含有氧元素,可以根据二氧化碳及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来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质量不变,所以可以判断在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00%=3.2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100%=2.4g,所以二氧化碳和水中所含氧元素的总质量为:3.2g+2.4g=5.6g,这与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得出在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分析题给的四个选项可以得出选项A与我们的判断相符合.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实质,并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求算物质的组成.9.(2分)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反应后质量/g 待测17.4 0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一定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17.4克﹣8.7克=8.7克;D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3.6克﹣0.4克=3.2克;C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减小的质量=21.6克﹣0=21.6克.总上分析,增加的质量=8.7克+3.2克=11.9克,减小的质量是21.6克,所以A的质量是增加的,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21.6克﹣11.9克=9.7克.因此反应物是C,生成物是A、B、D.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数据可知,B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17.4克﹣8.7克=8.7克;D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3.6克﹣0.4克=3.2克;C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减小的质量=21.6克﹣0=21.6克.总上分析,增加的质量=8.7克+3.2克=11.9克,减小的质量是21.6克,所以A的质量是增加的,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21.6克﹣11.9克=9.7克.因此反应物是C,生成物是A、B、D.A、综合分析,C→A+B+D,比如:碳酸铵分解成氨气、二氧化碳、水,故A错误.B、综合分析,A的质量是增加的,增加的质量是9.7克,所以最后A的质量=9.7克+19.7克=29.4克,故B错误.C、综合分析,B增加的质量是8.7克,D增加的质量是3.2克,所以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2=87:32,故C错误.D、综合分析,A增加的质量是9.7克,C减小的质量是21.6克,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注意:质量是指各物质的参加反应的质量.10.(2分)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A.用赤热的木炭还原氧化铜B.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C.在空气中点燃木炭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学科交叉型;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循环,由学过的知识可知:木炭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得到氧生成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遇到酸会产生二氧化碳;单质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解答:解:A、用赤热的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木炭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消耗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其中二氧化碳的循环是碳循环的重要途径.有关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要记牢,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溶解并生成石灰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1.(2分)下列叙述属于CO和CO2在化学性质上的区别的是()A.二者所含碳的质量分数不同B.炭充分燃烧生成CO2,不充分燃烧生成COC.CO有还原性,CO2有氧化性D.CO2的水溶性大于CO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二者所含碳的质量分数不属于化学性质;B、根据碳的可燃性分析;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有氧化性;D、物质的水溶性属于物理性质.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碳的质量分数不同,但不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错误;B、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生成一氧化碳,但这是碳的化学性质,而非二者的区别,故错误;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在此反应中二氧化碳提供了氧元素,因此具有氧化性,故正确;D、CO2的水溶性大于CO,正确,但是物质的水溶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并且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对比,要细心分析才能选出正确答案.12.(2分)小明家的厨房中有①食盐;②食醋;③酱油;④味精;⑤碎鸡蛋壳等.他想做一个家庭小实验,制取并证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于是他找来一个玻璃杯和一支蜡烛,小明要完成该实验,还应选择上述哪些物品?()A.①②B.①②④C.②⑤D.①②⑤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碳酸盐和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食盐是氯化钠,食醋的成分主要是醋酸,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味精的主要成分的谷氨酸钠,可以据此分析并作出判断.解答:解:根据各物质的主要成分分析可知,鸡蛋壳和醋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而食醋中含有醋酸,即只需②⑤与题给的仪器结合就可以完成此家庭小实验,而氯化钠和味精都难以产生二氧化碳,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知道C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质对不同物质的性质进行了考查,解题时只要掌握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即可顺利解题.13.(2分)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和下列过程无关的是()A.人和动物的呼吸B.发展利用氢燃料C.含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发展利用氢燃料却不能产生二氧化碳.解答:解:A、人和动物的呼吸产生二氧化碳;B、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故发展利用氢燃料与二氧化碳的循环无关;C、含碳燃料的燃烧也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D、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故选B.点评:虽然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等多种途径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14.(2分)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马路上喷洒石灰水②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③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控制助力车数量.这些建议中,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的措施,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机动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要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就要对尾气进行处理,可以安装尾气处理装置、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控制助力车数量等措施.解答:解:A、喷洒石灰水主要是消毒,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会造成二次污染.故选项错误;B、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措施③不可用.故选项错误;C、喷洒石灰水主要是消毒,故选项错误;D、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控制助力车数量都可以减少污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汽车尾气是城市污染的主要途径,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当然助力车尾气处理也要考虑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5.(2分)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A.都能灭火B.都能供给呼吸C.都是无毒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能灭火.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C、都是无毒、无味的.D、氧气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只有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才能确定它们的用途.16.(2分)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因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水相似,所以在考虑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时,应结合着水的相关性质来考虑.解答:解:因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所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能做溶剂.且不燃烧.超临界二氧化碳只是二氧化碳的一种形态,所以它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一样.故选B点评:我们在做信息给予题时,应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所给信息,来完成题目.同时,在做题是不能想当然,应和我们所学知识紧密结合.17.(2分)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O2 B.H2 C.CO2 D.CH4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有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两种,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的用向下排空气法.我们据此判断各个选项中的气体是否符合题意.解答:解:A、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两种收集方法.故A不可选;B、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并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可选;C、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可选;D、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不可选.故选C.点评:本题以选择的形式考查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同时要同学们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18.(2分)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下列现象是()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白色薄膜;②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刚用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一盆炭火;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每一现象推断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①由于石灰石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出现白膜,反应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②由于吹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反应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③木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石灰乳中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水,因此墙壁会更潮湿,反应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④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故其反应原理为:CO2+H2O=H2CO3;综上所述,故①②③属于同一反应原理,故答案A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试题,要充分理解每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或利用物质的用途,准确把握每一反应原理进行归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9.(2分)以下方法不能用来区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的是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③闻气味,是否有刺激性的气体;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⑤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试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⑥点燃,看能否燃烧()A.①②B.③⑤C.③⑥D.①③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进行分析:二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且有毒;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解答:解: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能区分;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能区分;③闻气味,是否有刺激性的气体;二者都是无味的气体,且一氧化碳有毒,不能闻气味,故不能区分;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能使黑色的氧化铜变红,能区分;⑤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试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二者都不能供给呼吸,昆虫都会死亡,不能区分;⑥点燃,看能否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碳能燃烧,能区分.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20.(2分)(2003•南通)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一氧化碳、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原理分析即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O+CuO CO2+Cu;木碳与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2CuO CO2↑+2Cu.解答:解:CO、C与CuO反应的原理分别是:CO+CuO CO2+Cu;C+2CuO CO2↑+2Cu.A、观察化学方程式可知,这两个反应中CuO均失去O,所以CuO均做氧化剂,被还原,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在C+2CuO CO2↑+2Cu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C、观察化学方程式可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加热即可,不需高温,故C错误;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虽然是无毒的二氧化碳,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如果CO过量,导出的气体中含有有毒的CO;木炭还原氧化铜时,木炭会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反应导出的气体并不都有毒.故D错误.故选:A.点评: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氧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在化学。
最新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装…………○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装…………○12月月考化学试卷考试范围:1--7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 考场/学号:___________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1--15小题每题2分,16--20小题每题3分,共45.0分)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B. 矿石粉碎C. 木材燃烧D. 干冰升华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 红磷B. 木炭C. 镁片D. 铁丝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 双氧水B. 空气C. 氯酸钾D. 高锰酸钾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B. 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集满C.倾倒液体D.过滤5. 在玫瑰园能闻到玫瑰花香的原因是( )A. 分子之间有间隔B. 分子的质量很小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的体积很小6. 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B.C.D.7.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8.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9. 二氧化铂(PtO 2)是一种催化剂.二氧化铂中铂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B. +3C. +4D. +510.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向试管中加固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闻药品的气味11.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 单质 B. 混合物C. 氧化物D. 稀有气体12.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是(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A.屠呦呦B.张青莲C. 侯德榜D. 居里夫人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氧B. 硅C. 铝D. 铁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金刚石、石墨和C 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 金刚石、石墨和C 60里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 金刚石、石墨和C 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6.为探究燃烧的条件。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干冰升华B . 煤燃烧C . 食物腐烂D . 铁丝生锈2. 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健康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 . 缺铁会引起贫血B . 缺碘会引起龋齿C . 缺钙会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D . 缺锌会引起发育不良、智力低下3. 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 不锈钢B . 氧化铁C . 黄金D . 硬铝4. 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A . 钙的元素符号CuB . 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CO3C . 2Fe2+表示2个铁离子D . 2H表示两个氢原子5. 燃煤时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生成的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中毒。
有毒气体主要指()A . 一氧化碳B . 氮气C . 氧气D . 二氧化碳6. 下列物质分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 泥土B . 面粉C . 高锰酸钾D . 食用油7. 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 .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 . 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 . 是银白色的固体D . 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8. 下列物质中很难导电的是()A . 蔗糖溶液B . 铜C . 石墨D . 氯化钠溶液9. 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能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Cr23].重铬酸钾和硫酸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依次是()A . +6 +3B . +3 +3C . +3 +5D . +3 +610. 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D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11. 下列处理事故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厨房管道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 .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 .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D . 房屋失火,可使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干冰等),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 .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C .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 1L黄豆和1L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L,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B . 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C . 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D . 高炉炼铁的废气必须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到大气中14. 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①和②属于同种元素B . ②表示的微粒符号为O2-C . 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 . ④表示的原子具有稳定结构15. 下列有关铁反应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 铁丝置于稀硫酸中,表面产生气泡,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成蓝色C .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表面逐渐产生疏松的红棕色固体D . 铁钉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16. 苏州盛产杨梅。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_3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变化为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汽油挥发B . 干冰升华C . 粮食酿酒D . 蜡烛熔化2. 下列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 . 量筒B . 蒸发皿C . 试管D . 烧杯3.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 1个镁离子:Mg+2B . 2个氮分子:2N2C . 4个氢原子:2H2D . 氧化铁:Fe3O44. 2016年1月,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C . 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D . 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5.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 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B . 室内着火立刻打开所有门窗C . 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D . 天然气管道泄露时及时打开换气扇排气6.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 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 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D .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7.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 . SO2B . NH3C . N2D . NO28. 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B .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C . 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D . 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9.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 .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B . 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 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1克的硫与1克的氧气反应生成2克的二氧化硫D .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10.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B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用坩埚钳分别夹取棉花和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C .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D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二、选择填充题11. 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_6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将SO2与O2等质量混合,则混合气体中S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A . 1:1B . 1:2C . 1:3D . 1:42.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 FeB . NaC . AlD . Ag3. 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原子团的是()A . NaOH Ca 2B . Na 2 CO 3 Na 2 SO 4C . Na 2 SO 4 Na 2 SO 3D . CuO MgO4.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是()A . SO42-B . Cl -C . OH -D . CO32-5. 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A . O2B . COC . SO2D . N26. CaCO3 和KHCO3 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 52%B . 12%C . 24%D . 48%7. 5.6g含杂质的铁片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0.19g氢气,该铁片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 . 铝和铅B . 镁和锌C . 锌和铜D . 镁和铝8. 下列微粒中,即无电子也无中子的是()A . HB . HeC . H+D . Li+9.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 HCl、Na2SO4、KClB . K2SO4、HCl、Ba(OH)2C . NaCl、BaCO3、KNO3D . CuSO4、KOH、NaCl10. X、Y两种元素间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XY中,X的质量分数为46.7%,则下列化合物中X的质量分数大于46.7%的是()A . XY2B . X2Y3C . X2YD . X2Y511. 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A . 分子很小B . 分子间有间隔C . 分子不断运动D .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12. 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玉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模型是()A .B .C .D .13.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质量之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A . 由CO或CO2单独组成的纯净物B . 由CO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C . 由CO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D . 由CO2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14.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 . 称量氢氧化钠D . 收集氧气15. 下列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微粒是()A .B .C .D .16. 氯化钡溶液常用来检验硫酸,两者之间发生如下化学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
【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C.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D.用乙醇汽油作燃料驱动汽车2.盛放酒精的试剂瓶上应张贴的标志是( )A.B.C.D.3.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添加药品C.过滤 D.CO2的验满4.头发的成分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根据分析证明:健康人的头发每克约含铁130mg、锌167~172mg、铝5mg、硼7mg等.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5.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用途,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是82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硫酸根离子:SO4﹣2B.氯化铝:AlCl2C.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D.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C.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析出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8.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A.金刚石B.二氧化碳C.甲烷D.石灰石9.清凉油具有散热、醒脑、提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下列有关薄荷脑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薄荷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很大B.薄荷脑中含有10个碳原子C.薄荷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6gD.薄荷脑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20xx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其目标是把全球气温在本世纪末的升幅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不超过2摄氏度,为达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B.禁止使用煤和石油C.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D.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11.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用肥皂水检验水的硬度②图书、档案着火,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③高层住房室内着火,在等待救援时要打开所有门窗①掏沼气池时用火把照明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 对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除去MnO2中KCl,加水溶解、过滤②用灼烧的方法除去CuO中混有的Cu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张青莲﹣﹣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拉瓦锡﹣﹣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12.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Al2O3+3H2↑13.考试复习阶段,小刘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③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⑤质子数相等的一类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一定要做灯火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B.①②⑤C.③⑤⑥D.①②⑤⑥14.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15.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E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E有毒;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E转变为B可以通过与O2发生反应实现B.D、F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相同C.A可能是CaCO3D.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的E,可以将混合气体点燃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5分)16.通过化学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1)现有H、C、S、O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②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______;③用于炼钢的气体__________;④造成酸雨的气体__________.(2)如图是某陨石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的比例图.①该陨石中含__________种非金属元素,其中含有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元素.②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__________.③此陨石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A.CaCO3 B.K2SO4 C.Al2O3 D.SiO2.1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其基本反应类型.(1)镁条燃烧:__________(2)电解水:__________.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__________.(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用C装置代替B装置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4)若要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可将气体通过图2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操作步骤如下:①关闭活塞__________,打开活塞__________(填a或b,),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__气体.②然后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19.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更好使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1)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汽油燃烧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3)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0.某化学兴趣小组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生石灰(CaO)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他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该生石灰已经变质.他们对瓶内固体的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瓶固体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这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H)2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三: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你还可以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查阅资料】Ca(OH)2微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分析判断】该固体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 固体中一定不含CaO①取少量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静置变浑浊固体中__________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有气泡冒出固体中一定含CaCO3③另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写出操作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__________成立.【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__________.【数据处理】为测定该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样品10g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6.7g,则该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20xx-20xx学年江苏省××市××市文林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将石油进行分馏B.用海水晒盐C.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D.用乙醇汽油作燃料驱动汽车【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石油分馏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B、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用海水晒盐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C、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切割大理石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D、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用乙醇汽油作燃料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解答】解: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其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A、在石油分馏过程中,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把各成分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所以错误.B、在海水晒盐过程中,水蒸发散失到空气中,食盐留下来,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所以错误.C、在切割大理石过程中,只是大理石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所以错误.D、在用乙醇汽油作燃料过程中,乙醇和氧气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是考查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定义,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是解题的关键所在.2.盛放酒精的试剂瓶上应张贴的标志是(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化学知识生活化;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酒精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应盛放酒精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警示标记.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添加药品C.过滤 D.CO2的验满【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B、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C、根据过滤的方法分析;D、根据CO2的验满的方法分析.【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头发的成分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根据分析证明:健康人的头发每克约含铁130mg、锌167~172mg、铝5mg、硼7mg等.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的宏观含义表示一种元素;与微观含义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在人的头发中铁、锌、铝、硼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D.【点评】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5.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用途,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是82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铈,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硫酸根离子:SO4﹣2B.氯化铝:AlCl2C.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D.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故选项错误;B、铝的化合价为+3价,氯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知氯化铝的化学式为:AlCl3;故选项错误;C、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故可表示为:;故选项正确;D、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知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氢分子是个双原子分子,可表示为:H2;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C.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析出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放出热量;B、根据干冰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铁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是红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D、根据硫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分析.【解答】解: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正确;B、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C、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注意掌握各种物质的颜色、状态,要正确地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8.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A.金刚石B.二氧化碳C.甲烷D.石灰石【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因此①是混合物,②是纯净物,因此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还可以是氧化物;金刚石属于单质可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可行;甲烷属于化合物,石灰石属于混合物,不可能是③.【解答】解:A、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还可以是氧化物,金刚石属于单质,可行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还可以是氧化物,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可行,可行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还可以是氧化物,甲烷属于化合物,可行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因此①是混合物,②是纯净物,因此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还可以是氧化物,甲烷属于化合物,石灰石属于混合物,不可能是③,不可行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清凉油具有散热、醒脑、提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下列有关薄荷脑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薄荷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很大B.薄荷脑中含有10个碳原子C.薄荷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6gD.薄荷脑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1个薄荷脑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薄荷脑中碳、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20):16=30:5:4,由此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数,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薄荷脑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薄荷脑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D、薄荷脑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20)=6: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20xx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其目标是把全球气温在本世纪末的升幅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不超过2摄氏度,为达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B.禁止使用煤和石油C.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D.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要把全球气温在本世纪末的升幅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不超过2摄氏度,就要减少温室效应气体、使用新能源.【解答】解:A、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是可行的措施;B、煤和石油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不能禁止使用,措施不可行;C、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措施可行;D、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可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措施可行.故选B.【点评】熟记造成温室气体的气体,如何才能减缓温室效应,知道平时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11.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用肥皂水检验水的硬度②图书、档案着火,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③高层住房室内着火,在等待救援时要打开所有门窗①掏沼气池时用火把照明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 对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除去MnO2中KCl,加水溶解、过滤②用灼烧的方法除去CuO中混有的Cu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张青莲﹣﹣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拉瓦锡﹣﹣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考点】硬水与软水;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高层住房室内着火,在等待救援时要打开所有门窗会使燃烧更加旺盛进行分析;B、根据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拉瓦锡测定了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解:A、高层住房室内着火,在等待救援时要打开所有门窗会使燃烧更加旺盛,操作错误,故A错误;B、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可燃性,不能用火把照明,故B错误;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过滤可以得到二氧化锰,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除杂原则,故C 正确;D、拉瓦锡测定了空气的成分,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选项中有一种说法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快速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12.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Al2O3+3H2↑【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流程图分析铝镓合金的循环过程及发生的反应,根据物质的组成判断物质的属性并分析利用太阳能的作用,据此分析.【解答】解:A、观察流程图发现开始的反应物是铝镓合金,最终的生成物是铝镓合金,所以铝镓合金能循环使用,故说法正确;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故说法正确;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而氧气属于单质,故说法错误;D、铝镓合金与水的反应中生成物是氧化铝、氢气和镓,相当于镓未参加反应,所以实际上发生的反应是2Al+3H2OAl2O3+3H2↑,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工艺中的信息给予题,难度不大,注意从题目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即可,难度不大,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3.考试复习阶段,小刘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③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⑤质子数相等的一类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一定要做灯火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B.①②⑤C.③⑤⑥D.①②⑤⑥【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元素的概念;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最新九年级上册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 (1)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2020.12)(总分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全卷共4页,满分为5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的制定位置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 40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质存放于烧杯露置空气中,质量增加但与化学性质无关是()A.浓盐酸B.浓硫酸C.苛性钠D.氧化钙2.在鉴别空气、O2、CO2的方法中,既简单又合理的是()A.用嗅觉:闻气味B.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C.用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3.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是中国科学家从植物中成功分离出的抗疟药的有效成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B.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元素和22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组成C.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D.青蒿素中碳、氢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4.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5.水和溶液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B.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B、反响⑥是二氧化碳转化氧气,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实现,光合作用不是放热反响,故 B 不符合题意; C、反响③是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故 C 符合题意;
D、水分解生成两种气体,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X 与氧气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 X,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12 月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研碎胆矾 果榨汁
B. 食物变质
2.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C. 酒精挥发
D. 水
A.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C. 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一定是单质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和水,X 是水。
7.【解析】【解答】A、通过Ⅲ中黑色固体变红不可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 H2 和 CO,只能得出混合气体中 H2 和 CO 至少存在一种,故 A 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可知,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H2 和 CO2 , 可能存在 CO,故 B 不符合题意; C、IV 中白色固体变蓝,能说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H2 , 故 C 符合题意; D、气体通过Ⅲ时,氧化铜失去了氧元素,发生了复原反响,故 D 不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过滤的操作及本卷须知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分 析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4.【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 A 不符合题意; B、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 反响,能除去二氧化碳,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 B 符合题意;
九年级化学十二月模拟卷 试题
思茅四中2021-2021学年度九年级化学十二月模拟卷温馨提示: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Zn—65 S—32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请将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内,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给分,本大题含16小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32分〕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水结成冰C、瓷碗破碎D、铁锅生锈2、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胆矾B、白糖水C、三氧化二铁D、高锰酸钾3、近期,卫生部发出通知:从2005年7月1日起制止在面粉中加溴酸钾,因为溴酸钾〔KBrO3〕会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紊乱,引发癌变。
KBrO3中Br元素的化合价为A 、+5 B、+3 C、+1 D、—14、以下不能作为反响容器的是创作;朱本晓2022年元月元日5、生活中把硬水软化的方法一般是A、蒸馏B、加试剂沉降C、煮沸D、搅拌6、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7、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和水的质量为A、5g、 85gB、85g、 5gC、5g、 95gD、 95、 g5g8、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A、用手扑灭B、用湿布盖灭C、用水冲D、用泡沫灭火器灭9、X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制备原理为:创作;朱本晓2022年元月元日2KClO3+4HCl〔浓〕====2KCl+2X+Cl2+2H2O,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 HClO3 B 、 HClO C、 Cl2O5 D 、ClO210、以下操作或者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把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横放在桌面上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和食盐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排列整齐,并整理好实验桌11、2021年的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
初三上期化学12月模拟测试试卷
2020届上期12月模拟测试化学试卷班级姓名学号注意:全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准确填写在试卷对应的位置。
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填写于机读卡上对应位置,否则,视为无效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K-39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蜡烛燃烧C.矿石粉碎D.青稞酿酒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3.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B.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生成炭黑的实验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7.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37,n=1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C.氧化铷的化学式为RbO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8.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碳原子结构不同B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氧分子变小了D 过氧化氢溶液能制取氧气过氧化氢中有氧分子9.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2023_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级上册12月月考化学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级上册12月月考化学模拟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24 分)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液氧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C.洗洁精可作除去油污的乳化剂D.稀有气体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A.配制溶液B.氧气验满C.检查气密性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中药文化博大精深,断血流滴丸主要含有木犀草素(化学式为C13H2O6)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等药理活性,下列有关木犀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犀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4gB.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一个木犀草素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D.木犀草素由13 个碳原子、2 个氢原子和6 个氧原子构成4、我国力争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
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酸属于氧化物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3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5、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y≤20 时,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之比为3:1C.当x=25 时,C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x + y = 656、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初三年级理综试卷7、分析图像并从图像获取信息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危中学九年级十二月份摸底考试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 H:1,C:12 ,O:16,K:39、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6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燃放烟花 B食品变质 C蜡烛熔化 D煤气燃烧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石油 B碘酒 C水煤气 D冰水3、实验室制CO2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A大理石和稀盐酸 C碳酸钠和稀硫酸B碳酸钠和稀盐酸 D大理石和稀硫酸4、下图中,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标志是 ( )5、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A、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石蕊试液6、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A.CO2 B.CO C.H2D.O27、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氯酸钾B、加热高锰酸钾C、电解水D、分离液态空气8、常温下,某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向上排空气法9、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10、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空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11、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气体是 ( )A、空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12、下列收集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向下排空气法D、都不适用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简易装置时,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防止:( )A、反应的发生B、盐酸挥发C、爆炸D、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的仪器是 ( )A、导管B、酒精灯C、带孔橡皮塞D、集气瓶1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16、在反应2AB+ B2=2C,C的化学式是 ( )A、AB2B、AB3C、A2B6D、A2B3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1、一辆客车夜晚行使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露,车厢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B、开灯查找漏油部位C、让车内的人集中到车厢后部D、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2、病人输液时常用的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水分子。
C、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1:2:1D、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83、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在瓶壁上残留的白色物质,要除掉该物质所需的药品是: ( )A、蒸馏水B、肥皂水C、酒精D、稀盐酸4、实验室制取氧气,氧气收集好后为了尽量减少瓶中氧气逸散,集气瓶应()A、瓶口塞棉花后正放在桌面上。
B、瓶口塞棉花后倒放在桌面上。
C、瓶口加盖玻璃片后倒放在桌面上。
D、瓶口加盖玻璃片后正放在桌面上。
5、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A、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B、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烟C、燃烧煤时产生的烟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6、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64B、115C、66D、497、我省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以下列举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A) 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8、某物质在完全燃烧后,生成物中只有水和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成分里 ( )A、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一定为 2:1B、只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9、要区分二氧化碳、氧气两瓶五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 (B)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C)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D)将燃着的木条伸人瓶口内10、实验室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实验步骤是: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停止加热③组装仪器④装入药品⑤加热并收集氧气。
⑥把导管从水中取出。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⑤④③①⑥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⑤④③⑥②① (D)③①④⑤⑥②11、鉴别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最理想的办法是 ( )A、闻气味B、看颜色C、测密度D、分别点燃,看燃烧的产物12、CO2能作温室气体肥料,是因为 ( )A、CO2不燃烧; B、CO2密度大于空气;C、CO2易于水反应; D、CO2参与植物光合作用;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3分)燃烧的三个条件:一是:;二是:。
三是:。
2、(2分)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二是。
3、(3分)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相同之处都能生成有气味的气体,并且都放热,不同的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
4、(3分)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12+H2O=HCl+HClO)。
次氯酸(HClO)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水里的病菌。
所以,自来水或游泳池可用氯气(在1L水中通人约0.002g C12)来杀菌消毒。
(1)某同学收集氯气的装置如图。
请你根据以上描述及收集气体的方法,陈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①。
②。
(2)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5、(3分)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科学家采取“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CO2+6H2二1( )+4H2O,括号内重要的化工原料的化学式为;(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
①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③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方程式2分,共15分)1、(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磷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高锰酸钾制氧气。
2、(3分)、某工厂在清仓挖潜过程中,发现了一批装满气体的钢制瓶子,由于年久,瓶子外表的颜色标记已退掉了,无法辨认里面装的是哪种气体,而且所有瓶子的外形大小都一样。
不过据一位老工人回忆,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三种气体,但究竟是哪种气体,现在还确定不了,只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鉴别一下才行,请你帮助鉴别一下吧?3、(4分)2003年12月23日,川东北某天然气矿进发生特大“井喷”,含有大量硫化..氢的天然气.....逸出,造成24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可溶于水,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事故发生后,若及时采取对逸出气体点火燃烧的措施,可以减少对人员的危害和死亡。
写出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H2S气体,但生成的二氧化硫又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3)专家提醒:发生H2S气体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离开现场。
这种做法的理由是。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1、(4分)现有镊子、烧杯、胶头滴管、燃烧匙、坩埚钳等仪器。
用做配制溶液的容器是;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时用;取用块状药品一般使用。
2、(10分)根据下图装置填空:(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序号);实验中装置B中看到的现象是。
(3)在初中化学里,可用A装置进行的实验有(只写出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A装置中注意的事项(至少写三个)。
(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②。
③。
3、(5分)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2、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原因是。
3、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将该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现象是。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4分)近几年来,乳酸(化学式C3H6O3)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乳酸在医药、食品等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
乳酸的化学式,试根据乳酸的化学式计算:(1)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2)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8分)在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中共用去氯酸钾122.5克,则可制取氧气多少克,如果用通电分解水的方法制取同样的氧气,则需要水多少克?选择题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