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系统工程能力和专门知识的工程师,具备从事动力系统设计、优化与控制、节能与环保等领域相关工作的能力。

培养跨学科综合素质,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家能源战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提供解决方案的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要求1.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需掌握工程热物理学、能源工程学、热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

2.宽广的知识视野:学生需了解能源工程、节能技术、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3.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需具备动力系统设计、优化和控制的技能,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系统模拟与预测。

4.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学生需具备扎实的科研基础,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具备写作科研论文和申请专利的能力。

5.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生需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专业团队成员有效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和管理。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学术主干课程:包括《工程热物理学》、《能源与环境工程》、《燃烧工程》、《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等。

(2)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如《新能源技术与应用》、《能源管理与系统控制》等。

(3)科研工作:学生需参与导师指导的科研项目,完成独立的科研工作,并撰写相关论文。

2.实践训练(1)实验课程:包括热力学实验、燃烧实验等实践操作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工程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工程实践项目,如能源系统设计与优化、节能与环保技术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

3.学位论文学生需完成一篇学位论文,选题范围包括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节能与环保技术等,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

四、培养方式1.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方式,重视实验、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导师制度:学生由具有丰富教学与科研经验的导师负责指导,定期进行学术研讨和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07)一、学科简介1. 一级学科简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研究能量转化与传递规律以及与实现该过程相关的设备与系统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能源环境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工程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本学科是以能源高效洁净开发、生产、转换和利用为背景和最终目的,研究热能、机械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转化与传递的基本规律,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材料、能源、环境、航空、机械、化工、仪器仪表、计算机与控制等多学科多领域,具有学科交叉集成度高、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等重要特征,对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起着基础、支撑以及驱动力的作用,在工学门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本学科包含有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环境工程等研究方向。

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和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节能、能源高效利用以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已成为本学科的三大主要任务。

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发端于1956年的热能装备科,2005年获热能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学院更名为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2012年成为南京师范大学校级重点一级学科,拥有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

本学科积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目前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在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和流体机械及工程3个学科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2. 学科方向简介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一级学科设三个学科方向:热能工程:是研究能源清洁转换和高效利用的学科,重点研究各种能源转化、传递、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关的过程和装备的原理与技术,研究和开发能量转化与利用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为开发高效的节能产品,淘汰低效率、高能耗的产品奠定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

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毕业生将具备深入理解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在工程项目管理和研发创新方面具备出色的能力。

二、培养理念和任务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理念是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创新人才、强化能力培养。

其培养任务主要包括:1. 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通过学习课程和实践项目,使学生具备完善的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独立设计、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

2. 培养学生的研发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和实践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研发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程领域中开展独立的创新研究。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综合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和创新研究。

三、培养方式和方法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采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实践训练、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等环节。

培养方法主要包括:1. 理论学习。

学生需修满一定学分的专业课程,涵盖工程项目管理、研发创新、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实践训练。

学生将参与工程实践项目,亲身体验实际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创新过程,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科研项目。

学生将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积累科研经验,进一步提高研发创新能力。

4. 学术交流。

学生将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报告,与同行交流学术成果,提高学术素养和专业水平。

四、课程设置1. 工程项目管理:介绍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项目组织、计划和管理能力。

2. 研发创新:介绍工程研发创新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管理能力。

3. 工程经济管理:介绍工程经济分析和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和管理能力。

4. 工程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工程实践项目,在实践中提升项目管理和创新能力。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7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 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3. 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热物理2.热能工程3.动力机械及工程
4.流体机械及工程5.制冷及低温工程
6.化工过程机械7.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以学校批准年限为准)。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东北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在职动力工程

东北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在职动力工程

动力工程一、专业领域简介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硕士,由“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负责培养。

一级学科下设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及低温与制冷工程3个二级学科,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依托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以及“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试验室”和“辽宁省生态工业重点试验室”。

既有专家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组员1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专家及高级工程师20人。

学术队伍构造合理,年富力强,可以组织高水平旳多学科交叉和合作,具有较强旳教学和科研实力。

数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多次获得国家各级科技奖励,刊登和出版了一批高水平旳文章和著作,在工业炉窑热工、工业系统节能、热过程模型化、工业生态学、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运用等方面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每年招收硕士硕士50人左右,博士硕士20人左右。

本学科重点研究能量旳释放、转换、洁净运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冶金、化工、机械、建筑、能源和动力等工业旳热工理论、工程热物理问题及其生态化技术,重要从事工业炉窑热工、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热过程模型化与计算机控制、能源转换与运用、工业系统节能、工业生态化理论与技术等领域旳研究及工程实践。

二、培养目旳面向国家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旳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1.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团体意识、拼搏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旳专业素质、扎实旳理论基础和系统旳专业知识。

2. 理解本学科及其有关领域旳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有独立分析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掌握一定旳社会人文、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掌握处理工程问题旳先进措施和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综合运用以上知识和技能处理工程实际问题。

3. 具有纯熟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旳能力,可以独立承担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计算机、试验技能和科技写作水平到达工程硕士毕业生规定。

教育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引言工程硕士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制定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旨在促进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工程领域先进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从事高水平的科研与工程实践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和参与国际工程合作与竞争的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学术课程工程硕士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开设相关的学术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工程基础理论、工程设计与实践、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实践与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工程硕士教育还提供专业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科研实践工程硕士教育注重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

学生需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撰写科研论文或工程报告,培养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

3.导师制度工程硕士教育实行导师制度,每位学生将配备一名导师。

导师将负责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科研指导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科研计划,保障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取得成果。

4.学位授予工程硕士教育在学生完成学业的基础上,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学生须在导师指导下,撰写一篇符合学位要求的学位论文,并经导师和专业评审组书面评审通过,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能源动力 工程类硕士培养方案

能源动力 工程类硕士培养方案

能源动力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主要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满足以下具体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在学术要求上,学生应具有能源动力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以及相关的工程管理和经济知识。

在课程设置上,能源动力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主要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上,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这些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培养方案还强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科研项目、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

总之,能源动力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广阔视野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我国能源动力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能源转换与利用、热能传递与储存、能源系统与工程传动等领域。

为了培养具备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科研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学生:1.掌握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灵活的创新应用能力。

2.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物理、力学、热学等学科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3.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撰写。

4.具有较高的学术道德水平,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和伦理要求,并具备良好的科研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内容1.学科基础课程:研究生学习期间,需要学习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热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动力系统分析等学科的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让学生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体系。

2.学术研究导向的专业课程: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具有一定关联性和挑战性的专业课程,如燃烧工程、能源系统工程、能源转化与利用等。

这些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

3.科研实践: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并撰写科研成果报告。

科研实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4.学术论文撰写:学生需要在培养期限内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论文要求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并进行独立的实验、理论分析和数据处理。

5.学术交流和合作:学生需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学术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并与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研究。

三、培养模式1.导师制度:学生在入学时由学校安排导师,与导师一对一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指导。

2.课程学习: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课程设置,学生需要修满学位要求的课程学分,并取得相应的考试成绩。

3.科研实践: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与导师指导的科研项目,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科研报告。

能源动力 工程类硕士培养方案

能源动力 工程类硕士培养方案

能源动力工程类硕士培养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能源动力工程是一个涉及广泛领域的学科,涉及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和核能等多个方面。

能源动力工程类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使他们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能源领域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还包括能源动力学、热力学、传热传质等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对能源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燃烧学、热流体力学、动力系统分析等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能源动力工程的核心知识和技术。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如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经济学等。

3.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实习课和毕业设计等。

通过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 化石能源研究化石能源的开采、转化和利用技术,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燃烧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等。

2. 可再生能源研究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电技术等。

3. 新能源技术研究新型能源技术,如燃料电池、核能等,探索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潜力。

三、实践要求1. 实习学生需要参加实习课程,到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实践活动,了解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情况。

2. 论文学生需要完成研究生论文,选择一个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

3. 学术交流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四、培养目标根据以上课程设置和要求,研究生能源动力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深入理解能源动力工程的核心理论。

动力工程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doc

动力工程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doc

动力工程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玛:085206)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二零一一年十二月目录一、学科及专业简介1二、培养目标和要求1三、学习方式、学制和学分1四、培养方式和导师选择2五、课程设置21. 课程安排22. 课程清单(校内可选课程)33. 课程清单(校外可选课程)4六、中期考核4七、开题报告4八、学位论文5九、论文评审与答辩5十、学位授予5十一、其他5十二、校企合作模式6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校企合作方案7一、项目简介7二、联合培养目标7三、培养标准和计划实施81 校内学习培养方案82.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9四、企业培训课程范例10五、组织管理体系11六、师资队伍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其他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经费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

2、知识产权和成果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学科及专业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在校内依托叶轮机械研究所、内燃机研究所、汽车电子技术研究所、制冷与低温研究所、热能工程研究所和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对外联合企业进行共同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学科之一,1998年获得我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而且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根据教育部教研〔2009〕1号、教学司(2009〕2号及相关文件的精神,本专业学位硕士点从2009年开始招收并培养全日制“动力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同时,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文件引导下,我校动力工程专业被列入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此,从2011年开始,我校全日制“动力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将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其三个特点为:1)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企业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3)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085206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085206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085206 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概况动力工程领域的内涵是研究工程中能够实现能源转换、传输、利用的理论、技术和设备,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程技术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领域,在我国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居民生活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正常运行紧密相关。

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面向动力工程领域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高级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既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科学,又与众多其他科学领域密切相关,相互渗透。

其与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控制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等学科紧密相连,并与化学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学科相关。

本领域涉及动力工程及热工装置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试验研究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研究方法,所有的研究内容都离不开动力或能量的传递,现代动力工程也广泛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和控制技术等各学科的知识。

动力工程领域适用的行业领域包括:热力发电、冶金、船舶、汽车、发动机制造、锅炉及换热设备制造、工业炉窑制造、材料工程、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对动力的需求不断提高,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对热能传输和控制的迫切要求,以及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动力工程理论和技术工作者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动力工程必将在能源高效利用、洁净燃烧、节能和自动控制以及热能传输控制等诸多方面出现新的突破,并会对今后的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满足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标准。

天津大学动力工程_专业培养方案

天津大学动力工程_专业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校级通过)学科代码:085206 校内编号:2320180一级学科: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作为天津大学首批四个“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之一,培养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拥有全国唯一的内燃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我国目前唯一中立的内燃机研究所-“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牵头我国21家内燃机以及汽车企业和高校组成的“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我国内燃机领域连续4个国家“973”项目,在我国发动机新技术领域发挥“不可替代”和“开拓和牵引”作用,是我国内燃机领域重要的基础理论创新、国内外学术交流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内外高校中规模最大、研究方向最全、产学研结合最紧密的内燃机科研机构。

同时,学科拥有“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全国唯一的地热研究培训中心。

联合20家企业和大学,牵头组建我国“地热能高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形成了以地热、太阳能、余热能高效利用为特色的发展格局,太阳能辐射板技术在全国50多万平米的建筑中得到应用。

学生毕业后能在热能利用、动力机械和动力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制造工厂、研究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工作。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所从事动力机械及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动力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并掌握一门外语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06)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是与工程领域岗位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专业学位。

主要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掌握动力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在该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5、身体健康。

二、专业方向
1、能量系统节能与技术经济分析
2、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3、传热传质技术
4、清洁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
5、热力设备及系统的优化设计理论与可靠性分析
6、电站机组运行优化、维护与管理
7、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8、制冷及空调工程
9、流体力学与流体设备
10、先进制造技术
11、设备监理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

2、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3、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用案例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授课内容要少而精,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管理能力。

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4、论文工作采取双导师制,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和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5、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

一般不低于3年,不超过5年。

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工程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包括公共课程、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技术类课程、职业素质课、必修环节和选修课。

具体要求如下:
本专业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与具体要求见附表:课程设置表。

五、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论文工作应采用先进的实验手段、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其在科研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

要能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内容具体要求: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一研究或工程技术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实践应用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6).学位论文的形式:各领域可选择以下形式的一种或几种,也可扩展其他形式,但需做明确要求。

a. 产品研发:是指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了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b. 工程设计:是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从事的设计。

c. 应用研究:是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等的应用研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

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d. 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

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e. 调研报告:是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六、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按照《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的有关规定》、《华北电力大学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执行。

附表1:动力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设备监理方向的研究生必选课:设备工程与监理、设备工程合同管理、设备工程监理技术。

已经获得中国设备监理协会颁发的相关课程的学习成绩证书的研究生,可以免修相关课程,但免修课程不计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