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本文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2.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由分子、分母两部分组成,表示形式为“分子/分母”。
3. 分数的相等性:分数相等的条件是两个分数的乘积等于零。
4. 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比较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来判断分数的大小关系。
5.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两个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可以通过分数化简、通分和分子的加减来实现。
6.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两个有理数的乘除运算可以通过分数的乘除法来实现。
二、线段和角1. 线段的概念:线段是由两个端点确定的有限长的线段。
2. 线段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线段的长度来判断线段的大小关系。
3. 角的概念:角由两条线段的公共端点及其两侧的点组成。
4. 角的类型: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5. 角的度量:使用度量单位度来表示角的大小。
6. 角的相等关系:两个角相等的条件是它们的度数相等。
7. 角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角的度数来判断角的大小关系。
三、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度与宽度的乘积,周长等于两倍的长度与宽度之和。
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周长等于四倍的边长。
3.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斜边和高的乘积的一半,周长等于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4. 圆的面积和周长: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
四、代数式和方程1. 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可以进行运算。
2. 代数式的运算:代数式的运算可以使用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进行。
3.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4. 解方程:解方程的过程是将未知数从等式中分离出来,使得等式成立。
五、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直线与角1. 定义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了解直线的性质。
2. 知道角的概念和角的分类,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3. 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
4. 学习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画角。
第二章:平行线与平面1. 学习如何用直尺和圆规做等分线段、垂线、平行线、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
2. 理解平行线与转角的关系,学会证明平行线与转角的基本性质。
3. 掌握平面的概念,理解平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4. 学习如何判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垂直和交叉。
第三章:三角形1. 知道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2. 掌握三角形内角的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
3. 学习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包括SSS、SAS、ASA和AAS。
4. 理解三角形中的全等概念,学会判断和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第四章:四边形1. 知道四边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 掌握矩形、正方形和菱形的性质,包括边长、对角线、内角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对角线的关系、内角和、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4. 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学会计算梯形的面积和周长。
第五章:图形的变化1. 了解图形中的平移、旋转、翻折和对称等基本变化。
2. 学习如何用折纸法进行图形变化。
3.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会判断和证明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4. 掌握相似图形的计算方法,包括比例尺和相似比的计算。
第六章:数的运算1. 复习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
3. 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包括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
4. 学习用图形表示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关系,包括数轴和百分数相应的阶梯图。
第七章:方程与不等式1. 知道方程和不等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包括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及运算规则。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集合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事物组成的整体。
1. 集合的表示方法- 枚举法: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大括号{}括起来。
- 描述法:根据集合元素的某种特性描述集合。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相等关系:两个集合具有完全相同的元素。
- 包含关系: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
- 交集: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组成的新集合。
- 并集:包含两个集合所有元素的新集合。
- 差集:一个集合中除去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后的新集合。
二、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
1. 整数的概念- 正整数:大于0的整数。
- 负整数:小于0的整数。
- 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2. 整数的运算- 加法:整数之间可以相加,结果的符号取决于加数的符号。
- 减法:整数之间可以相减,结果的符号取决于被减数和减数的符号。
- 乘法:整数之间可以相乘,结果的符号规律为“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 除法:整数之间可以相除,结果的符号规律同乘法。
三、分数分数是表示有理数的一种形式,由一个分子和一个非零的分母组成。
1. 分数的概念-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 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
- 带分数:由一个整数部分和一个真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
2. 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减法需先找到分子同分母,然后按照相同的分母进行运算。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的乘除法分别对应分子和分母进行运算。
- 分数的化简: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全部约去,使其最简化。
四、平方根与立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是数的运算,使得运算之后的结果的平方或立方等于原来的数。
1. 平方根给定一个非负数a,满足a的平方为b,那么b就是a的平方根。
2. 立方根给定一个数a,满足a的立方为b,那么b就是a的立方根。
以上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 整数与运算
-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正整数、负整数、零)
- 整数加法与减法
- 整数的乘法与除法
- 整数的运算性质(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
2. 分数与运算
- 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分子、分母)
-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
- 分数与整数的相互转化
3. 实数
- 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有理数、无理数)
- 实数的大小比较
- 实数的运算性质
4.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 一次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5. 几何图形
- 基本几何图形的概念与性质(点、线、面)
- 直线与线段的表示与性质
- 角的概念与性质
-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
- 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6. 数据统计与概率
- 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调查、统计、表示)
-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解读
-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对于每个知识点,建议学生们根据教材中的详细内容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以便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全部知识点 人教版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全部知识点人教版本文档汇总了七年级下学期数学人教版教材中的全部知识点。
单元一:有理数- 1.1 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2 有理数的比较和大小- 1.3 有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 1.4 有理数的乘方- 1.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6 有理数的应用问题单元二:代数初步- 2.1 代数学的基本概念- 2.2 代数式的解法与应用- 2.3 代数式的运算- 2.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6 一元一次方程的列式和双方程的解法单元三:平面图形的认识- 3.1 点、线、线段、直线、射线、角的认识- 3.2 三角形的分类- 3.3 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3.4 四边形的分类- 3.5 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3.6 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性质与判断单元四: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4.1 统计调查和数据的收集- 4.2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4.3 统计图的应用- 4.4 数据的概率和预测单元五:立体图形的认识- 5.1 点、线、面、体的认识- 5.2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和正视图- 5.3 立体图形的正面图和俯视图- 5.4 立体图形的性质与判定- 5.5 球的认识和性质单元六:数学应用题- 6.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6.2 常量与变量- 6.3 直接与间接概关系- 6.4 几何图形与尺寸的关系- 6.5 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6.6 数据处理与解题方法以上是七年级下学期数学人教版教材中的全部知识点。
请学生们根据教材进行研究和复,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优选5篇)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优选5篇)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1)篇一: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二:两点间的距离(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三:正方体(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13、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形式转化。
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
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
2014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主要知识点
1 2014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主要知识点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网络结构二、知识要点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a ∥b ,a ∥c ,则 ∥ 。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般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2、数据收集过程中,调查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3、除了文字叙述、列表、划记法外,还可以用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直方图来描述数据。
4、抽样调查简称抽查,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被抽取的那部分个体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这个样本的容量 。
5、画频数直方图的步骤:①计算数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确定组距和组数;③列频数分布表;④画频数直方图 。
⎪⎪⎪⎪⎪⎪⎪⎪⎪⎪⎪⎪⎩⎪⎪⎪⎪⎪⎪⎪⎪⎪⎪⎪⎪⎨⎧⎪⎪⎪⎩⎪⎪⎪⎨⎧⎪⎪⎪⎪⎩⎪⎪⎪⎪⎨⎧⎪⎪⎪⎩⎪⎪⎪⎨⎧⎪⎩⎪⎨⎧平移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概述一、实数1.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2. 实数的比较大小3. 绝对值的概念及性质4. 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5. 根号的计算方法6.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二、代数1. 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定义3. 多项式的加减运算4. 多项式的乘法运算5.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6. 代数式的简化三、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 不等式的概念及性质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5.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6.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四、几何1. 平行线的性质2. 平行线的判定3.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4. 三角形的分类5.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6. 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7.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8. 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9. 多边形的基本概念10.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五、统计与概率1. 统计的基本概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频数和频率的计算4. 概率的基本概念5.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6.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六、函数1. 函数的概念2. 函数的表示方法3. 线性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函数的基本运算七、应用题1. 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2. 利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3. 利用不等式解决最优化问题4. 利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的常见教学大纲和章节安排进行的概括。
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所调整。
教师和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扩展和深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1. 相交线•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互补。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垂线的性质包括: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 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o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o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o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o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o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o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 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三、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概述一、实数1.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分数形式的实数,如√2、π2. 实数的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乘方、开方- 绝对值的计算3. 科学记数法- 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4. 实数的性质- 相反数、绝对值-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二、代数表达式1. 单项式- 单项式的概念- 同类项2. 多项式- 多项式的概念- 多项式的加减法- 多项式乘以单项式 -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3. 代数式的简化- 合并同类项- 分配律- 因子提取三、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 解一元一次方程 - 方程的应用2. 一元一次不等式- 不等式的概念-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 不等式的应用3. 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法解方程组 - 消元法解方程组 - 方程组的应用四、几何1. 平面图形- 平行线与垂线- 三角形的性质- 四边形的性质2.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 弦、弧、切线- 圆周角、圆心角3. 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 圆的面积- 长方体、立方体的体积五、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频数和频率-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2. 概率- 随机事件- 概率的初步认识-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六、综合应用题- 结合所学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材大纲整理的知识点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顺序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计划有所调整。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最新精心整理无答案版】
2014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网络结构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种: 和 ,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且有 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 。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
对顶角的性质: 。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对顶角, 与 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2所示,当 = 90°时, ⊥ 。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 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平移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1 3 42 ab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这样的两个角叫 。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直角三角形- 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90度)的三角形。
-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腿的平方和。
- 特殊直角三角形:45-45-90度三角形和30-60-90度三角形。
圆- 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 元素:圆心、半径、直径、弦、弧、扇形、切线等。
- 四大关系:- 半径和弦垂直- 弦长的一半与半径的乘积等于斜边的一半与半径的乘积- 外接角等于弧对应的圆心角- 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比例与相似- 定义:表示两个或多个有对应关系的数之间的比值关系。
- 比例定理:若a/b = c/d,则a、b、c、d成比例。
- 三线一比例:三角形内部的三条连线和三角形外部的三条平行线与三角形的腰成比例。
-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
科学计数法- 定义:一种简便表示极大或极小数的方法。
- 标准形式:数字部分在1到9之间,指数为整数。
- 运算法则:运算时先计算系数的乘除,再计算指数的加减。
二次根式- 定义:含有根号并且被根号包围的代数式。
- 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该数。
- 二次根式的运算:相加减后化简、乘除法则。
分式- 定义:由整数与整数或整数代数式的比例组成的式子。
- 分式的性质:分母不能等于0,分子分母互质,分子分母都是整数等。
- 分式的运算:加减乘除、化简、倒数。
线性方程- 定义: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 解方程: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 一次方程:未知数的次数为1。
- 解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等价方程,通过逆向运算得到未知数的值。
平行线与直线的交角- 定义:两条平行线与直线的交角为对应角或同位角。
- 绳分线定理:直线与两平行线相交时,对应角相等,内错角之和等于180度。
随机事件与概率- 定义:随机试验的可能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 基本事件与必然事件:基本事件是随机试验的单个结果,必然事件是一定发生的事件。
- 概率的计算:概率等于有利事件数除以可能事件总数。
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完整版)
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完整版)一、整数1. 整数的定义: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
2. 整数的比较:整数可以通过大小进行比较,小于号(<)和大于号(>)可用于比较整数的大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加法和减法遵循相反数的规则,即两个整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是与它们的绝对值相加的结果的符号相同。
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的乘法和除法遵循正负数的规则,即两个整数相乘或相除,如果两个整数的符号相同,则结果为正;如果两个整数的符号不同,则结果为负。
二、有理数1. 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可以用有限的小数、循环小数、整数和正负号表示。
2.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遵循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规则。
3.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遵循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规则。
三、等式与方程1.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可以进行相同的运算,等式仍然成立。
2. 解方程:解方程的目的是找到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四、比例与相似1.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中,四个数之间的比值相等。
比例的四条边分别为比例的两个对角线。
2. 相似的定义:若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相似,则称这两个图形相似。
五、代数式1. 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
2. 代数式的运算:代数式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六、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的概念: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面是由无数个线连成的。
2. 图形的分类:图形可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七、几何运动1. 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上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地沿着某个方向将图形移动。
2. 旋转:旋转是指将图形按照某个点为中心沿着某个方向旋转一定角度。
3. 翻折:翻折是指将图形按照某条直线对折,使得折叠前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2.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它们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是描述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度。
同位角具有相同的位置关系,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分别具有特定的位置关系。
5.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6.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平行且等于原图形中的一边。
7. 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8. 画法:平行线的画法包括“落”、“靠”、“移”、“画”四步。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内容,需要掌握它们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通过理解和练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
结归纳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
单项式
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
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七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
多项式
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小于0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数轴:
定义: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称为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原点:在数轴上表示数0的点。
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绝对值:数的绝对值是表示该数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不等式。
不等式组:由几个含有相同未知数的不等式组成。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逐条计算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
对于不等式组,根据解集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为了更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建议学生们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同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基础知识内化于心,也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部分知识点 人教版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部分知识点人教版本文档将概述七年级下学期数学部分的知识点,内容如下:1. 数与式
- 正数、负数、零
- 数的比较与大小
- 常用平方数、立方数
- 有理数与无理数
- 数的开方
- 数的四则运算
- 数的应用
2. 代数式与多项式
- 代数式的概念
- 代数式的运算
- 单项式与多项式
- 多项式的加法与减法
- 多项式的乘法
- 多项式的应用
3. 方程与不等式
- 方程与方程式
- 一元一次方程
-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应用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的应用
4. 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 数据调查与整理
- 条形统计图
- 线形统计图
- 数据的分析与判断
5. 函数
- 函数的概念
- 函数的表示法
- 函数的应用
6. 图形的性质
- 三角形的内角和
- 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梯形和菱形
- 圆的性质
- 关于图形的平移、翻转和旋转
7. 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直角三角形的边比例及其应用- 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
8.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直线
- 平面直角坐标系
- 坐标与距离
- 直线的斜率及特点
以上是七年级下学期数学部分的知识点概述,请根据教材进一步研究和巩固相关内容。
如需更详细的讲解和练,建议参考课本或向老师寻求帮助。
七年级人教版下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人教版下数学知识点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有许多基础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从几何图形、数的性质、代数式与方程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几何图形1. 点、线、面的概念: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只有位置的基本图形;线是无限延伸的一维图形,没有宽度和高度;面是由三条及三条以上的线围成的区域,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高度。
2.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直线是无限延长的,没有起点和终点;射线有一个起点,但没有终点;线段有起点和终点,长度是有限的。
3. 平面图形:有三种基本平面图形,分别是:三角形、四边形、圆形。
二、数的性质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整数的加减法:两个整数相加,符号相同则把绝对值加起来并且符号不变,符号不同则将绝对值较大的减去较小的,并记下符号。
整数的减法可以转换为加法进行计算。
3. 分数的概念:表示两个数之间比例大小的数,有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4. 分数的加减法:两个分数相加,分母相同时直接将分子加起来,并且要求通分;分母不同时,先通分再相加。
分数的减法同理。
三、代数式与方程式1. 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表示数或数的运算的式子,可用符号“+”、“-”、“x”、“÷”等表示。
2. 相似多项式和同类项的概念:相似多项式指的是各个项的代数因式相同而各项系数不同的多项式;同类项指各个项中字母的指数相同的项。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形如“ax + b = c”的方程,可通过移项、化归等方法解出方程的解。
总之,在学习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时,应把握基本的数学概念,练习解题技巧,多进行思考和练习,在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四、平行线(一)平行线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外错角相等。
以上性质可简单说成:1.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知识点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网络结构二、知识要点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邻补角,与 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2所示,当 = 90°时, ⊥ 。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a ⊥ b 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同一方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
图3中,共有 对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 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两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
图3中,共有 对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之间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旁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旁内角 。
图3中,共有 对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平移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13 42 ab 图3a57 8 6 13 4 2b c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图4所示,如果a ∥b , 则 = ; = ; = ; = 。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图4所示,如果a ∥b ,则 = ; = 。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如图4所示,如果a ∥b ,则 + = 180°;+ = 180°。
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a ∥b ,a ∥c ,则 ∥ 。
8、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5所示,如果 = 或 = 或 = 或 = ,则a ∥b 。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5所示,如果 = 或 = ,则a ∥b 。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图5所示,如果 + = 180°;+ = 180°,则a ∥b 。
判定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a ∥b ,a ∥c ,则 ∥ 。
9、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由 题设 和 结论 两部分组成,有 真命题 和 假命题 之分。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 一定 成立,这样的命题叫 真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 不一定 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假命题。
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定理,它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10、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形状 和 大小 完全相同。
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平移性质: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中①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②对应线段相等;③对应角相等。
第六章 实数【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 1.相反数(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 、b 互为相反数 a+b=0. 2.绝对值 |a|≥0.3.倒数 (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 、b 互为倒数 .4.平方根(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2)一个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图4a5 7 86 1 3 42 b c 图5a5 7 86 13 4 2 b c5.立方根如果x3=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数轴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知识点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乘方与开方(1)an 所表示的意义是n 个a 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正数和0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 (3)零指数与负指数【知识点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用 (1≤ <10,n 为整数)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网络结构⎪⎪⎩⎪⎪⎨⎧⎩⎨⎧⎩⎨⎧用坐标表示平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知识要点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 。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 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 ,过P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 轴,y 轴上,对应的数a,b 分别叫点P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作P(a ,b)。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
7、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①x 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②x 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③y 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④y 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⑤坐标原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
(填“>”、“<”或“=”) 8、点P(a ,b)到x 轴的距离是 |b| ,到y 轴的距离是 |a| 。
9、对称点的坐标特点①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 相等,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 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③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10、点P(2,3) 到x 轴的距离是 ; 到y 轴的距离是 ; 点P(2,3) 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 );点P(2,3) 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 )。
11、如果两个点的 横坐标 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y 轴平行、与x 轴垂直 ;如果两点的 纵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 轴平行、与y 轴垂直 。
如果点P(2,3)、Q(2,6),这两点横坐标相同,则PQ ∥y 轴,PQ ⊥x 轴;如果点P(-1,2)、Q(4,2),这两点纵坐标相同,则PQ ∥x 轴,PQ ⊥y 轴。
12、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如果点P(a ,b)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 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即 a = b ;如果点P(a ,b) 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 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 a = -b 。
13、表示一个点(或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一是准确恰当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是正确写出物体或某地所在的点的坐标。
选择的坐标原点不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不同,得到的同一个点的坐标也不同。
14、图形的平移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