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对外经贸面临的风险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6期总第216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国际经贸】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
对外经贸面临的风险变化
顾洪安
(黑龙江黑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摘
要]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外经贸面临各类风险,其中国家风险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同时全球正面临通货膨胀威胁。
面对以上三大类风险国家应采取相应对策措施,以提高我国外经贸抗风险能力,
外贸企业也应不断强化风险意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国别风险;贸易;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6-0022-02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
响超过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经贸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面
临新的风险变化,
本文就各类风险进行具体分析。
一、国家风险加大
(一)国家风险国别表现
国家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由国家主权行为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传统的国家风险主要包括战争、
汇兑限制和政府违约等。
近年来由全球性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以及社会冲突、恐怖事件和贸易摩擦等引发的国家风险对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日益加大。
国际金融危机已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特别是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阴霾不散,主权信用风险不断暴露,各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负担显著上升;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国际政局走势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国际金融稳定性趋弱,市场风险不断加大;全球贸易增速回落,国家风险日益凸显,企业避险需求不断攀升。
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公布的2011年国家风险报告来看:北美地区贸易摩擦日渐增多。
随着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报损案件总量和金额出现回升迹象,小规模买家的逃匿和非法停业情况明显增多。
欧洲地区主权债务危机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等国的国家风险加剧。
亚洲地区国家风险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
日本、蒙古、巴基斯坦、泰国、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也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国家风险值得关注。
非洲地区政局稳定性明显下降,政治风险凸显。
埃及、苏丹、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等北非国家,以及安哥拉、尼日利亚、刚果(金)和津巴布韦等国的国家风险提高。
拉丁美洲地区风险有所缓和,需关注各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措施。
需重点关注委内瑞拉、阿根廷、厄瓜多尔、
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古巴等国的国家风险。
(二)国家风险对我国外贸易坏账率影响分析欧美发达国家表现出经济增长滑坡走向,中小金融
机构纷纷破产倒闭,
失业率上升,购买力下降。
居民紧缩消费支出,政府财政赤字庞大,对外支付能力及对本国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下降等因素是导致贸易违约和坏账率
上升的直接根源。
据统计,2004年中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为5%,达
300亿美元,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国企业在出口收汇环节的违约率比2004年增加了189%,而近年来的情况仍未有改观,我国企业对外出口80%以上采用放账形式,
欧美国家的买方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的长达120 150天,在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对我国原本就资金紧张的外贸企业来讲更是雪上加霜。
同时,外国进口商的坏账比例明显增加,例如中国对美出口坏账率在2008年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增长了2 3倍,正常年份坏账率约为1%,而2008年的坏账率高达3.3%,且有不断升高趋势。
这意味着在2011年中国出口贸易按1.8万亿美元规模估算就有近千亿美元的坏账损失发生。
(三)应对措施
在新形势下,我国应主动防患风险于未然,事前采取措施规避国家风险,预先掌握风险的变化与发展方向,以便转移并分散风险,将构建并不断完善出口经营风险防避机制作为避险重心。
首先要做好出口前的市场风险调研;直接在合同中加入保护性条款措施。
同时实施出口经营中的配套防护措施,特别是针对大宗商品和投资项目必须采取出口信用保险措施,事先筹划保险费用成本。
这种涉外保险与出口信贷、担保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常用的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进出口,集促销、信贷、融资与灵活贸易方式四位于一体,以国家信用保障商业和银行信用利益的重要外贸政策。
同时亦可采用国际保付代理,这是当代金融业专门为以托收和赊销等商业信用与融资方式作为促销手段而量身定做的一种综合性的
22
顾洪安: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对外经贸面临的风险变化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
金融信用服务,顺应了非信用证结算方式扩大化的发展趋势。
利用这项服务,卖方因此可以毫无顾虑地向买方提供有条件的商业信用与融资,如托收或赊销,从而增强了卖方巩固原有市场、提高在新市场的竞争能力,卖方可将应收账款无追索权地卖给银行或专业保理公司,从而迅速地将远期债权转变为现汇收入,既加速了资金周转,又消除了汇率变动、商业信用与融资等多重风险。
由于出口销售与结算独立分离,卖方可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到出口经营与发展中去。
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收付结算期限在半年之内的一般物品的出口。
而金额较大,融资期限较长(一般为1 5年)的资本性质货物出口可采用国际包买票据服务,有效降低或避免经贸活动中的坏账风险。
对于增加的保费成本,相比一旦产生大额坏账损失和减少的利润,显然利大于弊。
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一)贸易保护主义使贸易摩擦加剧
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世界制造中心”,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组织产生双边或多边的摩擦。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贸易摩擦形势空前严峻。
根据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与金额均创历史最高。
仅2009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16起,特保7起。
此外,中国还遭遇美国337调查6起,涉案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而且,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连锁性突显,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和轮胎等优势出口产品频繁出现一个产品在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现象,呈现摩擦国别扩散和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
贸易摩擦不仅恶化了我国的出口环境,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造成我国出口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大量人员就业,对我国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二)应对措施
突破贸易保护主义壁垒,需要政府和企业形成合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认真研究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反倾销调查体系和绿色壁垒体系,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贸易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发布预警,帮助、指导国内企业突破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建立合理的出口商品评估制度。
深入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分散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风险,减少贸易摩擦。
不仅要扩大商品、服务出口,也要鼓励企业对外投资。
今后,大部分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将与我国互为主要进出口市场。
要鼓励企业到海外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的国家去投资设厂。
要选择净出口额大、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受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产业及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引导这类企业走出去实现市场内部化,并在市场内部化的过程中,掌握科技的最新动态,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升级。
同时选择一些在国内即将淘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还有一定生存空间的产业,以及独具民族特色,可以对其他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产业。
这既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还可以将一些国内销售市场已超饱和的如机械加工、机电等部门的企业转向海外,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三、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显现
(一)全球面临通货膨胀威胁
现阶段所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实质上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与发展,是一次债务危机的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即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初期,债务危机主要体现在金融衍生品危机。
第二个阶段,即现阶段的经济危机,债务危机主要体现在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后果较第一阶段更为严重。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经济衰退,甚至出现经济大萧条。
由于一些国家已长期债台高筑,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流动性,又有一些国家纷纷采取大规模“救市”,使全球面临严重通货膨胀的威胁。
目前,货币市场货币存量充足。
在一些国家与企业捉襟见肘、无力还贷的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却坐拥巨额资金,只是因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不稳定背景下,其缺乏投资对象与投资信心。
他们一旦发现投资机会,资金就会趋利而来,之前进入我国的大量“热钱”就是实例。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银行的准备金是2008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的17倍。
由此可见,各国实际是“干柴遍地”,暗流涌动。
随着更多救市措施的出台,世界经济显露复苏势头,大量资金将“浮出水面”,势必推高商品、资本等几乎所有领域的价格水平,达到甚至越过历史最高点。
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并非主导价格变化的惟一因素,其背后往往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庞大金融资本透过国际期货市场人为地掌控价格趋势。
(二)应对措施
今后仍然是一个“资源为王”的时代,是一个资源不可复制、货币可以大量发行的时代。
虽然目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行情短期回落,但无法改变长期货紧价扬趋势。
我国有关部门与企业应制订全球资源布局的长远战略,积极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稳定资源市场。
还要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改进口原材料为进口成品。
实现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
综合多方面情况,应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降低出口依赖性以及近期“热钱”撤离的有利时机,减少中国的外汇储备,逐步降低到2万亿美元的合理水平。
要利用有利时机,加大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
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输入性通胀影响,维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综上所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低迷,我国面临的不确定风险有增无减,我们应不断强化风险意识,研究新的应对策略,将各种风险降至最低,使我国不但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更能充分抵抗风险,成为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风险分析报告[R].2011.
[2]李建.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江汉论坛,2009(3).
(责任编辑:张彤彤)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