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3 自然之道|语文S版 (17)

合集下载

秋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3课《自然之道》word教案

秋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3课《自然之道》word教案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三、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生字新词和两组需要比较的句子。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

(从整体入手)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

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2、认读生词: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蠢、事、海、鸥、补等。

(小黑板展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3、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绝对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读,对于细节部分要反复推敲,不能读读了事,还要把字词的理解同表演结合起来,如“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就要把幼龟当时的神态、眼神体会出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自然之道教案1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自然之道教案1语文S版
教学难点
了解用具体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生字新词和两组需要比较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从整体入手)
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读,对于细节部分要反复推敲,不能读读了事,还要把字词的理解同表演结合起来,如“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就要把幼龟当时的神态、眼神体会出来。
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理解句子: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自然之道教案1语文S版
二、自由朗读,疏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2、认读生词: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小黑板展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请大家看看这幅插图,想想图上讲了什么?
2、课文六、七自然段就叙述了这幅图的场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同时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3 自然之道

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3  自然之道

23自然之道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左右”“一般”在表达上的作用,体会文章通过具体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2.体会文章通过具体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教师导语:大自然包罗万象,所有生物都是它的杰作……那么,如此庞杂的种群习性不同、强弱不同,它们又是如何在地球上生存、延续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太平洋绿龟,去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和认识吧。

2.板书课题,解题。

自然之道:自然界的规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测:指名认读生字;理解“若无其事、争先恐后、愚不可及、响彻云霄”等词语。

三、再读文章,理清脉络1.再读文章,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太平洋绿龟的样子及习性。

分析“左右”和“一般”在句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

3.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和同伴及一位向导结队到小岛上观察幼龟离巢入海。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我们救了一只被嘲鹰咬啄的幼龟“侦察兵”,结果反而害成群的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

四、复述故事请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复述故事。

教师板书。

第二课时一、回顾1.根据词意说出词语:(1)愚蠢得别人比不上。

形容愚蠢无比。

(愚不可及)(2)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

(后悔不已)(3)像游鱼那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

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出去。

(鱼贯而出)(4)形容呼吸急促,大口喘气。

(气喘吁吁)(5)指大吃一顿。

(饱餐一顿)2.将这些词语填入文段中:我和同伴及一位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鹰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________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

2018-2019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23自然之道教案设计

2018-2019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23自然之道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1.了解文章的线索。

体会课文中“我”、游客以及向导内心的一系列变化,进而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感悟本文所蕴涵的深刻的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读书的方法。

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树立以科学的态度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内心的一系列变化。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颓丧、争先恐后、鱼贯而出”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生字词卡片;语文课件。

一导入1.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

今天,我们就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记叙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的文章——《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通过预习,你认为题目中的“道”指的是什么?咱们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和难理解的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

3.归类记忆生字。

左右结构:孵颓媚上下结构:穴愚蠢霄半包围结构:鹰4.理解词语的意思。

踌躇:犹豫。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见死不救:看到别人在危急关头不去支援救助。

侦察:为了弄清楚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活动。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形容十分积极。

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愚不可及: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5.学生汇报交流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再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3课《自然之道》教案

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3课《自然之道》教案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三、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生字新词和两组需要比较的句子。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

(从整体入手)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

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2、认读生词: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蠢、事、海、鸥、补等。

(小黑板展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3、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绝对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读,对于细节部分要反复推敲,不能读读了事,还要把字词的理解同表演结合起来,如“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就要把幼龟当时的神态、眼神体会出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3自然之道|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3自然之道|语文S版

23 自然之道【教材分析】《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

课文讲述我们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求把幼龟抱向大海。

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设计理念】本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思考,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为线索,引导学生去品词、品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2.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法学法】1.小组合作探究法。

2.朗读感悟体会法。

3.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4.课外阅读拓展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揭题。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与大自然有关的课文——《自然之道》,请大家伸出手指一起书写课题。

2.知道“道”是什么意思吗?“自然之道”呢?二、检查预习1.我会认——认读生字词孵化、老鹰、颓丧、巢穴、蠢事、明媚、云霄、愚不可及大家预习了课文,词语是不是都要掌握了?开火车读。

都读准了吗?现在带上拼音、组词再读一遍。

2.我会写——“愚蠢”(重点指导书写,找到识记方法)3.我会用——根据意思说成语愚不可及、气喘吁吁、鱼贯而出、若无其事、争先恐后、踌躇不前课文中的四字词,你会用吗?来,考考你。

4.课文内容我知道师:字词都没问题了,课文内容你知道吗?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和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抓住:人物、地点、看到、怎么做,结果,心情,像这样,谁再来说一说。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3课《自然之道》表格式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3课《自然之道》表格式教案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
课题
23 自然之道
课时
2课时
一、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质疑:
例:为什么海龟被鸟咬啄时,向导不去拯救?
为什么向导说那样的话?
为什么海龟会鱼贯而出?
……
补充内容:
优胜劣汰,适合生存: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他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
五、理清层次
按事情发展顺序:
事情的开始,发生,发展,结果
开始:看海龟离巢入海,发生:探头的幼龟遇危险,向导救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然之道》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然之道》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然之道》教案我设计的这节语文课,是针对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自然之道》进行的。

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同时,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现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及其原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方面,我认为课文的生字词和一些长句子的理解是学生的学习难点。

因此,我会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这些生字词和长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而课文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及其原因,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我会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课文课件、自然现象的图片和视频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将帮助我更直观地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活动重难点方面,我认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长句子的理解是学生的学习难点。

因此,我会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这些生字词和长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而课文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及其原因,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我会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方面,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还是较为合理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也设置得比较清晰。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可能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我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的来说,我期待这节课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能培养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我教学活动的指南,它不仅决定了我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也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期望。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然之道》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然之道》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然之道》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自然之道》是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然中的一些和谐现象和鸟类的飞行方式,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通过本篇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及整合课文,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间的关系。

2.掌握新词语,如方向感等。

3.能够简单地描述一些自然现象。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掌握自然现象的描述方式。

2.学会归纳总结的思考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3.通过本课学习,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且要在生活中实践环保的理念。

2.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上的自律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内容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自然之道》教案2. 教学时间一节课,45分钟。

3. 教学步骤第一步: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造句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本节课文的关键词汇:•升腾:鹰在天空中升腾。

•舞动:彩蝶在花丛中舞动。

•飞行:鸟儿飞行,它们的翅膀是如何扇动的?•变幻:云彩的变幻常常让我们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

•雾气:柔和的雾气笼罩着大地。

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文的主题与情境,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美妙的探索和热爱。

第二步: 课文阅读(15分钟)教师通过阅读课文,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描述的自然景色、探索其中的规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三步: 阅读理解(10分钟)通过老师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文:•课文中讲述了哪些与鸟的飞行方式相关的知识?•课文中的自然景色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你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如何才能和谐共生呢?通过课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内容,在理解中引导学生关注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加深学生对环境的珍视和对自然的认识。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自然之道_语文S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自然之道_语文S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自然之道_语文S版教学目标:1、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假如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我们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明白得“左右”“一样”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

5、学会“媚”1个会认字和“孵、穴、颓、愚、蠢、媚、霄”7个会写字,把握“孵化、巢穴、颓丧、愚不可及、蠢事、明媚、响彻云霄”等词语。

教学重点:体会“我”和同伴们在情况进展过程中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初步了解用具体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预备:相关课件和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要紧内容。

2、明白得“左右”“一样”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

3、学会“媚”1个会认字和“孵、穴、颓、愚、蠢、媚、霄”7个会写字,把握“孵化、巢穴、颓丧、愚不可及、蠢事、明媚、响彻云霄”等词语。

教学过程:一、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发。

1、明白得题意:自然的规律。

规律: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定联系。

这种联系不断重复显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同时决定着事物必定向着某种趋向进展。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一直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

2、范读课文。

二、明白得生字词。

1、筑巢:建筑窝。

2、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势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形而进行活动。

3、犹豫:犹疑,文中指幼龟探头出穴欲出又止侦察别处是否安全的模样。

4、妄图:图谋;打算(多含贬义)。

5、若无其事:看起来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表示不动声色或漠不关怀。

6、情愿:内心情愿。

宁愿;宁可。

7、颓丧: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8、鱼贯而出:贯,连接、连续。

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9、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对不利局面假装愚痴,以免祸害,为常人所不及。

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23课《自然之道》优秀教案

23课《自然之道》优秀教案

S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自然之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

正当他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

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在阅读中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较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见识,在读中勾画重点词句,在读中想象感悟,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的“自然之道”的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侦察兵的重要作用,体会“我们”和向导的感情、认识上的变化,感悟违背自然之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联系上下文理解末段“自然之道”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细心朗读,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自然之道”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懂得“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体会“我”和同伴们、向导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之道”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一、由“道”字引入,理解课题意思。

(1)书空课题,谈“道”义,理解题目意思。

回忆主要内容及明白的道理。

用并引导串说:我们自以为-----却------。

(放回、挽救了一只,伤害大量的幼龟)(板书:挽救一只伤害大量)(2)小结:是啊,这件事激起了我们内心的激荡,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作者也以此想告诫我们,惊醒我们。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 自然之道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 自然之道教案(教学设计)

知道我们的做法是让向导把幼龟送到了大海里,
体会我们当时紧张、焦急又迫切的心情,并说说
从“紧张、焦急”中体会
从这紧张与焦急中感受到了什么。(展示课件第 作者和同伴们美好的愿望。
七屏)
2.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心情和神态的词语,练 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 4 自然段。
3. 结合课文的第 5~8 自然段,理解第二个
容。
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细读课文,理解第 1~2 自然段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 1~2 自然
段,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二)(展示课件第四屏)出示课文第 2 自然
段的内容,请学生先来理解“左右”和“一般”
落实“体会‘左右、一般’
这两个带点词语在句中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等词语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
然后让学生读第三句话谈体会。
这一目标,感受文章用词的准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
确与严谨。
四、学习生字 (一)(展示课件第五屏) 出示本课需要会
2
语文(S)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3 自然之道
写的生字,请学生读一读,组组词。 (二)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写法: 孵鹰愚蠢 (三)请学生把每个生字写两遍。
苗助长》这则寓言共同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做
回顾导课的内容,也拓宽
事要遵循自然规律,遵从自然之道,否则就会受 了学生理解的宽度。
到自然界的惩罚。让我们再齐读这一段。
3.(展示课件第十一屏)出示以下几句从课
外读物中摘记的句子,请学生读一读。
①如果不尊重动物的生活规律,一厢情愿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通读课文,回顾内容。 (二)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幼龟从龟巢到大海,会遇到怎样的问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 自然之道|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 自然之道|语文S版

23 自然之道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2.辅导学生学会8个会写字。

3.掌握“孵化、巢穴、颓丧、愚不可及、蠢事、明媚、响彻云霄”等词语。

4.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读题,解释“道”。

二、新课学习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典、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5.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第3、4、5自然段就明白了。

请自由读第3、4、5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

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6.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7.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

然后示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来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许多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惋惜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四、作业布置课后思考,课文的题目是“自然之道”,文章第1、2自然段的内容哪里体现了自然之道?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朗读课文,熟悉内容。

2.说说自己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积累了哪些词,并把相关的句子读出来。

3.回忆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学习1.学完了第1、2自然段,说说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3 自然之道|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3 自然之道|语文S版

课时1自 然 之 道2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位生物学家向导,结❶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

3[①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在筑巢孵化小龟。

我们去那里的一个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

[句导读:用数字说明成年绿龟和幼龟体重差别之大。

]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嘲鹰等食肉鸟的美食。

4[②“不短”和“稍不留心”说明了什么?]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幼龟很弱小,在离巢进入大海时很容易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那天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5[③“探”字用在这里能够说明什么?]正当幼龟踌躇(chóuchú)不前时,一只嘲鹰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段导读:第3自然段讲“我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遇到了危险。

6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děi 〕想想办法啊!”[④“我”和同伴为什么会紧张和焦急呢?]向导却若无其事❷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2❶结,这里读jié。

3 ①交代了人物和故事发生的地点,点明了“我”和七个同伴及向导的不同身份,也暗示了两者对太平洋绿龟的生活习性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层次是不同的。

4 ②“不短”说明幼龟到大海的路比较长,而“稍不留心”意在强调危险随时可能发生,这两个词语都与下文故事相关。

5 ③生动地描绘出幼龟的“侦察兵”形象,说明幼龟是多么谨慎、多么弱小、多么无助啊!6④因为“我们”很关爱野生动物,但并不了解幼龟所担任的侦察任务,这也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就是这样的。

”7[句导读:向导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备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

同时,向导的话也点明课文的主题——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自然之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授课老师:赖宇锋班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入课师: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和同伴及一位生物学家向导来到了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的目的是?生答:目的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那么,来到岛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出示ppt图片,师问:同学们,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生:看到了一只欲出又止的幼龟,掠食者嘲鹰,金黄的海滩,海浪的拍打。

3、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幅图的句子吗?请用横线划下来。

生:(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鹰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4、师问:看图片思考:当时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生答:(探出,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头顶有猎食者,幼龟非常的小心翼翼及非常的危险。

)(板书:贴幼龟图)师问:幼龟做的这些动作,无非是在?生: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ppt出示:侦察)师拓展:“侦察”这词用得非常好,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生答:拟人的修辞手法,师:从“侦察”这个词可以看出幼龟相当的?生:(小心翼翼、谨慎、聪明)5、师:突然,(手拿着嘲鹰图),谁飞来了?生:一只嘲鹰突然飞来了,师:此时的嘲鹰正在?生: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师:(生一边回答,师一边做动作,用尖嘴啄幼龟的头。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也了解到嘲鹰是幼龟的天敌,可见此时的幼龟非常的?(问生)生:此时的幼龟非常的危险啊!过渡语:面对如此紧张的情况,“我们”和向导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同学们齐读第4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生齐读第4 自然段。

2、师:谁能来说说此时,我和同伴是怎么说的?生:其中一位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ppt出示第一句)2、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我和同伴的心情吗?生:紧张,焦急。

(板书:焦急)3、师:向导又是怎么说的呢?生: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ppt 出示第二句)师:对于向导的冷淡,“我们”是怎么做的?生: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ppt出示第三句)师(拓展延伸):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形以及同伴的呼喊,同学们,如果是你,会不会救这只幼龟?救还是不救?同意救的举手,不同意的举手,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回答:a.救,是看到活生生的一条动物的生命,不能就这样被嘲鹰吃了。

B.不救,因为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不能被我们破坏了。

师: 同学们,在同伴的一片呼喊甚至是带着谴责的情况下,向导又是怎么做的?文中的一个词可以形容向导的态度,是哪个?(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极不情愿)生:向导极不情愿地捧起那只小龟,把它送往大海。

师: 这一只幼龟得救了(板书:救),这时我和同伴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生:(高兴、轻松)4、同学们,现在我们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体会“我们”及向导说的话。

“你得想想办法啊!”(动作:脚跺地)“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不能见死不救”(大声呼喊)1)指导朗读,我们的焦急,向导的若无其事,我们的“呼喊”。

2)分角色朗读、(一男一女----男生,,男生—女生----全班)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我和同伴想救那只危险的幼龟,虽然向导极不情愿,但还是同意“救”那只幼龟,于是他把幼龟送往大海。

5、师:嘲鹰看见到手的美食?生:丢掉了。

(板书:丢)师:它只好?生:颓丧地飞走了。

(板书:颓丧)师过渡:在我们强烈的要求下,向导极不情愿地把幼龟送向大海,向导把小龟送回大海后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接着学习第5-8自然段:四、学习第5-8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纲):快速朗读第5-8自然段1、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说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我们”和向导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①生读,思考。

②(朗读完举手)下面大家小组讨论,画出相关语句。

③生小组讨论,师巡视。

(巡视,与学生交流)④反馈:师:我们先来说说向导把幼龟送回大海后发生了什么事?生答:向导捧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师:鱼贯而出是什么意思?生:一个接着一个。

(板书:师贴群龟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成百上千的幼龟鱼贯而出,很快引来了?(师拿着群嘲鹰图)生:许多的食肉鸟。

(师贴群鹰图)2、师提问:为什么说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生答:a、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

现在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投影出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b、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投影出示:成百上千、鱼贯而出板书:群鸟)C、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师:顿时间,我们才明白: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生:“侦察兵”师: 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巣,这就是侦察龟的作用。

师: 再次齐读第五自然段描写侦察龟作用的句子。

(“那只先出来的-----争先恐后的结伴而出”),3、指导朗读:齐读(指导朗读,读出震惊)。

过渡:此时的“我们”才知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同伴发出感叹:“天哪!”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①指名读:“天哪!”“看我们做了些什么!”②全班齐读,③师:此时我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生:非常地懊悔。

(板书:懊悔)4、过渡:因为我们的好心,造就了愚不可及的结果,为了挽救幼龟,降低最低伤害,我们是如何补救的?出示图。

师:文中的哪句话刚好就是对这幅图的描写?生反馈:向导赶紧摘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我们也学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1)你能找出描写拯救幼龟动作的词语:摘下、抓起、放进、奔跑2)指名读。

5、师:尽管我们做了补救措施,但是,数十只食肉鸟?生:吃得饱饱的(板书:“吃”)师:发出?生:欢快的叫声,响彻云霄。

(板书:欢快)6、师:看到这种极为震惊的结果,此时“我们”和向导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请从原文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

生反馈: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似乎在我们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

(出示ppt图片)1)师:我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能从哪个词语体现出来?2)生指名反馈:(懊悔,愧疚,后悔)寂然静止、(板书:懊悔)3)而食肉鸟又是怎么样的心情?4)反馈:欢快,响彻云霄5)师:把描写食肉鸟和我和同伴的句子读一遍。

指导朗读: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似乎在我们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

(读出食肉鸟的欢快与“我们”的懊悔。

)6)同学们,这两个词语在文中写法上有什么作用呢?(心情描写的对比,以后我们在习作课中,就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凸出人物的心情。

)7)过渡:此时向导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生答:“终于”,向导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板书:害)a.指名读这句话。

b.联系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结:他的悲叹说明了自然规律不可不遵循,也表达了他极其难过的心情。

从“终于”这词语可以看出,向导当时极不情愿是因为他不想违背自然规律,他知道有可能救了这只幼龟就有可能害了一群幼龟。

C. 再次分两个小组读,感受向导的悲叹拓展延伸:师:为什么向导当时明明知道救了幼龟可能会导致成群的幼龟丧生,还救那只幼龟?生答:当时我们的强烈要求甚至是谴责下,迫使向导碍于情面,觉得他无情才救幼龟。

7、过渡:同学们,我们本想救这只幼龟,但由于我们的无知,却害了一群幼龟,这真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啊!师:那么,你能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3、师:齐读这段话。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畅所欲言。

生:(人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最聪明的,但如果自作聪明,凭主观办事,往往会事与愿违。

)(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人自作聪明时,往往会好心办坏事。

)4、师:同学们,这句话在全文还有什么作用?生:首尾呼应,紧扣全文,总结全文的作用。

5、师:学习了课文之后,你现在还会不会救哪只幼龟?生:不会。

师:为什么?生:不能把好心的救变成了害幼龟。

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师小结: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半路遇到受伤的动物,这些我们应该去救它。

五、回顾整体,提升文本。

1、拓展延伸:师:(在生活中,你见过或听到过哪些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吗?请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

)生反馈: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候鸟迁徙不能挽留,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温室难育参天大树。

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

如:《揠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自然界处处都有规律,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自然之道”,要发现规律,利用规律,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

2、推荐资料推荐课外阅读资料:1、节目视频:CCTV9中央电视频道《人与自然记录片》2、阅读书籍:《奇妙的大自然》《动物世界》六、作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

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一下,或搜集资料,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七、【板书设计】学生课前需要完成的问题1、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鱼贯而出”词语的意思。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你会不会救起哪只幼龟?救的原因是什么?不救的原因呢?4、我和同伴还有向导的感情变化是怎么样的?5、“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谈谈你对这三句话的理解。

6、从“侦察”这词语可以看出幼龟处境相当的?7、向导把幼龟送回大海后发生了什么事?8、为什么说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9、在生活中,你见过或听到过哪些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吗?请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