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五节。
本节内容以日常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并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同时对“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的教学时,不要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片面的认识。
【学生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材处理师生活动情景导入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回忆骑自行车滑行的情景,给学生留下“物体受力运动,不受力停止运动”的印象。
利用多媒体展示“火车进站”“自由摆动的秋千”“地上滚动的足球”视频,思考:这些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止运动呢?请同学们说出你的观点并从生活中找到其他实例来支持这个观点。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并声情并茂进行讲述。
学生思考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从生活实例入手,引导分析可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并非高深莫测,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案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滑轮、摩擦力计、计时器。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运动员百米冲刺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冲刺后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来?2. 实验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滑轮上的运动情况。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斜度下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3. 实验二:让学生使用摩擦力计,测量不同表面材料的摩擦力大小,并记录下来。
4. 实验三:让学生使用计时器,测量小车在滑轮上运动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5.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小车运动的原因和条件,引导学生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结论。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2. 活动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悉,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实验准确性。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并尝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设计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为什么我们在车上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惯性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创设生活情境,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通过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加深对惯性现象的理解。
-例如:运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员起跑、刹车、转弯等过程中的惯性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惯性的存在。
3.强化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的能力。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惯性,提高实验素养。
2.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考虑到惯性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作业布置
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做好课后练习。
2.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惯性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惯性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理解并掌握惯性的概念,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2.掌握实验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惯性,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深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关系,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设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实验器材和步骤
• 实验器材:光滑水平面、小车、滑轮、细绳、砝码、秒表等。
实验器材和步骤
02
01
03
实验步骤
1. 将光滑水平面固定在实验台上,并调整水平。
02 03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它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 律,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同时,它也揭示了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现象的解释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 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相关知识点拓展延伸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04
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释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原因
外力作用
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例如,足球被踢出去后, 由于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其速度会逐渐减慢并改变运动方向。
80%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 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 相同。
100%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相 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80%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的方法,推 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牛顿 第一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8.1 牛顿第一定律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8.1 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2.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3.关闭油门的汽车还能继续前进,这是由于,前进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4.行驶的火车中,挂在行李架上的小包突然向前摆动,说明火车正在做行驶.若小包突然向后摆,说明火车正在做行驶.5.钢笔一甩,钢笔水就被甩出,这是由于钢笔水具有。
6.体育运动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请说出一个利用惯性的体育项目:。
7.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
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写出任意两条。
a.b. .8.一个完全封闭的车厢,厢顶用细线悬挂一金属小球,车上的人利用惯性现象通过小球的运动情况就可以对车子的运动状态做出初步的判断。
下列几种情况说明小车做什么运动?(1)细线竖直,小球静止;(2)小球向前摆动 .(3)小球向左摆动 .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用力来维持。
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张黎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1)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张黎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下运动,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
张黎明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阻力的? ;(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确保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
你认为张黎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3)请将张黎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整。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4)根据张黎明的结论,你能推理出若小车不受阻力,将做什么运动吗? 。
(5)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惯性定律,其基本方法是( )。
A.经验总结 B.科学的推理 c.观察和实验 D.观察实验和科学推理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刹车之后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使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40 7 850 9 1360 11 2080 15 34100 19 54 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摩擦.(2)利用上表数据,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4)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教案 (新版)教科版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通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熟知实验探究的过程;领悟通过实验要求设计实验表格的方法;体验由实验结论进行科学推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要盲目迷信权威;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教学器材: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气垫导轨装置、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装置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做实验引入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参考实验:在讲台上放一辆小车,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师: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呢?师:从这个例子很容易得到:物体要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那么力和运动之间关系如何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二、牛顿第一定律承接刚才的实验现象,演示当物体不再受手的推力时,物体停止运动.师: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用力去推,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一段时间后撤掉该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何?师:根据以上的例子,思考“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生:要用力去推它生:一段时间后撤走该力时,物体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停下生l:需要.因为用力推物体它才能运动,而撤走了这个力物体最终会停下,所以,运动必须用力来维持.生2:不一定,按照生1的说法,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的话,撤走了力,物体应该立刻停下才对.生3:例如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已经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但仍然向前运动,因此“物体的运动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三、演示实验实验演示:让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斜面末端分别放毛巾、木板和玻璃板,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本专题属于课标三大主题之一──“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
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
本条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认知性学习目标,具体说明如下:“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中的“认识”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处于“认识”水平。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和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实验。
要了解实验中让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发生改变,就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为此需要做好对比实验,需要准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
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小车刚进入水平面的速度必须相同,为此需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远。
这样通过实验,使学生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设想当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到的阻力时,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不会停止。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要能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说明该规律适合于所有物体,具有普遍意义。
“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现实中不存在,但物体在某个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是有的。
“总保持”是指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物体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则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或”说明物体只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中的一种状态,究竟处于哪种状态,由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瞬时状态决定。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8章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认识惯性的性质,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理。
整个教学设计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认识惯性的性质。
2. 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的性质。
难点: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弹簧测力计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力和运动的关系。
让学生举例说明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解释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 讲解惯性的判断方法:根据物体的质量来判断。
三、实验探究(10分钟)1. 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2. 各小组展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3.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 提问: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知识?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活动重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的性质。
难点: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较为深刻。
但在实验设计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思考。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第二课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 例1 跟踪训练) ◆反馈演练(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毛巾、纸板、玻璃板
设计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 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没有摩擦力时 小车的运动情况。
实验步骤
毛巾 纸板 玻璃板
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 度由静止释放?斜面的作用是什么?
2.小车为什么最终会停下来?(小车停下来的原因 是什么?)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进一步推测
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 零,速度就不会减小, 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分析类似实验
牛顿
总结伽利略等 人的研究成果
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包括 物体确实没有受到外力和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是 为了使到达水平面时的___速__度____相同。 (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s后停止,位置如上 图所示,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0_._2_1___m/s。
(3)小车在铺有毛巾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 ___摩__擦__力__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 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___________ __做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车在平面上滑动的路程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何 关系?
实验数据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毛巾 纸板 玻璃板
小车运动的 距离s/m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第八章力与运动本章首先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然后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来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并进一步认识了合力、平衡状态、平衡力,揭示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了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本章共分3节:1.第1节为“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本节从实验探究入手,并进行实验和推理,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最后由牛顿第一定律引出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并认识了与惯性有关的现象.2.第2节为“力的平衡”,本节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不受力的物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那么合力为零时即力平衡时物体运动规律也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所得到的结果,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第3节为“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进一步加深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物体的惯性及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合力、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知道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道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过程与方法:进行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活动体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学会分析物体平衡时的受力情况,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利用惯性解释日常现象,二力平衡的分析与应用,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课时建议】本章共3节,建议5课时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2课时2.力的平衡…………………………………………………………………1课时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课时本章复习训练……………………………………………………………1课时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实验: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黑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6.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 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 D )
A.防止惯性的产生 B.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 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 D.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大小是不同的,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 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惯性是固有属性
观察与思考
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为什 么会向前倒?
跑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 脚被绊停止,而身体有惯性, 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 向前运动,所以人向前摔倒.
生活中的惯性
掷铅球
投篮
跳远
紧固锤头
不仅仅 是有益的,例如:
雨雪天减速
观看视频
物理在线
安全带
为了预防或减小惯性造成的伤害,交通安全法要求:机
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想
想为什么安全带可以保护我们呢?
当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制动时,它可以将驾驶员和乘 客束缚在座椅上,以免前冲,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 受二次冲撞造成伤害.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在发生正面撞 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 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 80%.
的地方,用钢笔猛击纸条,观察小物体的运动
情况.
活动结果
当书突然停止运动时,橡皮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所以会倾倒.当纸条被猛击而抽出时,小物体因为要保持 原来的静止状态而留在原地。
这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课件
(一)合作解疑 指令: (1)对照答案,同桌对子互检互签,学队长负
责收集未解决问题,汇报给老师; (2)学队长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解决预学案任务;
知识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探究二:用力击打一摞棋 子中下面的一颗,情况怎样?
思考:
(1)打出纸板的时候,鸡蛋为什么没有飞出,而是落 进杯子?
(2)为什么打出较下面的棋子,上面的几个棋子能够 保持原来的状态?
实验1现象分析:因为鸡蛋原来是静止在硬纸板上的, 当纸板飞出去时,鸡蛋由于惯性依然保持原来的静止 状态,所以鸡蛋最后没有随硬纸板飞出去,而是掉进 玻璃杯里。 实验2现象分析:用尺子迅速打出较下面的棋子,上面 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就会落 在正下方。 总结: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巩固:学队之间互相提问重难点知识。要求:激情。
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实验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 1.实验目的:探究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2.实验方案:以运动的小车为例,当小车受到的阻力逐渐减小 时,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并观察小车运动的情况。推断小车不 受阻力时做何运动。 讨论:若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应注意 控制什么相同?如何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 3.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毛巾、纸板、玻璃板
注意:对重点知识进行圈点勾画关键词。
(二)寻疑暂存
请同学们将在自学寻疑过程中有疑问、出现错 误或未掌握的任务记录下来进行暂存。
二、合作释疑
指令:请同学们在自学寻疑的基础上,通过适 宜的合作形式进行解释,合作释疑后进行不同层面 的展示。
八年级物理下册 【教案二】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的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3、了解惯性及生活中惯性的应用教学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2、惯性的概念教学难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2、惯性的理解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识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生: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师:你能举出一些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例子吗?生:①力能使静止的木箱运动②力能使钉子钉进木板③力能使足球飞出去④力能使火车的速度大小改变,方向改变……(学生七嘴八舌抢着回答)师:可见力可以使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速度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运动方向改变。
2、新课教学师: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生:受到摩擦阻力师: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又将会怎样?生甲:不受力,物体应该可以继续运动下去。
生乙:不受力,物体就不会动或停止运动;必须有力,物体才能动。
生丙:不受力,物体可能会永远运动下去。
师:让我们来看看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要维持物体作匀速运动,就必须给物体施加一恒定的力。
(与学生乙的看法一致)伽利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永远运动下去。
(与学生甲和丙的看法一致)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让我们先用实验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探究师:既然实验研究的是“阻力对物体小车运动的影响”,那在开始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就要保持相同,然后改变阻力的大小,观察小车运动的远近。
我们采取的这种方法是哪一种物理研究方法?生:控制变量法师:怎样才能控制小车开始时的运动状态相同?然后又怎样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再指导学生参考课本图)共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让一辆小车分别几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比较它在几种不同平面上的运动距离。
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师:观察收集到的证据,你能发现三次实验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生甲:相同的是:①用的都是同一小车②小车都是从同一高度滑下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生甲:保证小车在不同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
你观察并思考 过下列现象吗?
新课导入
1、对静止的木箱施加一个水平方 向的推力,木箱沿着水平方向运动。 撤去推力后,木箱停了下来。
推木箱
2、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续运 行,但是最后它也将停下来。
火车进站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得 到什么共同特征呢?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速度变化快慢
1
毛巾
最大
最短
最快
2
棉布
较大
较长
较快
3
木板 较小
长
较慢
推理想象 理想平面 无阻力 无限长
不变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 物体在不受外力 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牛顿 (Newton,1642-1727)
说明:
a.该定律研究方法:实验加理论推导, 不能做实验证明
384-前322)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 的原因
伽利略
伽利略却对这种 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通过理想斜面 实验来反驳这一 观点。
学科网
推进新课
伽利略的观点: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 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一、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b、理解: 不受力时
静者恒静
动者恒动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最终都做匀速直 线运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堂演练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
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 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思考
若运动物体的速度为0,在光滑的平面上(阻力为0) 会处于什么状态?
若运动物体的速度为V,在光滑的平面上(阻力为0) 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伽利略对 亚里士多德的 观点提出了怀 疑,并做了一 个理想实验来 反驳其观点。
•1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2021年10月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10/21/2021 •18、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021/10/212021/10/21October 21, 2021 •19、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推理:
①阻力很小很小,运动距离 很长很长 ,速 度改变 很慢很慢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论:
水平表面越 光滑 ,小车运动时受到 的阻力 越小 ,通过的距离 越长 ,运 动时间 越长 ,速度减小得 越慢。
推理: ①阻力很小很小,运动距离 很长很长 ,速 度改变 很慢很慢 。 ②阻力为0(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运动速 度 不改变 。 ③假如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水平方向不受 力,你认为小车的运动状态又会如何?
初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不受一切外力,一定保持静止 B.物体处于运动状态,一定是受了外力作用 C.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 状态,也可能处于运动状态 D.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2.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假如它所受的一 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它( C ) A.立即停下来 B.仍然做曲线运动 C.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逐渐停止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 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 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 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 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 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结: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 运动状态改变,不是因为不受力,恰恰 相反,是因为受到了力的原因.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变的性质。
惯性实例1
惯性实例2 惯性实例3
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
均无关
4、 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小车上放一 竖直的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左倾斜,这 是因为小车( ) A 、向左加速 B 、向右加速
C、 向左减速
D、 向右减速
5、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在密闭的没 有空气流动的车厢内点燃一支香, 则车里的 乘客看到香所冒出的烟的运动情况是( ) A 一边上升一边向前飘 B 一边上升一边向后飘 C 只是上升,不向任何一边飘 D 无法确定 车外站在地面上的人,透过窗玻璃看到烟的 运动情况是( )
3、图中正在做曲线运动的过山车,如果突然一切外力全 部消失,它会怎么样呢?
4、静止在老师手中的书,如果不受力了,会怎么样?
5.一个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静止下来, 没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与牛顿 第一定律是否相矛盾?为什么?
6.一个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光滑平面做 直线运动,在第一秒末速度为1米/秒,第 二秒末速度为2米/秒,第三秒末速度为3 米/秒,若在第三秒末外力突然撤去,则第 三秒末开始物体将做什么运动?速度为多少?
?
讨论: 惯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结:
1、惯性大小反映物体运动状态改 变的难易程度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 度,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
的速度大小、受力情况无关
总结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描述物体惯性唯一物理 量——质量 3.本节我们横跨了2000多年的时空,知道了力与运 动的关系,学习了物理知识,又体会了物理学独特 研究方法的魅力。在领略了大师们的风采的同时, 培养了我们勤于思考、去伪存真、从表面现象上看 到问题的实质的能力。
思考
若运动物体的速度为0,在光滑的平面上(阻力为0) 会处于什么状态? 若运动物体的速度为V,在光滑的平面上(阻力为0) 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风吹草才动,无风树不摇”所以有人说“力是维持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正确吗?
解释:
⑴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 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引入新课
思考:一个静止的物体,要想使 它运动起来,有哪些方法?
静止的物体若没有力的作用是运动不起来, 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 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推力后就会停下,说明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
1.亚里士多德提出: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没有力的 作用,物体就不能运 动。)
第 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
的不同观点和依据。
2.认识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
要方法,它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4.知道惯性,并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5.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的重 要性,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情感。
学习目标达成检测:
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 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上得到的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总结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 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由于它
受到外力的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3、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 、物体速度Biblioteka 时,惯性大C、 物体不受外力有惯性,受外力后被克服了
(伽利略)
此实验中,你要哪些器材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小车通过 的距离
实验记录表
表面的材 料 毛纸板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摩擦力 的大小(最大、 较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 离(最长、较 长、短 小车速度减 小(最慢、 较慢、快)
最大
短 较长 最长
较大 小
快 较慢
我们通过怎样的研究方法得到这些 结论的?
研究方法:实验加推理
思考小结:
影响小车滑行距离的主要因素:
阻力
伽利略的观点: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力究竟与物体的运动有何关系?
300年前,伽利略曾采用 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果 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 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