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一形象意境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古诗常见意象集释
1、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 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 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 娥》)——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 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 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3、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 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 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 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柳 絮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 —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 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 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 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 “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 离之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 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
1、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 的意境。
2、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 意境范围大而抽象。
㈡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 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诗歌鉴赏 意象和意境

诗歌鉴赏  意象和意境

诗歌鉴赏意象和意境•学习目标:掌握意境的构成,体会意境美•学习难点:准确把握答题思路要点阐释:1、意象诗歌的意象,即诗歌中的形象。

“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诗中的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是主观之情“意”;“象”是指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客观物象,诗中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所叙之事、所描之人,就是客观之物“象”。

“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叫“意象”。

意象”就是蕴含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

例如枊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就是用以下六个意象组成:“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

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散曲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十一个意象组成。

2、意境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

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

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

即象——境——情。

例如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

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

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意境。

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色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营造了一个清新明丽的意境。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连用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意境。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模板及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模板及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模板及答题步骤鉴赏题答题模版形象意境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设问方式】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背景知识】1.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意象是寓“意”之“象”,是诗歌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包括景和物。

2.意境——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常见意境特点术语:繁华热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等。

【答题模式】形象画面分析:特征+形象画面定位意象意境解说:意境描摹+特点概括(或效果简析)。

即先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境描摹出来,再概括情境特点(如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等),或者对意境的作用效果加以简单解说。

【真题印证】例1(200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①书扇韵姜夔[宋]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清幽恬静的江南水乡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这道题属形象画面分析类题型。

第一问,形象画面定位为“江南水乡画面”,特征是“清幽恬静”,简单整合即可得到答案。

第二问根据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答题模板1.命题方式:“……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感情”、“……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一、形象意境类形象意境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1. 设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2. 分析思路* 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 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 意境: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而这三者中,情是主导,是灵魂,它统帅景和境。

“景”是诗人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境”是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情”则是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三者相辅相成,彼此交融,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人物形象类1. 设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析思路*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 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 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 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3. 人物形象常见类型*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鉴赏诗歌形象之意境(实用极了)

鉴赏诗歌形象之意境(实用极了)

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鉴赏诗歌形象之意境》【学习目标】1.理解并准确掌握诗歌的意象。

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3.由境寻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学习方法】自主领悟→小组探讨→规范答案→总结思路→真题演练【课前导学】1.意境概念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2.意境题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意境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等【课堂探究】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①、自主领悟:请根据参考答案,修改自己答案,然后小组讨论评阅样卷,赋予分数,指出失分原因。

②、合作探究根据学案上的诗歌例题分析,小组合作归纳概括意境题答题思路。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①-②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古诗鉴赏意象意境答题指导

古诗鉴赏意象意境答题指导

(一)意境分析题1.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4)某几句诗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2.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点出描写手法。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方法总结意境分析三注意:一注意:描绘图景将诗句与想象结合。

描绘诗中图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二注意:概括意境特点应多角度。

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这两个词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有色彩、动静、视野、荣衰、明暗、气势等。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淡静美、清丽隽永、感伤哀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绪基调。

三注意:分析情感要具体。

诗歌情感分析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意象特征分析型1.设问方式(1)分析某意象的特征。

(2)概括某意象的形象特征。

2.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意象特征。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特征。

(概括题此步骤省略。

)3.方法总结意象特征分析三关注:一关注:诗人用来修饰描述意象的词语。

二关注:意象本身的自然属性。

三关注:诗人描写意象的修辞及衬托作用的句子。

四关注:意象在诗中常见的表意作用。

(三)意象作用型1.设问方式(1)某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某意象在诗中的有什么内涵?(3)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结合诗句鉴赏诗中的某意象。

2.答题步骤第一步:判断意象类别,概括意象特征。

(结合诗句判断是画面意象、传统意象、比喻意象还是象征意象;有什么特征。

)第二步:点出形象的意义。

(意象传达的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第三步:点出给读者的感受。

(画面意象有画面感、传统意象引人联想、比喻意象生动形象、象征意象含蓄凝练。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形象

示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重庆卷)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问题: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 的意象。诗人张弼渡江之时,想到自己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 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 落),故而“吟对沙鸥一怆神”。一“怆”字写出了张弼无限的 客愁。 参考答案:张弼用沙鸥的到处飞翔来衬托自己的孤单漂泊。
示例2: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问题: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南渡之后,国破家亡,诗人陈与义过 着颠沛流离的客居生活。这年二月,冰雪初融,溪水新绿,诗 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在平淡闲适的生活中想起 了窘困多病的友人而轻舟访友。诗歌通过纶巾鹤氅的外貌、睡、 忆、寻的动作和早春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情趣高雅, 珍视友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情感指向
1.杨柳:“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2.落叶:失意、悲叹。 3.梅花:傲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不愿同 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莲:与“恋”谐音双关,爱恋思念高洁之士。 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7.菊: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8.竹: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 清高。 9.梅子:常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鉴赏诗歌的形象之意象和意境学案

鉴赏诗歌的形象之意象和意境学案

鉴赏诗歌的形象之意象和意境学案1、掌握意象与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意象与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复习鉴赏意象与意境题型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杂诗。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二.高考例题题型一:形象特征提问:分析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考点知识精讲精练之形象意境类ppt优秀课件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考点知识精讲精练之形象意境类ppt优秀课件

实战演练四 阅读下面的唐诗,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士子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答:诗歌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 心却不得施展才华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士子)形象 (步骤一)。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 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念”写出对 世事的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作者对当时生活环境 的凄凉和忧伤之感(步骤二)。品读全诗,字字句句表达 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之意,同事也流露出 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之情(步骤三)。
(三)鉴赏诗词中的形象类试题,要注意以下类别的形象: 意象(人物形象、物象、景象),意境。
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的抒情主 人公,即作者的形象,又指诗歌中 创造的人物形象,我们要通过形象 来挖掘探寻诗人的情感心志。
鉴赏诗词的形象
(一)如何分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分点、分句 或分层具体分析、描述。)
形象意境类
解题时会存在的失误:
不看作者与注解就作鉴赏 没有读懂题干就盲目答题 不会利用诗作已有的信息 不会用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鉴赏的思维流程不太合理 不会就诗论诗和设身处地 缺乏古诗词传统审美意识

解题时最基本的要求:答题一定要规范,才不易丢分。 如不按步骤规范做题,泛泛而淡,极易漏掉一些要点, 即使说了很多好听的话,但还是造成整体“意会”而 “言传”不到位,会失分很多。
答: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 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 的高洁清静的隐逸之士的 形象。(步骤一)陆鸿渐 隐居之地幽僻高雅:家处 带郭、野径桑麻,近种菊 花,未闻犬吠,表现了隐 者的高洁不俗;后两句通 过西邻对隐者行踪的叙述, 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 疏放。(步骤二) 。作 者通过对陆鸿渐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 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 骤三)

诗歌鉴赏答题思路与技巧之分析意境型教案

诗歌鉴赏答题思路与技巧之分析意境型教案

一、诗歌鉴赏答题思路与技巧之-分析意境型教案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并解答诗歌意境相关问题。

3. 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感受诗歌的魅力。

三、教学内容:1. 诗歌意境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抓住意象、理解情感、品味语言、想象与联想。

3. 练习题:分析给定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歌意境的定义与重要性。

3. 讲解分析方法:讲解并示范如何抓住意象、理解情感、品味语言、想象与联想等方法。

4. 练习: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给定诗歌的意境。

5. 解答与讲解:针对学生的练习答案,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正确分析并解答诗歌意境相关问题。

3. 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能够感受诗歌的魅力。

六、教学延伸:1. 诗歌意境的分类:自然意境、人物意境、哲理意境等。

2. 不同类型意境的特点与鉴赏方法。

3. 举例分析不同类型意境的诗歌,加深理解。

七、巩固练习:1. 提供几首不同类型的诗歌,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讨论分析的思路与技巧。

3.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与指导。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与技巧。

2. 强调诗歌意境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阅读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九、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

2. 要求报告中包括诗歌的意境类型、分析思路与技巧等内容。

十、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形象

刚毅坚定
如杜甫诗歌中的忠臣形象,表 现出坚定不移、刚毅不屈的性 格特点。
忧国忧民
如苏轼诗歌中的文人形象,表 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和忧虑。
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
01
喜悦之情
通过描写欢乐的场景和情感来表现 人物的喜悦之情。
思念之情
通过描写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来表现人物的思念之情。
03
02
悲伤之情
综合形象与人物情感的关系
借景抒情
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情感,使情感更加含蓄、深沉。
以物喻情
通过比喻或拟人的手法,将情感寄托于事物之上,使 情感更加生动、形象。
情景交融
通过将景物与情感相互融合,达到物我本无间,诗歌 原有情的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语言描写
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 心世界。
动作描写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 格和情感。
环境描写
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衬托人物形 象,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境。
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豪放不羁
如李白诗歌中的侠客形象,表 现出豪放、豁达的性格特点。
婉约柔情
如杜牧诗歌中的女子形象,表 现出细腻、柔情的性格特点。
表现手法
形象在诗歌中常常被用作表 现手法,如比喻、象征等, 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 象。
语言特色
形象在诗歌中也是语言特色 的体现,通过形象的描绘和 运用,能够展现出诗人独特 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
02 人物形象鉴赏
人物形象的描绘手法
肖像描写
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服饰、姿态等特征来 刻画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形象

高考复习--诗歌景物形象(意境)鉴赏复习(教师版)

高考复习--诗歌景物形象(意境)鉴赏复习(教师版)

2009年高考复习--诗歌景物形象(意境)鉴赏复习(教师版)一、学习目标:1.复习鉴赏景物形象(意境)题型方法与技巧.2.表述景物形象的特点。

3.分析刻画景物形象的方法。

4.景物形象比较题型解题技巧。

二、知识梳理请说出下列意象在诗句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

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

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

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

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 月亮。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

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 莼羹鲈脍。

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

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4. 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

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古诗歌鉴赏分析意境型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古诗歌鉴赏分析意境型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古诗歌鉴赏分析意境型答题技巧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古诗歌鉴赏分析意境型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问题:这首诗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答案分析:这是最常见的问题类型。

所谓意境,是指诗人将寄托情感的意象(即意象)合成而成的想象境界。

它包括三个方面:风景、情感和环境。

回答问题时,三个方面中的一个是必不可少的。

4.答题步骤:① 描述这首诗中的图画。

考生应掌握诗中的主要景物,并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在描述时,一个人应该忠实于原诗,另一个人应该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来重现它。

语言应该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 分析作者的想法和感受。

不要空着,具体回答。

例如,仅仅回答“表达作者的感伤感受”,并回答为什么“感伤”是不够的。

答题示例1:春线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芬芳的树木没有花朵,春天的山上鸟儿在空中歌唱。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春游”中的所见所闻:有草、水、树、山、花和鸟。

可以说,每个场景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步一步)。

然而,诗歌不是对风景的纯粹描绘,而是风景中情感和风景的结合(第2步)。

诗中的“花儿从地上落下”和“鸟在空中歌唱”的场景都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有一丝伤感的春天和荒凉(第三步)。

答题示例2:游月坡宋成豪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秋天的气氛改变了一切,晚上一瓶聊天变成了一个凉爽的开场白。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界上没有什么计划,只有每一次美好的拯救和陪伴。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一百英尺高的平台、美丽的水、月光、树林和泉水,(1分)创造了安静(或安静、安静等)(1分),表达了诗人的放松(或安静、舒适)(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一形象意境
【解题技巧】总体要求
一、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

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

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

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三、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

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

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解题技巧】答题格式类型
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解题技巧】分类解析:
(一)形象意境类
名词解释: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等,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考查方向: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格式:
1、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答题步骤:
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例析: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6分)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附相关术语:常见意象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③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④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⑤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⑥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⑦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⑧松——坚贞高洁
⑨莲——表达爱情
⑩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