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主要题型答题方法例析

手法技巧题答题步骤和方法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审清题干要求,明确回答一种还是多 种手法,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抒情方式、表达方式等都要充分 考虑,回答尽量全面);如果题干已经指出手法,则直接点明该 手法在具体诗句上的体现。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在句中的运用(手法运用的具体体 现)。
③指出作用效果:分析此手法在构思或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效 果。
古代诗歌鉴赏主要题型 答题方法例析
问什么答什么。审清题意,下功夫去筛 选,抓住要点,确定“问点”。
总说(概括)+具体说明(诗句分析) +表达效果(思想感情或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鉴赏术语具有概括性,运用它可以收到 言简意丰的效果,同时,恰当运用鉴赏术语可以使表述更为精确, 更切近诗歌的语体。
一、情景题、画面题答题步骤和方法
其二 爱把山瓢莫笑侬②,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范例解析】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6分)
【答案】①陈居士是一个爱喝酒寻诗、生活清贫、洒脱自在、志 趣高雅的文人。②“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两句, 畅饮楚地美酒,可酣醉三日不醒,可看出他生活清贫、爱喝酒、 不拘小节、自由洒脱的一面;③“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 寻诗去”两句,酒醒之时,不分白天黑夜,到处寻诗,可看出他 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范例]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宋·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清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范例解析】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 之处。(6分) 【答案】①举子们奋笔疾书的声响就好像春蚕在食桑叶时的“沙沙”声一样。 (阐述诗句意思)②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以“春蚕食叶声”形象地描摹出举 子们应试时的情形;以声衬静,以落笔答卷的声响反衬出考场的庄严肃穆。 (分析手法)③“春蚕食叶”一词,又蕴含了诗人心中对举子们的期盼之心与 得选人才的喜悦之情。(作用、效果)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是语文试卷中一道必考题,很多学生都在这道题上栽过跟头,但是诗歌鉴赏也不是特别难的题,应对它,也是有方法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人物形象设问方式:1、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方法点拨: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信息;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出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应答步骤:1、性格+身份2、分条列举出性格而后点明身份。
答题示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答:塑造了一个在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细读诗歌
一般的答题技巧就是细读诗歌,仔细读一下,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
二、了解诗歌的背景
对于某一篇诗歌了解其背景,在了解其背景的基础上进行解答能够丰富我们的诗歌解读。
三、分析诗歌的用意
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析其所表达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行解读。
四、比较各篇诗作
将不同诗作进行比较,能更有效地帮我们理清纷繁复杂的思路,并且更深刻地去理解字里行间所展现出来的情感思想等内容。
五、挖掘诗歌的主旨
通过仔细观察和理解诗歌,可以挖掘出其中的主旨,并依据其主旨继续进行分析、解读与使用。
诗歌鉴赏的11种题型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的11种题型答题技巧形象类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分析思路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列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体分析思路:(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技巧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鉴赏技巧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诗歌鉴赏技巧三: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技巧四:炼字型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的11种题型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的11种题型答题技巧形象类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分析思路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列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体分析思路:(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一、分析意境型
• 1.提问方式:
• ⑴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⑵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答题模式(三步走):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 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 “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
• 答:“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步骤1),写出 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步骤2);
• “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于)”之意(步骤1),写出了银 河淹没在破晓பைடு நூலகம்曙光中(步骤2),
• 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步骤3)。
• 五、一词领全诗型 • 1.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 2. 答题要求: • ⑴分析该词对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方面); • ⑵分析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形式方面)。
•
山行即事 王 质
•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
三江小渡 杨万里
•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 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注】将:行,流过。
•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 简要分析。
• 答:(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 (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 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 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 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 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一)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拨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
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
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
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
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
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
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
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
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得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2.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3.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五.下结论。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六.品风格。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
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二)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 现代文阅读也可用此思路。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
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譬如:1、写景抒情类。
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
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
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
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
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
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三、明了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语言分析、形象分析、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评价思想内容。
四、读懂诗歌的主要途径:从题目入手、从作者及时代入手(知人论世)、从试题提供的注解入手,然后结合诗歌的类别(见上文)、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推断。
五、常见题型的回答要点。
1、语言的考查。
(多是分析“诗眼”的题目)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析:这种问题是就整首诗而言,因此记住常用术语就可无往而不胜。
如:用语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质朴(朴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饰,返璞归真;凝练简洁,绚丽多彩;委婉含蓄,清静幽深;清新明快,如行云流水;雄伟奇特,慷慨悲壮;使用叠字叠词叠句,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修辞美等等。
注意:答题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或找出用得最传神的实词(虚词)并分析其好处。
解析:答题步骤——先找出此词,肯定其用得好,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其表面和深层含义(即这个词描绘出了什么景象或展现了什么画面或意境),最后答使用它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感受。
“效果”常用评价语可参见上文的解析,譬如:运用动词、形容词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确、生动、贴切;数量词、副词往往是起强调或使文气更贯通的作用;叠词往往是增强语言韵律感或强调作用;颜色词可以渲染气氛,增加画面感、色彩感,表达心情。
(3)诗中的某个字(句)为什么用得好。
(同上,只是略去第一步)(4)诗中的某字换成别的字好不好。
(属比较异同类题,同上,稍有区别,一定要答出“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一从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如开头则统领全诗,结尾则总括全诗,贯穿全诗则是全诗情线物线。
2、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
(这是从整体上考)解析:艺术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忧国忧民、青衫泪湿,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爱惜人才,儿女情长,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高洁的志士等。
回答时,第一步,从上挑选一个(如果找不到,请自己概括),这是概述;然后结合诗句挑出描写形象的词语具体解说即可。
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题时,先找出有关诗句,接着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再结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或象征了什么形象。
(2)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了什么意境?具体分析意境是怎样构成的。
解析:第一问简单,从诗句中找出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诗句。
第二问,请积累意境常用词——雄浑壮阔,高远辽阔,雄浑壮丽,宏阔苍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冷寂荒凉,清冷寥落;恬静优美,幽美宁谧,自然和谐,细腻朦胧;热烈高亢,繁丽奇幻,绚丽热烈等。
第三问的格式是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什么环境气氛,映衬了什么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3、写作或者表达技巧(特色)的考查。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1)问:此诗或某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有时问的委婉一点,如,此诗或某两句是怎样表现形象或感情的?此时,一定要答手法)(2)答此类题请牢记常用术语: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反复、设问、反问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对比、用典、欲扬先抑、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有层次感)、白描等。
(3)答题步骤:先说运用了什么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解说,接着说表达了什么感情,产生了什么效果。
4、思想内容(情感或主旨)的考查。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1)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旨?解析:这是从整体问答的题目,内容可结合诗句具体回答,答案在诗中。
只要记住常见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会有话可说。
譬如: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穷兵黩武、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郁闷、壮志难酬的感伤、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乡怀人(羁旅行愁、思念亲友、边关思人、闺中怀人、宫中哀怨),生活杂感(对自然的热爱、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怀古伤今或怀古伤人的情怀、青春易逝的感伤、仕途失意的苦闷),长亭送别(依依惜别的深情、离别的惆怅、情深意长的勉励、坦诚心志的告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