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物的胚胎培养及离体

合集下载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试管苗玻璃化
1、玻璃化的特点
玻璃化(vitrification)是试管苗的一种生理 失调症状,表现为试管苗叶片、嫩梢呈水浸透明 或半透明状。
玻璃化苗由于体内含水量高,干物质、叶绿 素、蛋白质、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低,角质层、 栅栏组织发育不全,因而光合能力和酶活性降 低,组织畸形,器官功能不全,分化能力降低, 生根困难,移栽后不易成活。
本时期是商品化组培的主要时期。划分为三个 阶段:培养物保存阶段、大量增殖阶段及生长和 增壮阶段。
技术关键
• 缩短继代培养周期 • 扩大芽和嫩梢繁殖系数 •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是影响繁殖系数和不
定芽质量的主要因素。 • 继代培养的芽增殖途径对繁殖效果影响最大。商
品化培养的树木,多采用腋芽增殖。
体胚发生
间接——不定芽 直接 间接
原球茎——兰属特有
器官发生过程
经过愈伤组织的器官发生 不经过愈伤组织的器官发生
经过愈伤组织的器官发生过程
愈伤组织形成 生长中心形成
器官原基及器官形成
愈伤组织
芽 外 生
芽 内 生
不经过愈伤组织的器官发生
外植体直接 发生芽
茎尖培养中 芽形成
非洲紫罗兰叶片直接发生不定芽的组织学变化
• 胚状体与合子胚的来源完全不同,但最后也能发 育为完整的植株。
胚 状 体 途 径
原球茎途径
• 主要应用于兰科植物的增殖培养。兰花组 培中,可从茎尖或侧芽的培养中直接产生 原球茎,既可以继代增殖,也可以分化成 小植株。
• 原球茎是一种类胚组织,可以看作成珠粒 状缩短的、有胚性细胞组成的类似嫩茎的 器官。
发生过程
a. 细胞第一 次平周分裂
b.生长中 心形成
c.原初分 生组织

植物胚胎培养

植物胚胎培养

(2)防止幼胚早熟萌发的方法
①提高培养基渗透压。胚龄越小要求的渗透 压(糖浓度)越高,高糖浓度控制幼胚早熟 萌发的效果早已被证实。下述实例阐明不同 胚龄对糖浓度的要求。
②提高无机盐浓度。提高无机盐浓度也是为 了提高培养基渗透压。可加入适量的NaCl 以提高渗透压,浓度一般为0.2%-0.4 %,超过0.8%对胚有毒害作用。
2021/1/12
20
(二)幼胚
发育早期的幼胚,由于胚胎发育要求更 为完全的人工合成培养基,而且剥离技 术要求很高,用成熟胚的培养方法很难 成功,可以采用胚珠预培养的方法。
具体做法:将授粉后的子房剥出用药剂
进行表面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胚珠
进行预培养。培养一定时间后,再将胚
从胚珠中剥出,接着培养裸露的胚,使
曼陀罗:5.0一8.1
水稻:5.0
番茄: 6.50
大麦:4.9
2021/1/12
32
(三) 环境条件对胚性发育的影响
1)光照条件:
由于胚在胚珠内发育是不见光的。一 般认为在黑暗或弱光下培养幼胚比较适 宜。光照对胚胎发育有轻微抑制作用, 离体培养条件下,幼胚正常胚性发育对 光的要求,还应根据植物种类来决定。
③加人甘露醇提高渗透压。甘露醇的浓度为 1.l%-5.5%,以部分地代替蔗糖,使幼 胚在等渗条件下继续胚性发育。
2021/1/12
31
(二) 培养基酸碱度对胚性发育的影响
培养基酸碱度对胚性发育也是非常重 要的。通常胚培养所用pH值的范围为。 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
荠菜: 5.4-7.5
桃:5.8
(五)克服种子的自然不育性
(六)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2021/1/12
内容 3

植物胚胎培养

植物胚胎培养

幼胚培养时,其发育过程有以下几种 发育方式: a、胚性发育,此种方式不能萌发成苗 b、早熟萌发,长成的苗十分瘦弱 c、产生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形 成胚或不定芽
幼胚离体培养的生长发育方式
(1)、胚性发育(embryonal development) 幼胚接种
到培养基上以后,仍然按照在活体内的发育方式发
大麦:授粉后10 ~ 20 d
玉米和小麦:授粉后8 ~ 12 d
一般情况下:接近成熟或完全成熟的胚乳callus诱导率很低, 甚至无callus 木本植物,如:桑寄生科、檀香科植物,其成熟胚乳和诱 导产生callus
B、培养基和激素的影响 培养基:MS、B5、MT、White、LS等 水解酪蛋白、酵母提取物也很必要
成熟胚
700(最 大极限)
四、胚乳培养
胚乳是由两个单倍的极核和一个单倍的精子 结合而成的3倍体组织。由它可获得无子结实的3 倍体植株,进而可将它加倍成6倍体植株。
不同胚乳发育类型及发育时期直接影响外植 体取材时期以及胚乳细胞产生愈伤组织频率。
胚乳培养的后代,常发生细胞染色体数目变 化,形成多倍体、非整倍体等。
培养方法: A、将受精后成熟或未成熟种子或果实, 用70%—75%酒精表面消毒消毒几分钟 B、用0.1%升汞溶液或饱和漂白粉溶液消 毒10min,无菌水反复冲洗 C、无菌操作台上,直接或在解剖镜下剥 取胚接种在培养基上
荠菜不同发育时期胚培养的营养需要
胚龄 早球形胚 后球形胚 心形胚 鱼雷胚 胚长度 (μ m) 20~60 61~80 81~450 451~700 营养需要(培养基营养) 小于40μ m长的胚所需营养尚不清楚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VB1、VB6、烟酸、糖2%、 IAA0.1mg/L+KT0.01mg/L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VB1、VB6、烟酸、糖2% Ca(NO3)2480mg/L、KNO363mg/L、KCl 42mg/L、 MgSO463mg/L、KH2PO442mg/L、VB1、VB6、烟酸、 糖2% Ca(NO3)2480mg/L、KNO363mg/L、KCl 42mg/L、 MgSO463mg/L、糖2%

植物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

植物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

第四节 植物离体授粉
• 离体授粉是指将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 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 一定方式授以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 实现受精的技术。 • 三种方式
(一)离体柱头授粉 是指通过雌蕊的离体培养,使无菌花粉授 于柱头上,得到含有可育种子和果实的技术。 通常是在花药尚未开裂时切取母本花蕾, 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用镊子剥去花瓣和雄 蕊,保留萼片,将整个雌蕊接种于培养基上, 当天或第二天在其柱头上授于无菌花粉。
2.1 按正常胚胎发育途径形成植株 •成熟胚 正常发育形成小苗
•未成熟胚
维持胚的生长,进行正常的胚胎发 育成熟,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
2.2 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离体胚愈伤ຫໍສະໝຸດ 织胚状体或不定芽小植株
激素浓度高
分化培养基
2.3 胚“ 早熟萌发”
离体的幼胚在培养基上不能长出成熟胚的各种 结构,越过正常胚胎发生过程中的若干阶段, 直接长成幼苗。
• 二、子房培养
• 子房培养是指丛母体上分离下来,置于 培养基上,使其进一步发育成幼苗的技 术。 • 意义:①使未受精胚囊中的单倍体细胞 诱导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 ②获得杂种植株 • ③为试管受精提供一项基础技术。
(一)培养方法 1、子房外植体的制备 2、子房培养的条件 3、培养子房的发育 (二)影响子房培养的因素
4.2 原胚(幼胚)的培养的条件
4.2.1 无机氮:
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或铵盐;
4.2.2 渗透压:
蔗糖,8%-10%,不同发育期,渗透压不一样, 初期高(WHY)。因为自然条件下,原胚被一 层高渗液体包围着。
4.2.3 复杂的天然提取物:
椰乳 CM有促进幼胚生长和分化的作用
4.2.4 活性炭: 吸附有毒物质

胚胎培养——离体授粉与离体受精

胚胎培养——离体授粉与离体受精

80年代,人工受精的显微操作以及受精作 用的体外模拟的产生。 90年代,用电融合法成功地进行了玉米雌 雄配子体外融合,并将受精产生的“人工 合子”培养成再生植株,这才是严格意义 上的离体受精。
基本操作技术
(一)离体授粉技术
将未授粉的离体胚珠(带胎座或不带 胎座)或子房接种在培养基上,然后在试 管内撒播花粉。花粉发芽后,花粉管长入 胚珠内受精。受精后的胚珠进一步发育成 种子。
当前热点问题
利用离体受精系统研究受精与早期胚胎发 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是本领域研究由细胞 水平进入分子水平的新趋技术( Microinjection ) 来将外源基因导入卵和合子的实验。
Thank you!
3、授粉
将花粉在无菌条件下授予培养的胚珠、 胎座或雌蕊的柱头上。具体方法如下:
(1)子房试管授粉
1)直接引入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锋利 刀片将子房壁或顶端切开一个小口,把花 粉悬浮液直接滴入切口后进行培养。 2)注射法 用无菌注射器吸取花粉悬浮 液,从子房基部或上端切口注入子房(基 部切口可用凡士林封口),然后接种于培 养基上。
பைடு நூலகம்
影响因素
1、材料的选择及处理
子房较大胚珠较多,一般应切除柱头和花柱。
2、培养基
一般采用MS、Nitsch或B5培养基。
3、培养条件
研究意义
为受精生物学的重要理论问题的探索与解 决开辟了新的途径;
用于遗传育种中可以克服自交不亲和性, 进行作物改良。离体受精所能克服的是那 些以花粉—柱头或花粉—花柱相互作用为 基础的不亲和障碍,并不是万能的。
(2)胚珠试管授粉
1)哺育法 将胚珠表面蘸满有助于花粉 萌发的培养基后进行接种培养,然后在胚 珠上撒播花粉使之受精。 2)接近法 将花粉预先撒于培养基上培 养使之萌发或不萌发,然后接种胚珠或子 房培养。

第五章植物特殊倍性创制与胚抢救技术

第五章植物特殊倍性创制与胚抢救技术

第五章植物特殊倍性创制与胚抢救技术(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以及幼胚培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第一节、花药及小孢子培养一、概念及意义1.概念花药培养其外植体是植物雄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就培养方法和技术来讲,属于器官培养的范畴。

花粉培养的精确定义是:将处于一定发育阶段的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再加以离体培养。

有时花粉培养也称为小孢子培养(microspore culture)。

从培养方法和技术方面来讲,它属于细胞培养的范畴。

2.单倍体植物的特点所谓单倍体(haploid)是指具有配子体染色体数的孢子体(植物个体)。

diploid 植物其haploid即为monoploid玉米2n = 2x = 20 n = x = 10水稻2n = 2x = 24 n = x = 12柑橘2n = 2x = 18 n = x = 9tetraploid植物其haploid为dihaploid马铃薯2n = 4x = 48 n = 2x = 24陆地棉2n = 4x = 52 n = 2x = 26hexaploid植物其haploid为triploid普通小麦2n = 6x = 42 n = 3x = 21octoploid植物其haploid为tetraploid草莓2n = 8x = 56 n = 4x = 28单倍体植物与它们的二倍体相比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生长发育弱,体形小、各器官明显减小;●雌雄配子严重败育,有的甚至不能进入有性世代。

3.单倍体的应用潜力●迅速获得纯合型材料,缩短育种年限●获得育种中间材料●与诱变育种相结合可以提高诱变频率●与细胞融合相结合,使这一育种途径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作为遗传工程受体更为有效●用作基础遗传研究的各个领域Utilization of haploid cell line二、花药培养首先报道通过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成功的是印度学者Guha和Maheshwari (1964, 1966)。

植物胚胎

植物胚胎
1、胚珠(子房)的成活率及育龄 离体胚珠(子房)培养的成活率直接 影响试管受精的成功率。 胚珠(子房)离体成活率的关键是培 养基成分的筛选。
2、母体组织的影响 柱头可影响某些植物受精,应切除柱 头和花柱。 而有些植物则需要保留,更有利于离 体受精,如烟草。 3、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离体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生长速度直接 影响试管受精成功率。
幼胚离体培养的生长发育方式
(1)、胚性发育(embryonal development) 幼胚接种
到培养基上以后,仍然按照在活体内的发育方式发
育,最后形成成熟胚(有时甚至可能类似种子),然 后再按种子萌发途径出苗形成完整植株,这种途径 发育的幼胚一般一个幼胚将来就是一个植株。
(2)、早熟萌发(early mature sprou培养条件和营 养的要求都较高。 需要多种的营养和 适宜的培养条件。
影响幼胚培养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 幼胚发育时期、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等。
(1)天然提取物及某些蛋白制品; 1934年银杏幼胚培养中添加银杏胚乳 有促进作用;1941年曼佗罗幼胚培养中 发现添加椰子乳能很好的促进幼胚的发 育(200-500um的幼胚)。 此外,大麦胚乳、麦芽提取物、酵母 提取物、水解酪蛋白等都能促进幼胚的 发育。
★单倍体植株的培育 ★离体授粉的需要 ★离体条件形成果实 ★花被功能研究
2、子房培养的方法
授粉前或授 粉后的子房
表面消毒
接种培养
受精后的子房仍需进行表面消毒后再 接种。而未受精子房可将花被表面消毒后, 在无菌条件下直接剥取子房接种。
子房培养只需较简单的培养基即可形 成果实,并含成熟种子。
影响因素
三、胚的培养
指在无菌条件下将胚从胚珠或种子中分离 出来,置于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浚明(2)

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浚明(2)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配合 使用,调节外植体的生长和分化.另外ABA、GA、CCC 等也具有不同的作用.
培养基的物理特性:以固体培养较为普遍,也有采用液 体培养,如兰花原球茎的增殖.
三、培养条件:
光照:1000-3000lx,阶段Ⅲ可增强.14-16h/天. 温度:与植物的原产地相应.一般为25±2℃.有时可
成苗数量大、速度快、结构完整.但由于对其发 生及发育过程了解不够,应用上还没有前两种广 泛.
Direct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Brassica napus
菊花花瓣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体胚发育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针叶松体细胞胚及体胚萌发生长
五、原球茎发生型
是兰科植物特有的一种快繁方式.指茎 尖或腋芽外植体经培养产生原球茎的繁 殖类型.原球茎可以增殖形成原球茎丛.
二、丛生芽发生型
是大多数植物快繁的主要方式.指外植体携带的 顶芽或腋芽在适宜培养环境〔含有外源细胞分裂 素〕中不断发生腋芽而呈丛生状芽,将单个芽转 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成苗的繁殖方法.
不经过愈伤阶段,后代变异小,应用普遍,也可用于 无病毒苗的生产.
三、不定芽发生型
指外植体在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形成不定芽, 后经生根培养,获得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分为通过愈 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和直接产生不定芽两种方式.
叶表皮组织不发达的试管苗也不易移栽存活. 移栽要求打开瓶口驯化2-3天;或在瓶内添 加一些生长延缓剂如PP333、CCC等培育壮 苗.
第四节 植物快繁的商业化应用
植物快繁的重要用途是进行植物的商业 化生产.世界上快繁商业化开始于上个世纪 美国的兰花工业.我国的香蕉快繁苗占全国 组培苗的2/3.其次有甘蔗、兰花、马铃薯、 甘薯等.

28841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考试说明

28841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考试说明

28841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考试说明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大纲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指定使用的教材为《植物组织培养》,由王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二、本课程的试卷题型结构及试题难易度试卷分别针对领会、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认知和能力层次命制试题,三个不同能力层次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 试题难易程度大致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为容易占20%,中等偏易占30%:中等偏难占30%:难占20%。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根据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在命题内容的分布上,兼顾考核的覆盖面和课程重点,四、考核重点及难点第一章绪论(1)植物组织培养的学科基础;(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特点、研究领域和应用。

第二章实验室及基本操作(1)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构成原理和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2)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室构成、重要设备的操作方法;(3)各种器具和材料的洗涤和灭菌方法;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以及灭菌技术。

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组织分化的途径;(2)离体条件下器官的发生的途径,离体条件下植物形态形成的条件;(3)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分化、脱分化、再分化、愈伤组织等名词的含义。

第四章植物器官和组织培养(1)离体条件下植物形态发生和植株再生的途径;(2)无菌外植体的获得过程,植株再生的途径,培养产物的观察记载和统计方法,植物茎段培养、叶和种子培养各自的产物的异同。

第五章植物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1)植物胚胎培养和离体授粉的应用;(2)植物胚培养的类型、应用和影响因素,植物胚乳培养的应用。

第六章植物花药和花粉培养(1)花粉小孢子的发育途径,(2)植物花粉和花药培养的概念和应用。

第七章植物细胞培养(本章不作考核要求!)第八章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1)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影响因素;(2)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的胚胎培养

植物的胚胎培养
分比
表8-3 红花菜豆中 胚柄对胚在离体条 件下生长和发育的
作用(引自Yeung
等,1979)
( 0.87±0.02mg

只有胚本身 胚连着胚柄
3.19±0.52 (10) 8.91±1.16③ (10)
胚与离体胚柄直接接触 6.22±0.78③ (10)
心形晚期 (
1.07±0.07mg )
胚与加热杀死的 离体胚柄直接接触
现在是21页\一共有62页\编辑于星期二
在普通小麦与玉米的杂交中, 胚胎发生的最初几次分裂 期间,父本玉米的染色体 被排除,结果形成了只含有
一套母本染色体的单倍体小麦
胚,但受精后3~12d胚乳逐 渐解体,使胚得不到营养在 颖果成熟前死亡。
图8-2 小麦×玉米12 d杂种胚拯救
现在是22页\一共有62页\编辑于星期二
种子有休眠特性 (种皮与未完成
后熟的原因)
现在是7页\一共有62页\编辑于星期二
牡丹成熟胚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Mature embryo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tree peony
8.1.3 幼胚培养(immature embryo culture) 是指对发育早期胚或未成熟胚的培养,即供给一定的
现在是23页\一共有62页\编辑于星期二
有些植物种子休眠期很长,如鸢尾(lris),一般种 子成熟后要休眠2~3年才能萌发,在培养基上几天内 种子就能萌发。
植物种子休眠的原因可能来自胚乳,因为离体胚如果带 着胚乳培养,胚的生长就受到抑制。具有休眠特性 的种子,其胚离体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1~2
不严,大多数植物子房培养早期在黑暗,弱光照 条件下生长良好。 (3)胎座和子房对胚珠培养的影响:带有胎座或

第五章、植物人工繁殖

第五章、植物人工繁殖

生长物质配制:
IAA、IBA、GA3先溶于少量95%酒精, 再加水定容至一定浓度;
NAA可溶于热水或少量95%酒精中,再 加水定容至一定浓度
2,4-D用1MNaOH溶解后,再加水定 容至一定浓度
KT和BA先溶于少量1MHCl中,再加水 定容
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母液:按顺序加药,避免沉淀; 配制培养基:琼脂、糖、大量元素、微
量元素、铁盐、有机物、激素、调pH值
常用培养基
富盐平衡培养基:MS、LS、BL、BM、 ER
高硝态氮培养基:B5、N6、SH。 中盐培养基:Nitsch、Miller、Blaydes、
H 低盐培养基:White、WS、HE、HB
母液配制
母液配制顺序是: 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药品。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将药品放入烧杯内,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
溶解,难溶时可适当加温以加速溶解。 要待一种药品完全溶解再加入下一种药
品 所加入的药品应依次加入,直至药品全
部加入溶解为止,定容.
(2)、外植体的选择及处理1
选择优良的基因型 从健壮的植株上取材 选择外植体的大小 选取外植体的时间(季节因素、天气因素


(2)、外植体的选择及处理2
3、器官发生型:
从器官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愈伤组 织细胞的分化再生成植株的方式。
例:禾本科:甘蔗、水稻、小麦,百合 、小苍兰、菊花、番茄、石刁柏、柑橘 、棕榈等常以器官发生型方式再生植株 。
特点:繁殖速度快,由于经愈伤组织而 再生植株,遗传性不稳定。
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
4、胚状体发生型
只要有明显的顶端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 组织的植物均适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有填空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有填空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有填空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有填空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_组培法___和_理化法___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

2、原生质体的融合可实现__ 体细胞___的杂交,其融合的方式分为_自然融合__和_人工诱导融合_两类。

3、在组织培养中,非洲菊是靠__丛生芽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而蝴蝶兰是以__原球茎增殖_的方式进行快繁的。

4、单细胞培养的方法主要有 --看护培养--、 ---微室培养--- 及 ---平板培养----。

5、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0.3—0.5___mm、带__1—2__个叶原基为好。

6、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光,可分为__ _光___培养和__ _暗__培养。

7、细胞的再分化有 ----器官发生--- 和 ---体胚发生---- 两种形式。

8、连续培养有 ----浊度恒定法---- 和----化学恒定法---- 两种方法。

9、通过茎尖培养脱毒苗的过程中,切取茎尖的大小与其成活率成__正比 __,而与脱毒效果成_反比 __。

10、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_未分化_____状态,并形成__未分化的愈伤组织__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11、植物的胚胎培养,包括____胚__培养、__ _胚乳____培养、____胚珠___培养、子房培养以及离体授粉的。

12、在组织培养中,IAA、ZT 和GA 必须用____过滤灭菌__法灭菌,而接种室空间采用_ __紫外线照射_或__甲醛熏蒸__法灭菌。

13、幼胚培养时,其发育过程有__ __早熟萌发__、_ _呸性发育____、_ __形成愈伤___三种方式。

14、原生质体的分离有__ _机械法___和__ 酶降解法____两种方法。

15、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_普通茎尖培养__培养和__茎尖分生组织__培养两种类型。

植物组培-胚培养

植物组培-胚培养
人员进行操作。
B
C
D
可能产生变异
胚培养技术获得的植物可能会发生基因变 异或表型变异,需要进一步鉴定和筛选。
成功率不稳定
胚培养技术的成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植物种类、环境条件、操作技术等,使 得该技术的成功率不稳定。
05
胚培养的未来展望
胚培养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因编辑技术的融合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对胚培养材料进行精确的基 因改造,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
定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 度、形态变化等。
结果解释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胚培养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胚培养在植物繁殖 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前景。
04
胚培养的优缺点
优点
繁殖速度快
胚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 大量植物,大大缩短了繁殖周期。
遗传稳定性高
胚培养技术可以获得遗传上相对稳定 的植物,因为胚是植物的原始细胞, 具有较高的遗传完整性。
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与发展
1902年
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提出植 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假设。
1958年
斯图尔德成功实现了烟草细胞的离 体培养,得到了完整的植株,标志 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
1970年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应 用得到迅速发展。
1980年
基因工程技术的引入,使得植 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基因工
绝。
品种改良
胚培养技术可用于快速繁殖优 良品种,加速新品种的选育和
推广。
生物技术育种
胚培养技术可用于基因工程和 细胞工程等领域,实现转基因
植物的快速繁殖和筛选。源自农业生产和园艺胚培养技术可用于花卉、蔬菜 、水果等作物的快速繁殖和生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刘章锋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刘章锋

第一章绪论植物组织培养(狭义):指分离一个或数个体细胞,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在无菌试管的适当条件下培养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广义)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广义和狭义组培范围不同,即外植体范围不同。

)外植体(Explants):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可以用于组织培养的组织或器官。

愈伤组织(callus):原是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

在组织培养中,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上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状态的薄壁细胞。

组织培养的分类A 植株培养:培养幼苗或较大的植物体。

即通常的试管小植株培养,如从植株到植株的继代繁殖。

B 胚胎培养:培养成熟以及未成熟的离体胚。

包括胚、胚乳、胚珠和子房等培养。

C 器官培养:培养植物的根尖、茎尖、叶片、茎段、花器部分、果实。

D 细胞培养:培养分散的细胞或小的细胞团。

E 原生质体培养:培养去除细胞壁、裸露的原生质体。

F 愈伤组织培养:即经植物各种外植体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培养,最为常见的组织培养为愈伤组织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3.1 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3.2 种苗脱病毒及快速繁殖3.3 细胞培养生产有用次生产物3.4 在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3.5 在植物遗传、生理生化及植物病理等基础研究中的应用4. 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4.1 快速繁殖苗木4.2 获得无病毒苗木4.3 为农作物育种提供有利手段4.4 实现工厂化育苗一、填空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2、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有:()、()、()、()、()等。

3、1943年,()提出了植物细胞(),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为一门新兴学科。

二、名词解释:植物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外植体;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及特点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第四章)第五章 植物的器官培养和离体

(第四章)第五章   植物的器官培养和离体
5、植物快速繁殖的过程 (1)“三阶段”过程(由Murashige 1974年提出) 第一阶段: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 第二阶段:增殖扩繁 第三阶段:生根和移栽
第2节 植物离体快繁
(2)“五阶段”过程(由Debergh和 Read 1991年提出) 第一阶段:“O”阶段(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初代培养阶段 第三阶段:增殖阶段 第四阶段:促长和生根阶段 第五阶段:移栽阶段
第2节 植物离体快繁
2、特点: 它的特点是“快速繁殖”,每年以千百万 倍的速度繁殖后代,比常规繁殖方法快万倍 到数十万倍。
第2节 植物离体快繁
3、应用: (1)植物(作物)良种快繁; (2)少量脱毒良种苗的快繁和无病毒苗的大量快 繁; (3)特殊育种材料的快繁; (4)制种材料的快速繁殖; (5)基因工程植株的快繁; (6)自然和人工诱变有用突变体的快繁; (7)离体保存种质的快繁; (8)濒危植物的离体快繁。
叶柄
诱导 分化
园球茎
分化
芽、根
形成
完整小植株
例子:观叶海棠等。
第2节 植物离体快繁
第六种途径:块茎型(Tuber type) 方式:叶片或叶柄上形成粒状芋块,进一步分化出芽和 根。 特点:块茎芽可为繁殖系母体,不断切割繁殖,移栽成 活率高。 图示:
叶片、叶柄
生根 诱导 培养
类愈伤组织 小硬粒突出
第2节 植物离体快繁

材料
第八种途径;微小短枝扦插型(Minicultting type) 方式:带芽的小插条在试管内进行无菌扦插。 特点:为木本植物进行快速繁殖的主要方式。 图示:
剪切
带一叶的单芽茎段
生长 培养
成苗

植物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45页PPT

植物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45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植物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5.植物的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植物组织培养)

5.植物的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植物组织培养)

第五章植物的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胚胎培养的内容及概念植物胚胎培养:是指胚和胚器官(子房、胚珠)在离体条件下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植物胚胎培养包括:胚培养、胚珠培养、胚乳培养、子房培养、试管受精1)胚培养√成熟胚培养:将受精后果实或种子,药剂灭菌后,剥出种胚于培养基上,使裸露的胚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发育成植株。

√幼胚培养:将授粉后子房剥离消毒,再将胚龄处于原胚期、球形期、心形期、早鱼雷期的幼胚从胚珠中剥出,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发育成为一棵完整的植物体。

2)胚乳培养指处于细胞期胚乳的离体培养,使之分化发育为完整植株。

3)胚珠培养:是将授粉的子房在无菌的条件下解剖后,取出胚珠置于培养基上培养形成幼苗的技术√未受精的胚珠培养,目的是为试管受精提供雌配子体。

√受精后的胚珠培养,胚珠内胚的发育处于早期阶段,从两个细胞的原胚开始到球形胚阶段。

4)子房培养是指将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放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进一步生长发育成为幼苗的过程。

胚珠和子房培养又分为受精前和受精后的培养。

5)试管受精指培养未受精的胚珠并在试管内撒播花粉,使其受精形成具有活力的种子。

在高等植物种间或属间远缘杂交时的问题:①受精前障碍:由于不亲和性,常常还会发生花粉不能在异种植物柱头上萌发或花粉管生长受到抑制不能进入子房。

——离体授粉受精②受精后障碍:即使受精,由于胚和胚乳之间的不亲和性,造成胚乳发育不良,或杂种不能发育成熟,使胚在早期败育。

——胚培养,有可能获得杂种植株。

第一节植物胚培养一、胚培养类型两类:成熟胚培养与幼胚培养成熟胚一般在比较简单的培养基上就能萌发生长,成熟。

胚生长依赖胚乳、子叶的贮藏营养,对培养基的要求简单。

只要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以及打破休眠,即可萌发成幼苗。

成熟胚培养技术要求不严格,将受精后的果实或种子(带种皮),表面消毒后,剥取种胚,接种于培养基上,即可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幼胚指尚未成熟(发育早期)的胚。

在离体培养时比成熟胚培养困难,要求的技术和条件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mbryo Culture of Japanese Holly(冬青)
Embryo Culture of Citrus
第二节 植物胚乳的培养
胚乳培养(endosperm culture)是指将胚乳组织从母体上 分离出来,通过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裸子植物中胚乳是由雌配子体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被子植物中胚乳一般是双受精的产物,是由两个极核和一 个雄配子融合而成的三倍体。 √而待宵草型胚囊只有一个极核与精细胞融合,胚乳为2n。 √贝母型胚囊的两个极核,一个为n,另一个为3n,与精细胞 融合后的胚乳核为5n。 √椒草型配囊有8个极核,与精细胞融合后胚乳核为9n。
第一节
一、胚培养类型
植物胚培养
两类:成熟胚培养与幼胚培养

成熟胚一般在比较简单的培养基上就能萌发生长,成熟 胚生长依赖胚乳、子叶的贮藏营养,对培养基的要求简 单。只要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以及打破休眠,即可萌发成 幼苗。 成熟胚培养技术要求不严格,将受精后的果实或种子(带
种皮),表面消毒后,剥取种胚,接种于培养基上,即可发
胚胎发育时,不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GA3、KT促进早熟萌发; ABA抑制早熟萌发
4.其它成分泛使用。 维生素类:有硫胺素、吡哆醇、烟酸、泛酸钙等。维生素对发 育初期的幼胚的培养来说是必须的。 外源激素:成熟胚生长一般不需要即可萌发,而加入一定量的 激素可显著增加培养物的生长、并利于休眠种胚的萌发。
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幼胚指尚未成熟(发育早期)的胚。在离体培养时比成 熟胚培养困难,要求的技术和条件较高。
幼胚离体培养中的生长方式(三种):

胚性发育:继续进行正常的胚胎发育,维持胚性生长,形 成成熟胚(类似种子)再按种子萌发途径出苗形成完整植 株(一个胚只形成一个植株)。 早熟萌发(Precocious germination):是在培养后迅速 萌发为幼苗,不继续进行胚性生长,越过正常胚发育阶段, 在未达到生理和形成成熟胚的情况下,萌发长成幼苗。 (早熟萌发形成的幼苗往往畸形瘦弱,甚至引起死亡。)


胚培养研究最多的是荠菜和大麦这两种被子植物,此外在曼 陀罗属、柑桔属和菜豆属中,也进行了大量工作。
胚胎发育过程分为两个时期(根据胚对营养的需要):
① 异养期(heterotrophy period),即在胚发育
早期,幼胚由胚乳及周围的组织提供养分。
② 自养期(autotrophy period) ,胚在代谢上已经
大麦(Hordeum vulgare)×黑麦(Secale cereale)属间杂交,采用 这种方法有30%~40%的杂种未成熟胚可以发育成苗,而用传统的胚培 养法只有1%能成功。
De lautour等(1980)改良胚乳看护培养(图4-2)。他们把杂种离体幼 胚嵌入到由双亲之一胚乳中,然后把二者一起放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形成愈伤组织:多数情况下,幼胚在离体培养中首先细胞 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植株。(为胚性愈伤组织, 易形成植株)
拟南芥
二 、培养方法

远缘杂交中离体胚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幼胚,幼胚培养技术在 育种中更为重要。

幼胚离体培养中,维持培养的胚胎进行正常的胚性生长,是 胚培养的关键问题。
幼胚(未成熟胚)一般不能像成熟胚一样在简单培养基上生 长,它们比成熟胚对营养的需要更为复杂,为了使不能产生 杂种的远缘杂交中获得杂种,主要是改良培养基,使离体幼 胚能沿着胚珠内胚胎发生的途径发育(维持胚性生长)。

外源生长物质和植物内源激素之间某种平衡,是维持幼胚胚性 生长的关键。如果激素浓度低,则不能促进其生长;如果激素 浓度过高,将会使幼胚发生脱分化而影响其正常发育。

天然提取物:如椰乳、大麦胚乳、麦芽、马铃薯块、大豆等提 取物,对胚生长有促进作用。
Van Overbeek等使用椰子汁培养曼陀罗的心形胚获得成功。 王伏雄(1963)发现蜂王浆对银杏幼胚正常分化有促进作用、 胚的死亡率减少、抑制胚形成愈伤组织。
(二)、环境条件 1.温度 对大多数植物胚的培养来说,温度保持在25~30℃较 为合适。 如:在20℃下马铃薯胚培养较好。在25~30℃范围内柑橘、苹 果、梨合适。 32℃时棉花胚生长最好。桃则需要变温条件 下进行。 2.光照 光对胚胎发育有抑制作用,一般黑暗或弱光下利于幼 胚的培养。 (三)、 胚柄对幼胚培养的影响 研究表明,胚柄参与幼胚的发育过程。当胚发育到球形 期时,胚柄也发育到最大。胚柄中的激素(GA)对幼胚发育有 作用。 例:红花菜豆中,较老的胚,不管有无胚柄的存在,均能在 培养基中生长;但幼胚培养,不带胚柄会显著降低形成小植 株的频率。
指培养未受精的胚珠并在试管内撒播花粉, 使其受精形成具有活力的种子。
Hanning (1904) 最早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十字花科辣根菜、萝 卜成熟胚培养获得成功。
Laibach (1925,1929)用宿根亚麻×奥地利亚麻(Linum perenne × L.austriacum)胚培养,得到了杂种植物。因 为在远缘杂交的组合中,植物所结的种子发育不良,不能萌 发。可将胚置于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成功。
一、 培养方法
(一)胚乳外植体的制备 将整个果实(槲寄生植物)或种子进行表面消毒,在 无菌条件下切开幼果及种子,小心分离胚乳,接种在培养 基上培养。 (二)胚乳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1.愈伤组织的诱导 少数植物可以直接从胚乳分化出器官外,大多数被子 植物的胚乳,无论是未成熟或成熟的,都首先形成愈伤组 织,然后分化植株。 2.器官发生途径 器官发生型和胚胎发生型均有。 大戟科巴豆——分化根 麻风树-不定根、芽; 罗氏核实木——芽 柑橘——胚胎发生。
在高等植物种间或属间远缘杂交时的问题:
①受精前障碍:由于不亲和性,常常还会发生花粉不能在异种 植物柱头上萌发或花粉管生长受到抑制不能进入子房。—— 离体授粉受精 ②受精后障碍:即使受精,由于胚和胚乳之间的不亲和性,造 成胚乳发育不良,或杂种不能发育成熟,使胚在早期败 育。——胚培养,有可能获得杂种植株。
未成熟胚加入蔗糖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持培养基适当的渗透压。 如果蔗糖浓度过低易引起胚胎过早萌发。

例:Paris等(1953)在培养小于0.3mm的曼陀罗(D stramonium)胚 时,发现其适宜的蔗糖浓度为5%,而较低的蔗糖浓度对较大的成 熟胚生长适合。 3. 激素: 诱导愈伤组织时,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三、胚胎培养的应用
1.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在远缘杂交中,由于双亲遗传和生理的不亲和性,产生 受精障碍或胚乳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杂种胚发育不良或早 期夭折。利用胚胎培养或分离早期幼胚培养,在试管中培 养成再生植株,可防止远缘杂交中优良种质的丢失。 2.打破种子休眠 一些种子发育不完全或有抑制物存在而影响种胚发芽。 例无胚乳种子(兰科,与微生物共生发芽);蔷薇科植物有抑 制物存在。 利用含有糖和无机盐的培养基进行胚培养,可使这些植物 的幼胚达到生理和形态上的成熟而萌发成植株。
图4-3 四种培养基中桃(EarliGrande)胚培养的幼苗(WP, BH, Monet, and Gilmore)
2.碳水化合物 糖在胚培养中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调节培养基的 渗透压;②作为碳源和能源;③防止幼胚的早熟萌发。

成熟胚在低浓度(含2%)蔗糖的培养基中生长很好。但幼胚要求 较高水平的碳水化合物。
能在基本的无机盐和蔗糖的合成培养基上生长, 在营养上已相当独立。
幼胚培养不同时期对培养基要求不一样,异养期 培养基成分复杂,自养期则相对简单。
1、固体培养(双组分培养基培养)
Monnier(1976,1978)介绍了一种培养方法
2、胚乳看护培养
Ziebur等 (1951)报道,在进行大麦未成熟胚离体培养 时,培养基上存在来自同一物种另一种子的离体胚乳,对胚 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谷类胚胎嫁接的研究发现,当大麦胚移植到小麦的胚乳上 时,比在大麦胚乳上生长更好。 Kruse(1974)在某些属间杂交中,若把未成熟的杂种胚放 在事先培养的大麦胚乳上培养,能显著提高获得杂种植株的 频率。
2)胚乳培养
指处于细胞期胚乳的离体培养,使之分化发育为完 整植株。
3)胚珠培养:是将授粉的子房在无菌的条件下解剖后, 取出胚珠置于培养基上培养形成幼苗的技术 √未受精的胚珠培养,目的是为试管受精提供雌配子 体。 √受精后的胚珠培养,胚珠内胚的发育处于早期阶段, 从两个细胞的原胚开始到球形胚阶段。
4)子房培养是指将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 放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进一步生长 发育成为幼苗的过程。 胚珠和子房培养又分为受精前和受精后的 培养。 5)试管受精
四、影响胚培养的因素
培养基(无机盐、碳水化合物、其它成分),环境条件,胚柄三个方面。
(一)、培养基:
1.无机盐 成熟胚的培养基较简单。主要有Turkey、Randolph、 white等. 以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无机盐为基本成分。 幼胚培养的培养基为常用的MS、B5、Nitsch以及Rijven、 Rangaswang、Norstog等培养基。 Monnier研究无机盐对荠菜胚培养的影响,发现: Knop、Miller培养基中——存活较高、生长较差; MS培养基中——生长好、存活率低。 调整无机盐成分:(K、Ca浓度增加,NH4+降低)——存活、 生长都较好。
(三) 三倍体后代的特征
1.形态特征:
粗壮,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浓,花型大或重瓣,果实大但 结实率低。
2.胚乳再生植株的倍性
在胚乳培养中常常发生染色体倍性的混乱现象。即多数胚乳 培养具有多种数目的染色体细胞组成。 黄贞光等(1982)报道,来源于猕猴桃同一植株的胚乳,激 素影响倍性,在ZT3.0mg/L+NAA0.5mg/L培养基上多数是二倍体; 而ZT3.0mg/L+2,4-D 1.0mg/L则为三倍体植株 。 影响胚乳细胞在培养中染色体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 胚乳的类型、胚乳愈伤组织发生的部位(合点端还是珠孔 端)以及培养基中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