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_法治政府_指标体系树立_法治GDP_新政绩观

合集下载

法治在“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新方略中的地位

法治在“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新方略中的地位

01234567819:;$<=>?@A李 小 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立足经济社会和国际国内新情况、新问题,面向实践提出了治国理政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其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中央委员会决定,成为全党的意志,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和主线。

在这个战略布局中,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法治建设起到了依托和保障作用。

一、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八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不仅要求经济持续发展,而且要求“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法治成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法治小康”是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也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为什么法治是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呢?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必然体现一个成熟定型、和平理性、文明有序的社会发展特征,而法治所具有的制度安排、规范手段、思想意识等就成为小康社会发展的制度性基础。

没有法治为小康社会提供制度基础和保障,小康社会就不可能有序地建设与和谐地发展。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构建法治国家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是中国政府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措施,该纲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旨在通过逐步深化细化的具体措施,推进法治建设成果的持续提升,为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的制度保障。

一、总体目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依法行政、公平监管、公正司法、廉洁治理的法治政府,强化政府自律和约束,提升政府法治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二、重点任务(一)优化政府法治环境政府应当制定并完善各类法律法规,落实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全国立法工作机构,及时修订、废止和制定法规。

加强立法与法律解释的衔接,健全法律规范层次体系,提高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二)推进政府公开透明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公开制度、增加公开内容和范围,不断提升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程度。

加大对媒体、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全面加强权力监督,推动依法行政和政务透明。

(三)强化政府自律制约政府应当坚持法治理念,加强自身监督和纪律教育,推动政府工作全面纪律化,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严防有关风险。

加大对司法行政系统和法律援助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四)提高行政效能政府应当转变行政权力意识,减少优化审批事项,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加大行政裁决制度的应用。

以市场化办理为中心,完善公共服务的供给,推进行政效能评价,打造拥有高效服务能力和公信力的政府。

(五)深化廉洁治理加强政府经费的透明度和监管,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现象,重点针对贿赂、滥用职权、侵占国家财产等国家利益受损行为,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廉洁规范,加强对外交的反腐斗争,严禁任何贿赂行为。

三、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保障,应按照“责任明确、考核科学、奖惩分明”的原则,完善评估机制和监督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和约束,对法治建设的成效进行定期评估,并效仿先进国家的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不断改进完善机制。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文章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法治保障水平,国务院特制定本《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一、政府依法行使职权政府是行政机关,应当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行使职权。

政府决策和行动必须合法、科学、公正,不得任意干预市场竞争和社会事务。

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决策程序,确保决策合法、透明、规范。

二、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是法治政府的重要标志。

政府部门要依法及时公开政府信息,推行政府网站和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和获取服务。

政府发布的政策措施和行政管理决策要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政府部门执法能力建设政府执法部门要依法履职,严格执行法定职责,不得滥用职权。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

建立完善的执法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制度,规范政府执法行为。

四、改进行政审批服务政府部门要深化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和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加强行政审批服务监督,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五、加强政府预算管理政府预算管理要依法进行,建立健全预算制度和预算管理体制。

加强预算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科学编制预算,合理安排财政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六、健全政府经济与社会管理责任制政府要加强对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责任制,落实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和进度要求。

推行政府履职评估和问责制度,对履职不力、失职渎职行为进行追责问责。

七、加强政府宪法法律宣传教育政府部门要加强宪法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宪法法律的认知和遵守水平。

加强法治政府宣传,普及法治知识,提高公民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

八、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形成政府与社会各界相互支持、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机关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问答题

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机关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问答题

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机关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问答题1.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目标是什么?答:中央依法治国办从2019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树立一批批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推动到2035年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

2.建设法治政府应当坚持哪些主要原则?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切实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模式和路径;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

3.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提出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 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4.如何实现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答:(1)强化依法决策意识;(2)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3)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

5.建设法治政府对坚持集体讨论决定是如何规定的?答: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部门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由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

行政首长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会上说明理由。

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要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6.建设法治政府对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是如何规定的?答: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 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把严守党纪、恪守国法的干部用起来。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五个方面重要指示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五个方面重要指示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五个方面重要指示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政绩与民生的关系。

政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 坚决反对浮夸风、虚假宣传和形象工程,要求真实、实事求是地呈现政绩。

政绩应该建立在真实的数据和实际的成效上,不能夸大、吹捧或掩盖问题。

3. 坚持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机制,比较全面地衡量政绩。

政绩评估不应仅仅依赖于单一指标,要考虑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效益。

4. 加强政绩公开,强化问责机制。

政绩应该向社会公开,让人民群众了解和评价政府的工作。

对于政绩不佳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进行问责,确保政绩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 坚持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政绩的质量和水平。

政绩评价是动态的过程,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效能和服务水平。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14•【字号】赣府发〔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6.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围绕全省加快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大力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着力解决当前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定的总体目标,让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开展,更好贯彻党中央部署、顺应人民群众期待,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江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任务(一)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1.认真落实党委统一领导法治政府建设。

按照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部署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

各级政府要主动向党委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对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汇报。

要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述法内容,完善全链条述法机制,述法考评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责任单位:省政府各部门,各市、县〔区〕政府。

以下责任单位均包括各市、县〔区〕政府,不再列出)2.全面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全面依法治国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全面依法治国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概述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制度保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核心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而提出的。

下面将详细描述全面依法治国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

第一个体系是法律法规体系。

建设科学、完备、稳定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

要强化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加快推进法治化政府建设。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法律体系的科学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第二个体系是法治政府体系。

构建法治政府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决策、管理、服务、执法全过程依法进行。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完善公开决策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公众满意度。

第三个体系是法治社会体系。

建设法治社会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律教育和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同时,要健全法律援助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个体系是法治建设监督体系。

健全监督体系是加强对依法行政和司法工作的有效监督,保证公正执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推进司法体制和审判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正度和公信力。

加强对执法人员行为的监督,提高执法公正性和权威性。

第五个体系是法治宣传教育体系。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质,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要加强媒体的法治宣传,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知法明法的良好氛围。

总之,全面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旨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通过加强立法建设、构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健全监督体系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努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将不断推进,为中国的繁荣稳定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年10月23日闭幕

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年10月23日闭幕

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年10月23日闭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周四闭幕,会后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承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个建立,2个健全排除干扰,保障司法公正;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执政,建立法治GDP。

在“建立”系列新制度的基础上,四中全会着重提出“健全”依宪治国和党内自律体系,以法治为改革护航。

“建立”干部插手案件追责制公报提出进行司法改革,旨在给予法官更多独立性,限制地方官员对法庭和案件的影响力。

公报提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这是中共首次在党内文件中明令禁止官员干预司法案件,并且规定违者必究。

热词:公报:communiqué司法改革:legal/ judicial reforms干预司法案件:meddle in judicial cases违者必究:hold violators accountableThe communiqué promised legal reforms that are aimed at giving judges more independence and limiting local officials’ influence over courts and cases.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qué, a system will be developed in which officials will be given demerits, criticized in public notices and held accountable if they influence judicial activities or meddle in a particular cas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party has explicitly banned officials from meddling in judicial cases and vowed to hold violators accountable in a CPC document.“建立”受理案件终身负责制公报指出,为进一步增强司法独立性,最高人民法院将设立巡回法庭,以便于处理人民群众诉讼案件;并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庭审法官和检察官将对受理案件终身负责,保证公众参与司法程序。

法治政府 建设 实施方案

法治政府 建设 实施方案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在当今社会,法治政府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为了建设法治政府,实施法治政府,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法治理念教育。

法治理念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

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让全体公民深刻理解法治的重要性,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治意识。

只有全社会都认同法治理念,才能够为法治政府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法律体系。

法律是治理社会的重要工具,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法治政府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及时性,使之能够有效地规范社会行为,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三、强化法治执法。

法治政府的实施离不开法治执法的保障。

我们需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执法公正、严格执行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推进政府公开透明。

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政府公开透明,让公民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行政行为。

我们需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政府决策公开,行政行为公开,预算公开,财政收支公开,确保政府工作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

五、加强司法独立。

法治政府的实施需要有一个独立公正的司法机构来保障。

我们需要加强司法独立,保障司法公正,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效率,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在法律面前平等受到保护。

六、强化法治宣传。

法治政府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我们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法治建设,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秩序。

七、加强国际合作。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共同推动法治政府的建设,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总之,建设法治政府,实施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我们需要从法治理念教育、健全法律体系、强化法治执法、推进政府公开透明、加强司法独立、强化法治宣传、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共同推动法治政府的建设和实施,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申论热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600字

申论热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600字

申论热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600字
今天,我们深入分析和讨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的热点问题。

作为一名公民,政绩观是我们政府工作的核心,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只有正确地理解政绩观,才能做好政府工作,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国家形象,促进公民福利。

政绩观强调政府在治理上要落实和贯彻依法行政、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既着眼于立法的责任和功能,又重视政府服务的责任和效能,当局要将政绩观作为政治把握首位原则,以客观正义为指导,不断把政绩观推向更高水平。

一是要坚持和贯彻依法治国的新发展理念。

不断发展国家法规,深化改革,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保证公正公开,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绩观的指导作用。

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

政绩观的本质要求,政府应当明确职责,立足实际,专注服务,充分尊重人民意愿,以人本为核心,满足人民的福利需求,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条件。

三是要坚持遵循公平正义的新发展理念。

通过政绩观,更好地保护公民和少数民族的基本权利,减少司法和行政不公,拒绝贪污腐败,保护社会公正,更好地贯彻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

总之,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我们国家治理科学性、公
正性、合法性的有力保障。

只有在遵循政绩观的前提下,才能使政府管理更加廉洁、合法、有效,保障政府的正当执政权利,实现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以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法治建设中的行政法治与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建设中的行政法治与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建设中的行政法治与法治政府建设在现代社会中,法治被视为一种基本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政法治和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建设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法治的概念和意义行政法治是指在行政活动中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规范。

它要求政府以法律为依据,明确权责边界,公正高效地履行行政职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行政法治的实施可以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与透明度,增强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及其合法权威,推动政府履行职责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行政法治的实践路径1. 加强立法和法律体系建设行政法治的实现首先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

政府应加强对立法的引导和监督,推进行政法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行政法律框架。

2. 健全行政程序和决策机制行政法治要求政府的决策过程公开透明,程序合法,内容科学。

政府应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的程序规范和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3. 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滥用是行政法治中的一大隐患。

为了避免权力滥用,政府需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以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制度,保障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公平正义。

三、法治政府建设的概念和意义法治政府建设是指政府以法治为指导,承诺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能,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提高政府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法治政府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果性,实现政府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四、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路径1. 建立健全政府决策机制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政府决策程序的规范和公正。

政府应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程序,加强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度和民主参与,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传统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政府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商,倾听民意,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主观题 法治思想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主观题 法治思想

法治政府建设(主观题必背)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一)核心论点1.法治政府建设是以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的法治政府为根本遵循,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日益健全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它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重要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二)原因、意义1.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立足全局、着眼长远、补齐短板、开拓进取,推动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怎么办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

3.到2025 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日益健全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为到2035 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怎么办)1.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坚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统筹结合,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动各级政府高效履职尽责。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动政府管理依法进行,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完善与创新创造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

23年天津市专技公需课参考答案-1

23年天津市专技公需课参考答案-1

23年天津市专技公需课参考答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选:1.依法行政目标是建设()。

(5.0分)A.法治政府B.法制政府C.法治国家D.法制国家我的答案:A √答对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的报告。

(5.0分)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B.《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C.《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我的答案:A √答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

(5.0分)A.实施方针B.具体体现C.重要纲领D.行为准则我的答案:B √答对4.2020年11月16-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

(5.0分)A.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B.习近平法治思想C.习近平强军思想D.习近平外交思想我的答案:B √答对5.()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5.0分)A.法治政府B.法治社会C.法治精神D.法治体系我的答案:B √答对6.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5.0分)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我的答案:C √答对7.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建设法治中国,应当实现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

(5.0分)A.法治理论B.法制建设C.执法司法D.法治保障我的答案:C √答对8.()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5.0分)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我的答案:C √答对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5.0分)A.历史选择B.发展战略C.基本国策D.基本方式我的答案:D √答对10.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政绩观不正确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因此,有必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以确保正确的政绩观得以树立和践行。

一、存在的问题1.功利性导向过强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功利性导向过强的问题,即只追求眼前利益和表面政绩,忽视长远发展和改善民生。

这种问题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速度,而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一些部门只注重完成任务数量,而忽视任务质量和长期影响等方面。

2.重形式轻内容部分地方和部门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即更注重政绩展示和宣传,而对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关注不够。

这种问题表现在一些项目建设只注重投资规模和项目规模,而忽视项目的实际效益和社会影响;一些成果展示更看重文字宣传和照片效果,而忽视实际工作的成果和效果。

3.片面追求速度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片面追求速度的问题,即只追求任务的快速完成,而对过程管理和质量把控不够。

这种问题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速度,而忽视公平公正和法治原则;一些部门只追求工作的快速审核和审批,而对细节和质量要求不够。

二、整改措施1.正确政绩观理念的宣传和教育要对正确政绩观理念进行全面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研讨会和培训班、发布通知和文件、编写宣传资料等方式,深入推进正确政绩观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2.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要重视产出,更要重视过程和效果。

可以通过建立量化考核指标和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工作台账和档案,进行定期考核和绩效评价等方式,推动地方和部门正确处理政绩观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3.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要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最新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精选

最新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精选

最新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精选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大家好!首先,我想先回顾一下我们国家政绩观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一直强调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绩观,追求“GDP至上”的发展模式。

这种政绩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民生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民对于公正、安全、幸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树立和践行一个正确的政绩观,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那么,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呢?我认为,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人民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最终的目标。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

我们应该不断改善民生,提供教育、医疗、就业、居住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发展成果,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安全。

第二,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过去,我们追求经济增长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根本利益。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过去单纯追求规模的发展方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

我们要积极推动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家园。

第三,强化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

一个社会的政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增长指标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民的幸福感和公正感上。

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不平等问题,维护社会公正,增强人民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第四,强化廉洁从政的意识。

过去,我们在政绩观上过于强调结果,忽视了过程和方法的规范性。

因此,我们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守法治原则,加强政府内外的监督机制,深化反腐败斗争,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为人民树立一个廉洁、高效和有效的政府形象。

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个人发言材料

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个人发言材料

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个人发言材料一、前言正确的政绩观是指对政绩的评价和追求应当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遵循科学、客观、全面、可持续的原则。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每一个公职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个人发言中,我们应当准确理解政绩的内涵,把握正确的评价标准,秉持诚信原则,遵循公正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建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取得持久的政治效果。

二、政绩观的内涵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它涵盖了多个维度,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表现。

一个政府或公职人员的政绩,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包括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等。

政绩观的树立要跳出简单的数字比较和表面的统计数据,需要深入了解政策措施的实施、社会影响的长远性和人民的实际感受。

三、正确的评价标准1. 经济发展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政绩评价中,GDP增长率一直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单纯追求数字的增长并不能体现政府的工作实绩。

我们应当关注增长背后的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如产业升级、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稳定等。

2. 社会领域要以民生为中心。

社会进步的标志不仅仅是经济数字的提高,更需要关注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

比如保障基本医疗和教育的普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公共服务的提高等。

3. 生态环境的改善要得到重视。

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评价中要将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稳定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4. 民主法治的推进是基础。

政绩评价中要关注政府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和民主化程度。

这体现在政策决策的透明性、公平公正、依法行政、权力监督等方面。

四、坚持诚信原则政绩观的塑造要以诚信为基础。

诚信是公职人员应有的品质,也是树立政绩观的根本。

在个人发言中,要坚守事实真相,不虚构事实,不夸大政绩,不涂脂抹粉。

任何对政绩的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都会削弱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建立诚信的政绩观,要求我们在发言中准确传递信息,坚持真实、客观、权威的原则。

2023年“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2

2023年“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2

2023年“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2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级政府的工作进入了新的实践和挑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政绩观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不同的观点和理念纷至沓来,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政绩观的内涵和意义,分析政绩观在当前环境下的挑战,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的建议。

一、政绩观的内涵和意义政绩观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对待政绩问题的态度、观念和价值判断。

政绩既包括工作的成果和业绩,也包括官员个人的形象和声誉。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正确的政绩观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实际效果和长远效益,不仅关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更注重经济质量和环境保护。

政绩观还应该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正和民主法治建设。

二、政绩观在当前环境下的挑战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政绩观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过分追求GDP增长和短期经济效益的偏向。

长期以来,GDP增长一直是政府评定政绩的重要标准。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GDP增速放缓,并不再是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

政府需要更多关注民生福祉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其次,政绩观受到权力过分集中和腐败问题的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追求政绩的过程中,滥用职权、腐败行为频发,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败坏了政府形象。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严肃的整治。

此外,政绩观受到官员素质和能力的制约。

一些政府官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政绩不佳。

因此,提高政府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的建议为了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工作重点应该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转向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需要注重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存在的不足

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存在的不足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旨在引导干部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短期主义倾向:部分领导干部过于追求短期内的显性政绩,热衷于“面子
工程”、“形象工程”,忽视了长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这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悖。

2.GDP崇拜问题:尽管国家多次强调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但在实际
工作中,仍有个别地方和部门将GDP增长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忽视了环境保护、社会公平、民生改善等多元目标。

3.人民利益至上观念不牢:有的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群众的
实际需求和长远利益,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不够及时有效,
缺乏深厚的群众感情和扎实的群众工作基础。

4.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现为过度留痕、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现
象,以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做法,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正确
政绩观的树立和践行。

5.法治意识淡薄:在追求政绩的过程中,个别干部法治观念不强,有时可
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违反法律法规,损害了社会公正和政府公信
力。

因此,要真正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化法治思维,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重点在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提高认识。

我们要建成的法治政府,既是一个尊法守法的政府,更是一个有为、有效、有力的政府。

二是抓住关键。

推进法治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在工作实践中,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带头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处理问题,带头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完成任务,带头参加应诉出庭等法治实践,以自身实际行动维护法治、推进法治。

三是完善规则。

建设法治政府,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同时,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与协调,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健全体系。

加强政府内部的制约和监督,以法律的全面有效实施为目标,努力实现行政执法监督从个案监督到体系监督的转变。

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行政执法效能,确保法律有效实施。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政治视野、又精通法律知识,既能坚持政治原则、又能捍卫法治精神的政府法制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
障。

法治政府建设文件汇编》知识测试答案 (1)

法治政府建设文件汇编》知识测试答案 (1)

知识测试卷(一)参考答案1.依法治国依法执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4.依宪治国依宪执政5.法治经济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6.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7.职责授权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失职渎职8.宏观管理制度设定执法权均等化执行9.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10.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11.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12.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13.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14.制约记录责任追究谁办案谁负责15.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信用监督威慑惩戒16.全民普法守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17.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18.法治建设成效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1.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2.并联办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3.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法律依据职责权限管理流程4.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随机抽查“智能”5.委托第三方评估修改废止6.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7.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8.利害关系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9.政府法制机构专家律师10.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11.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12.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13.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14. 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15.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仲裁公信力经济纠纷社会矛盾16.村委会居委会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17.一期两期 18.每年19.法律知识考查依法行政能力重要参考20.重大问题体制机制障碍部署重点工作21.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上一级政府本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刊政府网站22.法治建设成效政绩考核考核评价1.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2.党的领导宪法法律至上统筹协调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权责一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3.定期听取研究解决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法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合法合规性其他成员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队伍建设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法治宣传教育4.组织领导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层级监督专门监督行政机关出庭应诉行政案件学法用法普法规划“谁执法谁普法”5.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定期检查专项督查6.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重要依据7.《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问责8.中共中央国务院工作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门乡(镇、街道)党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2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Feb,2010第1期(总第163期)
JO URNAL O F THE CENTRAL I NST I TUTE O F S OC I AL I S M NO.1(Gel .163)
收稿日期:2009-08-24
作者简介:胡淑珠,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民建中央委员,江西省政协常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21期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学员。

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 树立“法治G DP ”新政绩观
胡淑珠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西 南昌 330046)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尽快建立起包括政府依法行政指标在内的完整的政绩考核体系———“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树立起新的“法治G DP ”政绩观,用“法治G DP ”来评价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法治G DP ”;新政绩观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19(2010)01-0107-0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尽快实现法治政府这一
目标,应当尽快建立起包括政府依法行政指标在内的完整的政绩考核体系(简称“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树立起“法治G DP ”新政绩观。

目前,我国的依法行政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些省、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的法规、规章尚未出台,特别是社会发展领域的立法相对滞后,一些已颁布的法规、规章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够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责任不够明确;依法决策的机制不够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尚未真正落实;依法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些社会矛盾的处置力度较弱、成本较高;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力度自上而下呈逐级递减的趋势,不同市、县之间也存在差距;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一些行政机关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对依法行政的认识不够到位,把依法行政看作是一项软任务,缺乏紧迫感;有的领导干部把依法行政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一谈经济发展,就不顾法律约束,擅闯法律“禁区”;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等等。

因此,应当尽快建立起包括依法行政指标在内的完整的政绩考核体
系———“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树立起新的“法治G DP ”政绩观,用“法治G DP ”来评价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要充分认识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以G DP 为主要考核标准的政绩评价体系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各级政府及其行政首长们在追求高增长的G DP 过程中,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所以,以G DP 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标准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经济的发展与法治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经济G DP 与法治G DP 有时甚至是相冲突的。

在有些情况下,推行法治被视为是阻碍经济的力量。

于是,很多地方出现了违法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法治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

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依靠行政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推行法治与发展经济一样,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强大动力,包括法治指标在内的较为全面的政绩考核标准恰恰能够提供这样的动力。

如果在我们现行的经济指标、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等基础之上再增加一个法治指标,那么,各级政府及其行
108
 胡淑珠: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 树立“法治G DP”新政绩观2010年第1期
政首长们就不会唯经济指标马首是瞻,而必须顾及包括法治在内的其他指标,就会理性选择推行法治。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规划了未来十年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纲要》是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法治政府的行动纲领,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一整套可供遵循的政策依据,但是,《纲要》毕竟不是具体规则,《纲要》的实施还需要有更加具体配套的规则和工作方案。

因此,必须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分解和量化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

一则可以将《纲要》规定的法治政府总体要求分解为若干部分或系统予以具体化,以便分别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加以实施和监督;二则可以将《纲要》的要求予以量化,借助评估指标体系,由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以分数的形式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衡量和评价。

这样,工作是否做到位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来,工作好坏也一目了然,以便帮助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调整工作重心和服务范围。

二、要把《纲要》作为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
《纲要》是国务院关于依法行政规律性认识的概括和总结,总结了多年以来我国依法行政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系统地规定了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而且通过规则分别对行政行为的主要类型设计了行为模式,体现了法治政府的实质要求。

因此,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以《纲要》为重要依据。

此外,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中对法治政府的要求也是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依据。

总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应当按照宪法、法律法规及其法治原则和《纲要》的相关要求进行筛选、归纳、提炼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和量化,提炼出具体的指标。

三、要确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内容
法治政府有两项实质的基本要求,一是政府行政有法可依;二是政府行政严格依法。

这应成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亦即法治政府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两个方面。

因此,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制度建设法治化、机构职责与编制法治化、行政决策法治化、行政审批法治化、行政处罚法治化、行政服务法治化、行政监督法治化、行政救济法治化、行政责任法治化和财政管理法治化等等。

根据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的进程,其主要内容还可以不断调整和增加。

四、要确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考核对象和方法
这里所说的建设法治政府是针对一个地方政府的总体要求而言,但一个地方政府是由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构成的,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行为总和构成一个地方政府的总体行为、总体形象。

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把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作为考核对象,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和进行考核。

因此,一个地方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总体的指标体系,囊括对本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方面的法治要求。

在考核方法上,则需要分别对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进行评价考核,必要时可以从总体系中分解出对每一级政府和政府各组成部门的分指标体系。

对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评价考核,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加在一起构成对一个地方政府的法治政府建设状况的总体评价。

五、要制定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及配套工作方案和考评办法
为保证我国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推行,进一步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工作,建议国务院在组织力量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现状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将省、市、县(市、区)和乡镇政府全部纳入体系内,最大限度地将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分解和细化,转化为一个个可以测评的指标。

之后,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

经反复论证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后,以国务院名义出台《建设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及其配套的工作方案和考评办法。

要求全国各级政府及其组成的各部门对照具体指标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并严格按照考评办法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今后改进和完善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依据。

责任编辑:王文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