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肥效试验施肥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水稻氮磷钾肥施用效果及推荐施肥量

水稻氮磷钾肥施用效果及推荐施肥量

代码
6、 12、 18 kg /667 m ; P2 O5 施 用 水 平 为 0、 4、 8、 12 为 0、 6、 12、 18 kg /667 m2 , kg /667 m2 ; K2 O 施用水平为 0、 共 14 个处
2 理, 重复 2 次, 小区面积 20 m 。水稻移栽行距 27 cm, 株距 20 2 cm, 密度 1. 25 万株 /667 m 。重复间设走道 50 cm, 小区间走
[2 ] [1 ]
1. 4 1. 5
肥料施用比例
40% 作分蘖肥, 20% 氮肥 40% 作基肥,
40% 作穗肥。 作穗肥; 磷肥全部作基肥, 钾肥 60% 作基肥, 6 月 3 日大田移栽, 9 月 23 试验实施 4 月 15 日播种, 日大田收割, 试验中调查田间主要农艺性状指标, 田间管理 “3414 ” 严格按方案执行。成熟收获时分小区实测实收, 并按 标准进行观察记载和经济性状考查 2 2. 1 结果与分析 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 2 可见,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
试验施肥处理及小区施肥量
折合施用量∥kg /667 m 尿素 普钙 氯化钾 0 0 0 0 50. 0 20. 0 13. 0 50. 0 20. 0 26. 1 0 20. 0 26. 1 25. 0 20. 0 26. 1 50. 0 20. 0 26. 1 75. 0 20. 0 26. 1 50. 0 0 26. 1 50. 0 10. 0 26. 1 50. 0 30. 0 39. 1 50. 0 20. 0 13. 0 25. 0 20. 0 13. 0 50. 0 10. 0 26. 1 25. 0 2 O ≥ 过磷酸钙: 含 P2 O5 ≥16% , 60% , 俄罗斯生产。 1.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务川县分水乡过江村付家组 107°55'54. 8″E, 28°53'30. 0″N, 海拔 836 付群瑛家责任地内, m, 光照充足, 地势平坦, 前作油菜。土壤类型为水稻土, 灌溉 0 ~ 20 cm 耕层土壤基础理化性状: pH 值 5. 8, 能力基本满足, 有机质 23. 8 g / kg,全氮 1. 393 mg / kg, 碱解氮 151 mg / kg, 有 速效钾 65 mg / kg。 效磷 14. 7 mg / kg, 1. 3 试验设计 “3414 ” 采用 田间试验设计, 设 N 施用水平

油菜作物氮磷钾肥比较试验

油菜作物氮磷钾肥比较试验

油菜作物氮磷钾肥比较试验我们来了解一下氮、磷、钾在油菜生长中的作用。

氮是构成植物蛋白质的重要元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进行生长发育的必要元素。

氮肥的追施有助于促进油菜的早期生长和增加叶片数量,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磷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是植物进行能量转移和糖类合成的必要元素。

磷肥的追施有助于促进油菜的均匀生长和增加根系发育,从而增加养分吸收和抗逆能力。

钾是维持植物渗透压和活力的重要元素,是植物进行水分调节和病虫害抗性的必要元素。

钾肥的追施有助于增加油菜的抗逆能力和延缓老化过程,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油菜作物氮磷钾肥比较试验,以期找到最合适的施肥配比,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设计了四个处理组,分别施用不同比例的氮磷钾肥。

首先是N:P:K=1:1:1处理组,其次是N:P:K=2:1:1处理组,然后是N:P:K=1:2:1处理组,最后是N:P:K=1:1:2处理组。

每个处理组设置了三个重复,共计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0平方米。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采用相同的播种时间、品种和管理措施,确保各处理组之间的可比性。

在播种后的第三叶展期,我们对各处理组进行了相同的初缓追肥,以确保油菜在生长初期能够充分吸收养分。

在油菜开花后,我们进行了各处理组的中后期追肥,以确保油菜在生长后期能够充分利用养分。

在油菜成熟期,我们进行了各处理组的生物量采集和产量测定,通过比较各处理组之间的产量差异,得出了不同氮磷钾肥比较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我们收集了各处理组的油菜籽粒样品,通过成分分析和质量测定,得出了不同氮磷钾肥比较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经过一番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N:P:K=2:1:1处理组在产量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其平均产量比其他处理组都要高出10%以上。

N:P:K=1:1:2处理组在油菜籽粒中脂肪含量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其平均脂肪含量比其他处理组都要高出3%以上。

肥效校正试验实施方案

肥效校正试验实施方案

肥效校正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

肥效校正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试验和数据分析,验证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施肥方案,提高施肥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试验范围。

本次肥效校正试验将选择农业生产典型区域作为试验基地,覆盖不同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气候条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试验方案。

1. 试验设计。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确定试验区域的划分和布置。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区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不同的施肥方案,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施肥方案。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设计不同的施肥方案,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施用比例和施用时间,同时考虑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3. 试验操作。

在试验区域内进行施肥操作时,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的准确性,避免施肥不足或过量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4. 数据采集。

在作物生长期间,需定期对试验区域内的作物进行生长情况和产量的调查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获取试验结果。

5. 数据分析。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找出最佳的施肥方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试验要求。

1. 试验操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和施肥技术知识,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试验过程中需注意作物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3.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归档保存,并撰写试验报告,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五、试验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肥效校正试验,预期能够获得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指导,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肥效校正试验的实施对于优化施肥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氮磷钾配方施肥最佳方案研究

小麦氮磷钾配方施肥最佳方案研究

量 的增 加 , N肥 的效 应将 逐渐 减小 。 附 图可 以看 出 , 251 N 肥 效 益 分 析 由表 l 从 .. O可 知 ,产 投 比 随着
在 0水 平 的基 础 上减 少 N肥 产量 损 失 较大 .增 施 N 施 肥 量 的增加 而 下 降。在 0水 平 的基 础 减少 N 肥用
22 回归 方程 的建 立及 其检验 .
制产 量 的主要 因素 , 钾肥 的作 用不 明显 。 对方 程进 行模 拟 寻优 .得 到大 于 4 0k / 产量 5 g亩
0个 ,其频 率分 布显 示 ( 见表 7 , 。 )x 的 利用 D S .5软 件进 行 回归 分析 ,得 回归方 程 水平 的方 案 7 P6 5
沙土地上 , P对 产量效应 均呈正 相 关, 肥增产 效果 不明显 。 高产 量为 5 0 g 亩的 麦田施 肥量 N、 钾 最 6. k/ 4 组 合 为 :尿 素 5 . k / 、过磷 酸钙 14k / 、硫 酸钾 48k / 。产 量 大于 5 0k / 5 g 亩 2 8 g 亩 . g亩 0 g 亩的 2 5个 方 案 中,N 水 平的取值 为 1 8 . ,P水平 的取值 为 1 1 8 6  ̄ . ,K水平 的取值在 各水 平无差 异 。结合 产投 6
量 产量 增加 有 限 。P单 因子效 应表 现为 线性 回归 : = 量 ,产量 和效 益 都减 少严 重 ,增 加 N肥 投入 时 ,产 Y 4 8 3 2 . X ( < .1 即在 0水 平 的基 础上 每增 加 量 和效 益增 加 缓慢 ,单位 投 入所 带 来 的效 益 甚 至减 5 . + 48 2P OO ) 9 2

5 一 6
试验 研究 2 2 0. 17
舭相 通

“3414”肥料试验方案的详细介绍

“3414”肥料试验方案的详细介绍

“3414”肥料试验方案的详细介绍
“3414”肥料试验方案的详细介绍:
“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效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为便于汇总,同一作物、同一区域内施肥量要保持一致。

该方案除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例如:进行氮、磷二元效应方程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7、11、12,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效应方程等等。

此外,通过处理1可以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空白区产量。

利用“3414”实施方案可以得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方案中的处理1为空白对照(CK),处理6为全肥区(NPK),处理2、4、8为缺素区(即PK、NK和NP)。

收获后计算产量,用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百分数来表达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

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养分为极低;相对产量50%~75%为低;75%~95%为中,大于95%为高,从而确定适用于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对应的肥料施用数量。

对该区域其他田块,通过土壤养分测试,就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

对小麦氮磷钾肥利用效果及施肥量的研究

对小麦氮磷钾肥利用效果及施肥量的研究

1 0 1 。 2 3 7 0 ” , 北纬 3 6 。 0 0 9 0 ” , 海拔 2 2 4 5 1 1 3 _ , 年降水 量2 5 2 m m, 常年积 温 2 9 3 0 ℃, 无 霜期 1 6 6 d ; 土壤
为 灰 钙 土 。播 种 前 测 试 土 壤 养 分 基 础 为 : 全 氮
对 必要 的气 候 , 试 验 地基 本情 况 , 田间农事 操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地 概况
作, 作物生长动态作 出详细记载。并进行测产 、 室 内考 种 、 统 计分 析 。
2 结 果 与分 析
从表 1 产 量结 果 可 以看 出 , 氮、 磷、 钾 不 同水
显著 。 回归 系数 为 0 . 9 8 , 说 明 小麦 进 行 测 土 配方 施 肥具 有一 定 的增产 效果 。
试 验 肥 料 尿 素 (宁 夏 石 化 公 司 产 ,含 N 4 6 %) , 过磷酸钙 ( 云南 云天 产 , 含 P 0 1 2 %) ,
表 1 试 验 方 案 与 产 量 结 果
陕 西农 业科 学 2 0 1 4, 6 0 ( 2 ) : 1 0—1 1
S h a a n x i J o u na r l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对 小 麦 氮 磷 钾 肥 利 用 效 果 及 施 肥 量 的研 究
硫酸 钾 ( 长春产 , 含 K , 0 4 5 %) 。试 验 共 设 1 4个
处理 , 每个 处 理 重 复 3次 ,试验 小 区面 积 1 5 I n , 小 区采 用随机 排列 。供 试 品种 为蓝 天 l 5号 。
1 . 3 试 验 实施

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试验

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试验

嵩县植保植检站 张建伟
穗 1 172.5 kg, 居 参 试 品 种 第 1 位; 洛 白 糯 1 号 每 667 m2 产 鲜 穗 1 088.2 kg, 居 参 试 品 种 第 2 位; 洛 甜 食 1 号 每 667 m2 产 鲜 穗 1 017.1 kg, 居 参 试 品 种 第 3 位; 洛 甜 食 2 号 每 667 m2 产 鲜 穗 1 008.0 kg,居参试品种第 4 位;洛 黑糯 1 号每 667 m2 产鲜穗 899.5 k g, 居参试品种第 5 位。
32.71 24.81
(三)样品采集与测定
表 3 磷肥利用率情况
分 别 于 越 冬 期、 返 青 期、 拔
籽粒养分 /
茎 + 叶 + 颖壳养分 / 磷肥利用率 /
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取植株样,
大区
处理
(kg/hm2)
(kg/hm2)
%
混 合 装 入 纸 袋 中,105 ℃ 下 杀 青,
5
测土配方
80 ℃ 下 烘 干 至 恒 质 量 称 其 干 物 质
大区
处理
(kg/hm2)
(kg/hm2)
%
外,还要设置无氮、无磷和无钾小
5
测土配方
区(小区间要有明显的边界分隔),
6
每 个 小 区 面 积 为 80~100 m2, 除 施
1
常规施肥
肥外,各小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2
172.9 111.83 182.12 138.38
35.94 23.42 36.12 24.04
(AA3,Seal, 德 国 ) 测 定 消 化 液 全氮质量分数,用钒钼黄比色法测 定磷质量分数,用火焰光度计测定 钾质量分数。

棉花氮磷钾施肥试验研究

棉花氮磷钾施肥试验研究

棉花氮磷钾施肥试验研究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棉花种植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

棉花的种植需求各类养分的供应和补充,其中氮磷钾系列肥料是至关重要的。

在棉花氮磷钾施肥的研究实践中,一系列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也有助于环境保护,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一、棉花氮磷钾施肥的重要性氮磷钾是棉花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重要元素,氮可作为棉花体内的营养元素,调整棉花枝梢的旺盛生长,增加叶面积和光合作用;磷是紧密联系着传递能量和养分的关键因素,能ך较快的将棉花营养转移到各个部位,并调控棉花的光合作用;钾可增加棉花各种物质合成,提高棉花质量,提高棉花的抗逆能力。

氮磷钾素单独每一个元素作用不同,相互作用更能增进彼此的效果,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而运用现代技术,对棉花氮磷钾施肥技术的优化,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棉花的生长效果,减少运用量、降低施肥成本、提高抗病性等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棉花氮磷钾施肥技术的发展棉花氮磷钾施肥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经过多方面试验和实践,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原则:1、根据土壤类型和特点施肥棉花生长的土壤类型和特点不同,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种类、酸碱度、肥力等因素合理施肥,满足棉花各种生长和发育所必须的氮磷钾等营养需求。

2、低剂量高效施肥棉花为作物低氮高磷、低磷高钾,合理低剂量高效施肥,是棉花氮磷钾施肥的一个重要原则。

过多的氮素会导致棉花萎黄弱,影响品质和产量;过多的磷和钾会堆积在土壤中,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3、多元素磷钾复合肥施用在研究根据棉花生长阶段合理施用磷钾复合肥的同时,发现了多种氮磷钾复合肥,比单一元素肥料更加注重植物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符合棉花生长的需求,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4、根据不同生长期适时施肥棉花的生长阶段不断变化,需要不同的营养素供应,施肥时间和方法应根据不同生长期和具体地区气候、土壤特性等因素制定,达到在适当时期补充和调节养分,保证棉花健康生长。

氮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氮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氮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试验报告本次试验是为验证氮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该试验于2022年9月进行。

土壤类型为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

供试土壤耕层养分为:有机质14.83g/kg,全氮0.992g/kg,速效磷(P2O5)61.3mg/kg,速效钾(K2O)110mg/kg。

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鲁原502。

供试肥料:磷酸二铵(N≥20.8%)、P2O5≥53%)、磷酸二氢钾(P2O5≥52%、K2O≥34%)、稀土液体肥(Cu+Zn+B≥20g/L)。

1.2 试验方法本试验分为氮磷钾肥料试验、微量元素试验。

前者设四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2次,小区面积20㎡;后者设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20㎡。

喷施时间:4月26日、5月7日、5月15日、5月22日,共四次。

喷施浓度:磷酸二铵250克、磷酸二氢钾250克、稀土液体肥50克。

i氮磷钾肥料试验处理1:常规施肥。

处理 2:常规施肥+喷磷酸二铵。

处理3:常规施肥+喷磷酸二氢钾。

处理4:常规施肥+喷清水。

小区布置ii微量元素试验处理1:常规施肥处理 2:常规施肥+与喷稀土液体肥。

处理3:常规施肥+喷清水。

小区布置试验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

常规施肥为:氮磷钾肥料试验的地块亩底施40﹪复合肥30㎏(18-15-7);微量元素肥料试验的地块亩施45﹪复合肥35㎏(15-15-15)。

试验地小麦于2020年10月2日播种,行距20厘米,亩播量7.5kg。

严格按试验方案要求,于4月26日、5月7日、5月15日、5月22日共四次,分别进行喷施肥液或清水,6月5日收获。

收获时分小区记载产量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

试验除按方案要求喷施肥料或清水外,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小麦田生产。

2结果与分析2.1喷施氮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成产因素的影响喷施氮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改善了小麦的成产因素。

肥料“3414”完全方案设计

肥料“3414”完全方案设计

肥料“3414”完全方案设计“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效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为便于汇总,同一作物、同一区域内施肥量要保持一致。

该方案除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例如:进行氮、磷二元效应方程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7、11、12,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效应方程等等。

此外,通过处理1可以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空白区产量。

利用“3414”实施方案可以得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方案中的处理1为空白对照(CK),处理6为全肥区(NPK),处理2、4、8为缺素区(即PK、NK和NP)。

收获后计算产量,用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百分数来表达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

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养分为极低;相对产量50%~75%为低;75%~95%为中,大于95%为高,从而确定适用于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对应的肥料施用数量。

对该区域其他田块,通过土壤养分测试,就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

试验编号处理N P K1 N0PK0 0 02 N0P2K20 2 23 N1P2K21 2 24 N2PK22 0 25 N2P1K22 1 26 N2P2K22 2 27 N2P3K22 3 28 N2P2K2 2 09 N2P2K12 2 110 N2P2K32 2 311 N3P2K23 2 212 N1P1K21 1 213 N1P2K11 2 114 N2P1K12 1 1该方案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拟合。

肥效试验方案

肥效试验方案

肥效试验方案引言: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合理利用肥料资源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个肥效试验方案,该方案旨在评估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确定最佳的施肥策略。

一、实验目的1. 评估不同种类的肥料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2. 探究最佳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期,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3. 分析肥料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a. 选择需要进行试验的作物,例如小麦、水稻或蔬菜。

b. 准备不同种类的肥料,如有机肥、化学肥和复合肥。

c. 准备相同品质的土壤样本。

2. 实验设计a. 将试验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小块,每个小块面积相同。

b. 将每一种肥料随机分配给不同的小块,确保每种肥料都有足够数量的重复。

c. 确定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的处理组合,例如低剂量一次施肥、高剂量一次施肥、适量多次施肥等。

3. 实验操作a. 在每个小块内均匀撒布肥料。

b. 保持其他环境条件相对稳定,如温度、湿度和光照。

c. 定期给予适量的水分,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4. 数据收集a. 定期记录每个小块的作物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根系质量等指标。

b. 分析土壤样本中的养分含量,如氮、磷、钾等。

c. 比较不同处理组合的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含量。

5. 数据分析与结果a.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如方差分析。

b. 根据统计结果,比较不同处理组合之间的差异。

c. 给出每种肥料的肥效评价,并确定最佳的施肥策略。

三、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时戴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肥料。

2. 储存肥料时,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

3. 施肥时避免大风和雨天,避免肥料流失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细心和谨慎,避免意外发生。

结论:通过肥效试验方案,我们可以评估不同种类的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施肥策略。

此外,我们还可以分析肥料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3414”肥料试验 求解冬小麦施肥方案

应用“3414”肥料试验 求解冬小麦施肥方案

佳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 型, 建立 同类
表1
试验编
试验 中全部 磷 、 钾肥及 2 3 / 氮肥作
底肥 , 在播 前一次性施入 ;/ 13氮肥 作追 肥在拔节期追施 。
试 验 不 设 重 复 ,采 取 随机 排 列 , 小
冬小麦“ 4 ” 3 1 完全试验方案 4
PO 5
0 0
表4
二 水 平 最 佳 施 肥
1 . 20 1 .3 70
1 . 20
1. 40
1 . 00
最佳 施 肥
肥 料成 本 ( ) 元 最 佳产 置 亩 收入 ( ) 元
1 .2 24
5 .3 96 3 1 7 6 07 3.
9I .7
8. 71
88 .1
1 . 31
5 2 8.
11 . 65
222 .
1 . 11
氮、 、 磷 钾三 个 因素与产量进 行肥 料效
应 方程 拟合 。经分析 , 提出如下施肥方
案 ( 2至 表 4 。 表 ) 低 肥 力试 验 点 平 均施 肥 方 案
N 公 斤 / ) P0 公 斤 / ) K0( / ) ( 亩 2 亩 2 公斤 亩
符合
符合
中肥 力试 验 点 平 均施 肥 方 案
N( 斤 , ) P0 公 斤 / J 2 公 斤 / ) 公 亩 2 ( 亩 K0( 亩
二 水 平 1 . 20 1. 40 1. 0O
最 佳 施 肥 肥料成本( ) 元 最 佳 产 置 亩收入{ ) 元 亩利润( ) 元

N 12 2 PK N2I 2 Pl = I ( N21 PK2
N  ̄ K2 P2

晚稻氮磷钾肥效试验

晚稻氮磷钾肥效试验
维普资讯
3 4
广东农业科学
2 0 第 9期 0 6年
晚稻氮磷钾肥效试验
马 丽珍 , 全 洲 ,陈志理
540 ) 2 30 ( 遂溪 县 农 业 局 , 东 遂 溪 广

要: 水稻产量 的获得主要来 自土壤肥力 , 增施有机肥料 、 培肥地力 是提 高水 稻单产 的重 要措 施 ; 人 补 充“i 在 二
成 熟后 , 察主要 经 济性状 。 考
O 6
供试 水稻 品种 为博 Ⅱ优 1 , 验 地 点在 界 炮 镇 金 5试 围村 和大湾塘 村 。金 围村 试 点 7月 3 日播 种 , 7月 2 2 日插秧 ,0月 3 日收 割 , 生 育 期 18天 ; 湾 塘 村 l 0 全 1 大
氮 钾处 理 、 钾处 理 与 空 白差 别 不 大 。说 明氮 磷 钾搭 磷 配施用 , 利提 高水稻 单株 分蘖 率 。 有
维普资讯
3 5
2 2 对经 济性 状 的影 响 .
磷钾 处理 和空 白最 高 , 氮磷 处理最 低 ; 其他 经济 性状 无 明显规 律 。试验 表 明 , 磷 钾 处 理 有 利 于提 高 水稻 的 氮 综 合经 济性状 , 氮磷 处理有 利促 进分 蘖提 高成 穗率 , 氮 钾 和磷 钾处 理有 利提 高结实 率 和千 粒重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材 料 .
2 0m 。小 区田埂用农 膜 覆盖 防渗 , 复间设 一 条排灌 重
7 7
水沟 , 周 设 置 保 护 行 。 每 67m 按 纯 N 9 2k 、 四 6 . g P0 gK2 . g计 算施 肥量 。N:0 2 5 5k 、 O90k 3 4 %作底 肥 、0 5 %作 分蘖 肥 、0 1 %作 穗 肥 ; O : 全部 用 作底 肥 ; K2 5 %作 底肥 、0 O:0 3 %作 分蘖肥 、0 2 %作 穗肥 。 插 秧后 第 3天 , 个处 理定 点 l 观察记 载 基本 每 0蔸 苗, 以后 每 5天观 察记 载 1次 , 最 高苗 下 降时 为 止 ; 至

永定县烟后稻氮磷钾推荐施肥量试验

永定县烟后稻氮磷钾推荐施肥量试验

范 》 推 荐 的 氮 磷 钾 3因 素 4水 平 1 4个 处 理 的 “44 试 验 设 计 方 案 ,即① N P K ;② N P K ; 3 1” 0o o 02 2
③N PK ; 12 2 ④N PK ;⑤N PK ;⑥N PK ; 2o 2 2 12 22 2 ⑦N 2 PK ;⑧ N P K ;⑨ N P K ;⑩ N P K ;⑨ N P 32 22 o 22 1 223 32 K ;⑩NPK ;⑩N P K ;⑩N PK 。其 中,“ ” 2 112 12 l 2l1 2
1. % 作抽 穗 肥 ,其 他 田间管 理 措施 相 同 。供 试水 42 稻品种 为宜优 6 3 7 ,插 秧 时间 为 2 1 0 0年 7月 2 2日, 收获 时 问为 1 0月 3 0日。成熟 收 割 后 ,分小 区称 重
晒干后 计产 。
稻是 永定 县大 田农作物 主 要栽 培 模式 之 一 。依 托实 施 国 家 级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项 目, 于 2 1 年 采 用 00 “4 4 试验 方案 ,开展 烟 后 稻 氮 磷 钾肥 料效 应 试 3 1”
试验 设 计 采 用 农 业 部 《 土 配 方 施 肥 技 术 规 测
根据 处理 ② 、处 理③ 、处 理⑥ 和 处理 ⑩ 的 4个
氮水 平 ,在 每 6 7 1 施 氮 0 . 2 .4、1 . 8 6 T I 、4 6 、9 2 36 k ,产 量分别 为 4 3 4k 、5 34 k g 8 . g 5 . g和 5 3 4k 9 . g和
1% ) 2 、氯化钾 ( K 0 6 % ) 含 2 0 。 1 2 试验 设计 .
2 结 果与分 析
2 1 烟 后稻 施用 氮磷钾 的肥 效 . 试 验结果 ( 1 表 明 ,处理 ② 、处 理 ④ 、处 表 ) 理⑧ 分别 是缺 氮 、缺磷 、缺钾 的小 区 ,相 对 产量 分 别 为处 理 ⑥ 的 8 . % 、9 . % 和 8 . % ,说 明氮 15 44 88 肥缺 失对 烟后 稻 的影响 比磷钾 肥要 大一些 。

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试验

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试验

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试验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氮肥、磷肥、钾肥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主要营养元素。

科学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施肥后肥料的利用率直接影响着作物的吸收利用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为了探究小麦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1. 探究小麦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吸收利用情况,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2. 比较氮肥、磷肥、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合理配比施肥提供参考。

二、试验方法1. 设计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不施肥,试验组分别施氮肥、磷肥、钾肥,分别进行对比研究。

2. 在试验过程中,测定小麦吸收的氮、磷、钾含量,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生长状况。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生长情况:对照组不施肥,小麦生长发育缓慢,叶片黄化,植株高度较矮,产量低。

2. 施氮肥组生长情况:施氮肥后,小麦株高,叶片翠绿,穗粒饱满,产量较高,氮含量增加明显。

3. 施磷肥组生长情况:施磷肥后,小麦生长较为健壮,根系发达,穗粒较多,磷含量明显增加。

4. 施钾肥组生长情况:施钾肥后,小麦株高,叶绿似锦,穗粒饱满,钾含量增加明显。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见,小麦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吸收利用情况存在差异。

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而且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也有显著的影响。

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作物需要,合理配置氮磷钾肥,以提高作物养分供应和提高作物产量。

四、实验结论小麦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试验为科学施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为农民提供了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对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希望通过更多的试验研究,不断完善施肥理论体系,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海拔地区大蒜氮磷钾配方施肥试验

高海拔地区大蒜氮磷钾配方施肥试验

高海拔地区大蒜氮磷钾配方施肥试验陈 睿(威宁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威宁 553100)[摘 要]为威宁县大蒜种植提供科学施肥依据,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以威宁紫皮大蒜为试验材料,在威宁县海拔1 900 m 地区,考察大蒜在不同N 、P 、K 配方施肥下的产量变化。

结果表明:在配方施肥为N12.0 kg/667m 2,P 2O 5 10.0 kg/667m 2,K 2O 12.0 kg/667m 2的条件下,蒜薹和蒜头的总产量最高,为3 691.7 kg/667m 2,其中蒜头和蒜薹的产量分别为1 763.2 kg/667m 2和1 928.5 kg/667m 2,该配方施肥方案可在与试验地相似肥力和气候的条件下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水紫皮大蒜;3414肥效试验;产量;高海拔地区;威宁县[中图分类号]S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24)05-0111-0021-03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是具有独特风味的重要调味品蔬菜,已成为日常生活必需的保健蔬菜之一[1]。

其食用部位主要是幼株(蒜苗)、鳞茎(俗称蒜头)和花茎(蒜薹)。

但在生产上农户施用复合肥用量居多,养分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土壤肥力退化影响大蒜产量[2−3]。

为提高大蒜产量,降低化肥用量,以威宁紫皮大蒜为试验品种,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探索大蒜在不同N 、P 、K 配方施肥下的产量变化,为威宁大蒜种植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威宁县中水镇前河村。

距威宁县城中心110 km 左右,海拔1 900 m ,试验地块土质疏松、肥力中等,无污染,水源方便,排灌良好。

1.2 试验材料大蒜为威宁中水当地紫皮大蒜。

肥料:尿素(含N 46.4%),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过磷酸钙(含P 2O 5 16%),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硫酸钾(含K 2O 51%),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施肥作业指导书

施肥作业指导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施肥作业指导书
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施肥可以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质量。

以下是施肥作业的指导书:
1. 确定施肥时间:根据作物生长期和生长需求确定施肥时间,一般来说,作物生长初期和中后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

2. 确定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状况、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确定施肥量,一般来说,氮、磷、钾三要素的施肥比例为4:2:1。

3. 选择合适的肥料: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有机肥、无机肥和复合肥都可以选择使用。

4. 施肥方法:施肥的方法有基施、追肥、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

5. 施肥技术:施肥时要注意避免施肥过量或不均匀,避免施肥过浓或过密,避免施肥与种子直接接触等问题。

6. 施肥后管理: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促使肥料迅速渗透到根系处,提高施肥效果,同时要及时观察作物生长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追肥。

7. 安全施肥:施肥时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肥料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避免施肥时风向吹向人群或居民区。

以上是施肥作业的一些指导,希望能够帮助您正确进行施肥作业,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专业的农业技朧人员咨询。

祝您施肥作业顺利!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土壤肥料实验实施方案

土壤肥料实验实施方案

土壤肥料实验实施方案一、实验目的。

土壤肥料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最佳的施肥方案,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环境,减少肥料的浪费。

通过实验,可以找到最适合当地土壤和作物的施肥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准备。

1. 土壤样品采集,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包括沙壤、壤土、黄壤等,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2. 肥料选择,根据当地作物种类和生长期,选择适合的氮、磷、钾肥料,也可以尝试有机肥料。

3. 实验设计,确定实验的因素和水平,包括不同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等。

4. 实验工具,准备好土壤采样工具、肥料称量器具、实验田地等必要工具和设备。

三、实验步骤。

1. 土壤样品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化验,确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

2. 实验田地布置,根据实验设计,将实验田地分块布置,标明不同处理。

3. 施肥处理,按照实验设计,对每个处理进行施肥,记录施肥的时间、量和方式。

4. 作物种植,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选择适当的作物进行种植,确保实验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5. 生长观测,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进行定期观测和记录,包括植株生长情况、叶片颜色、土壤湿度等。

6. 产量测定,作物成熟后,进行产量的测定和统计,比较不同处理的产量差异。

四、实验数据分析。

1. 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2. 结果解释,根据实验数据,解释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找出最佳的施肥方案。

五、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最佳的土壤肥料实施方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肥料和化学品的误触和误食。

2.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田地的清理和恢复工作,保护环境,避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七、实验总结。

通过土壤肥料实验的开展,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促进土壤肥料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氮磷钾肥效试验施肥实施方案
篇一:花菜氮磷钾单因子肥效试验方案
20XX年花菜氮磷钾单因子
肥效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通过对我区花菜肥效试验,确定我区代表性土壤类型花菜的最佳的氮、磷、钾施用量,为花菜高产、优质、经济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
本试验主要探索保护地蔬菜施用有机肥条件下的氮、磷、钾用量试验,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氮、磷、钾三要素配比试验奠定基础。

1、氮肥不同用量肥效试验设计方案
试验共设8个处理,试验设计如表1。

即:除空白对照(不施任何肥料,cK1)和仅施有机肥作肥底对照(cK2)外,
其它处理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另设6个氮肥用量水平,即:n0、n1、n2、n3、n4、n5。

其中,n0为不施氮肥,n3
为习惯施氮量,n1、n2分别在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30%和15%,n4、n5分别在习惯施氮的基础上增加15%和30%。

n0、n1、n2、n3、n4、n5处理的磷钾和中微量元素量均保持一致,为满足高产栽培需要量。

表1蔬菜施用有机肥条件下的氮肥用量试验方案设计
表2氮肥在各处理中基追肥分配表
其中:施用有机肥处理的有机肥施用量通过当地主推品种多点习惯施肥量调查得出平均数,供施的有机肥品种为商品有机肥,实行一次性基施,试验前化验其氮磷钾含量。

磷钾等其它肥料用量和运筹根据当地高产经验确定。

基肥为总用肥量的一半,追肥分配原则是:第一次为总用肥量30%,第二次为总用肥量20%。

2、磷肥效应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试验处理编码如表3。

表3蔬菜作物磷肥效应试验方案
表4磷肥在各处理中基追肥分配表
其中,m:施有机肥;0水平:指不施该种养分的化肥,p0即不施磷;2水平:指适合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其中氮素(n2)指氮素供应目标值,磷(p2)钾(K2)则为根据土壤磷钾分析分级后所确定的推荐用量;1水平:适合
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的一半,其中p1指按照p2水平磷素供应目标值的一半;3水平: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其中p3指按照p2水平磷素供应目标值的1.5倍。

基肥为总用肥量的一半,追肥分配原则是:第一次为总用肥量30%,第
二次为总用肥量20%。

3、钾肥效应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

各处理因子编码见表5。

表5蔬菜作物钾肥效应试验方案设计
表6磷肥在各处理中基追肥分配表
其中,m:施有机肥;0水平:指不施该种养分的化肥,K0指不施钾肥;2水平:指适合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其中氮素(n2)指氮素供应目标值,磷(p2)钾(K2)则为根据土壤磷钾分析分级后所确定的推荐用量;1水平:适合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的一半,其中钾素(K1)指按照2水平钾素(K2)供应目标值的一半;3水平: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其中钾素推荐(K3)指按照2水平钾素(K2)供应目标的1.5倍。

有机肥和氮肥施用量按照当地蔬菜主推品种多点调查习惯施肥量确定。

供试有机肥品种为商品有机肥,作底肥用。

根据当地习惯施肥调查得出施氮平均数,再减少20%作为施氮2水平估值。

磷用量同磷肥效应试验2水篇二:冬小麦氮、磷、钾平衡施肥试验
冬小麦氮、磷、钾平衡施肥试验
1试验目的
为了获得冬小麦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冬小麦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冬小麦施肥模型,为疏勒县冬小麦施肥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试验基本情况
2.1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种新冬20号。

供施肥料:46%尿素,46%重过磷酸钙。

50%硫酸钾。

磷肥和钾肥全部作基肥,氮肥的40%作基肥。

35%做第一水追肥,25%做第二水追肥。

2.2试验设计
试验设氮、磷、钾3因素4水平,试验不设重复,共14个处理,各处理随机排列。

小区长6m,宽4m,面积24m2。

2.3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疏勒县巴合齐乡1村6组农户乌布力哈斯木的小麦地块,前茬作物为玉米,产量550kg/667m2。

试验地土壤类型灌淤土。

肥力中上等,试验前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13.76g/kg,水解氮68mg/kg,有效磷17.3mg/kg,速效钾113mg/kg。

2.4田间管理
试验按要求挖50cm宽的水渠。

小区间打40cm宽的埂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