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赵全志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三川镇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水 稻 精确 定 量 栽 培技 术 3 . 9 8万 亩 , 经 1 0 8块 田测
产验 收平 均亩产 6 5 8 . 5 ,比常规 栽 培亩 产 5 0 8 . 7 k g 增4 9 . 8 k g ,增 产 率 2 9 . 4 %。 该 年 全 省 水 稻 高 产 创 建 、 水 稻 精 确 定 量 栽 培 技 术 现 场 观 摩 会 在 永 胜 召 开 ,永 北 作 为 观 摩 点 获 得 了参 会 领 导 、专 家 的好
规 栽 培 平 均 亩 产 6 0 5 . 6 k g .亩 增 1 0 2 . 1 k g . 增 1 6 . 8 %.增 产 增 效 十 分 明 显 。
1 . 1 不 同 目标产 量 的肥料 施用及 田间管理 1 . 1 . 1 肥 料 。各 目标 产量 组均 每亩 施 1 0 0 0k g农 家
的 需 肥 、 需 水 要 求 ,三 川 镇 于 2 0 0 7年 引进 试 验 , 通 过 高产 攻 关试 验 、示 范 ,主 栽 品种 都 实现 了历 史 性 高产 突破 ,最 高亩 产 达 9 5 6 k g 。2 0 0 9~2 0 1 1 年 全
镇 累计 推 广 1 0 . 3 8万 亩 .平 均 亩 产 7 0 7 . 7 k g ,比 常
培技 术 上没 有大 的改进 。近年 来 ,永 胜 县 农业 局 高 度 重 视水 稻 栽培 技 术 的改 进和 提 高 ,与 南京 农 业大
学农 学 院 、云南 省 农科 院粮作 所 协作 ,引进 先 进 的
水稻 精 确定 量栽 培技 术进 行试 验研 究并 示范 推广 。
1 三 川水 稻精 确 定量 栽培 高 产攻 关试 验 结果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与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与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进步,农业已经成为当下推动我国的经济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关系着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更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关联。
本文围绕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与技术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具体如下:关键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技术要点一、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原理分析(一)为根系提供优质的生长空间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水肥的支持,更要有足够的生长发育空间,以此来减少水稻之间对养分的争夺,确保每株水稻都能够茁壮成长。
在以往水稻种植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增加种植数量的方式来提高产量,该方式并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提出有效的改善以往水稻培育中的不足,降低根系缺氧、土壤酸化等问题的发生,为根系的茁壮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水稻质量、产量的根本目的[1]。
1.从解决水稻分蘖效率问题出发根据以往种植经验来看,水稻分蘖工作一般会在移栽后展开,虽然有足够的水肥支撑,但是实际所产生的效果却与原定计划标准有所差异,而且早期生出分蘖能够抽穗结实,若该阶段的条件未跟上水稻分蘖的需求,会直接降低分蘖的有效性,而且分蘖位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在生长条件恰当的情况下,水稻的成穗量就会有效增加。
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应用主要针对水稻分蘖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不同的水稻品种其生长发育特点有着个体差异性,该技术手段会根据水稻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明确相应的产量及质量目标,然后再根据该目标做好栽培数量、栽培密度等一系列规划工作,并采用相应的插秧及种植技术手段,来降低病虫害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切实提升水稻分蘖的有效性[2]。
同时若分蘖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种植人员应当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做好相应的分蘖数量控制工作,以免出现无效分蘖消耗植物的养分的问题发生。
通过科学技术分析表明,采取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方式在每亩地苗数在25万根的情况下,其产量相比传统栽培方式增加一半左右,从以往的五千公斤左右提高至一万公斤左右,在该形势下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本质上的提升。
水稻新品种新丰2号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研究
水稻新品种新丰2号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研究作者:吴纯伟吴志学杨玉魁水稻新品种新丰2号,由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孙彦长、王桂风及其所在的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通过品种间杂交育成育成。
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7003。
该品种属中晚熟粳稻,全生育期沿黄地区为155~160天。
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叶色淡绿,颖尖红色,分蘖能力强,并具有成穗率高,结实率高,千粒重高,容重高,出米率高,灌浆快,落黄好,活棵成熟的特点。
其突出优点为:一是米质优,大米荣获2007年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
二是高产、稳产,一般每667平方米产650千克左右,高者可达750千克。
三是高抗条纹叶枯病。
四是省肥、抗寒、耐早衰。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效益。
水稻新品种新丰2号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如下:1 新丰2号三个最关键的叶龄1.1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新丰2号主茎总叶片数N为19片,伸长节数n为7,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N-n=12叶;大苗(8叶以上)移栽为N-n+1=13叶。
1.2 拔节始期(第一节间伸长期):N-n+3=15叶。
1.3 穗分化叶龄期:穗分化开始于叶龄余数3.5左右,完成于破口前各期出叶关系为:苞原基分化期:叶龄余数3.5~3.0即16叶出生后半期;枝梗分化期:叶龄余数3.0~2.1即17叶出生期;颖花分化及雌雄蕊分化期:叶龄余数2.1~0.8即18叶出生至19叶露尖;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叶龄余数0.8~0即19叶出生后半期;花粉粒充实期:叶龄余数0—破口。
2 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水稻高产的基本途径是:在保证获得适宜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新丰2号适宜三因数为:穗数为22万左右/667平方米,实粒数140粒/穗,结实率95%,千粒重28克。
因此应在12叶时达22万左右,以后及时晾田控制无效分蘖。
在15叶达到苗高峰,最高苗应为28万左右/667平方米。
2.1 培育适龄带蘖壮秧秧苗要求:苗高18~20厘米,有5~6片叶2~3个蘖,(手插秧有利于高产的秧龄为5~6叶期)叶片短、宽厚,苗体挺直有劲,基部扁而粗壮,绿中带黄,清秀无病,秧龄30~35天左右。
河南黄淮麦茬稻区适宜旱稻品种及鉴定指标的筛选
第31卷第1期2013年1月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Vol.31No.1Jan.2013收稿日期:2012-05-14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招标项目(0911********);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10IR TSTHN005);郑州市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项目(112PCX TD342);郑州市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21P YFZX185)作者简介:秦利征(1988)),女,河南鹤壁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作物抗旱遗传及生理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赵全志(1968)),男,河南驻马店人,教授,主要从事水稻栽培生理研究。
E -mail:qz zhaoh@ 。
河南黄淮麦茬稻区适宜旱稻品种及鉴定指标的筛选秦利征,李俊周,杜彦修,张 静,孙红正,韩迎春,赵全志(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黄淮海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摘 要:为筛选适合河南黄淮麦茬稻区种植的优良旱稻品种,建立适宜的旱稻鉴定评价体系,利用河南地区主要推广的23个水、旱稻为材料,于旱棚内旱直播种植,在孕穗期和成熟期对植株形态、生理生化性状和单株产量进行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高产品种的平均单株产量、分蘖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根基粗分别是低产品种的2.46、1.78、1.17、1.57和1.18倍,分蘖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根基粗与旱田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旱田产量和分蘖数可以作为河南黄淮麦茬旱稻的评价指标,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根基粗可以作为辅助指标。
初步筛选洛稻998、徐旱702、原旱稻3号和郑旱2号为适宜推广的高产抗旱品种。
关键词:河南;旱稻;鉴定指标;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S51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01(2013)01-0161-05Screening for su itable varieties and identification indexes of droughtresistance of upland rice in Huang -Huai wheat -riceplanting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QI N L-i zheng,LI Jun -zhou,DU Yan -xiu,Z HANG Jing,SUN Hong -zheng,HAN Ying -chun,Z HAO Quan -zhi(Henan Agricu ltural University /Key Labor a tory o f Physiological Ec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 ment of Food Crops o f H en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 f Crop Physiological Ecology and Fa rmin g System in H uang -H uai -H ai Region,Ministry o f Agriculture,Zhengzhou,Henan 450002,China)Abstract:The e 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screen suitable varieties and identify indexes of drought resistance of u -pland rice in Huang -Huai whea-t rice planting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by using 23rice varieties (including 21upland varieties and 2lowland varieties).The effects of soil drought stress on the yield per plant,plant morphology,physiolog-i cal and biochemical trait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yield per plant,tiller num -ber,plant height,shoot fresh weight,and root base thickness of high -yield varieties were 2.46, 1.78,1.17,1.57and 1.18times 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ose of lo w -yield varieties under upland condition.Correlation analysis sho wed that the yield per plan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tiller number,plant height,shoot fresh weight and root base thickness.The yield and tiller number under upland condition could be used as identification indexes for drought resis -tance of upland rice in Huang -Huai whea-t rice planting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The plant height,shoot fresh weight and root base thickness could be used as auxiliary indicators.Luodao 998,Xuhan 702,Yuan handao 3and Zhenghan 2were the four drought resistant and high -yield varieties and were suitable for extension.Keywords:Henan;upland rice;identification index;cluster analysis 干旱缺水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已经成为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1]。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应用效果与技术探讨
程 在各 项 调控 技 术 指标精 确 定 量 中形 成数 字 化 水稻
精 确定量 栽培技术 平均每 窝最高苗 2 .9苗 ,出 03
生产 技术体 系 。在水 稻栽培技术 中具有科学性 、先进 现时间在栽后 3 9天。常规栽培 平均每窝最高 苗 2 .7 33
的主 推 技术 。
精确 定量栽培有 效穗 1 . / ,有效分孽 期在 52穗 窝 6月 1 3日,即栽后 2 天 ,成穗率 7 . 9 45 %。而常规栽培
有效穗 1 . 穗 / ,有效分 蘖期在 6 1 42 窝 月 1日,即栽后
1 水 稻 精 确 定 量 栽 培 的 增 产 效 果 与 效 应 分 析
南
方
农
业
21q 0o -
N o 9 2Q、o
. .
S ut o h Chi g i ulu e na A rc t r
2 0 SeP .
20 10
_ 月
鼬 颧
镌 g ∞
水稻 精确 定量 栽培 应 用效 果 与技 术探 讨
夏素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重庆 市南川 区农 业委员会 ,4 8 0 ) 0 4 0
种 3个典 型 田块对 比试验 实收 ,水稻精确 定量 栽培 实 多 ,无效分 蘖增加有 关系 。相反精 确定量栽 培 由于前
收稻谷 2 7 . k ,平 均产量 6 8 g6 71 6 66 g 0 . k /6 I 3 T 。比同品 期氮 肥 施 用量 减少 ,无 效分 蘖 减 少 ,有 效穗 反 而增
作 者简 介: 素梅 (9 0 ) 夏 17 一 ,女 ,重庆 南川 人 ,农艺 师 ,从 事 农业技 术
江苏张家港市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
技 术 培 训 会 在 江 苏 吴 江 召 开
为总结交流全 国各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经验和成 效 ,进一步提高水稻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的普及率和到位率 ,日前 ,全 国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现场观摩暨技术培训会在江苏省吴江市 召开。
各 乡镇 、 街 道 、 街 道 分 管 书 记 、 科 协 办 主 任 :市 直 各 部 门 、 专 业公 司 、 骨 干
企 业 分 管 领 导 ,市 各 级 学 会 参 加 了会 议 。 张 家 港 市 杨舍 镇 、 市 教育 局 、市 农 委 代 表在 大 会 上作 了创 建 交 流 发 言。 江 苏 省 科 协 正 厅 级 干 事 吴 国 彬 在 会 议 上 作 了创 建 专 题 辅 导 报 告 。 在 报 告 中 ,吴 国 彬 既 对 “ 国科 普 示 范 市 ” 的创 建 内容 作 了 全面 深 入 的解 读 ,又 联 全 系 张 家 港 市 实 际 ,从 跳 出创 建抓 创 建 的 战 略高 度 ,对 我 市 在 开 展 新 一 轮 创 建
全 国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观摩暨技术培训会交流现场 农 业 部 水 稻 精 确 定 量 栽 培 技 术 专 家 指 导 组 成 员 和 1 个 省 (自治 5 区、直辖市 )科研、教学与推广部 门的水稻专家以及 近4 个示范县的 0 代表共9 多人参加了会议。全 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邓光联副主任 O 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江苏省农业委 员会徐惠中 副主任、扬州大学 范建 副校长 、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许忠金 副调研 员、吴江市人 民政府沈 金 明副 市 长 到会 分 别 致辞 。
种 植 面 积 3 O 亩 ,为农 业 部 万 亩 水稻 高 产创 建 示 范 片 ,主 要种 植 OO
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_精确定量栽培
2
2005 年第 1 期
苗 ( 包括行穴距) 、 水分调控和植保技术的实施, 使各项措施 既不过量, 也无不及, 发挥最高的效率, 既保证高产优质, 又 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环境及稻米的污染。因此, 这种高产栽培 对技术定量的要求十分严格。 ( 2) 在中产条件下( 江苏水稻单产在 600 kg/ 667m2 以下) , 存在多种技术途径, 似乎对栽培技术定量的要求不严格。但 实践证明, 也存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 栽培技术定量 问题。 2002 年 江苏十个 县进行的精 确施氮试 验, 在 采用习 惯的经 验性栽培 条件 下, 单 产 500~ 600 kg/ 667m 的大面积稻田, 施氮水平都在 20 kg/ 667m 左右。而采 用密、 肥、 水精确定量栽培的, 每 667m 施氮 20 kg 的单产可
2 2 2 2
测定了昆山、锡山 ( 代表太湖粘土地区) 、 高邮、建湖 ( 里下河粘土地区) 、 泰兴 ( 高砂土地区) 和东海 ( 淮北砂姜黑 土) 的不同地力田块的基础产量 ( 不施氮空白区) 和土壤供氮 量水平, 汇总表 3。 根据目标产量的需氮量 ( 表 2) 、 氮肥当季利用率 ( % ) 和 土壤的供氮量( 表 3) 资料, 用 Stanford 公式计算了代表江苏不 同地区的 6 个县 ( 市) 获得 600、 650 及 700 kg/ 667m 产量的合 理的施氮量( 表 4) 。 由表 4 而知, 江苏目前大面积施纯氮 20 kg/ 667m 2, 如全 面采用精确定量栽培集成技术, 土壤供氮能力中等 ( 平均每 667m2 供氮 6. 08~ 7. 00 kg) 高邮、 建湖、 泰兴等县( 市) , 均有达 到单产 700 kg/ 667m 的可能; 地力最差的田块( 平均每 667m
应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实现水稻生产水平重大突破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第12期75工 作 研 究DOI:10.16815/ki.11-5436/s.2017.35.061全生育期145-150天。
根据籼稻最佳抽穗扬花期日均气温27℃左右的要求,将播种期设计在4月10-12日,始穗期7月底,8月5号前齐穗,9月上旬收获。
商城县7月下旬至8月份日平均气温28-25℃,适合水稻扬花灌浆,且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好。
3、培育壮秧技术秧苗在塑盘生长到15-18天后,秧苗移栽到寄秧田(为省劳力,可采取抛撒办法),寄秧田整平,开沟分厢,寄秧后5天施追肥,活棵后湿润管理,沟内有水,水不上畦田,寄秧15天开始移栽。
4、精确计算基本苗和栽秧密度培育高产群体总的指导思想是走小群体、壮个体、争大穗,提高成穗率的栽培途径。
在基本苗确定上,要尽可能多利用分蘖成穗,根据每亩18-20万穗的目标和乳苗移栽、两段壮秧单株能够平均成穗20-23个作计算,每亩适宜基本苗为8000-9000穴。
适当扩大行距,采用33.3 cm×25.0 cm-26.7 cm×26.7 cm,每穴1苗,有利于改善群体中后期的通透条件,充分发挥个体优势。
秧苗生长空间大,根系发达,既能产生更多有效分蘖,在有效分蘖叶龄期够苗(18-20万/亩),又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的发展,分蘖高峰被控制在每亩24-25万苗左右,成穗率80%以上,实现每亩18-20万穗,每穗200粒数以上。
5、肥料的精确定量与运筹商城县农民稻田施肥习惯于“一炮轰”,即把50 kg 碳酸氢铵和50 kg 磷肥在栽种前作底肥一次性施入田中,其余的氮素追肥都在分蘖期全部施完,没有施穗肥的习惯,造成肥料流失严重,利用率低。
在示范田中我们根据亩产的850 kg 的需氮量和土壤的供氮水平,经测算将每亩的总氮量设定为20 kg 左右,并根据促进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和攻大穗的要求分阶段施用N 肥,基蘖肥、穗肥比例为5.7:4.3,并配以P、K 肥,N、P、K 比例为1:0.5:1。
黄淮稻区推广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9和Pi-ta的分子鉴定
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 食 作物 之 一,我 国 50% 以 上 人口以稻米为主 食。 稻 瘟 病 又 称 稻 热 病,是 由 子 囊 菌 引发的真菌性病害。水稻稻瘟病主要通过气流传播, 在 水 稻 生 长 全 生 育 期 均 可 发 病 ,对 水 稻 生 产 威 胁 极 大 , 许 多 水 稻 品 种 因 抗 病 性 不 佳 ,常 造 成 严 重 损 失 ,甚 至 绝 产。利用抗稻瘟病基因培育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是最 有效的防治稻瘟病手段,也是分子育种的主要方 向 。 [1] 现已报道的抗稻瘟病 基 因 有 70 多 个 抗 稻 瘟 病 位 点 的 90 多 个 主 效 基 因,其 中,犘犻犪,犘犻犫,犘犻犽犿,犘犻犽狆, 犘犻狋犪,犘犻狕狋,犘犻2,犘犻9等24个基因已被成功克隆 。 [2]
收 稿 日 期 :20180520 基金项目:国 家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项 目 (2017 YFD0100500);河 南 省 基 础 与 前 沿 技 术 研 究 计 划 项 目 (162300410140);河 南 省 重 大 科 技 专 项
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Inordertoclarifythedistributionoftwomajorblastresistancegenesof犘犻9and犘犻狋犪inricelines in Huanghuairegion,molecularmarkerswereusedtoidentify60ricevarietieswith犘犻9and犘犻狋犪antiblast genes.Theresultsshowedthat31ofthe60testedvarietiescontained犘犻9resistanceallele,9contained犘犻狋犪 resistanceallele,and6varietiesofZhengdao18,Yunongjing12,Yudao16,Taixiang2,Wuxiangjing14and Wuyunjing21carriedtwodiseaseresistantgenes.犘犻9resistantgeneiswidelyusedinricebreedinginHuang huairegion,while犘犻狋犪resistantgeneisseldom used.Itisnecessarytostrengthenthepolymerizationand utilizationof犘犻狋犪andmoredominantwidespectrumriceantiblastgenesinthefuture.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molecularmarker;riceblast;犘犻9;犘犻狋犪;moleculardetection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不要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误解为“复杂、费时、费工”的精耕细作栽培,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种植方法。
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培育壮秧、适龄移栽
移栽时要根据播种期和秧龄确定恰当的移栽时间。
移栽秧龄不宜过大。
避免秧苗老化移栽,以免出现有效穗减少和抽穗不整齐。
移栽时间定在6月初,秧龄40天左右, 6叶移栽,平均带蘖3个(1 叶及2叶蘖3个)。
二、栽插密度要求
合理密植是水稻夺取高产的前提,合理密植与栽培方式、密度密切相关。
1、栽培方式:采用精确定量栽培。
拉线手工定点栽插,清水栽秧,插秧深度1-2公分。
2、栽培密度:采用株行距为3X9寸或3.5X8寸的条栽,亩插2.1-2.2万丛,每丛1苗,栽插质量一定要做到栽浅栽稳。
三、肥水管理
1、施足底肥:亩用1000-1500千克优质农家肥、10千克尿素、50千克普钙做底肥。
2、早施分蘖肥:秧苗移栽大田7-8天,亩用10千克尿素,5千克硫酸钾拌匀撒施,促花肥亩用尿素10千克,5千克硫酸钾,保花肥亩施10千克尿素,延长功能叶寿命,增强上部叶片光合能力,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四、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确保增产增收。
并根据预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期,专业化防治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白叶枯病等。
稻瘟病的防治应在大田分蘖盛期和破肚初期及时用异稻瘟净和75%三环唑预防1-2次。
白叶枯病的防治在幼穗分蘖期、齐穗期、扬花期各用叶枯灵进行喷雾1次,施药时尽量选择雨后叶干时进行。
同时要加强其它病虫害防治。
优良食味粳稻丰产优质及氮高效协同的叶片光合生理
殷春渊,王书玉,刘贺梅,等.优良食味粳稻丰产优质及氮高效协同的叶片光合生理[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7):91-97.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7.013优良食味粳稻丰产优质及氮高效协同的叶片光合生理殷春渊,王书玉,刘贺梅,孙建权,胡秀明,王和乐,张金霞,张倩倩,田芳慧(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摘要:在不同氮肥处理下,通过研究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品质、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叶片光合生理特性,探讨了不同时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在一定的氮肥处理下均表现为较高的产量水平、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和较优的稻米品质,最高氮肥利用效率达46.9%,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达72.82kg/kg,最高食味值达84分以上,且年际间和品种间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说明优良食味粳稻的丰产优质特性年度间具有一定的重演性和稳定性。
灌浆盛期,4个粳稻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午明显高于下午,最大净光合速率达27.37μmol/(m2·s),且施氮处理上午基本高于不施氮处理;下午净光合速率则基本表现为不施氮处理高于或接近于施氮处理。
相关分析表明,稻米的加工品质除个别时刻外基本上与上午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关系;食味值和直链淀粉含量与上午净光合速率基本呈负相关,与下午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上午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与下午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09:30和14:00分别达到显著水平。
这说明,增加上午净光合速率有利于稻米加工品质的提高,下午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稻米外观、食味品质的改良;提高下午叶片净光合速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下午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可作为评价优良食味粳稻的一个光合生理指标。
关键词:水稻;优良食味;丰产优质;氮;净光合速率 中图分类号:S511.2+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17-0091-07收稿日期:2022-12-26基金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HARS-22-03-G1);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编号:212102110290);作者简介:殷春渊(1978—),女,河南汝南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栽培生理研究。
研究探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研究探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摘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遵循生态系统规律,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可使水稻获得优质高产。
重点分析该技术在推广应用中所遇到的农业硬件设施不足、种植户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以及该技术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关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选用优良的品种,依据水稻每个生长时期的变化情况,遵循自然规律,结合相应生态环境的调控,利用天然有机养料作为水稻营养吸收的主要来源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的先进栽培技术。
该技术由于选用优良品种、养料天然有机并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所以能获得高产、高质量的水稻。
同时,该技术充分尊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控,对水稻种植过程进行严格设定,也维护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以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由于我国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不够先进,推广示范的地区不够广泛,如何使该技术得到充分应用将是人们接下来要重视的问题。
1.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1农业硬件条件不足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但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良莠不齐,不利于全面推广。
同时,该技术需要水源,有些地理环境不利于排水、灌溉等农业操作,以至于达不到该技术的要求。
由于农业产业化相对落后,机械化技术推广不足,导致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无法广泛应用。
1.2农户思想观念落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都选择为城市化添砖加瓦,导致大多数务农人员多为妇女和老人。
这些人对新事物接受较慢,对新的农业技术也较难接受,不利于该技术的推广。
同时,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秸秆的作用,通常为图省事、省力而选择焚烧秸秆,这种行为不仅会污染环境、破坏土壤,而且会造成天然养料的浪费。
1.3有机肥源匮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家禽养殖户选择到城市里工作,养殖户数量逐渐减少。
再加上农民受传统耕植思想的影响,有机肥料(主要包括微生物肥料及生物菌剂、有机复合肥及秸秆腐熟剂等)被使用的很少。
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到光山县开展水稻育秧、抛秧技术服务
XIANGCUN KEJI 2021年6月(上)5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到光山县开展水稻育秧、抛秧技术服务2021年5月28日,河南科技特派员、信阳市优质水稻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员宋世枝研究员、彭波博士和赵金会博士一行赴光山县罗陈乡周湾村和罗陈村开展水稻育秧、抛秧技术服务。
光山县工信局有关负责同志,周湾村、罗陈村第一书记及主要负责同志先后陪同。
服务队首先来到周湾村种粮大户易本胜的水稻抛栽田,向他了解了2021年水稻育秧及抛秧情况。
据易本胜介绍,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紧缺,他的13.33hm 2水稻基本上全部应用的是“泥质法”育秧、抛秧技术,目前籼稻基本抛栽完成、粳稻刚刚播种。
籼稻、粳稻搭配种植缓解了季节矛盾。
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水稻泥质法育秧、抛秧方法操作简单,节支增效,秧苗素质好,我一个人每天可以抛秧0.53hm 2左右,能够有效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在罗陈村正鹏农业合作社插秧、育秧现场,宋世枝针对育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4月20日以后播种的水稻,不要在育秧工厂中育秧,而应采用大田露天育秧,以免高温造成烧苗或秧苗素质下降;二是苗床浇水不宜采用喷灌的方式,应采用浅水灌溉,水层淹没秧盘底部,有利于秧苗根系生长,降低秧苗叶片湿度,减轻苗期病害;三是育秧基质可因陋就简,用粉碎的稻田土壤,适当添加一定量的壮秧剂,既有利于培育大龄壮秧,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罗陈村种植大户程传禹的稻田,只看到2个人在查苗补苗。
据程传禹介绍说,当地人工插秧667m 2成本超过了200元,而且请不到工人。
他有13.33hm 2水稻,全部采用“泥质法”育秧、抛秧技术,主要是自己抛栽,基本不用请人。
他动情地说:“真的非常感谢宋院长你们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好的技术,不然我是种不了这些稻田的”。
(记者:翟媛媛欧阳曦)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嵩县开展科技服务2021年5月26日,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员侯典云、张利霞等一行到嵩县九皋镇开展皂荚种植与病虫害防治专项技术服务。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病虫害防治研究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病虫害防治研究发表时间:2020-08-24T15:54:03.7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作者:王吉远赵忠杰[导读]黑龙江省穆棱市马桥河镇政府农技推广站 157517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作物的重要性,由于我国拥有大量的人口,因此对粮食的需求量巨大。
国内淡水资源的缺乏,要求必须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采用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以满足国民对粮食的需求。
在种植水稻过程中也要注意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提高水稻的产量。
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1、选择优良的种子高质量的种子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农业生产者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往往会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农业生产作业。
在种植水稻时,要选择抗病虫害强、高质量种子。
农业生产者在储存种子时,要对种子进行必要的消毒,将种子至于阳光下将种子晾干晒干。
在种植水稻的前期,选择产量高,质量好的种子,以保证后期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农作物。
2、对育苗和插秧的科学和规范化管理水稻栽培需要提前培育秧苗,之后才能将其移栽到水里。
因此科学的育苗很重要,育苗技术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保障和前提。
育苗结束之后农户应该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壮秧,在移植秧苗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湿润育苗的方式,目的是促进秧苗适应水里的环境,在具体插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如插秧的密度需要控制好,保证适宜的间距,以10-15cm为宜,如果过于稀疏或过于密植的话会降低水稻的产量。
3、秧苗移栽要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风力不能高于3级,温度不能低于21℃,阳光要充足。
移栽前做好田间除草和施足基肥工作,除草多采用化学药剂喷洒和人工翻耕沤田除草相结合的方式,基肥用肥量为75kg/hm2复合肥、375kg/hm2有机肥。
根据早晚稻的生长周期选择合理的移植时间,一般早稻在5片叶时移植,晚稻在6片叶后移植。
移栽主要采用人工抛秧技术,每667m2栽植基本苗2万株左右。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影响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影响李非【摘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通过前氮后移,合理调整基蘖肥与穗粒肥施用比例,能够达到增产增效的结果.研究表明:采用茎蘖肥与穗粒肥6:4的比例,提高了有效分蘖,较常规生产增加水稻产量,单位面积增幅达13.3%,增效163.5元/667 m2.【期刊名称】《北方水稻》【年(卷),期】2014(044)002【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精确定量;水稻;生长;产量【作者】李非【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沈阳 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用较少的作业次数、准确的作业时间和物化投入量,获得预期的高产、优质和最佳经济、生态效益[1]。
它是通过预期穗数,量化用种量、移栽苗数,以叶龄、叶色变化为生长动态依据,调整施肥时间及数量,并结合适当晾田,搭配浅湿灌溉模式,最终取得目标产量的一项实用技术。
本研究在辽宁水稻主产区东港进行,通过与常规栽培比较,验证其应用效果,为该地区今后水稻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以当地主栽水稻港育129为供试品种。
1.2.1 试验地点试验于2009年在东港市新兴区土房北村进行,设1个处理,1个对照(CK),2次重复,每个重复667 m2。
1.2.2 试验设计以前氮后移为主。
以650 kg/667 m2为目标产量,结合当地基础地力,处理每667 m2施肥量为纯氮14.4 kg(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6:4);对照田参照常规生产每667 m2施肥量为纯氮12.2 kg(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5:2.5)。
1.2.3 田间管理处理与对照均在4月20日育苗,6月1日机械移栽,密度为30 cm×15 cm,每667 m2为1.4万穴,每穴4苗。
5月20日泡田平地,返青分蘖和扬花灌浆期保持水层2 cm,其余时期采取干湿结合灌溉。
苗床喷施毒敌每壶40 ml,移栽后5 d、7月1日、8月25日分别喷毒敌40 ml/667 m2。
水稻不同部位伤流强度的差异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3, 39(1): 153−163 /zwxb/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DOI: 10.3724/SP.J.1006.2013.00153水稻不同部位伤流强度的差异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殷春渊杨海霞杜彦修张静李俊周孙红正彭廷赵全志*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省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农业部黄淮海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水稻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郑州450002摘要: 为明确水稻弱势籽粒充实的作用机理, 以豫粳6号(粳稻)和两优培九(籼稻)为试验材料, 于幼穗分化期设置不同的氮素穗肥处理(即0、90、180 kg hm−2纯氮)试验, 研究了基部节间和穗颈节间伤流强度、伤流液中可溶性糖的灌浆期动态变化, 灌浆盛期伤流强度日变化规律及穗颈节间伤流强度和伤流液中可溶性糖与籽粒充实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水稻基部节间和穗颈节间伤流强度灌浆期变化不同, 基部节间伤流强度于花后5 d达最大值, 之后呈下降趋势; 穗颈节间伤流强度于花后5 d、17 d各出现一个峰值, 花后11 d达低谷, 平均穗颈节间伤流强度表现为无氮肥处理最高, 高氮肥处理最低。
穗颈节间伤流强度日变化以白天较低, 夜晚较高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籽粒灌浆期,花后10、15、25和35 d粳稻穗颈节间伤流强度与其弱势粒充实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籼稻相关性不显著;穗颈节间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强弱势粒充实度均极显著正相关。
基部节间伤流与籽粒充实度的关系不显著。
说明穗颈节间伤流与弱势粒充实关系密切, 可以此作为衡量弱势粒充实程度的指标之一。
因此, 以氮素调控为手段提高穗颈节间伤流强度来提高弱势粒充实度是可行的。
关键词:水稻; 伤流强度; 氮素调控; 籽粒充实度; 穗颈节间; 基部节间Difference of Bleeding Intensity in Different Parts of Rice Pla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rain PlumpnessYIN Chun-Yuan, YANG Hai-Xia, DU Yan-Xiu, ZHANG Jing, LI Jun-Zhou, SUN Hong-Zheng, PENG Ting, and ZHAO Quan-Zhi*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Key Laboratory of Physiology, Ec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f Food Crops in Henan Province / Key Labora-tory of Crop Physiological Ecology and Farming System in Huanghuaihai,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 Hena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Rice, Zheng-zhou 450002, China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llustrate the mechanism of inferior grain plumpness in rice.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0, 90 and 180 kg ha−1 N spik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the stage of rice young ear differenti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2005 and 2006 on the farm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e, China. Two varieties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periodical changes of basal and neck internode bleeding intensity, soluble sucrose in bleeding, daily change of bleeding intens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leeding intensity and soluble sucrose of neck internode with grain plumpness in the grain filling st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of bleeding intensity between the basal and neck internodes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bleeding intensity in the basal internode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 in the fifth day after anthesis and presented the drop tendency afterwards. The bleeding intensity of the neck internode appeared two peak values in the fifth and seventeenth days after anthesis. There was a valley value in the eleventh day after anthesis on average. The average bleeding intensity in the neck inter-node was higher under zero N lever than high N level. The daily change of bleeding intensity in the neck internode was low in the daytime and high at night, which reduced with rising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or highly signification between inferior grain plumpness and the bleeding intensity of neck inter-node in the 10, 15, 25, and 35 days after anthesis for the japonica, but not for the indica ri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ble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651, 3047101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663),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94200510003),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10IRTSTHN005)和郑州市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项目(112PCXTD342)资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苗设计
秧龄45-50天
7-8叶移栽,行距8-9寸,株距4寸,
每穴2-3苗
氮肥用量设计
土质为沙壤土,按照每百公斤需氮量 2.1公斤计算,亩产750公斤需要吸收氮 素15.75公斤。不施氮素的空白田亩产 按照350公斤计算,则土壤供氮量为 3.5×1.7公斤=5.95公斤,肥料利用率 按40%计算,氮肥总用量=(15.75- 5.95)/0.4=24.5公斤/亩。
同时,对南北稻区大面积推广水稻品 种的叶龄、伸长节间数、适宜穗数等
进行了调查,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
精确定量奠定了基础。
伸长节间数
品种主茎叶龄进程与生育进程
7
1 2 3 R4t 5 6 7 8 9 10 11○13 14 15 16 17 18 19 12
△
孕 抽 乳 成 穗 穗 熟 熟
6
1 2 3 R4t 5 6 7 8 9 10 11○13 14 15 16 17 18 12
△
孕 抽 乳 成 穗 穗 熟 熟
5
1 2 3 R4t 5 6 7 8 9○11 12 13 14 15 10
△
孕 抽 乳 成 穗 穗 熟 熟
4
不同类型品种的上下层根发生与主茎叶龄进程 穗
t R 4 „„„„
1 2 3 R4t 5 6 7○⑨ 10 11 12孕 抽 乳 成 8
穗 熟 熟
13
14„„„„19
河 南 省 水 稻 生 产 情 况 统 计 表
1949-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2001-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626 719 722
904 900 928 930
339 427 406
472 485 490 490
25
大风灾情发生次数
22.7
20 15 10 5 0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近几年 14.5 11.8
2.1
1.1
E、早 衰
生产上“一炮轰”施肥管理方式,全省普遍存 在早衰现象。
《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国家粮食战略工程 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 到2020年全省新增粮
A、干
发生频率为24%~57%。
旱
B、渍
涝
平均发生频率为38%,最高频率40%~80%。受 灾面积、成灾面积分别占全国的12.7%和17.3%,均 居全国首位。
C、花期阴雨寡照
出现频率为12%~42%。
D、大风倒伏
2009年8月28-29日罕见特大风灾,河南140万 亩水稻倒伏。
河南省大风灾情发生次数
存在问题
倒伏的问题 搁田控水的问题 减灾稳产的问题
1、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建立在水稻叶龄 模式和群体质量栽培理论基础上的集成技 术,是基本原理与当地实际条件的有机结 合,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各地只要明确相应的技术参数,就可以 实现该技术的本土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并
取得明显效果。
2、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本身就具有社会公益性 ,理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建议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列为农业 部“十二五重大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以
12.9 12.68 13.65 13 12.95
12.9 12.56 12.7 11.7 12.6
12.65 13.5 13.55 12.5 12.9
12.82 12.91 13.3 12.4 12.82
518.24 521.88 537.64 501.26 518.24
2006年试验结果
处理 N:20kg N:17kg N:14kg N:23kg N:26kg 空白对照 基:穗 =8:2 基:穗 =7:3 基:穗 =6:4 基:穗 =5:5 亩穗数 (万) 19.02 20.48 19.55 21.68 22.08 16.23 23.01 22.08 22.08 19.95 每穗总粒 数(粒) 150 148.7 155.5 156.1 154.5 102.4 112.4 123.3 126.8 142.4 预计结实 率(%) 92 92 92 92 92 92 92 92 92 92 预计千粒 重(g) 28.5 28.5 28.5 28.5 28.5 28.5 28.5 28.5 28.5 28.5 理论产量 (kg) 748.06 798.5 797.09 887.35 894.46 435.76 678.13 713.83 734.09 744.88
空白区产量435公斤/亩 基蘖肥:穗粒肥=6:4、5:5产量较高 百公斤籽粒吸氮量:1.9公斤
2、沿黄稻区
2005年新乡市
2005年新乡市
2005年新乡市
2006年新乡市
2006年新乡市
空白区亩产350公斤左右
基蘖肥:穗粒肥=6:4和5:5产 量最高
百公斤籽粒吸氮量:2.1公斤
河南省水稻生产概况 河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展 几点体会和建议
豫南稻区:籼稻为主,其中信阳市水稻种
植面积近700万亩,小苗移栽
豫北沿黄稻区:粳稻为主,近200万亩,麦
茬稻长秧龄 豫中稻区:籼粳稻混种区,100多万亩。
1000 900
1100
200 100
300
500 400
700 600
上层根发根叶龄期
5 „„„„17
下层根分枝根发根叶龄期
△ △
15 „„„„ 乳熟
下层根发根叶龄期
上层根分枝根发根叶龄期
沿黄稻区高产攻关设计
供试水稻品种:郑稻18,N=18,n=6
产量结构设计:亩产稻谷750公斤。每 亩有效穗数22万穗,每穗总粒数150 粒,千粒重25.5克,理论产量810公斤/ 亩。 群体生育指标:茎蘖数:高峰苗24-25 万,成穗率85%,最大LAI为7.5
800
0
1949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河南省历年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年份
面积(万亩) 亩产量(公斤)
时期
种植面积(万亩) 单产(公斤/亩) 669 505 676 119 174 280
560 540
单产(公斤/亩)
550
食产量300亿斤,其中
新增水稻约40亿斤,占
520 500 480 460 440 2007年 2020年 485
全国新增水稻产量的
1/4,占河南新增粮食 总量的13%。
河南省水稻生产存在问题“三多四少”
1、品种问题: 豫南稻区品种多、缺乏主导品种;沿黄稻区品种 主导品种少。 2、栽培管理粗放: (1)播种量多:秧苗素质差,苗弱; (2)田间水多:很少搁田,分蘖成穗率低; (3)基本苗少:栽插密度不够,群体不合理; (4)穗肥施用少:很少施用穗肥; (5)减灾稳产预警机制少:高产田块稳产性差。
群体生育指标
高峰苗 (万) 成穗数 成穗率 LAI (万) (%) 每穗 实粒 数 千粒 重 实际 产量
设计
24-25
22
85
7.5
145
25.5
实际
24.89
20.99
84.37
7.7
152
26.3 780.2
2007年信阳市商城县
100亩连片 Y两优1号实收 平均亩产859.4 公斤
水稻氮素调控技术研究
设基蘖肥与穗肥不同的氮素配比处理,
即基蘖肥氮:穗肥氮配比分别为8:2、
7:3、6:4、5:5、4:6等五个处理,
以当地习惯性施肥方式、不施氮肥为两 个对照。共计7个处理。
2005年信阳市
2005年信阳市
2005年信阳市
2005年信阳市
2005年试验结果
小区产量(kg) 处理 总氮14 kg 总氮17 kg 总氮20 kg 总氮23 kg 总氮26 kg 不施氮肥 基:穗 =8:2 基:穗 =7:3 基:穗 =6:4 基:穗 =5:5 基:穗 =4:6 Ⅰ 13.4 13.65 13.05 12.65 13.55 11.52 Ⅱ 12.73 12.8 13.12 12.2 12.68 10.41 Ⅲ 13.1 12.9 13.15 13.1 11.73 10.23 平均 (kg) 13.08 13.12 13.11 12.65 12.66 10.72 亩产 (kg) 528.75 530.37 529.96 511.37 511.77 433.35
2010
93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河南水稻生长季节降雨量变化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豫南 豫中 豫北
“北旱南涝”格 局加剧。中南部 降 雨 量 由 8001000mm 上 升 到
942-1286mm。
1961年 91年 71年 01年 81年 06年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河南水稻生长季节旬日照时数变化
期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共性公益性栽培技术,
为水稻增产增收发挥更大的作用。
3、技术人员应是掌握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的主体
谢 谢!
2008年信阳市商城县
10000亩连片Y两优1号实收平均亩产695.1公斤
2010年河南省水稻高产创建示范:
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2个, 省级万亩示范区21个,
“种三产四”万亩示范区17个;
超级稻示范6个县。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已成为河南水稻栽培的主导技 术(高产创建、超级稻推广)。 2009年全省合计推广83.68万亩,平均亩产666.4 公斤,亩增60.1公斤,增加9.92%; 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稻谷717.7公斤,亩增稻谷 103.3公斤,增加16.8 %; 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678.2公斤,亩增61.7公斤。 2010年不完授亲自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