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摘要:水稻精确定量技术是由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倡导的,它的核心是根据水稻生长发育规律和环境条件采用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措施从而达到高效、优质、高产的生产目标。自2008年引进此项技术至今在我地区广泛推广。种植户对此项技术深感信赖。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123-1

1 水稻精确定量解决了几个以下几个问题:

1.精确的播种,精确的插秧密度,精准的施肥,精准的水量控制,减少了农民的作业次数,从而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降低了很大的成本。

2.通过最必需、最少的作业次数,从而减轻了作业过程中带来的农业污染等问题,达到优质、高产的合理目的。

3.通过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大大减轻了水稻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的发病率。

4.通过“前氮后移”技术提高肥效利用率40%~45%,在分蘖临界期使本田群体叶色落“黄”有效的控制无效分蘖,延缓叶片伸长,推迟封行,从而改善了群体的光照条件,为提高产量奠定基础。

2 下面就我们当地几年推广此项技术的实际情况做以验证说

明和阐述:

品种:吉粳88,生育期143天,主茎总叶片数15个,伸长节间

数5个。设计亩产700公斤,亩颖花量(总粒数)3500万朵以上,亩27万穗(405穗/m2),每平方米18穴,每穴22.5穗,每穗135粒,结实率90%,千粒重22.5克。

示范田用种量:20公斤。4月12日播种同时播种,示范田播种400盘,5月17日移栽,移栽叶龄4叶,70%带1个蘖。示范田每平方米18穴,每亩1.2万穴。

示范田氮肥用量的确定:总需氮量=(目标需氮量-基础供氮量)/氮肥利用率

目标产量需氮量=目标产量×百公斤籽粒吸氮量/100

基础供氮量=基础产量×百公斤籽粒吸氮量/100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生产700公斤籽粒需氮量为7.0×1.45=10.15公斤。基础产量350公斤/亩,土壤当季供氮量=3.5×1.45=5.08公斤。肥料当季利用率为40%计算,氮肥总量(10.15-5.08)

=5.07/40%=12.68公斤/亩纯氮。实际12.68公斤/亩纯氮设计施肥。

氮肥比例的确定:改变以往只重视基蘖肥不重视穗肥的传统做法,实行前氮后移,降低前期基蘖肥的用量,增加穗肥用量。按照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基蘖肥氮:穗肥氮为7:3(基:蘖:穗=4:3:3)比例施用肥料计算,基肥为氮8.88公斤/亩(基肥5.08公斤/亩、分蘖肥3.8公斤/亩),穗肥为3.8公斤/亩。

施用时间:基肥翻地前施用50%、靶地施用50%。分蘖肥于移栽后7天即5月25日施用。6月23日排水晒田,穗肥施用在7月12日。

磷、钾肥的定量及使用:p、k按照与n肥的比例计算用量。

n:p2o5:k2o=1:0.4:0.5。磷肥做基肥一次施用,钾肥分基肥和穗肥施用,基肥:穗肥=7:3。

水量管理:6月24日排水晒田。水稻进入12叶期至成熟期实行干干湿湿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板实,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增强根系活力,提高群体中后期光合作用积累能力,提高结实率和籽粒重量。

对照田用种量,30公斤,4月12日播种500盘,5月17日移栽,秧龄4叶,每平方米22穴,每亩1.5万穴。

对照田施肥量:基肥氮、磷、钾各含15的10包/公顷,也就是纯氮5公斤/亩,纯磷5公斤/亩,纯钾5公斤/亩,基肥施用时间在5月12日一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尿素13.5公斤/亩,纯氮5.7公斤/亩,第一次分蘖肥施入时间在5月25日,第二次分蘖肥当地也叫补肥,施入尿素6.25公斤,纯氮2.85公斤/亩,第二次分蘖肥施入时间6月20日。

水量管理:保持水层1~2cm,不进行排水晒田。

示范田和对照田病虫害防治使用同样药剂。

收割时间:9月28日。根据决定水稻产量的四个重要构成因素(1.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2.每穗粒数;3.结实率;4.千粒重)进行单位面积收割测产对比。示范田每平方米平均有效穗数407个,每穗平均粒数124粒,结实率92%,千粒重22g,测产结果每公顷10214公斤。对照田每平方米平均有效穗数396个,每穗平均粒数

115粒,结实率89%,千粒重21.5g,测产结果每公顷8714公斤。结果表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17.2%。由于水稻精确定量在6月末采用排水晒田,减轻了稻瘟病的发病率,这在2009年、2011年并不明显,但在2012年由于气候的因素水稻前期涨势弱,中期温度高水稻涨势过快稻瘟病发病蔓延很快,明显的看出经过排水晒田的地块稻瘟病很少发生。而没有经过晒田的发病较重。因此经过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田块用药次数要比常规栽培的田块

要少,这更好的证明了经过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省工,省成本,减少了污染,从而达到优质的目的。

3 适合本地区的水稻精确定量模式

3.1 培育壮秧

壮秧的标准:1.秧苗要矮壮;2.叶腋根保持同身;3.秧苗要适龄,播种、茬口、移栽与生育期进程优化同步,壮秧是高产的基础、秧好半年稻。秧好不仅可以多分蘖、而且是大穗的基础。重点是要扩大秧田面积、降低播种量,提高秧苗素质。

3.2 合理基本苗

用基本苗公式计算原理与方法,分析本地大面积生产基本苗是否存在偏少或偏多的问题,有针对提出合理的定量调整意见与指标。我地区以水稻吉粳88为例,基本苗数27万/亩(即每平方米茎蘖数为405个),高峰苗控制在32万/亩(即每平方米茎蘖数为480个),茎蘖成穗率85%。封行控制在孕穗期,抽穗期至少具有与伸长节间数相等的单茎绿叶数,成熟期有3片叶。

3.3 前氮后移

大量推广“前氮后移”技术,这一单项技术的改革就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具体做法是农民原有施肥水平下,改变基肥“一炮轰”,即不施穗肥的传统做法,降低前期基蘖肥的用量,增加穗肥用量。这一方法,不仅不会造成后期病虫害加重和贪青迟熟,还会增加每穗粒数、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病虫害、提早成熟。

3.4 精确定量节水灌溉

实施以提早排水晒田和干湿交替为主要内容的精却定量节水灌溉的方法。

3.5 叶龄、茎蘖动态和伸长节间数的调查

建立苗情调查点,即时掌握当地水稻品种的叶龄和茎蘖动态,以指导大面积生产施肥和管水。

作者简介:邹文会(1973-),女,吉林乾安人,榆树市城发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