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隆阳区粳型杂交稻滇杂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保山坝南片区中低产田改造玉米高产样板实践成果探讨
保山坝南片区中低产田改造玉米高产样板实践成果探讨摘要分析保山坝南片区中低产田改造玉米高产样板生产情况,概速样板实施的主要措施和结果,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经验。
以为该地区中低产田改造玉米高产样板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样板;中低产田;保山坝南片区根据《保山市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关于隆阳区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批复》(保农综[2010]09号)和《保山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省级和市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指标和编报计划的通知》(保农综办(2010113号)文件精神,结合隆阳区上报的《2011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保山坝南片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由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实施,在各级党委政府、农科站、村委会及广大干部农户的大力支配合下,在保山坝南片区成功举办了中低产田改造玉米高产样板,效益显著,获得圆满成功。
现将样板实施结果、方法和经验等简述如下。
1基本情况自2010年隆阳区被列为国家玉米产业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玉米高产创建等重大科技推广项目,玉米产业卓见成效。
特别是隆阳区连续6年对玉米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保山坝南片区中低产田改造、杂交玉米良种的推广运用,使玉米产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已发展成为隆阳区粮食生产的主导作物,无论面积还是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
保山坝南片区中低产田改造玉米高产样板实施地点在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项目区涉及9个行政村,面积最大的是龙塘、大堡子、小堡子、杨官4个村委会的42个村民小组,涉农560户,总人口16043人,技术培训4000人次。
境内的龙塘村位于东经99°15'19.8''、北纬25°01'18.9'',实测面积16.9hm2;大堡子村位于东经99°13'49.2''、北纬25-04'31.7'',实测面积24.89hm2;小堡子村位于东经99°14'04.7''、北纬25°02'53.5'',实测面积16.25hm2;杨官村位于东经99°12'29.1''、北纬25°04'48.3'',实测面积18.41hm2海拔1652-1722m,年均温度15.7℃,年降雨量966.7mm。
杂交粳稻滇杂33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结构 , 学配 方施肥 、 水 、 科 管 综合 防治病 虫草 害。其 结 果表 现 为 高产 、 质 、 优 抗病 、 综合 农 艺性状 好等
特 点 。是 目前我 县 最新 的粳 杂推 广 品种之 一 。 关 键词 : 杂交稻 ; 滇杂 3 ; 3 特征 特 性 ; 高产 栽培技 术
滇杂 3 3是 云南 农 业 大 学 稻 作 所 选 育 的两 系 粳 21 农 艺性 状 . 型 杂交 稻新 组合 。 0 2 2 0 2 0 — 0 3年参加 云 南省 杂交 粳稻 该 品种 全生 育期 1 5 1 5 , 育期 适 中 , 6 — 7d 生 植株 整 区域试 验 . 产量 居所 有参试 组 合 的第二 位 。 0 4年 云 齐 , 20 株型 紧凑 , 片挺 直 , 穗 藏在 剑 叶 里 面 , 叶 谷 有利 光
剑叶 长 2 — 8 m, 1 — . m。穗 长 1 3 m, 总 5 2c 宽 . 1 e 2 8 82c 穗
1 产 量 表 现
6—0 2—5 5 我 县 于 20 0 6年 引入 , 别 安 排 在 马 站 乡 、 海 粒 10 2 0粒 ,穗 实 粒 1 0 1 0粒 ,结 实 率 7 % 分 北 5 千 3 谷 颖 落粒 性 乡 、 越镇 进行 多点 试验 和新 品 种展 示 。其 中在 腾越 8 % , 粒重 2 g左 右 , 粒 黄 色 , 尖 白色 , 腾 6 m 产量 5 0 g左 右 , 0k 高产 田块 可 镇 满 邑 熊 绍 德 农 户 田块 进 行 新 品 种 展 示 种 植 2 中偏 易 。一般 每 6 7
平 均 增 6 . k ; 当地 种植 的老 品 种 “4 1 平 均 增 49 g 比 6 5— ”
20 0 7年 我 县 气 候 十分 特 殊 , 7月 中旬 至 8月上
滇型杂交稻滇杂33高产制种技术
滇型杂交稻滇杂33高产制种技术研究摘要水稻制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能否制定科学合理的制种方案,是制种成败的关键。
滇型杂交稻滇杂33制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要获得理想的制种产量,在技术上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培育带蘖壮秧。
事实证明,培养良好的花粉供体和花粉受体,是获得高产制种的基础,特别是雄健的父本。
二是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适时适量施肥,不偏施氮肥。
三是掌握好割叶的时期和方法,较好地消除授粉障碍,割叶时间太早或割叶长度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到父母本的花期和授粉质量。
四是准确判断第1次赶粉的时间,认真细致做好赶粉工作。
五是做好鸟害的防治。
关键词杂交稻;滇杂33;高产;制种技术;产量;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 s511.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029-02滇型杂交水稻滇杂33制种属于建水县种子公司与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是云南省“十五”期间的科技攻关项目。
在建水县已有近10年的制种史,制种技术逐建提高,产量逐年提高,经济效益可观,是栽培普通杂交水稻的2~3倍,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已被列为建水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项目。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技术要求很高,操作过程也很严格,某一环节不当,都会影响到制种的产量,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1-3]。
本文通过对技术措施的阐述,做出总结和分析,旨在寻求和探讨更科学更完善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产量,使制种农户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设在云南省建水县南庄镇羊街村委会上羊街村进行,海拔1 300 m,年平均气温18 ℃,年平均降雨量800~850 mm,土质为砖红性红壤中的白泥土,ph值5~6,稻田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滇杂33[4]。
供试肥料:三元复合肥(红磷化工,10-10-5),尿素(云天化ⅰ,含n 46.4%),碳酸氢铵(蒙自氮肥厂,含n 17.1%),过磷酸钙(个旧金星化工厂产,含p2o5 16%),硫酸钾(芬兰产,含 k 50%)。
高原耐瘠杂交粳稻滇杂35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3 ” 均产量 1.5th , 5平 12 m 比楚 粳 2 / 4号 ( k ( . c ) 9 9t / h 增 产 1 .4 , 争 优 势达 显 著水 平 ( 0 0 ) m) 36 % 竞 P< .5 。 该 组合 20 20 04~ 0 5年参 加 云南 省杂交 粳稻 区域试 验 。 2年平 均 产量 1 .5 h 表 明滇 杂 3 0 96t m , / 5是 一个 产 量
究所 长期 以来开 展优质 高产抗 病广适 性滇 型杂交 粳稻
育 种 ,九 五 ” “ 以前 育成 了的具有 较 强杂 种优 势 的高产 粳稻 组 合榆 杂 2 该 品种 在 生 产上 应 用 , 9, 取得 了较 大 的经 济效 益 J但 相 对 于 产 量 而 言 , 病 性 和 品 质 却 , 抗 不尽 人意 。随着 产业 结构 调 整 和人 民生 活水 平 提 高 ,
委员会 审 定 ; 试验 示 范结 果 表 明 , 滇杂 3 5较 适合 在 土 壤肥力 及生 产水 平较低 的地 区推广 种植 。
收稿 日期 :0 71 -5 20 .12 基 金项 目 : 南 省 “ 一 五 ” 技 攻 关 项 目(0 6N 5 。 云 十 科 20 G0 )
作者简 介: 寿林 (9 9一) 男 , 金 16 , 云南南涧 人; 实验师 , 主要 从事 滇型杂 交水稻育种。
×
3 86
×
11 3
l
( 86 × 1 1 3 3)
高、 稳定 性好 、 应 性广 的理想 组合 。 适
2 5 3 生产 试验 、 范结 果 :0 3~ 0 6年 多 点试 验 .. 示 20 20
南3 4
i
图 2 恢 复 系 南 3 选 育 4的
保山坝优质粳稻高产12t/hm 2的实践与探讨
云南 滇 西 的 保 山 坝 属 低 纬 高 原 南 亚 季 风 气 候 , 拔 海 1 5 ~1 7 I , 势 平坦 , 高 南低 , 年 日均 温 1 .0 , 6 0 6 5T 地 I 北 常 55℃ 常年降水 量为 9 0m n 且多 集 中在 6 0月降水 , 2 0 年 6 I, ~1 但 01 实际年 日均温 为 1 . ℃ , 6 5 降水 量为 1 5 . mI, 3 1 3 n 比历年 多 降 3 3 8 I , 中 5~ 9 月 就 降 水 9 5 6 n 全 年 日 照 8 .mn 其 9 . mI ,
云南
6 8 0 ; 山市农科所 ) 7 0 0 2保
株型( 级稻) 料 “ 6R r9 —0 选 育 鉴 定 的, 蘖 期繁 超 材 9 I NPr 4 1 ” 分 茂性好 ,茎 蘖项端优势 ” “ 明显 J拔节 以后 叶片直 立 内卷 , , 有 优 良高产 的植株形态 骨架 和充分合理 利用光 能 的基础 , 品 其 质经云南 省农 科院测试 中心测定 , 其主要 指标均 达新 国标优 质稻谷 1 2级标 准。 -
式及穗 粒结构类型 , 用“ 个体 , 足 穗 , 无 效 , 大穗” 运 壮 攻 控 促
系统 高产 栽培技 术 , 实掌握 苗情 , 切 采取相 应 的调 控措 施 , 优
质 粳 稻 单 产 也 可 以 实 现 1 th 2 2 /m 。 关键词 新 株 型 优 质 粳 稻 高 产优 质 高 效 栽 培 技 术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5期
#t 5与 栽 培 )4z -
・2 ・ 3
保 山 坝 优 质 粳 稻 单 产 1 h 的 实 践 与 探 讨 2 / m2 t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40的选育及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3 3一一 . m( 均 一1 3c , 叶 长 2 3 m . 0 8c 平 . m) 剑 0— 2c
摘要 : 滇杂 4 | D系云 南农 业 大学稻作研 究所用 育性 稳 定的 滇 I 型抗病不 育系楚粳 2 A与抗病优质恢复 系南 3 3 4组配成的三 系
杂交粳稻新组合。该 组合 杂种优 势强、 高产 稳产 、 瘟病抗性 稻 强、 适应性 广。于 20 0 9年通 过云 南省农 作物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审定 ( 审定编号 : 滇审稻 20 0 1 。文 中介 绍 了该组 合的选 育 09 0 ) 过程 、 特征特性 、 栽培及制种技术。
文章编号 : 10 40 (0 0 0 - 9 -3 0 1— 7 4 2 1 ) l 0 90 0
云南农 业大 学稻作 研 究所 长期 以来 开展优 质抗 病 高产 广适 性滇 型杂交 粳稻 育 种 ,九 五 ” “ 以前 育成 了具 有较 强杂 种优势 的高产滇 型 杂交 粳 稻组 合榆 杂 2 … ; 9 “ 五” 间 育成 了具 有 杂种 优 势 强 、 九 期 丰产 性 好 、 瘟 稻
生 育期 15d左 右 。 8
1 2 恢 复 系南 3 . 4的选 育
表现为全不育 , 再用楚粳 2 3号 回交, 通过昆明正季及 海南冬繁加代连续 回交 , 20 年 已回交 7代 , 到 01 不育 性完全稳定 , 转育成“ 楚粳 2 号 A ( 1 。 3 ” 图 )
恢 复 系南 3 4是采 用籼 粳杂 交 , 系统 选育 育成 的 经 粳 型恢 复 系。该恢 复 系 于 18 98年性状 达 到稳 定 ,99 18 年 开始 用于 测交组 合 ,9 1 19 年定 名 为 “ 3 ” 南 4。
云南省保山市百亩水稻900kg/667m 2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与效果
亿 k, g 人均 10 7 k 。隆 阳区典型的立体农 业气候 , 6  ̄1 0 g 适合 种植多种水稻品种 , 照不 同的气候类 型 , 阳区的水稻 种 按 隆
植分为 3 区域 : 个 一是海拔 1 5  ̄1 0 m 的 中海拔温热 粳 0 0 4 7 稻稻作区 , 种植的品种 主要 以高原常规 粳稻 为主 , 搭配粳 型
叶数 4 , 张 叶长序 2 >4 1群体 叶面积指数 75干物质 —3 > , .,
积累量 9 0 g 6 7 ; 5 k /6 成熟期单茎绿叶数 1 张 , m2 ~2 群体叶面
积指数 2 . , ~2 5 干物 质 积 累 量 1 0 g 67m , 获指 数 0k / 6 2 收 6
中的严格 实施 , 未增加 劳动 力和 物化投 入 的前 提 下, 在 突破
了百 亩连 片单 产 9 0 g 67 0 k / 6 m2的 大 关 , 济 、 会 、 态 效 经 社 生
益显著提 高。
关 键 词 :水 稻 ;精 确 定 量栽 培 ;增 产 增 效
保山市隆 阳区地处 云南西部 , 地跨东经 9。3~9 。3 , 84 94 北纬 2 。6~2 。8 , 区总 面积 5 1 k , 0 6年末 总人 64 53 辖 1 m2 2 0 0 口 8 . 4万人 。气候属西南季风亚热带高 原气候类型 , 内 63 境
数达到高峰 3 万/ 6 m , 穗率 8 以上 ; 2 67 2成 O 抽穗期 单 茎绿
m; 2 二是海拔 6 0 4 0 的热 区次热区籼 稻稻作 区 , 植 4  ̄1 8 m 种 的品种主要 是杂 交籼 稻和 常规 优质 籼稻 , 常年 种植 面积 在
04万 hn 左右 ; . r2 三是海拔 1 0 1 5 m 的山区冷 凉稻 稻 0 0 7 9 作区, 种植的品种主要 以山区抗低温冷 害的高原常规粳稻 为 主, 常年种植面积在 0 2 7 h 左右 。中海拔 的隆阳坝 区 . 6 万 m2
保山市隆阳区粳型杂交稻滇杂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1 . 2 试 验 方 法
1 . 2 . 1 适期播种育苗。 保 山 地 区 常年 7月底 至 8月初 气 温 稳 定 保持 在 2 5℃左右 , 最 适 合 粳 稻 的抽 穗 扬 花 。 根 据 滇 杂 3 2号 的 品种 特 性 . 一 般 将 播 种 期 设 计 为 4月 上 旬 , 可 以 保 证 该 品 种 在 7月 2 8日至 8月 5日抽 穗 。 考 虑 到秧 龄 较 长 ,
验收 的最 高产量 。 “ 滇 杂” 百 亩方 连年产量超 过 1 3 . 5 t / h m , 2 0 0 7
可 采 取稀 播 和 旱 育 秧 的方 式 培 育 叶蘖 同伸壮 秧 。 以移 栽 时
秧 田的适 宜叶面 积指数 3 . 5为控制标准 , 取 种子发 芽 率 8 5 %、 成苗率 7 0 %。 计 算 秧 田播 种量 为 4 5 0 k g / h m 2 , 秧 田与 本 田比
候 . 按 照 不 同的 气候 类 型 , 可 分 为 3个 水 稻 种植 区域 : 一 是 海拔 1 4 5 0 ~ 1 7 0 0 m 之 间 的中 海拔 温 热粳 稻 稻 作 区 , 种植 的 品种 主 要 以高 原 常规 粳 稻 为主 , 搭 配粳 型 杂交 稻 , 常 年 种植 面积在 8 0 0 0 h m 左右 , 2 0 1 1年平 均 产 量 为 1 0 . 9 3 5 t / h m ; 二 是海 拔 6 4 0 ~ 1 4 5 0 m 的热 区次 热区 籼稻 稻 作 区 , 种植 的品种
片超 1 2 0 0 0 k h m , 为隆 阳 区粮食 生产做 出 了应有 的贡 献 。 关键 词 粳 型 杂 交稻 ; 滇杂 ; 高产 ; 栽培 技 术 ; 应 用 成效 ; 云 南保 山 ; 隆阳 区 中 图分类 号 ¥ 5 1 1 . 2 . 0 4 8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3 ) 0 5 — 0 0 2 9 — 0 2
保山市隆阳区常规粳稻品比试验-精品文档
保山市隆阳区常规粳稻品比试验为筛选、鉴定常规粳稻品种,加速育种进程,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多年来积极引进常规粳稻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2012年安排了常规粳稻品比试验[1],以筛选出适合隆阳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常规粳稻品种。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品种共有11个,分别是:由保山市农科所提供的岫粳17号、岫10鉴3、岫10鉴20、岫223-7、岫217-15、岫201-8;隆阳区农科所提供的隆科16号;昌宁县农科所提供的昌粳15号、昌粳16号;腾冲县农科所提供的腾11-2;以及合系41号。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安排在隆阳区兰城办事处汉营村,海拔1 650 m,年均温16.2 ℃,常年降雨量990.6 mm。
2012年年平均气温17.1 ℃,比历年偏高0.9 ℃。
全年降水总量1 003.3 mm,比历年偏多12.7 mm。
冬春季降水偏少,夏季降水偏多。
特别是孕穗至抽穗扬花期间(7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水偏多,光照偏少,气象条件对水稻抽穗扬花影响较大,导致空秕率增加,倒伏程度加大。
试验地土壤肥力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丰富,碱解氮中等,缓效钾、速效钾较低,排灌方便,前作为大麦,大麦产量6 000 kg/hm2。
1.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合系41号作对照(CK),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2 m2(2.40 m×5.55 m)。
试验田总面积666.7m2。
1.4 试验经过试验于4月12日播种,5月23日按试验设计移栽到大田,秧龄40 d。
栽插规格:27 cm×11 cm,每小区栽440丛。
移栽前施用有机肥15 t/hm2,分蘖肥于栽后5 d拌除草剂施用,试验全程按精确定量方法[2]进行管理,试验防虫不防病。
追肥分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3次施用,尿素施用总量为450 kg/hm2,折合纯氮207 kg/hm2;施用过磷酸钙450 kg/hm2,折合纯磷量72 kg/hm2;施用硫酸钾300 kg/hm2,折合纯钾量15 kg/hm2。
粳稻新品种滇系4号在云南保山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粳稻新品种滇系4号在云南保山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曾林;唐玉芳;杨国田;杨卫国;杨兆才;杨玉珠【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05(033)002【摘要】1999~2000年,滇系4号在云南省中北部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穗大、粒多、优质、多抗、早熟、耐肥、分蘖强、株型紧凑,具有高产潜力.2001~2002年在保山市隆阳区示范推广滇系4号7 593.73 hm2,平均产量11.03 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对照增产1.48 t/hm2,新增加总产值2 476.35万元,投产比1∶4.36,并于2001年9月15日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保山市列为重点推广品种,2003年在保山市隆阳区和腾冲、昌宁、龙陵、施甸4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页数】3页(P43-44,48)【作者】曾林;唐玉芳;杨国田;杨卫国;杨兆才;杨玉珠【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保山,678000;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保山,678000;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保山,678000;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保山,678000;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保山,678000;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保山,67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22【相关文献】1.腾冲县示范推广滇型杂交粳稻技术报告 [J], 张德恒;许菊芳;张彦昌;刘猛道;陈朝改2.粳稻新品种--滇系4号 [J], 赵国珍3.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滇系4号的选育及特性 [J], 赵国珍;刘吉新;世荣;陈国新;廖新华;杜娟4.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系)种植试验示范 [J], 王爱华;周耘;方书亮;张军;刘忠红;周冬冬;贾蔚5.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系)在张家港市的种植试验示范 [J], 丁大伟;张锋;庞强;陆宏伟;韩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7的选育与应用
即合 系 4 2 A是 染败 型不育 系 。 合系 4 2 - 7 A不育 系 的主要 特 征 特性 : 主茎总 叶 片
数 1 4~1 5叶 ( 平均 1 4 . 5叶 ) , 单 株 有效 穗 l 2一f 1 5 穗, 株高 9 O~ 9 6 e m, 穗 总粒数 1 4 7~ 2 9 4粒 ; 单 穗 始花 至终 花历 时 1 0~1 1 d , 单株 始 花至终 花历 时 1 4—1 6 d , 单 株 开花 历 时 比保 持 系 长 2 d , 群 体 开花 历 时 比保 持 系 长 3~ 4 d ; 在 正常 天气条 件下 , 始 花时 间在 1 1 : 3 0~1 2: 3 0
1 . 2 恢 复 系 引恢 1 号 的选 育
1 9 9 7年海南 冬 繁 , 用 滇 I型 滇 寻 1号 A作 母 本 , 用合系 4 2 _ 7作 父本 杂 交 , 1 9 9 8年用 F 代 与合 系 4 2 ’ 7
“ 十五 ” 期 间 配 育 成 了 杂 交 粳 稻 新 组 合 滇 杂
3 5 ’ 、 滇杂 3 6 J 。“ 十一 五 ” 期 间 组配 新 育 成 了杂交
粳 稻新 组 合滇杂 3 7 、 滇杂 4 O _ 9 J 、 滇杂 4 1 , 其 中滇杂 4 0 、
滇杂 4 1于2 0 0 9年 通过 云南 省农作 物 品种 审定 委员 会
序 如下 : 1 . 1 滇 I 型合 系 4 2 - 7 A的选 育
之间 , 盛 花 时 间在 1 2 : 1 O~1 3 : 3 0之 间 , 不 育 系 始 花 时 间 比保 持 系推 迟 2 0 a r i n左 右 , 盛花时间较集 中, 是 一 个繁殖 制种 综合 性状 较好 的不育 系 。
保山市隆阳区常规粳稻品比试验
现 代农 业科技
2 0 1 3年 第 9期
保 山市 隆 阳 区常规 粳稻 品 比试 验
王 勤 张朝钟 戈芹英 田文伟 陶加 进 郭加 果 万 卫东 王正 国
( 云 南 省 保 山 市 隆 阳 区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所 , 云南保山 6 7 8 2 0 0 )
摘要 对保 山市 l 1 个 常规 粳 稻 品种进 行 比较 试验 , 结 果表 明 , 岫 1 O鉴 2 O 、 岫2 2 3 — 7 、 岫2 1 7 — 1 5 、 隆科 1 6号 、 昌粳 1 5号 比对 照合 系 4 1 号增 产 显著 。 岫2 2 3 — 7 、 隆科 l 6号 在整 个 生育期 间表 现 出生育期 适 中、 田闻 长势 、 抗病 性 、 抗 倒性 等 综合 性状 好 的优 点 , 可在 当地进 行 扩 大 示 范推 广。 岫 l 0鉴 2 0不抗 倒伏 , 岫2 1 7 —1 5 、 昌粳 1 5号生 育期稍 迟 , 可 进一 步试验 观 察。 关键 词 常规粳 稻 ; 品 比试 验 ; 云 南保 山; 隆 阳区 . 中 图分类 号 ¥ 5 1 1 . 0 3 7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2 0 1 3 ) 0 9 — 0 0 5 2 — 0 2
为大 麦 , 大麦 产量 6 0 0 0 k g / h m 。
1 - 3 试 验 设 计
参试 的 1 1 个 品种产 量水平 为 1 2 9 1 2 . 9 ~ 1 4 8 6 4 . 9 k g / h m ,
为8 7 . 9 3 %, 成穗 率最 低 的 品种是 岫 2 2 3 — 7号 , 为 8 O . 2 4 %; 穗 实粒 数 在 1 2 5 . 5 ~ 1 5 4 . 7粒 。 穗 实 粒 数 最 多 的品 种 是 岫 1 0鉴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3通过审定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3通过审定
陶光喜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0)001
【摘要】滇型杂交水稻是云南农业大学独创的一种杂交稻类型。
云南农业大学稻
作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滇型杂交稻的应用研究。
继2002年“滇杂31”、“滇杂32”通过省级审定之后,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新近选育成功的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3”于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总页数】1页(P72)
【作者】陶光喜
【作者单位】云南农大稻作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 --滇杂31、滇杂32 [J], 王樨
2.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40的选育及应用 [J], 洪汝科;谭学林;金寿林;黄大军;谭亚玲;张忠林;王樨;陈丽娟
3.优质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1、滇杂32简介 [J],
4.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3的选育与应用 [J], 陶光喜;郭艾;蒋义明;洪汝科;荣英;李铮友;师常俊;张树华;谭学林
5.滇型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滇优34通过审定 [J], 郭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滇型杂交粳稻杂种优势的研究
现 代 农业科 技
2 1年第 1 01 6期
滇型 杂 交 粳稻 杂种 优 势 的研 究
沈雪莲
( 理学 院 , 南大 理  ̄ 1 3 大 云 0 )
摘要 对 所选 滇型杂 交粳 稻组合 杂 种一代 的株 高 、 株 有效 穗 、 长 、 单 穗 着粒 数 、 着粒 密度 、 实 率、 粒重 、0粒 长 、0粒 宽、 米率 、 结 千 1 l 糙 精 米 率、 整精 米 率、 垩白粒 率、 白度 、 垩 米粒 长度 比 1 5个形状 的超 中亲优 势 和超 高值 亲本 优 势进 行研 究 。 结果 表 明 : 以滇粳 优 5号和 中丹 2号 为母 本 的组 合在 产量 性状 上 有 强优 势 , 品质 性状 上优 势 不显 著 , 在 同母 本组 合 中 , 在 但 父本 的选 配不 同也影 响优 势的 强势 ; 滇粳 优 1号 以 为 母 本 的 组 合 无 显 著 优 势 。 杂 交粳 稻 结 实 率 、 粒 重 较 低 的 问题 还 有 待 研 究 对 千 关键词 滇 型杂 交粳稻 ; 杂种 一代 ; 中亲优 势 ; 高值 亲本优 势 超 超 中囤分 类号 ¥ 1 .2 5 1 +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l )6 0 7 — 2 2 0 7 5 3 (J 1 1— 0 0 0 D
Ke ywor Di n tp y rdrp frt i il e eain;up r ds a — y eh b ie;i —f a n r t i s l g o s e-mip r na ee ss h g au a e ta v n a e . d a e t h tr i; ih v ep n d a t s l o l r g
Re e r h O t r ss o a - y e Hy  ̄d Ri e s a c H He e o i f Din t p b c
浅析滇型杂交粳稻技术推广
浅析滇型杂交粳稻技术推广作者:徐祥汤立莉李春维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5期[摘要]澜沧县面积是普洱市第一大县,也是普洱市双季稻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滇型杂交粳稻的推广,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早稻产量和品质,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滇型杂交粳稻推广增收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00-01澜沧县县域面积8807平方公里,是云南省第二面积大县,普洱市第一面积大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14.3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0.40万亩、旱地面积83.9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72亩,是普洱市双季稻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而我县的勐朗镇勐滨村的勐滨坝子和上允镇上允村的上允坝子更是我县双季水稻种植的主要地区,2014年“滇型杂交粳稻技术推广”澜沧县示范种植地点就选择在这两个镇。
1 项目实施乡镇情况:1.1 澜沧县上允镇上允镇是澜沧县境内最大的坝子,土地总面积433平方公里,中间为若干丘陵组成的平坝,坝区面积42.41平方公里,占9.7%。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020毫米,具有光热充足、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适于水稻、甘蔗、玉米等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是澜沧县的粮食和甘蔗主产区。
全镇可利用土地资源有6454.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74%。
全镇森林面积21.568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9.5%。
上允镇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上允村辖上允老街、新街、下城等41 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 1945 户,有乡村人口8545 人,其中农业人口 8508 人,劳动力 4580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4580 人。
全村国土面积 41.32 平方公里,海拔 900.00 米,年平均气温 19.20 ℃,年降水量 1,189.00 毫米,适合种植甘蔗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 12,104.00 亩,人均耕地 1.4 亩,林地5,537.37亩。
保山坝粳稻抵御干旱高产技术集成
保 山坝 粳稻 抵御 干旱高产 技术集成
张朝钟 杨从 党 陶加进 戈芹英 万卫 东 王勤 田文伟 - 兰秋 波 。
(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业 技术 推广所 ,云南 保山 67800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 物研究所 ,昆明 650205;,兰城农业综合 服务 中心 ,云南 保 山 678000; 通讯作者 )
中 国 弗 米 2018,24(2):111-113
分布不 均 ,差 异较大 ,大部分 稻区降水偏少 ,气 温偏高 , 光照偏 多 ,空气湿度偏小 。春季降水 总体 来说 偏少 ,气 温偏 高至特高 ,不利 于水稻播种 、出苗和秧苗正常生 长 ;夏季降水时 区不均 匀 ,降水偏少 至特多 ,气温正常 ; 秋季气 温正 常 ,无 明显 的 8月低温 危害 ,降水 阵性强 , 旱情轻至严重 ,收获期 降水较少 ,利 于收获。 3.2 耐旱 品种选 育
3 水稻抵御 干旱技术试验示范
3.1 近几年气象资料分析 2009年以来 ,秋 、冬 、春 、夏连 旱已成 为保 山坝区的
常态 ,尤 其是水稻生育期 内总降水量降水时 间及 区域
收 稿 日期 :2017—10—19 基金项 目:云 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 术体 系建设专项
· 111·
张朝钟等 :保 山坝粳稻抵御干旱高产技术集成
2009年 以来 ,秋 、冬 、春 、夏连旱 已成为常 态 ,抗旱 育种 、机械化适应性 育种等综合抗性 育种新要求 凸显 。 已引进选 育材料 6 000多份 ,围绕抗旱粳 稻品种具 备 的根 系发 达 、生育 期 中熟 (175 d左右 )、总 叶片数粳 稻 15 17片的条件进行 品种选育 ,选 育鉴定 出抗旱性 较 强 的“云粳 系列 ”、“隆科 系列 ”等组 合 ,其 中抗 旱性 较 强 的隆科 16号 (滇 审稻 2015003号 )已在生 产上示 范 推广 。 3I3 抗旱育秧试验结果
云粳29号在保山市隆阳区的种植表现及其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8期注:试验小区面积为18m 2;最高产量为13015.5kg/hm 2。
表12010—2011年云粳29号产量表现年份地点试验或示范种植面积hm 2产量kg/hm 22010基地试验-11250.0辛街示范0.2510398.0河图示范66.6711403.02011基地试验-11089.5河图示范66.6711503.5云粳2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主持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于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1015号)。
隆阳区农科所于2009年引入试种,在试验示范中,云粳29号表现出株型紧凑、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平均单产11.4t/hm 2左右)、米质优、耐寒性中等等优点,适宜在保山市隆阳区及海拔1450~1900m 的生态区种植。
1种植表现1.1农艺性状云粳29号株型紧凑,叶片宽大,直立,茎秆较硬抗倒伏;分蘖力中等,结实率高,落粒性适中,谷壳黄色、无芒,籽粒椭圆;米质优,米粒透明度稍差,米饭柔软,冷不回生,香味浓,适合当地居民口味;株高适中,平均株高105cm 左右,穗长21.4cm ,穗总粒数140.6粒,实粒数125.8粒,结实率89.5%,千粒重22.7g ,有效穗398.25万穗/hm 2。
高峰苗438.9万株/hm 2,成穗率90.7%[1]。
1.2生育期云粳29号在隆阳区坝子种植熟期适中。
4月12日播种,5月22日移栽,9月23日成熟,平均全生育期164d 左右,比对照云粳12号长3d 。
1.3品质与抗性云粳29号米质主要指标:出糙率80.8%,精米率71.6%,整精米率64.6%,垩白粒率24%,垩白度1.9%,胶稠度85mm ,直链淀粉10%,透明度2级,粒长5mm ,长宽比1.8,有香味。
属于优质香软米市场价格较高,售价5.00元/kg ,一般品种售价4.00元/kg 。
适合企业做精深加工,以获得更好的效益。
(完整word版)隆阳区稻鱼共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技术方案
隆阳区稻鱼共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技术方案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隆阳区水稻产业专家组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隆阳区试验站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张朝钟一、隆阳区温凉粳稻区绿色增产攻关模式1(简称“隆粳模式1”)。
攻关模式“稻鱼共生+绿色防控+定量栽培+机耕机防机收”——预期目标产量平均亩产稻谷700㎏、鲜鱼40㎏,亩纯收益570元。
——关键技术品种生育时期:水稻选择“隆科16号”作为攻关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65天左右(属中熟品种)、主茎14~15叶、米质好、抗病中等;鱼选择以“鲤鱼"为主、搭配“鲫鱼"、“草鱼”,稻鱼共生期为80~90天.膜布培育壮秧:每亩准备脱芒常规稻种子2.5㎏。
冷清水漂洗种子,用“咪鲜胺”浸种72小时,冷清水洗种在浸泡48~72小时,用常规保温保湿法催芽至破肚露白。
4月10~15日人工播种,每平方米播芽谷150克,播后先盖素红土和营养基质,最后盖平铺无纺布和打孔薄膜,1叶1心至3叶1心通风炼苗3~5天,炼苗前浇透水一次。
机械整平大田:4月下旬用50马力以上四轮驱动拖拉机及配套机具进行旱整地,耕深15~20㎝,挖掘机开挖中心沟,一般宽70cm~80cm、深50cm~60cm;泡水后进行田面整平,田面高差小于3㎝,待沉降充分、上虚下实后进行移栽,最好是整平后1~2天再人工插秧。
定量移栽放鱼:秧龄40~45天,叶龄5。
5叶。
单行条栽,27×13。
3㎝(8×4寸),亩栽1。
6~1.8万丛,每丛2~3苗;水稻移栽后7~10天确认水体安全(无毒害)后,时间约在6月10~15日期间,每亩投放规格鱼种15~20㎏定量施肥喂料:按亩产稻谷700㎏计算,亩施用生物有机肥300㎏,40%(N∶P∶K=24∶6∶10)“控释肥”40㎏,在整田时一次性均匀深施;移栽后40天左右(倒3。
5叶期,幼穗分化Ⅰ~Ⅱ期)追施尿素5~7㎏、硫酸钾10㎏做穗肥;放鱼后视稻田天然饵料如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底栖动植物等消耗实际,适度增添人工饵料,可以增添投喂动物性饲料如蚯蚓、蚕蛹、小昆虫和植物性饲料如酒糟、谷物芽、米糠、麦麸等.定量安全灌溉: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澄田栽秧、寸水活苗放鱼、露垡追肥喷药、深水养鱼增效”的深浅水交替管理。
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7的选育与应用
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7的选育与应用洪汝科;文建成;谭学林;许红云;黄大军【摘要】滇杂37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7 A与优质抗病恢复系引恢1号组配育成的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株型理想、穗大粒多、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0001).【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3(032)005【总页数】3页(P110-112)【关键词】三系;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7;选育【作者】洪汝科;文建成;谭学林;许红云;黄大军【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昆明 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昆明 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昆明 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昆明 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2+2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长期以来开展优质抗病高产广适性滇型杂交粳稻育种,“九五”以前育成了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高产滇型杂交粳稻组合榆杂29[1],“九五”期间育成了具有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稻瘟病抗性强、米质优、适应广的滇杂31[2,3]和滇杂32[4,5]。
“十五”期间配育成了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5[6,7]、滇杂36[8]。
“十一五”期间组配新育成了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7、滇杂40[9]、滇杂41,其中滇杂40、滇杂41于2009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杂37于201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7是由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7 A和恢复系引恢1号组配育成的。
滇杂37的不育系为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选育,优质抗病恢复系引恢1号于2002年从北方杂交粳稻中心引进C 418[10]材料,经昆明育种点多代耐寒驯化筛选、提纯、复壮;2005年定名为引恢1号。
其选育的基本程序如下:1997年海南冬繁,用滇Ⅰ型滇寻1号A作母本,用合系42-7作父本杂交,1998年用F1代与合系42-7回交,1998年海南冬繁,从子二代不育株中选择外部形态近似于合系42-7的株系,再用合系42-7回交,通过昆明正季及海南冬繁加代连续回交,到2001年已回交7代,转育成合系42-7 A(图1)。
保山坝水稻大秧龄迟栽稻田高产栽培技术
保山坝水稻大秧龄迟栽稻田高产栽培技术
陶加进;包菊兰;张朝钟;戈芹英;万卫东;王勤;田文伟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隆阳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全区地跨东经98°43′-99°26′,北纬
24°46′~25°38′,海拔640~3655.9m,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雨量966.5mm。
全区设6镇、10乡、2街道办事处,2013年常住人口95万人,全区大、小春粮食作物播种6.6万hm2。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陶加进;包菊兰;张朝钟;戈芹英;万卫东;王勤;田文伟
【作者单位】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隆阳区678000;隆阳区兰城农业服务中心,云南隆阳区678000;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隆阳区678000;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隆阳区678000;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隆阳区678000;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隆阳区678000;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隆阳区67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杂交中籼稻长秧龄迟栽条件下的氮肥补偿研究
2.杂交中籼稻长秧龄迟栽条件下的基本苗试验研究
3.长秧龄水稻大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4.利用SSR技术分析混栽净栽水稻田间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5.保山市啤饲大麦连作迟熟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山市隆阳区粳型杂交稻滇杂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保山市隆阳区素有“滇西良仓”之美称,水稻单产居云南省之首,自2001年来引进粳型杂交稻滇杂,滇杂在隆阳区创造了一系列高产典型。
保山市隆阳区粳型杂交稻滇杂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最高产量达14 925 kg/hm2,百亩连片超13 500 kg/hm2,千亩连片超12 000 kg/hm2,为隆阳区粮食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粳型杂交稻;滇杂;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成效;云南保山;隆阳区
保山市隆阳区地处云南省的西部地区,地跨东经98°43′~99°26′,北纬24°46′~25°38′,境内最高海拔3 655.9 m,最低海拔为640 m,气候属西南季风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在1.4万hm2左右,2011年平均产量为10.365 t/hm2,总产量为14.8万t。
该区是典型的立体农业气候,按照不同的气候类型,可分为3个水稻种植区域:一是海拔1 450~1 700 m之间的中海拔温热粳稻稻作区,种植的品种主要以高原常规粳稻为主,搭配粳型杂交稻,常年种植面积在8 000 hm2左右,2011年平均产量为10.935 t/hm2;二是海拔640~1 450 m的热区次热区籼稻稻作区,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杂交籼稻和常规优质籼稻,常年种植面积在4 000 hm2左右;三是海拔1 700~1 950 m 的山区冷凉稻稻作区,种植的品种主要以山区抗低温冷害的高原常规粳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在2 666.67 hm2以上。
中海拔的粳稻区自引入“滇杂”以来,高产典型不断出现,这是良田、良种、良法共同作用的结果[1]。
“滇杂”单产验收创隆阳区新高,如2005年滇杂32在河图镇小屯村示范种植,在种植户陶自清的田块上,面积达到0.17 hm2,通过省级验收,产量达14.925 t/hm2,创造了隆阳区粳稻水稻单产验收的最高产量。
“滇杂”百亩方连年产量超过13.5 t/hm2,2007年在板桥、河图和金鸡等乡镇,举办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样板田面积达到40 hm2,品种为滇杂32,其中,在金鸡乡东方村按照预先设计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方案严格实施6.7 hm2,经云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产量为13.572 t/hm2。
2009年隆阳区承担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任务,2个万亩示范区覆盖了河图镇、金鸡乡、辛街乡的14个村委会,其中金鸡乡东方村百亩核心区采用品种滇杂32、滇杂40,2009年9月21日经云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组长为戴陆园,副组长为李学进,自测产量13.653 t/hm2,验收产量为14.184 t/hm2。
2006年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引进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通过实施定量基本苗、定量肥料用量、扩行缩株、田平浅插、前肥后移、够苗晒田等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3],2007年百亩连片的产量超过13.5 t/hm2,根据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首先对方案进行设计,制定出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全程根据方案实施,最后达到预期目标。
现就滇杂在隆阳区的集成高产技术、应用成效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推广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实施地点为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供试水稻品种为滇杂31、滇杂32,系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高产优质粳稻品种。
该品种伸长节间4~5个,主茎总叶片数14.5片,穗总粒160~170粒,结实率75%~85%,有效穗数390万穗/hm2,千粒重24 g。
1.2 试验方法
1.2.1 适期播种育苗。
保山地区常年7月底至8月初气温稳定保持在25 ℃左右,最适合粳稻的抽穗扬花。
根据滇杂32号的品种特性,一般将播种期设计为4月上旬,可以保证该品种在7月28日至8月5日抽穗。
考虑到秧龄较长,可采取稀播和旱育秧的方式培育叶蘖同伸壮秧。
以移栽时秧田的适宜叶面积指数3.5为控制标准,取种子发芽率85%、成苗率70%,计算秧田播种量为450 kg/hm2,秧田与本田比例1∶15[4]。
1.2.2 移栽定植。
考虑到茬口因素,移栽期定在5月下旬,秧龄45~50 d,秧苗叶龄6~7叶。
按基本苗公式“基本苗数(株/hm2)=目标穗数(穗/hm2)/单株成穗数”计算,大田需栽插种子苗60万株/hm2,才能保证群体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适期够苗,最终成穗390 万穗/hm2。
缩小株距,扩大行距,栽插密度30 cm×11 cm,栽插30万丛/hm2,每丛2株种子苗[5]。
1.2.3 肥料运筹。
氮肥施用总量按差值法公式“总施氮量=(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进行计算,目标产量需氮量为270(900×15×0.02)kg/hm2、土壤供氮量135(500×15×0.018)kg/hm2、氮肥当季利用率0.45,求得总施氮量为300 kg/hm2。
磷、钾肥的施用总量按氮∶磷∶钾=1.00∶0.50∶0.45的比例进行确定,磷总量150 kg/hm2,钾总量135 kg/hm2。
在肥料运筹上,应适当增加穗肥和追肥比重。
在施农家肥22.5 t/ hm2的基础上,磷肥按基肥∶穗肥=8∶2的比例分配,氮肥按基蘖肥∶穗肥=5∶5的比例分配,钾肥按基肥∶穗肥=5∶5的比例分配[6]。
基蘖氮肥中,基肥占60%,分蘖肥占40%。
氮素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分别占穗肥总量的70%和30%。
磷素、钾素穗肥作促花肥1次施用(表1)。
1.2.4 水浆管理。
移栽后活棵期间,保持3~4 cm水层。
移栽后7 d至九叶期浅水灌溉,水层2~3 cm,并视苗情露田1~2次[7]。
从九叶期群体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的80%(约315万穗/hm2)时开始,直到幼穗开始分化(10.5叶)结束,进行分次搁田,先轻后重。
第1次轻搁田搁至田面不裂缝、不陷脚时复水,复水深度2~3 cm。
3~5 d水分自然落干后,进行第2次重搁田。
以后视情况再进行多次轻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