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宏观4》第9章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宏观4》第9章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P654-655:9.解:(1)54.0211==美元美元马克英镑,即:1英镑=5马克。

(2)英镑持有者可将1英镑兑换为6马克,再将6马克兑换为24美元。

即:从中获利0.4美元。

10.解:(1)商店报价为美元英镑美元英镑770012.23500=⨯,高于此人价位,因此不能成交。

(2)汇率至多为:时英镑美元英镑美元14.235007500=,双方才能成交。

P682-683:7.解:(1)用美元表示的人民币汇率是:1/8.30=0.12(2)该电视机的美元价格为:1245/8.3=150(美元)(3)该电脑的人民币价格为:800×8.3=6640(元)9.解:收入恒等式为:M X G I C Y -+++=而Y Y Y T Y Y C d 64.08)2.025(8.028)(8.0288.028+=--+=-+=+= 代入收入恒等式中,有:Y Y Y 1.020262064.08-++++=所以,87.160=Y ,此时,65.175.1561.021.02=⨯+=+=Y M则:35.265.1720=-=-M X ,即:贸易盈余23.5亿美元。

11.解:(1) Yr r Y Y r Y NXG I C Y 63.025001650)575.0(1001.05007501.0200035063.080+-=+--+++-++=+++= 得:r Y 2500160537.0-=IS 曲线的方程:r Y 76.675684.4337-= 由货币市场均衡得:P r Y 60010001625.0=- 得LM 曲线的方程为:PY r 16.010625.14-⨯=- 将LM 曲线的方程代入IS 曲线的方程,有: P Y Y 16.010625.1(76.675684.43374-⨯-=-得总需求曲线的方程为:PY 137.193264.2067+= (2)若P=1,则:400037.193264.2067=+=Y05.0=r2600400063.080=⨯+=C0=NX12.解:(1)储蓄175032505000=-=-=C Y S投资7505501000=⨯-=I均衡汇率可以通过下式求出:5000=3250+750+1000+500-500e ,得:e =1,贸易余额:NX=500-500×1=0(2)消费C=3250储蓄S=1750投资I=750均衡汇率由下式决定:5000=3250+750+1250+500-500e ,得:e =1.5,贸易余额:NX=500-500500×1.5=-25013.解:(1)经济均衡时,)2.030100(25258.040)(Y Y M X G I C Y --++++=-+++=,可得产出水平400=Y 。

第九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及基本指标 课后作业及答案

第九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及基本指标 课后作业及答案

第九章宏观经济学导论及基本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应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C)。

A、面包坊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企业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C、居民家庭食用的面粉D、以上都不对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下列应计入政府购买支出的是(A)。

A、政府购买各种物品和劳务的支出B、政府对企业创新项目的鼓励补贴支出C、政府对困难家庭的扶贫救济支出D、以上都不对4、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除以潜在GDP5、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A)。

A、个人购买的住房B、个人购买的游艇C、个人购买的小汽车D、个人购买的黄金期货6、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D)。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7、下列不属于流量的是(D)。

A、净出口B、折旧C、转移支付D、国家债务8、社会保障支出属于(B)。

A、政府购买支出B、转移支付C、投资D、消费9、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A)。

A、政府购买支出B、转移支付C、投资D、消费10、如果2015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28,2016年低的物价指数是136,那么,2016年的通货膨胀率是(C)。

A、4.2%B、5.9%C、6.25%D、8%11、已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元,该国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元的资本品,同时资本的折旧消耗是300亿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A)。

A、500亿元和200亿元B、2500亿元和2200亿元C、500亿元和300亿元D、2300亿元和500亿元12、某汽车厂2016年的库存汽车增加了1万辆,并在2017年全部销售出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这1万辆汽车应该计入2016年的GDPB、这1万辆汽车应该计入2017年的GDPC、这1万辆汽车应该计入2016年的GDP,同时也应该计入2017年的GDPD、这1万辆汽车既不应该计入2016年的GDP,也不应该计入2017年的GDP13、在核算GDP时,投资是指(B)。

经济学习题--宏观

经济学习题--宏观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下列哪一项计入GN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货款利息。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5.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NP是()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今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说明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8.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款;D、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

9.“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10.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第九章一、选择题答案1/BDDBA 6/BDCCD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选择题1.当消费函数为C=3+5Y,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选题1.失业率是指( )。

A 失业人数与成年人总数之比B 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C 劳动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D 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比答案:B2.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可表示为( )。

A GDP=C+I+G+NXB GDP=C+I-G+NXC GDP=C-I+G+NXD GDP=C+I+G-NX答案:A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A 一国公民B 一国(或地区)范围内C 一地区公民D 一国公民在本国范围内答案:B4.在宏观经济学中,三部门经济是指( )。

A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经济B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的经济C 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经济D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经济答案:A二、多选题1.下面关于GDP描述正确的是( )。

A.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B. GDP衡量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C 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D. GDP衡量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E. GDP不包括服务的市场价值答案:ACD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 充分就业就是经济中的失业率为零的状态B 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的状态为充分就业C 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D 结构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E 失业率和就业率之和总是等于1答案:BCE3.在宏观经济学中,衡量一般价格水平,一般有以下指标( )。

A.GDP平减指数B.CPIC.PPID 石油的价格E 钢铁的价格答案:ABC4.核算GDP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

A 增值法B 收入法C 支出法D 加成法E 边际法答案:ABC三、判断题1.实际GDP是比名义GDP更明确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

(√)2.CPI是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唯一指标。

(X)3.GDP属于流量。

(√)4.周期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

(√)。

宏观经济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第九章习题及答案宏观经济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涉及到国家经济的总体规划、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学习宏观经济的过程中,习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下面将对宏观经济第九章的习题及答案进行讨论。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计算: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是通过计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来得出GDP的。

而收入法则是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的劳动报酬、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来得出GDP的。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数据,按照支出法或收入法进行计算,最终得出GDP的数值。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影响消费者购买力、企业成本和利润、政府财政收入等方面。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

而财政政策则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从政策目标、工具和实施主体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道题目是关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制度环境等因素。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第五道题目是关于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原因和特征。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现象。

经济波动是指经济活动在短期内的起伏变化。

宏观经济学第9章作业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9章作业答案

宏观第九章作业答案1.1、考虑一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索洛经济,为了简单,假定无技术进步。

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下降。

(a)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每工人平均资本、每工人平均产量和每工人平均消费将发生什么变化?画出经济向其新平衡增长路径移动的过程中这些变量的路径。

(b)说明人口增长率下降对产量路径(总产量,而非每工人平均产量)的影响。

第1题:(a)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化生产函数,即考虑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的情况,现在的生产函数可以简化为:Y(t)=F[K(t),L(t)]。

同时假定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定义每个人平均产出y=Y/L,每个人平均资本k=K/L, 每个人平均消费c=C/L,则可求得此时的密集形式的效用函数:y=f(k).并且该密集形式的生产函数满足:f(0)=0,f′(k)>0,f″(k)<0,l i m k→0f′(k)=∞,l i m k→∞f′(k)=0.根据K˙(t) = s Y(t) -δK(t),我们可以求得此时的关键方程:(1) k˙=sf(k)-(n+σ)k假设经济在初始时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即满足k*˙=sf(k*)-(n+σ)k*=0.此时,经济中的实际投资等于持平投资,两条线相交于(k*,y*)。

在t0时刻,当人口增长率由n下降到n new后,实际投资线不变,持平投资线发生偏转,此时,k*˙=sf(k*)-(n new+σ)k*>0,实际投资超过持平投资,每个人平均资本开始增加。

根据y=f(k),伴随k的开始增加,每个人平均产出y也开始上升。

而c=(1-s)f(k),所以,每个人平均消费也开始增加。

在t1时刻之后,经济重新达到平衡增长路径后,k*new˙=sf(k*new)-(n+σ)k* new =0, 每个人实际投资等处持平投资,两条线相交于(k* new,y* new)。

k* new、,y* new、c* new 均维持不变,且k* new>k*,y* new>y*, c* new>c*.y=f(k)y=sf(k)(n+σ)kkk n e wk*y n e wy*y(n new+σ)k在t 0时刻到t 1时刻之间,由于k ˙>0,所以每个人平均资本逐步增长。

中级宏观经济学试题-第九章数字题参考答案

中级宏观经济学试题-第九章数字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数字题参考答案第1题:经济初始状态由以下方程决定:G X I C Y +++=(疑遗漏X 项) Y C 63.0220+= R I 20001000-=R Y X 5001.0525--=R Y P M 10001583.0/-=(严格而言,应该补上P 项)600060002.11-⨯=-Y π货币供给为900,政府支出为1200,潜在产出水平为6000,价格水平为1。

假定有一次货币需求冲击,方程为:R Y P M 20001583.0/-=(严格而言,应该补上P 项)。

a) 联立状态方程,解得:4000=C ,900=I ,100-=X ,6000=Y ,05.0=R ,0=π。

实际货币供给900/=P M 。

b) 总需求曲线为(没有写成)(Y f P =形式):G PMY 155.1887.22015++=。

冲击发生后,当年的产出由G R Y Y 155.1)20001583.0(887.22015+-⨯+=得出,5732=Y 。

由于GDP 缺口为负,价格水平会不断下降,直到GDP 回到潜在水平。

c) 由G R Y Y 155.1)20001583.0(887.22015+-⨯+=和长期均衡时6000=Y ,得到:02478.0=R 。

然后得到1=P ,以使货币供给数量不变。

d) 理论上可以采取措施避免调整过程发生,办法是增加货币供给,因为货币需求减少了。

货币量应为85005.0*20006000*1583.0=-=M ,即减少50单位货币量。

第2题:模型同题1。

假定发生投资冲击:R I 2000800-=。

a) 投资冲击前的解同第1题的a 。

b) 冲击发生后,5770=Y 。

由于GDP 缺口为负,价格水平会下降,直到GDP 回到潜在水平。

c) 长期均衡时有6000=Y 。

由G PMY 155.1887.21785++=,900=M 和1200=G ,得到:918.0=P 。

由R Y P M 10001583.0/-=,得到03.0-=R (我的计算结果为负,只好接受。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

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就是( )的市场价值总与。

A.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D.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2、名义GDP与实际GDP的主要区别就是( )。

A、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B、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3、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 )。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5、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 )。

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6、如果个人收入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为150元,个人消费为2000元,个人储蓄为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

A、3000元B、2850元C、2000元D、1000元7、下列关于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

A、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CPI上B、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GDP平均指数C、CPI衡量一国(或地区)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GDP平减指数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D、GDP平减指数与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8、假设2011年为当年,2011年的CPI为120,再假设上一年即2010年的CPI为100,在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

A、12%B、16、7%C、20%D、26、7%9、失业率就是指( )。

第九章习题

第九章习题

第九章习题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判断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GN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4、GN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NP。

5、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7、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8、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中。

10、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

11、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DP中。

12、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13、用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者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14、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15.为了准确进行核算,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时可以采用增值法。

16.总投资中扣除重置投资后的余额为净投资。

17.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18.某种物品是属于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19.储蓄-投资恒等式意味着实际的储蓄总等于实际的投资。

20.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的GDP必然是相等的。

三、选择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不应包括的项目有()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购买D 企业投资支出2、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利润D 间接税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A 收入及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有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新房C 家政服务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A 政府转移支付B 公债利息C 间接税D 直接税6、GNP与NNP之间的差别是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7、用收入法核算的GDP不应包括()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企业间接税C 政府转移支付D 资本折旧8、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A NNP=8.7亿B GN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9、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0、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1、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A 折旧B 间接税C 出售股票的收入D 工资12、NI包括的项目有A 利润B 间接税C 业主收入D 企业转移支出13、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4.下列各项中除( )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9章 货币和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9章  货币和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9章货币和金融体系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金融系统,金融市场,金融中介(financial system,financial markets,financial intermediareies)答:金融与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是指经济主体以消费或投资为目的从其他代理人那里借入或者贷出资金的过程。

金融系统是指有关资金的流动、集中和分配的一个体系。

它是由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体,所有与金融相关的活动都发生在金融系统中。

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机构称为金融中介。

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是商业银行,它从居民户或其他组织那里吸收存款资金,然后将它们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和其他居民户。

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等。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的借贷、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的买卖等融资活动的场所。

借贷行为经由各种金融中介发生在金融市场上。

金融市场同其他市场一样,只不过它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股票和债券等金融工具。

重要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

2.金融系统的功能答: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在不同时间、部门和地区间转移资源;②控制风险;③根据单个储蓄者或投资者的需求吸收和发放资金;④充当票据交换所。

3.主要金融资产或工具(The mainly financial assets or instruments)答:金融资产主要由以货币衡量的资产和有价证券(其价值代表的是所占有的实体资产的价值)组成。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腹有诗书气自华第4篇 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奥肯定律(Okun ’s law )答:奥肯定律是表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

其主要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DP 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 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 的增长。

根据奥肯的研究,在美国,失业率每下降1%,实际国民收入增长2%。

但应该指出的是:①奥肯定律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②两者的数量关系1∶2是一个平均数,在不同的时期,这一比率并不完全相同;③这一规律适用于经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的情况。

在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这一规律所表示的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一般估算是1∶0.76。

2.领先指标(leading indicators )答:领先指标是指一般先于整体经济变动的变量,可以帮助经济学家预测短期经济波动。

由于经济学家对前导指标可靠意见看法的不一致,导致经济学家给出不同的预测,其中就包括短期经济波动情况的预测。

领先指标的大幅度下降预示经济很可能会衰退,大幅度上升预示经济很可能会繁荣。

3.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答: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经济学基础》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习题

《经济学基础》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习题

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一、名词解释:国民生产总值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间接税政府转移支付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二、填空题1 、国民收入核算中,最基本的总量是________。

2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________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 、最终产品是________,中间产品是________。

4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

5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________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

6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国民生产总值和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是________。

8 、个人收入减去________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9 、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10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称为________;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称为________。

11 、国民生产总值以________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________统计标准。

12 、四部分经济是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所组成的经济。

又称为________经济。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房产经纪人从房屋买卖双方收取的一笔佣金C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 。

A 、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第九章宏观经济指标练习题

第九章宏观经济指标练习题

第九章宏观经济指标练习题单选题1.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C )A 有形的产品B 无形的产品C 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D 以上都不对2.下列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B )A·租金收入B·政府支付的失业救济金C·工资D·企业支付的利息转移支付不计入GDP3.国内生产总值是下列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D )A·一年内一个经济的所有交易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产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4.下列项目应计入GDP的是( D )A·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购买国债C·政府转移支付D·购买当年生产的房屋5.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度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量是( B )A·国内生产净值B·国内生产总值C·可支配收入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6.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为研究对象B·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C·宏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D·国民收入是进行宏观分析的关键7.张三在自己家洗衣服,那么下述正确的是( D )A·GDP将增加,而消费总支出没有变化B·GDP不变,而消费总支出增加C·GDP和消费总支出都将增加D·GDP和消费总支出都没有变化8.下列储蓄—投资恒等式错误的是( C )A·两部门经济中,I=SB·三部门经济中,I=S+(T-G)C·四部门经济中,I=S+(G-T)+(X-M+Kr)D·四部门经济中,I=S+(T-G)+(M-X+Kr)9.下列变量不是流量的是( C )A·个人可支配收入B·消费支出C·个人财富D·GDPNIANDUJIDU年度季度10.宏观经济学以( A )为中心,被称为()理论A·国民收入,收入B·价格,价格C·国民收入,价格D·价格,收入11.关于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消费价格指数反映的是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格(典型居民,日常消费)B·消费价格指数不包括进口商品的价格(包括)C·消费价格指数包括生产性物品的价格(消费性物品价格)D·消费价格指数给各种价格分配固定权重12.某国的人口总数是1000万,其中劳动力是800万,就业人数是700万,那么该国的失业率是( B )失业人口除劳动力人口A·10% B·12.5% C·20% D·30%13.CPI和GDP平减指数( A )A·一般是同向变化的B·一般会显示出不同的变化C·变化完全相同D·变化完全不同判断题1.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2.在四部门经济中,储蓄—投资恒等式中的“储蓄”的含义是私人储蓄。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财政预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自动稳定器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效应财政财政效应货币政策效应挤出效应双松政策双紧政策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3.功能财政思想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有何区别4.试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5.什么是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如何操作6.什么是货币乘数,它是如何起作用的7.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内容;8.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9.试述货币创造乘数及影响因素;10.试述财政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11.试述货币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12.试述货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13.什么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有哪些14.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5.画图说明IS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16.画图说明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17.画图说明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18.画图说明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19.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具体有哪几种方式20.货币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21.画图说明双松的政策效应;22.画图说明双紧的政策效应;23.画图说明财政松货币紧的政策效应;24.画图说明财政紧货币松的政策效应;25.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入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IS-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25.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2货币存量不变.1.名词解释1需求管理政策: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2供给管理政策:通过调节总供给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3财政预算:指政府逐年估算未来财政年度的收入与支出,以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4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5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6自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7法定准备金率:指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有的比率;8货币乘数:每一美元基础货币所能创造的货币供给的美元数量,其值等于货币供给除以基础货币;9基础货币:由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以及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组成,其中居民持有现金部分一般数额不大;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10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把商业票据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按贴现率扣除一定利息后再把所贷款项加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作为增加的准备金;1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12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13财政财政效应: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14货币政策效应:指变动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应就大;反之,则小;15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16双松政策:指同时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17双紧政策:指政府同时采取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的政策,这种政策组合会使需求显着地收缩,对利息率影响较小;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从根本上说,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具体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四个目标之间既存在着某种互补关系,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宏观政策目标的互补关系是指,政府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其他目标的实现;矛盾和冲突即政府要实现某一目标,就无法同时实现另一目标,甚至要以牺牲另一目标为代价;3.功能财政思想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有何区别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平衡预算思想按其历史发展阶段有三种;一是年度平衡预算;二是周期平衡预算;三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旧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预算思想;功能财政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或补偿性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功能是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预算既可以盈余,也可以赤字,因而称之为功能性财政;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的思想共同点是两者的目的均是为了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甚至以此作为预算目标,后者则不强调这点,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4.试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观点正确;例如1/1-β1-t,当税率t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愈大;5.什么是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如何操作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种政策是基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而采取的反周期操作,因而称为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由于凯恩斯分析的是需求不足型的萧条经济,因此他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萧条时期,总需求水平过低,政府应采取刺激总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消除失业,即通过降低税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的措施来刺激总需求;增加政府开支包括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增加转移支付,这样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了私人消费和投资,间接增加了总需求;减少政府税收包括免税和退税也可以扩大总需求;这是因为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使个人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刺激公司的投资;减少间接税也会刺激消费与投资;反之,在膨胀时期,总需求水平过高,政府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措施来治理通货膨胀,即通过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支出或双管齐下的措施来抑制总需求;减少政府开支包括减少公共工程的开支,减少转移支付,这样一方面直接减少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私人消费和投资,间接减少了总需求;增加政府税收也可以缩小总需求;这是因为增加个人所得税可以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增加公司所得税可以减少公司的投资;增加间接税也会抑制消费与投资;简言之,权衡性的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6.什么是货币乘数,它是如何起作用的货币乘数是指每一美元基础货币所能创造的货币供给的美元数量,其值等于货币供给除以基础货币;从西方现代银行制度来看,基础货币发生变化,那么货币供给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而且后者的变化幅度总是多倍于前者的变化幅度,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存在乘数效应;在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以及居民持有现金所占比重既定的情况下,货币乘数主要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法定准备金率高低决定货币乘数的上限;在基础货币总量和法定准备金率既定的情况下,货币乘数取决于银行准备金和居民持有现金各自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居民持有现金所占比重偏大,货币乘数就小,反之则大;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乘数的大小,从而影响了最终的货币供给总量;7.说明货币政策的机制与内容;货币政策的机制和内容主要包括:1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即中央银行根据形势的需要,通过降低或提高法定准备率来扩张或紧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以达到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2改变贴现率,也称贴现政策; 所谓贴现率,就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息率;改变贴现率,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变更贴现率来影响使用货币的成本,使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大或紧缩的一种政策措施;3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根据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需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来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在实际生活中,以上三种政策手段是经常配合运用的;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是最重要的而又经常运用的手段,其次才是改变贴现率和改变法定准备率手段;特别是改变法定准备率手段,由于其作用比较猛烈,实施中又存在一定的时滞,所以,一般不常采用;8.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变动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工具;9 .试述货币创造乘数及影响因素;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这称为货币创造乘数;从经济意义上说,基础货币 B 是货币供给M1的基础,它通过银行存款准备金创造了存款货币,因此 M1 总是 B 的某个倍数,此倍数称为乘数;M = B K ,K = 1/R;货币创造乘数和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存款比率有关;10.试述财政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制结构;例如,经济萧条时,政府采用减税措施,给个人和企业多留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尽管这又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使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受到一些影响、削弱一些减税对增加总需求的作用,但总的说来国民收入还是增加了;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些赋税负担,使低收入者减少些负担,同样可以起到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政府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多搞些公共建设,就可以扩大私人企业产品销路,还可以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尽管这样做也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率上升,影响一些私人投资,但总的说来,生产和就业还会增加;政府还可以用减税或加速折旧等办法给私人投资以津贴,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生产和就业;以上所有这些措施,都是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当然,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上升太高时,政府也可以采用增税、减税政府支出等紧缩性财政措施以控制物价上涨;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时滞的存在;2时机把握;3乘数不定;4政策协调;5其他因素;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和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结果; 11.试述货币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反之,则小;货币政策效果同样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当,,,b t h k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LM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小;而当其他参数既定时,d越大,即投资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同样,,,b t k的大小也会影响dYdM的大小,即货币政策效果;12.试述货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L kY hr=-中的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的h的大小,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如果这一系数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知道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也就越多;相反,如果h越大,则“挤出效应”就越小;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则“挤出效应”就越小;13.什么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L ky hr=-中的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的大小,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如果这一系数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也就越多;相反,如果h 越大,则“挤出效应”就越小;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则“挤出效应”就越小;14.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主要有: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着,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第二,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第三,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第四,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综上,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15.画图说明IS 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显然,在图a 和b 中,假定LM 曲线即货币市场均衡情况完全相同,并且起初的均衡收入Y 和利率r 也完全相同,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它可以是增加政府支出,也可以是减少税收,现在假定是增加同样一笔支出为G ∆,则会使IS 右移到'IS ,右移的距离都是''EE ,''EE 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即''G EE k G =⋅∆,这就是说,一笔政府支出能带来若干倍国民收入的增加,在图形上,就是指收入应从0Y 增加到3Y ,03G Y Y Y k G =∆=⋅∆,但实际上收入不可能增加到3Y ,因为如果收入要增加到3Y ,则必须假定0r 不上升;可是,利率不可能不上升,因为IS 向右上移动时,国民收入增加了,因而人们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必须减少,这就要求利率上升;因此,无论是在图a 还在图b 中,均衡生产率都上升了,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处于'E ,收入不可能从0Y 增加到3Y ,而分别只能增加到1Y 或2Y ;16.画图说明LM 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在IS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 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 斜率越大,即LM 曲线越陡,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 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如上图所示;在图中,有一条斜率逐渐变陡的LM 曲线,相当于LM 曲线中有三个区域;一般来说,在经济萧条、收入和利率较低时,LM 曲线较平缓,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而在收入水平较高,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LM 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表现在图中,政府支持同样增加G ,使IS 曲线右移同样距离,即1IS 到2IS 的水平距离和3IS 到4IS 的水平距离是相同的,但在国民收入增加的情况12Y Y 明显大于34Y Y ;17.画图说明IS 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在LM 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 曲线越平坦,LM 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 曲线越陡峭,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如上图所示;图中有两条IS 曲线,0IS 较陡峭,1IS 较平坦,当货币供给增加使LM 曲线从0LM 右移到1LM 时,如果IS 曲线较陡,则国民收入则更加较少,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小;如果IS 如想较平缓,则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大;这是因为,IS 曲线越陡,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小,即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差,因此,LM 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也不会有较大增加;反之,IS 曲线较平坦时,表示投资利率系数较大,因此,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时,投资和收入会增加较多;18.画图说明LM 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图中,0IS 曲线和1IS 曲线的斜率相同,货币供给增加使LM 曲线从0LM 右移到1LM 时,如果LM 曲线较平坦,则收入增加甚少()12YY ;如果LM 曲线较陡峭,则收入增加较多()34Y Y ;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LM 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若LM 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19.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具体有哪几种方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具体有四种方式:一是双松政策;二是双紧政策;三是松财政紧货币政策;四是紧财政松货币政策;20.货币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货币政策不存在挤出效应;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改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本质上都是有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来改变市场上货币的供给,而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最终改变的是企业或者个人的收入;市场上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其中私人收入增加将刺激人们的居民的需求,从而增加市场的总需求,而在企业收入增加和市场总需求增加额双重刺激下,企业必然会增加投资,这与“挤出效应”的本质相违背,因此,货币政策下不存在挤出效应;21.画图说明双松的政策效应;在图中,曲线LM0与曲线IS的交点为初始均衡点,此时均衡利率为r,初始均衡产出为Y0;曲线LM1与曲线IS1的交点为执行双松政策后的均衡点,其对应的均衡利率为r1,均衡产出为Y1;Yl– Y= YY1即为双松政策的产出效应;由图可见,双松政策对利息率的影响较小,而产出效应较大;单独执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方面扩大了总需求,一方面刺激利率提高,从而产生了挤出效应;但是,在配合以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扩张货币会抵销利息率提高的效应,使利息率的提高大大受到限制,甚至可以使利息率保持不变;这样,挤出效应大为削弱以致为零,而产出效应非常显着;22.画图说明双紧的政策效应;由上图可见,采取双紧政策使总需求从而总产出大幅度下降,对利息率影响则不大图中利息率不变;当然了,既然双紧政策使总产出大幅度下降,执行双紧的政策就不像执行双松政策是针对总产出的,而是针对物价水平的,是指望通过压缩总需求而降低物价水平;这就是说,在经济过热时期,在总需求过于膨胀以致物价持续上涨即通货膨胀严重时期,政府才会考虑采取双紧政策以降低物价;当然,双紧政策会对总需求的收缩产生非常显着的影响;因此,如果双紧政策的政策力度过大,那么,就不能排除该项政策在降低物价水平之余对总产量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即使总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从而使一个过热经济通货膨胀转变为一个过冷经济即萧条经济;这种情况当然需要努力避免;23.画图说明财政松货币紧的政策效应;松财政政策导致总需求增加,同时利息率提高;利息率提高导致挤出效应即投资需求减少;这样,总需求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紧货币政策使利息率进一步提高,总需求进一步减少;因此,该政策组合的效应是使利息率大幅度提高,而对总需求影响不大;在图中,。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与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与答案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3.挤出效应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A.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B. 减少政府支出,引起消费支出下降C. 增加政府支出,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 货币供给增加,引起消费支出增加4.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陡峭B.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5.货币供给变动如果对均衡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是因为()A.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支出系数小C.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6.下列()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9章--货币和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9章--货币和金融体系)
4. 利息 : 持 有货 币 的机会成 本(interest as opportunity cost of holding money)
答:“利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表明了利息与持有货币之间的关
985/211 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系。利息是对货币的使用所支付的报酬。当人们选择持有货币时,就不 能得到利息。因此,利息可以视为是人们选择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机 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 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
5.货币( M1 )=银行体系外流通的通货和支票账户 答:狭义货币( M1)是流通中现金( M0 )与活期存款的总和。现金是 法定通货的存在形式。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两种职能,存款人随时可签发支票进行转让或者流通。
6.商品货币,纸币,银行货币(commodity M ,paper M ,bank M)
2.金融系统的功能 答: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 下四方面:①在不同时间、部门和地区间转移资源;②控制风险;③根 据单个储蓄者或投资者的需求吸收和发放资金;④充当票据交换所。
3. 主 要 金 融 资 产 或 工 具 ( The mainly financial assets or instruments)
答:金融资产主要由以货币衡量的资产和有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券(其价值代表的 是所占有的实体资产的价值)组成。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有:
(1)货币。 (2)储蓄账户,指在银行的存款,通常由政府担保,有固定的本金 价值,其利率由短期市场利率决定。 985/211 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

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就是( )得市场价值总与。

A。

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得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得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得所有产品与服务D.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得所有产品与服务2、名义GDP与实际GDP得主要区别就是( )。

A、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B、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得产出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3、如果一国(或地区)得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得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得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5、政府向公务员支付得工资属于().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6、如果个人收入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为150元,个人消费为2000元,个人储蓄为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A、3000元B、2850元C、2000元D、1000元7、下列关于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CPI)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A、企业或政府购买得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CPI上B、在美国销售得中国制造得电视机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得GDP平均指数C、CPI衡量一国(或地区)生产得所有产品与服务得价格,而GDP平减指数只衡量消费者购买得得产品与服务得价格D、GDP平减指数与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得指标8、假设2011年为当年,2011年得CPI为120,再假设上一年即2010年得CPI为100,在2011年得通货膨胀率为()。

A、12%B、16、7%C、20%D、26、7%9、失业率就是指()。

宏观经济学第9章作业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9章作业答案

宏观第九章作业答案1.1、考虑一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索洛经济,为了简单,假定无技术进步。

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下降。

(a)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每工人平均资本、每工人平均产量和每工人平均消费将发生什么变化?画出经济向其新平衡增长路径移动的过程中这些变量的路径。

(b)说明人口增长率下降对产量路径(总产量,而非每工人平均产量)的影响。

第1题:(a)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化生产函数,即考虑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的情况,现在的生产函数可以简化为:Y(t)=F[K(t),L(t)]。

同时假定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定义每个人平均产出y=Y/L,每个人平均资本k=K/L, 每个人平均消费c=C/L,则可求得此时的密集形式的效用函数:y=f(k).并且该密集形式的生产函数满足:f(0)=0,f′(k)>0,f″(k)<0,l i m k→0f′(k)=∞,l i m k→∞f′(k)=0.根据K˙(t) = s Y(t) -δK(t),我们可以求得此时的关键方程:(1) k˙=sf(k)-(n+σ)k假设经济在初始时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即满足k*˙=sf(k*)-(n+σ)k*=0.此时,经济中的实际投资等于持平投资,两条线相交于(k*,y*)。

在t0时刻,当人口增长率由n下降到n new后,实际投资线不变,持平投资线发生偏转,此时,k*˙=sf(k*)-(n new+σ)k*>0,实际投资超过持平投资,每个人平均资本开始增加。

根据y=f(k),伴随k的开始增加,每个人平均产出y也开始上升。

而c=(1-s)f(k),所以,每个人平均消费也开始增加。

在t1时刻之后,经济重新达到平衡增长路径后,k*new˙=sf(k*new)-(n+σ)k* new =0, 每个人实际投资等处持平投资,两条线相交于(k* new,y* new)。

k* new、,y* new、c* new 均维持不变,且k* new>k*,y* new>y*, c* new>c*.y=f(k)y=sf(k)(n+σ)kkk n e wk*y n e wy*y(n new+σ)k在t 0时刻到t 1时刻之间,由于k ˙>0,所以每个人平均资本逐步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词解释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3.功能财政思想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4.试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5.什么是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如何操作? 6.什么是货币乘数,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7.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内容。

8.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9.试述货币创造乘数及影响因素。

10.试述财政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

11.试述货币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

12.试述货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

13.什么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14.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5.画图说明 IS 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6.画图说明LM 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7.画图说明 IS 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8. 画图说明LM 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9. 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具体有哪几种方式? 20. 货币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 21. 画图说明双松的政策效应。

22. 画图说明双紧的政策效应。

23. 画图说明财政松货币紧的政策效应。

24. 画图说明财政紧货币松的政策效应。

25.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 增加私人投入而减少消 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 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 IS-LM 图形表示 这一政策建议。

25.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 IS-LM 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 (1 )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 . 1名词解释(1) 需求管理政策: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2) 供给管理政策:通过调节总供给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3) 财政预算:指政府逐年估算未来财政年度的收入与支出,以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思考与练习需求管理政策 法定准备金率 财政财政效应供给管理政策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效应财政预算 基础货币挤出效应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再贴现 公开市场业务 双松政策 双紧政策自动稳定器政策效应(4)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5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6 )自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7 )法定准备金率:指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有的比率。

(8)货币乘数:每一美元基础货币所能创造的货币供给的美元数量,其值等于货币供给除以基础货币。

(9)基础货币:由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以及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组成,其中居民持有现金部分一般数额不大。

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10)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把商业票据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按贴现率扣除一定利息后再把所贷款项加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作为增加的准备金。

(1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12)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

(13)财政财政效应: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14)货币政策效应:指变动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应就大;反之,则小。

(15)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6 )双松政策:指同时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17)双紧政策:指政府同时采取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的政策,这种政策组合会使需求显著地收缩,对利息率影响较小。

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从根本上说,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具体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四个目标之间既存在着某种互补关系,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宏观政策目标的互补关系是指,政府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其他目标的实现。

矛盾和冲突即政府要实现某一目标,就无法同时实现另一目标,甚至要以牺牲另一目标为代价。

3.功能财政思想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有何区别?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

平衡预算思想按其历史发展阶段有三种;一是年度平衡预算;二是周期平衡预算;三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

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旧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预算思想。

功能财政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或补偿性财政政策。

这种政策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功能是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预算既可以盈余,也可以赤字,因而称之为功能性财政。

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的思想共同点是两者的目的均是为了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甚至以此作为预算目标,后者则不强调这点,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

4.试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自动稳定器一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观点正确。

例如1/[1- 3 (1-t)],当税率t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愈大。

5.什么是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如何操作?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这种政策是基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而采取的反周期操作,因而称为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由于凯恩斯分析的是需求不足型的萧条经济,因此他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萧条时期,总需求水平过低,政府应采取刺激总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消除失业,即通过降低税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的措施来刺激总需求。

增加政府开支包括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增加转移支付,这样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了私人消费和投资,间接增加了总需求。

减少政府税收(包括免税和退税)也可以扩大总需求。

这是因为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使个人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刺激公司的投资;减少间接税也会刺激消费与投资。

反之,在膨胀时期,总需求水平过高,政府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措施来治理通货膨胀,即通过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支出或双管齐下的措施来抑制总需求。

减少政府开支包括减少公共工程的开支,减少转移支付,这样一方面直接减少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私人消费和投资,间接减少了总需求。

增加政府税收也可以缩小总需求。

这是因为增加个人所得税可以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增加公司所得税可以减少公司的投资;增加间接税也会抑制消费与投资。

简言之,权衡性的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

6.什么是货币乘数,它是如何起作用的?货币乘数是指每一美元基础货币所能创造的货币供给的美元数量,其值等于货币供给除以基础货币。

从西方现代银行制度来看,基础货币发生变化,那么货币供给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而且后者的变化幅度总是多倍于前者的变化幅度,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存在乘数效应。

在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以及居民持有现金所占比重既定的情况下,货币乘数主要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法定准备金率高低决定货币乘数的上限。

在基础货币总量和法定准备金率既定的情况下,货币乘数取决于银行准备金和居民持有现金各自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

居民持有现金所占比重偏大,货币乘数就小,反之则大。

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乘数的大小,从而影响了最终的货币供给总量。

7.说明货币政策的机制与内容。

货币政策的机制和内容主要包括:(1)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即中央银行根据形势的需要,通过降低或提高法定准备率来扩张或紧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以达到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2)改变贴现率,也称贴现政策。

所谓贴现率,就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息率。

改变贴现率,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变更贴现率来影响使用货币的成本,使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大或紧缩的一种政策措施。

(3)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根据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需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来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在实际生活中,以上三种政策手段是经常配合运用的。

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是最重要的而又经常运用的手段,其次才是改变贴现率和改变法定准备率手段。

特别是改变法定准备率手段,由于其作用比较猛烈,实施中又存在一定的时滞,所以,一般不常采用。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变动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工具。

9•试述货币创造乘数及影响因素。

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1原始货币供给量的—倍,这称为货币创造乘数。

从经济意义上说,基础货币B是货币供rd给M1的基础,它通过银行存款准备金创造了存款货币,因此M1总是B的某个倍数,此倍数称为乘数。

M = B * K ,K = 1/R。

货币创造乘数和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一存款比率有关。

10.试述财政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制结构。

例如,经济萧条时,政府采用减税措施,给个人和企业多留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

尽管这又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使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受到一些影响、削弱一些减税对增加总需求的作用,但总的说来国民收入还是增加了。

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些赋税负担,使低收入者减少些负担,同样可以起到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作用。

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政府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多搞些公共建设,就可以扩大私人企业产品销路,还可以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

尽管这样做也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率上升,影响一些私人投资,但总的说来,生产和就业还会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