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法,了解骆驼的相关文化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骆驼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描绘的场景。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准备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文本。
准备与骆驼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准备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骆驼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骆驼。
提问:你们对骆驼有什么了解?骆驼在我国有哪些文化意义?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法,了解骆驼的相关文化知识。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
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进行即时纠正和指导。
5.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童年的回忆,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第1篇】《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
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胧。
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
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咀嚼”,领会“嚼”字在口语与书面语中的不同读法;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与练写结合的方法,牢记“嚼”字字形。
2.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描写的细腻,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爱。
3.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描写的细腻,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爱。
教学难点: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
课时安排:1课时二、说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一、初解课题,走近林海音1.板书课题,请生念课题。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个题目很奇怪。
由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呢?学生说,师点评。
2.师:一个题目,三个关键词,这其中到底包含着什么呢?我相信学了课文之后,我们一定能更明白。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主题:冬阳童年骆驼队目标:1. 了解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2. 了解骆驼队在冬阳童年中的角色和作用;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幅骆驼队的图片或视频,并向学生介绍骆驼队的基本情况。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即冬阳童年骆驼队。
二、了解冬阳童年骆驼队(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队长,并派发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相关资料。
2. 学生在小组内共享资料,了解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3. 队长汇报小组的调查结果,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分享。
三、讨论骆驼队在冬阳童年中的角色和作用(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冬阳童年骆驼队在冬阳童年中的角色和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发表小组的观点。
四、合作游戏(30分钟)1. 学生继续分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
2. 任务一:设计一道与冬阳童年骆驼队相关的谜题,其他小组猜谜。
3. 任务二:编写一篇关于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短小说或演讲稿,其他小组评选最佳作品。
4. 任务三:设计一份关于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问卷调查,其他小组填写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总结(10分钟)1. 学生代表展示小组任务的成果,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进行总结,并展示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看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增强合作意识;2. 评估学生展示的小组任务成果,看是否能准确传达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相关信息;3. 分析学生在合作游戏中的表现,看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冬阳·童年·骆驼队》精品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冬阳、童年和骆驼队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的纯真与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冬阳、童年和骆驼队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童年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提高朗读水平。
3.理解课文内容4.学会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读写。
学生组内交流,用生字词造句。
5.深入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涵。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悟。
6.情感体验学生谈谈自己对童年的理解,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
7.课堂小结8.作业布置请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的作文,要求描绘一个具体的场景,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学生能否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否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方法:教师是否采用了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生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冬日阳光的图片,问:“你们看到这张图片,想到了什么?”学生甲:“想到了冬天暖洋洋的阳光。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最新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篇描写童年时光和骆驼队的文章,通过讲述童年时与骆驼队的相处,表达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1.2.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1.2.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激发学生对童年和动物的热爱。
1.3 教学内容1.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1.3.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1.3.3 写作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描写、叙述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章:作者与作品背景2.1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背景。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2.2.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尊重和欣赏之情。
2.3 教学步骤2.3.1 作者简介教师介绍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2.3.2 作品背景教师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与时代的关系。
2.3.3 思考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和作品背景对自己的启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三章:文本解读3.1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对《冬阳童年骆驼队》进行文本解读,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3.2.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
3.3 教学步骤3.3.1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优秀5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优秀5篇)深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篇一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①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②全班交流。
(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抓住最后一句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③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
2.分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片断①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
②同兴趣的同学自愿结合小组,互相交流、探讨。
③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猜测挂铃铛的原因课件出示: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到的,总会吃饱的。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从“想象铃铛用处”片断中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和爸爸的认同)看骆驼脱毛课件出示: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
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背景。
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运用朗读、默写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家乡的眷恋,培养对家庭、故乡的情感认同。
2. 学生能够领悟友情、成长等主题,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探讨。
教学难点:1. 理解骆驼队在不同场景下的象征意义。
2. 领悟作者对童年、家乡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基本内容,讨论交流收获。
3.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骆驼队在不同场景下的寓意。
4. 深入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思考童年、家乡、成长等主题。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童年、家乡、成长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对骆驼队象征意义的把握。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讨论、分享、表达等。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读后感、个人感悟等。
4. 通过家校沟通,了解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情感认同和生活体验。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经历。
4. 运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作品,拓宽视野,提高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原文。
走进童年,走进心灵的故乡——我这样教《冬阳童年骆驼队》
走进童年,走进心灵的故乡——我这样教《冬阳童年骆驼队》走进童年,走进心灵的故乡——我这样教《冬阳·童年·骆驼队》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学会多音字“嚼”。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四个片断中,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难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走近林海音。
1.时光悄悄流逝,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过渡: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
一个人,一件玩具,一次游戏,都能够唤起我们对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藏。
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这里是什么唤起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呢?2.读题。
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3.老师读题,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画面多么充满诗情画意。
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在她脑海中久久难以忘怀的画面吧。
再读课题。
4.“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关于作者林海音我们已不再陌生,我们曾在上学期学过她的作品《窃读记》,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酷爱读书的林海音。
在这里,林海音女士要向我们展示什么呢?5.知道了作者,了解了写作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课文,请读读课后资料袋,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然后想一想,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1)学词:咀嚼慢慢地嚼倒嚼(2)交流:板书:学咀嚼谈铃铛想剪毛问去处2.读读小标题,你发现了什么?(写的都是关于骆驼的事,看起来写的事情很多,却都是围绕着骆驼队来写的。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优秀8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优秀8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优秀8篇)《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首诗”,是一首怎样的诗呢?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啊,这个诗一般的题目,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透过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来体会她诗一样的童年。
二、按要求自主读课文1、幻灯出示自学要求:⑴作者围绕童年生活写了哪几个片段?⑵每个片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析童年片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⑴小组交流讨论:四个片段分别用什么感情去读。
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并进行讨论解决,互助互学。
⑵全班交流。
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会四个片段的感情。
(细致、童趣、好奇、温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⑴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⑵小组内比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同桌交流: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5、综合与拓展:⑴教师小结:出示幻灯: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⑵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语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板书设计】冬阳·童年·骆驼队1、冬天骆驼咀嚼、系铃铛,课文是按季节推移的顺序记叙的。
2、冬春之交骆驼脱毛,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夏天不见骆驼影子。
4、童年时代结束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深入阅读,品味童年篇二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⑴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①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A、“我”观察很仔细:“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着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1.1 本文选自林海音的散文集《城南旧事》,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有关骆驼队的一些趣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1.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美好情感。
1.3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骆驼的特点: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们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具有耐渴、耐热、耐疲劳的特点。
2.2 童年的记忆: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充满了快乐和梦想。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的一些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2.3 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实情感、自由表达的文学体裁。
本文以记叙为主,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2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
3.3 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对童年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了解骆驼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5.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继续编写。
请您提供相关要求,以便我更好地为您服务。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课文课件、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6.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等。
6.3 辅助材料: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用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名师教案(人教版)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解读“驼铃的遐想”这部分内容时, 通过“为什么要给骆驼戴上铃铛”这一对话话题,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三个层次的解读。一是自读自悟, 从文中找出爸爸和“我”的不同观点;二是进行辨析, “你同意谁的观点, 为什么”;三是进行超越文本的遐想, “你有自己的驼铃遐想吗”。这三个层次的阅读对话, 基于文本, 但又不拘泥于文本,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设计意图](1)自主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自主走进文本之中,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 自读自悟, 圈点批注。自主阅读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情感, 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写自己真实独特的感悟。自主阅读开掘的是“面”上的阅读, 它更多的是在关注学生阅读中的广度。
(2)聚焦阅读:在学生彼此进行了充分的自主阅读感悟之后,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聚焦画面之一一一学骆驼咀嚼, 在朗读中想象, 在对话中交流, 在表演中体验。聚焦阅读开掘的是“点”上的阅读, 它更多的是在关注学生阅读中的深度。
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时, 适时地引入课前所搜集到的有关驼铃的相关资料, 以充实文本的解读。
(3)读了这段“驼铃的遐想”,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五到第九自然段, 读出“我”遐想的天真与美好。
2.解读第三幅画面——骆驼脱皮毛。
(1)指名朗读第三幅画面(第十自然段), 闭眼想象, 说说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说·作者·课题
1.小说:出示小说《城南旧事》这部书, 学生交流对这部书的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 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 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 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分析课文: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师进行讲解,总结课文的表达特点。
4. 情感教育: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学生进行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问题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剧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3个,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贪图语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视频文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读书的欲望1、导入,走进童年的记忆:师: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生答,老师做恰当的评价。
师: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
一个人,一个玩具,一件事情,甚至一座房子,都能够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藏。
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
有一个台湾的女作家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
后来又去了台湾,她把在自己在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作《城南旧事》。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先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2、解题激趣:师: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教师做恰当的评价及引导。
师:这一群小孩子中也许就有文章的作者林海音。
刚才大家在头脑中想象的`画面,其实也是林海音女士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你看,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响着悦耳的铜铃声。
这一幅画面成为作者关于童年生活的最为清晰的记忆,正如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所说的“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的心头”。
《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范文
《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让学生了解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1. 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体会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 骆驼特点的描绘。
2.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共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冬阳童年骆驼队》。
2. 课件:骆驼的图片、视频等。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内容,让学生简单介绍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提问:同学们对骆驼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了解的地方吗?二、讲解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10分钟)1. 使用课件展示骆驼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骆驼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详细讲解骆驼的特点,如:双峰、驼绒、耐旱等。
3. 讲述骆驼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沙漠、耐热、善于行走等。
三、体会作者情感(10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如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骆驼的喜爱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作者的情感是否引起了共鸣。
四、分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2. 话题如下:a. 骆驼在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b. 作者对骆驼的喜爱表现在哪些方面?c. 我们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强调关爱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总结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骆驼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骆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如:沙漠运输、旅游观赏等。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7)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包括人物特点、情节发展等。
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准确回答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4.能够通过本课学习,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
教学重点:1.设计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
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冬阳童年骆驼队》。
2.同步教辅材料。
3.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开篇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沙漠、骆驼等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朗读,学生跟读。
3.文本分析: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探讨人物特点。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友谊。
第二课时1.朗读课文:学生课间朗读,纠正语音、语调。
2.问题阅读:设计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3.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提高学生情感素养。
4.课堂表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聚焦于通过文本教学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延伸:1.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回家继续复习课文,并写读书笔记。
2.课外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友谊小故事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口语练习:设计口语练习环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教案: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学习和运用一些语文知识和技能,如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运用修辞手法等。
3. 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理解和欣赏技巧。
2. 学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三、教学准备:1. 课本和教辅资料。
2. 录音机或电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和导入1. 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冬天的图片,引导他们描述和谈论其中的一些细节。
如寒冷的天气,白雪皑皑的大地等。
2. 引导学生回忆和谈论自己的童年时光,让他们想象一下冬天的童年是什么样的。
3. 向学生介绍《冬阳·童年·骆驼队》这首诗歌,告诉他们这是一首描绘冬天童年的诗歌。
第二课时:感受诗歌的意境1. 让学生阅读整首诗歌,然后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如何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象来表达他对冬天童年的感受和情感?2. 播放录音或电脑上的诗歌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语调。
引导他们体会语音语调对表达诗歌意境的作用。
3. 分组朗读诗歌,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调来表达诗歌中的意境,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
第三课时:理解诗歌的内涵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分析其中的词句和形象。
解释掌握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生词和句子。
2.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一些关键句子和形象。
比如诗中的“冬阳柔柔地,揉红了眼前的雪”、“骆驼队穿越大漠山川”等。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让他们尝试找出诗中的一些例子,并解释其意义。
第四课时:欣赏和创作诗歌1. 让学生欣赏其他描绘冬天童年的诗歌。
如《冬天童年》、《尽孝在冬天》等。
引导他们讨论这些诗歌和《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毡、卸、咀、嚼、漠、寞、袄、袍、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作者对童年的几个片段的回忆,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1. 时间悄悄流逝,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它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你还记得你们小时候的那些有趣的事吗?(这时《童年》的音乐轻轻地响起)2. 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而幸福的童年各有各的幸福,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文――中国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看看她的童年发生了那些趣事,好吗?二、学习新课1. 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课文的背景。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中国台湾,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中国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在1948年同丈夫会中国台湾,她的创造是非常丰厚的。
2. 学习生字。
zhan xie ju jue mo mo ao pao sha毡卸咀嚼漠寞袄袍傻毡部首:毛结构:半包围结构共9笔字义:毡子,用羊毛等压制成的片状:毡帽,毡鞋组词:毡帽造句:用羊毛等压制成的的帽子我们就叫它毡帽。
卸:部首:结构:左右结构共9笔字义:1.把牲口身上的绳套等解下:把马鞍卸下来。
2.把东西或零件拿下来或拆下:卸货。
3.解除;推脱:卸任,推卸。
《冬阳童年骆驼队》精品教案
01
通过朗读、默读、勾画重点词句 等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学习作者 表达情感的方法。
02
联系实际,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 学习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体会 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怀念之 情。
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 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满
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05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需要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童年 生活和骆驼队的场景,掌握文章的主
题和情感。
重点2:体会作者情感
学生需要能够体会作者通过文字所表 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 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评价
学生对《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文章主题、情感和细节的把握情况。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记录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互动环节的积极性和质量。
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反思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师评价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评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包括学 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感体验
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估,分 析其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氛围的营造
评价课堂氛围是否积极、互动,学 生是否感受到安全、尊重和信任, 教师是否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和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1.上课前,咱们先一起来听一支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注意歌词。
(课件播放歌曲:《童年》)
2.谁能说说歌词都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
3.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
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
(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教师总结,出示:
“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
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①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②思考:
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①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
②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四)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②全班交流。
(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抓住最后一句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
③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
2.分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片断
①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
②同兴趣的同学自愿结合小组,互相交流、探讨。
③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猜测挂铃铛的原因
课件出示: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到的,总会吃饱的。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从“想象铃铛用处”片断中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和爸爸的认同)
看骆驼脱毛
课件出示: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
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
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从“想替骆驼剪毛”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夏天见不到骆驼感到奇怪
出示: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从“追问骆驼去处”片断体会作者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之中穿插对一些语句的感情朗读)
*分角色朗读
*思考:课文中“我”问妈妈骆驼夏天到哪里去,妈妈也回答不出来。
想想看,骆驼夏天可能到哪里去了?
(五)学习最后两段,体会怀念之情
这些童年生活的片断,像一朵朵洁白的浪花,翻滚向前汇成了一条记忆的长河,以至于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2.你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童年“一去不还”是因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已长大,不再是童年了;“童年重临我的心头”,这个“童年”是指童年时那段有趣、难忘的生活,是因为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时,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儿时的那段难忘的生活)
(六)拓展延伸──说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
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七)总结全文
1.(歌曲《童年》再次响起)教师总结:“钓龙虾”、“捉知了”、“学游泳”……甚至咱们还煮过西瓜。
回想起童年多彩多姿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因为它匆匆易逝。
孩子们把握好自己的美好时光,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斓,也让它成为明天最美的记忆。
2.(课件出示书的封面)最后,在这欢快的旋律中老师给你们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尔基的《童年》,这两本书都非常的棒,大家可别错过了这些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