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2015年1月高三复习科内综合试卷(安徽)化学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纯word解析版)word版本

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纯word解析版)word版本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7.(6分)(2015•安徽)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8.(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A.A B.B C.C D.D9.(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 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 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10.(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11.(6分)(2015•安徽)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12.(6分)(2015•安徽)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A.A B.B C.C D.D13.(6分)(2015•安徽)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二、非选择题25.(14分)(2015•安徽)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3)用“>”或“<”填空:原子半径电负性熔点沸点Al Si N O 金刚石晶体硅CH4 SiH4(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的H+向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26.(16分)(2015•安徽)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试剂Y为;(2)B→C的反应类型是;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27.(14分)(2015•安徽)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SiO2+Na+H2═NaBH4+Na2SiO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8.(14分)(2015•安徽)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假设一成立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7.(6分)(2015•安徽)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考点:化学键;分析:A、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顶点省略的是C原子,每个C原子均形成4对共价键,每个O原子形成2对共价键,C原子价键不饱和的用H原子补充,据此判断分子式;B、单键即为σ键,依据此结构简式判断σ键的个数;C、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据此解答;D、依据C的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此有机物物质的量判断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解答:解:A、,此有机物中含有3个C、3个O和2个H,故分子式为:C3H2O3,故A正确;B、此分子中存在5个C﹣O键和1个C﹣C键,还存在2个C﹣H键,总共8个σ键,故B错误;C、此有机物中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8.6g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结构简式的判断,涉及分子式书写、化学键类型判断、有机物的燃烧等,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8.(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容量瓶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不能用于溶解固体,溶解固体需在烧杯中进行;B、二氧化碳为酸性气体,和强碱反应形成盐,CO既不溶于碱也不溶于水;C、苯的密度小于水,萃取后的溶液应位于分液漏斗的上层,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据此读数即可.解答:解:A、溶解固体药品应用烧杯,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故A错误;B、CO不与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利用此装置可以除去CO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C、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在分液漏斗的上层,应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此图中正确读数应为11.80m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的使用以及简单实验操作,还考查了仪器的读数等,难度不大.9.(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 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 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硅和二氧化硅;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分析: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B、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C、浓硫酸具有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碱性气体,据此分析解答;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稳定,加热不分解,故A错误;B、Fe(OH)3胶体为红褐色、透明,不是无色,故B错误;C、H2、SO2、CO2三种气体均不与浓硫酸反应,故能利用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和氢氟酸反应是二氧化硅的特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熟练掌握浓硫酸、二氧化硅的性质、常见胶体的颜色与性质等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0.(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A、次氯酸为弱酸,次氯酸根与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AgCl白色难溶沉淀,故而不能电离共存;C、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aCl为中性,溶液中不存在大量的氢离子;D、次氯酸具有氧化性,浓盐酸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NaClO和NaCl混合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次氯酸根,次氯酸为弱酸,次氯酸根与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NaClO和NaCl混合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难溶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aCl为中性,溶液中不存在大量的氢离子,与2Fe2++ClO﹣+2H+═Cl﹣+2Fe3++H20反应矛盾,故C错误;D、浓盐酸中Cl由﹣1价升高到0价,次氯酸中Cl由+1价降低到0价,故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1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涉及离子共存、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综合性较强,容易出错的是C选项,没有注意原溶液的酸碱性.11.(6分)(2015•安徽)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A、依据氮气的浓度变化,找出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即可;B、此容器为恒容密闭容器,ρ=,据此判断即可;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色速率,不能改变物质的转化律;D、由图可知,b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快,若是升高温度,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解答:解:A、N2(g)+O2(g)⇌2NO(g),起(mol/L)c0c0 0转(mol/L)x x 2x平(mol/L)c1 c1 2x解2x=2(c0 ﹣c1 ),故K=,故A正确;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故气体的质量m不变,容器为恒容容器,故V不变,那么密度ρ=不变,故B错误;C、由图可知,b曲线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故应是平衡发生移动,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故b曲线不可能是由于催化剂影响的,故C错误;D、由图可知,b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快(变化幅度大),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涉及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12.(6分)(2015•安徽)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A.A B.B C.C D.D考点:镁的化学性质;分析:A.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B.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PH为8.6时,仍然有气体生成,说明碱性条件下,Mg可以被氧化;D.若是氢氧根氧化了Mg,则氢氧根得电子被还原,不可能生成气体.解答:解:A.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可以证明气体中含有氨气,故A正确;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可以证明氢气的存在,故B正确;C.PH为8.6时,仍然有气体生成,说明碱性条件下,Mg可以被氧化,故C正确;D、若是氢氧根氧化了Mg,则氢氧根得电子被还原,不可能生成气体,所以D的结论不合理,故选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镁、氯化铵、碳酸氢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物质检验方法的积累.13.(6分)(2015•安徽)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氢氧化钠为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一水合氨为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相同体积与浓度的氢氧化钠与一水合氨其中和能力是相同的,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NaOH完全电离,NH3•H2O部分电离,因此c(OH﹣)>0.1mol/L,c(Na+)=0.1mol/L,c(NH3•H2O)<0.1mol/L,故c(OH ﹣)>c(Na+)>c(NH3•H2O),故A错误;B、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盐酸,存在电中性原则:c(NH4+)+c(H+)+c(Na+)=c(OH﹣)+c(Cl﹣),由于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故c(Na+)=c(Cl﹣),即c(NH4+)+c(H+)=c(OH﹣),故B正确;C、加入盐酸至pH=7时,溶液呈中性,即c(H+)=c(OH﹣),那么c(NH4+)+c(Na+)=c(Cl﹣),即c(Cl﹣)>c(Na+),故C错误;D、加入20mL盐酸时,此时溶液恰好为氯化钠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此时溶液呈酸性,即存在c(H+)>c(OH﹣),那么c(NH4+)+c(Na+)<c(C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易错点为C,注意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二、非选择题25.(14分)(2015•安徽)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V A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3)用“>”或“<”填空:原子半径电负性熔点沸点Al>Si N<O 金刚石>晶体硅CH4<SiH4(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NO3﹣+e﹣=NO2↑+H2O,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考点:真题集萃;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1)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2)N的原子序数为7,共排布3个能层;Cu为29号元素,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据此解答即可;(3)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晶体类型相同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据此解答即可;(4)依据题意,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的硝酸根在正极放电,据此解答即可;电流发生改变,即原电池的正负极发生改变,据此分析原因即可.解答:解:(1)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Si处于第三周期第IVA族,故答案为:三;IV A;(2)N的原子序数为7,共排布3个能层,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答案为:1s22s22p3;1;(3)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由于原子序数Al<Si,故半径Al>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由于非金属性O>N,故电负性N<O;晶体类型相同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由于C的原子半径小于Si的原子半径,故熔点:金刚石>晶体硅;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由于SiH4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H4,故沸点CH4<SiH4,故答案为:>;<;>;<;(4)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故正极反应方程式为:2H++NO3﹣+e﹣=NO2↑+H2O,此时溶液中的氢离子移向正极,一段时间后,由于Al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导致原电池中Al作正极,Cu作负极,故答案为:2H++NO3﹣=NO2↑+H2O;正;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原电池工作原理,涉及电负性大小比较、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等,难度不大,注意整理.26.(16分)(2015•安徽)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甲苯;试剂Y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B→C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分析:(1)由A的分子式与B的结构可知,应是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2)对比B、C的结构简式可知,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由B、D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羧基、羰基;(3)E的分子式为C13H11Br,F的分子式为C13H12O,对比E的结构与F的分子式可知,B中Br原子被﹣OH取代生成F;(4)D的分子式为C13H10O,不饱和度为9,W是D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存在羟甲基(﹣CH2OH),萘环不饱和度为7,则侧链存在碳碳三键,故侧链为﹣C≡CCH2OH,萘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据此书写;(5)a.羧基酸性大于酚羟基;b.D含有苯环与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E中含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d.TPE只有含有C、H2种元素,属于烃,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解答:解:(1)由A的分子式与B的结构可知,应是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故答案为:甲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对比B、C的结构简式可知,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由B、D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羧基、羰基,故答案为:取代反应;羧基;羰基;(3)对比E的结构与F的分子式可知,B中Br原子被﹣OH取代生成F,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D的分子式为C13H10O,不饱和度为9,W是D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存在羟甲基(﹣CH2OH),萘环不饱和度为7,则侧链存在碳碳三键,故侧链为﹣C≡CCH2OH,萘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符合条件的W有:,故答案为:;(5)a.羧基酸性大于酚羟基,故a正确,;b.D含有苯环与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故b错误;c.E中含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故c错误;d.TPE只有含有C、H2种元素,属于烃,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根据有机物的结构与分子式进行分析解答,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难度不大.27.(14分)(2015•安徽)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NaBO2+2SiO2+4Na+2H2═1NaBH4+2Na2SiO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蒸馏;(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0kJ/mol.考点:真题集萃;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N aBO2、SiO2、Na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4、Na2SiO3,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4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1)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和防止NaBH4水解,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从而排出空气和水蒸气;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2)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3)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馏方法;(4)n(NaBH4)==0.1mol,在25℃、101kPa下,每消耗0.1molNaBH4(s)放热21.6kJ,则消耗1molNaBH4(s)放热216.0kJ,据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NaBO2、SiO2、Na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4、Na2SiO3,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4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1)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钠极易和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为隔绝空气和水,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时,需要镊子夹取钠、用滤纸吸煤油,所以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故答案为: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煤油;镊子、滤纸;(2)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转移电子总数为4,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NaBO2+2SiO2+4Na+2H2═NaBH4+2Na2SiO3,故答案为:1;2;4;2;1;2;(3)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所以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故答案为:过滤;蒸馏;(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n(NaBH4)==0.1mol,在25℃、101kPa下,每消耗0.1molNaBH4(s)放热21.6kJ,则消耗1molNaBH4(s)放热216.0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0kJ/mol,故答案为: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0kJ/mol.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涉及物质分离提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且较基础,难点是分析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基本操作等,题目难度中等.28.(14分)(2015•安徽)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无现象假设一成立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最新修正版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最新修正版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2.(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A B.B C.C D.D3.(6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4.(6分)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 ﹣+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5.(6分)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2(g)+O2(g)⇌2NO(g),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T℃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T℃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6.(6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7.(6分)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二、非选择题8.(14分)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3)用“>”或“<”填空:(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的H+向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9.(16分)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试剂Y为;(2)B→C的反应类型是;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10.(14分)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SiO2+Na+H2═NaBH4+ Na2SiO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 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11.(14分)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分析】A、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顶点省略的是C原子,每个C 原子均形成4对共价键,每个O原子形成2对共价键,C原子价键不饱和的用H 原子补充,据此判断分子式;B、单键即为σ键,依据此结构简式判断σ键的个数;C、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据此解答;D、依据C的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此有机物物质的量判断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解答】解:A、,此有机物中含有3个C、3个O和2个H,故分子式为:C3H2O3,故A正确;B、此分子中存在4个C﹣O键、1个C=O双键,还存在2个C﹣H键,1个C=C 双键,总共8个σ键,故B错误;C、此有机物中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8.6g 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故D错误,故选:A。

2015学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及考点解析

2015学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及考点解析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7.(6分)(2015•安徽)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 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考点:化学键;分析:A、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顶点省略的是C原子,每个C原子均形成4对共价键,每个O原子形成2对共价键,C原子价键不饱和的用H 原子补充,据此判断分子式;B、单键即为σ键,依据此结构简式判断σ键的个数;C、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据此解答;D、依据C的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此有机物物质的量判断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解答:解:A、,此有机物中含有3个C、3个O和2个H,故分子式为:C 3H2O3,故A正确;B、此分子中存在5个C﹣O键和1个C﹣C键,还存在2个C﹣H键,总共8个σ键,故B错误;C、此有机物中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8.6g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结构简式的判断,涉及分子式书写、化学键类型判断、有机物的燃烧等,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8.(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容量瓶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不能用于溶解固体,溶解固体需在烧杯中进行;B、二氧化碳为酸性气体,和强碱反应形成盐,CO既不溶于碱也不溶于水;C、苯的密度小于水,萃取后的溶液应位于分液漏斗的上层,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据此读数即可.解答:解:A、溶解固体药品应用烧杯,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故A错误;B、CO不与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利用此装置可以除去CO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C、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在分液漏斗的上层,应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此图中正确读数应为11.80m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的使用以及简单实验操作,还考查了仪器的读数等,难度不大.9.(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 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 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硅和二氧化硅;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分析: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B、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C、浓硫酸具有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碱性气体,据此分析解答;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稳定,加热不分解,故A错误;B、Fe(OH)3胶体为红褐色、透明,不是无色,故B错误;C、H2、SO2、CO2三种气体均不与浓硫酸反应,故能利用浓硫酸干燥,故C 正确;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和氢氟酸反应是二氧化硅的特性,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熟练掌握浓硫酸、二氧化硅的性质、常见胶体的颜色与性质等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0.(2015•安徽)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6分)11.(6分)(2015•安徽)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A、依据氮气的浓度变化,找出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即可;B、此容器为恒容密闭容器,ρ=,据此判断即可;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色速率,不能改变物质的转化律;D、由图可知,b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快,若是升高温度,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解答:解:A、N2(g)+O2(g)⇌2NO(g),起(mol/L) cc转(mol/L) x x 2x平(mol/L) c1c1 2x解2x=2(c﹣c1),故K=,故A正确;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故气体的质量m不变,容器为恒容容器,故V不变,那么密度ρ=不变,故B错误;C、由图可知,b曲线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故应是平衡发生移动,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故b曲线不可能是由于催化剂影响的,故C错误;D、由图可知,b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快(变化幅度大),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涉及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12.(6分)(2015•安徽)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A.A B.B C.C D.D考点:镁的化学性质;分析:A.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B.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PH为8.6时,仍然有气体生成,说明碱性条件下,Mg可以被氧化;13.(6分)(2015•安徽)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 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H2()二、非选择题25.(14分)(2015•安徽)C 、N 、O 、Al 、Si 、Cu 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Si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三 周期第 IVA 族;(2)N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3 ;Cu 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1 个电子;(3)用“>”或“<”填空: (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 、Cu 片插入浓HNO 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 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 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H ++NO 3﹣+e ﹣=NO 2↑+H 2O ,溶液中的H +向 正 极移动.t 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 Al 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 的进一步反应 .考点:真题集萃;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1)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2)N的原子序数为7,共排布3个能层;Cu为29号元素,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据此解答即可;(3)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晶体类型相同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据此解答即可;(4)依据题意,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的硝酸根在正极放电,据此解答即可;电流发生改变,即原电池的正负极发生改变,据此分析原因即可.解答:解:(1)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Si处于第三周期第IVA族,故答案为:三;IVA;(2)N的原子序数为7,共排布3个能层,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答案为:1s22s22p3;1;(3)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由于原子序数Al<Si,故半径Al>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由于非金属性O>N,故电负性N<O;晶体类型相同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由于C的原子半径小于Si的原子半径,故熔点:金刚石>晶体硅;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由于SiH4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H4,故沸点CH4<SiH4,故答案为:>;<;>;<;(4)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故正极反应方程式为:2H++NO3﹣+e ﹣=NO2↑+H2O,此时溶液中的氢离子移向正极,一段时间后,由于Al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导致原电池中Al作正极,Cu作负极,故答案为:2H++NO3﹣=NO2↑+H2O;正;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原电池工作原理,涉及电负性大小比较、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等,难度不大,注意整理.26.(16分)(2015•安徽)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甲苯;试剂Y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B→C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 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 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分析:(1)由A的分子式与B的结构可知,应是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2)对比B、C的结构简式可知,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由B、D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羧基、羰基;(3)E的分子式为C13H11Br,F的分子式为C13H12O,对比E的结构与F的分子式可知,B中Br原子被﹣OH取代生成F;(4)D的分子式为C13H10O,不饱和度为9,W是D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存在羟甲基(﹣CH2OH),萘环不饱和度为7,则侧链存在碳碳三键,故侧链为﹣C≡CCH2OH,萘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 原子,据此书写;(5)a.羧基酸性大于酚羟基;b.D含有苯环与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E中含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d.TPE只有含有C、H2种元素,属于烃,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解解:(1)由A的分子式与B的结构可知,应是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答:化生成苯甲酸,故答案为:甲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对比B、C的结构简式可知,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由B、D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羧基、羰基,故答案为:取代反应;羧基;羰基;(3)对比E的结构与F的分子式可知,B中Br原子被﹣OH取代生成F,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D的分子式为C13H10O,不饱和度为9,W是D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存在羟甲基(﹣CH2OH),萘环不饱和度为7,则侧链存在碳碳三键,故侧链为﹣C≡CCH2OH,萘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 原子,符合条件的W有:,故答案为:;(5)a.羧基酸性大于酚羟基,故a正确,;b.D含有苯环与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故b错误;c.E中含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故c错误;d.TPE只有含有C、H2种元素,属于烃,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故d正确,故选:ad.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根据有机物的结构与分子式进行分析解答,评: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难度不大.27.(14分)(2015•安徽)硼氢化钠(NaBH 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 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 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 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 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 ,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 煤油 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 镊子 、 滤纸 、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NaBO 2+2 SiO 2+ 4 Na+ 2 H 2═ 1 NaBH 4+ 2 Na 2SiO 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 过滤 ;第③步分出NaBH 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 蒸馏 ;(4)NaBH 4(s )与H 2O (l )反应生成NaBO 2(s )和H 2(g ).在25℃、101kPa 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 4(s )放热21.6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NaBH 4(s )+2H 2O (l )=NaBO 2(s )+4H 2(g )△H=﹣216.0kJ/mol . 考点: 真题集萃;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 实验设计题.分析: NaBO 2、SiO 2、Na 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 4、Na 2SiO 3,NaBH 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 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 4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 4溶解于异丙胺、Na 2SiO 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1)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和防止NaBH4水解,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从而排出空气和水蒸气;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2)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3)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馏方法;(4)n(NaBH4)==0.1mol,在25℃、101kPa下,每消耗0.1molNaBH4(s)放热21.6kJ,则消耗1molNaBH4(s)放热216.0kJ,据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NaBO2、SiO2、Na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4、Na2SiO3,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4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1)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钠极易和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为隔绝空气和水,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时,需要镊子夹取钠、用滤纸吸煤油,所以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故答案为: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煤油;镊子、滤纸;(2)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转移电子总数为4,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NaBO 2+2SiO 2+4Na+2H 2═NaBH 4+2Na 2SiO 3,故答案为:1;2;4;2;1;2;(3)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 4溶解与异丙胺、Na 2SiO 3不溶于异丙胺,所以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 4,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4)NaBH 4(s )与H 2O (l )反应生成NaBO 2(s )和H 2(g ),n (NaBH 4)==0.1mol ,在25℃、101kPa 下,每消耗0.1molNaBH 4(s )放热21.6kJ ,则消耗1molNaBH 4(s )放热216.0kJ ,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aBH 4(s )+2H 2O (l )=NaBO 2(s )+4H 2(g )△H=﹣216.0kJ/mol ,故答案为:NaBH 4(s )+2H 2O (l )=NaBO 2(s )+4H 2(g )△H=﹣216.0kJ/mol .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涉及物质分离提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且较基础,难点是分析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基本操作等,题目难度中等.28.(14分)(2015•安徽)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 2气体通入0.1mol •L ﹣1的Ba (NO 3)2溶液中,得到了BaSO 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 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溶液中的NO 3﹣ 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 2; (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在盛有不含O 2的25mL0.1mol •L ﹣1BaCl 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 2气体.无现象 假设一成立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3;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SO2+2H2O+2NO3﹣=2NO+4H++3SO42﹣.(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小于(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明,足量的O2和NO3﹣分别氧化相同的H2SO3,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考点:真题集萃;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亚硫酸是弱酸不能制备盐酸,故实验1无现象;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H2SO3,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H2SO3⇌2H++SO32﹣,H+、NO3﹣结合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2015安徽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答案

2015安徽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答案

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基础(化学部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全卷共50题,满分150分,其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各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第I卷共40小题,第1~15题为生物试题,第16~30题为化学试题,第31~40题为物理试题。

选择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不给分。

)16.2009年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之一属于化学科学研究领域的是A. 成功研制超级计算机系统B.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羽毛恐龙C. 研制出大容量钠硫蓄能电池D. 量子计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17.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选用的仪器是18.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料(如CH4、CO2等)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下列关于CH4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有机物B. 都含有共价键C.都可以燃烧D. 都易溶于水19. 下列化学反应中,SO2做氧化剂的是A.SO2+2H2S==3S+2H2O B.SO2+2NaOH==Na2SO4+H2OC. 2SO2+O22SO3D. SO2+H2O H2SO320.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HCl 的电子式:C.含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810O D. 苯的结构简式:2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Cl2含有氯原子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C. NA个SO3分子的质量为80 g/molD.3.4gNH3含有的分子数为0.2NA22. 下列有关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属于放热反应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属于复分解反应D. 属于离子反应2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水反应: Na+H2O==Na++OH—+H2↑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C. 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Fe+Fe3+==2Fe2+D. 铝与稀盐酸反应: 2Al+6H+=2Al3++3H2↑24. 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实验事实结论A.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 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有强氧化性C. 某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该分散系是胶体D. Al(OH)3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25. 向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粉末中分别加入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示正确的是注意:26~30小题有两组,你可以选做《化学与生活》模块或《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任一组《化学与生活》模块26.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精校版)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精校版)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2.(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 ﹣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A.A B.B C.C D.D3.(6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4.(6分)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 ﹣+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5.(6分)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2(g)+O2(g)⇌2NO(g),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T℃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T℃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6.(6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A.A B.B C.C D.D7.(6分)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二、非选择题8.(14分)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3)用“>”或“<”填空:原子半径电负性熔点沸点Al Si N O金刚石晶体硅CH4SiH4(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的H+向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9.(16分)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试剂Y为;(2)B→C的反应类型是;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10.(14分)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SiO2+Na+H2═NaBH4+ Na2SiO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 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11.(14分)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假设一成立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分析】A、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顶点省略的是C原子,每个C 原子均形成4对共价键,每个O原子形成2对共价键,C原子价键不饱和的用H 原子补充,据此判断分子式;B、单键即为σ键,依据此结构简式判断σ键的个数;C、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据此解答;D、依据C的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此有机物物质的量判断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解答】解:A、,此有机物中含有3个C、3个O和2个H,故分子式为:C3H2O3,故A正确;B、此分子中存在4个C﹣O键、1个C=O双键,还存在2个C﹣H键,1个C=C 双键,总共8个σ键,故B错误;C、此有机物中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8.6g 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故D错误,故选:A。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 综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K 39 Fe 567、C60可用作储存氢气的材料,结构如右图所示。

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三种物质结构相似。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60、Si60、N60都属于原子晶体B .C60、Si60、N60分子内共用电子对数目相同C .由于N N -键能小于N N ≡,故N60的稳定性弱于N2D .由于C C -键长小于Si Si -键,所以C60熔沸点低于Si60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项目的是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的KNO3溶液:B 、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C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D 、的溶液K +、Na +、CH3COO -,Br -10、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Ca (OH )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B 、向100 mL 0.12 mol/L -1的Ba(OH)2溶液中通入0.02 mol CO2: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两种溶液反应后pH恰好为7:H++SO42-+Ba2++OH-=BaSO4↓+H2OD、向含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11.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a、b 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C.试管中NaOH溶液是用来吸收电解时产生的Cl2D.当电池中消耗2.24L(标准状况)H2时,b极周围会产生0.021mol气体12、在某容积一定的决斗容器中,有下列可逆反应2A(g) + B(g)xC(g),反应曲线(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 表示C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试判断对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x=2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13.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一元酸HA溶液和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反应的溶液中:B、实验①反应的溶液中:C、实验②反应的溶液中:D、实验②反应的溶液中:25、(15分)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能级,各能级电子数相等,Y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个层电子少数2,W的内层电子已充满,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华普教育】2015年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库版

【华普教育】2015年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库版

2015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O.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卜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捕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K 39 Fe 56 Ni 59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2015年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参考答案(理综化学)7.A 解析:六次甲基四胺属于共价化合物,A说法正确;分析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只存在极性键,不存在非极性键,B说法错误;生成该物质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说法错误;1.4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共含有6.02×1021个分子,D说法错误。

8.D 解析:Al3+与HS−会双水解,Cu2+与HS−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或HS−被ClO−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A叙述错误;该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2Fe3+==S↓+2Fe2++H+,B叙述错误;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SO2+2H+==3S↓+2H2O,C 叙述错误。

【江淮名校系列卷】安徽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淮名校系列卷】安徽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安徽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共20分,11—1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 2FeO 4是新型净水剂,其净水原理与明矾完全相同 B .工业上铝的冶炼是通过电解熔融的AlCl 3来实现的C .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因为PM2.5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分散系,吸附能力很强D .长期使用(NH 4)2SO 4化肥使土壤酸化,而过度使用尿素[CO(NH 2)2]会使土壤碱化 2.下列化学用语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3157Cl B .比例模型可以表示CO 2分子或SiO 2分子C .HCO 3-的电离方程式为:HCO 3-+H 2O CO 32-+H 3O +D .次氯酸的结构式:H —C —O3.常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酸性KMnO 4溶液中:Na +、C 2H 5OH 、NH 4+、Cl -B .能溶解CaCO 3的溶液中:Fe 2+、Ca 2+、Cl -、NO 3-C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 2+、Mg 2+、SO 42-、Cl -D .能使淀粉—KI O 3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K +、H +、SO 32-、I -4.元素周期表中ⅣA 元素包括C 、Si 、Ge 、Sn 、Pb 等,已知Sn 的+4价稳定,而Pb 的+2价稳定。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2.(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A B.B C.C D.D3.(6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4.(6分)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 ﹣+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5.(6分)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2(g)+O2(g)⇌2NO(g),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T℃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T℃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6.(6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7.(6分)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

【精编版】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精编版】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O-16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A.分子式为C3 H2O3B.分子中含有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答案】A【解析】A、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各有一个氢原子,所以分子式为C3H2O3,故A正确;B、分子中的单键为σ键,一共有8个,故B错误;C、该分子中碳碳双键属于非极性键,故C错误;D、此选项没有说明温度和压强,所以所得到的CO2的体积是不确定的,故D错误;此题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考查化学键的类型和极性,同时也涉及到有机物燃烧产物的判断和相关计算。

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的是【答案】B【解析】A、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洗气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C、分液时,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应该从上口倒出,苯溶液密度小,应该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酸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故读数为:11.80mL,故D错误;此题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础,属于中等难度题型,实验包括溶液的配置、杂质的去除、萃取实验、滴定实验,考点中包含了实验仪器的选择,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对数据的处理等知识。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答案】C【解析】A、Na2CO3固体受热不分解,故A错误;B、Fe(OH)3胶体是红褐色的,故B错误;C、这三种气体都不与浓硫酸反应,都可用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D、SiO2和氢氟酸反应,没有生成盐,不是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此题选C。

2015年安徽省理综化学试题--详解精评

2015年安徽省理综化学试题--详解精评

2015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详解精评滁州中学管耀武7 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分子式:C3H 2 O3B 分子中含有6个σ键C 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 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碳酸亚乙烯酯的键线式考查分子式、化学键、气体摩尔体积等知识。

关键是要依据碳原子四价原则,明确双键碳原子上还各有一个H,所以其分子式为C3H2O3,且有8个σ键、2个π键,其中C-C为非极性键、C-O、C-H为极性键,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标况下),故选A。

评:该省常规试题,B、C两项均考化学键,有重复嫌疑。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仪器的结构。

配制溶液时溶质要在烧杯中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在容量瓶中溶解错;用NaOH溶液除去除去CO中的CO2合理;用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层后苯在上层、水在下层,分出水层后的苯溶液应该从上口倒出;酸式滴定管刻度从上到下,图示应该是11.80mL,故选B。

评:本省常规考题。

注重细节,考查考生学习品质;平时学习时是不是关注细节,读题是能不能关注到关键词和细节如A图中文字标识、C中的文字限制、D中滴定管的结构特征。

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 H2、SO2、CO2三种气体都能可用浓硫酸干燥D 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和胶体知识。

用酒精灯加热时NaHCO3固体能分解、Na2CO3固体不能分解,这是热稳定性问题;Fe(OH)3胶体红褐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这是颜色问题;SiO2能和NaOH溶液反应是通性,能和氢氟酸反应是特例,不能据此得出两性氧化物结论,C正确。

评价:该省以前没有这样的试题。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精编】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精编】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2.(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 ﹣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A.A B.B C.C D.D3.(6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4.(6分)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 ﹣+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5.(6分)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2(g)+O2(g)⇌2NO(g),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T℃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T℃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6.(6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A.A B.B C.C D.D7.(6分)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二、非选择题8.(14分)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3)用“>”或“<”填空:原子半径电负性熔点沸点Al Si N O金刚石晶体硅CH4SiH4(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的H+向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9.(16分)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试剂Y为;(2)B→C的反应类型是;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10.(14分)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SiO2+Na+H2═NaBH4+ Na2SiO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 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11.(14分)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假设一成立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分析】A、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顶点省略的是C原子,每个C 原子均形成4对共价键,每个O原子形成2对共价键,C原子价键不饱和的用H 原子补充,据此判断分子式;B、单键即为σ键,依据此结构简式判断σ键的个数;C、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据此解答;D、依据C的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此有机物物质的量判断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解答】解:A、,此有机物中含有3个C、3个O和2个H,故分子式为:C3H2O3,故A正确;B、此分子中存在4个C﹣O键、1个C=O双键,还存在2个C﹣H键,1个C=C 双键,总共8个σ键,故B错误;C、此有机物中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8.6g 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故D错误,故选:A。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高考】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高考】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2.(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 ﹣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A.A B.B C.C D.D3.(6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4.(6分)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 ﹣+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5.(6分)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2(g)+O2(g)⇌2NO(g),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T℃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T℃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6.(6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A.A B.B C.C D.D7.(6分)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二、非选择题8.(14分)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3)用“>”或“<”填空:原子半径电负性熔点沸点Al Si N O金刚石晶体硅CH4SiH4(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的H+向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9.(16分)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试剂Y为;(2)B→C的反应类型是;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10.(14分)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SiO2+Na+H2═NaBH4+ Na2SiO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 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11.(14分)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假设一成立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分析】A、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顶点省略的是C原子,每个C 原子均形成4对共价键,每个O原子形成2对共价键,C原子价键不饱和的用H 原子补充,据此判断分子式;B、单键即为σ键,依据此结构简式判断σ键的个数;C、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据此解答;D、依据C的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此有机物物质的量判断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解答】解:A、,此有机物中含有3个C、3个O和2个H,故分子式为:C3H2O3,故A正确;B、此分子中存在4个C﹣O键、1个C=O双键,还存在2个C﹣H键,1个C=C 双键,总共8个σ键,故B错误;C、此有机物中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8.6g 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故D错误,故选:A。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pdf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pdf

2015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共21小题) 1.氮氧化铝(AlON)是一种透明高硬度防弹材料,可以由反应Al2O3+C+N2=2AlON+CO(高温)合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氧化铝中氮的化合价是-3 B.反应中氮气作氧化剂 C.反应中每生成5.7g AlON 同时生成1.12 L CO D.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2.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的O2和NO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0.5×6.02×1023 B.1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 C.常温常压下42g 乙烯和丁烯混合气体中,极性键数为6NA D.6.4g 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3,转移电子数为0.2NA 3.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以表格内容为准)( ) A.实验目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玻璃仪器: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 B.实验目的:测定NaOH溶液浓度;玻璃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C.实验目的:鉴别葡萄糖和蔗糖;玻璃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 D.实验目的:实验室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备氨气;玻璃仪器: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 4.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Na+、SO42-、H2O2 B.C2H5OH、MnO4-、H+ 、K+ C.Pb2+、K+ 、SO42-、Cl- D.Na+、SO32- 、CH3COO-、S2-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Fe3O4溶于足量稀HNO3:Fe3O4+8H+=Fe2++2Fe3++4H2O B.等物质的量的MgCl2、NaOH和 HC1 溶液混合:Mg2++2OH-=Mg(OH)2↓ C.将过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 SO2+ClO-+H2O=HClO+ HSO3- D.将0.2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3 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B.Fe在O2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 C.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 D.Fe2+、SO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表现出还原性后者表现出漂白性 7.下列方法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8.“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 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 9.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各示意图表示的混合溶液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将CO2气体缓缓地通入到含KOH、Ba(OH)2和KAl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