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专业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合集下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字串2一、基础不均匀沉降处裂缝控制1、在基坑放线开挖后,敬请勘察人员、设计人员以及质监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基坑,对不适合作基础持力层土层应彻底挖去,然后再根据设计要求认真做好处理工作,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监理部门,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砂石垫层应采用黄沙和级配好石子其粒径不能大50mm,搅拌均匀,分层铺设,分层用压路机夯实,平板振动器振平。

铺设时砂要有一定含水率,才能夯实。

素砼垫层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按水平控制点浇筑,再用平板振动器纵横依次振实,抹平,在其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能在其上面施工。

二、现浇楼板、阳角、转角处裂缝控制1、裂缝产生原因:(1)阳角、转角处,梁板配筋不足或截面过小,使板成型后刚度较差。

字串2(2)沉降裂缝。

(3)建筑单体长度太长。

(4)施工不当,如支撑钢度较差,施工负弯矩筋踩扁。

楼板早期受压过大。

(5)砼配合比达不到设计要求,浇好后保养不及时,使砼强度降低或过早上人放料施工。

2、治理措施和操作方法(1)在现浇板每个阳角和转角处增加5-7根Ф10放射筋,长度不小于1500mm,圈梁转角处,增加2Ф12转角筋。

转角处圈梁钢筋应伸入另面梁内40d搭接,提高转角整体性。

(2)屋面及楼层阳角处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钢筋直径不宜小于Ф8,中间二间楼层钢筋宜采用双层双向。

(3)浇筑砼砂、石子、水泥必须符合要求,砂石含泥量不超过2%,对水泥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要复试合格。

(4)平板模采用夹板支模,钢管支撑,木方支垫,加强模板钢度,以减少上部受重压而产生挠度。

拆模时楼板砼强度应达到80%以上,一般在上层砼浇完三天后才能拆下层模板。

(5)砼要严格控制配合比和水灰比,坍落度控制在60mm以内。

浇筑时应防止负弯矩筋施工时踩扁、位移。

对于踩扁处钢筋工要及时修补,放料时不能集中放在一个地方,应均匀铺开。

加强转角处砼振捣以提高砼抗拉强度。

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砼施工时,派专人看护模板,发现位移及时校正。
5
浇筑漏浆
模板拼装不严
1、支模时,模板拼缝要严密;
2、板缝要用胶带封好。
6
砼浇筑部分
砼蜂窝、麻面孔洞
振捣不到位,不密实,或模板支撑不严,漏浆后产生通病。
1、支模时,模板拼缝要严密;
2、板缝要用胶带封好;
3、砼振捣要密实。
7
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不平整
1、模板表面不平整;
3、避免在烈日下浇筑砼,浇筑后要及时养护。
9
基础强度检测发现砼表面强度不够,但取样发现内部强度是满足要求的
砼浇筑后没有及时养护,造成表面碳化太大。
1、在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砼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养护持续时间不能少于7天。
10
钢筋部分
基础钢筋倒钩等
1、对规范掌握不好,或不严格按标准规范施工;
2、绑扎不牢,绑点太稀,人为踩踏有没及时校正等。
2、路边为土石方堆积坡,
施工时发现软弱下卧层是,应在查明情况的前提下,认真处理,达到地质、设计、质监、监理等部门认可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
边坡坍塌
土质松软或基坑没有防护措施
1、应有有效的防护措施;
2、雨季要有防雨措施;
3、基坑边1.5米范围内不能堆载。
4
支模部分
砼浇筑时模板位移
模板支撑不够牢固
1、做支模前,做好模板施工方案,经审批合格后施工,以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牢固。
1、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序号
工序
现象和问题
原因
预防措施
备注
1
基础部分
地基土被扰动
1、机械开挖时没有看准标高,以至于超挖;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引言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多发且影响巨大,为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必须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本文将介绍建设工程质量通病的常见原因以及针对这些通病制定的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1.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的常见原因建设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列举了常见的几个原因:•施工单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监理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不了解或不重视。

•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质量不达标。

•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采用了不合规的施工方法。

•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存在错误或者疏漏。

2.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为了解决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防治方案,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案:2.1 加强人员培训和专业技术能力提升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单位应加强人员培训,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课程。

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建立技术培训档案,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估。

2.2 强化监理和质量检查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监督和质量检查,为施工单位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监理单位还应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2.3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选择正规的供应商,并进行材料质量抽检。

对于发现质量问题的材料,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追责责任人。

2.4 规范施工行为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杜绝使用不合规的施工方法和材料。

施工单位还应建立施工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5 加强设计审查和优化设计过程设计单位应加强设计审查,对设计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

设计单位还应优化设计过程,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和疏漏。

3. 施工措施为了更好地执行建设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案,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施工措施:•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并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职责。

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土方开挖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程活动,一般用于基坑开挖、河道挖掘、道路建设等。

由于开挖工程通常涉及大量土方的移动和处理,所以其质量问题非常重要。

以下是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主要工程质量通病1.土方开挖不均匀:土方开挖不均匀是指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开挖深度和挖方量在不同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基坑不平整,影响后续土建工程的施工。

2.土方开挖边坡垮塌: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由于没有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开挖边坡容易发生垮塌。

这会不仅导致工程进度延误,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

3.土方开挖后沉降过大:土方开挖后,由于不合理的土方处理和挖掘方式,在土方开挖区域范围内,特别是边坡区域,土壤沉降过大,可能会影响附近建筑物的稳定性。

二、防治措施1.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和施工计划:在进行土方开挖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和施工计划。

具体包括确定开挖范围和深度,并考虑土壤的不同性质,以便采取不同的开挖方式和支护措施。

2.选择适当的开挖方法:土方开挖可以采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两种方式。

在选择开挖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施工周期、土壤类型、环境要求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挖掘机械或手工工具。

3.进行边坡支护: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如果存在边坡区域,应及时进行边坡支护。

常见的边坡支护方式包括预留桩基础、设置挡土墙或护坡、喷射混凝土等。

这些支护措施可以有效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垮塌事故的发生。

4.控制土方开挖深度和挖方量: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应注意控制开挖深度和挖方量。

这可以通过严格的施工监控和测量来实现。

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控制挖方量和开挖深度的差异,以保证整个工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5.合理处理土方: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土方应进行合理处理。

比如,可以将土方填筑到其他需要加固的地方,或者进行处理后回填到开挖区域。

土方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土方处理方式。

土建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

土建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

土建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基础工程质量问题及治理(一)边坡塌方1、现象: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局部或大面积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2、原因:(1)基坑(槽)开挖坡度不够,或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性质分别放成不同坡度,致使边坡失稳而塌方。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造成涌砂、涌泥、涌水,内聚力降低,引起塌方。

(3)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边坡内剪切应力增大,边坡土体承载力不足,土体失稳而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对而造成的塌方。

3、治理:对基坑(槽)塌方,应清除塌方后采取临时性支护措施;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应清除塌方或用2:8、3:7回填嵌补,与土壤接触部位做成台阶搭接,防止滑动;同时,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

(二)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1、现象:回填土经夯实或碾压后,其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增大,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2、原因:(1)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率下的密实度要求。

(2)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

(3)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达不到影响深度要求,使土的密实度降低。

3、治理:(1)将不合要求的土料挖出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夯实加固。

(2)因含水量过大而达不到密实度的土层,可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等吸水材料,重新夯实。

(3)因含水量小或碾压机能量过小时,可采用增加夯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碾压等措施。

(三)基坑(槽)泡水1、现象:基坑(槽)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

2、治理:(1)被水淹泡的基坑,应采取措施,将水引走排净;(2)设置截水沟,防止水刷边坡;(3)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采取排水晾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或换土夯实(3:7灰土)。

(四)预制桩桩身断裂1、现象: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

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材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符合
要求、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一、材料质量问题
1.购买正规渠道材料:选择正规渠道采购材料,确保其质量可靠。

2.确认材料供应商信誉: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和评估,选择信誉良
好的供应商。

3.进行材料检测:对大宗材料进行抽样送检,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二、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
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
艺要求和操作步骤。

2.定期进行工艺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工艺培训,提高其工艺
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3.强化工艺监督:设立专门的工艺监督人员,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
监督,确保其符合要求。

4.进行工艺检查:定期进行现场工艺检查,对工艺不符合要求的进行
整改,确保质量达标。

三、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1.进行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术
水平。

2.建立技术交流平台:组织技术交流活动,鼓励施工人员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

3.设立质量奖励机制:建立质量奖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施工过程,提高质量。

4.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建立施工队伍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流程。

总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可以通过加强材料质量管理、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一系列防治措施来解决。

同时,监督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切实保障施工质量的达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方案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1.加强施工单位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

因此,加强施工单位管理是预防施工质量通病的关键。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过程完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

2.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3.加强施工工艺控制施工工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工艺进行全面控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严禁采取违反施工规范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4.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施工材料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施工单位应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都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同时,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材料供应商的评价制度,确保采购的材料质量可靠。

为了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施工计划在开始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应明确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并给出合理的工期安排。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个工序都得以按时完成。

2.严格控制施工工序施工过程中每个工序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每个工序的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单位应合理划分施工区域,设立合理的施工现场标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有序。

同时,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质量通病是指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材料质量不达标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质量通病,施工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措施。

以下是质量通病防治的一些常见施工措施:1.强化施工组织管理: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组织结构,明确质量责任和工作职责,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施工单位应聘请合适的技术人员,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违章施工等问题。

3.严格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应对各项施工工程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材料的质量把控、施工工艺的控制和现场施工过程的监督等。

要求相关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必要的验收检测;施工工艺要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对现场施工过程要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控制。

4.做好施工成本控制:施工单位要合理控制施工成本,购买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避免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劣质材料或低标准设备,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5.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相关法规,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6.加强质量管理培训: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质量管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掌握质量防治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

7.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施工单位要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水平,提升工程质量。

可以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提高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能力。

8.加强沟通与协作:施工单位要与业主、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总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是施工单位为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需要从组织管理、技术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生产等方面综合施策,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引言在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出现会给项目的实施和使用带来很大的风险和隐患。

因此,制定有效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一、混凝土强度低1. 问题描述混凝土强度低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造成混凝土强度低的原因包括材料不合格、配比不合理、施工操作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混凝土强度低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案: -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 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掺和料; - 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确保施工操作规范。

3. 施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 控制水灰比,避免使用过多的水; - 采取充分的搅拌措施,确保混凝土充分拌合; - 加强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二、钢筋锈蚀1. 问题描述钢筋锈蚀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钢筋锈蚀的原因包括钢筋质量不合格、混凝土保护层不足、环境气候条件恶劣等。

为了防止钢筋锈蚀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案: - 选择质量可靠的钢筋材料,确保钢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 设计和施工时合理安排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保证钢筋有效保护; - 做好防水和防潮措施,减少环境湿度对钢筋的侵蚀。

3. 施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钢筋锈蚀: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和安装,避免损伤保护层; -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维护,防止环境湿度过高; - 做好防水防潮措施,确保钢筋长期受到保护。

三、墙体开裂1. 问题描述墙体开裂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墙体开裂的原因包括施工操作不规范、结构设计不合理等。

2. 防治方案为了防止墙体开裂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案: - 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 - 优化结构设计,加强对墙体开裂的计算和分析; - 对关键部位进行加固和处理,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土建工程质量通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土建工程质量通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023土建工程质量通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土建工程质量通病•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目录•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与建议•质量通病防治的案例分析与实践01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目的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土建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确保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背景在土建工程建设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裂缝、沉降不均匀、墙体渗漏等,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制定防治方案的目的和背景定义质量通病是指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的、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分类根据工程质量问题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质量通病可以分为一般性质量通病和严重性质量通病两类。

一般性质量通病主要包括轻微的裂缝、色泽不一致等问题;严重性质量通病主要包括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沉降不均匀等问题。

质量通病的定义和分类加强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在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工程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确保各方对质量要求达成一致。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通病问题。

加强验收环节的质量控制在工程验收时,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应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检验、使用等环节,确保材料符合工程要求。

防治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02土建工程质量通病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通病桩基质量问题桩基施工时,桩位偏差、垂直度偏差超出规范要求。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问题防水层选材不当或施工质量不佳,导致防水层起泡、脱落或开裂。

土方开挖质量问题基坑开挖后,地基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为淤泥质土,而实际开挖后土质过硬。

模板安装不规范,导致模板变形、接缝不严密,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模板工程问题钢筋工程问题混凝土工程问题钢筋加工和绑扎不规范,如钢筋间距不均匀、箍筋不规范等。

土建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与控制措施

土建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与控制措施

土建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与控制措施一、土建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1、划定施工边界与把握施工细节土建工程的施工,要根据设计要求清晰的划定工程边界,如坝壁、支护等,确保施工范围不外延,并落实细节,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都要达到设计要求,确保边界的完整性,防止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2、重视施工机械化施工机械化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其效率高,可以节约施工材料,也可以降低质量风险。

如挖掘机械的使用,能够精确的确定挖掘深度和宽度,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提高施工质量。

3、掌握施工工程拆卸技术施工工程拆卸技术是保证施工安全、高效的重要技术。

施工拆卸过程中,要精确按照设计要求,分步完成,注意拆卸的顺序,并加强施工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控制,以确保质量控制。

4、重视施工材料质量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前就要检查材料的质量,通过抽样检验等方法,及时发现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二、土建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施工质量控制程序要严格执行施工质量的规范和程序,将各阶段施工质量控制的各项规定纳入施工项目的管理和运行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日常检查,遇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2、实施和加强业主管理土建工程的施工就是由业主管理的,业主需要定期实施现场施工质量检查,深入每一个工序,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加强与施工方的沟通,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3、精心挑选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大大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前,就要细心的挑选施工队伍,根据施工条件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4、强化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是预防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在施工前充分的准备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有效地控制施工的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第一篇: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克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特制定本方案和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临沭镇中半路2#沿街楼,位于临沭镇中半路,地理位臵优越,工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米,三层框架结构。

工程计划开工时间:2009年月日。

竣工时间:年月日。

二、防治方案:1.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写《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2.做好原材料、构配件和工序质量的报验工作。

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的检测。

3.施工过程中由资料员负责记录、收集和整理通病防治的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

4.根据经批准后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5.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度。

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做好样板间,样板间经监理(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6.工程完工后,认真填写《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三、列入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计划的具体项目如下:1、墙体裂缝防治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3、楼地面渗漏防治4、外墙渗漏防治5、门窗渗漏防治6、屋面渗漏防治7、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2建立施工计量工具检验、维修、保管制度,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3塑化材料一般为湿料,故应严格控制掺量,计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4施工中,不得采用随意增加石灰膏、微沫剂等掺量的方法来改善砂浆点的和易性。

○5砂浆搅拌,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叶片和沙子搓动,将塑化材料打开,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直到搅拌均匀为止。

(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接硬常出现以下现象:○1砂浆和易性不好,砌筑时铺摊和挤浆都较困难,影响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同时也使砂浆与砖的粘接力减弱。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一、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程序等,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责任。

2.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各个工程工序的要求和施工流程。

二、加强施工过程监控和管理1.定期对工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如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牢固性、预埋件的准确性等。

2.进行日志记录,每个工序都要有记录,以便随时追踪和检查。

三、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1.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材料和设备的品质符合要求,并进行随机抽检。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验收和使用材料。

四、加强施工人员素质培养和管理1.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加强施工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2.严禁违章操作,对违反操作规范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五、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1.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

六、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1.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合理规划工地布局,减少环境污染。

2.加强施工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建筑杂物。

七、加强工艺管理和质量控制1.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和图纸要求,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和参数,确保施工工艺的正确性。

2.加强施工工艺的审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质量问题。

八、注重质量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建立质量事故预防和处理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的预防和防范措施。

2.发生质量事故时,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从而追究责任和防止再次发生。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需要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只有通过加强工程管理和质量监督,加强施工人员素质培养和施工技术提升,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土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土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一)技术准备1、基础、主体结构施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

(1)在基础、主体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组织全体项目管理人员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领会设计意图和合同精神,明确工程主体基础的重点部位,重视工程的重要环节,着重应注意以下几点:1)土建专业和其它安装设施专业施工图纸有无矛盾,并考虑好施工时交叉衔接方法。

2)作好图纸会审准备工作,在认真学习图纸,充分准备基础上,由公司主要技术负责人召集现场有关人员和技术员进行图纸会审。

3)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规范、规程、标准及图纸会审纪要。

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施工前分项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4)对本工程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进行比较论证,及时确定方案。

(2)结构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结构的重点、难点部分,编制好施工预控点,质量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本工程结构上难点、重点在于:1)现浇构件的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的质量控制。

2)砌体工程的技术准备。

2、装饰施工前的技术准备施工前技术准备的主要工作有:(1)、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施工技术文件,检查装饰和其它专业施工图纸有无矛盾,并考虑好施工时交叉衔接方法,并通过熟悉图纸,明确装饰工程的内容,确定与装饰工程施工有关的准备工作项目。

应重点审核的技术文件除施工图纸外,主要包括:1)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2)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3)审核反映结构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4)审核结构的设计变更、修改图纸或技术核定书;5)审核有关结构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6)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7)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结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2)配备检测试验手段、设备和仪器,制定一套关于装饰材料检查的方法、标准、次炸毁和取样的规定。

(3)对施工中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审核、审核鉴定书和试验报告。

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布连项目部(项目部)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编制:吴小龙审核:甘启亮批准:李志刚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布连项目部目录第一章预拌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 (3)第二章现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8)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现浇及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2)第四章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3)第五章楼地面裂缝、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4)第六章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5)第七章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5)第八章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6)第九章二次灌浆不密实防治 (17)第十章钢结构防腐质量通病防治 (19)第十一章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20)第十二章运用新技术消除质量通病 (21)第一章预拌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一、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原材料的组成成分、原材料的力学性能、各种原材料间的相容性、混凝土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稳定性、配合比的科学性以及混凝土的施工浇筑、养护状况等。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入场的砂、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掺合料等原材料进行抽检,确保原材料的质量;2、加强对实验室的技术管理,确保配合比科学、经济、合理,同时做好对原材料的质量、生产中拌和物的抽样监控、生产工艺的各环节状况的监督控制等。

3、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及时发现、处理好生产工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改进工艺,维护好设备的正常运转。

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拌和物的质量。

对于原材料的控制,作为专业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都有各自的一套满足国家标准、规范、规程的管理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是技术的基础,合理的实验方法是保证,要切实抓好试验室的技术工作和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就要多做实验,并对实验数据多汇总分析。

充分的利用好标准和满足标准。

二、工艺全过程中质量的影响因素:(一)上料系统上料系统由原材料堆场、料仓、铲车、抓斗、布料小车、皮带运输机、螺旋输送机、提升机等组成。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方案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方案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方案一、土建主要分项工程通病防治(一)、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和控制及处理方法A、问题:爆模塌模原因分析:模板强度或刚度不够,支撑强度或刚度不够,支撑的失稳(如支撑在软弱基土上,由于基土下沉等所致)。

木模板支撑扣件的数量不足,或扣件强度较差。

控制及处理方法:要重视模板施工质量,必须进行模板的强度、刚度、支撑系统稳定性等设计。

特别是注意模板支撑立柱的结构与构造,拆模时,不能只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而考虑支撑系统的受力情况。

B、问题:缝隙大原因分析:木模板四周没有刨平,木模板四周没有较直,支模时不严格控制缝隙尺寸,缝隙过大。

控制及处理方法:木模板在拼制时板边应找平刨直,拼缝严密,当混凝土为清水混凝土时,木板必须刨光,采用胶合板时应由模板设计选定。

采用旧模板时,必须对有变形的进行修整,使模板横竖都可拼接,做到接缝严密,装拆灵活。

接头处、梁柱、板交接处模板应认真配制,防止发生烂根、移位、胀模等不良现象。

C、问题:模板不易拆除原因分析:模板拆除过迟。

粘接太牢,模板漏涂隔离剂,木模板吸水膨胀,致使边模或角模嵌在混凝土内。

控制及处理方法:支梁用木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柱拼接处应考虑染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略为缩短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在柱内,便于拆模。

楼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拼铺到梁侧模外口平齐,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拆除。

模板应认真清理,涂隔离剂。

(二)、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和控制及处理方法A、问题:钢筋表面锈蚀。

原因分析: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

存放期过长。

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控制及处理方法:钢材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

钢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混凝土墩、砖或垫木垫起,使离地面200MM 以上。

库存期限不得过长。

工地临时保管钢筋原料时应选择地势高、地面干燥的露天场地,必要时加盖雨布,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

B、问题:钢筋冷弯性能差。

原因分析:钢筋含碳量高,或其它化学成分含量不适合引起塑性性能偏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2×600MW机组工程循环水系统建筑及安装工程土建专业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编制:审核:批准: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福建鸿山热电厂项目部2009年04月09日土建专业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为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电力公司质监总站关于《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的规定,为更进一步提高电力建设房屋工程的质量,努力克服和减少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针对本项目部承接的各类工程,结合实际地制定以下各种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以及具体的施工措施。

望各班组在施工中,不仅要认真执行国家电力公司质监总站下发的《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中的有关条文和规定,还应严格地按本方案和措施进行施工。

1.管理措施1.1各施工班组不得为赶进度而随意压缩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

明确规定通病防治的奖罚措施。

1.2各施工班组应根据已经批准的《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对下属的各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1.3各施工班组必须认真做好原材料和构配件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1.4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鉴定证书以外,还应进行必要的复检、复验。

原材料、构配件的试验检测,必须坚决执行见证取样制度。

1.5各施工班组应及时地记录、收集和整理通病防治的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

1.6各施工班组应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的自检,上道工序不合格时,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1.7各施工班组应配备常规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平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8工程完工后,各施工班组应认真填写《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2.基本要求2.1通病防治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各施工班组应按各自职责履行本规定的要求。

2.2在施工图会审时,应着重了解通病防治的设计意图和措施,并将其列入会审内容。

3. 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3.1 混凝土“烂根”预防及治理措施3.1.1 支模前,应用水泥砂浆抹出找平层(或支模后用水泥砂浆抹住模板缝隙),但应注意找平层不得超过模板内边线。

3.1.2 模板内(特别是下口处)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和水泥砂浆等杂物。

3.1.3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

如有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双面胶带或透明胶带等堵严,防止漏浆。

3.1.4 钢模板的脱模剂涂刷应均匀,不得漏刷。

3.1.5 浇筑混凝土前,先浇一层5~10mm厚的同标号水泥砂浆,再分层进行混凝土浇筑。

3.1.6 对于“烂根”较严重的部位,应先将表面蜂窝、麻面部分剔除,再用1:1水泥砂浆分层抹平。

3.1.7如若“烂根”较轻,可在拆模后立即铲除显出黄褐色砂子的表面,然后刮一道107胶水泥腻子。

如不是在拆模后立即进行,必须在剔除表面松散层后,用水进行充分湿润,然后再刮一道107胶水泥腻子。

3.2混凝土“错台”预防措施3.2.1 当模板为一次成型时,应注意横、竖带距接缝处的距离,要使接缝处的两板高差尽量减小,且其刚度必须满足振捣要求。

3.2.2 当模板是在下层浇筑好了后再支的模板时,首先要保证下层的模板支撑不得松动,清理干净结合处的浮浆和杂物,在上层模板立好后,应在上、下层模板的接缝处,用不小于70mm宽的方木抵住上、下模板,并牢靠加固。

3.2.3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分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不得超过500mm。

3.2.4在进行振捣时,振动棒距模板的最近距离不得小于100mm。

更不得直接振捣模板(为消除气泡按方案进行振捣模板的除外)。

3.3混凝土气孔消除方案3.3.1 要严格控制水灰比。

浇筑前,对浇筑部位的积水一定要清扫干净。

应检查模板上的杂物是否清理干净。

3.3.2振捣时,应规定的间距和顺序进行排振,每一振点的插入一定要快、要到位,严禁先在上部平拖后再插入振捣的方法。

拔出要慢,每拔出一段应作短暂停顿。

3.3.3若混凝土是分层进行浇筑的,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要快速插入到下层约100mm处,待赶出了该处的气泡后再慢慢拔出。

3.3.4最上层约100mm厚的位置是气泡最集中,也是最难赶出的位置。

在进行该位置的振捣时,首先按常规方法振捣,然后可以从侧面将振动棒斜插过来,到位后边振动边作摆动。

也可以用振动棒在模板外的这一部位进行配合振捣。

3.3.5模板的内斜面也是气泡附着最多的地方,在浇筑内斜面时,最好不要将施工缝留在斜边上,如果施工层正好赶在此处,应将该施工层适当加厚,以避开斜面。

其振捣的方法应按上条进行。

3.4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3.4.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3.4.1.1 由于本工程计划大部分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因此,在要求供货商供应大体积混凝土时,应讲明混凝土的等级、浇筑的部位、体积的大小、水泥品种及技术性能、对缓凝剂和减水剂的要求等,以尽量降低用水量,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中的水化热能相应降低。

3.4.1.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夏季应采用低温水拌合混凝土,其浇筑温度不得超过摄氏28℃。

3.4.1.3 降低每层的浇筑速度和厚度,其厚宜控制在300mm以内,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并能使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同时便于振捣密实,以提高弹性模量。

浇筑速度以不产生冷缝为准。

3.4.1.4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最后一层振捣时,往往会在表面浮起一层(约50~100mm厚)净浆,由于没有粗骨料,这层净浆层在收缩时极易产生裂缝。

凡遇此,应用与配合比同径的石子,用水湿润后,均匀地撒在混凝土表面或用振动棒、或用木抹子拍入,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3.4.1.5防止拌合物出现泌水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存在的泌水应及时排出,并进行二次振捣。

3.4.1.6要及时地用塑料布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覆盖,并将塑料布的四周封严。

这样既可以减小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防止裂缝的产生;又可以阻止混凝土表面因失水而产生裂缝。

3.4.1.7在设计留置后浇带时。

后浇带必须停40d后方可进行浇筑,应用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

3.4.2 道路施工时的裂缝预防道路施工时,最常见的裂缝有表面的干缩裂缝和贯穿性结构裂缝两种:表面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因养护不当,使混凝土表面水份散失过快引起的;有因使用了含泥大的粉砂造成的;有过度振捣,使混凝土表面形成水泥量较多的砂浆层,因收缩量增大而产生的裂缝。

贯穿性裂缝多发生在道路施工完成后的第二天,其部位均是在雨水口或检查井的薄弱位置,产生的原因是:没有及时地切割缩缝或缩缝切割的深度不够。

针对上述种种原因,预防措施如下:3.4.2.1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都不能过大;要尽可能地提高粗骨料含量,以降低干缩量。

3.4.2.2 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严禁掺入细、粉砂,为提高和易性,可适量掺些粉煤灰。

3.4.2.3 正确掌握和控制振捣时间,若表面出现砂浆层,可按3.4.1.4条进行处理。

3.4.2.4 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3.4.2.5 要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3.4.2.6 及时进行缩缝切割,并注意切割深度。

切割深度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最小深度不得低于板厚的1/4。

3.5 预埋铁件空鼓预防及施工措施预埋铁件空鼓(多指平面埋件)是常见的质量通病,虽然有很多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但大多是无济于事或收效甚微。

造成空鼓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振捣时没有把埋铁下的空气排净;一是由于混凝土终凝后的收缩使钢板和混凝土之间产生了缝隙。

在施工过程中,排空很容易做到,但要防止因收缩产生的缝隙就不太容易了。

3.5.1 埋铁在制作时,在设计允许的条件下,同径的锚固筋应优先考虑用螺纹钢的。

一则在后期安放时容易插入,再则混凝土对螺纹钢的握裹力较强。

对于较大的埋铁(200×200mm以上)可适当加长锚固筋的长度,并应在埋铁的表面,钻(割)出相应大小和相应数量的孔洞。

3.5.2 若是后期安放,在安放前应定好位置和方向,然后用手锤慢慢敲入,当钢板快要接触到混凝土面时,应再一次检查位置是否正确,若偏移太多,应拔出重插,严禁用砸锚筋或钢板的方法移动埋铁位置。

3.5.3当埋铁钢板接触到混凝土表面时,用锤轻轻敲击埋铁的中部和四周,在埋铁未下到设计标高时,先把钢板下的气和水挤出,再让埋铁缓慢地下到设计标高的位置。

3.5.4 若操作不当使埋铁低于设计标高时,不能只是撬够高度了事,应撬出埋铁,使其高出混凝土面约100mm,将周围的混凝土浆聚到埋铁下,重新按上条安放。

3.5.5 对于大型先期安放的埋铁,使其加固定位是最重要的步骤,有垫层的可用膨胀螺栓多点固定在垫层上,无垫层的也应用地锚或其它形式固定。

3.5.6 进行混凝土振捣时,要认真观察埋铁上排气孔的排气情况,从排气孔中排出的水份,必须及时清理,严防重新渗入埋铁下产生缝隙。

3.6钢筋绑扎通病预防措施在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通病有:同截面接头过多,露筋,箍筋间距不一致,绑扎节点松扣,双层网片位移,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骨架歪斜以及四肢箍筋宽度不准等。

要克服和纠正这些问题,应严格按规定和预防措施进行施工。

3.6.1 在下料前应认真考虑原材料的长度。

3.6.2 要牢记哪些部位是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分清楚下料部位是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特别应弄清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含义。

3.6.3 在钢筋骨架未绑扎时,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应立即通知配料人员进行复检,并重新考虑配料。

3.6.4 钢筋绑扎时,要控制好它的外型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绑扎完毕后,一定要按要求的厚度和数量绑扎保护层砂浆垫块。

3.6.5 绑扎箍筋时,应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并用粉笔或石笔在主筋上作出标记。

3.6.6 为防止松扣,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扣形式,如绑平板钢筋网时,除了用一面顺扣外,还应加一些十字花扣;钢筋的转角处应采用兜扣并加缠;对于竖立的钢筋网,除了十字花扣外,也要适当加缠。

3.6.7 在绑扎有主、副筋位置的钢筋网片时,一定要看清图纸中主、副筋所在的位置。

3.6.8 柱截面边长大于或等于600mm时,应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附加箍筋,当柱子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或当柱子短边不大于400mm,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也应设置附加箍筋。

3.6.9 在骨架绑扎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四肢箍筋宽度的准确度,发生偏差应及时纠正。

3.6.10 绑扎骨架时,先扎牢几对箍筋,使四肢箍筋宽度保持符合规定的尺寸,再穿纵向钢筋并绑扎其它箍筋。

3.6.11 按梁的截面宽度确定一种双肢箍筋(即截面宽度减去两侧保护层厚度),绑扎时沿骨架长度放几个这种双肢箍筋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