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科学评价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对城镇化建设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动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化、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城市综合衡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了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城市化质量、城乡发展差距等多个方面。
1.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指标之一,城市人口规模大致能够反映城市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
城市人口规模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城市与农村的人口分布情况。
城市化率高通常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强,社会资本充裕。
4. 城乡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是指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差距大小。
城乡发展差距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上指标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只有全面评价这些指标,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城市化水平。
二、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城市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交通、水利、能源、信息通信等多个方面。
1. 交通指标交通指标包括城市道路密度、公共交通设施完善程度、交通拥堵指数等多个方面。
交通指标反映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交通发展水平以及交通拥堵程度。
2. 水利指标水利指标包括城市供水量、排水排污设施完善程度、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等多个方面。
水利指标反映了城市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态,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整性和健康性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科学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城镇化率、城镇规模结构、城乡融合发展、人居环境和城市创新能力五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城镇化率是评价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城镇化率反映了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程度的直观指标。
城镇化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城镇化率的衡量可以综合考虑城市人口数量、户籍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数量等因素。
其次,城镇规模结构是评价城乡发展差距和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
城镇规模结构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对于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规模结构可以通过城市数量、城市人口规模、城市面积等指标来反映。
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能够推动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第三,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城乡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土地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财政支出、农民收入等方面进行考虑。
合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强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打破户籍制度的障碍等,都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四,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价城市的人居环境可以从空气质量、水质水量、噪音污染、交通拥堵、绿地面积等方面进行考虑。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第五,城市创新能力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评价城市的创新能力可以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要素配置等方面进行考虑。
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够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城镇化率、城镇规模结构、城乡融合发展、人居环境和城市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科学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一个城市治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城市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为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五个方面的指标。
其中政府治理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政府效能、政府公信力、政府责任等内容。
政府效能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包括政策制定、决策执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效果。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任度,包括政府的透明度、廉洁度、公正性等方面的表现。
政府责任是指政府对于城市发展和社会民生负有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责任。
公共服务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内容。
教育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质量的提高是评估一个城市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医疗是民众的基本需求,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是评估一个城市医疗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是评估一个城市交通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环境保护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的措施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社会管理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社会治安、社会组织、社会公平等内容。
社会治安是一个城市安全稳定的基础,犯罪率的下降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是评估一个城市社会治安水平的重要指标。
社会组织是城市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广度是评估一个城市社会组织水平的重要指标。
社会公平是一个城市社会发展的目标,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是评估一个城市社会公平水平的重要指标。
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水平等内容。
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正确主导行为探微
、
政 府主 导 行 为 对 城 市 化 的积 极 影 响
了政府对城市化直接干预过多 , 对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1导 致 城 市 化 泡 沫现 象的 出现 、
政府 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 是我 国长期 以来 的城市化进程 的一个 主
要特征 , 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政府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控制 农村 人
一
般扩建 了 7 4个城市。全国人口 由 14 的 5 6 99年 75万人增加 到 15 年 由于实行城乡分离的发展政策 , 97 使得城 乡关 系封 闭, 工业 主要集 中在大 的 9 4 万人 , 99 城镇人口比例由 14 99年的 1 . %上升到 15 06 9 7年的 1. 中城市 , 5 并造成了产业结构的扭曲。由于大中城市控 制着工业 , 以它 所
4 , % 年均增长 0 6个百分点 , . 远高于 同期全国总人 口平均增长率 的 2 既不需要周围地区的产业结构互补, . 也没有拉动腹地相关产业 的发 展, 2 %的水平 , 4 咯高于世界平均速度… 。这个阶段 , 政府的政策顺应了经 从而加剧了传统部 门和现代部 门相互分 离的二元结构现 象 , 导致城市 济发 展的要求。 结构 “ 而全 固碍了城市化 的良性发展 , 大 , 造成 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
2 通 过 调 整 户 籍 、 业 、 会 保 障 和 公 共 住 房 等 政 策 来 引 导人 员 的 、 就 社
流 动
而城市化水平不足致使我 国不 能充分利用城市 的外部经济 利益 , 限制 了工业化和 劳动力的转移 , 而抑 制 了农业产业 化的发 展。同时较低 进
这主要表现在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和就业 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 的城市化水平又造成第三产业 的严重不发达 , 其在整个经 济结构中 使 变通 。18 年 1 1 ,中共中央关于 1 8 94 月 日 《 94年农村 工作的通知》 提出 的比重大大低于一般水平 , 大城市作 为“ 第三产业中心 的优势受到抑 允许务工、 商、 经 办服务业 的农民 自理 口粮到集镇落 户 94年 l 制。由于第 三产业的不发达以及对第 三产业的 重视 不够 , 。18 O 使得 城市功 月 1 日 , 国务院关于农民进 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3 《 指出 :凡申请到 能单一 , “ 基础设施落后 , 公共服务不全 , 生活质量不高的现象 比比皆是 , 集镇务工、 经商、 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 , 在集镇有 固定住 所 , 有经营能 并导致了农业生产激励不足 、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等不良后果。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撑体系。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为城市规划的负责方和城市管理的主导力量,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三个方面,探讨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
一、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转移的过程,它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拥有重要的掌控权,它需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理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协调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城市供给侧改革,优化城市人口结构,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质量,促进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和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和协调,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和人民生活要求的一种行为。
在城市规划中,政府扮演着规划提出者、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实施者的多个角色。
政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通过具体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完善,同时需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控和评估,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
三、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指政府对城市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运营、城市环境整治、城市交通管理和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
政府在城市管理中需要落实“人民城市为人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加强为民服务的力度和广度,推进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政府需要根据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制定出系统、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发展,维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民生福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也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需要对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和沟通,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最后,希望政府能够在城市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以人民为中心,为城市和人民谋求最大的福祉。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和城市化面临的三大问题
来 , 随着 我 国经济 的 稳 步发 展 , 城市 化
提高 . 19 由 9 0年 的 2 .%上 升 到 2 0 62 07 【 相对 于 发 达 国家普 遍 8 %以上 的水 平 0 差距 近几 十年 来 . 市化 引起 的人 口 城
国情 的 城市 化 发 展道 路 . 旧是 一个 仍
勺 键 问题 关
发展 方 面政 府 却起 着 主 导作 用 . 改
革 开 放 以来 我 国 城 市 化 的 发 展 都 是在 政 府强 有力 的推 动 下实 现 的 .
I童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
毯盔
我 国是 典 型 的 政 府 主 导 型 城 市 化
种集 体 理性 . 而地 方 政府 一般 是从 个体 理性 出发 来做 出决 策 方政 地
府 对 自身 效 益保 障 前 提 下 的任 何 位 自己 的角 色 .有 效 行 使 自己 的 博弈 行 为都是 可 以接 受 的 . 是对 职 能 , 到层次 清 晰 、 能明确 、 但 做 职 公 于 任 何 没 有 补偿 的 对 自身效 益具 平 效率 、 同推进 本 地 区城市 化 的 协 有侵 害 的行 为却 有天 然 的厌 恶性 健 康发 展 . 国政 府 对这 些 问题 的 我 中央 政 府 在 制 定 有 关 城 市 化 战 略 认 识还 不够 清 晰 . 为现 阶段 我 国 成
府 在 推进 城 市 化 进 程 中的 地 位 和 作用是 毋庸 置疑 的 . 但似 乎并 不 能 摆脱 “ 事多 错误 多 ” 困境 . 的 而且 以 “ 府 ” 主导 的城 市 化 模 式 本 身 政 为 就是一个 值得重 新思量 的 问题 。 在 城市 化进 程 中 . 各级 政 府为 避 免 职能 重 复 应 该 表 现 为 不 同角 色, 发挥不 同职能 . 约行政 成 本 , 节 提高行 政效 率 . 同顺 畅 、 自下而 协 “ 上 ” 推 进 城 市化 建 设 。 而 现 阶 地 然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 )1 5 — 9 8年过度干预 的城市化剧 二 9 8 17 烈波动 阶段
这一 时期 可分为两 个小阶 段,即 15 — 6 9 8 1 5年 9 阶段和 16 —9 8年阶段 。 9 6 17 15 — 6 9 8 1 5年期 间,城 市化 的进程 呈现 出大 起 9
大落 的轨 迹。 府对城市化表现 出过度干预 的情形 , 政
( )1 7 — 9 2年适 度干预 的城市化较 三 98 19 快发展阶段
17 9 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和经济 转型带来了我 国
减 少城市人口、反城 市化 、城乡一 体化发 展是这一 时期 中国城市化政策 的主要特点。 15 —9 0年 ,中国开展了盲 目 “ 9 8 16 超英赶 美”的 大跃进 运动和 人民公社化 运动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也随之 进入了一个大跃 进 阶段 。尽管 这一 时期大 量 劳动 力流向城镇 ,城市化 、工业化 速度较 快,但 其 发展 并没有得到农 业发展 的有力支撑 ,反而造成 城
市的高 就业、低 工资 政策 ,相继实行 了基 本生活用 品低价政 策、农产 品统 购统销政 策、城市职 工工资
中国城 市起源于公 元 2 0年 以前 ,在中国古代 0 社会 ,中国城 市屡历枯 荣 ,长 安、开 封、大 都等 都
曾盛极 一时。但是在漫长 的古代社会 ,两千年 的城
市化 进程几乎徘徊 不前。新 中国成 立后,社会 经济 政治环 境发 生了根本 注变化 ,城市 化建设开始进 入 了一个 新时期 。结 合 中国 的宏 观经济发 展形势 、城 市化 自身的发展 轨迹 以及 政府在其 中的行为特 征等
因素 ,本文将 我国城 市化 大致 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
14 —9 8年 有 限 干 预 的 城 市 化 年过度干预的城市化剧烈波动阶段 、17 — 9 9 81 2 9 年 适度 干预 的城 市化较 快发 展 阶段 以及 19 9 2年以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与优化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与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实现公共服务的提升,确保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发展。
为了保证政府的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完成,考核在政府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宏观管理的工具之一,政府绩效考核被广泛运用在各个级别的政府机构中。
在这些机构中,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复杂,指标设定具有挑战性,体系优化需要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一、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是为了检验政府工作情况、衡量政府工作绩效、改善政府工作水平和推进政府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种评价活动。
该考核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能够为政府的职能定向和业务拓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使政府职能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避免盲目性。
其次,政府绩效考核可以促进政府机构间的竞争、协作,提高其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公众。
最后,评价结果能够为公众和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和透明度,帮助政府改进管理和服务。
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必须秉持着几个基本原则:(一)绩效指标要明确。
绩效指标必须明确政策目标,能够量化地表示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并通过数据证明绩效是否得到改善。
(二)绩效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好的绩效指标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内容、实施对象、数据要求和评价标准,方便评价者操作运用。
(三)绩效指标要反映政策取向,体系要贴近本地情况。
指标体系应符合本地实际,照顾各地情况,针对性强。
(四)指标体系注重贯彻长期性,注重可持续发展。
指标需要跟随发展方向,贯彻长期性,并不断更新,使其始终具有实效性。
三、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对于现有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其实现面临着许多问题。
政府工作职能的不断变化、各地方情况的差异以及社会的发展都要求指标体系进行不断优化。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为了切实提高政府绩效考核的效果,应该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运用各种考核手段。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机制研究述评
我 国城 市化 进程 中政 府行 为和 市场 行 为机 制 研究 述 评
曹 强
( 徽 财 经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安 徽 蚌 埠 2 3 3 ) 安 3 0 O
摘 要 :城 市 化 是 一 个 资 源 配 置 问题 , 包括 劳 动 力 、 土 地 、资 本 等 在 内的 各 类 要 素 资 源 在 全 社 会 范
围 内进行优 化 配置 与重组 的动 态过 程 。它首先 面临着 一个机 制选择 问题 ,这也是 城 市化行 为取 向
的 核 心 问题 , 即 政 府 —— 市 场 组 合 关 系 的 问 题 。 本 文 对 国 内 外 学 者 关 于城 市 化 的 行 为取 向 问题 的
研 究进行 了梳理 和 综合分析 ,这有 助 于我 们研 究 “ 府”与 “ 政 市场” 这 两大 资源配置 手段 的职 能
河南 理 T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第 l O卷 ,第 l ,2 0 期 0 9年 1 月
J u na na l e hn c Un v riy ( o i ls in e ), Vo o r 1ofHe n Poyt c i i e st S c a ce c s 1.1 0, No.1 J n. O9 , a 20
CA0 Qin ag
(c o f c n mis An 【 j es y 0 i n ea d c n mi e g u2 3 3 , h力 ) Sh 0 o 0 c , h J v r t f n c n o 0 c B n b 3 0 O C ia J E o n j F a E s
Abta t sr c:Ura iain i a su f e 0 r e l c t n ad n mi p o eu em h c alu md b nz to s n i eo s uc sal a i , y a c r c d r w lh V r Sk s s r 0 o o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新型城镇化是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市生态环境载体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结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引导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城镇化过程。
新型城镇化侧重于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先、以生态宜居为标准,提出以人为本、绿色发展、高品质、高水平为基本方向的新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而评价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则是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否符合规划定位和目标,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希望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评价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经济指标1. 城市化率:城镇化率是衡量国家城镇化程度、城市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2. 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通过城镇化率和地区经济总量、人均GDP 之间的关系来评价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 城市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评价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考察城市化进程中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方面。
二、社会指标1. 教育水平:城镇化程度与教育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城镇化率和各项教育指标(例如高等教育率、教育经费投入及学生人数比例等)的关系来评价城镇化对教育水平的提升作用。
2. 医疗卫生水平:城市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卫生服务水平,通过城镇化率和医疗资源配置、医疗人员数量及卫生服务覆盖率等指标的相关性来评价城镇化对医疗卫生水平的影响。
3. 社会保障水平: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关注城市居民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保障情况,包括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覆盖率等。
三、生态环境指标1. 绿地率:城镇化进程中要关注城市的绿化面积,评价城市绿地面积与城市总用地面积之比,反映城市绿色覆盖面积的多少。
2. 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化进程中要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PM2.5浓度、臭氧浓度等环境监测数据。
这些数据反映了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可以评价城市生态环境是否受到有效保护。
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化是指人口、经济和社会功能集中在城市地区的过程。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评价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可以提供一个评估城市化进程的工具,对城市的发展规划、政府决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一、经济指标1.人均GDP: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城市经济的总体水平和发展状况。
2.城市GDP增长率:城市GDP增长率能够反映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和发展潜力。
3.产业结构:分析城市产业结构可以了解该城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特点,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以及主导产业的类型。
4.财政收入:城市的财政收入能够反映城市的财政健康状况和财政支持能力。
二、人口指标1.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评价城市化程度的最基本指标,可以反映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
2.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可以反映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和人口迁移的情况。
3.人口流动指数:人口流动指数可以评价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和吸引力,反映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4.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可以分析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特征,了解城市人口的构成和特点。
三、就业指标1.就业率:就业率能够反映城市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评价城市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
2.城市劳动力参与率:城市劳动力参与率能够反映城市人口中从事劳动的比例,评价城市的劳动市场活跃度。
3.就业行业结构:分析城市就业行业结构可以了解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就业岗位的分布情况。
四、生活指标1.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了解城市居民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
2.消费水平:消费水平反映了城市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对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有重要影响。
3.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可以反映城市的人力资源质量和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五、环境指标1.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反映了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和空气质量健康程度。
2.水质指数:水质指数可以评价城市供水情况和水环境的质量。
3.噪音污染指数:噪音污染指数能够反映城市的噪音污染程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一、总体框架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是以政府多部门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主线,结合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等领域的指标体系,结合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建立的各类指标,经过科学研究和权衡确定具体指标内容,以有效体现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一种综合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划分
1、基础指标
(1)城乡建设:城市规划建设、新型农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
(2)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财政收入、投资发展。
(3)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就业形势、教育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
(4)资源环境:资源利用率、环境质量、生态系统、能源消耗量等。
2、指导指标
(1)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化率、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城市管理:城市安全、绿化率、城市环境等。
三、基本原则
1、强调科学性:指标体系要求科学可行,基于地域发展背景和
实际情况,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指标内容和指标体系。
2、强调实用性:指标体系要求实用性强,提高指标体系的使用效率和可操作性,以满足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3、强调完善性:指标体系要求完善性高,建立高效完善的反馈机制,持续改进指标体系,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MPA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350个)
MPA毕业论⽂参考选题⼤全(350个)MPA毕业论⽂参考选题⼤全(350个)★服务型政府创新研究★服务型政府与政府治理模式转变问题研究★责任型政府创新研究★引咎辞职制度化问题研究★依法⾏政问题研究★和谐社会与政府能⼒建设问题研究★我国政府⾏政能⼒建设问题研究★政府⾏政执⾏⼒问题研究★⾏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题研究★⾏政公开制度研究★完善听证制度问题研究★⾏政效率问题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管理)实践研究★公共安全信息问题研究★我国的电⼦政务发展难点研究★编制公开化、法制化问题研究★⾏政监察体制问题研究★⾏政监察问题研究★公务员制度研究★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政复议制度研究★政府机构改⾰研究★中央与地⽅关系问题研究★地⽅政府职能研究★乡镇综合配套改⾰研究★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公共服务民营化形式研究★公私伙伴关系研究★政府形象问题研究★⾏政⽂化研究★⾏政伦理研究★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服务型警务创建问题研究★服务型警务与公安机构改⾰研究★城市公安机构改⾰研究★公安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公安⼯作绩效管理研究★公安⾏政管理研究★警务保障问题研究★警员亲民形象塑造问题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政府管理与政府职能调整,或政府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经济政治学★政府经济学★长三⾓县级市政府改⾰⽬标取向和路径选择★基层政府经济职能定位★建设服务型政府★近忧与远虑——谈政府体制改⾰与⽅向抉择★政府成本管理★论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作⽤★公路建设投融资机制★政府⾏为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当代⼈事制度改⾰★政府管理⽅⾯★海外⼈⼒资源利⽤★青年⼈⼒资源管理★论⼈⼒资源管理与组织效能的关系★⼈事制度研究★常州市民间组织发展与市场经济成熟度关系之研究★政府⼈事管理★⼈事管理⽅向★政府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协调好稳定与改⾰的关系★21世纪社会中介组织的⽣存与发展★政策与招商引资★移民及移民管理★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与政府创新★浅析苏州的电⼦政务建设苏州开发⾏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探讨★电⼦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改⾰★对苏北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为的调查与研究★发展中地区政府管理模式探讨★公共政策改⾰研究★公共卫⽣体制改⾰★检验检疫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和运⾏★乡政村治问题研究★⾹港政府管理★台湾民进党转型研究★⼈事劳动保障⼯作政策评估★海关管理与海关政策★公共管理与海关管理★公共组织创新★⾮政府组织的发展★问责制探析★WTO与公共管理★海南省财政部门预算改⾰政策评估报告★积极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学相关课题★国有企业改⾰和国有资产流失★市场化进程中的公共财政研究★税务部门组织结构的优化问题★税收管理流程再造——论国税系统税收征管改⾰★垄断国企的改⾰★⾏政管理⽀出研究★合理布局城市粮⾷储备,完善城市粮⾷安全体系★市政管理⽅向★经营城市或⼈⼒资源开发★政府事业单位体制改⾰★乡镇政府机构运⾏机制★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地勘事业单位改⾰与转型时期政府的补偿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从公共管理的⾓度谈⽓象服务★从公共管理的⾓度分析银⾏监管的创新★海关职能转变★ISO质量体系与政府管理★政策执⾏or政府治理★⾼新区管理体制创新★政府管理(公共⽀出)★有效监督在政府⼯作中的作⽤初探★质量体系在⾏政管理中的运⽤★体制转轨时期基层⾏政管理探索★⾏政执⾏与调整★市场经济与⾏政法治★财政监督⽅⾯★⾏政法律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互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场馆的管理★政府管理的效率与公平★政府外事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社会转型时期的政府建设(或:政府转型)★⽂化体制改⾰★如何改善党风廉政建设★政府体制改⾰与职能变迁★政府职能转变★⼈⼒资源管理★⼈⼒资源管理★公共部门⼈⼒资源管理★⼈⼒资源管理★⾼层次⼈才与经济发展★⼈⼒资源管理★公共部门的⼈⼒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对象是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关系★农村公共卫⽣体系的建⽴与完善——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与完善★城市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失地农民和低保⼈群利益★医疗制度改⾰★医院产权制度改⾰★社会保障收⽀与财政管理★社会劳动保障★社会保障(税费改⾰)★社会保障(住房管理)★教育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农村医疗保障★中国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发展⽅向★流动⼈⼝管理★江苏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农民户⼝问题研究★有组织转移农村妇⼥剩余劳动⼒★城市化进程中央地农民的补偿与保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探讨与实践★关于苏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建设的研究——公共管理研究的视⾓城市化★城市规划和城市经营★城市化进程★关于城市发展的定位策略★连云港城市化问题探析★城市管理or⽔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苏州区域市化与中⼼城市现代化若⼲问题思考★专业技术⼈员职称评审制度和继续教育探讨★现⾏教育政策分析与实施★教育经济学★淮安市⼈才现状与对策★教育产业发展与管理★⾛向⼀种新的税收管理模式★军转⼲部安置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完善税收管理系统协调机制★西部⼤型国企改⾰的困境与出路★乡镇债务危机的形成与治理★长三⾓区域新型政府间关系的构建★厦门港⼝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晋江市公共⾏政体制改⾰⽅案执⾏的研究★税务机关与纳税⼈伙伴关系的建构★市政公共事业改⾰的路径选择★《⾏政许可法》与海关依法⾏政★⼝岸危机管理机制的建构★《⾏政许可法》与海关依法⾏政★政府雇员制的理论与实践★反腐败国际经验与中国特⾊治腐之路★⼤城市治理模式的构建――以⼤连为例★⾏政审批制度改⾰与有限政府构建★论作为⼀种管理⼯具的绩效评估★民营化⼯具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城市燃⽓⾏业民营化的案例分析★作为政府改⾰战略的民营化★决策、执⾏和监督三种职能的分离与协调——评深圳⾏政管理体制改⾰的“⾏政三分制”⽅案★危机与变⾰:中国乡镇公共管理制度缺陷及纠错对策研究★城中村改造的政策选择★上海公交定价机制与⽐价关系研究★“三项改⾰”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问题研究★北京市城市⽣活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机制研究★市政公⽤事业改⾰的路径选择——厦门公交民营化改⾰案例分析★中西⽅⾏政体制⽐较研究★当代西⽅国家公共管理运动评述★中西⽅⾏政改⾰⽐较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职能定位研究★当代中国⾏政区划改⾰研究★中央与地⽅关系(包括财政关系、权⼒分配关系、法律关系)研究★当代中国⾏政改⾰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公共领域的治理机制与政府⾏为研究(包括公共领域的安全问题)★我国区域合作模式研究(以某区域为例)★“泛珠三⾓”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粤港澳政府合作研究★⼴佛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跨区域的公共事务治理研究(如环境污染治理、⽔污染治理、公共交通治理、⾷品安全监管等)★政府间关系研究★乡镇公共管理体制研究★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及其问题研究★地⽅政府党政关系研究★村民⾃治问题研究★地⽅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地⽅政府决策问题研究★地⽅政府竞争研究★NGO经费筹集与管理研究★NGO管理体制研究★NGO⾏为规范研究★NGO法制建设研究★各类NGO组织的具体问题研究★事业单位改⾰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与实施研究★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政府绩效评估⽅法研究★各类不同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项⽬绩效评估研究★绩效审计改⾰与推进研究★⾏政许可制度研究★⾏政⽴法研究★⾏政执法问题研究★⾏政强制研究★⾏政和解制度研究★⾏政仲裁研究★⾏政赔偿研究★⾏政⾃由裁量权研究★⾏政监督制度研究★领导体制研究★领导责任及其追究★职业道德问题及其研究★组织冲突与摩擦研究★组织激励研究★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制度研究(包括医疗、社会保障、公⽤事业等)★政府采购的制度与管理问题★地⽅政府投资决策机制研究★政府经济性管制和⾏政性监督问题★公私伙伴关系中管理与制度问题★国有资产的管理与制度问题★中国地⽅政府部门预算改⾰★中国地⽅政府国库集中收付体制改⾰★中国地⽅⼈⼤预算监督研究★中国地⽅教育财政体制★中国地⽅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国地⽅⽀出绩效评估改⾰★公共⼈⼒资源规划研究★⼈员编制管理研究★公职⼈员的选拔、甄选和任⽤研究★公职⼈员培训制度研究★⼯作分析研究★公职⼈员绩效评估研究★薪酬制度研究★激励制度研究★政府⼈⼯成本控制★公共⼈⼒资源管理体制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交通研究★城市经营研究★城市治安研究★城市化问题(包括城中村、村改居等)研究★市政建设管理研究★城市公⽤事业管理研究★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研究★城市⼩区公共管理问题研究★城市社区问题及其治理研究★城市社区的功能及其作⽤研究★有关公共政策理论问题的研究★公共政策分析⽅法研究★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科技与教育政策研究★劳⼯问题与劳⼯政策研究★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住房问题与住房政策研究★⼈⼝问题与⼈⼝政策研究★卫⽣政策与医疗体制改⾰研究★⼉童社会⼯作★青少年社会⼯作★⽼年社会⼯作★家庭社会⼯作★妇⼥社会⼯作★残疾⼈社会⼯作★司法矫治社会⼯作★⾮营利组织★政府宣传与公共信息传播研究★政府新闻发⾔与信息发布研究★政府危机信息传播与负⾯信息调控研究★国家形象与对外传播研究★政府公关与形象传播(政府形象、区域形象、城市形象)研究★⽹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传播研究★公共传媒与公众情绪研究★⾏政⽂化管理创新研究★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电⼦政务建设规划研究★电⼦政务建设项⽬管理研究★电⼦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电⼦政务各种业务应⽤系统建设研究★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包括采集管理、公开管理、分级管理、交换共享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电⼦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基于电⼦政务的政府管理⽅式研究★“⼀站式”电⼦政务及其应⽤研究★电⼦监察研究★电⼦政务建设与应⽤标准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分析
在国家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 和 制决定 了我 国政策常常是决 策者理性决策的产物。众所周 知 , 能重点定位为政治与生产 。 在我 国 , 尽管存在执 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双重决策 系统 , 是 五年计划 实施 的浪潮中 , 但 城市实施 了从消费型城市改造 为生产 硬把北京的城墙和很多古建筑给拆 了, 在 执政党在整个决策系统 中居于领导地位。在决策 过程中 , 尽管 型城市。以北京为例 ,
化 进 程 离不 开政 府 干预 的作 用 。 府 干 预模 式成 为 影 响 中国城 市化 进 程 的 一 个主要 变量 。 府 主 导模 式逐 渐 成 为改 革 政 政
开放 以后政府干预城 市化的新模式。 不仅如此 , 府主导模式也是 中国模式的核心的部分。 管政府主导模式具有较 政 尽 高的风险和成本 , 但是对于后发 国家来说 , 这一模 式也有一定的优 势。
No , 0 v. 20 9
( n期, 第 总第 11期 ) 5
【 政治文明与构 建和谐社会 】
( .1Ge ea o1 1 No1 , n r l . ) N 5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分析
李 勇 军
( 天津商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天津 30 3 ) 0 14
摘
要: 无论是改革前还是 改革后 , 国政府都 牢牢控制 了城市的两大核 心要素 , 我 即人 口和土地。因此 。 中国城市
验分析 的基础上对 政府 主导模式进行总体性分析。
一
的实质是将城市与乡村 分别管理 , 在制定政策时往往是先工业 后农业 , 先城市后农村 , 先市 民后农 民 , 以实现工业优先发展战 略。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 , 国通过人民公社制度 、 我 限制性劳动就 业制度、 统购统销 的粮食收购制度 、 户籍制等予 以落实 。 限制大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李景台还强调 , 究竟 由哪种力量来
主导取决于各个 国家 的特 殊情况 , 国 韩 是个 小国 , 中国的情况并不一样 。 和 针对 中国的实际情况 , 麦肯锡 公司
董 事 长 戴 颐 安 给 与 会 者 带 来 了 麦 肯 锡
系
全球研究 院的最新研究 报告——《 中 为
国十亿城市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做好准备》 报告指 出 , 。
甘 肃省 人 民政府 第 14次 常务会 做 到既 重视 经济指 标 ,又重视 社会 指 1
中央政 府 可 以扮演 “ 推动 者 ” “ 配 议研 究确定 , 和 分 要在总结完 善我省政府工 标 、 文指标 、 人 环境指标 ; 既关注城市发 者” 的角色 , 其相 关政 策会对 中国城 市 作 目标责任制 的基 础上 , 积极 探索和开 展 , 又重视农村发展 ; 既重视 当前发展 ,
标准 , 形成对各级 政府决策和执行 的正 确导 向 , 从而 为科 学发展观 的贯彻落 实 提供有力支撑 和坚强保证 。
( ) 建科 学 的政府绩 效评估 指 二 构
庞
波
但 同时他也指 出, 一旦发展 势头形
成之后 ,政 府就可 以不用 再过多干 预 ,
而应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调节 。 在应
化 的总体方 向和进 程起 到决 定性 的影 展政 府绩效评估工作 , 这是贯 彻落实科 又重视可持 续发展 。只有这样 , 才能使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研究
以说 , 是政府行为的公共性特征把政府行为与其他
社会 组织 的行为 区别 开来 的。
农 村 地域 逐步 转 化 为城 市 地域 ,人 类 生 产 方 式 、 生
政府行为 的第二个特征是非营利性 , 政府作为 公共权力 和公共 福利 的代表 , 主要通过“ 收—公 税 共支 出” 机制来从事社会公共管理 , 提供公共产 品,
是人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更加社会化的过程 , 是 个人 、 体 和社 会 之 间相 互 依赖 加 强 的过 程 。关 群 于城市化的定义 , 学术界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 不同
着 国家的发展和社会政治 、经济生活 的 日 益复杂 ,
政 府 的职 能将 不 断扩 大 , 府机 构 也将逐 步完 善 。 政
在经济基础过程 中的城市化 ; 另一个是在社会文化 过程( 或上层建筑 ) 中的城市化现象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 语》对 城市化 的定义是 “ 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 由农 村型 向城市型转化 的历 史过程 , 主要表现为农村人 口转化为城市人 口及城 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
中图分类号 :2 1 F9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3 9 (0 8 0 — 0 3 0 10 — 8 0 20 )8 0 2 - 4
城 市 化是 一 种社 会 变迁 ,是社 会 结 构 的变 化 ,
治 的工 具 ,是 随着 阶级 和 国家 的 出现 而 产生 的 ; 随
性 和公共 产 品 。 1垄 断 。 断能使 得企业 以高 于边 () 垄 际 成本 的垄 断 价格 出 售其产 品 , 而获 取高额 的垄 从
众所 周 知 , 市 化发 展 的动力 机 制和 推力 机 制 城
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
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
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使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比性,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
在研究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明确指标的含义和意义,以及评价对象的范围和具体目标。
其次,需要根据城市发展模式和现状,结合相关数据和统计方法,建立科学、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指标,并针对不同城市类型和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标准化工作是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制定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指标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国际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根据指标分类、计量单位、数据来源、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和标准。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对象,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和权重分配方案,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有效性。
在制定和应用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全面性:指标体系应覆盖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综合反映城市运行的综合情况。
2.针对性强:在指标选择和权重分配上,应根据城市特征和不同评价目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以反映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
3.可比性高: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应注意指标的统一度和可比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数据来源可信:指标体系所选取的数据应来源可靠和数据质量可靠,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中规院城市指标体系
中规院城市指标体系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和建设也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的指导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央规划协会提出建立城市指标体系的建议,以便对城市的综合发展进行评估和指导。
城市指标体系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便更全面的反映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
首先,城市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指标方面。
城市的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
因此,在城市指标体系中,需要包括城市的GDP总量、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外贸进出口额等经济指标。
同时,还应考虑城市的产业结构、产值占比、企业家数量等因素,以反映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指导城市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其次,城市指标体系还应包括社会指标方面。
城市的社会发展水平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城市指标体系中,需要包括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住房情况等社会指标。
此外,还应考虑城市的就业率、失业率、犯罪率、文化活动丰富度等因素,以便更全面的评估城市的社会状况和民生水平。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城市更好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另外,城市指标体系还应包括环境指标方面。
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指标体系中,需要包括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垃圾处理率、绿化覆盖率等环境指标。
同时,还应考虑城市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资源利用率等因素,以便更全面的评估城市的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城市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央规划协会建议建立城市指标体系,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城市规划和发展。
城市指标体系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便更全面的评估城市的综合发展情况。
只有建立科学、全面的城市指标体系,才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管理学》机考终结性1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管理学》机考终结性1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管理学》机考终结性1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速度大为降低,进入平稳阶段。
A60%B65%C75%D70%2.()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A农业现代化B科技现代化C工业化D信息化3.在我国城市中,城市国家政治权力系统包括()。
A市人大B中共市委C市政协D市政府4.集聚经济对城市管理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城市群经济B城市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C城市间政府应该加强沟通D城市政府要注重政策向城市周边地区倾斜5下列的城市政府职能中,()属于传统职能。
A消防B城市规划C环境保护D治安管理6()是市政体制存在的前提。
A市行政管理体制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C市政府构成体制D市建制体制7.在市政决策领导体系中,()在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
A市人大及其常委会B市政府组成C市政协D中共市委8.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和获取。
A优劣机威分析方法B竞争—合作分析方法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D历史分析方法9.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
A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B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C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社会环境D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人文环境10.近代城市规划始于()。
A利润收入B收费收入C政府公债D税收收入12.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年。
A5B15C20D2513.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A外部性B公共物品C非对称信息D垄断势力的存在14.()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A稳定型B衰退型C波动型D增长型15.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的不同出发,城市社区可以分为()。
A职业型社区B法定社区C自然社区D居住型社区16.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关 学 院学报 -社会 科学
J u n lo h o u n Unv ri ・S ca ce c o r a fS a g a iest y o il in e S
J1 0 2 u. 1 2
V0 _ No7 l 33 .
第 3 3卷
第 7期
城 市化 进 程 中政 府行 为指 标 体 系的构 建
一
具有 的 功能 ,反 映着公共 行 政的基 本 内容和 活动方 向E。 2 在现 代市 场经 济社会 中 , 府行 为 主要表 现为 ] 政 实施 宏 观经 济调 控 行 为 和颁 布公 共 产 品政 策行 为 。 而政府 行 为的 目标则 是实 现全社 会有 限经 济资 源的 合 理配 置 和充分 利用 ,保持 经济 稳定 和维 护社会 公
中图分类 号 : 3 D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7 5 4 (0 2 0 - 13 0 10 - 3 8 2 1 )7 00 - 4
近 年来城 市 化水 平 的快速 提高 。带 动 了经济 高 速增 长 ,城 市化 日渐 成为 我 国经济 发展 的 主要 推动 力之 一 。 阶段 , 国城市 化发 展虽 然 取得 了量 的提 现 我 高 , 质 的 飞跃却 迟迟 未 能发 生 。 国著 名经 济 学家 但 美 斯蒂 格利 茨 曾针 对我 国城 市化 问题 指 出 : 问题不 是 “ 城市 化进 程是 否 会发 生 , 而是 它如 何发 生 。 万 中 国 亿 人 今 后 几 十 年 的生 活 水 平 将 取 决 于 这 个 问 题 的 解 决 ”1 _。城 市 化发 展 中究 竟应 采取 什 么样 的方 式 , ] 以 促 进 城市 化质 和量 的 同步 提升 。 日益成 为理论 界关 注 的话 题 。 文从 政府行 为研究 的 角度 出发 , 本 立足 于 政 府行 为 和城 市化 发展 之 间的关 系进 行研 究 。以期 解 决城 市 化发 展遇 到 的瓶 颈问题 。
为研 究 的 角 度 出 发 。 足 于政 府 行 为 和 城 市 化 发 展 之 间的 关 系进 行 研 究 . 究 重 点 在 于 尝 试 构 建 城 市 化 进 程 中政 府 行 为 指 立 研
标 体 系 , 而评 价 该 指 标 体 系 对 现 时 期 城 市化 发 展 过 程 中 的作 用 和 意 义 。 进 关 键 词 : 市化 : 府 行 为 : 府 行 为指 标 体 系 城 政 政
政 府是 随 着 阶级和 国家 的 出现 而产生 的 。它是 统 治 阶级行 使 国家 权力 、实施 阶级统 治 的工 具 。可 以说 随着社 会 政治 的错 综复 杂和 经 济生 活的 日益 繁 杂 以及 国家的 进步 与发 展 .政府 组织 机构 也不 断 扩 大 , 府职 能也 日趋 完善 。但 国家有 其产 生 的时刻 , 政 必然 也 有其 消 亡 的时点 , 如果 国家 消 失 , 府也 将 消 政 亡 。那 么政 府 的行 为究 竟该 如何 界定 呢? 政 府 职能是 政府 行 为 的体现 ,指 国家 政权 机 关 在 对 国家 和社 会公 关事 务 管理 时所 承担 的职 责 和所
平 . 大 限度地 弥补 市场 缺陷和 失灵 。 最
、
政 府 行 为 的 界 定
城 市 化进 程 中政府 行 为 的第 一 特征 是 公 共性 , 是 指政 府 因社会 公共需 要 而存在 ,并 随社 会公共 需 要 的发 展而 发展 ,且政 府行 为 的公共性 把政 府行 为 与其他 社会 组织 的行 为 区别 开来 。政 府组 织 的特 性 决 定 了政府 行为 的公共 性 。一方 面政 府组织 是社 会 中最大 的公 共组 织 。它关 系到社 会生 活 的总体福 利 状况. 肩负着 社会 发展 的职 责 ; 一方 面政 府从其 产 另 生时起 就 是 以组 织 、 排 、 调 、 理社 会 生 活与 公 安 协 管 共 事务 为宗 旨的_。 3 ] 城市 化发 展 中政府 行 为的第 二个特 征是 非营 利 性 .它 是政府 作 为公共 权力 机构 的行 为有别 于经 济 组织 行 为 的基 本特 点 ,也是 政府 作 为公 共事 务管 理 机 构有 别 于社 会 普遍组 织 的一个 显著 特征 。具体 来 说 ,非 营利性 是指 政府 作 为公共 权力 和公共 福利 的 代 表 . 应 以 营利 为 目标 , 是应 该 通过 “ 收一 不 而 税 公 共 支 出 ” 制 来从 事 社会 公 共 管理 , 机 提供 公共 产 品 , 满 足社会 共 同需要 l。 4 ]
发 展 水 平 指 标 体 系 的 文 章 较 多 ; 城 市化 发 展 中政 府 行 为 的 研 究 重 点 , 般 是 从 论 述 政 府 功 能 或 从 定 性 方 面 入 手 探 讨 , 而 一 对
政 府 行 为 影 响 城 市 化 发 展 的 量 化 分 析 研 究 尚 不 多见 , 建 城 市化 政 府 行 为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参 考 文 献 更 少 。 因此 , 政 府 行 构 从
石 丽 娟
( 安徽 工商 职业 学 院 工 商 管理 系 ,安徽 合肥 2 13 ) 3 1 1
摘 要 : 府 行 为 和 城 市 化 这 两 个 课 题 目前 都 是 学 术 研 究 的 热 点 . 于 城 市 化 发 展 动 力 机 制 、 市 化 质 量 等 单 一 城 市 化 政 关 城
收 稿 日期 :0 2 0 — 3 2 1— 5 2 作 者简 介 : 丽 娟 (9 4 )女 , 徽 池 州 人 , 徽 工 商 职 业 学 院 工 商 管理 系教 师 , 要从 事城 市 经 济 研 究 。 石 18 一 , 安 安 主
1 03
二 、 市 化 发 展 影 响 因素 中 的 政 府 行 为 分 析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