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建设
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建设与管理创新
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建设与管理创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体育活动不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
因此,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管理创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建设1. 明确建设目标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为目标。
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合理规划俱乐部类型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运动需求,合理规划俱乐部类型。
例如,可以设立篮球、足球、排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俱乐部,也可以开设瑜伽、舞蹈、跆拳道等新兴体育项目俱乐部。
同时,要确保各类俱乐部的数量与质量达到平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完善场地设施建设良好的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
高校应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确保各类俱乐部拥有足够的场地和器材。
同时,要加强对场地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学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参与体育活动。
二、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创新1. 引入专业化管理团队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的管理需要专业化的团队来支撑。
高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体育教练或管理人员来担任俱乐部负责人,负责俱乐部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管理团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2. 实行会员制管理引入会员制管理模式,让学生成为俱乐部的主人。
通过制定会员章程、设立会员权益和义务等方式,明确会员的权利和责任。
同时,要加强对会员的管理和服务,确保会员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体育活动和服务。
3.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为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例如,可以设立奖学金、荣誉称号等奖励措施,对在俱乐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同时,对于不积极参与活动、违反俱乐部规定的学生,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警告、退会等。
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王!勤(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荆门""#$$$)[摘!要]!!我国发展体育教学俱乐部己有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认真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俱乐部;问题和措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体育教学俱乐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以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基本原则,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指导方针,逐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探索出既符合实际又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含义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体育练习者自觉结合为基础,以学校的运动场馆为依托,围绕着某一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它只是高校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其目的是为增强学生体质,提升体育文化素养,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即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和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俱乐部。
三类体育教学俱乐部以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为最早的形式,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以拓展学校体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行为为主要目标,一般是作为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
高校体育俱乐部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依托,从思想、组织、形式、方法、评价上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提倡开放性、自主性、自由性、随机性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完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教师只承担设计、辅导、检查、指导等任务,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俱乐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
采用此类型的大部分高校大多处于经济发达地区,院校领导思想开放,改革意强,对开展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有较明确的意向,而且学校设施相对完备,体育经费比较充足,体育师资力量较强,由于内外部条件具备,这些高校的俱乐部教学已进入一个相对良性发展的阶段。
XXX学校体育俱乐部建设情况
XXX学校体育俱乐部建设情况本文档旨在概述XXX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情况。
以下是相关信息:1. 俱乐部背景XXX学校一直致力于提供全面的研究和发展机会,其中包括体育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的发展,学校成立了体育俱乐部,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参与各种体育项目。
2. 俱乐部设施俱乐部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其中包括:- 室内体育馆: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场地,可举办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等。
- 设备齐全的健身房: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健身的机会。
- 田径场:是进行田径项目训练和比赛的理想场所。
3. 俱乐部活动体育俱乐部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竞争精神。
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校内篮球联赛:提供机会给学生展示篮球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 乒乓球锦标赛:鼓励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竞争。
- 健身挑战:通过组织健身挑战赛,激励学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田径比赛:为对田径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展示和发展的平台。
4. 俱乐部成果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俱乐部的努力,学校的体育氛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不仅学生参与度增加了,体育项目的水平也有所提高。
同时,俱乐部还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身体和培养团队精神的机会。
5. 未来计划未来,XXX学校体育俱乐部将继续努力改进和发展。
计划包括:- 扩大活动范围:增加更多的体育项目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 提高竞技水平:加强训练和选拔机制,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健将。
- 加强合作关系:与其他学校的体育俱乐部建立联系,举行友谊赛和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论XXX学校体育俱乐部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发展机会。
未来,俱乐部将继续努力提高质量和影响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环境和机会。
以上是XXX学校体育俱乐部建设情况的概述。
谢谢!。
体育俱乐部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联合起来, 应用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中去。 例如美声唱法中的
呼吸、 读字、 表演, 同样可以应用推广到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 中去。 戏曲中手、 身、 步等方法, 眼、 法、 也可以应用推广到民族 唱法和美声的演唱中。 应该说, 概括反映了“ 现象” 之间的联系 和美学的概念,这些概念在音乐逻辑的很多方面跟现实生活 相似, 这种相似就在于音乐逻辑具体表现了认识这些方面, 即 分析和综合、 比较和联想、 抽象和概括。 总之, 非演绎法(分析和综合、 比较和联想、 抽象和概括三 方法)作为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 , 应用于歌唱这一必须科 学且有效运用嗓音的学科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声乐, 不能盲 目 地、 更不能胡乱地去唱, 要利用大脑钻研、 刻苦思索, 从呼吸到 发声, 从读字到情感, 从发声到表演, 都要用头脑去思索。因 此, 在歌唱的思维过程中, 非演绎法能够帮助歌者更快更好地
164
仁 1]教育部社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1张兆南.歌唱修养与技能培养〔 MI.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出版社, 1998. [3」 日昌 曹 .普通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 」 邹本初.歌唱学— 沈湘歌唱学体系【 M].北京:人民音 乐出版社, 2000.
体 育俱 乐 部模 式在 普通 高校体 育文化 建设 中的作用
徐 国忠
(陕西理工学院 体育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俱乐部式的 教学将逐渐取代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 成为目前乃至将来高 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普通高校体
育俱 乐部 目前 的发展现状 与在校 园体 育文化 建设 中的特殊
为目 标; 课内外结合的体育俱乐部则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兴 起, 从培养人才的整体教育观出发,它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 导, 以培养适应社会能力为目 标。
浅析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体育活动是一项有 目的、 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为实现体育 表明, 随着 我 国 社会 稳 定 , 济 持续 发 展 , 民生活 水 平不 断 提 目的 任 务 而 自愿 组 织起 来 的社 团 自然 以凝 聚 — — 组 织 人 们 的 经 人 高 , 格 尔系 数 的不 断 下 降 , 国 国 民体 质 健 康 水平 有 了长 足 活 动 为 主 要 的 功 能 。 思 我 的提 高 。 与此 同时 , 类 学 校 的 体质 健 康 方 面 也存 在 着 不 容 忽 各 俱 乐 部 实 施 以来 , 生 的 精 神 面貌 就 有 很 大 的转 变 , 育 学 体 视 的 问题 , 生 体质 健 康 的现 状 不 容乐 观 , 取 积 极措 施 , 转 锻 炼 激情 高 涨 , 体 素质 , 能 水 平 有 了很 大 提 高 , 育课 的达 学 采 扭 身 体 体 学 生 体 质健 康 下 滑 的 趋 势 。高 等 学 校 体 育 作 为整 个 学 校 体 育 标 率 也 呈 上升 趋 势 。 乐 部举 办 的种 类 竞 赛 活 动 , 一 定 程度 俱 在
I 要J高校体 育要树立 ‘ 康第一” 摘 健 的指导思想 , 根据 “ 体育与健康” 体育俱 乐部 的创办 目标和健 身内容体 系, 对 高校 “ 体育与健 身” 乐部 的构架进行研 究, 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俱 促 大力发展 大学衔接型体 育俱 乐部 、 大力提倡 ‘ l 三位一体” 的体育健 身俱 乐部模式 , 积极促进全民健 身运动, 用科 学的健身运动发展观 , 建设 和谐社会 。 l 关键词J高校体育; 体育与健身; 乐部 构架; 俱 和谐社会
Hale Waihona Puke 高 校 “ 育与 健 身 ” 乐 部 创 办 的 目标 、 容 与功 能 体 俱 内 现 代 文 明在 带给 人们 充分 物 质享 受 的同 时 , 也给 人 类 的健 康 带 来 了新 的 威 胁 oJ 年 来 国 民和 青 少年 体 质 健康 调 研 结 果 O 近
论高校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变革——体育俱乐部形式
性是锌 学科 的—个特牲 。 育 开放式 的体育课堂教学 , 有利于唤起学生的 自
主 意识 , 发 学习兴 趣 , 激 发挥 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和 学
和健康教育的观念, 许多高校在体育改革 中越来越
多地开设了专项选择课, 学生能较 自由地根据个人
情况选择学习, 学生从客体变为主体, 学习氛围从封
闭变为开放。在很多学校已出现了各种单项体育协 会、 长跑俱乐部 、 健美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运 动组 织, 这些都为在我 国大学实行学校体育俱乐部管理 体制提供了实践基础。 用俱乐部制代替学校的体育课教育, 使得俱乐 部能够担当起学校体育教育必要的内容。 因此, 俱乐 部 日常工作范畴必须涵盖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 、 科 研、 教学 、 群体活动 、 业余训练 、 竞赛和校园体育文化
是二次大战各国普遍发展起来 的一种学校体育管
理体制, 开始时是 以学生 自发参加为主。 发展到现在,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种类 、 形式、 活动内容都有了很大
变化 。
从国外发达 国家 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来看 ,
其主要特点体现为 :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 以
提高体育专项运动能力为 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 性、主观能动性 ,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基
列变革。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顺利实施学校体育教 学是我们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 : 高校; 开放式的体育教学; 体育俱乐部; 变革 ; 发展
一
、
前 言
国外 各种俱 乐部中, %的教练员和工作人员都 是 9 0 志愿人员。 其组织形式以各种体育俱乐部为主, 其中
高校体育俱乐部实施方案
高校体育俱乐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高校教育中,体育运动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高校体育俱乐部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增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乐趣;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
三、实施内容。
1. 俱乐部成立及组织架构。
(1)俱乐部成立,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成立,明确俱乐部的宗旨和定位;(2)组织架构,设立俱乐部主席、副主席、部长等职位,明确各职能部门。
2. 活动内容及形式。
(1)定期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2)组织体育知识讲座和健身指导,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3)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和团队建设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3. 资源保障及管理。
(1)学校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支持,保障俱乐部活动的顺利开展;(2)俱乐部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俱乐部日常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四、实施保障。
1. 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为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2.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为俱乐部的活动提供持续的动力;3. 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外部支持。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定期对俱乐部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2. 结合学生的参与情况和体育锻炼效果,对俱乐部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3. 不断改进和完善俱乐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俱乐部的活动效果。
六、结语。
高校体育俱乐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校体育俱乐部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论普通高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的构建
1 俱 乐部模式特 征分析 俱乐 部的管理与组织 以会 员意愿为前提 ,充分尊重他们 的选择 .会员既接受服 务又为他人提供服 务的双重
角色 ,拉 近 了会员彼此之 间的距 离,增加 了互动几率 ,无 形中提高 了俱乐部活动 效率 ,使会员 的能力在多方面 得 以提升 [.分析俱乐部模式 ,有助于我们 全面认识俱乐部 的管理组织特 点,并更为合理 地加 以运用 .概括起 2 1
一
起 自然会拥有共 同的话 题 ,这为会员进发创造 灵感提供 了很好 的平 台.其 次 ,长期和睦共 处和 技艺交流 ,使
会 员间的友谊 日趋加深 ,心理距离拉近 ,从而集 聚起 大量 的信息 .这些信 息交叉延伸 ,拓 宽了会 员们 的视野 ,
收稿 日期 :2 1-9 2 0 10 .7
作 者 简介 :汤 道 志 (9 7 ) 男, 17 一 , 江苏 南通 人, 通大 学体 育科 学学 院讲 师 南
第 1 期
汤道志
论 普 通 高 校 俱 乐 部 制 体 育 课 程 的构 建
5 7
丰富了他们的理念 ,进而激发起 巨大 的创造潜 能. 5 )拥有 归属感 .在 具有平等和谐 氛围的俱乐部 里 ,每位会 员参与活动 时都有 人际互动 的情感 需求 ,这使 得会员间 的联系更 为紧 密,互动更为积极主动 ,对俱 乐部 的依赖 性 自然就会渐渐增强 .俱乐部成员相互信任 、
3 )相 处的平等性 .每种俱乐 部都有各 自的章程和活 动规则 ,作 为其会员必 须严格遵 守,不得轻 易违 反,
这 是基本的游戏准 则.在这样 的制度约束下 ,每位 会员享受 同等 的待遇 ,他 们会感到俱乐 部对 待每个人都 是平 等 的. 4 )蕴藏 巨大的创造潜 能 .会 员根据 自己的兴趣 、爱好和 个人需要 ,选择适 合 自己的俱 乐部 ,会 员们聚在
关于构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探讨
第25卷第4期V ol 125 N o 14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 ormal Un iv ersity (N atural Science )2006年8月Aug 2006关于构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探讨陈金宗(莆田学院体育系,福建莆田 351100)[摘 要]针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对学分制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进行了理论上的构建与实践性研究,为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分制;俱乐部;实践[中图分类号]G 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6)04-0159204[收稿日期]66[作者简介]陈金宗(6),男,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体育系讲师,从事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学研究。
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有所忽略,致使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造成高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意识、培养兴趣、发展和张扬个性的教育功能,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及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起点,因此,有必要积极构建课外体育活动的激励机制,吸引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针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学分制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分析和研究。
1 研究方法与对象111 研究方法11111 调查法:发放问卷调查表2000份,回收了1857份,回收率为9219%。
11112 文献资料法:在网上和期刊上查阅和浏览了许多篇有关课外体育活动的文献资料,对国内目前课外体育活动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
11113 访问法:访问了福建师大、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等有关教师和专家,了解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些情况。
11114 数量统计法:对构建前与后的学生体质、参加俱乐部式体育活动人数、构建前后业绩等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11115 实验法:本课题在实践研究中对各学分制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的学生进行实验,时间跨度为2004年10月至2006年6月。
浅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作用与制约因素
压力 , 觉得在这种环境 中进 行体育活 动是一件非 常快乐的事 , 自 自愿的进行练 习,在 很大 程度上提高 了学 生活动的积极 觉 性和练 习的兴趣 。 2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 高校体育俱乐部结合高校 自身特点. 围绕校 园体育文化建 设为主题。 以其丰 富多彩 的活动形式 吸引广大学 生的关注与参 与, 为学生提供 了广 阔的个性展示平 台。 另外 , 了俱乐部教学 除 外 ,还可 以结 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各 种体育锻炼 、体育 表 演、 体育 比赛、 体育宣传 , 各种体育 知识专题讲 座, 知识竞 体育 赛等。既吸引众多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又在很大程度上 丰富了 校园文化生活 ,为提 高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建 设和谐校 园服 务。 3 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制约因素 高 校体育俱乐部是今后我 国普 通高 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它 对优 化高校体育有着 十分重 要的作用, 具有广 阔的发展 前景, 是我 国开展全 民健 身计划, 展终身体 育的有效措施 , 发 是现 阶 段我 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的重 要 目标 , 并取得 了一定 得成 绩。 但是 , 不可 否认 , 它还存在着诸 多问题 , 制约着 其发展。 31 织结构不健 全 .组 俱乐部 组织不 健全。 分工不 明, 当今高校 体育俱乐部 教 是 学 中一个普遍 存在的弊病。大部分 高校缺乏一体化 的俱乐 部 管理条 例, 指导方 针不 明确, 对俱乐 部的宏 观管理不能 有 学校 序地进行, 学校、 体育系部对俱乐部 齐抓共管的局 面不 能形成. 从而导致教师的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的 教师 引进 、 培训 不能有计划地进行 , 直接 影响到俱乐部在高校 中的 发展。
体育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 关键词 】 ; 育俱 乐部 ; 高校 体 终身体 育意识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机制探析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机制探析3000字,20%1.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概念 (1)2.高校体育社团管理与运行现状 (3)3.创新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的建议 (6)4.结论 (8)高校的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效果对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高校教育正处于一个改革的关键时期,体育教育也是需要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与训练途径对于学生来说,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的下滑。
而体育俱乐部在高校的形成和发展,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锻炼的积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1.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概念在社会体育中,主要表现为各种健身、娱乐性质的体育俱乐部;在学校体育中,表现为教学俱乐部、健身俱乐部和训练俱乐部等等;在竞技体育中,表现为职业体育俱乐部等等。
俱乐部的经费来源也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例如对学校体育俱乐部来讲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其运作不以商业行为为主,不以赢利为目的。
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特点,笔者将高校体育俱乐部定义为:在高校范围内,人们以体育活动为内容而组成的各种形式的体育组织。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活动范围在高校,主要利用高校的体育资源,如场地、设施、教师、教练等等;其参与人群是多样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还包括社会体育爱好者。
高校体育俱乐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下面的俱乐部分类中进行具体阐述。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体育俱乐部和高校体育俱乐部体制是不同的。
高校体育俱乐部体制是将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训练课等传统的体育形式,取而代之以完全的俱乐部模式来运行。
学校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对体育进行管理,这就决定了高校体育俱乐部必须要打破班级、年级、性别的限制,实现课内外相结合,形成以共同爱好的运动项目为媒介组成的人群共同体高校体育俱乐部运行是指高校体育俱乐部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其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也就是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变化与发展,横向运行指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到某一阶段上,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诸要素及此系统与学校、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运行模式是利益调节、利益分配、利益表达的方式,而运行机制是利益表达方式的具体表现·高校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特指高校体育俱乐部系统结构中各要素之间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和运行规则及原理·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中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具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结成的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体,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模式[3]。
学院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转变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优化整合我校体育教育资源,实现体育教学个性化、多样化、管理网络化、评价过程化和课内课外活动一体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和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
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推行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前期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我校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改革,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切实推进我校〃健康校园〃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组织领导在校体委和校艺体俱乐部制改革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学院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其成员如下:主任:副主任:组员:办公室主任: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负责制定俱乐部管理规章制度,协调指导俱乐部运行与管理,审核俱乐部年度工作方案,评估俱乐部年度工作绩效,负责俱乐部授课教师的选用、业务培训、工作考核等工作。
中心下设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具体负责制定各俱乐部教学指导纲要、每学期教学及活动计划安排。
负责各俱乐部初、中、高级会员的考勤工作。
负责各俱乐部中、高级会员资质及素拓分值的审核工作。
负责各俱乐部举办的活动、赛事的申报、组织和管理工作。
三、俱乐部运行(一)项目设置拟成立16个体育俱乐部,分别为:篮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武术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体育舞蹈俱乐部、瑜伽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健步走俱乐部、晨跑俱乐部、健身健美俱乐部、轮滑俱乐部、沙滩排球俱乐部。
俱乐部具体开设及规模将根据我校现有体育场馆设施以及师资情况,分阶段逐步推进落实。
(二)会员注册与管理1、俱乐部实行会员注册制管理。
**学院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及运动技能水平自主选择注册俱乐部会员级别,一经注册,该学生即为俱乐部会员。
俱乐部会员级别分为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三类。
2、原则上,一、二年级学生必须以初级会员的身份加入某项俱乐部,学生按时参加俱乐部教学活动。
组建体育俱乐部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V0 . 1 26
第 7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 URNA I O L OF S CHU OL EG DU T ON AN C L E OF E CA I
21 0 0年 7月
J12 1 u. 0 0
组建体 育俱 乐部 与 高校体 育教 育 改革
吴 健
育改 革 的有 效 途径 。
1研 究 对 象 与方 法
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 》 使我 国教 育管理体 制、 学体制 、 , 办 投
入体 制等方面 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
体制改革 的快速发展 , 高校体 育教育的改革也要 跟上改革
的步伐 , 要与社会发展 的需求相衔接 , 在高校组建体育俱乐 部, 使大学生 根据 自己的兴趣 、 爱好 、 需要 , 选择 自己喜欢的
运 动 项 目 、 动 时 间 , 学 生 参 与 体 育 学 习 的 自主 性 加 强 , 运 使
调动学生潜在的积 极性 , 激发学生 自觉进行 体育锻炼 的愿
望, 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和行为 , 促使大学生进行健
11研 究 对 象 .
研究 对象为 四川教育学 院学生 、 四川交通 职业 技术学 院学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 , 男生 10名 , 5 女生 10名。 5
体 育俱乐部起源于欧洲 的户外运动 , 在现代工 业高速
问卷调查法 : 四J 教 育学 院 、 对 l I 四川交 通职 业技术 学 院、 成都中医药 大学共 3 0 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 发放 问卷 30份 , 0 回收 2 7份 , 中有效问卷 2 5份 , 8 其 7 有效 回收率 9 . 1
乐 部是 由有 共 同 兴趣 爱 好 的 大学 生 自愿 组 成 并 经学 校批 准
体育教学中的俱乐部教学模式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俱乐部教学模式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对新时期的学校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改下的课程教学要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核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必须要把学生上升到课堂的中心地位,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核心,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力争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成为真正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很多体育教师在大学阶段接受的是专业化的教育,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往往沿袭自己上学时的教学方法,缺乏对于学生实际富有针对性的变化。
教学模式的僵化使课堂缺乏生命力,学生积极性不高。
同时,受专业成绩第一位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就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差不多甚至是凑合一下就可以了,从态度上就缺乏认真的思想,也会导致体育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另外,很多体育教师由于受到学校和学生对于体育课不够重视的现状的影响,自己的积极性就不高,“放羊式”的教学模式经常出现,这无形之中也造成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
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课改的实行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重视课堂教学环节,构建积极高效地课堂。
在这样的时代需求的召唤下,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就是当前很多学校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笔者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受新课改的影响,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这一模式,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俱乐部是教学模式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那就是体育课堂教学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学科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另一方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增强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从而增强体质,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学校体育俱乐部建设方案
学校体育俱乐部建设方案一、引言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提出了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方案。
二、建设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2. 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三、俱乐部种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我们拟定了以下几个体育俱乐部种类,并组织相关的训练和比赛活动。
1. 足球俱乐部2. 篮球俱乐部3. 排球俱乐部4. 游泳俱乐部5. 乒乓球俱乐部6. 羽毛球俱乐部7. 舞蹈俱乐部8. 跆拳道俱乐部9. 田径俱乐部10. 高尔夫俱乐部11. 滑雪俱乐部12. 健身俱乐部四、选拔制度为了确保俱乐部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将实行选拔制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比赛技巧。
1. 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自愿原则,鼓励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
2. 通过体能测试、技能评估和选拔赛等方式筛选出具有潜力的学生。
3. 为了保证比赛公平,选拔出的队员应定期接受训练,并参加选拔赛进行考核。
五、俱乐部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我们将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包括培训、比赛和交流。
1. 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专业教练或优秀运动员来学校进行指导和交流。
2. 组织内部比赛以提高队员竞技水平,并举行公开赛事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3. 建立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合作机制,组织友谊赛,增加队员与其他学校的交流机会。
六、设施建设与体育俱乐部相配套的设施建设是必要的,它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训练条件和环境。
1. 增加体育器材的投入,确保学生训练的需要。
2. 完善场地设施,例如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室等,满足不同项目的训练需求。
3. 提供专业的训练设备,例如健身器材、游泳池等,为学生的专业训练提供支持。
七、教师配备学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离不开合适的教师配备,他们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一、引言二、俱乐部模式介绍俱乐部模式是一种基于兴趣或专业领域建立的小团体,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而设立的社会组织。
俱乐部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包括兴趣俱乐部和专业俱乐部两种形式。
兴趣俱乐部主要由学生自发组建,以满足学生体育爱好和兴趣为宗旨,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专业俱乐部则是由学校组织和管理,针对特定专业领域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
通过俱乐部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和项目,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全面发展自己的人格品质。
俱乐部模式也有利于营造融洽的班集体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促进学生自主、自律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管理素质。
1. 俱乐部模式的组织架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
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俱乐部模式的策划、组织和管理。
需要建立由学生会、教师和社会指导专家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
在校园内需要有专门的场地设施,以及专业的教练员和指导老师。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组建程序主要包括筹备阶段、推广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
在筹备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
在推广阶段,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在正式实施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会员制度和运营机制,确保俱乐部模式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课程设置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通过制定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还可以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和座谈活动,邀请体育名人和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交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1. 俱乐部模式与全面素质教育俱乐部模式的建立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走向全面素质教育。
通过俱乐部模式,学生可以在兴趣和特长的指导下,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发布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方案
教育部发布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方案近年来,教育部一直致力于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于近期发布了一项全新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方案。
该方案的出台旨在解决当前学生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将体育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这一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
首先,该方案强调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度。
目前存在着许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愿不强、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问题。
因此,该方案要求学校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和锻炼活动。
学校可以开设更多的体育俱乐部,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的体育兴趣。
其次,该方案强调要改善学生的体育教学质量。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等问题。
该方案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并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更多的体育教育课程,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第三,该方案强调要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学校体育设施的不完善也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方案要求学校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学校拥有完备的体育场馆、器材和运动场地。
此外,方案还鼓励学校与社区合作,利用周边社区的体育设施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场所。
最后,该方案要求学校配备更多的体育教师和健康专家。
教师是体育教育中的核心力量,而健康专家则可以提供学生的健康咨询和指导。
学校应该引进更多的专业体育教师和健康专家,提升体育教学和健康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健康指导。
综上所述,教育部发布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方案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而制定的一个综合性改革措施。
通过增加体育活动参与度、改善体育教学质量、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以及配备更多专业教师和健康专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信在教育部的引导下,学校体育教育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也会有明显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作者:安铁军
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20期
摘要: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校园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改革的产物,然而由于发展不成熟,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着诸如内容设置不科学、锻炼计划不合理、选课系统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针对校园体育俱乐部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体育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7(b)-0215-01
在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改革模式探索。
这种模式是建立在需要迫切提高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背景之下。
从一组我国青少年健康和体质调查统计数据上看:我国青少年的多项体质指数在不断地呈下降趋势,其中有9项指数低于日本,有6项指数明显下降[1]。
校园体育俱乐部在高校体育教育为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师生相互间的协调和睦及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中应运而生。
1 校园体育俱乐部概述
“体育俱乐部是以体育爱好者自发性、自立性的结合为基础,为增进健康和相互间的协调和睦而进行持续性体育活动的组织”[2]。
为了充分贯彻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我国的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实施了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制[3]。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一种融国外大学体育俱乐部活动与国内传统体育教学两种特色为一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主要有两种模式:(1)由体育教育行政或实施部门组建的体育教育俱乐部;(2)由学生社团组织或体育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的课外体育锻炼俱乐部。
前者一般设置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期间,以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
后者则设置或不设置在教学期间,主要利用课余时间。
2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建设校园体育俱乐部的意义
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总体框架下实施的,校园体育俱乐部建设的意义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相一致的。
2.1 强化“健康第一”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青年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的提高、体质的增强以及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都与其日常身体的锻炼习惯有关。
而青年学生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对体育运动价值的兴趣及认识水平。
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内容设置都是在学生参与下制定的,学生在运动活动实践中,对锻炼的价值、体育的价值都会有全新的体会,可以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主观上改变学生对身体锻炼的认识,促进学生主动练习,体现了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2.2 落实“以学生为主体”
校园体育俱乐部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运动形式,使高校学生在体育项目上有了更灵活的选择,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能不断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同时,以教师为主导,规定授课时数,以学生会学体育为目的,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班级授课制改革为辅导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2.3 倡导“以人为本”
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的动机复杂多样,主要有生理性动机(如增强体质、缓解学习压力、美容与减肥等)、交往性动机(如加深友谊、扩大交际范围、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成就性动机(如体验体育乐趣、展示健美体魄、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等)。
校园体育俱乐部将具有体育爱好的高校学生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的需要,以丰富体育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团队意识、实现自我设计为目标,充分体现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4 提高素质教育
目前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其主要精力都在高考学科上,不重视合作能力的培养,许多大学生入学后感到迷茫,欠缺与同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很难融入到集体
之中。
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
校园俱乐部的存在为增强高校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团队合作中提高集体荣誉感。
3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下的校园俱乐部问题及对策
3.1 内容设置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以单项形式较多,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多种多样的高校体育活动项目的需求,单一的体育项目缺乏与其它项目的交流,又难以做到职业俱乐部的水平,随着俱乐部建立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人员稀少最后导致俱乐部关门的现象。
一个较为成熟的模式即通过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信息平台,使广大学生参与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内容设置,了解项目安排、组织形式及教师的基本情况。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体育课程做出全面的评价,自由选择和确定体育俱乐部的内容。
3.2 锻炼计划
超负荷的锻炼和锻炼不足都是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的问题,锻炼计划缺乏统一的、系统的规划。
合理安排高校体育俱乐部的锻炼计划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安排运动负荷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锻炼目的。
为了减肥可建议学生参加有氧健身运动,采用大、中强度运动量运动;以健身为目的的则应将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强度为宜。
(2)阶段计划应简单易行,计划要具体。
对每一次的锻炼要有具体的目标,并选择有效的锻炼途径和锻炼方法。
(3)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即根据气候变化选择锻炼的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体育场地和设备;根据不同性别、生理和心理素质安排锻炼内容。
(4)锻炼计划的执行要与医务监督相结合,做好锻炼日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不断完善锻炼计划。
3.3 选课系统
在选课上打破年级和班级的限制,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俱乐部、锻炼时间及指导教师。
学生在进行短期的试学习,发现该项目不十分适合自己的体能、技能和兴趣时,可以申请转会。
3.4 管理机制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机制可采用自荐、推荐、选拔和竞选的方式组织,采取会长负责制。
由会长安排副会长、指导员干事、等各级负责人。
各级负责人要做到各司其职。
会长职责:具体组织俱乐部的各项工作,贯彻工作计划,协调各种关系。
指导员职责:负责体育俱乐部的技术指导、组织竞赛及训练工作。
干事职责:通过校园信息平台对校园俱乐部的活动安排、赛事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可见,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打破了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束缚,形式多样,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应该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 赵均.中国高校体育教改势在必行[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4):14.
[2] 孟凡伟.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研究文献综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