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04章《探究电流》第04章.第1节.第1课时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探究电流 第1节电流

感悟新知
知3-练
(2)用电流表测出A、B、C 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后,下 一步应该做的是( ) A. 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 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几组电流值 C.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 换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一组电流值
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将发现两条支路
的电流相同。但要注意的是,各支路电流相等不
属于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普遍规律。
◆若已知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相等,不能就认为
这两个用电器一定是串联。因为,并联电路中各
支路的电流也有可能相等。
感悟新知
知4-练
例4 [中考·鄂州] 某实验小组想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 的规律,晓丹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她设计了如图 5所示的电路图, 准备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并从实验室取来电流表 3只、 灯泡2只、开关1个、电池和导 线若干进行实验。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测量电流
知2-讲
1. 电流表的作用 电流表是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器,电 流表的符号是 。
感悟新知
2. 电流表的构造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如 图 1所示。
(1)表盘上有两排示数,表示电流表有两个 量程,分别是 0~0.6 A 和 0~3 A。
(2)有三个接线柱,分别是“-”“0.6”和“3”。 “-”是负接线柱,“0.6”和“3”是两个 “+”接线柱(注意不是“+”极和“-”极)。
感悟新知
技法导引
知4-练
1. 已明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不是普遍规律, 若实验数据出现了各支路电流相等的情况,则由导致
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来回答第(2)小题提出的问题。 2. 无论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还是探究并联电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流第一节电流PPT

④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1 A, 等于 106μA.
物理学家介绍
安培是法国物理学家, 电磁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生 于里昂一个富商家庭,从小 博览群书,具有惊人的记忆 力和非凡的数学才能。1820 年9月,当他获悉丹麦物理 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 效应后,意识到这一发现非 同寻常,立即转向电磁学研 究,对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短 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思考:下面电流表的接法有无错误?
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角度很小
原因: 所选电流表的量程太大 或所测电流太小)
√×
处理:把与“3 ”接线柱连 接的导线线头改接至 “0.06 ”接线柱。
绝对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电流表可以看做导线)
×
6、错误使用电流表的类别与后果
(1)电流表的“+”、“-”指针反向针还会被打弯
(2)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 指针偏转到最右端,无法读出
的量程
电流值,指针会被打弯,还可
能烧坏电流表
(3)电流表量程选择太大 指针偏转角度很小
(4)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 用电器短路无法工作,还可能 烧坏电流表
(5)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 烧坏电流表或电源 两端
练一练
以下电路中,电流表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A )
不能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
作业
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一、电流的大小
1.电流(I):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 电荷多少表示电流的大小。 它是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电流的单位
★电流强度的单位:
安培,简称安,符号:A安 培
★常用单位有:毫安(mA) 微安(μA)
初中物理同步练习题九年级上册-第四章1.电流 第1课时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

第四章第一节电流第一课时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一、选择题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是表示电子移动快慢的物理量B.电流是表示电荷移动快慢的物理量C.电流的国际单位符号是“A”D.电流的国际单位符号是“I”2.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5 A,则此电器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电冰箱 B.日光灯 C.空调 D.电风扇3.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B.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C.事先不能估计电路中电流大小时,先用小量程试触D.电流表两接线柱不能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4.某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时,估计待测电路中的电流应选用0~0.6 A的量程,但他误用0~3 A的量程来测量,这样做的结果是( )A.指针摆动角度大,会损坏电流表B.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流表C.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比较准确D.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够准确5.如图11-K-1所示,a、b、c、d为电路中的四个接线点,若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的M、N接线端与电路中各接线点的连接关系为( )图11-K-1A.M接a,N接b B.M接c,N接dC.M接b,N接a D.M接d,N接c6.如图11-K-2所示电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测量灯L1中的电流B.电流表A2测量灯L1中的电流C.电流表A3测量灯L1和L2中的总电流D.电流表A1测量灯L2中的电流7.图11-K-3L2中电流的电路是( )图11-K-38.某同学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①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②电路某处有断路③电流表的量程太小,所测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④线路接错,某处发生了短路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9.如图11-K-4( )A.电流表被烧坏,灯不亮B.电流表有示数,灯亮C.电流表被烧坏,灯亮D.电流表有示数,灯不亮10.如图11-K-5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并联在了灯L1的两端,若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 )图11-K-5A.L1发光,L2不发光 B.电源被烧坏C.L1不发光,L2发光 D.电流表被烧坏二、填空题11.下表是部分用电器的电流值,电器1、电器2可能是台灯、电子手表中的一个,则台灯应该是电器________。
教科版 九年级 第四章 探究电流知识点

教科版 九年级 第四章 探究电流一、电流1.电流: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I 表示。
电流的单位为安培(安,A )。
2.电流的定义式:物理学中规定用每秒通过某一导体横截面的电荷多少表示 3.公式tQ I其中I 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 );Q 表示电荷,单位为库伦(C );t 表示通电的时间,单位为秒(s )。
1A =103mA =106μA4.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5.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电路闭合,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6.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7.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电磁继电器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7.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8.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 ○A (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使用电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
㈡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如果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如电流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因电压表电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造成被并联的用电器不工作。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定义及单位,了解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并能正确读取电流表的示数。
3.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
4.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知道电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调查电流在家庭电器中的应用,了解不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电流大小,并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4.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举例说明电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如电热水器、电磁炉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电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认为如何合理使用电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讲授新知
1.电流的概念:讲解电流的定义,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并强调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2.电流的方向:介绍电流的方向规定,让学生了解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测量: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读取电流表的示数。
4.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
-设想一: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如手机充电时的电流,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何关系。
-设想二:在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电流的直观认识,突破教学难点。
-设想一:利用电流表进行电流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流的存在,加深对电流概念的理解。
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探究电流 》课堂知识整理

物理九上第四章《探究电流》课堂笔记第一节:电流一、电流:1.定义:1秒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用字母I来表示。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
3.单位:(1)国际主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其他单位:毫安(m A)微安(μA)。
(3)换算关系:1 A=1000 mA;1 mA=1000μA二、电流表:1.用途: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
2.使用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需用零点调节器“调零”。
3.电流表的使用规则:(1)要串联在电路中。
(2)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正进负出)(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应先用试触法正确选择量程)(4)决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读数时,应先确认电流表所用的量程,然后根据量程确认对应的分度值,最后从指针位置读出结果。
注: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三、电路中的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大小相等。
(I =I1=I2)2.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 =I1+I2)第二节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一、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二、国际上用字母U来表示电压。
三、电压的单位:1.国际主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
2.其他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3.换算关系:1 KV =1000 V;1 V=1000 mV;1 mV=1000 μV四、一些常用电压:1.一节干电池:1.5 V ;2.一节铅蓄电池:2 V;3.家庭电路:220 V;4.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五、电压表:1.用途: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
2.使用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1)要并联在电路中。
(2)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正进负出)(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
(应先用试触法正确选择量程)4.读数时,应先确认电压表所用的量程,然后根据量程确认其分度值,最后从指针位置读出结果。
2019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1电流教案(新版)教科版

1.电流学点1 认识电流观察如图4-1-1所示的实验,阅读教材P52第1、2、3段。
思考:问题1:实验中,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通过灯丝的__电流__不同。
问题2: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__电荷多少__来表示电流,描述电流的大小。
电流用__I__表示。
问题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__安培__,简称__安__,符号为__A__。
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__毫安__和__微安__。
学点2 测量电流观察如图4-1-2所示的电流表,阅读教材P53 “直流电流表说明书”。
思考:问题1:实验室用电流表一般有三个接线柱,分别是“-”“0.6”和“3”。
把__“-”__和__“0.6”__连入电路,则量程为0~0.6 A,分度值是__0.02_A__;把__“-”__和__“3”__连入电路,则量程为__0~3_A__,分度值是__0.1_A__。
问题2:测量电流前,应先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选择__合适的量程__,使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__量程__。
问题3:当待测电流无法估计时,应选用__大__量程进行试触,试触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很小,这时它应选用__小__量程进行测量。
问题4:测量时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__串联__,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__电源的两极上__。
问题5:连接电流表时,必须让电流从“__+__”接线柱流进,从“__-__”接线柱流出,如果电流的方向相反不但无法读数,有时候还会损坏电流表。
学点3 电路中的电流规律(1)观察如图4-1-3所示的实验,分别把电流表接入A、B、C各点,测量电流的大小,换用规格不同的两只小灯泡,重复测量两次,测得的数据见下表。
思考:问题1:L1、L2以及电流表是__串联__接入电路的。
问题2:测量结果说明:__I A=I B=I C__(用I A、I B、I C表示)。
问题3:得出结论:__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__。
(2)观察如图4-1-4所示的实验,分别把电流表接入A、B、C各点,测量电流的大小,测得的数据见下表。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流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电流》第一节PPT

3.实验室用的电流表一般有分别标有__-_、_0_._6_和__3__的三个 接线柱,有两个量程,用0~0 .6安时,每大格为_0_._2_安,每 小格为0_._0_2_安;用0~3安时每大格为_1_安,每小格为_0_._1 安。
4.电流表使用时: ①电流表要__串__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电流__正__入、__负__出; ③被测电流_不__能__超__过___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把电流表_直__接__连__到__电__源__的_两__极__上__。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五. 右 图 所 示 电 流 值 为
返回前页
0.7 A
下一题
六. 读 出 右 图 电 流 值
答案
返回
上一题
六. 右 图 所 示 电 流 值 为
返回前页
0.2 A
2.电流表使用方法:
(1).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由教师完成) (2).接入电路,电流表必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3).接线,必须使电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4).选择合适量程,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 的量程。 (5).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流表直接
电流的单位有:安培(简称安,A);毫 安(mA);微安(μA) 换算 1A=1000 mA,1 mA=1000 μA,
观察:比较灯泡亮度
4.常见用电器的电流
电子手表中的电流1.5-2μA 手电筒中的电流 0.2-0.3A
房间灯泡中的电流0.1-0.3A 彩色电视机的电流0.3-0.7A
家用电冰箱的电流0.4-0.7A 家用空调器电流 4-8A
接
电
流
表
电流表的错误连接2
1、王海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把 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 指针偏转如左图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 原因是 超过量程 ,另一组同学测量时,
九年级物理第4章探究电流 第一节 电流第二课时 课件

重复上面的实验,完成表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是否有什么不足之处
不
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
格
规
相
格
同
相
的
同
灯
的
泡
灯
泡
B
C
A
E
A
测量对象
第一次
测
量 结
第二次
果
……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A/A
C处的电流IA/A
重复上面的实验,完成表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B
C
A
E
I A IB IC .......... . I
总结: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
二、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猜
想
电流处处相等
A 支路
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
干路
B
设计
之和
支路 A
实验
S
实验 过程
C 支路
干路
B 支路 A
S
测量对象
第一次
测
量 结
第二次
果
……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A/A
C处的电流IA/A
重复上面的实验,完成表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是否有什么不足之处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实验
测量对象
第一次
测
量 结
第二次
果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一节电流教案(新版)教科版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书,提前指导学生预习第4章第1节电流相关知识。
2.辅助材料:准备电流定义、电流单位、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图片、图表以及电流实验操作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3.实验器材:准备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数量充足,性能完好,安全可靠。
4.实验探究(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电流测量实验,观察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5.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流的定义、计算方法、欧姆定律等核心知识,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6.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与电流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电流的定义及其单位安培(A)的理解;
-电流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实际应用。
通过实例讲解和图示,使学生深刻理解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2.教学难点:
-电流方向的理解,特别是电子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课后作业
课程名称:九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一节《电流》
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3)班
授课时间:第4周星期二上午第2节
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电路分析中,提升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电流的形成与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5.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探究电流》教案

第四章探究电流第一节电流第一课时电流及其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2.通过阅读及观察实物,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小灯泡的电流。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认识电流自主阅读教材P5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取一个小灯泡用导线跟一节电池连通,再把这个小灯泡跟两节串联电池连通。
观察两次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有何不同?说明通过哪个灯泡的电流较大?答:图(b)中的灯泡发光时较亮,通过图(b)中灯泡中的电流较大。
2.电流的大小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来表示。
3.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常用比较小的电流单位是mA和μA。
1A=103mA1mA=103μA知识板块二测量电流自主阅读教材P5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它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5.观察电流表的结构其中,常见的电流表有3个接线柱,2个量程。
(1)当用“-”和“0.6”两个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0.6A”,每一小格表示0.02A;(2)当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3A”,每一小格表示0.1A。
6.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先用0~3A量程试触;(2)若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则电流表测的是灯L2(选填“L1”或“L2”)的电流。
合上开关后,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该灯的电流是0.46A。
方法归纳:“口诀法”记电流表的使用特点:“三要、二不、两看清”,即一要校零,二要串联,三要“+”进“-”出;一不允许电流超过其量程,二不允许不经用电器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一要看清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1.对学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探究电流《电阻》说课稿(新版)教科版

教学反思与总结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教学方法、策略、管理等方面的得失和经验教训,都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改进的地方。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阻和欧姆定律的知识。实验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直观地观察电阻的变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讨论法和案例研究法,也使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提高了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操作的指导还不够细致,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次,在课堂讨论中,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同时,我将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讨论更加活跃。
(4)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讨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5)案例研究:以实际应用为例,如照明电路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电阻以确保灯泡正常工作,使学生掌握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6)总结反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5. 在作业批改过程中,鼓励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6. 对学生的作业反馈进行整理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4)网络资源:提供一些与电阻和欧姆定律相关的教学资源网站,如物理教学论坛、学术博客等。
2. 拓展建议:
(1)让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增强他们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阻变化规律的理解,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4第四章探究电流word教案

科目物理年级九年级编写人物理教研组修订人物理教研组教学内容第二节电压第二课时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2.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教学难点会用电压表测出被测电压教学方法媒体设计师生活动备注教学过程进行新课,实验的目的是:(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
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6-7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
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6-8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
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干电池Ⅰ的电压(V) 干电池Ⅱ的电压(V)干电池Ⅲ的电压(V)串联电池组的电压(V)结论:。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干电池Ⅰ的电压(V) 干电池Ⅱ的电压(V)并串联电池组的电压(V)结论:。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一、按图6-9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
要求: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如图6-10二、按图6-10,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
九年级物理:第04章《探究电流》第04章.第3节.第1课时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四章 探究电流 课件

最终示数 0.2A+0.08A=0.28A
0.28A
3.电流表的读数
选择0~3A量程时,分度值为:
1A/10=0.1A
确定大格刻度
2.5A
1A×2=2A
确定小格刻度
0.1A×5=0.5A 最终示数
2A+0.5A=2.5A
提醒: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应 选用小量程测电流,因为小量程的 分度值小,精确度高。
类似
使用手电筒时,发现推动 开关旁边的按钮可以改变手 电筒的亮度。
是什么改变了手电 筒的亮度?
推动按钮后,手电筒中灯泡的亮度不 同,说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同。
对于不同的电流,我们怎 样来描述它们的大小呢?
电流的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是什么?
导线中电荷的移动和水管中水的流动很相似 哪个水流 更大?
作用及符号: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 小,符号是 A 。
结构:
课堂小结
结构:
指针 调零旋钮
负接线柱
电流表的标志,也表示 表盘上的数值单位是A
正接线柱,量 程是0~3A
正接线柱,量程 是0~0.6A
课堂小结
测量电流的仪表——电流表
作用及符号: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符号是 A 。 结构:
使用:调零 选择量程 接入电路 读数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别有什么特点?
探究新知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实猜验 想探 一究 :的 从一电般源步正骤极:经过用电器到负极,电 流越来越小 提出猜想
猜想二:电路中设各计处实电验流都相等 进行实验
你还能分提析出论其证他猜想吗? 得出结论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第四章 探究电流4.1 电流

1.电流第1课时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单位。
2.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时内容有两个版块,一是认识电流,二是测量电流。
在上一章电流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本课时是本章探究电流的起点,是研究电学问题的贯穿点,所以很重要。
测量电流是探究实验的基础,需要学生正确且熟练地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及方法:学生已经了解了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的规定,知道怎样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电流。
未知知识及方法:电流的大小、单位、电流的测量。
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定义、单位,生活中常见的电流值。
2.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核心素养1.通过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关于“电路短路造成的危害”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单位和电流表的用途及符号。
难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回顾:电流是怎么形成的?问题:电路中有了电流,你是如何判断电流大小的?老师肯定学生回答的方案并指出对于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可以看它的亮暗来比较电流大小,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有时候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等学习了后面的知识就知道原因了。
演示实验:将同一小灯泡,先后接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两端。
学生回答:电荷的定向移动。
学生思考、交流,一般回答:看灯的亮暗,灯亮的通过的电流大。
观察实验现象,比较电流大小。
温故知新,让学生有意识地用转化法比较电流的大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环节二:认识电流认识电流。
讲授:(1)电流大小的定义: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
符号为I 。
(2)电流的单位:①国际制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 。
②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③单位换算:1A=103mA 、1A=106μA 。
学生听讲解,理解、消化、记忆。
第四章探究电流

第四章探究电流第一节电流(一)学习目标1 •了解电流的形成,知道电流有大小;2 •知道电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3 .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4 •学习通过观看说明书使用测量工具。
课刖学习一、复习回顾电路的基本组成包含哪些元件?二、尝试学习1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用干电池作电源的电路中,电流方向是怎样环流的?2 •完成P60的实验,你观察到什么样的结果?得到什么结论?3 •看书P60回答:电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单位有_______ _______ ,换算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 。
25mA= A 。
记住一些常见的电流值____ 。
4 •测量电流要使用________ ,其标志为 __________ ,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_________ 。
5 •你知道电流表三个接线柱的意义吗?分别是什么?6•认真观察P6i图中的电流表表盘,上下两排数据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还有什么更深刻的意思?7 • P62图5-1-5电流表可以读出哪两个示数? ___________&阅读P61《电流表说明书》,整理出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课堂学习一、认识电流怎样比较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定义是什么?[及时练习1]1 •导体中的电流决定于()A、通电时间的长度E、导体的粗细和长短C、导体中通过电荷量的多少D、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电荷量的多少2 • 0.45A= _____ mA= ______ JJ A ;二、认识电流表1 •P61所示电流表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两个量程,其中,大量程每大格表示A,每小格表示______ ; 小量程每大格表示_______ A, 每小格表示____________2 •电流表读数要遵循的步骤:第一,看_______ 确定_____________ ;第弄清_________ ;第三,看 ________________ 读出电流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