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及答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十一课民族团结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4.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具有重大的意义。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我国促进中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一国两制”(1)提出者: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一国两制”为实行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澳门: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行使主权。

(3)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理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四字构想:即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2.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两会”成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1993年,两会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7.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民族团结》教案PDF.pdf

《民族团结》教案PDF.pdf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字目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屏幕打出一组问题)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生答略) 为了便于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更好地照顾到本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 风俗习惯。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上也作了一些变通。比如说藏族:根据西藏特殊的地理 因素,自治区把职工的工作时间每周定为 35 小时,比全国法定职工周工作时间少 5 个 小时;自治区还将“藏历年”和“雪顿节”等传统节日作为自治区的节假日。 (2)我国已经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哪些?你能在地图上指出来吗? (学生认真读图找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 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e.西藏自治区)此外我国还建立了很多自治州、自治 县(旗)。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比较难,老师简单提示两点:从历史发展和国情的角度思考? 从少数民族本身角度思考?(A 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 间交往密切,尤其在古代中央政权也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B 符合少 数民族的居住特点,便于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4)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有利于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事 实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因此得到各民族的热 烈欢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过渡)正由于党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所以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各种权利,过着幸福的 生活。可是新中国建立时,由于历史发展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 化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较为落后。为此我国又制定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政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然后归纳出本目应掌握的问题) 为了改变少数民族落后面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采取的主要措施: (1)实行民主改革 刚建国时,各少数民族发展程度不一样,有的少数民族还保留原始社会的残余,像西藏 还实行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毫无人身自由,可以被农奴主买卖、或赠送给别人,他们 的后代仍是农奴)。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极其薄弱的情况,建国后我 国还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以川藏公路为例(学生观看川藏公路图片):人民解放军在 修筑这条公路时,克服了高原冻土、泥石流、雪害、山体滑坡等重重困难,终于使这条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民族工作的成就。

2.理解: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讲授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是大杂居。

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

(举班级的例子。

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这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呢?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补充如下:(1)友好交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了天可汗。

唐和吐蕃关系友好。

(唐文化是吸纳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2)管辖:汉代设西域都户,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第11课,民族团结 精品课件

第11课,民族团结  精品课件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
想一想:我们 应该学习孔繁 森的什么精神? 学习孔繁森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 设事业,不怕困难,敢于吃苦,热爱 人民,甘做公仆的精神;学习他为了 党的事业,从大局出发,鞠躬尽瘁, 勇于献身的精神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 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 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是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的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 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 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 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 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 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 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 了社会主义道路。
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民主改革前,次尼是一名农奴,如今过上 了富裕的生活,养花是这位老人的最大爱好
反抗外来侵略
友好交往 管 辖
反抗外来侵略
各民族在长期 发展中形成了相 互依存、不可分 割的血肉联系。
各民族的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2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 4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新 3 、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基础设施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 : 就是在统一的 民族区域 新疆塔里木油田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病的藏族老人 藏 想一想:我们 改革 自治实行 表现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 治县等 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3

《民族团结》教案《民族团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起来,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片断导入新课。

整体感受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通过听歌曲、看录像、读资料、识地图等,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活动,在活动中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历史。

4、学情:八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新中国的发展史,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历程有了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5、教法:提问探究法。

小组活动法。

讲述法、讲解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知识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知识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4.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
6.我国促进中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
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
(1)提出者:
(2)含义:
(3)意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2)澳门:
(3)意义: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四字构想:
2.八字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4.“两会”成立:
5.“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
7.1995年江泽民提出:
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与基础是:。

第十一课三年级上册笔记

第十一课三年级上册笔记

第十一课三年级上册笔记以下是一份可能的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的笔记,供您参考:第十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学习目标:1. 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 掌握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民族小学的特点,感受民族小学的美丽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学习难点:体会描写民族小学的美丽和民族团结的语句。

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和风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2. 学生了解有关少数民族的知识,抄写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词语。

学习过程:一、导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之间团结友爱。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民族小学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检查自读情况。

3. 再读课文,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5. 结合课后第2题,再读生字,并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字。

6. 指名读第3自然段,理解“坪坝”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坪坝”指的是什么。

7. 指导写字:“坪、坝、戴”。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概括段落大意1. 第1自然段:介绍民族小学所在的地方,有哪些民族学生在这里上学。

2. 第2自然段:学生上课的情景。

3. 第3自然段:介绍民族小学美丽的校园景色。

4. 第4自然段:介绍不同民族的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景。

5. 第5自然段:表达对民族小学的赞美和怀念。

四、布置作业1.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体会民族小学的美丽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民族团结说课课件 PPT

民族团结说课课件 PPT
四川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境内的民族有汉、 彝、藏、羌、回、蒙古、傈僳、满等十三个。是中 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个人口最多的藏族聚居 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约570多万, 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
青海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全省除汉 族外,世居青海的主要有藏、回、土、撒拉和蒙 古族。
(四)直观演示,引导学习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何收获?
1、展示收集到的1980年发行的纸币,说 出上面的民族名称.
2、展示收集到的中国民族邮票。
3、欣赏电影:《孔繁森》 (课外)。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1 角 高山族
满族
1元 瑶 族
侗族
2 角 布依族
朝鲜族
2元
彝族
维吾尔
5角 苗 族
壮族
5元 回 族
藏族
多民族——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祖国统一、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党和中央实行各民族共 同发展的政策,知道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 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激励学生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 统一而努力学习。
2、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 政策如何?到了明清时期又有了怎 样的发展?
3、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 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 历史。那么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个 民族呢?
4、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各民 族相互影响、友好往来,已经在政 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 不可分离的关系。我国这56个民族 的分布情况如何?哪个同学能上台 讲一讲我国民族分布的格局特点?

第11课、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放了中国 人民的思想
掀开了改革 开放的序幕
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国 内出现的政治上、经济上的诸多问 题,进一步的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人 民 币 中 的 人 物 分 别 代 表 了 哪 些 民 族
高山族 满族
瑶族 侗族
布依族 朝鲜族
彝族 维吾尔族
苗族 壮族
是他照亮雪域高原的光芒。
是爱 一 境 一 爱的 个 界 个 人最 共 是 人 民高 产 爱 的 。境 党 别 最 界员人高 ,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
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民族区域 自治实行
民 族 团 结 各民族 共同发展
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容 意义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表
工业总产 值 1952 年 5.4亿元 粮食 1581.5万 吨 原油 5.2万吨 铁路通车 里程 3787千米 卫生机 构床位 5711张
1998 年
增长
5313亿元
983.9倍
7295.43 万吨
4.61倍
2047.24 万吨
393.7倍
13143千 米
2.5倍
3、西部大开发战略 4、优秀援藏干部
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接起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藏族
《阿拉木汗》
朝鲜族
《道拉基》
蒙古族
《阿诗玛》
维吾尔族
《弦子舞曲》
彝族
链接中考
• (2007.太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 级行政区是( ) C • A.山西 B.甘肃 • C.西藏 D.辽宁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题:第11课民族团结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题:第11课民族团结

材料题:第11课民族团结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侵害的部分。

材料二:56个民族的代表、委员共同参政议政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特点。

在本届“两会”上,55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大代表415名,占代表总数的13.91%;政协委员262名,占11.71%。

各民族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为国家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宪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中的哪项制度?上述规定有何意义?(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2.阅读下列材料:55年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

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

人民解放军迅速进军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西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经济羁绊,开辟了西藏人民从黑暗痛苦走向光明幸福的伟大新时代。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你认为材料中“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是在哪一年?(2)“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你认为这一“转折点”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3)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4)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共提出哪一项基本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又实行哪一项战略决策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参考答案材料题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既尊重了少数民族的自主权,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材料二反映了5 6个民族的代表、委员共同参政议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特点。

第11课_民族团结课件人教版

第11课_民族团结课件人教版

一、自主学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背景:A中国是一个由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B、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以 为主体的各民族
的格局。
2、内容:
A、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
的民族政策。
这是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
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全国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
第11课 民族团结
【学习目标】 1.识记民族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 原因。 2.记忆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 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3.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的学习,培养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提高分析问题 的能力。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 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乌孜别克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德昂族 保安族
裕固族
京族 塔塔尔族 独龙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门巴族 珞巴族 基诺族
蒙古族
满族
维吾尔族
朝鲜族
汉族 回族
瑶族
藏族
黎族
壮族
观察地图,并结合你学习过的地理知识,你发现 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 1、大杂居,小聚居
2、西部多,东部少
讨论: 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如何管理 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C、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政策 D、实行国家统一领导
•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意义?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

民族团结说课稿

民族团结说课稿

《第11课民族团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民族团结》,新课程改革中以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理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新课改理念为先。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民族团结》是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的内容,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它不仅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本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后两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二、说教法提问探究法;材料归纳法;小组活动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观察发现;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资料和建国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课标要求】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2.通过对教材中吉付出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极少,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学习方法】分析资料、合作探究【自主学习】(A级)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

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1.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政策。

2.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合作探究】(C级)1、通过阅读教材,说说我国对待少数民族问题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那些成就?2.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B级)多民族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充满快乐一律平等、相互尊重,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共同繁荣D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2. 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A. 西藏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宁夏回族自治区3.孔繁森是()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学习反思】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标要求】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民族团结课程设计

民族团结课程设计

民族团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我国民族团结的政策,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民族团结的定义、意义及其在我国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政策和措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民族团结现象,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团结的定义和意义:讲解民族团结的概念,阐述民族团结在我国的重要性。

2.我国民族团结的政策和措施:介绍我国民族团结的政策,分析民族团结措施的具体实施。

3.民族团结的现状和挑战: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团结面临的形势,探讨民族团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提出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做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民族团结的概念、政策和措施,传授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讨论民族团结的现状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实验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团结的实践意义。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民族团结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民族团结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关王庙中学 学案1第11课 民族团结 备课人 备课组长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①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②掌握各民族分布特点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和意义③知道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辅以教师的总结。

【自主学习】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 个民族组成。

民族区域 民族分布的特点:以 为主体,各民族 自治制度 提出: 时实行 意义:党的民族政策: 各民族共 少数民族 重要牧区: 同发展 的发展 国家商品粮基地: 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中央实施 战略,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发展 【合作探究】通过阅读教材,说说我国对待少数民族问题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那些成就?【交流展示】【巩固提升】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大杂居、小聚居B.小杂居、大聚居C.汉族在东、少数民族在西D.按民族划分居住区域2.建国之初,中共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建立特别行政区,给予少数民族高度自治的权利B.实行和其他地区一样的管理制度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D.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制度 3.下列少数民族地区中,已发展为我国第二橡胶基地的是 ( ) A.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翰尔族自治旗 B.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C.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 D.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4.近年来,中共中央为尽快发展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南水北调 D.保护母亲河工程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具体表现在 (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6.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表明在自治区域内 ( )A.该区域已经过渡到了社会主义B.这里的少数民族摆脱了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C.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D.其他民族的居民不享受平等的权利7.中共中央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在 ( )A.筹建新中国时B.中共八大C.制定宪法时D.修改宪法时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1、“相对集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A.各民族相互独立
B.小杂居、大聚居
C.大杂居、小聚居
D.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4、民族区域自治
A.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提出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C.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D.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双版纳自治州
D.西藏自治区
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7、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享有独立主权
③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④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中的杰出干部是()
A .雷锋
B .焦裕禄
C .孔繁森
D .徐虎
9、 201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西藏经济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②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力度
③宗教信仰的废除④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⑧④ D.①⑧④
10、“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这一规定体现出的民族政策是()
A.民族平等和团结
B.民族分化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共同繁荣
1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A.区域内的人口和面积
B.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C.接受国家统一领导
D.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12、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①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②维护了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④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判断
1、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为处理民族关系而采取的一项政治制度()
2、西藏是我国最早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 )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橡胶基地()
三、材料分析
1、阅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回答
(1)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有多少个?我国已经建立了几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她是个有才识的女子,出嫁吐蕃,带去了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

从此,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学会了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等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1979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额外补贴40亿元,以后每年递增10%。

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材料三:西藏地区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

现在家里新盖了8间房子,饲养了三头奶牛、一头牦牛、13只绵羊和四头猪,还买了彩电、立柜、藏式柜等。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汉藏友好交流的哪一史实?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哪个朝代?清朝设置什么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1951年,西藏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解放?今年是西藏解放多少周年?
(4)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制度?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
[参考答案] [11年黑龙江龙东中考]第36题
36.(1)文成公主入藏(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1分)
(2)元朝(1分)驻藏大臣(1分)
(3)和平方式;60周年(2分)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西部大开发(1分)
(5)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少数民族的今天;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使少数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