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水稻种植范本
水稻机械化种植方案

水稻机械化种植方案水稻机械化种植方案引言: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指利用现代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在种植过程中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劳动力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方案。
1. 地面准备:首先,使用播种机械清理、拔除杂草和秸秆,并将土地整平。
然后,利用旋耕机进行耕作,翻松土壤,提供良好的种植条件。
2. 播种:水稻机械化种植中,使用自动化播种机械进行播种操作。
这种机械设备具有自动排种、控制种子密度和深度的功能,能够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预定的地块上。
3. 灌溉:在种植期间,使用自动灌溉系统进行水稻田的灌溉工作。
该系统可以通过感应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等参数,准确地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4. 施肥:机械化种植中,可以利用喷施机械进行施肥操作。
喷施机械能够将化肥溶液均匀地喷洒在水稻植株附近,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5. 病虫害防治: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可以使用喷洒机械对植物进行喷洒农药,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6. 收割:在水稻成熟后,使用水稻收割机进行收割。
水稻收割机具有自动化收割、割台调整和割刀清洗等功能,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收割工作。
7. 脱粒与烘干:将刚刚收割的稻谷利用自动化脱粒设备进行脱粒处理,去除稻壳。
接下来,利用烘干机对稻谷进行烘干,使其含水量降至适宜的水平。
结论:水稻机械化种植方案通过引入现代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和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种植效率、减少了劳动力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8. 管理监控:在水稻机械化种植过程中,可以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对种植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该系统可以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多种参数,帮助农民及时了解作物生长情况,调整管理措施,提高产量和质量。
9.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利用现代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对水稻机械化种植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
通过分析种植区域的土壤质地、施肥量、灌溉水量和气候数据等相关因素,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农业管理意见和建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优化生产效益。
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及技术要求

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及技术要求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巨大。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稻育秧也逐渐实现了机械化,提高了育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为水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本文将就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及技术要求进行介绍。
一、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1. 土地准备水稻机械化育秧的第一步是土地准备。
在水稻育秧的土地上,需要清理杂草、去除积水、平整土地,为后续机械化操作做好准备。
2. 播种播种是水稻机械化育秧的重要环节。
通常采用水稻专用的播种机,通过机械的方式将水稻种子均匀地撒播在田地里,保证了种子的密度和均匀性。
3. 灌溉灌溉是育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良好生长,因此需通过机械化灌溉设备进行灌溉,保证水稻秧苗的充足水分。
4. 施肥水稻在育秧期间需要充分的营养,因此需要在适当的时机通过机械化设备进行施肥,保证水稻的生长所需的养分。
5. 病虫害防治水稻在育秧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通过机械化喷雾设备可以有效地对水稻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6. 田间管理在水稻育秧期间,还需要对田间进行管理,包括除草、通风等。
通过机械化设备可以有效地进行田间管理,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管理效率。
以上便是水稻机械化育秧的主要流程,通过机械化设备的作业,大大提高了育秧的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水稻的良好生长。
二、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要求1. 设备选择水稻机械化育秧需要使用专用的机械化设备,包括播种机、灌溉设备、喷雾设备、施肥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操作简便、效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以满足水稻育秧的需求。
2. 技术操作水稻机械化育秧的操作技术要求高,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
尤其是在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需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操作方法,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 管理监测水稻育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测,以保证育秧效果。
汉中市水稻全程机械化典型案例

汉中市水稻全程机械化典型案例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趋势。
在汉中市,通过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们成功实现了水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以汉中市水稻全程机械化典型案例为例,探讨全程机械化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
1. 土地准备和整地阶段在水稻种植的准备阶段,农民们首先需要对土地进行准备和整地工作。
在汉中市,传统的耕种方式主要是靠人力和牲畜力量,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
但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和应用,在水稻种植中,农民们开始采用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进行耕种和整地。
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劳动负担。
2. 水田管理阶段一旦土地准备完毕,农民们就需要开始进行水田的管理工作。
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中,农民们需要亲手挖掘和整理水渠,并手工进行护沟、引水等工作。
但现在,通过农业机械化的手段,农民们可以使用大型挖掘机、开沟机等设备,快速完成这些工作。
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水稻播种和移栽阶段在水稻播种和移栽阶段,农民们传统上需要亲手进行种子的分配和种植工作。
然而,通过机械化种植方案,农民们可以采用直播机、自走式移栽机等设备来完成播种和移栽的工作。
这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还提高了精确度和均匀度,有利于种植水稻的生长和发展。
4. 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阶段水稻种植过程中,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汉中市,农民们通过农业机械的帮助,可以使用喷雾机和除虫设备来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这种机械化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还减少了农民们接触农药的风险。
5. 水稻收割和脱粒阶段水稻的收割和脱粒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传统上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然而,在水稻全程机械化案例中,农民们可以使用联合收割机和脱粒机等设备来完成这些工作。
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汉中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方案的实施给水稻种植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水稻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

水稻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粮食来源。
在水稻的种植中,覆膜插秧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通过机械覆膜和机械插秧,能够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劳动投入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水稻机械覆膜插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技术原理水稻机械覆膜插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即机械覆膜和机械插秧。
首先是机械覆膜,通过使用专门的覆膜机,将覆膜带铺设在土地上,将土壤覆盖住,形成一个温室效应,提高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其次是机械插秧,通过使用机械插秧机,将水稻幼苗插入到覆膜带中,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提高水稻的密植度和光合效率,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种植目标。
二、技术优势1. 提高产量:通过覆膜和插秧机械化作业,可以提高水稻的密植度和光合效率,减少空地和杂草的生长,最终提高水稻的产量。
2. 保护环境:机械化种植方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 减少劳动力: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而机械化种植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 提高质量:覆膜插秧可以减少水稻地上部分对土壤的直接接触,减少土壤传播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质量。
三、技术操作1. 土地准备:在进行机械覆膜插秧栽培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良好的准备,包括翻耕、整地、施肥等工作,以保证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
2. 机械覆膜: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使用专门的覆膜机在土地上铺设覆膜带,保证覆盖均匀紧密,避免空隙和松动。
3. 机械插秧:在覆膜带上使用机械插秧机,将水稻幼苗均匀插入土壤中,控制好行距和株距,保证密植度和光合效率。
4. 管理栽培: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包括及时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健康和产量质量。
四、技术推广1. 宣传知识: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开展水稻机械覆膜插秧栽培技术的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
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一、选用优质水稻良种依据我区水稻生产进展区域,应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好、生育期相宜、穗粒兼顾型的杂交优质稻品种。
如:宜香优1108、渝香203、宜香优2115、F优498、Q优5号、准两优527、Y两优1号、深两优5814等品种。
二、培育壮秧(一)适期早播针对水稻生产主要灾难天气,适期早播避灾。
400米以下宜在3月10日前播种;400米以上宜在3月10~20日播种。
(二)精细播种壮秧是实现水稻高产、保证机插质量的基础,严把播种关,采纳机插专用秧盘旱地集中育秧或水田潮湿集中育秧。
三、机械整地凡不种植小春的稻田,在大春收割后应准时整地,保持稻田冬季蓄水,削减杂草,保证来年早栽有足够水源。
移栽前,依据土壤性状选择相宜机械,耕深不超过20厘米,旋耕为主,犁耕为辅。
耕整后,泥土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不陷机、不雍泥,田面平整,田块内凹凸落差不大于5厘米,满意机械化插秧要求,机械栽插时水深保持在2~3厘米。
四、机械插秧机插为3.8叶后,抢晴天起秧移栽,宜早不宜迟,最迟不超过5叶,根据平坝浅丘区1~1.2万窝、深丘区1.2~1.5万窝、山区1.5~1.8万窝合理密植,每窝平均插2苗,空穴数不超过总穴数的5%,翻倒率小于3%,插深为1.5厘米左右,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五、精确定量施肥依据水稻目标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施肥量,培育高产群体,合理增施有机肥,减氮增钾。
以目标亩产600-650公斤为例:(一)底肥:中等肥力田,栽前亩施30公斤的40%~45%复合肥(20-10-10)作套餐底肥;目标亩产每少50公斤用肥量分别少1公斤。
缺锌稻田,亩加施硫酸锌1.5公斤。
(二)拔节肥:中等肥力田,圆杆期(穗分化II期),亩施20公斤50%复合肥(20-10-20)套餐拔节肥追施;目标亩产每少50公斤用肥量分别少1公斤。
在选用各个施肥期的复合肥含量时可选施相近的含量施用。
六、机械病虫草防治插秧后5-7天虫草兼治“一包药”,施药时,田间保持水层3-125px。
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方案范本(二篇)

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方案范本各村(居)、场,乡直各单位:为了加快推进全乡水稻生产机械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___新农村建设。
结合我乡实际,现就加快发展全乡水稻生产机械化提出如___案:一、指导思想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全面推动相结合,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相结合,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示范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水稻栽植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___年,全乡水稻机插秧面积___万亩,新增水稻插秧机___台,其中高速插秧机___台;实现整乡推进。
___%以上的村(居)实现整村推进,全乡水稻栽插机械化水平达___%以上。
三、主要措施(一)提高思想认识。
水稻是我乡的主要粮食作物,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改进水稻生产方式,是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农业生产幸福指数的有效举措,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对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和加快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我乡___年农村工作的必成目标。
各村(居)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政治性,带着感情,拿出措施,负起责任,认真做好该项工作。
(二)加强___领导。
乡政府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乡农技、水务、农经等为成员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将水稻生产机械化纳入全乡年度农业农村的重点工作,加强对各村(居)的目标管理与考核。
(三)明确任务。
___年,全乡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___万亩占总面积的___%,村(居)整体推进完成率___%以上。
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重点实施古季线机插秧万亩丰产片和白关线机插秧万亩丰产片,全面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
(四)明确奖惩措施。
1、奖励:(1)机插秧每亩补贴___元(具体见考核细则);(2)对___年新购置的高速插秧机每台补助___元;步进式插秧机每台补助___元;(3)连片育秧___亩以上的,每亩补助___元;(4)不能完成机插秧任务的每亩罚款___元。
水稻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

水稻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生长环境、节约劳动力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下面将对水稻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一、技术原理水稻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是利用农业机械设备对水稻田地进行覆膜作业,然后通过机械插秧设备进行直接插秧,以实现水稻的高效种植。
覆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田间温度、保湿、抑制杂草生长等,同时降解膜可有效防止地膜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机械插秧则是通过机械设备对水稻进行自动化种植,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成本。
二、技术优势1. 提高产量:通过覆膜和机械插秧技术,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
覆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水稻生长,减少水分蒸发,保证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分供应,从而使水稻生长更加健康,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
2. 节约劳动力成本:传统的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而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可以大大减轻种植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率,节约了人力和财力。
3. 保护环境:传统的地膜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而采用降解膜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从而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4. 提高作物品质:覆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湿效果,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从而提高了水稻的品质。
5. 适应性广泛: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适应性广泛,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使种植者更容易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
三、操作步骤1. 土地准备:选择合适的土地,进行整地、粉碎土壤、施肥等基础工作。
2. 机械覆膜:选择机械覆膜设备,将降解膜覆盖在整地好的土地上,注意尽量使覆膜牢固贴合在地面上,以防止风吹雨打等自然因素对覆膜造成影响。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机械化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是保证高产稳产的关键。
下面对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一、耕种技术1. 耕种模式选择:水稻机械化栽培主要采用汉普森直播、秧田整地直播和直栽等耕种模式,根据地区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耕种模式。
2. 耕作机具选择:选择适用的深松翻耕机、旋耕机、稻田旋耕机等机具,确保耕作质量。
3. 田间作业时间:田间作业时间要根据气候和作物生长情况,合理安排田间作业时间,避免大雨和高温等不利天气条件下作业。
二、肥料管理1.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养分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用量,采用分时施肥、控释肥料等技术,提高施肥效果。
2. 肥料施用方法:采用均匀施用、分期施用和局部施用等方法,保证肥料充分利用,减少浪费。
3. 催化剂使用:适当使用催化剂,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增加作物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病虫害防治措施: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并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
3.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四、水分管理1. 灌溉技术: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包括地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减少水分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2. 灌溉量控制: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水量,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过量灌溉和缺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3. 防渗排水:通过修建沟渠、设立排水井等措施,防止地下水位过高,保持土壤通气性,减少水分积渍。
五、田间管理1. 杂草管理:及时进行杂草防除,采用机械除草、化学除草和农艺措施等综合管理方法,减少杂草对水稻生长的竞争影响。
2. 种植密度调整:根据水稻品种与生态条件,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保证每亩有效株数,增加产量。
3. 土壤保育:加强土壤水肥保持,采取保留茬、旋作、翻耕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日期:目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概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核心要素•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实施流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配套措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效益评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概述技术定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一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育秧和插秧的现代农业技术。
技术特点高效、精准、省时、省力,能够大幅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技术定义与特点重要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水稻种植领域,包括南方稻区和北方稻区,适用于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地形的水稻种植。
技术的重要性及应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
历史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向高效、智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发展技术的历史与发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核心要素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抗病抗虫性能优良的水稻品种。
秧苗培育秧苗品种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作为秧床,并进行精细整地和施肥。
秧床准备根据水稻品种和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密度,采用机械化或手工播种,并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播种与育秧根据田块大小、形状和水稻品种,选择适合的插秧机型号和规格。
插秧机选择田块准备机械化插秧操作在插秧前进行田块平整、耕翻和施肥,确保田面整洁、土壤松软。
按照插秧机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定适宜的插秧深度、株距和行距,确保秧苗分布均匀、生长健壮。
03机械化插秧0201根据水稻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包括基肥、分蘖肥、穗肥等。
施肥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进行科学的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灌溉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水稻生长阶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一、前言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中国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高度的食用价值。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稻生产也逐渐向机械化方向转变,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 土地准备阶段水稻机械化生产首先要进行土地准备工作。
在选定好水稻种植地点后,首先要进行翻耕和平整土地的工作。
这个阶段可以使用拖拉机等农机具进行翻地、耙地、平整等操作,以确保土地表面平整,便于后续作业操作。
2. 播种阶段播种是整个水稻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传统的人工播种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和准确性。
目前市场上普遍流行的有种子机械播种机、直播机等设备,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化播种设备进行作业。
3. 灌溉施肥阶段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和营养物质,因此灌溉和施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采用机械化灌溉设备和施肥机械,可以大大提高施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4. 除草防病防虫阶段水稻田间管理除草、防病、防虫工作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人工除草和喷药效率低下,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采用机械化除草、防病、防虫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
5. 收割阶段水稻的收割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手工收割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并且易受天气影响。
现代化的水稻收割机械设备可以有效提高收割效率、减少损失,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状况进行精准调节,提高作业质量。
6. 储存运输阶段水稻收割完成后,需要对水稻进行储存和运输。
传统的人工装袋、搬运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容易破坏水稻粒、损失较大等。
采用机械化储存设备和运输设备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损失。
三、总结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水稻种植中的机械化技术

水稻种植中的机械化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水稻种植中的机械化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稻种植阶段的各个环节入手,探讨机械化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以及带来的好处。
一、土壤处理与耕种阶段的机械化技术在水稻种植的前期准备阶段,机械化技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土壤处理阶段,传统的土壤处理一般依赖人工,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
而引入机械化设备,如旋耕机、犁机等,可以实现土壤的深翻和翻耕,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为水稻种植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
其次是耕种阶段,机械化技术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的耕种方式依赖于人力或牲畜力,不仅工作效率低,还存在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而机械化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灌溉机等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耕种的效率和准确度。
拖拉机可以代替人力或牲畜力进行耕种操作,播种机可以实现精确的种植,灌溉机可以保障水稻的充足灌溉,使整个耕种过程更加便捷高效。
二、田间管理和收获阶段的机械化技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和收获阶段同样是机械化技术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领域。
田间管理阶段,机械化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的效率。
比如,传统的施肥方式多依赖于人工手动撒施,工作耗时耗力。
而现代化的机械化施肥设备,如喷施器、微量元素添加装置等的应用,可以实现精确的施肥,减少肥料的浪费并提高施肥效果。
同时,机械化的除草设备,如除草机、喷雾器等,可以高效地进行除草作业,减少劳动成本和除草时间。
至于水稻的收获阶段,传统的收割工作依赖于人工,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
而引入机械化的收割设备,如插秧机、收割机等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收割工作,大大提高收割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机械化设备还可以精确控制收割的高度和速度,减少水稻的损耗。
三、机械化技术带来的好处引入机械化技术在水稻种植中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带来一系列的好处。
首先,机械化技术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方法-水稻全程机械化流程图

能安全抽穗的水稻品种。
处理工作。根据水稻机插时间确定适期播种,秧龄 15~20 天,在播种前
2、育秧模式:可采用工厂化育秧或大棚旱育秧等集中育秧,也可以 3 天进行药剂浸种、清洗、催芽、脱水处理。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采用稻田旱育秧或田间泥浆育秧。
手工播种芽长不超过 2 毫米。
3、床土选择:床土宜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采用机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方法:水稻全程机械化流程图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作为 主食。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机各个部位,一次完成撒底土、浇水、播种、盖土等作业。 播种后的秧盘放室内堆放。 两天后,稻芽出土,此时就可以放到秧田育苗了。 秧田要提前做好秧床。
2、铺放载体
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4~6)的营养
软(硬)盘按每亩大田 15~25 张准本,双膜育秧采用幅宽 1.5 米,孔
土。每亩大田需备足营养土 100 公斤,集中堆闷。床土还可选用淤泥。淤 距 2×3 厘米,孔径 3 毫米的有孔地膜。
泥中不能有石头等杂物,在播种前 1~2 天,将肥拌入淤泥中做床土。
1、确定播种期
厘米,覆土厚度 0.3~0.6 厘米,要求覆土均匀、不露籽。
根据适宜机插的秧龄,参照当地常规栽插时间倒推适宜播种期。水稻
5、覆膜
第3页共7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早稻及部分地区中稻育秧需覆盖薄膜保温育秧或无纺布遮阳。3 月 20
秧苗三叶期以前,先湿后干,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移栽前控
水稻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

南方水稻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南方水稻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是指为满足南方水稻栽插、直播等种植生产需要,选用适宜的水田耕整机械,按照农田耕整要求和作业规范,完成水稻田水耕作业所形成的机械化作业技术。
一、工艺路线灌水泡田→耕翻灭茬→施肥→平整→沉淀。
二、耕整地质量要求耕作深度要适宜、一致,无重耕、漏耕。
旋耕深度10~15厘米,犁耕深度宜在20厘米以下;田面平整,经过平整后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表土硬软度适中,泥脚深度小于30厘米;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泥浆深度5~8厘米,水深1~3厘米。
采用犁耕方式,高留茬和秸秆要深埋犁底层,旋耕方式秸秆还田,采用切碎、秸秆均布和整田时秸秆土层搅和均匀。
机插秧大田田面要求:田面整洁,无杂草、残茬、杂物,利于插秧机行进作业,否则,残茬杂物易拖带刮倒已插秧苗;田面高低有度,在3厘米的水层条件下,高不露墩,低不淹苗,以利于秧苗返青活颗,生长整齐;表层硬软相宜,一般要求耕整后大田表层稍有泥浆,下部土块细碎。
耕作层不能过深,整地次数不能过多,土层不能过于黏糊。
三、耕整方法1、茬口地耕整(1)前茬秸秆粉碎耕整前茬作物收获时必须进行秸秆切碎或粉碎,并均匀抛撒。
采用旱地旋耕整方式,因耕深浅,尤需秸秆切碎、均铺。
(2)旱耕整总体上是两种形式:旋耕和犁耕。
利用旋耕机、正反旋埋茬耕整机等旋耕作业,土壤含水率需在30%以下,作业时要稳定耕作深度,以达到旋切能达到的10~15厘米上限深度为宜。
采用反旋埋茬方法残茬、秸秆覆盖率最好。
犁耕在农场和成片大田采用较多,其对秸秆埋覆较深,达15~20厘米,对前茬秸秆切碎和铺放要求不及旋耕高。
地块高底不平,可采用交叉作业和激光平地技术作业,对高低落差大的田块,要划格作业,大田隔小,以保证相对范围内的平整地质量标准。
犁耕作业不要每季都进行,宜3~5年犁耕一次,与旋耕作业相交替。
旱耕的田块,在旱耕结束后,晾晒1~3天,再上水浸泡1~2天,完成后续平整作业,这样不易形成僵土。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引言•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概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设备选择与使用目•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效益与前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录水稻生产的重要性01全球粮食供应的主要来源02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03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01020304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提升农业竞争力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全程机械化的必要性03节省时间和人力机械化插秧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其他工作。
01提高插秧效率机械化插秧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插秧效率,减少人工插秧的工作量。
02精确种植机械化插秧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种植,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确定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方式。
节省种子机械化直播技术可以实现精量播种,根据不同的种植密度和方式,精确控制种子的数量和分布,从而节省种子。
提高作物生长质量机械化直播技术可以保证种子的整齐度和深度的一致性,从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提高播种效率机械化直播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播种效率,减少人工播种的工作量。
提高收割效率01机械化收割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收割效率,减少人工收割的工作量。
提高收获质量02机械化收割技术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对收获的影响,提高收获的质量和均匀度。
节省时间和人力03机械化收割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其他工作。
插秧机选择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种植需求,选择适合的插秧机型号和规格。
插秧机操作掌握插秧机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农艺要求,合理调整插秧机的工作参数。
秧苗准备选择适宜的秧苗类型,准备育秧床、营养土等材料,并进行播种、催芽等管理。
01020304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并进行精细整地,保持土壤墒情适宜。
种子处理选择适宜的品种,并进行晒种、选种、消毒等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播种机械选择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种植需求,选择适合的播种机械型号和规格。
种植技术-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

种植技术-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的一种新技术,主要包括床土准备、苗床准备、种子准备等。
采用该技术可以减轻人们田间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稳产,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1、育秧方式
机械化插秧育秧常用的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及硬盘育秧3种。
这些育秧方式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秧田、秧龄短、秧苗成毯状。
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杂。
2、育秧前期准备
2.1床土准备床土宜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等无污染的壤土,经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5~6)的营养土。
每公顷大田用秧需备足营养土1500kg,集中堆闷,另每公顷备未培肥、过筛细土600kg作盖籽土。
2.2种子准备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审定合格、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每公顷大田依据不同品种备足种子。
3、播种
确定播种期根据适宜机插的秧龄和当地常规栽插时间倒推适宜播种期。
4、秧苗管理
4.1立苗立苗期要保温保湿,以加快出芽,出齐苗。
4.2炼苗一般在秧苗出土高2cm左右,揭膜炼苗。
4.3水肥管理先湿后干,秧苗3叶期以前,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
4.4病虫害防治秧苗期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防治工作。
5、秧苗标准
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使秧苗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叶龄3叶1心,秧龄15~20d,苗高12~17cm,茎基宽不小于2mm,根数12~15条/苗,根系盘结好,提起不散。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机械化包含着水稻栽植和直播两种栽培方式,水稻栽植机械化又分为插秧与抛秧两项技术,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分为旱直播与水直播两项技术。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1、机械化整地技术66团现在水田耕整地作业,以一年耕翻方式为主。
采用耕翻整地机型都为大马力轮式机车(维美德8950、东方红1804)耕翻一般全为秋季,耕翻要达到25-30厘米,耕垡彻底、均匀的要求;平整地都为春季平整,采取切、平、旋三字整地作业原则,用大马力机车配套重型缺口耙、牵引式刮土机、激光平地机、动力驱动耙等农具在上年耕伐后土地上作业平整,做到大格田30亩以上,小格田不少于10亩,格田内水位落差<3厘米,犁、切、整、旋到边。
达到了齐、平、碎、净标准,土质上松下实,为机械插秧创造适合的土壤条件。
这种作业方式即可以节约农时又可以节省春季用水同时提高了土地和灌溉利用率也利于积水排放。
二、机械化种植技术2.1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采用机械插秧对秧苗的培育有一定的要求,不同型号的插秧机应配有相应规格尺度的育秧钵盘和秧苗性状要求。
机械插秧具有机械留苗、穴行距均等、插植深浅一致的特点。
因此,要求培育出的秧苗要尽量均匀整齐一致,必免机插空穴出现。
机手在机插秧时,要直线行驶,来回进行,合理密植。
一般机插秧,行距为30cm左右,穴距为12~15cm。
田间水深<2厘米。
空穴率<3%。
相对合格率>85%。
伤秧率<4%。
机插的秧苗深浅要一致,基本做到无深秧,无漂秧。
2.2水稻节种育秧机械化技术节种育秧技术要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种子处理和工厂化育秧。
主要工艺流程:精选种子一高温破胸催芽一机械精量播种。
育秧用种量为常规用种量的一半,即为6.0-7.0公斤/亩。
三、机械化植保技术。
传统的水稻植保作业主要是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这种器械缺点很多目前我团已淘汰,目前我团全面推广应用了背负式机动打药机作业的水稻机械化植保新技术。
水稻机械化直播种植技术

摘要:水稻作为米东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应用机械化水稻直播种植技术,为实现水稻的高产优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械化直播种植技术的应用水平,本文从水稻的品种选择到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机械化水稻直播种植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米东区的水稻种植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米东区;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要点1.水稻机械化直播种植技术的优势水稻机械化直播是不育秧、不移栽,直接播于大田的方式。
相较于传统水稻种植技术而言,采用机械化直播种植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成松土、灌溉、播种、覆土等环节,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防倒伏、全苗保苗、农艺农机配套以及除杂草等关键性问题,还可以每亩增加25~55kg的产量,省工节本的同时,实现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大面积播种可节省大量劳动力,有效缓解季节性劳动力紧缺的矛盾,对实现水稻生产的轻型化、专业化、规模化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2.水稻机械化直播种植技术要点2.1品种选择在米东区开展水稻机械化直播种植,宜选择抗逆性强、株型紧凑、丰产性能好的水稻品种,如新稻11号、粮香5号等品种。
2.2整地施肥采用机械化直播的田块,要求耕作层深厚、田面平整、表土疏松,所以在收获前茬作物之后,需利用秸秆采取深旋措施,做到平整、表土细碎,否则将会对播种的深度与播种的均匀度产生影响,导致出现出苗不齐的情况[1]。
2.3选择机械设备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点,以正常作业的速度为基准,使机械设备空转数次,并根据不同的水稻品种以及农艺的基本要求来对播种量进行调整。
完成调整后,需要按照相关要求来确定播种量,避免机械设备在实际开展作业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的情况,并且在调整的过程中保证每排种子数量一致以及总排数量稳定。
调整播种的深度,具体根据土壤的实际墒情来确定。
土壤墒情相对较差,需要适当地加深播种的深度;土壤墒情较好,可以适当浅播[2]。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水稻的播种深度控制在1~3cm左右。
2.4机械化播种首先,确定播种日期,米东区土壤5cm处的温度稳定在5℃时,或者是平均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便可开展播种工作,播种时间在4月20日以后。
水稻生产机械化补短板工作方案

水稻生产机械化补短板工作方案以下是 7 条关于水稻生产机械化补短板工作方案:1. 咱得加大对新型农机具研发的投入呀!就好比给汽车换上更强力的引擎,让咱水稻生产的机器更高效、更智能!你想啊,要是有了超厉害的农机,那水稻种植不就轻松多啦?咱们农民也能省好多力气呢!比如现在的插秧机,要是能再改进一下,速度更快、操作更简单,那该多棒呀!2. 要重视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呢!这就跟学开车一样,得熟练掌握技巧啊!咱得请专业的人来教,让他们会用、用好这些机器。
可不能让机器闲着呀!你说要是买了好机器却没人会用,那不就浪费啦?就像有了宝剑却不会挥舞,多可惜呀!3. 建立完善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很关键呀!不能机器坏了没地儿修吧!这就好比人病了要有医院。
咱可以在各乡镇设维修点,随时给机器“看病”。
一旦机器出问题了,能马上修好,不耽误水稻生产呀!不然机器坏在田里,那不是干着急嘛!4.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好不好!让那些专家来给咱出出主意。
他们就像诸葛亮一样,能给咱想出好多好点子呢!说不定能研发出一些专门适合咱们这儿水稻田的机器。
比如那种能在小块田里也灵活作业的农机,多好呀!5. 给农民提供购置农机的补贴呀,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呢!让他们能买得起好机器。
这就像给大家发福利呀!农民们高兴了,干活也更有劲了,水稻产量不就上去啦?如果大家都用上了先进的农机,那场面得多壮观呀!6. 鼓励创办农机租赁公司咋样?这样大家想用的时候就去租,多方便呀!不用自己花钱买,也能享受到机械化的好处。
这跟租书、租车不是一个道理嘛!大家都能受益呀!要是没有租赁,有些农民可能就因为资金问题用不上好农机啦。
7. 咱还得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呢!这样大型农机作业起来才方便呀!就像跑步得有个宽敞的跑道。
把小块地整合成大块地,机器能大展身手,效率杠杠的!这不是一举多得嘛,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省成本。
我觉得呀,只要咱认真落实这些工作方案,水稻生产机械化一定能取得大突破,咱们农民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水稻种植计划表【范本模板】

使用机械进行收割,保证水稻品质。
大致在七月中旬
为力提高产量,保证水稻的品质.
中期管理
人工进行灌溉,保证水稻地里经常有水,抽穗~成熟期适宜的耕层土壤含水量为18%~20%,从抽雄穗到开始灌浆要求土壤水分充足.看情况适期中耕除草,以及追肥、施药。
七月底八月初至收获
保证水稻地里经常有水,增加土壤水份。
收获
宁梗41从育苗到收获需要150天,平均亩产1200斤。
水稻种植计划表
项目
实施内容
计划完成日期
备注
选种
宁梗41
4.6
4月10日到货
选种面积
1100亩
已定
播种
机械育苗,每亩保证10斤,45000株/亩,单行种植,行距15~20cm,株距10~15cm左右。
5。15—5。25
5月15日清晨8点左右机械化插秧,施底肥20斤二胺,有机肥20斤,钾肥5斤。
苗期追肥
插完秧五天后开始第一次追肥,每亩10斤尿素,采用人工撒播方法。
6.3—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
保证秧苗的成活率。
清苗补苗并除草
查看秧苗成活率是否能到达正常生长标准,采用人工补苗方法,进行补种,采用人工喷药防止杂草吸收水稻的营养。
6。10左右
采用人工喷药除草方法,提高亩产产量。
追攻穗肥
中耕除草
抽穗前10~15天,须播肥尿素10斤,采用人工方法播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种植手册
·播种、育秧
水稻软盘育秧技术是在“工厂化”育秧的基础上总结转化而来的低成本、简易化的育秧方式。
该育秧方式成本低,质量好,易于操作,适合机械化栽插的要求。
其作业流程为:床土准备-肥料拌混-破碎过筛-堆闷熟化-晒种脱芒-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铺空盘-精做秧板-装盘土-洒水-播种-覆土-封膜-接膜练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机械播种可将装土、洒水、播种、覆土一道程序完成。
一、播种前的准备
1、备好软盘
2、种子杂交稻每亩大田备种1-1.25公斤,常规稻3-4公斤。
播种前应晒种、药剂浸种,并催芽至
破胸露白。
3、营养土配置取粘性适中、费力较高的菜园土,或旱地耕作层土,和充分腐熟的酸性土杂肥各
一半,打碎拌匀过筛。
每50公斤细土,加130克拌秧剂、0.5克复合肥(或尿素50克、氯化钾50克、磷肥200克)反复混匀作营养土,可装35盘。
也可利用塘泥,加入适量的细有机肥和壮秧剂。
4、秧床选用旱育秧床或湿润秧床。
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舒松中性至微酸性旱地,挖松、
打碎土块,施入农家肥和尿素、钾肥、磷肥,按1.5米米宽开沟、浇透水。
二、播种
1、播种期单季品种水稻一般在5月中旬播种。
播种前将秧秧盘浇透水,将表土刮平,然后将秧盘
摆在秧床上,以横摆两个为宜,秧盘四周用细土掩盖严实。
2、播种方法①先将营养土撒在秧盘上,均匀铺平,再播撒种子,用细潮土铺盖刮平。
湿润秧床,
用泥浆填盖,将泥浆表层刮平。
②种土混播每个秧盘用1-1.5公斤营养土与种子混匀后播撒,播种后将表层刮平。
③精量播种将种子分次细播,力求均匀,播种后均匀撒盖籽土,覆土厚度为0.3-0.5厘米,以盖没芽谷为宜,不能过厚,不能用营养土。
三、盖膜播种后,用喷雾器将软盘喷湿,一定不要浇灌。
然后用竹片搭拱架盖农膜。
四周绷紧、
压严。
四、秧床管理
1、湿度播种到出苗一般不喷水,若盘土变白可喷湿。
齐苗后,厢沟可走浸厢水,保持盘土湿润。
2、温度盖膜后,膜内温度不宜超过35℃;出苗后,控制在25-30℃,无风晴天,注意高温烫苗。
3、施肥秧苗2叶期,3-4叶期、栽插前2-3天,各追一次肥。
用1%尿素溶液喷施,施用后用清
水洗苗。
4、接膜秧苗2片真叶期开始炼苗,第一天打开膜的两头,2-3天可揭开一半,第四天可全部接去。
五、病虫害防治
秧苗在2叶期,可用1:800倍液敌克松或每平方米50克壮秧剂,兑水喷施预防青枯病、立枯病。
移栽前,粳稻用三环唑,杂交稻用叶枯灵预防稻瘟病和细条病、白叶枯病。
软盘育秧的秧龄以40-45天为宜,栽插前的2-3天,盘面不能浇水,以防秧苗散落。
水稻移栽标准
机械插秧标准是早、密、浅、正、直、满、匀、扶、补。
1、早:适时抢早。
2、密:合理密植,保证田间基本苗数。
3、浅:插秧深度2厘米以内,插深小于1厘米,穗虽多而穗小,不抗倒伏,插深大于2厘米,穗少而不能高产。
4、正:要求秧苗栽的正,不要东倒西歪。
5、直:插秧行要直,行、穴距要规整一致。
6、满:插到头、插到边,格田四角插满插严,确保田间基本苗数合理、耕地利用率100%;
7、匀:栽插深浅整齐一致,不插高低秧、断头秧,每穴苗数均匀。
8、扶:插后及时上护苗水,促进秧苗早返青、早分蘖。
9、补:插后同步补苗,确保水稻生育进程一致。
水稻插秧技术要求
水稻插秧技术要点概括为适宜水深、田面硬度、插前三带、最佳插深、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灌溉、早施蘖肥、及时防虫、适时抢早、插满插严、按序插秧。
1、适宜水深。
要求插秧前一天把格田水层调整到1厘米左右(呈花达水状态)有利于插秧机作业。
2、田面硬度。
插秧时田面硬度检查方法是食指入田面一节(2厘米左右)深度划沟,周围软泥呈徐徐合拢状态,为最佳的插秧状态。
3、最佳插深。
机械插秧的深度是否合适对秧苗的返青、分蘖以及保全苗影响极大,水稻机械插秧深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人工插秧深度1~1.5厘米。
4、适龄壮秧。
移栽期秧苗素质的好坏对秧苗返青、分蘖影响极大,一般要求旱育中苗(3.1~3.5叶)、旱育大苗(4.1~4.5叶)是根白而旺、扁蒲粗壮、叶挺而绿、秧龄适当、整齐均匀、干物重高、抗逆能力强的健壮秧苗,这样的秧苗插后返青快、分蘖早、生长旺盛。
5、合理密植。
插秧的密度(每平方米的基本苗数)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秧苗素质、气候条件、栽培水平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6、科学灌溉。
插后立即上护苗水保返青,水深4~6厘米左右,苗高2/3,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准,促使秧苗早返青、早分蘖、早生快发。
在常温下地表水呈花达水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9~10天,护苗水深度2厘米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6~7天,护苗水深度4厘米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4~5天。
水稻返青后立即撤浅水层,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以利增加水温和泥温,加快水稻分蘖。
要事先留好出水口,以防降水过多时水深淹没秧苗或长期深水淹灌,降低根系活力。
7、早施蘖肥。
插后3~5天秧苗返青后立即施蘖肥,促进秧苗早分蘖、快分蘖、多分蘖,减少无效分蘖。
8、及时防虫。
插秧后及时进行虫情调查,发现病虫危害时及时喷药防治。
9、插满插严。
插后同步补苗,插到头、插到边,格田四角插满插严,确保田间基本苗数合理、耕地利用率100%,要求做到秧苗栽的正,不要东倒西歪,插秧行要直,行穴距规整,每穴苗数均匀,栽插深浅整齐一致,不插高低秧、断头秧。
10、按序插秧。
插秧时应从稻田的下头开始,逐步向上头推进,待下一个格田插完秧以后,上一格田中的水放入下一格田做为护苗水,这样,即节约用水,又提高了水温,还减少肥料流失浪费。
水稻管水
水稻生育期合理灌溉的原则是: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有水壮苞,干湿壮籽。
深水返青水稻移栽后,根系受到大量损伤,吸引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水稻禾苗移栽后必须深水返青,以防生理失水,提早返青,减少死苗。
深水返青一般以3~4厘米为宜。
浅水分蘖水稻分蘖期如果灌水过深,就会造成土壤缺氧闭气,养分分解缓慢,稻株基部光照弱,对分蘖不利。
但分蘖期也不能没有水层。
一般以保持1.5厘米深的浅水层为宜。
有水壮苞水稻稻穗形成期间,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水稻孕穗到抽穗期间,一定要保持田间有3厘米左右的水层,以保花增粒。
干湿壮籽水稻抽穗扬花以后,禾苗需水量减少。
为了加强田间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茎秆健壮,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管理方法,以期达到的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的目的。
水稻施肥技术
施足大田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防止流失。
追肥:
(1)早施分蘖肥。
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
(2)巧施穗肥。
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控制无效分蘖。
(3)补施粒肥。
从抽穗到成熟期间,以提高结实率,确保完全成熟为主。
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宜少不宜多。
补施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提高根系活力;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从而增加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