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础 16道经典题目总结 考试范围

合集下载

马原考试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导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马原知识,有助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性和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马原考试的准备,以下是马原考试题库,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 列宁主义关于意识和物质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 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哲学思维的基本要求之一,请谈谈你的理解。

4.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请简要解释其内涵。

3.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请你对此做简要阐述。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高任务是什么?【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什么?4. 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1.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农村革命和土地问题的历史地位是什么?4. 马克思主义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是实践中的理论?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总结】通过对以上题目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B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的来源是()。

A. 资本家的投资B. 工人的劳动C. 资本家的管理D. 资本家的技术答案:B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根源于()。

A. 资本家的消费不足B. 工人的消费不足C. 资本家的投资不足D. 工人的投资不足答案:B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决定。

A. 个别劳动时间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劳动强度D. 劳动技能答案:B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最终会导致()。

A. 资产阶级的灭亡B. 无产阶级的解放C. 社会的和谐D. 社会的分裂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 阶级斗争B. 科学技术的进步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ACD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

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答案:ABD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的实现方式包括()。

A. 延长工作日B. 提高劳动生产率C. 增加工人数量D. 减少工人工资答案:AB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与()成正比。

A. 个别劳动时间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劳动强度D. 劳动技能答案:B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最终会导致()。

A. 资产阶级的灭亡B. 无产阶级的解放C. 社会的和谐D. 社会的分裂答案:AB三、判断题1.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

()答案:正确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来源于资本家的投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克思基本原理考试重点

马克思基本原理考试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
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含义及其发展阶段
4.物质的概念
5.历史的起源和本质
6.哲学的基本问题
7.实践的含义,三个基本要素,三种形式
8.联系和发展的概念,本质
9.辩证法的三个规律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及认识过程
11.感性认识特点,理性认识特点,相互联系
12.真理的基本特性
13.价值的含义和理解
14.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解
15.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错误的)
16.人口决定论的基本观点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9.社会形态,演变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20.群众史
21.什么是商品,劳动的三重性
22.什么是剩余价值,获取的方法
声明:此重点是找别的专业要的,李云飞老师给的。

仅供参考,本人不对以上内容可靠性负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原理等。

2.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唯物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对立统一和发展规律。

3.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是阶级斗争。

社会中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动力。

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原理是什么?社会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包括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

其中,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无产阶级专政是确保公有制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政治制度。

6.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看法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达到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7.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私有制?马克思主义批判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公有制,以消除阶级差别,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8.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倡导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统一,主张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反对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

9.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的本质,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和政治原则,为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完整版)马克思考试题参考

(完整版)马克思考试题参考

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系统?这些系统有哪些系统组成?这些系统有哪些复杂的关系?答: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观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

(1)生产力系统是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生产力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构成了生产力系统。

(2)生产关系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

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环节中。

(3)上层建筑系统是由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4)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系统是社会存在大系统存在的第一前提。

(5)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

各个系统的复杂关系:生产力系统决定生产关系系统,对生产关系系统有直接影响;生产力系统以人口关系为基础;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系统反作用于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

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首要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有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调节者和承载者;人是上层建筑的构成主体。

自然环境系统对人口系统具有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系统对上层建筑系统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2.联系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答: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常考题及重点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常考题及重点知识总结

马克思常考重点绪论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中共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不仅包含由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并由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有联系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三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及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剖析;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中最核心的内容。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集中概括。

5、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批判地吸收、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6、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1847《哲学的贫困》,1848《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意义: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时代问题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最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②具有革命性,是人民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③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8、马克思主义的四个特征: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②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③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这是人们认识和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④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类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最崇高的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第一章9、哲学是什么: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哲学基本问题(表述、内容)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内容:①意识和物质,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考试试题+详细答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考试试题+详细答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考试试题+详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答案】B【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教材6页。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答案】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教材39页。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材35页。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教材48页。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答案】B【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教材51页。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教材56页。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答案】D【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6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56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6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56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6(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辩证唯物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 科学社会主义分值: 2答案:B[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而且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在马克思主义恢弘的理论大厦中,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居于基础地位。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A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欠完整,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外,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

2.以下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贡献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B 揭示了摧毁旧世界的道路C 找到了建没新世界的阶级力量D 描述了未来世界的具体细节和美好前景分值: 2答案:D[解析] 中外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致力于救世济民的思想家——不论是中国持“大同”说的思想家,还是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各种各样人道主义学派,他们对美好的社会理想做出过种种设计和构想,但他们都没有找到解放人类的切实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力量和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ABC 是马克思的贡献,而D是空想社会主义所做的贡献。

3.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 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待遇C 工人举行罢工,要求缩短工作时间D 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分值: 2答案:D[解析] 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引发了雇佣工人越来越激烈的反抗。

马克思考试重点精简实用版

马克思考试重点精简实用版

题目: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2、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表现在哪?3、当前应当怎样科学的对待马克思主义?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是什么?5、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大意义是什么?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7、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什么?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什么?9、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10、你怎样正确认识当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11、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为什么?1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1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各有什么作用?1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怎样?16、什么是度?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怎样?17、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表现在哪?18、何为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分别是什么?19、应怎样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哪些事项?20、应怎样正确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怎样?22、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什么?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什么?23、试以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来分析……(某一真理)。

24、把握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原理有何意义?25、为什么必须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检验是不是真理?26、为什么说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27、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的精神是什么?28、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怎样?把握这一原理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30、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为什么又具有相对独立性?3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32、如何以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认识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33、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性质、目的、对象分别是什么?34、你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的两重性?35、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6、何为历史人物?应怎样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无产阶级领袖?37、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怎样?38、影响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39、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内容、作用、作用形式?40、货币的实质与职能4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42、剩余价值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理解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43、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44、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是怎样区分的?45、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46、产业资本运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前提条件47、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4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原因)、周期性分别是什么?49、如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50、垄断的含义、是怎样产生的、产生的原因?51、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有何不同?52、金融寡头及其统治53、垄断价格的制定为什么不违背价值规律?54、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动因、后果分别是什么?55、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56、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什么?57、“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58、科学社会主义是怎样创立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59、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历史贡献有哪些?60、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最终目标分别是什么?6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6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63、社会主义的含义、特征、本质分别是什么?64、你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65、试以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谈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发展的认识?66、为什么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定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简答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简答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简答题大全
1. 什么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指唯物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强调物质条件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

3. 什么是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指在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发生的相互斗争的现象。

4. 什么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剥削工人所得到的价值。

5. 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的趋势是什么?
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的趋势是垮台,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6.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一种无阶级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的社会制度。

7. 什么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达到了最高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无阶级社会、按需分配的社会制度。

8. 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专政、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9. 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实现对资产阶级的专政的状态。

10. 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有机统一和继承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考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考题汇总

马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马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思想理论来源、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4.马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对马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英国古典经济学、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思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6.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

7.学习马思主义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

8.学习马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经济学是马思主义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9.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唯物主义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现代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分为:可知论,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0.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在世界统一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何不同?1.一元论:指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观点。

马克思考点(全)

马克思考点(全)

马克思的考题形式1、选择题(单选20分+多选10分)2、分析题:材料题(2题,40分)+判断(3题,30分)马克思考点一、绪论1、马克思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P72、马克思三大组成部分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主义。

P8--93、马克思最重要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P15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P282、唯物和唯心的划分标准: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

P29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P31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的根本特性:客观实在性P305、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P32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体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运动;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有可能出现事物的分化和生命的产生;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

6、时间、空间的特点:P32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马克思常考简答题汇总-考试真题汇总

马克思常考简答题汇总-考试真题汇总

绪论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直接理论来源及其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吸取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马列主义基础简述题30道

马列主义基础简述题30道

1、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第二,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它包括三项内容: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第三,产品的分配方式。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这是因为:第一,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第二,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三,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四,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4、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2)一、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意义: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哲学根据上一问题的回答,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可知论不可知论二、对立统一规律(1)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接,相辅相成,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3)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三、认识的辩证运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认识的辩证运动(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2)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3)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2. 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四、真理及真理的检验标准1.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2.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a.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使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唯心史观: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研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等2.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b.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

其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八、资本原始积累。

1.实质: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4.两个途经: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劳动力),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资本),即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九、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价值规律等。

1.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价值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生产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范畴),商品交换的必要条件。

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掉劳动的具体形式,是脑体“同质的劳动’;还必须抽象掉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强度差别,是“同一的人类劳动消耗。

”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历史范畴。

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3.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既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又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私有制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社会劳动: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4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要借助市场机制。

十、劳动力商品。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把自己的劳动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卖出,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需的物质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3.劳动力商品的最主要特点,表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4.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十一、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和方法。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所谓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十二、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积累。

2.资本积累定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动因:外在竞争压力,内在追求利润。

本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夸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源泉:剩余价值。

结果: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十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性质: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的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2、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特点,周期性: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经济周期物质基础——固定资产更新。

十四、垄断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垄断定义: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产生原因:(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也会产生垄断。

(3)为了避免激烈的竞争导致两败俱,企业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反而是竞争变得复杂和剧烈,原因:(1)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以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3)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目的:垄断高额利润,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统治权力手段:从经济到政治范围:从国内与经济领域到国际的全方位金融资本:垄断的工业与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金融寡头:控制金融资本的最大的资本集团,他们是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的实际控制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定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主要形式:(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