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分离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贵金属中分离铜

贵金属中分离铜

贵金属中分离铜分离铜是一项重要的工业过程,贵金属中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分离铜的方法和过程,并探讨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分离铜的方法有多种。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电解法。

电解法是通过电解贵金属中的铜离子,使其在电极上沉积成金属铜。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分离效果好,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此外,还有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等方法,它们也可以用于分离铜。

在电解法中,首先需要将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制备出来。

常用的方法是将含有铜的矿石经过破碎、磨矿等工艺处理,得到含有铜离子的浸出液。

然后,将浸出液进行过滤、净化等步骤,得到纯净的含铜溶液。

接下来,将这个溶液放入电解槽中,设置阳极和阴极,通过电流的作用,使铜离子在阴极上沉积成金属铜。

最后,将沉积在阴极上的金属铜收集起来,即可得到纯净的铜。

分离铜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控制电解液的成分和浓度,以保证电解的顺利进行。

其次,需要控制电流的强度和电解时间,以获得较好的电解效果。

此外,还需要对电解槽进行维护和管理,保持电解槽的正常运行。

分离铜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铜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通信等行业。

其次,铜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可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各种合金,如青铜、黄铜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此外,铜还可以用于制作装饰品、艺术品等,具有很高的美观价值。

分离铜是一项重要的工业过程,通过电解等方法可以将贵金属中的铜分离出来。

分离铜的方法和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分离出的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制造、装饰品等领域。

分离铜的工艺和应用对于促进工业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体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的实验方法综述_许东升

水体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的实验方法综述_许东升

收稿日期:2011-02-22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1A261)作者简介:许东升,男,宿州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水环境重金属研究。

水体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的实验方法综述许东升黄淑玲李琦方刚摘要:概述了以实验分离测定为手段的水体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天然水中重金属的形态分离检测方法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提取方法,评价了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分析;分离测定;实验方法中图分类号:X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G )11045(2011)02-63-04(宿州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宿州234000)在自然界的100多种元素中,约有80多种金属元素,其中密度5.0g/cm 3的金属元素约有45种,称之为重金属元素。

而在环境污染研究中,重金属多指Hg 、Cd 、Pb 、Cr 等金属元素,以及As 、Se 等处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类金属元素[1]。

重金属污染是指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中,是由未经适当处理即向外排放的采矿、冶金、化工、石油等多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受流水作用的废弃物堆放场以及富含重金属的大气沉降物等的输入,使得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剧增超出水的自净能力而引起。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不易分解,经过沉淀、溶解、吸附、络合等物化反应后,能够在底泥及动植物体内中形成积累,进而产生食物链浓缩,使毒性放大,对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及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2]。

而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毒性大小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程度不仅与重金属总量有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赋存形态。

在不同的化学形态下,重金属有着不同的环境效应。

如Cr 3+是人体的必需元素,而Cr 6+则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性。

因此,水体重金属化学形态的研究对于控制和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维护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综述了近些年国内有关水体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和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实验分析方法,旨在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检测和治理提供参考。

海绵吸附材料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海绵吸附材料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海绵吸附材料在水体重金属离子去除方面已受 到广泛关注,但关于其制备方法、吸附性能、与重金 属离子的作用机理以及连续流下利用固定床处理含 重金属水体的应用探讨的综述相对较少。基于此, 本文将简明介绍海绵吸附材料的制备和类型,归纳 其去除水体重金属离子的性能,总结不同环境条件 对其去除重金属离子能力的影响,揭示海绵吸附材 料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作用关系,评价其应用于连 续流状态下处理水体重金属离子的效果,探讨现有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海绵吸附材料的制备
海绵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多样,本文主要论述 了模板法、发泡法、冷冻干燥法以及表面功能化 /负 载法的特点(图 1,表 1),以期为开发出具有优异重 金属离子去除性能的海绵吸附材料提供一些制备方 法参考。 1.1 模板法
模板法是合成海绵吸附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 主要是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填充模板剂,待材料骨架 形成后通过高温煅烧或催化,除去模板剂而留下孔 洞形成多孔结构的吸附材料,其是基于模板的空间 限制作用,对合成材料的大小和结构进行控制。所 采用的模板可分为硬模板和软模板。这两种模板法 的差异主要在于软模板法合成的材料比表面积和孔
·54·
2021年第 3期
环 保 科 技
Vol.27 No.3
力强但易团聚不易分离或机械性能差的颗粒材料, 以解决难以投入实际应用的问题。藻酸钠重金属吸 附性 能 良 好[36],但 膨 胀 性 与 机 械 强 度 差,Feng等 人 [37]则通过原 位 凝 胶 法 将 藻 酸 钠 负 载 到 三 聚 氰 胺 海绵上,提高 Cu(II)的吸附容量并解决藻酸钠盐珠 团聚 问 题。 类 似 的,Kede等 人[38]用 聚 氨 酯 海 绵 负 载纳米级羟基磷灰石,Liu等人 对 [39] 聚二甲基硅氧 烷海绵进行表面改性和 GO负载,均用以提高材料

金属离子交换的综述

金属离子交换的综述

金属离子交换的综述金属离子交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药物制备、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对金属离子交换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综述。

一、原理金属离子交换是指通过固体介质(通常是树脂或吸附剂)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被固体介质中的其他金属离子取代。

这种反应是基于离子的电荷和大小差异,通过吸附和解吸附来实现。

金属离子交换的原理可以用以下步骤简要概括:首先,将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与固体介质接触,金属离子被吸附到固体介质表面;然后,通过改变溶液的条件(如pH值、温度等),使固体介质中的金属离子与溶液中的其他金属离子发生交换反应;最后,通过洗涤、再生等步骤,将固体介质中的金属离子去除或回收,使其能够继续使用。

二、应用金属离子交换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水处理:金属离子交换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放射性核素和其他有害物质。

通过选择合适的固体介质和调节操作条件,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从而提高水质。

2. 药物制备:金属离子交换在药物制备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药物合成过程中,金属离子交换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目标药物,去除杂质和副产物,提高产物纯度和收率。

3. 废水处理:金属离子交换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

它可以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4. 分离和富集:金属离子交换在分离和富集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固体介质和调节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对特定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富集,从而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三、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离子交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1. 新型固体介质的开发: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选择性的固体介质,以提高金属离子交换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纳米材料和功能化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固体介质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

废水中铅离子的去除方法综述

废水中铅离子的去除方法综述

废水中铅离子的去除方法综述摘要:铅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

水中铅的去除方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化学还原、电化学法等。

生物法包括微生物和植物修复。

此外,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联合使用能提高铅的去除效果。

1.引言铅及其化合物性质稳定,在环境中不可降解,同时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毒物,对儿童血液和智能的危害非常严重。

因此,研究铅在水体中的去除对修复环境污染,对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对含铅废水的净化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方面。

2.铅的去除方法2.1物理化学法1)吸附法通过使用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的铅,常见的有活性炭、膨润土、白陶土等。

活性炭应用广泛,在此不再赘述;膨润土比表面积大、分散性高,对铅的去除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三种类型。

史艳婷等发现白陶土对水中铅离子去除的主要机制为离子交换、静电吸附和络合反应。

潘沛玲等比较了改性柚子皮与活性炭,发现活性炭去除水中的铅耗时少,对废水中铅的去除率更高。

但采用天然的植物型吸附材料处理污水可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一些非植物类吸附材料如活性污泥、动物毛发、废水或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等,也可去除水中的铅。

吸附法通常不改变价态使铅离子从水相转移到固相,不具有专性吸附,且吸附饱和的材料面临再生及铅回收的问题,因此该方法适于水中仅含有铅离子,或具有后续处理工艺的情况。

2)沉淀法沉淀法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法和化学沉淀法等。

混凝沉淀法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利用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和网捕等去除水中的铅。

混凝剂可分为无机混凝剂、有机混凝剂和生物絮凝剂等。

杨婷婷等比较了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对铅的去除,聚合硫酸铁的去除效果好、残留铝及成本均较低,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使用KMnO4预处理水样会大大提升了后续硫酸铝的混凝去除效果[1]。

其他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改性絮凝剂如液态铁基生物絮凝剂、高铁酸钾等也可去除铅离子。

红土镍矿处理方法综述

红土镍矿处理方法综述

红土镍矿处理方法综述红土镍矿是一种重要的镍资源,其主要包含镍、铁和镉等金属成分。

红土镍矿通常以一种氧化矿的形式存在,如氧化铁镍矿、铜镍矿等。

这些矿石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以分离和提取其中的金属成分。

本文将综述一些常见的红土镍矿处理方法。

首先是矿石的粉碎和磨矿过程。

红土镍矿通常经过机械碎矿和细磨过程,以将矿石粉碎成较小的颗粒,并增加其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的选矿和浸取过程。

其次是矿石的选矿和浮选过程。

在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重力选矿、磁选和浮选等方法,以分离矿石中的有价金属成分。

重力选矿是利用矿石颗粒的比重差异进行分离,磁选是利用磁性差异进行分离,而浮选则是利用气泡和矿石表面的吸附性差异进行分离。

接下来是金属的浸取过程。

常用的浸取方法包括酸浸、碱浸和氧化浸等。

酸浸通常使用硫酸、盐酸等酸性溶液,可以将镍、铁等金属溶解出来。

碱浸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碱性溶液,可以选择性溶解出镍、钴等金属。

而氧化浸则是将矿石进行氧化处理,使金属在氧化物的形式下溶解出来。

最后是金属的提取和精炼过程。

提取是将溶解在溶液中的金属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萃取、电解和膜分离等。

溶剂萃取是利用特定的有机溶剂,将目标金属从溶液中提取出来。

电解则是利用电解槽,在电流的作用下将金属沉积在电极上。

膜分离则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金属离子沿着浓度梯度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分离出来。

精炼是将提取出的金属进行纯化和精细化处理。

常用的精炼方法包括化学精炼、电解精炼和熔炼等。

总而言之,红土镍矿的处理方法涉及到矿石的粉碎、选矿、浸取、提取和精炼等多个步骤。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矿石成分和金属含量。

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高效地提取和精炼红土镍矿中的有价金属。

酸液中铁离子的去除

酸液中铁离子的去除

酸液中铁离子的去除
酸性环境中铁离子的去除通常可以通过沉淀、络合、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去除酸液中铁离子的方法:
●沉淀法:通过加入沉淀剂,使铁离子形成沉淀,从而将其从溶液中去除。

常用的沉淀
剂包括氢氧化铁(III)、氢氧化钠等。

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
FF3++ 3FF−→Fe(OH)

3
形成的沉淀可以通过过滤或沉淀沉降来分离。

●络合法:使用络合剂与铁离子形成络合物,将其稳定并减少其溶解度。

常见的络合剂
包括螯合剂(例如EDTA)。

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
FF3++ 6HL ⇌Fe F63+ 6H+
其中,L代表螯合剂。

●离子交换法:使用具有亲合性的树脂或吸附材料,使其中的H+离子与FF3+离子发生交
换,从而将铁离子去除。

还原法:将FF3+还原为FF2+,由于FF2+的溶解度较低,可以沉淀出来。

还原剂可以是亚硫酸盐等。

以上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酸液的性质、铁离子的浓度和所需的处理效果来选择合适的去除方法。

在进行任何处理之前,请确保了解所有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具体情况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常见金属离子的鉴别方法

常见金属离子的鉴别方法
Ca2+
Ca2+在碱性溶液中与乙二醛双缩生成红色螯合物沉淀,此沉淀不被碳酸钠分解,易溶于CHCl。
NH4+
NH4+能与碱作用生成NH3,加热可促使其挥发。生成的氨气可在气室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K+
在中性、碱性或HAc酸性溶液中,K+与四苯硼化钠生成溶解度很小的白色沉淀。
Na+
在中性或HAc酸性溶液中与醋酸铀酰锌生成柠檬黄色结晶形沉淀
Cu2+
加入浓氨水,若生成深蓝色溶液,表示有Cu2+
Bi3+
在酸性溶液中与硫脲生成黄色配合物Ca(SH)2
Hg2+
加入1滴1mol/lHCl,使成微酸性,滴在新磨光的铜片上,铜可将Hg2+还原成金属汞,并与铜形成汞齐。用流水冲去试液后,在铜片上留下一个擦拭不掉的斑点,但加热时因Hg被蒸发,银白色的斑点随之消失。
常见金属离子的鉴别方法
常见金属离子的鉴别方法
常见阳离子
鉴别方法
Pb2+
在试液中加3mol/l的硫酸至酸性,生成白色PbSO4沉淀。
Hg22+
加入6mol/lHCl,得到白色沉淀后,向沉淀加氨水,亚汞存在时,沉淀变黑。(氯化亚汞见光分解为氯化汞和汞)
Ag+
加入6mol/lHCl,得到白色沉淀
Cd2+
加入过量的氨水,使Cd2+生成Cd(NH3)42+。离心分离后,将离心液加在Na2S溶液中,黄色CdS沉淀表示有Cd2+
Cr3+
Cr3+在强碱性溶液中以偏亚铬酸根离子CrO2-的形式存在,此离子可被H2O2氧化为铬酸根离子,黄色的铬酸根俩子的出现可以说明Cr3+的存在。

分离技术综述

分离技术综述

现代分离技术综述分离技术是研究生产过程中混合物的分离、产物的提取或纯化的一门新型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分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希望采用更高效的节能、优产的方法,而且希望所采用的过程与环境友好。

正是这种需求,推动了人们对新型分离技术不懈的探索。

近十余年来,新型分离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范围已涉及化工、环保、生化、医药、食品、电子、航天等领域,不少技术已趋成熟。

本文对分子蒸馏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新型生物膜技术进行综述。

1、分子蒸馏技术1.1分子蒸馏过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是指在高真空的条件下,液体分子受热从液面逸出,利用不同分子平均自由程差导致其表面蒸发速率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1]。

分子分离过程如图1所示,经过预热处理的待分离料液从进料口沿加热板自上而下流入,受热的液体分子从加热板逸出。

由于冷凝和蒸发表面的间距一般小于或等于蒸发分子的平均自由程,逸出分子可以不经过分子碰撞而直接到达冷凝面冷凝,最后进入轻组分接收罐。

重组分分子由于平均自由程小,不能到达冷凝板,从而顺加热板流入重组分接收罐中,这样就实现了轻重组分的分离[2]。

图1分子蒸馏过程1.2分子蒸馏过程理论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过去几十年里,尝试建立了两种不同方法来研究分子蒸馏过程。

一种是蒸发系数法,即把各种阻力对分子蒸馏速率的影响归纳于参数蒸发系数E,但是由于在某种条件下得到的E值并不能用于另一种条件下的分子蒸馏速率的预测,所以采用该方法研究分子蒸馏并无太多的现实意义。

另一种方法是数学模型化法,即对分子蒸馏过程各个阶段产生的阻力进行研究,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计算出分子蒸馏的速率。

Rees G J[3~4]针对离心式分子分馏器从传质传热机理出发,建立了一维数学分析模型,提出了蒸发面温度、液膜厚度与蒸发速率相关联的有限元方程,从微观方面分析了分子蒸馏过程。

M等[5]用高质量流量下膜理论描述了静止式分子蒸馏器液体内部传递过程对液相温度和组成分布的影响,理论和实验结果取得了一致。

废液中金属元素分析的实验教案

废液中金属元素分析的实验教案

废液中金属元素分析的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学习如何从废液中分离和检测金属元素。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电子天平2、恒温振荡器3、旋转蒸发器4、氧化铜管5、石英管6、光源7、色散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三、实验步骤1、准备废液样品,记录废液样品的种类、来源和采集时间。

2、将样品放到电子天平上称量,准确称取5g、10g、20g废液样品,分别放置于石英或者氧化铜管内。

3、利用恒温振荡器,在100℃的温度下振荡24h,使废液样品中的金属元素溶解。

4、将振荡后的样品用旋转蒸发器蒸发至干燥,得到废液样品的粉末。

5、将粉末样品均匀地铺在色散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试验台上,并通过光源进行激发,获得元素荧光谱线。

6、通过色散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检测样品中的金属元素的种类、含量等数据。

7、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实验注意事项1、废液样品一定要标注种类、来源和采集时间等信息,对其进行准确的记录。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注意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

3、在样品振荡期间,要注意振荡器的温度和时间,不得过热或者过度振荡。

4、在将样品倒入试管中时,要尽量避免将外界杂质带入样品中,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5、在样品蒸发过程中,要控制蒸发器的速度,避免样品燃烧或者出现异常情况。

六、实验分析结果经过实验检测,我们可以得到废液样品中的金属元素种类和含量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废液污染物源、污染物种类以及污染程度等方面提供有益的依据。

在实验分析中,我们还可以运用统计学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更为准确和可信的结论。

七、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废液中金属元素分析的相关方法和步骤,掌握了废液样品制备和色散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检测等技术操作,提高了我们对于废液污染物源和污染物种类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本实验还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我们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离子研究进展综述

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离子研究进展综述

吸附剂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污染中的研究与应用1重金属的来源,危害及处理方法1.1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的来源很广泛,图1.1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几种来源,其中包括冶炼过程[1],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2],由于泄漏、排放污水、丢弃垃圾引起的污染,以及来自陆地系统的地表径流,还有污水灌溉和垃圾淋溶而发生金属的累积等。

另一方面,污染了的水体又通过许多途径而造成陆地生态系统的金属污染,例如通过灌溉、疏浚作业和生物体的运动等方式。

1.2重金属的危害重金属通常是指在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生产中生物毒性显著的一些元素一般是指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也包括一些具有一定毒性的其它重金属元素,如锌(Zn)、铜(Cu)、钴(Co)、镍(Ni)、锡(Sn)等[3]。

虽然有些元素如铜、钴、锌等是人体和其它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这些元素在人体和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适宜阈值范围却很窄。

通常,小于最低阈值就会出现缺素症,从而影响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但若大于最高阈值,就会对生物体产生某些毒害作用。

近年来,重金属所引发的化学污染及环境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重金属易于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效应在生物体内积累[4],其毒性亦随形态的不同而不尽相同,而且生物降解作用并不能消除重金属。

重金属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也对农产品的健康生产造成了威胁,由于植物的遗传特性和生长特性的不同,不同的农作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和富集等特点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理化性质、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与植物的种类、生长的周期、大气环境质量、化肥、以及灌溉水等因素密切相关。

而重金属元素在环境和生物体中迁移转化具有如下特点:1. 排入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即便很低,但其毒性却长期地存在,而且水体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能与水中的微生物作用,从而可能转化为具有更强毒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如无机的汞可在水体中通过与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具有很强毒性的有机汞。

金的浸出工艺综述

金的浸出工艺综述

⾦的浸出⼯艺综述⾦的多种浸出⼯艺综述原矿品位低于10克/吨的矿⽯是常见的,⽽且某些尾矿再处理作业所处理的品位在1克/吨以下。

较⼤的颗粒状⾦,现在都⽤机械⽅法回收。

但是,较⼩的⾦颗粒常常分散在整块矿⽯中,因⽽只能⽤化学⽅法回收,也就是浸出。

1.1氰化物浸⾦法氰化法仍是⽬前国内外主要的提⾦⽅法。

氰化法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它⼯艺简便、成本低廉。

⼀、溶⾦原理现已公认,氰化法浸⾦是⾦的电化学⾃溶解过程,即⾦腐蚀过程,为⼀共扼电化学反应,它遵循电化学动⼒学规律。

氰根⼀⾦溶解反应⼀般写成如下形式:根据电化学机理,阳极反应为⾦的溶解:阴极反应为:在碱性氰化体系中,⾦阳极溶解的可逆性较⼤,氧阴极还原可逆性⼩⽽极化较⼤。

若NaCN浓度低于0.05%时,⾦溶解受CN-扩散控制,当NaCN浓度⼤于0.05%时,⾦的溶解速度由氧阴极还原反应所决定。

我国氰化浸⾦时,NaCN浓度⼤多⼤于0.05%,控制步骤主要为氧阴极还原过程。

⼆、氰化法浸⾦实践氰化浸⾦的最⼤缺点之⼀就是浸出速度太慢,⼀般需要24⼀48h才能达到浸出终点。

随着氰化浸⾦⼯艺的发展,⼈们逐渐认识到,矿浆中溶解氧的含量是影响浸⾦速度的⼀个重要因素,并为提⾼溶解氧的浓度采取了⼀系列切实可⾏的措施。

早期的氰化浸⾦都是通过⿎⼊空⽓来提供⾦溶解所需的氧。

就改善供氧条件来说,使⽓体充分弥散或⽤纯氧代替压缩空⽓的⽅法,虽也能达到⼀定的效果,但还很难构成突破性的进展。

最近⼏年的研究和⽣产实践表明,真正的突破性进展是通过加⼊各类化学氧化剂(H2O2,Na2O2,BaO2,O3,KmnO4)⽽实现的,其中尤以H2O2:和Na2O2:等过氧试剂效果更为明显。

这是因为过氧试剂除能⼤⼤提⾼矿浆中的溶解氧含量以外,还具有活性氧利⽤率⾼等优点。

德国Degussa公司于1987年开发了过氧化氢助剂(PAL)法,同年9⽉在南⾮Fairview⾦矿试⽤成功。

实践表明,PAL法可⼤⼤加快浸出速度,缩短浸出时间,降低氰化物耗量。

从电子废弃物中提取贵金属的方法综述

从电子废弃物中提取贵金属的方法综述

从电子废弃物中提取贵金属的方法综述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贵金属,如金、银、铂等。

提取贵金属是一项具有重要经济和环境意义的工作。

本文将综述几种常用的从电子废弃物中提取贵金属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化学浸取法。

该法是目前常用的贵金属提取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贵金属从废弃电子产品中溶解出来。

该方法一般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将电子废弃物中的金属部分物质分离,并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溶解为含金溶液,然后通过金属沉淀、溶液处理等步骤进行贵金属的提取。

常用的浸取剂有氰化物、硝酸、硫酸等。

第二种方法是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利用电流作用于废弃电子产品中的金属,通过电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淀,从而实现贵金属的提取。

该方法具有高效、低成本和环保等优点。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有电解、电积、电解还原等。

第三种方法是生物提取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利用微生物、植物或生物等活性体系来促进贵金属的提取。

微生物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和酶的作用将贵金属从废弃电子产品中提取出来。

植物通过吸附、离子交换和浸润等方式将贵金属从废弃电子产品中转移出来。

生物提取法具有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

第四种方法是熔融法。

该方法是将电子废弃物中的金属通过高温熔融,并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然后通过相分离或凝固析出的方式将贵金属提取出来。

熔融法具有高效、简便和高纯度等优点,但需要高温条件和专门设备。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提取方法,如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螯合吸附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电子废弃物的性质、贵金属的浓度和提取效率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之,从电子废弃物中提取贵金属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工作。

各种方法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实现贵金属的高效提取与回收。

液相微萃取技术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液相微萃取技术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是由 J e a n n o t 和 C a n t w e l l[ 1 1 及 L i u a n d D a s g u p t a[ 2 1 于 间而进行萃取 的方法 。这种萃取方式尤其适合液体
1 9 9 6年 首次 提 出 。是基 于 目标 分析 物 在水 相及 与水 及固体样品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化合物 的测定 。由 不 溶 的少 量 有 机溶 剂 相 之 间 的一种 分 配 平衡 而进 行 于该 方 法 中萃 取 液滴 不 与样 品溶 液直 接 接 触 ,因此
2 0 1 3往






5 1
液相微萃取技术在金属离 子分析 中的应用
吕 丽 丽
( 新 疆 众和股 份有 限公 司
鸟 鲁木 齐 8 3 0 0 1 3 )
摘 要 液相微萃 ̄( L P M E ) 是运用微升级甚至纳升级的有机溶剂对 目标物进行 萃取 , 实现 了萃取 、 富集 和纯化 于一体 , 是一种环境友
性好 、 经济 、 溶剂用量少 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 因此 , 所 1 。 4 空 心纤 维膜 微 萃 取 ( H o l l o w F i b e r Me mb r a n e
有 的液 相 微 萃取 技 术 已经 被 广泛 和 有 效地 应 用 于 各 Mi c r o e x t r a c t i o n , HF MME )
mi c r o e × t r a c t i 0 n , S — L P ME)
1 液相微萃取技术 的发展
1 . 5 连续 流动 微 萃取( C o n t i n u o u s — F l o w Mi c r o e x t r a c t i o n , S - L P ME就 是 直接 利 用悬 挂 在 T e l f o n棒端 _ l J 或 色 CFME1

溶液中镓的提取与分离研究进展

溶液中镓的提取与分离研究进展
取的选择性和萃取效率 高, 而且 流程短 、 环境友好 , 应 用前 景好 , 是今后研 究的发展 方向。
关 键 词 分离 溶剂萃取 回收 稀有金属 镓
中图分类号 : TQ o 2 8 . 4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i 1 8 9 6 / j . i s s n . 1 0 0 5 一 O 2 3 X 2 0 1 7 . 0 1 5 . 0 2 0
Ab s t r a c t Re c o v e r i n g g a l l i u m f r o m i n t e r me d i a t e ma t e r i a l p r o d u c e d i n i r o n a n d s t e e l ,n o n -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c o a l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
Re v i e w o n Ex t r a c t i o n a n d S e p a r a t i o n o f Ga l l i u m f r o m S o l u t i o n
LI AO Ya l o n g,CAO Le i ,W ANG Yi y a n g ,YE Ch a o
溶液中镓的提取与分离研 究进展/ 廖 亚龙等
・ 1 3 3 ・
溶 液 中镓 的 提 取 与 分 离 研 究 进 展
廖 亚龙 , 曹 磊, 王稀 洋, 叶 朝
(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 与能源工程 学院 , 昆明 6 5 0 0 9 3 ) 摘要 从钢铁 、 有 色金 属 、 煤化 工及磷化 工等行 业中的含镓物料 中回收镓 , 需面, 临从含有 多种金属 离子的溶 液 中分 离镓 的 问

金属离子电分离

金属离子电分离

金属离子电分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金属离子电分离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差异来实现分离和测定。

这种方法在化学分析中广泛应用,可以用于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纯度以及形态等信息。

金属离子电分离的原理是基于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的差异。

金属离子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其迁移速度与电荷量成正比,因此带有不同电荷的金属离子在电场中会有不同的迁移速度。

通过调节电场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金属离子的分离和定量测定。

金属离子电分离的实验装置通常由阳极、阴极和电解液组成。

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电压,形成电场,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迁移并集中到阳极或阴极上。

通过调节电场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金属离子电分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在医学诊断中,可以用于分析人体血液中的病理金属元素;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可以用于矿石中金属成分的分析和提纯。

金属离子电分离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高效快速、精准可靠。

通过调节电场参数和电解液成分,可以实现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和测定。

金属离子电分离还可以与其他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结合使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金属离子电分离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不同金属离子的迁移速度差异可能较小,需要精密的仪器和技术来实现有效分离。

金属离子在电场中可能发生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分析结果的误差加大。

在进行金属离子电分离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金属离子电分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通过不断优化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金属离子电分离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化学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第二篇示例:金属离子电分离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它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金属离子电分离是指由于金属的电性质,金属在水中会形成相应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从而发生电解过程,使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被分离出来。

离子液体萃取金属离子研究进展

离子液体萃取金属离子研究进展

离子液体萃取金属离子研究进展曹斌;黄建辉;杨亮;赵亦康;杨莹;刘俊文【摘要】离子液体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蒸气压可以忽略,溶解金属配合物的能力较强与其作为环境友好型溶剂可以替代传统的有机挥发性溶剂应用于萃取分离方面的研究.本文系统的综述了近些年来运用离子液体萃取金属离子方面研究进展,分为均相萃取与非均相萃取两方面介绍各类离子液体.最后总结出使用离子液体萃取金属离子具有可操作性与经济型.【期刊名称】《江西化工》【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离子液体;金属离子;均相萃取【作者】曹斌;黄建辉;杨亮;赵亦康;杨莹;刘俊文【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室温离子液体通常被定义为室温熔盐。

其是由阳离子与阴离子组合而成,并且沸点通常低于100℃[1]。

尽管它们在室温下处于纯态的液体,但是它们基本上没有蒸气压。

它们不会蒸发,因此也不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

它们是有机盐,其阳离子、阴离子、取代基可以随意组合变化以改变其物理与化学性质[2],此外离子液体还具有不易燃与较高的热稳定性等特点使得其在材料制备、二氧化碳捕获、分离、电化学、有机催化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3-8]。

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

重金属污染主要形式为水体重金属污染。

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影响着广大人类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当前,人们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已进行相对深入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出了多种方法对重金属废水与遭受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和修复。

实验室研究主要是通过萃取分离的方法将金属离子分离出来。

但是过往经常使用的传统有机萃取剂毒性较强并且容易挥发而受到限制。

金属离子析出 半导体

金属离子析出 半导体

金属离子析出半导体
金属离子析出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制备方法,通过控制金属离子的析出过程,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质的半导体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离子从溶液中析出,并在半导体基底上形成薄膜或纳米颗粒。

金属离子析出的过程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

首先,选择适当的金属盐溶液作为原料,并将其溶解在溶剂中。

然后,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来控制金属离子的析出速度和析出形态。

在金属离子析出的过程中,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会与半导体基底表面的活性位点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金属-半导体界面。

这个界面具有特定的电子能级结构,可以调控半导体材料的电子输运性能。

金属离子析出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引入掺杂剂来调控半导体材料的性质。

掺杂剂可以改变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和类型,从而调节材料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能。

通过控制金属离子的析出过程和掺杂剂的引入方式,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半导体材料,如光催化剂、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等。

金属离子析出的过程也可以用于制备纳米颗粒。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态。

这些纳米颗粒具有特殊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可以应用于纳米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和催化剂等领域。

金属离子析出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制备方法,通过控制金属离子的析出过程和引入掺杂剂,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质的半导体材料。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调控材料的电子输运性能和光学性能,还可以制备纳米颗粒,为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金属离子的处理:金属析出和金属离子的检测

金属离子的处理:金属析出和金属离子的检测

研究存在问题
金属离子的 选择性析出
需要更高效的技 术
监测难度
环境中金属离子 监测有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
01 高效处理技术
提高金属离子的处理效率
02 新型检测方法
开发更精准的监测手段
03 生态系统影响
研究金属离子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结语
复杂环境问题
需要联合治理
合作关系
政府 企业 科研机构
金属离子处理与 防控
荧光光谱法
工作原理
测量荧光探针与金属离子 相互作用 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确定离 子浓度
应用领域
生物医药 环境分析
优势
高灵敏度 测量精准
重要性
提高检测准确性 帮助环境保护
总结
重要性
保证产品质量, 环境监测等
应用前景
在医疗、环境等 领域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发展趋势
追求更高的灵敏 度和准确性
● 04
第4章 金属离子的生态效应
● 03
第三章 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01 浓度测量
确定金属离子的浓度
02 应用领域
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
03 优点
灵敏度高、准确度高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分析方法
测量发射的荧光 光谱
特点
非破坏性、准确 性高
适用领域
金属材料、矿石 分析等
电化学方法
电化学方法包括极谱 法、循环伏安法等, 通过测量电极在特定 条件下的电化学响应 来确定溶液中金属离 子的浓度。这些方法 具有快速、灵敏度高 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于废水处理、药物分 析等领域。
● 02
第2章 金属析出技术
化学沉淀技术

金属单质分散溶液

金属单质分散溶液

金属单质分散溶液
金属单质分散溶液是指将金属单质以微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溶液中。

这种溶液通常用于金属的表面处理、电镀、化学镀等工艺中。

在金属单质分散溶液中,金属颗粒的尺寸通常非常小,可以形成均匀分散的溶液。

这种溶液可以通过搅拌、超声波振动、离心等方法制备。

金属单质分散溶液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溶胶-凝胶法。

这种方法是将金属盐溶液与适当的溶剂混合,通过加热或加入催化剂等手段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水解,形成溶胶。

然后通过搅拌、蒸发等手段使溶胶中的溶剂挥发,形成凝胶。

最后将凝胶破碎成微小的颗粒,得到金属单质分散溶液。

金属单质分散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金属表面处理中,可以将金属单质分散溶液涂抹在金属表面,通过加热或化学反应等手段使金属颗粒沉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金属涂层。

在电镀和化学镀中,可以将金属单质分散溶液作为镀液使用,通过电化学反应或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并沉积在基材表面。

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单质分散溶液的制备和使用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例如温度、浓度、pH值等。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问题,例如避免吸入金属颗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随 荷经济 的 技展 和 金属矿 J 】 ' , : 资源 的 L j 益消 耗 ,介 仃放地 开 1 技 天然 资源 、 充分 …收 : 次 金属 资源 己 成为世 界 各国 的 I t 。 对 f绝 犬部分金 属 的回收 , 法 比 火法更 有优 越性 ,【 矧而J 、 训1 J J 。这 就需 要 先将 其经 过 处理 以 离子 的形式 转移 到 溶液 l 1 ,然 后冉 从 溶液 _ } 1 选择 性 回收 目杯 属离 子 。水 体中 的金 高 J . 。 方面 其 牛 毒性 和生 物 累积性 己经 成 为主 要 污染 源之 ‘ ,如 P h 、Cr 、Cu 、Ni 等 ;乃一方 面许 多价 格 昂贵 、资源 缺 的 接手 1 } 欣将造 成 严 的 资源浪 费,如 贵金 属 和稀土 等 。 J I L : 水 休 【 { 】 幅 离 了的分 离 已成 为环境 科 学 以及冶 金科 学 等卡 l 1 天钡 域研 究 的 最点 。从 溶液 t { 】 回收 和分 离金 属离 _ 子 的方法 } 艮 多 ,也瓶 沉淀 浊 t l l 溶 制葶取 法l 、膜分 离法 【 I 千 ¨ 离 交换 树 脂法f 4 1 等。小迁j 结 合旧 内外 代表 忭研 究 成粜 , 介绍 J 溶液 中金 属 离 J 的 几 1 1 - 分离 方法 。
王 福 春 ,王 万坤 ,张 英 哲 ,龙 琼
I 、 : 院, 州 I 川- q { 5 5 0 0 0 3 )
【 摘 要] 述 了溶 液 中金属 离子 分 离的 重要性 ,重 点阐述 电渗折 法 、反 渗透 膜法 、化学 沉淀 法 、溶 剂萃 取法 和吸 附法 的特 点 及在溶 液 中金 属离 子分 离 中的优 缺 点 ,并对 未 来溶液 中 金属 离 子的分 离 的研 宄趋 势作 预测 ,指 出对 于各种 金 属离 子 分离方 法 的机 理还 有待 深 入研 究 ,实 际料 液处 理 、动 态连续 处理 及 各种 分离方 法 的耦 合应 用等 方面 还有 待提 高 。 【 关 键词 】 金属 离子 :分 离 :湿法 冶金 [ 中图分 类 号1 T F 8 4 5 【 文献 标 识玛】 A [ 文章编 号] 1 0 0 7 - 1 8 6 5 ( 2 0 1 7 ) 1 9 — 0 0 9 3 — 0 2
Ab s t r a c t : Th e p a p e r d e s c r i p t e d t h e s i g n i ic f a n c e o f t h e s c p m a t i o n o l ’m e t a l i o n s 1 ] - o m a q l _ l  ̄ O l j S s o l u t i 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h e i r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di s a d v a n l a g c s o f e l e c t r o d i a l y s i s . r e v e r s e o s mo s i s me mb r a i  ̄ e me t h  ̄ l d , c l mmi c a l f , I ’ c c i p i t a t i o n , s o I v e l 1 I e x t r a c t i o n , a n d a d s o r p t i o n we r e ma i n l y d e s c r i b e d l ' h e I e s e a r c h t r e n d s o f ’ s e p a r a t i o n 0 t ' me t a l i o n s we r e p r e d i c t e d I t a l s o p o i n t e d O L I | t h a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I 1 s e p a r a t i o n n l e c h a n i s m o l 、 me t a l i o n s i s l i mi t e d a n d S O l l l e o t h e r a s p e c t s s u c h a s t h e c o n t i r l u o u s p r o c e s s i n g . i n d u s t r i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t h e c o u p l i n g ol 、 t wo O l 。 n l o r e me t h o d s r e n l a i n m b e f u r t h e r s t u d i e d Ke y wo r d s :me t a l i o n s :s e p a r a t i o n: h y d r 0 n 1 c t a I 1 L I r g y
A Re v i e w o n Se pa r a t i o n o f Me t a l I o n s f r om A qu e o us S o l ut i o n
Wa n g F u c h u n , Wa n g Wa n k u n . Z h a n g Yi n g z h e L o n g Qi o n g
2 0 1 7年 第 1 9期 第4 4J 二
www. g d c h e m. c o n l 93
溶 液 中金属 离子 的分离方法 综述
( 贵州 I > : ’ f _ - J - ] 1 。 2 ¨ 料 J
( S c h o o l o f Ma t e r i a l s a n d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Gu i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l ‘ T e c h n o l o g y , Gu i y a n g 5 5 0 0 0 3 , C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