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合集下载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三语文(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30分)和第Ⅱ卷主观题(120分)两部分,共150分。

2. 试卷书写要求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一、基础知识(易混易错题组)(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 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噱.头(xué) 菁.华(jīnɡ) 偌.大(nuò)一鳞半爪.(zhǎo)载.欣载.奔(zài)B.瓜瓤.(ránɡ) 胡诌.(zhōu) 苍穹.(qiónɡ) 瑕瑜互见.(xiàn)喋喋..不休(dié)C.勖.勉(xù) 泥淖.(nào) 泡.桐(pào) 日臻.完善(zhēn)踉踉跄.跄(qiànɡ)D.咯.血(kǎ) 剽.悍(piāo) 谥.号(shì) 居心叵.测(pǒ)扺.(zhǐ)掌而谈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辐射气概入场券满腹经纶B.松弛妨碍宣泄名信片张皇失措C.赝品赃款蜇伏录像带脍炙人口D.蘸水装祯编纂舶来品礼尚往来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碑帖.(tiè)抱不平绿草如茵刀把.子bà相.机行事xiàngB.葳蕤.(ruí)势利眼卑躬曲膝撒.大网sā博闻强识.zhìC.牌坊.(fānɡ) 一溜烟通货膨胀狙.击手jū蓦.然回首mùD.梵.文(fàn) 雷震雨中流砥柱沏.茶喝qī杀一儆.百jǐng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让制假售假者在经济上身无长物....,法律上“牢底坐穿”,打假才能产生足够的杀伤力。

②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负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最新精编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十套(Word+精编+解析可直接打印)

最新精编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十套(Word+精编+解析可直接打印)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十一)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历史脉络中,“运河”名称的由来与变化,是不同历史节点所勾连的历史进程的反映。

汉代有“漕渠”名称出现,至隋唐时期,具有漕运功能的人工河多被称为漕渠,又因该时期“河”字已不再是黄河的专称,所以“漕河”一词也出现了,用来指称漕运河流。

宋代“漕河”名称广泛使用,但同时“运河”一词开始出现,《四库全书》所列宋代文献中有94种使用了“运河”的名称。

“大运河”的概念也首次在南宋江南运河段出现,这里所说的大运河指的是江南运河。

可见,这一时期,运河已然成为一个特有名词,指称某段人工河,但前须加地名指代。

值得注意的是,从文献所记录的名称分布来看,“运河”一词多出现在江淮和江南区域,包括龟山运河、扬楚运河、浙西运河等。

元明清时期“运河”开始指称南北贯通的京杭大运河,元代已有“运河二千余里,漕公私物货,为利甚大”的说法,但使用并不广泛。

《明史》仍称运河为“漕河”,明代其他专书、地方志等也多用漕河之名,如《漕河图志》《万历兖州府志·漕河》等。

事实上,《明史·河渠志》《清史稿·河渠志》中,都列“运河”专篇,指北至北京、南至杭州的运河,但两者又有不同,前者列运河篇,但称“漕河”,后者则直接称运河:“雍正四年官方正式设置北运河的管理机构后,多使用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和江南运河等说法。

近世以来,民间则往往将其称为“京杭运河”或“大运河”,2014年运河“申遗”过程中,又将隋唐、浙东两段运河与京杭运河合称为中国“大运河”。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卷(带答案)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卷(带答案)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三语文(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第Ⅰ卷基础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易混易错题组)(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 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噱.头(xué) 菁.华(jīnɡ) 偌.大(nuò)一鳞半爪.(zhǎo)载.欣载.奔(zài)B.瓜瓤.(ránɡ) 胡诌.(zhōu) 苍穹.(qiónɡ) 瑕瑜互见.(xiàn)喋喋..不休(dié)C.勖.勉(xù) 泥淖.(nào) 泡.桐(pào) 日臻.完善(zhēn) 踉踉跄.跄(qiànɡ)D.咯.血(kǎ) 剽.悍(piāo) 谥.号(shì) 居心叵.测(pǒ)扺.(zhǐ)掌而谈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辐射气概入场券满腹经纶B.松弛妨碍宣泄名信片张皇失措C.赝品赃款蜇伏录像带脍炙人口D.蘸水装祯编纂舶来品礼尚往来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碑帖.(tiè)抱不平绿草如茵刀把.子bà相.机行事xiàngB.葳蕤.(ruí)势利眼卑躬曲膝撒.大网sā博闻强识.zhìC.牌坊.(fānɡ) 一溜烟通货膨胀狙.击手jū蓦.然回首mùD.梵.文(fàn) 雷震雨中流砥柱沏.茶喝qī杀一儆.百jǐng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让制假售假者在经济上身无长物....,法律上“牢底坐穿”,打假才能产生足够的杀伤力。

②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负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③游客翻墙逃票现象时有发生,野生动物园方面称“管不了”,派出所说“没空管”,这种态度让人不可理喻....。

2019高考全国二卷 语文 考前精准模拟卷 (附答案)

2019高考全国二卷 语文 考前精准模拟卷 (附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第13页,共18页 高三语文试题第14页,共18页平时的学习和经验,是我们危急关头最有力的支持。

向规范、速度、准确多要分2019年春学期高三年级高考精准模拟卷试卷命制:XXX XXX 2019年3月30日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上潮到1200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是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文化呢? 首先,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中土意识。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文化天然具有“保守性”。

眷恋故土、安土重迁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

此外,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无须外求。

这些反映在军事上就形成了固土自守,以德怀远的战略防御思想,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其原始驱动力。

矗立千年、横亘于中国北疆的万里长城,既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屏障,也是中国传统战略防御思想的物化和缩影。

与此相对,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以放牧和贸易为生,大范围的迁徙和流动成为其生存所必需的主要方式,战争成为其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争夺海上贸易份额的主要手段,侵略和征服在其文化传承中被视为荣耀之举。

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概括来说,中国的军事理论是内向型、防御性的。

更注重军事谋略的运用:从战略层面上讲,谋略主要是强调防患于未然,避难于无形。

西方的军事理论是外向型进攻性的,更强调军事技术的发展。

其次,缘于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和合”思想。

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强调“和为贵”。

中国的儒家主张“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的防御思想。

“百世兵家之祖”孙子告诫明君良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慍而致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Ⅱ卷)(word档含答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Ⅱ卷)(word档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语文1.绝密★启用前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天津市静海县高中名校2019届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天津市静海县高中名校2019届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39分)和第Ⅱ卷提高题(111分)两部分,共15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

第Ⅰ卷基础题(共39分)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煞.尾/煞.白剽.窃/漂.白褴褛./伛偻.B.薄.暮/薄.荷募.集/ 蓦.然靓.妆/菁.华C.处.理/处.暑炽.热/整饬.强.求/ 强.使D.朝.觐/朝.晖径.直/痉.挛劲.敌/根茎.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碜坐落白内障无上光荣米珠薪贵B.九州安祥一摊血力能扛鼎既往不咎C.寒暄蛰伏金刚钻突如其来方枘圆凿D.寂寥机率临界点捍然不顾以逸待劳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一百多年来,世界上许多好奇的数学家,采用种种计算方法,______证明这个有趣的猜想。

②陈水扁之流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通的。

③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只动口型,。

A.试图妄图滥竽充数B.力图企图鱼目混珠C.试图企图鱼目混珠D.力图妄图滥竽充数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进入3月以来,由于美国3月1日启动的政府自动减支计划可能冲击经济,以及中国、欧洲制造业数据不佳,导致原油期货收盘大幅下跌。

B.临床试验证明,采用草药防治多种疾病的效果良好,这使那些对怀疑用草药防治疾病是否有效的人,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澳大利亚人麦士数十年来在许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

他去世后,虽然群众很怀念他,但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D.冷战之后,部分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距离为何难以逾越?这是当今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老师的教育和鼓励,使他信心大增,他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经过大半年的奋战,终于如愿以偿。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9年天津市静海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症.结( zhèng) 暴躁.(zào) 忖.度(cùn) 叱吒.风云(zhà)

B. 弄.堂(lòng) 方枘.(ruì) 风靡.(mí) 振聋发聩.(kuì) C. 肆.业(yì) 碑帖.(tiè) 炽.热(chì) 呀呀..学语(yā) D. 跻.身(jī) 剽.捍(piāo) 毗.邻(pí) 潜.移默化(qiǎn) 【答案】B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_______,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________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 (2)苏轼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_____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3)前不久,这里曾山洪_______,致使公路堵塞,交通陷于瘫痰。 A. 素养 情境 独树一帜 暴发 B. 素养 情形 独树一帜 爆发 C. 素质 情形 不落窠臼 爆发 D. 素质 情形 不落窠臼 暴发 【答案】A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科学家们发现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撒哈拉沙漠面积已扩大10%,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气候循环和气候变暖所导致的。 B. 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产生最佳的示范效应。 C. 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 D. 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答案】C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B. 《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东汉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 2

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的。 C. 被刘知几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D. 《战国策》是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而著称,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答案】B 二、社科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伦理和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而建立的最一般的规则体系。从人与人交往关系的视角看,它被称为伦理规则;从主体的视角看,它被称为道德规则。在道德规则体系中,有一种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它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这就是道德基准。 道德基准是检验其他道德规则是否值得设立、设立得是否合理的基本参照。道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适应,能反映所处时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必然性。二是为社会共同体成员所认同,可以成为全社会的基本道德共识,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共同体成员所践行。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首先,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而是从市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人们主要是为了交换或交易而生产劳动。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立个体走向社会,并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人与人的横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主导,以父子纵向关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关系被取代。再次,国家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由家或家族组成,而是由公民及其参与的大大小小的各种共同体组成。个人以独立的身份与其他个人、自己所在的多种社会共同体及国家发生关系。 在我国古代社会,“孝”被确立为传统社会的道德基准。我们的先人把这一道德基准贯彻到道德规范体系、法律规范体系以及官吏的任免之中,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快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道德基准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 确立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全体公民的社会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确立的道德基准,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的新发展。当前,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道德基准融入现实社会生活,让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行为规范力。 (摘编自焦国成《确立现代社会道德基准》) 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A. 道德基准是道德规则体系中一种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伦理共识的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 B. 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相适应,并反映所处时代社会道德生活是道德基准必须具备的条件。 C. 古代社会由家或家族组成,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父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农耕自然经济相对封闭,自给自足。 D. 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快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 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从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普遍性认知,引出“道德规则体系”中的“道德基准”,最后指向“人与人交往和相处的规则体系”这一论题。 B. 文章论述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是为了阐明道德基准要随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变化。 C. 文章大量使用对比手法,如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的来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D. 文章最后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并号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道德基准融人现实社会生活。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我国古代社会,官吏的任免与“孝”这一道德基准有关,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 B. 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是因为人们主要不是为了白己使用生产生活资料而劳动,而是为了交换或交易而生产劳动。 C. 人们要想处理好与其他个人、多种社会共同体、国家的社会关系,就应当要确立一个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并融人现实社会生活。 D. 着眼于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我国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现代社会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基准。 【答案】5. C 6. A 7. B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沈贞甫墓志铭 归有光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4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①,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

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①吓:显赫。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予之穷.于世 穷:贫穷

B. 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 了:全然 C. 而贞甫不予易.也 易:轻易 D. 予甚畏.其志 畏:畏惧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此贞甫之.没 不能不为之.恸也 C. 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 B. 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 C. 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 D. 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 11.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沈贞甫“志之勤”的一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